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心得
1. 新課程教師如何提升職業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實踐與體會
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它是在教師職業范圍內調整教師與社會、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家長以及教師內部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近年來,我校度重視師德建設工作,將師德建設作為教風建設和建設一流師資隊伍的重要基礎工作來抓,不斷提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一是完善制度,以考核促進提高。
學校修訂的《教職工職業道德考核辦法》,明確了師德建設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考核的步驟、方法,細化了學生評價老師、教師自評、教師互評、家長、社會評價老師、學校師德考核領導小組評價老師的具體內容。把師德考核作為教師職務評聘、績效考核、評優樹模的重要依據。通過考核,促進廣大教師嚴格履行崗位責任,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提高教書育人的水平。
二是創新機制,以活動促進提高。
結合學校實際,開展獨具特色的師德建設系列活動:以黨員為主開展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統一教育思想,堅定職業理想,提高認識水平;以學科組為單位在教師中開展才藝展示、「誇誇我身邊的好同事」徵文活動、師德建設先進個人評選活動、教學賽教等,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思想認識。以傳統節日、重大事件為契機開展政治學習、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師德建設合力,努力形成學校各管理機構齊抓共管、協調配合、人人參與的工作格局。
三是公正——教師對待學生的核心原則一章,對「教師必須學會寬容」和「愛是一種公正」這兩點深有同感。新課程標准中也提到,教師要真正做到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德育觀、人才觀和學生觀,要以民主的態度與學生進行協商,不可獨斷專行,做到尊重學生,除塵濾布、信任學生、關心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教師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強學習,注重個人道德修養,提高個人道德素質,在各方面給學生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也就是應當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會道德素質要求內化成學生的自我要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隨著新一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意識逐漸凸顯出來,這可以說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大進步。是,到底尊重學生到何種程度,而且作為學習活動主體的學生,應當如何對待教師的組織和引導的問題,實踐中出現了一些我認為不大和諧的問題。一些學校,尤其是一些民辦學校流行稱「學生是上帝」,並把它寫在橫幅上,懸掛在學校最繁華的場所。在我的課堂上,有一位學生坦言「學生是上帝嘛」,其他學生也是「於我心有戚戚焉」,群起響應。學生是上帝嗎?學生可以自認為是上帝嗎?我認為不然。教師確實應有服務學生的意識,從現實情況看,也有需大力弘揚的必要,但把學生抬到上帝的位置,於學生自己、教育本身,害處不少。
首先,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中小學生不論是身體方面、心理方面,還是人生閱歷、知識根基、是非觀念、辨別能力等都還非常稚嫩、膚淺,犯點錯誤在所難免。如果教師一味的遷就迎合,絕對服從「上帝」的意志,學生的健康成長就失去了一道強有力的防線。
其次不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教育者把受教育者視為上帝,一切迎合學生,取悅學生。這樣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會忽視社會效益,甚至從根本上背離教育規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學校不但不能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反而會誤導學生,葬送學生的前途。
再次,與國家社會的需要相悖。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是希望孩子們在學校教育中能克服陋習,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形成文明守紀的行為習慣,鍛煉頑強意志和毅力,在增長知識才乾的同時,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而不是請學校幫助他們培養專橫霸道、自私自利、不學無術、壓濾機濾布廠家唯我獨尊的上帝。
在學校教育中,既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不能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品格,但不能姑息縱容學生的缺點錯誤;既要一切服務於學生,但決不能一味地遷就迎合學生。學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他們需要千千萬萬個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規律,用正確的思想和科學的方法加以引導。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懂得,國家和社會需要學校培養德才雙磬的接班人,而不是培養無才無德、高高在上的「上帝」。
四是踐行「標准」,以學習促進提高。社會的飛速發展,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期望值很高。年初,綜合學校實際,家長、社會需求修訂形成《教職工職業道德考核辦法》,充分體現了全體教師適應社會發展,不斷自我加壓,爭做新時期合格教師的願望。《辦法》中的評價內容是教師檢查自身教育教學行為是否適合崗位要求的「標准」。同時,學校大力宣傳學習優秀教師代表霍懋征老師的高尚情操和典型事跡,學習本校「師德先進個人」的事跡,以此轉變教育觀念,加強主觀自律,提高師德修養。當然,師德建設要從思想教育、道德規范、崗位實踐、榜樣示範到行為養成結合而成還需學校、全體教師共同努力,以高度的責任感建設完整的師德建設系統才能不斷把師德水準提高到新的水平,帶動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並進一步帶動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
2. 請談談學完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後,你的心得或收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 那到底人們沒有一個很嚴格的定論。一般認為,所謂師德,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等等,這都是師德;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等等,這都是師風。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特別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是我們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
3. 教師職業道德安全在我心中的感想
教師職業道德學習心得一:《教師職業道德》培訓學習心得 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教師多麼神聖的職業啊!我即將走向教師這個神聖的工作崗位,通過這次《教師職業道德》培訓學習,我領悟到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首先,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必須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一所學校的校風校貌與教師的行為表現息息相關,一個教師的師德好壞對教風、學風影響極大。教師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真正為人師表。教師凡是要求學生做到地;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能做;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預備鈴一響,教師就提前到教室門口等待等等,看似區區小事,實則細微之處見精神做表率。為人師表對學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因此我認為,為人師表是當好教師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愛崗敬業、關愛學生。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以學生是否獲得了成長作為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一名敬業的教師始終要以飽滿的熱情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教書育人是一項職責重大的嚴肅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敷衍和馬虎。要保證學生掌握真正知識,作為教師不能用照本宣科,滿堂灌等方法來教授知識。這樣,就要求教師自身應當有淵博的知識,應當能夠對科學知識的嚴密系統有通透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游刃有餘,知識才能被學生所接受理解,並轉化為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完成了知識傳授的過程。因此,較強的綜合能力是教師素質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教學能力、組織能力等等。這些能力與教師的教學實踐和工作效率息息相關。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電,不斷的補充新知識,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同時,作為一名教師,必須關愛學生。關愛學生,就必須對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偏愛一部分學生,而冷淡或歧視另一部分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的性格,這就要求我們做思想工作時應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來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再次,終生學習、積極進取。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黨員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辟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做一名「學習型」的合格教師。 總之,「古人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時時自我反省,處處修身,成為學生學習和模仿的楷模。
4. 學習教師職業道德心得體會
因為我認為做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遵守一定的行為規則,因為教師從內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教師容勞動最有影響力的就是「言傳身教」,也就是說教師是用自己的學識、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來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無論哪一層的學生都自覺或不自覺的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榜樣。通過這段時間《教師職業道德》的學習,讓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能力素質、教育理論素質、身心素質、風度儀表等,同時更要具備教師職業道德素質。那麼,我們首先要回顧教師職業的根本職責是教書育人。這就要求我們要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能力素質。因此,我們要不斷的加強學習,不斷的給自己充電,在實踐中不斷進取,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精益求精,不斷提高。真正做到有活到老,教到老,學到老的進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鮮知識來充實自己,以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在市場經濟、影視文化、網路浪潮的背景下,教師必須要經常的讀書學習。
5. 如何提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學習心得
提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學習心得
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它是在教師職業范圍內調整教師與社會、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家長以及教師內部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近年來,我校度重視師德建設工作,將師德建設作為教風建設和建設一流師資隊伍的重要基礎工作來抓,不斷提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一是完善制度,以考核促進提高。
學校修訂的《教職工職業道德考核辦法》,明確了師德建設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考核的步驟、方法,細化了學生評價老師、教師自評、教師互評、家長、社會評價老師、學校師德考核領導小組評價老師的具體內容。把師德考核作為教師職務評聘、績效考核、評優樹模的重要依據。通過考核,促進廣大教師嚴格履行崗位責任,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提高教書育人的水平。
二是創新機制,以活動促進提高。
結合學校實際,開展獨具特色的師德建設系列活動:以黨員為主開展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統一教育思想,堅定職業理想,提高認識水平;以學科組為單位在教師中開展才藝展示、「誇誇我身邊的好同事」徵文活動、師德建設先進個人評選活動、教學賽教等,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思想認識。以傳統節日、重大事件為契機開展政治學習、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師德建設合力,努力形成學校各管理機構齊抓共管、協調配合、人人參與的工作格局。
三是公正——教師對待學生的核心原則一章,對「教師必須學會寬容」和「愛是一種公正」這兩點深有同感。新課程標准中也提到,教師要真正做到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德育觀、人才觀和學生觀,要以民主的態度與學生進行協商,不可獨斷專行,做到尊重學生,除塵濾布、信任學生、關心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教師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強學習,注重個人道德修養,提高個人道德素質,在各方面給學生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也就是應當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會道德素質要求內化成學生的自我要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隨著新一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意識逐漸凸顯出來,這可以說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大進步。到底是尊重學生到何種程度,而且作為學習活動主體的學生,應當如何對待教師的組織和引導的問題,實踐中出現了一些我認為不大和諧的問題。一些學校,尤其是一些民辦學校流行稱「學生是上帝」,並把它寫在橫幅上,懸掛在學校最繁華的場所。在我的課堂上,有一位學生坦言「學生是上帝嘛」,其他學生也是「於我心有戚戚焉」,群起響應。學生是上帝嗎?學生可以自認為是上帝嗎?我認為不然。教師確實應有服務學生的意識,從現實情況看,也有需大力弘揚的必要,但把學生抬到上帝的位置,於學生自己、教育本身,害處不少。
首先,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中小學生不論是身體方面、心理方面,還是人生閱歷、知識根基、是非觀念、辨別能力等都還非常稚嫩、膚淺,犯點錯誤在所難免。如果教師一味的遷就迎合,絕對服從「上帝」的意志,學生的健康成長就失去了一道強有力的防線。
其次不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
教育者把受教育者視為上帝,一切迎合學生,取悅學生。這樣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會忽視社會效益,甚至從根本上背離教育規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學校不但不能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反而會誤導學生,葬送學生的前途。
再次,與國家社會的需要相悖。
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是希望孩子們在學校教育中能克服陋習,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形成文明守紀的行為習慣,鍛煉頑強意志和毅力,在增長知識才乾的同時,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而不是請學校幫助他們培養專橫霸道、自私自利、不學無術、壓濾機濾布廠家唯我獨尊的上帝。
在學校教育中,既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不能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品格,但不能姑息縱容學生的缺點錯誤;既要一切服務於學生,但決不能一味地遷就迎合學生。學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他們需要千千萬萬個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規律,用正確的思想和科學的方法加以引導。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懂得,國家和社會需要學校培養德才雙磬的接班人,而不是培養無才無德、高高在上的「上帝」。
四是踐行「標准」,以學習促進提高。
社會的飛速發展,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期望值很高。年初,綜合學校實際,家長、社會需求修訂形成《教職工職業道德考核辦法》,充分體現了全體教師適應社會發展,不斷自我加壓,爭做新時期合格教師的願望。《辦法》中的評價內容是教師檢查自身教育教學行為是否適合崗位要求的「標准」。同時,學校大力宣傳學習優秀教師代表霍懋征老師的高尚情操和典型事跡,學習本校「師德先進個人」的事跡,以此轉變教育觀念,加強主觀自律,提高師德修養。
師德建設要從思想教育、道德規范、崗位實踐、榜樣示範到行為養成結合而成還需學校、全體教師共同努力,以高度的責任感建設完整的師德建設系統才能不斷把師德水準提高到新的水平,帶動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並進一步帶動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
6. 《教師如何提升職業道德修養》的學習心得體會
當教師就要終生學習。
7. 對教師職業道德的理解和感悟
下面是三篇出國留學網的小編為你整理的教師職業道德學習心得,更多教師職業道德學習心得請關注出國留學網心得體會欄目!
教師職業道德學習心得一
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教師要想有效的從事教育活動,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也就是我們說的職業道德。
教師的職業道德就是指在共產主義道德的指引下,通過教育勞動過程逐步形成並必須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的總和。
通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使我更加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不僅要求我們教師發揚蠟燭的精神,還要求教師自覺服從黨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甘為人梯,做辛勤的園丁。只有這樣才能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終生獻身教育,並用自己智慧的鑰匙,打開學業生踏入科學知識的大門。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通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讓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動力,一個教師只有具備了這種道德情感,才能產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強烈願望。千方百計的去教好學生,孔子說的:「愛之,能勿勞乎?言之,能勿誨乎?」就是這個道理。
能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則。教師從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教師勞動最有影響力的就是「言傳身教」,也就是說教師是用自己的學識、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來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無論哪一層的學生都自覺或不自覺的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榜樣。教師是學生學習做人的參照對象,所以人們常說「教師是鏡子,學生是教師的影子。」以身做則要求了教師做事要言行一致,表裡如一,還要求我們儀表端莊,大方得體。否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
學習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可以促進我們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幫助我們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而且是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的基礎。因此,教師的職業道德是貫穿教育全過程的精神支柱。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讓我受益非淺,我會用它時刻的鞭策我自己,讓它成為我教育事業中的一盞明燈!
教師職業道德學習心得二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因此教師這一職業是神聖的,擔負著培養、教育下一代的艱巨、繁重的任務,傳道、授業、解惑是我們的天職。這段時間學習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規范的內容有六條,即: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這六條規范是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規范教師的育人行為,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具體表現。
一、愛教育。我們所從事的是教育事業。愛教育,就是要愛國守法、愛崗敬業。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教育事業需要的是我們教師實實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機取巧,更不是事事以報酬的多少來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擁有了對事業的一分熱愛,才能腳踏實地、默默奉獻,對學生負責、讓家長滿意。尤其是青...
8. 談談你對教師職業道德的理解和感悟
我對教師職業道德的理解還是比較深刻的,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首先要在教書育人版上做到不誤人子弟,努力用自己權的付出的高質量教學,換來所培養出的一代代新人,我覺得是值得的,也是非常光榮的事情較教師有著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能夠把自己畢生的所學和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把從你這里學到的知識,面對社會將來發揚光大,我覺得你是很自豪的,也是很榮耀的,這樣你也會讓很多同學對你這樣一位人民教師有著高度的尊重,高度的尊重和無上的敬佩者,所以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是光榮的使命的完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