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楊燕

法學楊燕

發布時間: 2022-03-03 13:50:41

『壹』 山西大學09年碩士研究生入學參考書目錄

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211
日語
《新編日語》(1—3冊)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陳小芬

212
德語
《大學德語》(1–4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版
戴鳴鍾等

213
法語
《簡明法語教程》(上下冊)
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
孫輝

214
俄語
《大學俄語基礎教程》(1–4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鍾鼎等

615
社會學原理
《社會學概論新修》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鄭杭生

616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李秀林等

617
科學技術史
《科學技術史》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版
王玉倉

618

816
綜合課(一)(包括法理學、憲法學行政法學、訴訟法學(含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

綜合課(二)(包括經濟法學、民法學、刑法學)
《法理學》
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
趙肖筠主編

《憲法》
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
何建華主編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
陳晉勝 彭雲業主編

《中國法制史》
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
周子良主編

《民法》
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
汪淵智主編

商法
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
孫淑雲主編

《知識產權法》
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
毛瑞兆主編

《經濟法》
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
王繼軍主編

《刑法》
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
張天虹主編

《民事訴訟法》
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
馬愛萍主編

《刑事訴訟法》
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
李 麒主編

《國際法》
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
溫樹英主編

《國際私法》
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
白紅平主編

《國際經濟法》
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
王繼軍主編

619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問題》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重點學科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建設研究」重點攻關項目創新教材》
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年版

武漢大學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

趙曜主編

陶德鱗、石雲霞主編

620
公共管理學
《公共管理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陳振明主編

《公共管理學導論》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澳)歐文.E.休斯,彭和平等譯

622
物理化學(不含結構化學)
《物理化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傅獻彩

623
新聞傳播理論與業務
《新聞理論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何梓華主編

《新聞寫作教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劉明華主編

《傳播學教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郭慶光著

624

文學基礎

《中國文學史》(1-4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袁行霈主編

《中國現代文學史》(修訂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郭志剛等

625
信息資源管理
《信息資源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馬費成 賴茂生

627
基礎日語
《日語》(5–8冊)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9
陳保生

628
基礎法語
《法語》1-4冊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年
馬曉宏著

《高級法語》5-6冊
上海譯文出版社
束景哲編著

《法國文學史》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8年

《法國文化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羅凡 馮棠 孟華編著

《法國語言與文化》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年
童佩智 陳麗瑜 柳利 張煦智編著

《法國概況》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7年
謝漢琪 劉桂蘭 林樺編著

629
綜合考試: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民族音樂理論
《中國近現代音樂史》
人民音樂出版社
汪毓和

《中國當代音樂》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中國古代音樂史稿》
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年版
楊蔭瀏

《中國傳統音樂概論》
福建教育出版社
王耀華

《西方音樂通史》
上海音樂出版社
於潤祥

《民族音樂概論》
人民音樂出版社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630
中外美術史
《中國美術簡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

《外國美術簡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

631
中外文學史
《中國戲曲通論》
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9月版
張庚等

《中國文學史》(三、四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袁行霈

《世界文學簡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版
李明濱

《中國戲曲史發展綱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周貽白

632
數學分析(含實變函數)
《數學分析》(參考書1)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北京大學

《數學分析》(參考書2)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華東師大,鄧東皋

《實變函數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北京大學,周民強

633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導論》第二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
曾謹言

634
中國地理學
《中國地理學》
高教京出版,2001年3版
趙濟

635
植物學
《植物生物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周雲龍

639
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沈同

640
政治學原理
《政治科學》
華夏出版社2001年1月版
(美)邁克爾.羅斯金等

《政治學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王惠岩

641
中外舞蹈史
《中國舞蹈》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袁禾

《西方舞蹈史綱》 上海音樂出版社 劉青弋
642 廣播電視藝術理論 《中國當代廣播電視文藝學》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
張鳳鑄

《電視藝術學》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
高鑫

811
西方哲學史
《歐洲哲學通史》(上、下冊)
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冒叢虎

812
社會學史
《外國社會史新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賈春增

《中國社會史新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鄭杭生

813
科學技術哲學
《自然辯證法概論》

《科學技術哲學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教育部社政司

郭貴春

814
經濟理論基礎{(包括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
逄錦聚 洪銀興 林崗 劉偉主編

《西方經濟學 》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厲以寧主編

815

管理理論基礎(管理學)
《管理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周三多主編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高鴻業 主編

819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與中國模式——鄧小平社會主義特色觀研究》

《毛澤東鄧小平經濟理論比較研究》
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1月
劉建武著

邸敏學著

821
行政管理學
《公共行政學:管理、政策和法律的途徑》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美)戴維.H.羅森布魯姆、羅伯特.S.克拉夫丘克,張成福等譯

《行政管理學》
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夏書章主編

822
電路
《電路》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版
邱關源

823
經濟理論基礎(西方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高鴻業

824
綜合考試(含文史基礎知識和政論寫作)
《中國文學史》(前三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袁行霈主編

825
語言基礎
《現代漢語》(上、下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黃伯榮 廖序東主編

《古代漢語》(上、下冊)
北嶽文藝出版社
白平 陳志明主編

826

旅遊學綜合(旅遊學概論、旅遊規劃與開發)
《旅遊學概論》
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李天元

《旅遊規劃與開發》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馬勇

《新編中國旅遊地理》
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劉振禮

827
英美文學與翻譯
《英漢翻譯教程》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張培基等

《英漢互譯教程》(上下冊)
河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楊莉藜

828
專業日語
《日本語通論》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年
崔崟著

《日本概說》
山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年
皮細庚

《日本語言》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徐一平

《日本文學史》(日本版)
著者及出版社不限

《日本》(上、下)
大連出版社,2002,8
大森和夫等

《日本該況》(包括歷史、地理、政治)
作者、版本、出版社不限

829
漢法互譯
《法漢翻譯教程》
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版
陳宗寶編著

831

藝術概論
《藝術概論》
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年1月版
王宏建

830
音樂基礎理論(和聲、曲式)
《復調音樂》
人民音樂出版社
段平泰

《曲式與作品分析》
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年版
吳祖強

《和聲學教程》
人民音樂出版社
(蘇)伊.杜波夫斯基等

《和聲的理論與應用》
上海文藝出版社
桑桐

《大型曲式學》
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年版
(美)柏西.該丘斯

833

高等代數(含近世代數)

《高等代數》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北京大學數學系代數組編

《近世代數》

科學出版社2004年

韓士安 林磊

834
程序設計
《C程序設計》
清華大學出版社第二版,1999年
譚浩強

835
普通物理
《普通物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陸果

836
無機化學(不含配位化學)
《無機化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武漢大學

837
分析化學(含儀分)
《分析化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武漢大學

《儀器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武漢大學化學系編

838
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宏紋

《基礎有機化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邢其毅等

839
激光原理
《激光原理》
國防工業出版社
周炳琨

840
電子線路
《電子線路`》
高等教育出版社
梁明理

841
信號與系統
《信號與系統》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鄭君里等

842
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
高教京出版,2000年1版
伍光和

843
生態學基礎
《生態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博

844
環境保護概論
《環境保護概論》
高教京出版,1999年1版
林肇信

847
細胞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翟中和

848
數據結構(含C程序設計)
《數據結構》(C語言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嚴蔚敏

《程序設計》
清華大學出版社第二版
譚浩強

849
管理學
《管理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二版
周三多

850
食品化學
《食品化學》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闞健全

851
信息咨詢
《管理咨詢基礎》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焦玉英

852
管理信息系統
《管理信息系統》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二版
黃梯雲

853
比較政治學
《比較政治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張小勁 景躍進著

856
綜合考試(含文史、基礎知識、藝術概論)
《中國文學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袁行霈

《電視戲曲概覽》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
楊燕

《藝術學概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
彭吉象

610
體育學專業基礎綜合(教育學、體育概論、運動訓練學)
《教育學》(新編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體育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運動訓練學》
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年版

612

葯學專業基礎綜合(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
有機化學(供葯學專業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
汪小蘭

分析化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武漢大學

儀器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趙藻藩

『貳』 臨沂大學是幾本怎麼樣

是二本 臨沂大學是國家設立、山東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學校[1]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山東省臨沂市,前身是1941年由中共濱海地委和抗大一分校共同創建的濱海建國學院。2003年,山東省人民政府發文批准以臨沂師范學院為基礎籌建綜合性臨沂大學。2010年12月8日正式掛牌成立臨沂大學。學校恪守「為沂蒙服務」的辦學宗旨和「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堅持用沂蒙精神育人,致力於培養地方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與老區發展共生共榮。現任黨委書記丁鳳雲;校長韓延明;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副院長、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烏克蘭工程科學院院士、世界電動車協會主席、亞太電動車協會主席陳清泉任名譽校長。學校學科門類齊全,設有64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法學、經濟學、歷史學、教育學、管理學、理學、工學、農學等9個學科門類,面向全國招生;全日制在校生34000餘人,辦學規模位居山東省省屬高校前列;現有專任教師194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41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人員1260人,外籍教師100餘人。學校每年投入5000萬元用於教學科研設備、圖書、網路資源,1000萬元引進國內外一流課程,1000萬元用於師資和管理人才培養,教學條件實現了多媒體化和網路化;教學實驗設備總值2.6億元,生均設備儀器值超過7000元,超國家標准40%;實驗室60多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300多個;館藏紙質圖書400萬冊、電子圖書300萬冊。 學校佔地面積7600畝,校舍建築面積110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優美、設施完備、功能齊全,體現了以人為本和資源共享的時代潮流,是目前國內設計最先進、面積最大的園林化、生態化、數字化校園。圖書館、實驗中心、藝術中心、體育中心是目前國內高校建築面積最大的專業教學科研樓體之一。 學校以學生就業「出口」為導向,實施開放辦學和國際化辦學方略,發揮課程建設的核心帶動作用,率先進行大學新課程改革,構建了以工具課(外語和網路)、基礎綜合素質課、專業方向骨幹課、實踐技能實訓課、職業生涯設計(畢業論文和設計)為主體的大學新課程體系,建立了應用型人才國際化培養模式。學校每年投入2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獎勵、資助優秀學生,學生受獎面高達40%,獎學金最高額度每人每年15000元,並為出國留學的優秀學生提供全額獎助學金。本科生考研率超過50%,其中80%以上考入北京大學等「211工程大學」;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5%,社會滿意率達到97%。學校於2008年6月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等次,2005、2009年兩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學校堅持體制創新,較早引入並實踐 「大學經營」理念,在內部管理中強化成本效益和投入產出理念,建立全成本核算經營機制,相繼實施了「扁平化」和以「工作職責項目化、業績考核指標化、崗位管理契約化」為標志的「主管制」 管理體制改革,極大地提升了辦學效益,實現了學校資產和辦學資源的良性運行。 學校與美國、英國、俄羅斯、韓國、日本、法國、印度等國家的48所高校和山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國內50多所高校建立了互換學生留(訪)學關系,全面開展學生學分互認和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工作。學校設立的漢學、中國武術、中國民族樂器、中國畫、中國書法、國際經濟與貿易、翻譯學、藝術設計、工商管理、新聞學等專業招收國外留學生。
學校目前佔地面積6000餘畝,建築面積203.44萬㎡,另有61萬㎡正在建設之中。學校按照國內重點大學配置標准進行學生直接學習資源建設。教學條件實現了多媒體化和網路化。 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9250萬元,建有55個實驗室。館藏紙質圖書348.98萬冊,中外文資料庫15個,摺合圖書241.67萬冊,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室座位達到33399座,教學用計算機7963台,建有千兆光纖連接的校園網,體育場館面積達到12.79萬㎡。 學校設有14個二級學院、2個分校和1個附屬中學。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現設有64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法學、經濟學、歷史學、教育學、管理學、理學、工學、農學等9大學科門類。學校現分大學新校區和西、北、雙月湖四個校區辦學,並附設國際交流、職業技術、費縣分校、沂水分校等多體制辦學機構。其中,設立全國唯一一個大學校園高爾夫球場。在省政府主導下,臨沂市政府承擔總投資26億元的新校區土地、建築等硬體建設,學校承擔師資、設備、圖書等軟體建設,共同籌建現代化的綜合大學。近幾年來,學校集中精力加強教學質量建設,使學生學習資源實現了異軍突起的跨越。本科教師隊伍實現了碩博化,教學實驗設備配置、圖書配置、教學多媒體配置超過國家標准,課程體系建設進入國家先進行列,教學資源建設成為全省唯一試點示範單位。 學校尊師重教,蔚然成風。建校以來,先後有劉導生、朱奇民、何樂三、王汝濤、張壽民、王小古、葛子和、綦敦玉、蔣紹椿、楊燕鈞、李伯齊、劉茂辰、王瑞功等省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在校執教。近年來,一批奮發有為、富有潛力的優秀中青年教師嶄露頭角。現有專任教師194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41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人員1260人,外籍教師100餘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5人,全國優秀教師7人,曾憲梓教育基金獎獲得者15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山東省優秀教師20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山東省學科帶頭人6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山東省中青年學術骨幹5人;有30人被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聘為博士或碩士生導師;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擔任該校名譽校長,著名教育家潘懋元、諾貝爾獎獲得者蓋蒂·謝克、兩院院士徐敘誽、薛群基、錢逸泰、薛其坤、英國劍橋大學教授麥大維、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牧野篤等300餘人擔任兼職教師。 圖書館藏書:近400萬冊 碩士點:2個(目前與山東師范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合作培養研究生) 博士點:0個 外聘兩院院士:3人招生與就業全日制在校生規模名列省屬高校第一名,本科生考研率達到50%以上,專科生升本率75%以上,本專科志願報考錄取率達到100%,本科生初次就業率超過85%。67年來,學校培養了16萬余名畢業生,校友遍布老區各條戰線和祖國各地。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6740人(其中本科生19994人、專科生6723人,成人脫產生6人,留學生17人),成人函授(業余)學生5328人,摺合在校生27521人。近三年文史和藝術體育類本科專業第一志願錄取率均保持在100%,理科第一志願錄取率近90%;本科就業率平均為92.48%。學校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教務處」、「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山東省德育工作優秀高校」等榮譽稱號。《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央電視台等國家級媒體,先後100餘次對我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管理體制改革和辦學成就進行了專題報道。學校每年投入實驗設備不少於5000萬元,圖書不少於1000萬元,國際引進課程不少於1000萬元,每年新增加博士(招收主體),碩士(急需特色專業)教師不少於200人。這些辦學質量投入指標均處於全國高校的領先地位。 學校實行全國招生,教師實行國內外招聘,辦學實行國際化聯合,高質量品牌大學的辦學目標正在扎實推進。
學校圍繞教學加強了學術研究工作。2000年以來,教師發表學術論文7000餘篇(部),專任教師人均學術成果居全省本科高校前列。 任課教師參加校級以上科研立項者佔76%,被《SCI》和《EI》收錄論文在全省新建本科高校中屬前列。承擔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500項。有380項科研成果和23項教學成果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勵。 現有5個山東省重點學科,1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山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山東省特色專業和品牌專業,18個校級重點學科,3個校級重點實驗室,8個校級本科品牌、特色專業。在近兩屆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獎16項;教師主編、參編教材115部,其中13部被列入「十五」、「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建成省級精品課程8門,校級精品課程68門。學校設有山東省市場與價格研究中心、山東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臨沂師范學院區域教育研究中心、山東革命根據地史料研究中心、王羲之研究所、資源環境研究所、化學化工研究所等28個研究機構。近三年來,全校教學科研人員主持國家級課題3項,省部級課題42項,市廳級課題210項;獲得省部級、市廳級科研成果獎勵185項;出版學術專著66部;發表學術論文4836篇,被SCI、EI、ISTP收錄122篇;服務沂蒙項目661項。2010年11月26日,國家教育部批准同意臨沂師范學院更名為臨沂大學,同時撤銷臨沂師范學院的建制。 教育部在批復文件中指出,臨沂大學系多科性本科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臨沂大學由山東省人民政府領導和管理,管理體制採取山東省直屬管理,臨沂市參與共建;學校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為35000人。
臨沂大學理學院 理學院下設數學系、物理系、數理統計系3個系、1個公共數學與物理教學部,擁有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科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方向)、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金融數學方向)6個本科專業和數學教育、物理教育2個專科專業。設有應用數學研究所和數學教育研究所兩個研究機構。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數學與應用數學,「十一五」省重點學科1個——應用數學,校級重點學科3個——運籌學與控制論、凝聚態物理和計算數學
2.文學院
創建於1958年,現有漢語言文學、歷史學、文化產業管理、編輯出版學4個本科專業,有語文教育、歷史教育、文秘、文化事業管理、出版與印刷5個專科專業;全日制在校學生1600名。教職工82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9人,碩士研究生導師6人,博士及博士後16人;曾憲梓教育基金會全國優秀教師3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優秀教師1人,市級優秀教師5人;校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文學院重視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建有山東省品牌專業1個(漢語言文學),校級特色專業1個(歷史學);山東省重點學科1個(辭書學)、山東省重點研究基地2個(紅色文化產業開發研究基地、沂蒙文學研究基地)。校級重點學科4個(中國古代文學、專門史、漢語言文字學、文藝學),設有應用寫作研究所、沂蒙文化研究所、山東革命根據地研究中心、孫子兵法研究所、臨沂方言與民俗文化研究所、王羲之研究所、歐美研究所等學術研究機構8個。
3.工學院
設有機電工程、車輛工程、土木建築工程三個教學系一個工程實踐教學部,現有設置招生的本科專業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土木工程、建築學;專科專業有: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汽車運用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
4.商學院
商學院(國際工商學院)是目前臨沂大學發展最快、辦學規模最大、有較強社會影響力的品牌學院。 設有會計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旅遊管理6個本科專業及11個相關專科專業,現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6094人。教師隊伍實力雄厚:專任教師13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0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6人,碩士學位教師和具有海外留學經歷教師90人。常年聘請10餘位外籍教師和外國專家及20餘位企業家主講核心專業課程。 學院設有基礎教學部、國際貿易系、工商管理系、會計系、物流管理系、旅遊與房地產管理系6個教學系部。現有1個省級重點學科「區域經濟學」,設有山東省市場與物價研究中心、山東省物價系統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研究機構,區域教育經濟、魯南經濟、區域旅遊開發與規劃3個校級研究所,企業咨詢策劃、商務培訓、經濟發展、儒商文化4個院級研究中心。 學院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指導思想,全力打造學生成才的最佳平台。學院現設有國際貿易實驗室、電子商務實驗室、會計模擬實驗室、會計電算化實驗室、物流實驗室、金融實驗室、ERP實驗室、旅遊管理實驗室、酒店管理實驗室等,設備總值2000餘萬元,配置標准達到重點大學水平。 歷經多年的發展,學院已形成了開放的辦學理念和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學院堅持教學為本、質量立院,走「校際合作、中外合作、校企合作」的開放辦學之路。自2006年起,同美國紐海文大學合作舉辦工商管理專業。由於良好的就業去向和留學條件,工商管理專業國際班在校生逐年增長,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中外合作辦學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09年起,與山東師范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聯合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 學院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心、過硬的社會競爭力乃至國際競爭力、個性與人格得到健全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為此,在做好經濟管理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強化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鍛煉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努力打造學院的人才品牌。
5. 法學院
臨沂大學法學院設有政治系、法律系、公共事業管理系、社會工作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等四系一部。設有公司法實習室、犯罪心理實驗室、物證鑒定實驗室、法律診所、模擬法庭、健康人格發展研究室、法律援助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所;現有思想政治教育、法學、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社會工作等五個本科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為校級重點專業,法學專業為校品牌專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為校級重點學科。 建成省級精品課程一門,校級精品課程5門,校級創新精品課程2門。在研省級課題5項、市級課題24項、橫向課題27項。近三年有國家優秀教學成果2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省優秀社科成果獎6項,市廳級優秀社科成果獎18項。 現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150餘人;專任教師9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3人,有博士、碩士學位的80人,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8.9%,高級職稱比例36.7%;山東省優秀教師1人,山東省高校教學名師提名獎1人,山東高校優秀共產黨員2人,臨沂市優秀青年知識分子2人,校級教學名師2人,校級中青年教學標兵1人,校級青年教學能手6人,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
6.外國語學院
學院現有在校生2723人,其中本科生1807人,專科生916人。共設有英語(師范)、英語(經貿)、英語(翻譯)、俄語、朝鮮語、西班牙語等6個本科專業,英語教育、商務英語和空中乘務等3個專科專業;法語專業也將於2011年開始招生。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80人,其中專任教師164人(含外教37人),博士15人,碩士123人,教授11人,副教授34人,碩士生導師7名,絕大多數教師具有到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俄羅斯、韓國等國家著名高校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或出國訪學經歷。學院名譽院長、英國劍橋大學教授袁博平博士,北京大學胡壯麟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王德春教授等18位國內外著名學者定期為本科生講授核心專業課程;來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西班牙等國家的37名外籍專家為學生開設口語和外國文化禮儀課程。 2009年,以英語教學為主要訓練項目的語言綜合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山東省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學院與美國、英國、俄羅斯、韓國、日本、法國、澳大利亞、泰國等國家的20多所高校開展學分互認、聯合培養學生、交換學生等合作項目,設立了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特等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出國留學獎學金、國內訪學獎學金、創新創業獎學金、課程單項獎學金等獎學金項目,建立了完善的獎學金、助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等學生學習獎助體系。本科生就業率連續三年超過95%,專科生就業率90%;2010年外國語學院考研率51%,許多同學考取中國社科院語言所、北外、外交學院、復旦、北航、上外等重點大學研究生。俄語專業考研率71%;專業四級通過率100%。學生外語綜合應用能力強,連續兩屆獲山東省大學生英語口語大賽一等獎;「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山東賽區決賽一等獎16人次,二等獎33人次。
7.化學與資源環境學院
現開設有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地理科學、環境工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和測繪工程臨沂大學化學與資源環境學院(1張)等7個本科專業和化學教育、應用化工技術、工業分析與檢驗、地理教育、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資源環境 與城市管理等6個專科專業。 8.生命科學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現設有生物科學、生物工程和農林科學三個系,設置動物醫學、園林、動物學、植物學、基礎教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制葯工程等7個教研室,現有生物科學(師范類)、生物技術、制葯工程、動物醫學、園林、食品科學與工程等6個本科專業,設有生物教育、生物技術及應用、生化制葯技術、葯物分析技術、生物化工工藝、畜牧獸醫、動物防疫與檢疫、園林技術等8個專科專業,在校本專科學生2034人。學院現有教職工132人,其中專任教師116人,教授11人,副教授47人,博士32人,碩士73人,其中國外獲得學位7人,現有10位教師在讀博士學位,高職比達50%,碩博比超過88%。多年來,我院有20餘名教師到國內外著名大學(北京大學、英國、日本、韓國等)進行學術休假,聘請20名地方專家為我院外聘專業教授,15名國外大學教授為我院兼職教授,共同承擔我院地方應用課程和國際植入課程的建設任務。 我院秉承學校國際化和開放辦學的理念,廣泛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與韓國江原大學、韓國淑明女子大學、中國科學院、復旦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江南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相關學科或實驗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舉辦了中韓國際學術交流會、中韓農牧產業合作交流會、山東省師范類高校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聯席會。赴韓國、新加坡、美國、日本、捷克及台灣、香港、澳門等地高校和科研院所考察交流。2005至2009年已推薦30名本科畢業生赴瑞典、英國、日本、韓國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9.信息學院
設有計算機工程系、信息工程系、電氣工程系和計算機培訓與測試中心四個教學部門,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路工程、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等9個本科專業,有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通信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軟體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等專科專業。1個校級計算機應用技術重點學科, 1個計算機應用研究所,2個實驗教學中心,6門校級精品課程。 信息學院積極推進國際化辦學。學院積極推進國際化辦學。近三年來,從美國、印度引進長期外教3名;與美國、印度、韓國、瑞典等國家的多所合作高校開展學分互認、聯合培養學生、交換學生項目;引進微軟IT學院,信息學院學生可免費享用數百門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微軟課程,可申請全球通用的微軟工程師認證。2008年與印度SRM大學,2010年與印度尼赫魯科技大學、美國南密西西比大學簽署了學生赴印、赴美留學和教師互派協議。與印度尼赫魯科技大學合辦的軟體學院,2010年開始招生。信息學院本、專科生在校期間及畢業後可申請到國外合作高校進行專升碩、本升碩、碩博連讀
10.傳媒學院
臨沂大學法學院與傳媒學院
傳媒學院是學校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二級學院之一。現有本專科生在校生1911人,下設新聞系、廣告系、傳媒藝術3個系,擁有新聞學、廣告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和廣播電視編導四個本科專業。 傳媒學院師資力量雄厚,不僅有一大批在教育界、傳媒界享有盛名、卓有成果的老教授,還有許多富於創新精神、實踐經驗豐富、站在學科前沿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充滿活力的青年教師,已逐步建立了一支創新能力強、教學水平高、師德品質好的師資隊伍,為進一步實現建設品牌學院、特色學院的戰略發展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截至2009年10月,我院共有教職工68人,正副教授20人,講師18人、另聘請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浙江傳媒學院的30名知名教授、專家為學生授課。此外,學院常年聘用在傳媒業第一線工作的記者、編輯、播音員、主持人、廣告設計師和廣電編導人員擔任實踐課程教師。 近幾年來,我院教師先後承擔了山東省社會科學課題、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6項,市廳級科研計劃課題62項,教師共發表論文 300多篇,出版專著、教材26 部。攝制電視專題片、教學片30 多部(集)。其中長篇紀錄片《孟良崮》在中央電視台一套播出,獲「中國文獻紀錄片20年」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類經典作品獎、中央電視台長篇紀錄片一等獎、中國紀錄片學會長篇紀錄片一等獎。電視片《走進新時代》、《中秋奪城夜》、《霹靂撼天鎖》,《祖國不會忘記》,《偉哉,孟良崮》,電視連續劇《老神樹的子孫們》、《無悔的選擇》、《沂蒙法官》等在中央電視台和山東電視台播出。文獻紀錄片《沂蒙》、《沂蒙精神頌》、電視紀錄片《羅榮桓在沂蒙》獲得山東省五個一精品工程獎。 在第二屆「和諧中國」中國公益設計大賽、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朗誦大賽、全國第三屆「校園金話筒」山東賽區總決賽、全省廉政公益廣告創作評選活動、山東省第十一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大賽中獲獎50人次。
11.教育學院
臨沂大學教育學院
教育學院是集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學科於一體的綜合性辦學單位。現有專任教師5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博士、碩士42人。有教育技術學、公共事業管理(師范類)、小學教育、應用心理學、藝術教育等5個本科專業和相應專科專業;設有教育系、心理系和教師教育中心三個教學組織機構。山東省「十一五」重點學科高等教育學、校級重點學科課程與教學論,校級研究機構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教師教育研究所,山東省教育廳臨沂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臨沂市心理學會等掛靠教育學院。
12.美術學院
設有美術學、藝術設計、書法學、動畫四個本科專業.美術學院以「服務沂蒙」為宗旨,根據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定位,努力造就一支走進課堂能上課,走出校門能服務的「雙棲型」師資隊伍,積極選拔培養服務沂蒙的首席專家,把為沂蒙服務和教學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把教師推向市場,直接和社會接軌,為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美術學院先後成立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研究所,沂蒙民間工藝研究所。臨沂市人民政府命名的羲之書法學院得到了健康快速的發展,揭開了書法教學和研究的新篇章。 美術學院堅持對外開放,走國際化辦學之路,分期分批選派青年教師到俄羅斯、韓國留學深造和學術休假,並與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韓國新羅大學、水源大學、靈山大學、法國里昂藝術學院、波蘭華沙美術學院等多所院校合作,開通了出國留學直通車,開辟了國際化合作辦學的廣闊天地。
13.音樂學院
音樂學院現設有音樂戲曲和舞蹈表演兩個系和一個研究所,其中音樂戲曲系包含四個教研室,舞蹈表演系包含一個教研室。近年來,音樂學院辦學的國際化特色、沂蒙地方特色和服務社會特色日益鮮明,有力地促進了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提高。2008年、2009年音樂學院學生承擔了臨沂市大型歌舞《蒙山沂水》演出的主要任務,在為臨沂市打造文化名市作出了突出貢獻的同時,也從中受到了難得的技能實踐鍛煉。近三年來,學生參加省級各類音樂、舞蹈技能比賽獲獎達41項,公開發表論文26篇,參加市廳和校級科研項目達40餘人次,參加各類大型文藝演出50餘場(次),考研18名,出國留學38名,高質量就業率達到80%以上。 伴隨著臨沂市打造文化名市,音樂學院成立了「沂蒙地方音樂研究所」, 通過挖掘、搜集、整理地方音樂文化和引進臨沂地方戲如「柳琴戲」進課堂,開設「沂蒙地方音樂文化」課程等形式,培養提高學生專業素質,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2007年6月,音樂學院組建「臨沂師范學院大學生民族管弦樂團」。學校撥款130餘萬元予以支持,學院聘請了中國歌舞團國家一級指揮楊春林為兼職教授,指導樂團排練。同時還聘請了省內外十餘名音樂專家對樂團成員進行排練與指導。2008年,樂團被山東省教育廳選為國家教育部「高雅藝術進校園」 山東省高校巡演樂團。樂團成立至今,已經面向學校和社會演出30餘場,「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省內高校巡演3場,均獲得圓滿成功。 2010年,音樂學院將入駐大學新校區藝術中心,教學軟、硬體設施條件將進一步加強,特別隨著學校「應用型人才國際化培養模式」的推行,音樂學院的發展空間將更加廣闊,前程將更加燦爛輝煌!
14.體育學院
校園風景(20張)體育學院現設有體育教育系、社會體育系、體育藝術系3個系和公共體育培訓測試中心、體育實驗中心2個中心;在編教職工9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6人,博士研究生3人,在讀博士研究生1人,碩士研究生42人,全日制在校生 1293人;優良的教學資源配置,能充分滿足專業、學科發展和教學科研的需要,大學新校區體育中心建築面積7.1萬平方米,包括大型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綜合教學訓練館和教學大樓等設施即將投入使用。 學生專業實踐技能突出,啦啦隊、健美操、體育舞蹈、木球隊、籃球隊,在國內外各種比賽中屢獲佳績。 學生考研、出國留學、高質量就業比例逐年提高,辦學效益和辦學聲譽不斷提升。2009屆畢業生考研過線 82人,錄取65人;董宜森成為我校唯一一名中國海外青年志願者,赴賴比瑞亞擔任國家乒乓球主教練。

『叄』 臨沂師范學院屬於什麼級別的單位

臨沂師范學院 [英]Linyi Normal University
一、基本概況:
一、學校歷史與辦學傳統
臨沂師范學院坐落在山東省臨沂市,前身是1941年5月為適應山東革命根據地建設需要,在中共山東分局領導下,由中共濱海區委和抗大一分校共同創建的濱海建國學院。其後經歷了濱海公學、臨沂大學、山東教育幹校、臨沂師范專科學校和臨沂教育學院等發展階段,1998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為當年全國招收本科生的兩所試點專科學校之一。1999年3月,教育部批准臨沂師范專科學校與臨沂教育學院合並建立臨沂師范學院。2001年9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前身為臨沂大學工業科、農業科的臨沂工業學校、臨沂農業學校重新並入。2003年12月,山東省人民政府發文批准以臨沂師范學院為基礎籌建綜合性臨沂大學。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實踐中,學校艱苦創業,玉汝於成,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本科教育為主、學科專業較為齊全、辦學條件優良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
臨沂文化及教育積淀豐厚,早在西周時即形成了"家有塾、黨有庠、州有序"的教育體系,先後誕生了書聖王羲之、智聖諸葛亮、算聖劉洪、大書法家顏真卿等歷史文化名人。臨沂又是革命戰爭時期華東革命根據地和山東解放區的戰略指揮中心,沂蒙人民為民族解放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和巨大犧牲;在這里孕育形成的"沂蒙精神"與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成為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長期以來,作為沂蒙老區唯一的本科高校,地方黨委政府對學校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和全力的支持,千萬老區人民給予了巨大的幫助和關愛,不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建設時期,學校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浸透著老區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學校根植沂蒙紅色沃土,繼承光榮革命傳統,為老區所需辦學,用沂蒙精神育人,與沂蒙人民共同創業、與老區發展共生共榮。特別是本科辦學以來,學校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實際,向沂蒙人民鄭重作出了"讓更多的沂蒙子弟有上大學的機會,讓在臨沂師范學院就讀的學生接受優質的本科教育"的兩個承諾,確立了"為沂蒙服務"的辦學宗旨,致力於培養地方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山東教育事業和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學校既是沂蒙精神的繼承者,同時也自覺擔負起了反哺沂蒙人民、發展老區事業的神聖使命。 現任黨委書記徐同文,經濟學博士;院長韓延明,教育學博士。
二、辦學條件:
學校目前佔地面積8000畝,建築面積203.44萬㎡,另有61萬㎡正在建設之中。學校按照國內重點大學配置標准進行學生直接學習資源建設。教學條件實現了多媒體化和網路化。 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9250萬元,建有55個實驗室。館藏紙質圖書348.98萬冊,中外文資料庫15個,摺合圖書241.67萬冊,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室座位達到33399座,教學用計算機7963台,建有千兆光纖連接的校園網,體育場館面積達到12.79萬m2。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涵蓋文學、法學、經濟學、歷史學、教育學、管理學、理學、工學、農學等9個學科門類。 學院現有18個二級學院、2個直屬系,設有58個本科專業,63個專科專業。學校現分大學新校區和西、南、北、雙月湖五個校區辦學,並附設國際交流、職業技術、費縣分校、沂水分校等多體制辦學機構。
三、辦學質量:
【硬、軟體建設】 在省政府主導下,臨沂市政府承擔總投資26億元的新校區土地、建築等硬體建設,學校承擔師資、設備、圖書等軟體建設,共同籌建現代化的綜合大學。近幾年來,學校集中精力加強教學質量建設,使學生學習資源實現了異軍突起的跨越。本科教師隊伍實現了碩博化,教學實驗設備配置、圖書配置、教學多媒體配置超過國家標准,課程體系建設進入國家先進行列,教學資源建設成為全省唯一試點示範單位。 學校尊師重教,蔚然成風。建校以來,先後有劉導生、朱奇民、何樂三、王汝濤、張壽民、王小古、葛子和、綦敦玉、蔣紹椿、楊燕鈞、李伯齊、劉茂辰、王瑞功等省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在校執教。近年來,一批奮發有為、富有潛力的優秀中青年教師嶄露頭角。目前,學校有專任教師1575人,其中碩士、博士939人;教授、副教授548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5人,全國優秀教師7人,曾憲梓教育基金獎獲得者15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山東省優秀教師20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山東省學科帶頭人6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山東省中青年學術骨幹5人;有30人被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聘為博士或碩士生導師;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擔任該校名譽校長,著名教育家潘懋元、諾貝爾獎獲得者蓋蒂·謝克、兩院院士徐敘誽、薛群基、錢逸泰、薛其坤、英國劍橋大學教授麥大維、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牧野篤等300餘人擔任兼職教師。國家重點學科:23個
圖書館藏書:314.17萬冊 碩士點:0個 博士點:0個 兩院院士:3人
【學生報考與就業】 全日制在校生規模名列省屬高校第一名,本科生考研率達到45%以上,專科生升本率75%以上,本專科志願報考錄取率達到100%,本科生初次就業率超過85%。 67年來,學校培養了16萬余名畢業生,校友遍布老區各條戰線和祖國各地。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6740人(其中本科生19994人、專科生6723人,成人脫產生6人,留學生17人),成人函授(業余)學生5328人,摺合在校生27521人。近三年文史和藝術體育類本科專業第一志願錄取率均保持在100%,理科第一志願錄取率近90%;本科就業率平均為92�48%。學校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教務處"、"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山東省德育工作優秀高校"等榮譽稱號。《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央電視台等國家級媒體,先後100餘次對我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管理體制改革和辦學成就進行了專題報道。
著名教育家、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教授評價我校"為我國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區域大學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辦學實踐經驗";英國劍橋大學MarjorieBatchelor教授認為"臨沂師范學院像英國的華威大學一樣具有自己鮮明的辦學特色";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省屬高校進行系統考察研究後,評價我校"是山東省建設模式先進,發展速度快,真正實現了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典型";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把我校列為全國高校幹部培訓教學案例,並組織專家和學員來校進行專題考察;2003年以來,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創新型高校研究課題組把我校作為中國區域高校典型案例進行了跟蹤研究。
【學習資源配置】 學校每年投入實驗設備不少於5000萬元,圖書不少於1000萬元,國際引進課程不少於1000萬元,每年新增加博士碩士教師不少於200人。這些辦學質量投入指標均處於全國高校的領先地位。
學校實行全國招生,教師實行國內外招聘,辦學實行國際化聯合,高質量品牌大學的辦學目標正在扎實推進。
【學術科研】 學校圍繞教學加強了學術研究工作。2000年以來,教師發表學術論文7000餘篇(部),專任教師人均學術成果居全省本科高校前列。 任課教師參加校級以上科研立項者佔76%,被《SCI》和《EI》收錄論文在全省新建本科高校中屬前列。承擔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500項。有380項科研成果和23項教學成果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勵。 現有5個山東省重點學科,1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山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山東省特色專業和品牌專業,18個校級重點學科,3個校級重點實驗室,8個校級本科品牌、特色專業。在近兩屆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獎16項;教師主編、參編教材115部,其中13部被列入"十五"、"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建成省級精品課程8門,校級精品課程68門。學校設有山東省市場與價格研究中心、山東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臨沂師范學院區域教育研究中心、山東革命根據地史料研究中心、王羲之研究所、資源環境研究所、化學化工研究所等28個研究機構。近三年來,全校教學科研人員主持國家級課題3項,省部級課題42項,市廳級課題210項;獲得省部級、市廳級科研成果獎勵185項;出版學術專著66部;發表學術論文4836篇,被SCI、EI、ISTP收錄122篇;服務沂蒙項目661項。
四、國際交流與合作:
已與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五國高校達成互派留學生協議,實施3+1和4+2合作培養模式,還同美國紐海文大學共同開辦了研究生(MPA)聯合項目;學校常年引進外籍教師,招收留學生。與美國伊利諾宜大學、加州大學、席勒國際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華威大學就聯合開展臨沂大學軟體和管理體系建設、二級學院建設等事宜達成合作協議。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重視加強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近五年來,先後與美國、英國、俄羅斯、韓國、日本、法國、印度等國家的28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辦學關系,共同開展本專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分互認、互派留學生、本碩連讀等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現有外籍教師51人。舉辦兩屆"大學經營國際論壇"、四屆中韓文化藝術交流展;2004年以來,學校有120人次教學和管理骨幹參加了境外交流與培訓,2人應劍橋大學邀請出席2007年世界女數學家大會,40餘人次參加了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積極開展與兄弟高校和教育科研機構的合作辦學,為發揮師范教育辦學優勢,與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合作共建實驗教育學院;為強化工科專業建設,與清華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理工大學、聊城大學等建立了密切的對口指導、幫扶、合作關系;為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在國家教育部和山東省委領導的支持下,與山東大學建立全面的教學科研幫扶合作關系,在師資培養、課程引進、學科專業建設、信息網路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對口支持與合作。
學校貫徹"為沂蒙服務"的辦學宗旨,特別注重與當地政府、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共建,建立了數量眾多的校企、校校、校地合作關系和教學、科研實驗實習基地,在吸納社會教育資源、提高師生能力素質、促進畢業生擇業就業的同時,拓展提升了學校社會服務的范圍與水平。
五、辦學精神:
校風:實
校訓:有用 有效 先進
辦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
辦學宗旨:為沂蒙服務
辦學目標:強配置 國際化 高質量 大規模
辦學理想:以質量著稱的品牌大學
【傳媒學院】
2009年8月臨沂師范學院傳媒學院掛牌成了。所轄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新聞學、廣告學。

『肆』 王黎明是誰

王黎明目錄
1、計量地理與地理計算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2、作家
3 .清華大學教授
4.山東藝術學院美術系副教授
5.新疆人民出版社漢編部副主任
6.河南科技大學 教師
7、貴州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
8.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第一醫院副院長

[編輯本段]1、計量地理與地理計算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博士,碩士生導師。1963生,四川廣安人。1984年於西南師大獲學士學位,1989年於華東師范大學獲碩士學位,1995年於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中國地理學會計量地理與地理計算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自然資源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為人地系統機理與模擬,研究重點包括人地系統時空數據集成、人地系統演替過程模擬、區域可持續發展與區域規劃。發表論文40餘篇。
在研項目包括科技部「十五」攻關項目子課題「基於公里格網的中國可持續發展空間態勢分析」(2004BA608B-2)、863項目「區域遙感——經濟信息空間集成模型系統和應用示範」(2003AA131090)、科技部基礎性項目「多目標區域規劃信息空間整合方法研究」(2003DIB2J102)等。
代表論文
王黎明、楊燕風等,三峽庫區退耕坡地環境移民壓力研究,地理學報,56(6),2001
王黎明、關慶鋒等,全球變化視角下人地系統研究面臨的幾個問題探討,地理科學,23(4)2003
王黎明、毛漢英等,中國沿海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定量研究,地理研究,19(2),2000
王黎明、馮仁國等,可持續發展指標相關性分析及其降維模型研究,地球科學進展,16(6),2001
Wang Liming, Wenhui,1 Km Grid Spatial Data Platform for Regional Man-land System,The proceedings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 2004。
代表著作
王黎明,區域可持續發展——基於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的視角,中國經濟出版社,北京,1998年
王黎明,王力,「風水」中的科學與迷信,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年。
[編輯本段]2、作家
(圖)
筆 名: 棠棣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63/2
民 族: 漢族
1963年出生,童年在沂蒙山區和兗州農村度過。當過兵,做過礦工,現從事報紙副刊編輯工作。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陸續在《詩刊》、《人民文學》、《中華散文》、《散文》等幾十種報刊發表大量詩歌散文,作品收入多種選本。發表作品有《男子漢的五月》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出版;《孤獨的歌手》中國和平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鄉間音樂》中國戲劇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藍色陰涼》作家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代表作:《照耀》(組詩)發表在《人民文學》1999年11月;《貓眼一線日當午》(散文集)收入發表在《中華散文》、《天涯》、《北京文學》、《散文》等刊物,發表的散文隨筆近百篇,其中《人民文學》2000年第4期集中發表6篇。《滴水之聲》由《新華文摘》2000年6期轉載。《文學魯軍新銳文叢·王黎明卷·貝殼說》2001年12月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收入近20年創作的詩作190首。
[編輯本段]3 .清華大學教授
教授,博士生導師。於1987、1990、1993年分別獲得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高電壓專業工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3年後留校任教於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93年---97年任清華大學電機系講師,94年---98年任清華大學電機系高壓教研室副主任,1997.6年晉升為清華大學副教授。1998年5月至1999年10月,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理工學院(UMIST)做博士後及Research Fellow,2002.3年晉升為清華大學教授, 現為中國電工技術委員會電工陶瓷專委會委員和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高電壓新技術分專委會委員兼秘書;深圳市政府節能專家委員會委員和機電學科組組長,長期以來從事高電壓外絕緣和電工電能新技術的研究。2003.4年起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工作,作為學科帶頭人之一,負責籌建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能源與電工新技術工程中心。籌建的學科研究方向強調本部電機系學科群的綜合交叉優勢,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電工新技術及應用、新能源及電力新材料技術、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三大學科研究平台。 該中心學科規劃涉及;脈沖功率、等離子體技術的研究及其新應用、電力系統智能化監控及在線監測技術、電力系統和輕型及柔性輸電技術、新型清潔能源技術,、電磁兼容、電力絕緣新材料等學科方向。主要研究經歷有;作為項目負責人和主要實施者承擔了國家級重點工程子課題項目研究工作六項;即我國最高電壓等級750kV(交流),500kV(直流)高海拔輸變電系統外絕緣設計和絕緣子選型研究、青藏鐵路4000至5000米高海拔地區110千伏輸變電工程關鍵技術研究、我國首條500kV、330kV(高海拔地區)、220kV緊湊型線路工程關鍵技術研究。作為項目負責人和主要實施者承擔了國家七五,八五,九五攻關子科題項目三項,省部級重點項目和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共九項。 作為項目負責人和主要實施者還承擔了各種橫向課題五十多項。獲得的主要科研獎勵有;國內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即「高壓合成絕緣子」和「500kV緊湊型線路工程」);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500kV緊湊型線路工程關鍵技術的研究」 獲原國家電力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三項 (「防污閃塗料應用技術」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20kV緊湊型線路工程關鍵技術的研究」 獲原國家電力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 「超高壓合成絕緣子」 獲原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三項(「管道絕緣接頭」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HXS棒型懸式絕緣子的推廣應用」獲原電力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電力科學技術三等獎)。國外獎;「工頻預電壓下空氣間隙超作過電壓特性研究」 1999年度獲得英國皇家電氣工程師協會(IEE council)科技教學進步獎。到2003.4月為止發表論文情況有;共96篇,其中國外刊物、國際會議、國內核心刊物共發表論文總數78篇,在發表的論文中被SCI收錄1篇,EI收錄29篇,ISTP收錄22篇;國內和國際會議論文中,獲國際會議優秀論文獎2篇,其中在CIGRE 2002 GROUP 33中發表論文二篇,國內會議優秀論文獎5篇。
[編輯本段]4.山東藝術學院美術系副教授
(1955.10—)山東文登人。擅長雕塑。1975年畢業於煙台輕工業學校,後任煙台工藝美術工廠美工。1982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雕塑系。現為山東藝術學院美術系副教授。作品《金秋》入選首屆全國城市雕塑設計展;《藍色時期》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歲月的牛》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出版「金手指美術叢書」《雕塑》。
[編輯本段]5.新疆人民出版社漢編部副主任
副編審。男,漢族,1948年10月出生,山東黃縣人。新疆人民出版社漢編部副主任。1975年畢業於新疆大學中文系。出版了《烏孜別克民間故事》、《維吾爾民族民間謎語》二部譯著;在報刊上發表過《雞蛋奏鳴曲》、《思精文自好》等報告文學和雜文作品;還翻譯發表了《延安抒懷》、《塔伊爾與住合提》、《金發少年》、《兩只箱子》、《熊力士》等文學和民間文學作品若干篇。編輯圖書約90種(計1500萬字),期刊8種,復審書稿40餘種。其中《哈薩克民間故事》等書獲全國民間文學獎、自治區民間文學獎,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自治區新時期評文學作品獎。

[編輯本段]6.河南科技大學 教師
(1976.8-),男,漢族,山東省日照市人,中共黨員,博士。現任河南省遺傳學會理事兼任植物遺傳分會委員,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種子科學與工程系副主任。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河南省教育廳二等獎、洛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參加選育小麥新品種1個,玉米雜交種1個,在《中國農業科學》、《實驗生物學報》、《作物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二、研究領域與方向:
主要從事利用遠緣雜交、染色體工程等現代生物技術與方法進行植物遺傳改良研究及其作物新品種的選育工作。
三、工作學習經歷:
1995.9-1999.7山東農業大學 農學師范 本科學士畢業
1999.7-2002.3 洛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 教師
2001.9-2006.7 山東農業大學 作物遺傳育種 碩博連讀 博士畢業
2002.3-至今 河南科技大學 教師
四、學術及其科研成果
(一)科研成果
1、豫審小麥新品種「金豐3號」的選育,2006年獲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二等獎
2、高產、優質、廣適玉米單交種豫玉28的選育與推廣,2006年獲洛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3、高產、優質、廣適玉米單交種豫玉28的選育與推廣,2006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二)近期發表論文
1.王黎明,林小虎,張平傑,張志雯,王玉海,趙逢濤,高居榮,李文才,李興峰,王洪剛.小麥-中間偃麥草二體異代換系山農0095的選育及鑒定,中國農業科學,2005,38(10):1958-1964.
2.王黎明,林小虎,趙封濤,王洪剛.中間偃麥草的染色體組及其優良基因向普通小麥的轉移,中國草地,2005,27(1):57-63.
3.王黎明,林小虎,趙封濤,鄭曉雯, 高居榮,李興峰,王洪剛.一個小麥-中間偃麥草異代換系的形態學和細胞學鑒定,西北植物學報,2005,25(3):441-447.
4.王黎明,劉樹兵,李興鋒,王洪剛.小麥黃矮病抗性基因及其鑒定研究進展.麥類作物學報,2003,23(3):123-127.
5.林小虎,王黎明,李興鋒,趙逢濤,高居榮,李文才,陸文輝,王洪剛.抗白粉病小麥-中間偃麥草雙體異附加系的鑒定,植物病理學報,2005,(1):111-116.
6.趙逢濤,王黎明, 李文才,林小虎,李興鋒,高居榮,王洪剛.小麥-中間偃麥草雙體異附加系的選育和鑒定.實驗生物學報,2005,38(2):133-139.
7.林小虎,王黎明,李興鋒,陸文輝,趙逢濤,李文才,高居榮,王洪剛.抗白粉病八倍體小偃麥和雙體異附加系的鑒定,作物學報,2005,31(8):1036-1041.
8.林小虎,李興鋒,王黎明,陸文輝,王洪剛.麥類作物體細胞基因組原位雜交(GISH)效果影響因素的分析.實驗生物學報,2005,38(2):126-132.
9.林小虎,李興鋒,王黎明,趙逢濤,王洪剛.禾本科小麥族三個物種的核型及進化關系分析.中國草地,2005,27(2):22-26.
10.陸文輝,林小虎,李興峰,王黎明,陳寅初,王洪剛.抗條銹小濱麥易位系的鑒定.作物學報,2005,31(1):88-91
11.張志雯,陳於和,王黎明,李興鋒,王洪剛.小麥-簇毛麥種質系『山農030713』的細胞學和SSR鑒定.西北植物學報,2006,26(5):921-926.
12、張富厚,王黎明,鄭躍進,馬占強,韋淑亞.不同種植密度對亞有限大豆主要性狀的影響. 河南農業科學,2006,12:44-50.
13、王黎明,朱玉麗,李興鋒,劉樹兵,王洪剛。染色體顯微切割技術及其在植物中的應用研究進展,西北植物學報,2007,27(5):1047-1053。
14、王黎明,李萍,王合堅,王洪剛。早熟型小麥種質系山農0057的選育及其細胞學鑒定,河南農業科學,2007,11:27-29,32。
15、王黎明,王合堅,李萍,王洪剛。小偃麥種質系「SN0606」的形態學和細胞學分析,安徽農業科學,2007,35(18):8825,8829。
16、李萍,王黎明,李本,王洪剛。小麥異代換系的選育及其應用研究進展,安徽農業科學, 2007,35(13):3824-3825。
17、王黎明,李興鋒,劉樹兵,王洪剛。普通小麥(T. aestivum)微衛星在中間偃麥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中通用性研究,華北農學報,2007,6:1-3。
18、王黎明,王合堅,李萍,王洪剛。抗白粉病小偃麥種質系SN996221的選育與鑒定。種子,2008,2:
五、承擔課題
1、河南科技大學博士啟動基金(09001130), 10萬,2006-2011, 主持
2、中間偃麥草中與小麥產量相關性狀基因的鑒定、分子標記與染色體定位(3057115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7萬,2006.1-2008.12,參加(第二位)。
3、小麥多屬雜交後代的分子細胞遺傳學研究(306713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萬,2006,參加。
4、中間偃麥草中與小麥產量相關性狀基因的分子標記與染色體定位,河南省自然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08B210004),2008.1-2009.12,主持。
5、中間偃麥草中與小麥產量相關性狀基因的分子標記與定位,河南科技大學校基金項目(2007ZY017),1萬,2007.1-2008.12,主持。
6、農學專業遺傳育種類課程教學體系的優化與改革,河南科技大學2007年教學改革計劃項目(2007Y-055),0.8萬,2007.1-2008.12,主持。
[編輯本段]7、貴州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
1950 年6月生,貴州貴陽人, 1968 年 12 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 1968年後在貴州省威寧縣小海公社知青。1971年後任水城鋼鐵廠工人、車間副主任、軋鋼廠副廠長、第一軋鋼廠廠長。1983 年後在昆明工學院管理工程系管理工程專業學習。1992年後任水城鋼鐵公司經理助理、副經理、黨委常委。1997 年後任水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黨委常委。2000 年1月後任水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2003年12月任貴州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黨委副書記。
[編輯本段]8.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第一醫院副院長
男,1955年生於江蘇南京。現任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第一醫院副院長、骨科主任、碩士生導師、骨科主任醫師、南京醫科大學外科學教授,兼任衛生部內鏡培訓基地主任、專業技術委員會專家、中國康復醫學會骨與關節及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委員、第五屆華裔骨科學會理事暨關節外科分會理事、中國醫葯生物技術協會計算機輔助外科技術分會委員、江蘇省心理衛生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衛生法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江蘇省人工關節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江蘇省南京市骨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南京市骨科質控委員會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編委會委員、《中國組織工程與臨床康復雜志》常務編委等職務。江蘇省醫療衛生領域難得的集醫技、醫德和組織能力全面發展的人才,在醫院的醫療、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及抗震救災等工作中做出了較突出的貢獻。

『伍』 描寫人開心的句子

描寫人物高興的句子 薦
1、奔跑,奔跑,奔跑!他歡欣鼓舞,心花怒放,他的欣喜若狂已經不能用我們淺薄的語言來表述,似乎他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跳動著揚眉吐氣的歡暢。

2、好像有一股甜滋滋清涼涼的風,掠過我的心頭!

3、看到爸爸媽媽的笑容,我的心艱甜滋滋的,感到了從未有過的歡樂。

4、看著我們撈的兩大袋田螺,我的心裡感到美滋滋、甜絲絲的。

5、離開賽場,迎面而來的是同學們喜出望外的笑容,是手舞足蹈的歡呼。我心裡也樂開了花。樹葉兒在風中搖擺,好像在為我快樂舞蹈;鳥兒在空中歡叫,好像在為我歌唱……
󰂱 描寫人物開心的句子 薦
1、眉開眼笑 心花怒放 興致勃勃 興致盎然 滿面春風 亂蹦亂跳 歡呼雀躍 手舞足蹈 興奮異常 開懷大笑。

2、妹妹聽到大家的贊美雙頰浮起兩朵紅雲,一條鮮紅的舌頭繞嘴唇一圈,心裡美滋滋的。

3、米袋沉甸甸地壓在身上,但是,心裡卻感到無比輕松。愉快,腳步也似乎分外輕捷。

4、鳥兒在空中鳴叫,好像在為我祝賀;花兒在陽光下盛開,好像在為我祝福。啊,爸爸要帶我去北京玩了,我欣喜若狂,走路都是連蹦帶跳。

5、平靜的湖面激起了歡樂的浪花,我的心情也像浪花一樣歡騰。
󰂱 關於描寫人物高興的句子 薦
1、清爽的涼風吹過,把我的膽怯和不安都吹到了九霄雲外,我第一次在爸爸的鼓勵下和大自然做斗爭,第一次體會到了勝利的喜悅。

2、神六順利返航的消息傳來,全中國人民莫不歡欣鼓舞,莫不激動萬分,莫不奔走相告。

3、他的心就像久旱的苗兒喝倒了水!

4、他高興的壓抑不住心跳!

5、他高興地笑了,露出了一排潔白整齊的牙齒。

『陸』 臨沂師范和濰坊科技學院

.........自己想想啊,這種問題誰也不好打

『柒』 臨沂師范學院是一所什麼樣的大學

臨沂大學真的一般,現在正在建設中,有很多都是框架教學的。沒有能實踐的。我就是臨沂師院的學生,說實話真的不太好,別的問題我也不清楚,但是師資真的一般。有的教室還沒暖氣呢。聽說北校區宿舍也沒有。改成臨沂大學還挺靠譜的,已經評估好多次了。

『捌』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畢業生楊燕

找他干嗎呢。

『玖』 楊艷的介紹

楊艷,女,1959年2月生,山西人。研究館員、教授、法學博士。在國際商務學院兼教《外交理論與實務》。曾任金華市圖書館、嚴濟慈圖書館館長,兼任浙江省八、九屆省政協委員、金華市四屆、五屆政協常委、金華民進市委委員、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員、浙江省圖書館學會理事、金華市外文協會副會長、中華教育家協會理事、教育家雜志編輯專委會委員、金華國際關系與地區發展研究所所長。

熱點內容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
錫林郭勒盟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02 06:07:56 瀏覽:136
法官藏匿偽造證據 發布:2025-02-02 05:59:23 瀏覽: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請流程 發布:2025-02-02 05:55:41 瀏覽:966
醫葯公司法律監管 發布:2025-02-02 05:54:19 瀏覽:734
電力公司違法規定罪名 發布:2025-02-02 05:37:18 瀏覽:477
常芬律師 發布:2025-02-02 03:58:35 瀏覽:638
代理律師為勞動法費用多少 發布:2025-02-02 03:36:12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