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會計職業道德的案例
⑴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 案例分析
唉,其它的我不說了。
我就說,從史蒂夫的心理來說,和總裁其實是一樣的。史蒂夫自己知道了這件事,向總裁進行了匯報。那麼,他匯報的目的是什麼呢?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既然他要向總裁匯報,那麼,總裁也應向董事會通報。
1、我倒是認為,根據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在一開始史蒂夫就不應該將會計資料擅自帶出公司,並放在打獵時帶的公文箱里,且保管不嚴,未上鎖及設密碼,以至於信息外漏。
但是,信息外漏的後果是什麼呢?其實並不很嚴重。只是鮑勃購買了大量該公司的股票而已。但是,鮑勃不買,其他人也會買。只不過股票資源的分配傾向於鮑勃而已。而且,如果鮑勃沒有看到該會計資料,誰又能保證他不會購買該公司股票呢?鮑勃一個人的資金,不會佔到公司的很大比例,且鮑勃並未將該信息透露他人。所以,鮑勃個人買賣公司股票,對公司股票的市價不會有很大的影響,起不到操縱股市等作用。唯一的後果就是,鮑勃因為獲取了內部信息,而賺取了本不一定屬於他的股價上升的利益。而這筆不當得利,又在鮑勃彌留之後,捐贈給了慈善機構。所以,個人認為,盡管會計信息泄露,但後果不嚴重,盡管從職業道德的角度應該報告,但報告時機已晚,起不到什麼實質性作用,除非象總裁那樣,將史蒂夫裁員,對整個公司起到警示作用。
所以,個人認為,史蒂夫可以不將該事情報告給總裁。
2、我並不認為史蒂夫報告總裁該事很道德。原來信息外漏的後果並不嚴重,對公司也沒有什麼影響。史蒂夫報告的初衷是希望總裁能夠理解該事並對此守口如瓶。這種想法並不道德,這就相當於想將自己的責任轉嫁到總裁頭上一樣。
3、在該案例中,商業秘密的價值在於:市場並非完全有效的,從而能夠獲取市場上其他人無法獲取的內部信息(也就是商業秘密)的人,就可以憑借內部信息,獲取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
對待公司商業秘密:
首先,要樹立相應的保守秘密的意識。對於機密文件,不得隨意帶出辦公場所。
其次,要建立相應的內控制度,在商業秘密的獲取上,能夠起到內部牽制的作用。單個人員不能獲取完全的商業秘密。
第三,要建立預防與補償機制。一旦出現商業秘密泄露,公司將如何予以亡羊補牢。
第四,建立相應的懲罰機制。對泄露商業秘密的行為予以懲罰。
⑵ 最近幾年會計職業道德失范的案例,急!!!!
我也想要19年18年的,哈哈最好是無錫和南京,但是這兩個地方都沒有→_→
⑶ 問下 哪裡有關於會計職業道德的案例呢 要近3年的 謝謝
會計職業道德案例 出納人員直接與貨幣資金打交道,可見這個崗位是非常重要的,從而對出納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求也非常高,如果用人不淑,又遇管理失控,將可能會給公司帶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在實際工作中,有這樣一個案例,通過分析可能會給您有所幫助和借鑒。 某公司因業務發展需要,從人才市場招聘了一名具有中專學歷的張×任出納。開始,他還勤懇敬業,公司領導和同事對他的工作都很滿意。但受到同事在股市賺錢的影響,張×也開始涉足股市。然而事非所願,進入股市很快被套牢,想急於翻本又苦於沒有資金,他開始對自己每天經手的現金動了邪念,憑著財務主管對他的信任,拿了財務主管的財務專用章在自己保管的空白現金支票上任意蓋章取款。月底,銀行對賬單也是其到銀行提取且自行核對,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未被發現。至案發,公司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張×犯罪,企業蒙受損失,教訓是非常深刻的。這個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 一是要注重職業道德教育。會計人員站在經濟戰線前沿,必須具備高度的法制觀念,高尚的會計職業道德,因此企業在選人用人時,必須注重思想素質要求,並時時進行職業道德的教育和監督檢查,避免道德失范以致淪為犯罪。本案例中的張×天天與現金打交道,思想防線一垮,道德缺失的一面就暴露出來,結果不顧一切地心懷僥幸以身試法,毀了自己,也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不能不說是企業用人的失誤。 二是要加強對貨幣資金的管理。根據規定現金要日清月結,要定期盤點,銀行存款要有獨立於出納的人員進行核對,而這些基本的管理要求企業都沒有做到。張×利用職務之便,反復利用銀行支票「吞食」公款而不被發現,說明公司的貨幣資金管理嚴重失控。退一步講,一個企業即使再疏予管理,但每年年終總要對各項資金尤其對庫存現金、銀行存款進行核對清理吧,而張×長期作案而不被發現,充分說明了該企業財務管理的嚴重混亂。 三是要建立有效的內部牽制制度。如在對印鑒的管理上,該公司印鑒雖然是分開管理的,但管理人沒有真正負起責任,而是把銀行印鑒交由出納任意使用,給思想素質極差的張×鑽了空子,這種分開形同虛設。按照規定印鑒與支票應由不同的人分開管理並存放保險櫃內,保管人要自己親手使用並審核支票用途,對已加蓋印鑒的支票作廢時要在支票正面寫作廢字樣或打叉以示作廢而且必須與有效支票存放在一起,不得撕毀,並作好記錄。要由出納以外的人員對支票等票據的使用號碼進行登記,隨時按號檢查其連續性、完整性及使用情況,並與銀行對賬單的記錄核對,如有舞弊,很快就可發現
⑷ 2014年關於會計職業道德與誠信缺失的案例
自1720年在英國發生世界上第一例上市公司會計舞弊案——「南海公司」事件以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問題就成為了投資人和債權人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雖然在過去的二百多年裡,由此催生的現代審計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同時世界各國也普遍建立和完善了財務會計准則,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有了很大的保障。但是,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並未如投資人和債權人所希望的那樣從根本上得到遏制。相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的案件還時有發生。在中國,這種現象也同樣存在:據有關資料披露,財政部1999年抽查100家國有企業會計報表時,有81家虛列資產37.61億元,89家虛列利潤27.47億元;在2000年度在會計信息質量抽查中,在被抽查的159家企業中,資產不實的有147戶。這147戶共虛增資產18.48億元,虛減資產24.75億元;虛增利潤14.72億元,虛減利潤19.43億元。在上市公司方面:2001年經注冊會計師審計,深滬兩市上市的1000餘家公司共被審計出應調減虛增利潤189億元,擠掉利潤水分達15.9%。其中,審計調減利潤317億元,審計調增利潤128億元,調增調減利潤總額445億元;審計調減資產903億元,調增資產842億元,總體調減資產61億元,調增調減資產總額1745億元。特別是有6家上市公司資產調減幅度超過50%。同時在上市公司中也發生了如紅光股份欺詐上市案,瓊民源、銀廣廈、麥科特、ST黎明、猴王股份、東方電子、藍田股份等一系列上市公司會計造假案件。這些舞弊案件的頻繁發生不僅使會計的誠信基礎受到了嚴重挑戰,而且也嚴重損害投資者的投資信心。
2014年重點是中石油總會計師溫青山同志被查一事了 是13年底被查的
⑸ 求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真實案例
2003年11月抄,某公司因產品銷售不暢襲,新產品研發受阻.公司財務部預測公司本年度將發生800萬元虧損.剛剛上任的公司總經理責成總會計師王某千方百計實現當年盈利目標,並說:"實在不行,可以對會計報表做一些會計技術處理."總會計師很清楚公司年度虧損已成定局,要落實總經理的盈利目標,只能在財務會計報告上做手腳.總會計師感到左右為難;如果不按總經理的意見去辦,自己以後在公司不好待下去;如果照總經理意見辦,對自己也有風險,為此,總會計師思想負擔很重;不知如何是好.要求:根據《會計法》和會計職業道德的要求,分析總會計師王某應如何處理,並簡要說明理由。 分析與提示:總會計師王某應當拒絕總經理的要求,因為總經理的要求不公違反了《會計法》第四條「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第五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薄和其他會計資料,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也違背了會計職業道德中的會計人員應當誠實守信、客觀公正、遵守准則的要求。
⑹ 近幾年有哪些會計人員違反職業道德的案例
案例一: 中山注冊會計師提供虛假驗資報告判刑5年
新華網廣州 ·陳曉建
記者由廣東中山市人民法院了解到,日前,中山市人民法院對涉嫌為34家資金不足卻企圖完成 工商注冊登記和年檢的公司、企業出具虛假驗資告的注冊會計師黃炎林判處黃炎林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5萬元。黃某服判,表示不上訴。
據中山人民法院辦案幹警介紹,被告人黃炎林利用擔任中山市同力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注冊會計師的職務便利,為謀求非法利益,與時任中山市某商貿公司業務經理的被告人程少南經事先預謀後,由黃炎林提供客戶,程少南偽造銀行詢證函及銀行時帳單,先後為34家公司 及個體工商戶進行虛假驗資,出具虛假驗資報告,並收取高額費用,使上述單位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順利進行工商注冊登記和年檢。
經法院核 實,黃炎林在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期間共非法出具34份驗資報告,收費均在5000元之上,遠超其所在會計師事務所對驗資 業務收費不超過2000元的標准,並且其在收錢後,只出具收據,概不出發票。
記者從該案的刑事判決書中了解到,本案的案發是由於2007年2月,被告人程少南以向工商管理部門舉報同力會計師事務所出具虛假 驗資報告為由。
向同力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葉南泉發手機簡訊敲詐勒索人民幣50000元,葉南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遂向工商部門報告。 經調查,工商部門於同年3月28日,將黃炎林在為客戶辦理驗資報告過程中涉嫌出具虛假驗資報告的有關材料、線索等移交於公安部門。公 安部門在同年4月9日立案偵查,並隨後將黃炎林和程少南抓捕歸案。
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山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判處黃炎林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5萬元;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敲詐勒索罪,判處同案犯程少南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並處罰金3萬元。判決後,黃、程二人服判,均未上訴。
案例二: 兩注冊會計師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被判刑
作者: 侯昌忠 陶剛 謝正偉 發布時間: 2006-02-26 10:31:03
中國法院網訊 2月23日下午,四川宜賓市翠屏區人民法院對宜賓賽爾登豐案中涉嫌觸犯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的兩被告人作出了一審判決:被告人魯禮和犯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一萬五千元;被告人丁勇犯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判處罰金一萬元。
被告人魯禮和系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的法定代表人、注冊會計師,被告人丁勇系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
2004年2月,周文(另案)、徐崇炎(死亡)等人在實際未出資的情況下,為達到注冊成立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的目的,徐崇炎找到在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鄭熙孝,請其幫忙審驗該公司200萬元的注冊資本,並提供了設立驗資200萬元的虛假證明文件。
2月20日,鄭熙孝代表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與委託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簽訂設立驗資業務約定書。驗資范圍是貨幣資金,驗資收費是3000元。鄭熙孝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設立驗資項目經辦人,編制了驗資總體計劃、貨幣資金審驗程序表,形成了驗資報告底稿,經丁勇復核,最後由魯禮和進行三級復核後,於2004年2月24日蓋上魯禮和和蔣某二名注冊會計師章,加蓋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的公章,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出具了注冊資本為200萬元(實物資本160萬元、貨幣資金40萬元)的驗資報告。
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使用該所出具的設立驗資報告,騙取宜賓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於2月27日注冊取得了注冊資本為200萬元的有限公司的經營資質。
同年4月,周文、徐崇炎等人在實際未出資的情況下,為達到虛假增資300萬元的目的,再次向蜀南會計師事務所提交了虛假的增資300萬元的證明文件、材料。4月8日,鄭熙孝代表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與委託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簽訂變更驗資的業務約定書。
驗資范圍是貨幣、實物資金,驗資收費是3000元。鄭熙孝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變更驗資項目經辦人,編制了驗資總體計劃、變更驗資審驗程序表、貨幣資金審驗程序表、固定資產審驗程序表和實物資產現場核實審驗表,形成了驗資報告底稿,經丁勇復核,最後由魯禮和進行三級復核後,於2004年4月9日蓋上魯禮和和蔣某二名注冊會計師章,加蓋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的公章,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出具了新增注冊資本300萬元(實物資本235萬元、貨幣資金65萬元)的驗資報告。
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使用該變更驗資報告,騙取宜賓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信任,於2004年4月15日取得了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增資300萬元的工商變更登記。
2005年3月17日,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因負債過多而停業倒閉,注冊時出資的固定資產款項也未付清,拖欠了商家的大量貨款、設備款和裝修款,給經營者和相關商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⑺ 2015級會計專業《會計職業道德》案例分析
1、會計職業道德的途徑主要包括崗前職業道德教育、崗位職業道德繼續教育,當然也包括會計人員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養。 2、自我教育自我修養主要包括慎獨慎欲、慎省慎微、自警自勵。特此回答!
⑻ 近年來的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真實案例
案例:2003年11月,某公司因產品銷售不暢,新產品研發受阻.公司財務部預測公司本年度將發生800萬元虧損.剛剛上任的公司總經理責成總會計師王某千方百計實現當年盈利目標,並說:"實在不行,可以對會計報表做一些會計技術處理."總會計師很清楚公司年度虧損已成定局,要落實總經理的盈利目標,只能在財務會計報告上做手腳.總會計師感到左右為難;如果不按總經理的意見去辦,自己以後在公司不好待下去;如果照總經理意見辦,對自己也有風險,為此,總會計師思想負擔很重;不知如何是好.要求:根據《會計法》和會計職業道德的要求,分析總會計師王某應如何處理,並簡要說明理由。 分析與提示:總會計師王某應當拒絕總經理的要求,因為總經理的要求不公違反了《會計法》第四條「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第五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薄和其他會計資料,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也違背了會計職業道德中的會計人員應當誠實守信、客觀公正、遵守准則的要求。
⑼ 會計職業道德案例分析題,
違背了 愛崗敬業 誠實守信 廉潔自律 提高技能 客觀公正 堅持准則
提高技能只要包括提高會計及相關專業理論水平、提高跨級實務操作能力、提高溝通交流能力、提高職業判斷能力 。
多看,多學,多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