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七下道德真題

七下道德真題

發布時間: 2022-03-03 07:41:30

⑴ 人教 七年級下冊 思想品德 試卷 答案

思想品德(七下)第一課教學目標檢測題
班級___ 學號___ 姓名___
一、明辨是非,走進生活(每小題2分,共16分)
1.自尊是一種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 ( )
2.自尊也要有度,過度的自尊會使我們作繭自縛,體驗不到生活的樂趣。 ( )
3.情緒沖動是自尊的具體表現。 ( )
4.一般來說,一個沒有自尊的人,也是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 ( )
5.「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有缺點並不可怕,改不掉也沒必要大驚小怪。( )
6.「人能行」三個字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神奇的力量。 ( )
7.自尊的人有時當然也要圖虛榮。 ( )
8.要尊重他人就要事事遷就他人,為他人著想。 ( )
二、精挑細選,學會生活(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24分)
9.所謂快樂人生三句話是 ( )
①太好了 ②我能行 ③我能幫助你嗎 ④我為別人失敗自己成功而自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屬於我們的自尊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有 ( )
①喜歡穿名牌服裝 ②愛清潔,經常要洗頭 ③講文明有禮貌 ④說話洪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關於自尊的說法,正確的有 ( )
①排斥他人 ②不向別人卑躬屈膝 ③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 ④自尊是一種良好的心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我們要通過他人對自己的哪些態度來感受自尊 ( )
①尊重 ②欣賞 ③鼓勵 ④期望
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3.自尊的人最看重的是 ( )
A獲得名譽 B所處的地位 C自己的人格 D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14.某中學生長期不吃早餐,並用省下來的生活費用割了雙眼皮.下列看法正確的是( )
A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此舉沒什麼不妥 B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C以身體健康為代價換取外在美還是值得的 D這種過分追求外在美的做法實際上是慮榮的表現.
15.自負者必然失敗的原因有 ( )
①追求的目標根本不可能達到 ②所依據的事實是慮假的 ③遇到挫折就會走向自卑
④別人根本不相信他、討厭他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產生我們所說的自尊心太強的原因是 ( )
A慮榮心嚴重 B自尊心太強 C高估自己 D有正確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
17.當我們的某些可取之處受到他人肯定時,就會顯得格外高興;當做了好事受到集體和社會稱贊時,心情就十分舒暢.這是因為 ( )
A我們的自尊心受到肯定,得到滿足 B我們的慮榮心得到滿足
C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取決於他人的看法和評價 D這是一種自我認識
18.1997年7月1日,香港終於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回到祖國的懷抱.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香港國際會展中心高高升起時,每個中國人都感受到 ( )
A英國人沒什麼了不起 B今後可以自由地到香港旅遊購物
C香港作為國際市場的一個窗口向大陸打開了D一種民族的自尊和快樂
19.對於他人的議論、批評我們應該採取的做法是非曲直 ( )
A議論只代表個人的觀點,我們不要理睬 B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C斤斤計較,給予有力的還擊 D聽之任之,讓別人去說吧
20.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必須 ( )
①懂得不尊重他人就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②關注他人人格尊嚴 ③要從欣賞、鼓勵、期望他人等角度來善待他人 ④不做有損他人尊嚴的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三.學知明理,快樂生活
21.阿蘭自小就被人稱為假小子,總是風風火火、大大咧咧的,可是自從上了初中,越來越愛照鏡子了,還破天荒在留起了長發,別人在討論問題時也越來越愛發表自己的見解。有一次爸爸說了句「小孩子家,你懂個啥」;阿蘭就氣得哭了半天,認為爸爸不尊重她。請問:阿蘭的這些變化說明了什麼?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10分)

22.一天,小明又一次沒有完成作業,老師批評了他幾句,他認為老師的批評傷害了自己的自尊。你同意他的觀點嗎?為什麼?(10分)

23.晏子出使到楚國去。楚國的君臣想要耍笑一下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他們知道晏子是個矮子,就在大門旁邊開了一個小洞,讓晏子從這個小洞進城去。晏子走到小洞前邊,看了看說:「這是狗洞,不是城門。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進。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楚人無話可說,只好打開城門,迎接晏子進城。(14分)
(1)晏子為什麼要堅持從大門進城?晏子的行為說明他有什麼樣的品質?晏子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維護自己的自尊的呢?

(2)晏子行為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名作家蕭伯納在國外訪問期間,曾遇到一個聰明、活潑可愛的小女孩,並和她在一起玩了很長時間。分手時,蕭伯納對小女孩說:「回家後告訴你的媽媽,今天同你玩的人是世界有名的蕭伯納。」小女孩望著蕭伯納,學著大人的口氣說:「你回家告訴你媽媽,今天同你玩的是×××。」這使蕭伯納大吃一驚,立刻感到自己太傲慢了。此後,他常常回憶這件事,並感慨地說:「一個人無論有多大成就,都要永遠謙遜。這就是那個小女孩給我的教訓!」
在上述材料中蕭伯納得的教訓是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怎樣做才能贏得他人尊重呢?

25.故事(一):校園里,兩位同學走路的時候說笑打鬧,結果一不小心,撞了對面走來的人。他們倆不僅不道歉,還罵罵咧咧,推推搡搡。結果被老師狠狠批評了一頓。
故事(二):電影院里,甲和乙邊看電影邊議論,吃零食的時候還發出很大的聲音,一會兒,甲的手機又響了,又大聲接電話。旁邊的人忍無可忍,紛紛譴責他們不遵守秩序。
故事(三):甲手裡拿著一袋瓜子,一邊嗑瓜子,一邊還把瓜子皮扔得滿地都是,引得路人側目,最後,又被罰款。(14分)
對以上三則材料進行評價,說明他們為什麼沒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為什麼說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參考答案
一1× 2∨ 3× 4∨ 5× 6∨ 7× 8×
二9~13 ABCCC 14~18DACAD 19B 20D
三21略
22不同意小明的觀點,自尊要適度,這樣有助於我們面對批評,改正錯誤;過度的自尊,則使我們過於敏感,作繭自縛,不能體會會老師對我們的愛,體驗不到學習的樂趣。
23(1)晏子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和國家的尊嚴,他堅持要從大門進城;晏子的行為說明他把自己的人格和國格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晏子是通過巧妙的回擊國的種種刁難和侮辱來維護自己的自尊。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誰若丟了人格尊嚴,那是自我作賤,別人自然也就不把他當人了。(2)維護自尊最重要的是勤學苦練,踏實工作,努力為國家、社會、為他人多作貢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既要注意維護自己的人格,又不要去做有損周圍同學人格的事,這樣你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總之,青少年學生要學會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嚴。
24(1)我們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2)要尊重自己,要知道羞恥,看重自己的人格,要懂得尊重他人,善於欣賞、接納他人,不做有損他人人格的事情。
25(1)他們沒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只能怪他們自己,因為他們的行為是一種不道德、不文明的行為,也是一種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因此得不到他人的尊重。(2)一個既不懂得尊重自己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是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的,要得到別人的尊重,我們自己首先必須自尊,同時也要尊重別人,使自己的行為符合道德規范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自尊,也要尊重他人。

⑵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品德思想題目~~

七年級下冊的政治復習資料 2009年03月03日 分類:學習資料
第一單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
第一課 珍惜無價的自尊
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1. 自尊的表現:注意容貌上的修飾、舉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為的後果。
2.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
3. 一般來說,一個沒有自尊的人,也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
4. 別人欣賞我們的長處,不恥笑我們的弱點與缺點,這種被尊重更能使我們體驗到快樂與感動。自尊與被人尊重都是快樂的。
5.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恥的人。
6. 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
7. 虛榮心:是一種追求表面上的榮耀、光彩的心理。(認識生活中的虛心的具體表現)
8. 世界上最名貴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慚愧知恥是最美麗的服裝。
9. 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道底線,是人生的一個亮點,自尊無價。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 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 我們有責任去關心他人的自尊,維護他人的尊嚴。
3. 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 尊重他人的表現:⑴欣賞、鼓勵、期待等角度來善待對方;⑵不做損害他人的事情。

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
1.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 生活中有損人格的不良習慣:說謊、逃避責任、假公濟私、陽奉陰違等。
3. 自尊者達觀: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議論和態度,要適度自尊。
4. 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現,就是對人有禮貌,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
5. 怎樣尊重他人? ⑴首先,要善於欣賞、接納他人;⑵其次,不做有損他人人格的事情。
6.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過,尊重可以喚醒人的良知,產生無法估量的下面效應。
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
「我能行!」
1. 每個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2. 「我能行」的經歷歸結起來,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為上表現我能行,情感上體驗我能行。
3. 自信,是對自身力量的確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實現所追求的目標。
4. 自卑與自負都是自信的誤區。⑴自卑的人,輕視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嘗試;⑵自負的人,自以為了不起,過高的估計自己,看不起別人,自以為是。(生活中注意區分這兩種人)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 自負與自卑都是以我為中心,以我為中心的心態會使他遠離成功。
2. 自信有助成功 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質:⑴樂觀,⑵好奇,⑶專注。

唱響自信之歌
1. 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績,有成績就會更自信。
2. 看到我們學習、生活中的進步(想一想)
3. 發現自己的長處,是自信的基礎。
4. 實力,才是支撐信心最重要的杠桿。
5. 我們只有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發展結合在一起,的自信才有堅如磐石的根基。

第三課 走向自立
自己的事自己干
1.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 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現 (舉例)
3. 人生需要自立:走進社會,經歷風雨、見世面;法律要求我們自立。
4. 走向自立我們需要培養哪些能力? 如展示:⑴推銷自己的能力,⑵與人溝通、善解人意的能力 ,⑶遠用法律維護自己權益的能力,⑷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的能力等等。

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
1. 依賴思想的危害: ⑴會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會使人缺乏生活的責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⑵只想不勞而獲,貪圖享受,就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是。
2. 告別依賴,一個重要的表現是獨立地生活。
3. 自己的事自己負責的前提是要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4. 自立與自主的關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現是自立。
5. 有了獨立自主的願望,即自立的意識後,又該怎樣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最基本的就是立足於自己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多實踐多鍛煉。正如「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親口嘗一嘗;要學會游泳,就在水中反復練習。」 (請你列舉你生活學習中需要自己做的小事或遇到的問題)
6. 請你談:你如何「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⑴從思想上認識到依賴的危害,主動告別依賴;⑵學會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條件;⑶立足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小事做起,多實踐多鍛煉。

第四課 人生當自強
人生自強少年始
1. 自強,就是對未來充滿希望,永遠向上,奮發進取。
2. 自強精神表現在困難面前:⑴不低頭,不喪氣;⑵自尊自愛,不卑不亢;⑶勇於開拓,積極進取;⑷志存高遠,執著追求;等等。
3. 自強是,通向成功的階梯。
4. 自棄與自強是對立的。
5. 自棄,是指自己懶惰成性,得過且過,不求上進,不思進取。
6. 自棄的人最終將一事無成。

少年能自強
1. 所有自強者共同的特點:對人生理想執著追求。
2. 自強的關鍵:戰勝自我。 自強的捷徑:揚長避短。
3. 人最大的敵人:自己。
4. 少年怎樣才能自強? ⑴樹立正確的理想;⑵戰勝自身的弱點;⑶發揮自己的特長,揚長避短。就能在自強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斬浪,抵達成功的彼岸。

第三單元 做意志堅強的人
第五課 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
人生難免有挫折
1. 挫折,就是所謂 「釘子」,即人們所遇到的失利、失敗和阻礙等。
2. 挫折與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在,難以避免。
3. 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多方面的:⑴不能預測和及時防範的天災人禍,⑵各種人為因素,⑶個人的道德品質、智力、體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
4. 面對挫折和困難,大致有三種人:⑴膽怯、懦弱的人,⑵意志不堅定或者容易滿足的人,⑶意志堅強、有堅定信念的人。 第三種人善於把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變成墊腳石,從而鋒利成功,實現生命的價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挫折面前也從容
1. 挫折的作用:⑴消極作用 使人產生憂愁、焦慮、不安、恐懼等消極心理。⑵積極作用 磨煉意志,增長才乾和智慧。(品味「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蚌病成珠」)
2. 人們在戰勝一次又一次挫折後贏得的最寶貴的禮物:智慧。
3. 挫折的有效方法? ⑴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⑵正確認識挫折,採取恰當的解決方法。⑶激發探索創新的熱情。⑷會自我疏導。
4. 戰勝挫折、克服消極心理的有效方法: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創新,
5. 自我疏導的方法:⑴合理宣洩法,⑵移情法,⑶目標升華法。

第六課 為堅強喝彩
讓我們選擇堅強
1. 意志堅強的人有哪些表現? 意志堅強的人,⑴對自己的行動的動機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認識。⑵能在復雜的情境中冷靜而迅速地判斷發生的情況,毫不遲疑地採取堅決的措施和行動。⑶在碰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可以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氣餒、不焦躁。⑷能夠以頑強的精神、百折不撓的毅力,戰勝挫折和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即:自覺性、果斷性、自製力、堅韌性。)
2. 堅強意志的意義(作用)?⑴堅定正確的人生方向,需要堅強意志。⑵走出失敗的陰影,需要堅強意志。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堅強意志。⑷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堅強意志。
3. 能否將失敗轉化為成功的關鍵:有沒有堅強的意志品質。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1. 堅強的意志是怎樣煉成的? ⑴必須樹立明確的目標。⑵要從細微之處做起,從小來做起。 ⑶善於管理自己。 ⑷主動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自己。你需要從哪些小事做起:想一想
2. 品味: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第四單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課 感受法律的尊嚴
走近法律
1. 規矩,就是人們說話、做事所依據的標准,也就是社會成員都應遵的行為規則。
2. 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十分重要。
3. 我們身邊的規矩有很多。可分為三類:道德、紀律、法律。
4. 法律的顯著特徵:⑴由國家制定或認可。⑵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⑶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5.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
6. 我國法律:作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體現,它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7. 法律的作用: ⑴規范作用。(突出地表現為規定人們可以做什麼,必須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⑵保護作用。

法不可違
1. 我們維護自尊,培養自信,實現自立,力求自強,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守規矩,尤其是不能違反法律。
2. 違法行為,凡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3. 違法行為,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違憲 行為)
4. 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又叫一般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屬於嚴重違法行為,是犯罪行為。
5. 刑法,以國名義規定什麼行為是犯罪和對犯罪分子處以何種刑罰的法律。
6. 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並依法應受刑法處罰的行為。
7. 犯罪具有三個基本特徵:第一,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嚴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徵。第二,一種觸犯刑法的。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第三,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刑罰的當罰性,是犯罪的嚴重危害性及刑事違法的必然後果。
8. 刑罰,又叫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實行懲罰的一種強制方法。
9. 我國刑罰的種類分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五種; 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三種。
10犯罪歷來是國家法律打擊的重點,犯罪分子終究要受到來歷的刑事處罰。

防患於未然
1. 遵守法律,是踐行道德的表現。
2. 犯罪行為人的心理都是想獲得某種滿足。
3. 要在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行為上遠離違法犯罪。
4. 規范未成年人行為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 想一想,我們身邊的不良行為有哪些?並能採取相應的預防和矯正措施。
6. 品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忽以惡小而為之,忽以善小而不為」。
第八課 法律護我成長
特殊的保護 特殊的愛
1. 凡未滿18周歲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 專門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 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為我們設置了四道防線: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4. 家庭保護的含義: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撫養、監護的職責,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
5. 學校保護的含義:要求學校等教育機構依照法律的規定,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並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實施保護。
6. 學校保護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發展、人身權利的維護、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7. 社會保護的含義:要求全社會創造一種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8. 社會保護包括對未成年人的社會文化保護、身體健康保護、勞動保護、自由權和精神的保護等方面。
9. 司法保護的含義:要求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專門保護措施。

善用法律保護自己
1. 我們維護權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 能夠為我們提供法律幫助的機構: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
3. 維護我們合法權益的途徑:1)非訴訟手段;2)訴訟手段。
4. 非訴訟手段是我們維護合法權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⑴向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會團體等等方面反映問題,尋求幫助,以解決問題;⑵通過調解、仲裁等方式,解決爭議、糾紛,保障公民權益
5. 訴訟的含義: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關系人參與的處理糾紛的程序。
6. 訴訟是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一種手段,是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後屏障。
7. 訴訟通常分為三種類型: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
8. 刑事訴訟:是指由國家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證實犯罪、罪犯的活動。
9. 民事訴訟:是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案件的解決糾紛的活動。
10. 行政訴訟:俗稱「打官司」,是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照司法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爭議案件的活動。
10敢打官司。
11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12違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惡、狡猾的。我們與其斗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

⑶ 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題目 班會上需要運用多媒體展示「法律護我成長」的具體事例

小陳是一個農村姑娘,9歲時由父母做主,同一個21歲的男青年訂立了婚約。男方給了小陳的母親1960元禮金。小陳13歲時,提出要與男方解除婚約。男方不肯,堅持「要人不要錢」。小陳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便到法院起訴,要求解約。法院經過調查,在做好疏導工作的基礎上,依法裁決由小陳的父母退還男方1960元禮金,小陳與男方解除非法婚約。就這樣,小陳依靠法律,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熱點內容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
錫林郭勒盟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02 06:07:56 瀏覽:136
法官藏匿偽造證據 發布:2025-02-02 05:59:23 瀏覽: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請流程 發布:2025-02-02 05:55:41 瀏覽:966
醫葯公司法律監管 發布:2025-02-02 05:54:19 瀏覽:734
電力公司違法規定罪名 發布:2025-02-02 05:37:18 瀏覽:477
常芬律師 發布:2025-02-02 03:58:35 瀏覽:638
代理律師為勞動法費用多少 發布:2025-02-02 03:36:12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