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典木

道德經典木

發布時間: 2022-03-03 13:00:22

Ⅰ 關於道德素質的經典句子

個人道德品德修養名言

1、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徵。——康德

2、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3、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歌德

4、意志來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這兩個因素。——林肯

5、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備。——易卜生

6、道德應當成為科學的指路明燈。——布夫勒

7、道德行為訓練,不是通過語言影響,而是讓兒童練習良好道德行為,克服懶惰、輕率、不守紀律、頹廢等不良行為。——誇美紐斯

8、修身以不護短為第一長進。人能不護短,則長進者至矣。——呂坤

9、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都德

10、一個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滿對人類的博愛,行為遵循崇高的道德,永遠圍繞著真理的樞軸而轉動,那麼他雖在人間也就等於生活在天堂中了。——弗蘭西斯·培根

11、一個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巴爾扎克

12、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動物的生活。——列夫·托爾斯泰

13、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

14、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於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爾

15、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郭沫若

16、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你自己。——雪萊

17、驕諂,是一個人。遇勝我者則諂,遇不知我者則驕。——申居鄖

18、真誠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喬叟

19、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丘

20、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21、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列夫·托爾斯泰

Ⅱ 道德的木質是什麼

摘要 道德的本質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

Ⅲ 最經典的道德書籍有哪些

大學 \中庸\道德經\蒙學通書

Ⅳ 道德經十句經典名言

一、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出自《道德經·第二十六章》。輕率就會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會喪失主動權。

二、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二章》。當人民不怕威脅的時候,那麼對統治者的大的威脅就要來了。

三、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出自《道德經·第六十三章》。輕易許諾別人的人,一定是缺少信用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遇到的困難就一定多。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出自《道德經·第五十八章》。政治做到寬厚仁慈,人民就會變得純朴善良;政治做到猜忌多疑,他的人民就會恐慌,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

五、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委曲就會能夠保全自己,彎曲就能夠伸直,低窪的地方就會變得充滿,破舊的東西反而會生出新的東西,少反而會變得多,多反而會生出迷惑。

六、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貴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出自《道德經·第九章》。咎:災禍。遂:成功。金玉財寶堆滿堂室,沒有誰能守藏得住;富貴了就驕橫,是給自己留下了禍根;功成身退,才是順應天道。這些話指出事物發展達到頂點、極端後,就會轉化到自身的反面,所以適可而止才是符合天道的。

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出自《道德經·第二章》。功成而不居功。正由於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績不會失去。

八、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人們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時失敗;在快要完成、結束時能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不會壞事。這是說無論做什麼事,從頭到尾都要兢兢業業、謹慎對待。

九、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出自《道德經·第八章》。上善:指大善的人。大善的人好像是水,水總是有利於萬物的生長,卻不與萬物相爭而以平靜自持,甚至甘心處於眾人所不願處的低下地方。這句話以水的品性來贊揚利他、無私的美德和品格,以及「不爭無憂」、「甘於平淡」的精神。

十、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出自 《道德經·第六十八章》。真正的勇士不會勇武鬥狠;善於打仗的人也不會發怒;善與敵人交戰的人不要與之交鋒;善於用人的人甘心居於他人之下。

Ⅳ 道德經帶木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其中: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分別對應金木火土.或不盈,就是水.

Ⅵ 道德經經典名句100句

1、言有宗,事有君。——《道德經·第七十章》

說話一定要有宗旨,做事情也一定要中心。

2、治大國若烹小鮮。——《道德經·第六十章》

小鮮是指小魚。治理龐大的國家,就像是烹調小魚一樣。

3、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品德高尚的人所遵循的處世原則,是干實事而不與人爭高下。

4、少則得,多則惑。 ——春秋時期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學到的知識少,反而能夠有所收獲,學到的多,反而會使人產生迷惑。這句話是指學習,應當能夠專一,而不應當繁雜。

5、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品行良好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善良。知識淵博的人不賣弄,賣弄的人沒有多少學識。

6、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最方正的東西,是沒有菱角的,最寶貴的器物,是在最後製成的。至大的聲音聽起來卻似沒有聲音,最大的形體,卻反而沒有形狀。

Ⅶ 中華傳統倫理道德經典有那些

我覺得要學習中華傳統倫理道德,可推薦您幾本書籍:
1.四書:《大學》、版《中庸》、《論語》、《孟權子》
2.五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周易》
3.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
4.道德經、史記
別以為這些書很老套,但卻蘊含著先人的智慧喲,希望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忙,我已經讀過,確實很有深意,讓我在為人處世方面學到很多,也領悟了很多的事,真的對自己的日後的學習和成長很有幫助,嘿嘿!

Ⅷ 品德的經典名句

1、意志來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這兩個因素。——林肯

2、終溫且惠,淑慎其身。——詩經

3、富貴不傲物,貧賤不易行。——晏子

4、天下之事,患常生於忽微,而志戒於漸習。——程顥

5、寬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歐文

6、道德方面的偉大,就在於對朋友始終不渝的愛,對敵人不可磨滅的恨。——萊辛

7、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利特

8、性情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己增強生活能力。——池田大作

9、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回的事來。——培根

10、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已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蔡元培

11、內容豐富的言辭就像閃閃發光的珠子。真正聰明睿智的卻是言辭簡短的。——培根

12、好習慣是一個人在社會交場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蘇格拉底

13、文化修養的目的在於增強和提高鑒賞那些最高尚最深奧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波伊斯

14、最愛發牢騷的人就是沒有能力反抗,不會或不願工作的人。——高爾基

15、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羅曼·羅蘭

16、品德,應該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孟德斯鳩

17、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8、說謊話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說了真話也沒有人相信。——伊索

19、顯而易見,驕傲與謙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們有同一個對象。這個對象就是自我。——休謨

20、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出偽君子。——蘇霍姆林斯基

21、健全自己身體,保持合理的規律生活,這是自我修養的物質基礎。——周恩來

22、不論你是一個男子還是一個女人,待人溫和寬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稱。一個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斷,決不等於用拳頭制止別人發言。——薩迪

23、良好的習慣,如同一束鮮花。——派登花特

24、為著品德而去眷戀一個情人,總是一件很美的事。——柏拉圖:《文藝對話集》

25、巨大的財富對於一個不慣於掌握錢財的人,是一種毒害,它侵入他的品德的血肉和骨髓。——馬克·吐溫

26、所有的習慣以不可見的程度積聚起來,如百溪匯於川,百川流於海。——德萊敦

27、「特殊的人格」的本質不是人的鬍子、血液、抽象的的本性,而是人的社會特質……——卡爾·馬克思

Ⅸ 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經典有哪些

傳統文化縱覽
1、簡介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琴棋書畫、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
發明、民間禁忌、精忠報
、竹、民謠、黃土、
江、黃河、紅、月亮
十二
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農家、農民起義、鋤
;皇宮官府、宮庭文化、帝王
2、諸
百家
1.儒家(孔
、《論語》、孟
、《孟
》、荀
;思想:仁、義、禮、智、信;四書:《
庸》《
》《孟
》《論語》)
2.道家(
、庄
;思想:道德
、逍遙)
3.墨家(墨
、《墨
》、思想:兼
、非攻、舉賢、節儉)
4.
家(韓非、李斯、《韓非
》思想:君主集權


5.名家(鄧析、惠施、《公孫龍
》)
6.陰陽家(鄒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縱橫家(鬼谷
、蘇秦、張儀、《戰
策》)
8.雜家(呂
韋《呂氏春秋》)
9.
說家(
吳承恩《西遊記》、羅貫
《三
演義》、蒲松齡《聊齋志異》、曹雪芹《紅樓夢》)施耐庵(《水滸傳》)
10.兵家(孫臏《孫臏兵
》孫武《孫

》思想:強調作戰前
定要做
准備)
11.醫家(扁鵲、淳於意、張仲景、華佗、孫思邈、王冰、張
、朱震亨、李
珍、張景岳)
3、琴棋書畫
4、傳統文
主要
指詩詞曲賦

《詩經》、《漢樂府》、《孫

》、《三十六計》、《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
說》、

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
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等
5、傳統節
6、
華詩詞
古詩、律詩、絕句、近體詩、
題詩、自度曲(詞)、傳統詩詞等
7、
戲劇
8、
建築

些:http://ke..com/view/40254.htm
傳統道德觀:


家思想:
吳起與魏王泛舟江河
魏王誇說山河

固若金湯
吳起歷舉夏商各朝代
山河



說:
家強盛
德政
山河




舟內

寇讎
《鹽鐵論》:
道德

仁義

曰:
道德

仁義

《左傳》晉
公家



季文
相三君
私積

衣帛

食粟

藏金玉
器備
忠於公室
范仲淹:





顧炎武:
興亡
匹夫

古代先賢懂
思想
立統
諧發展
根本

先秦




概念

簡單


集合





音樂

必須
清濁、
、短
、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

入、周疏
等聲音
才能組
樂曲
若琴瑟

誰能聽
王夫

六經責我

七尺


二、政治理念:德政
《尚書》
惟德


《管
》稱:

所興
順民
;政
所廢
逆民
《論語》



北辰

德風
德草
季梁說:



聖王先

致力於神
君應

利益看作

利益
政權才能鞏固
權者

養民

令尹
文說:

政者
庇民

曠者
我取富焉
勤民
自封


政權
失關鍵


向背
社稷

君臣

自古亦


意誠

1.
君者修德

德字



身率
使

躬行其實
民先
2.政





事擾民
且要
民;

家理財
養民

養民力;
3.統治者要平易近
親民


提倡


社稷



主張仁政論
仁義論


桀紂

失其民
;失其民者
失其

其民

矣;
其民



民矣;


所欲與

所惡勿施爾
仁政必須與廣
民眾
利害相連
憂樂相通
樂民
所樂
憂民
所憂
《禮記》提倡
明德
親民
止至善
修身
齊家


德政:




民免
恥;道



恥且格

即引導
率先;政

制禁令;齊


思想
引導
民遵守


則處
刑罰;刑
使

敢犯
苟免於刑

見善
善轉變

德引導

禮節劃

知恥並
斷追求善行
朱熹:主張


政者

具;刑者
輔治
德禮則所





……
政刑能使民遠罪

德禮


使民
遷善
自知
故治民者
徒恃其末
深探其本

則民恥於

至於善者
講統治者發揮道德教化
作用


養民

使民
善至於至善

吉凶禍福



鬼神沒能關系
吉凶由
禍福


所召
古代
神論者駁斥
禱祝、咒術、
卜筮等迷信思想

政治家晏嬰認
齊君

由於
縱欲厭私
斬刈民力

祈禱



善祝
抵擋

民群眾
統治者
詛咒

苦病
夫婦皆詛




……雖
善祝
豈能勝億兆

三、民本思想:






邦本

歷代都相信君權神授
商紂王文武兼才
自比太陽
百姓說:
曷喪
予與汝皆亡
表現
民願與
同歸於盡
強烈反抗情緒
西周建
總結商朝亡
經驗教訓

敬德

保民
思想
保享於民
才能


西周統治者認
命並
永遠



轉移

求民主
帝關

民求主

所欲

民意
視自我民視
聽自我民聽
《管


認識

則愚


則聖

古代產
神論思想
春秋

認識
鬼神
能支配
神聰明

壹者



鬼神非
所親
惟德


道遠
道邇
非所及

主張


虐待
百姓

惡政;
警告
政者:

畏死
奈何
死懼

漢馬衍《車銘》:
乘車必護輪


民;車
輪安處
民誰與
四、倫理觀念:
《管



倉廩實

衣食足
才能發展

富強

想讓
民遵守道德規范
要讓
衣食

倉廩實
知禮節
衣食足則知榮辱

傳統思想
都注重倫理
道德教化
注重
道德修養

仁、義、禮、智、信

道德價值體系
希望
培養



修身

齊家



道德品質
基礎
德治
認仁

功利
仁義制萬事



道德或善
;禮
制度品節
禮者

亦言禮
屬於


復禮
克服戰勝自身
私慾
恢復

提高
道德境界
禮或

倫理道德
權貴富
者說
要節欲
縱欲

巨細
要謹察


必謹

理耶
欲耶

則敬

……

則敬

撥亂反
明紀綱
克字
殺賊工夫



五、義利

義利關系
倫理道德哲
價值觀念
儒家重義輕利



要講功利
造福於民;


能光講利
更要講義
義利





公私、邪
義利

欲、公與私

仁義
根於

屬於




所宜
義者

送給回答者一份禮物送香吻
贈言:好帥的回答,樓主送上香吻一枚,以表誠摯謝意!
0
0
x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檢舉
<span
class="line
ui-line
last-line">

Ⅹ 道德悖論的十大經典思想悖論

沒有比所謂的「缸中的大腦」假說更有影響力的思想實驗了。這個思想實驗涵蓋了從認知學到哲學到流行文化等各個領域。這個實驗的內容是:想像有一個瘋狂科學家把你的大腦從你的體內取出,放在某種生命維持液體中。大腦上插著電極,電極連到一台能產生圖像和感官信號的電腦上。因為你獲取的所有關於這個世界的信息都是通過你的大腦來處理的,這台電腦就有能力模擬你的日常體驗。如果這確實可能的話,你要如何來證明你周圍的世界是真實的,而不是由一台電腦產生的某種模擬環境?
解讀:
如果你覺得這聽起來很像《黑客帝國》,那麼你說對了。這部電影以及其他一些科幻作品,都是在這個思想實驗的影響下創作出來的。這個實驗的核心思想是讓人們質疑自身經歷的本質,並思考作為一個人的真正意義是什麼。這個實驗的最初原型可以一直追溯至笛卡爾。在他的《Meditations on the First Philosophy》一書中,笛卡爾提出了能否證明他所有的感官體驗都是他自己的,而不是由某個「邪惡的魔鬼」產生的這樣的疑問。笛卡爾用他的經典名言 「我思故我在」來回答這個問題。不幸的是,「缸中的大腦」實驗更為復雜,因為連接著電極的大腦仍然可以思考。這個實驗被廣泛的討論著,有許多對於此實驗前提的反駁,但仍沒有人能有力的回應其核心問題:你究竟如何才能知道什麼是真實? 薛定鍔的貓最早由物理學家薛定鍔提出,是量子力學領域中的一個悖論。其內容是:一隻貓、一些放射性元素和一瓶毒氣一起被封閉在一個盒子里一個小時。在一個小時內,放射性元素衰變的幾率為50%。如果衰變,那麼一個連接在蓋革計數器上的錘子就會被觸發,並打碎瓶子,釋放毒氣,殺死貓。因為這件事會否發生的概率相等,薛定鍔認為在盒子被打開前,盒子中的貓被認為是既死又活的。
解讀:
簡而言之,這個實驗的核心思想是因為事件發生時不存在觀察者,盒子里的貓同時存在在其所有可能的狀態中(既死又活)。薛定鍔最早提出這個實驗是在回復一篇討論量子態疊加的文章時。薛定鍔的貓同時也說明了量子力學的理論是多麼令人無法理解。這個思想實驗因其復雜性而臭名昭著,同時也啟發了各種各樣的解釋。其中最奇異的就屬 「多重世界」假說,這個假說表示有一隻死貓和一隻活貓,兩只貓存在在不同的宇宙之中,並且永遠不會有交集。 「中文房間」最早由美國哲學家John Searle於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這個實驗要求你想像一位只說英語的人身處一個房間之中,這間房間除了門上有一個小窗口以外,全部都是封閉的。他隨身帶著一本寫有中文翻譯程序的書。房間里還有足夠的稿紙、鉛筆和櫥櫃。寫著中文的紙片通過小窗口被送入房間中。根據Searle的理論,房間中的人可以使用他的書來翻譯這些文字並用中文回復。雖然他完全不會中文,Searle認為通過這個過程,房間里的人可以讓任何房間外的人以為他會說流利的中文。
解讀:
Searle 創造了「中文房間」思想實驗來反駁電腦和其他人工智慧能夠真正思考的觀點。房間里的人不會說中文;他不能夠用中文思考。但因為他擁有某些特定的工具,他甚至可以讓以中文為母語的人以為他能流利的說中文。根據Searle,電腦就是這樣工作的。它們無法真正的理解接收到的信息,但它們可以運行一個程序,處理信息,然後給出一個智能的印象。 另一個在流行文化中佔了很大分量的思想實驗是「無限猴子定理」,也叫做「猴子和打字機」實驗。定理的內容是,如果無數多的猴子在無數多的打字機上隨機打字,並持續無限久的時間,那麼在某個時候,它們必然會打出莎士比亞的全部著作。猴子和打字機的設想在20世紀初被法國數學家Emile Borel推廣,但其基本思想(無數多的人員和無數多的時間能產生任何/所有東西)可以追溯至亞里士多德。
解讀:
簡單來說,「猴子和打字機」定理是用來描述無限的本質的最好方法之一。人的大腦很難想像無限的空間和無限的時間,無限猴子定理可以幫助理解這些概念可以達到的寬度。猴子能碰巧寫出《哈姆雷特》這看上去似乎是違反直覺,但實際上在數學上是可以證明的。這個定理本身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重現的,但這並沒有阻止某些人的嘗試:2003年,一家英國動物園的科學家們「試驗」了無限猴子定理,他們把一台電腦和一個鍵盤放進靈長類園區。可惜的是,猴子們並沒有打出什麼十四行詩。根據研究者,它們只打出了5頁幾乎完全是字母「s」的紙。 為了反駁亞里士多德的自由落體速度取決於物體的質量的理論,伽利略構造了一個簡單的思想實驗。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說法,如果一個輕的物體和一個重的物體綁在一起然後從塔上丟下來,那麼重的物體下落的速度快,兩個物體之間的繩子會被拉直。這時輕的物體對重物會產生一個阻力,使得下落速度變慢。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兩個物體綁在一起以後的質量應該比任意一個單獨的物體都大,那麼整個系統下落的速度應該最快。這個矛盾證明了亞里士多德的理論是錯誤的。
解讀:
這個思想實驗幫助證明了一個很重要的理論:無論物體的質量,不考慮阻力的情況下,所有物體自由落體的速率都是一樣的。 最為古老的思想實驗之一。最早出自普魯塔克的記載。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幾百年的船,歸功於不間斷的維修和替換部件。只要一塊木板腐爛了,它就會被替換掉,以此類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開始的那些了。問題是,最終產生的這艘船是否還是原來的那艘特修斯之船,還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來的船,那麼在什麼時候它不再是原來的船了?哲學家Thomas Hobbes後來對此進來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來的老部件來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麼兩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解讀:
對於哲學家,特修斯之船被用來研究身份的本質。特別是討論一個物體是否僅僅等於其組成部件之和。一個更現代的例子就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樂隊,直到某一階段樂隊成員中沒有任何一個原始成員。這個問題可以應用於各個領域。對於企業,在不斷並購和更換東家後仍然保持原來的名字。對於人體,人體不間斷的進行著新陳代謝和自我修復。這個實驗的核心思想在於強迫人們去反思身份僅僅局限在實際物體和現象中這一常識。 愛因斯坦著名的狹義相對論是受啟於他16歲做的思想實驗。在他的自傳中,愛因斯坦回憶道他當時幻想在宇宙中追尋一道光線。他推理說,如果他能夠以光速在光線旁邊運動,那麼他應該能夠看到光線成為「在空間上不斷振盪但停滯不前的電磁場」。對於愛因斯坦,這個思想實驗證明了對於這個虛擬的觀察者,所有的物理定律應該和一個相對於地球靜止的觀察者觀察到的一樣。
解讀:
事實上,沒人確切知道這意味著什麼。科學家一直都在爭論一個如此簡單的思想實驗是如此幫助愛因斯坦完成到狹義相對論這如此巨大的飛躍的。他經過了好多年才證明了自己是正確的。 認知論領域的一個最重要的思想實驗就是「空地上的奶牛」。它描述的是,一個農民擔心自己的獲獎的奶牛走丟了。這時送奶工到了農場,他告訴農民不要擔心,因為他看到那頭奶牛在附件的一塊空地上。雖然農民很相信送奶工,但他還是親自看了看,他看到了熟悉的黑白相間的形狀並感到很滿意。過了一會,送奶工到那塊空地上再次確認。那頭奶牛確實在那,但它躲在樹林里,而且空地上還有一大張黑白相間的紙纏在樹上,很明顯,農民把這張紙錯當成自己的奶牛了。問題是出現了,雖然奶牛一直都在空地上,但農民說自己知道奶牛在空地上時是否正確?
解讀:
空地上的奶牛最初是被 Edmund Gettier用來批判主流上作為知識的定義的JTB(justified true belief)理論,即當人們相信一件事時,它就成為了知識;這件事在事實上是真的,並且人們有可以驗證的理由相信它。在這個實驗中,農民相信奶牛在空地上,且被送奶工的證詞和他自己對於空地上的黑白相間物的觀察所證實。而且經過送奶工後來的證實,這件事也是真實的。盡管如此,農民並沒有真正的知道奶牛在那兒,因為他認為奶牛在那兒的推導是建立在錯誤的前提上的。Gettier利用這個實驗和其他一些例子,解釋了將知識定義為JTB的理論需要修正。 「電車難題」是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其內容大致是: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桿,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那個瘋子在那另一條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應該拉拉桿嗎?
解讀:
電車難題最早是由哲學家Philippa Foot提出的,用來批判倫理哲學中的主要理論,特別是功利主義。功利主義提出的觀點是,大部分道德決策都是根據「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則做出的。從一個功利主義者的觀點來看,明顯的選擇應該是拉拉桿,拯救五個人只殺死一個人。但是功利主義的批判者認為,一旦拉了拉桿,你就成為一個不道德行為的同謀——你要為另一條軌道上單獨的一個人的死負部分責任。然而,其他人認為,你身處這種狀況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為,你的不作為將會是同等的不道德。總之,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為,這就是重點所在。許多哲學家都用電車難題作為例子來表示現實生活中的狀況經常強迫一個人違背他自己的道德准則,並且還存在著沒有完全道德做法的情況。 如果你關注近幾年的政治時事,或者看過動作電影,那麼你對於「定時炸彈」思想實驗肯定很熟悉。它要求你想像一個炸彈或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藏在你的城市中,並且爆炸的倒計時馬上就到零了。在羈押中有一個知情者,他知道炸彈的埋藏點。你是否會使用酷刑來獲取情報?
解讀:
與電車難題類似,定時炸彈情景也是強迫一個人從兩個不道德行徑中選擇的倫理問題。它一般被用作對那些說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使用酷刑的反駁。它也被用作在極端形勢下法律——就像美國的嚴禁虐囚的法律——可以被放在第二位的例子。歸功於像《24小時》的電視節目和各種政治辯論,定時炸彈情景已成為最常引用的思想實驗之一。一份英國報紙提出了更為極端的看法。這份報紙提議說,如果那個恐怖分子對酷刑毫無反應,那麼當局者是否願意拷打他的妻子兒女來獲取情報。

熱點內容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
錫林郭勒盟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02 06:07:56 瀏覽:136
法官藏匿偽造證據 發布:2025-02-02 05:59:23 瀏覽: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請流程 發布:2025-02-02 05:55:41 瀏覽:966
醫葯公司法律監管 發布:2025-02-02 05:54:19 瀏覽:734
電力公司違法規定罪名 發布:2025-02-02 05:37:18 瀏覽:477
常芬律師 發布:2025-02-02 03:58:35 瀏覽:638
代理律師為勞動法費用多少 發布:2025-02-02 03:36:12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