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修養與道德素質的關系

道德修養與道德素質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3-03 15:03:00

① 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養的關系

思想道德素質主抄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人們在為實現本階級利益而進行的精神活動和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素養和能力。道德素質是人們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水平的綜合反映,包含著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道德情操,體現著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風貌。

② 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自身行為之間有什麼關系

道德修養是個人素質和家庭教養的綜合體現,表現在一個人的日常行為和在社專交圈子的待人接物態度上屬,一個有修行的人有一定的追求境界,對於維護一個健全的社會和家庭乃至每一個合格文明循規蹈矩講規范行為正常優秀高素質有禮貌講道理的人都持之以恆

③ 修養和道德的區別

當代「倫理」概念蘊含著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學、公共意志等屬性,「道德」概念蘊含著更多的東方文化的情性、人文、個人修養等色彩。「西學東漸」以來,中西「倫理」與「道德」概念經過碰撞、競爭和融合,目前二者劃界與范疇日益清晰,即「倫理」是倫理學中的一級概念,而「道德」是「倫理」概念下的二級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們有著各自的概念范疇和使用區域。思想道德修養既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知識性,其內容十分豐富,包括政治修養、思想修養、道德修養、心理品質修養,美學修養,敬業修養等。其中政治修養是思想道德修養課的核心內容,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是思想道德修養課的主要內容,而心理品質修養則是思想道德修養課的基礎內容。思想道德修養課就是按照這些內容的內在聯系和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發展規律而構成的。

樹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當代大學生因其生長在改革開放年代,置身於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價值觀念的碰撞,復雜的社會現實和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使其人生選擇尤為艱難。怎樣使大學生正確認識人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就成為思想道德修養課的重要內容

加強素質修養,提高道德水平。
追求高尚人格,不斷完善自身。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養課全部內容的最後落腳點。思想道德修養的目的是不斷完善人格,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境界。第十二章「加強自我修養,培養高尚人格」中所指的修養不僅是指「道德修養」,而是涵蓋著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質等方面的綜合修養。修身律已,重視自我修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極為重要的傳統美德。在現代社會中,自我修養在培養大學生自強不息精神,增強心理承受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一章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大學生加強自我修養的方法與途徑,為當代大學生追求高尚人格、不斷攀登人生高境界提供了階梯,實現了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的目的

④ 道德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思想道德修養既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知識性,其內容十分豐富,包括政治修養、思想修養、道德修養、心理品質修養,美學修養,敬業修養等。其中政治修養是思想道德修養課的核心內容,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是思想道德修養課的主要內容,而心理品質修養則是思想道德修養課的基礎內容。思想道德修養課就是按照這些內容的內在聯系和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發展規律而構成的。

樹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當代大學生因其生長在改革開放年代,置身於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價值觀念的碰撞,復雜的社會現實和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使其人生選擇尤為艱難。怎樣使大學生正確認識人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就成為思想道德修養課的重要內容

加強素質修養,提高道德水平。
追求高尚人格,不斷完善自身。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養課全部內容的最後落腳點。思想道德修養的目的是不斷完善人格,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境界。第十二章「加強自我修養,培養高尚人格」中所指的修養不僅是指「道德修養」,而是涵蓋著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質等方面的綜合修養。修身律已,重視自我修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極為重要的傳統美德。在現代社會中,自我修養在培養大學生自強不息精神,增強心理承受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一章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大學生加強自我修養的方法與途徑,為當代大學生追求高尚人格、不斷攀登人生高境界提供了階梯,實現了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的目的

⑤ 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是什麼關系

首先,它們各自的含義.科學文化修養是指人們在科學知識、文史知識、藝術欣賞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知識,用人類創造的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是其的重要內容.思想道德修養是人們通過自省、自律的方式,不斷提高思想道德認識、思想道德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崇高理想的過程。
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能夠促進科學文化修養.所以二者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因此也就沒有孰重孰輕之分了

⑥ 道德素養與個人素質的關系

道德:社會意識形態之一,人們行為的准則和規范。素養:即修養。 個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鍛煉,以及由此達到的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在不同的社會和階級中,人們的道德素養有不同的目的、內容和途徑。
素質這東西,人們總是開口閉口掛在嘴上,可見對於一個人,素質是很重要的。那麼,素質究竟是什麼東西?應該怎樣理解,我查閱相關資料,以專業的角度詮釋素質的含義,跟我們生活中自己認為的素質是有相當大的差異。在總結的三類八種素質(三類素質是指自然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素質。八種素質是指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業務素質,審美素質,勞技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中,我想,平時人們所說的素質,大部分是其中的道德素質。
關於道德素質,我感觸良多。以下所涉及的一些事情是我在回家時發生或者我在旅遊途中的,均屬道德素質范疇之內。

其一,公交車上撿到一部3G手機。我和姐姐六.一帶小外甥去公園玩,我們坐在後位,中途有人下車,前面有空的位子,沒過一會,我看到前面位子上有部手機安靜的躺在那裡。我過去拿起來,直接給了售票員,希望有人打電話時她給轉交。全車人都看我,我從有人的眼光看到的贊賞,也從有人的眼光看到不解,也從有人的眼光看到不可思議,說白了,就是傻。

我為什麼不直接拿電話讓失主找我?那是因為我不習慣於接受別人的感謝;我為什麼沒有將手機占為己有,那是因為我從來不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我為什麼要將電話交給售票員,那是因為我給在坐的每一位乘客的售票員及司機一個啟示。

同樣是在公交車上,我丟過手機丟過錢包,但是,我不能因為我有過如此的遭遇,而將別人的物品占為己有。現在人都很懶,很少有人把電話號碼記在備用筆記本上,有些人的手機里還裝有重要的資料,沒有數碼相機的人,把相片都存在手機里,對於個人來說,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丟失後會很著急,這種心情我有過,所以能體會。

就此事,我特意對好多親朋好友做了一個調查,無一例外的,都說我傻,因為大家都認定售票員是不會把手機交給失主的。不是大家的覺悟不高,而是大家已經在那樣沒有信任感的環境中生活太久,麻木了。我只是告訴大家,我相信售票員會把手機交給失主,因為在我下車時還特別囑咐了一句:給失主手機上的朋友打個電話告知,讓他來領手機。售票員應該會遵守應有的職業道德,否則,她將會遭受到良心上的譴責。

並不是我想要標榜自己有多高尚,只是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多替他人著想,想想二千多的手機,損失也是不少的。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任何時候都不要有非分之想。這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則。 二,奶奶的墓碑無辜被毀壞。08年,奶奶所在的墓地被政府徵用,為此政府進行了遷墳補貼。我們家族的為奶奶做了一塊優質的墓碑。我這次回去媽媽告訴我,奶奶的墓碑被人毀壞了,成為三截。我當時非常震驚和憤怒,想,這世上還有跟死人過不去的活人啊?想那墓碑的材質不是花崗山石就是大理石,拿什麼東西去將墓碑毀壞呢?雖然我沒有見過自己的奶奶,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感情,但是,畢竟奶奶是我們血脈的延續的先行者。

我決定去實地看看。在去之前,我先去看望了大姨,大姨因為心臟病,去年差點丟了性命,還好搶救及時,現在恢復的差不多了。跟大姨說起此事,大姨說她們附近的墓碑也有被毀壞的現象。整理大家的說辭,都認為是牧羊的孩子們砸的。但是,我卻找不出他們砸墓碑的任何理由和動機。再說會用什麼工具將如此堅硬的墓碑給摧毀了?這也是一個疑問。我們家族沒有什麼仇人,也不會有人有目的的去砸。如果說墓碑比別人的好,別人去砸,也行不通。活人就不應該去驚動死去的人。

我和姐姐買了紙錢,帶上小外甥去看望奶奶,順便對於傳聞中墓碑被毀的事看個究竟。那塊墓地在山上,我們打的到山下,之後徒步上山,最後順利到達墓地。在眾多的墓碑中,奶奶那塊斷成三截的殘碑特別刺眼。當時特別難受,就想,活著的人,為何不放過一個死去的人,非要把一個好端端的墓碑給毀成這個樣子。我想,毀壞此墓碑的人,一定不會是一個或者兩個人,也不會是一點都不懂事的小孩,他們沒有那麼大的力氣去做這件事。再說小孩都怕死人,退一步說,不怕死人,也不會無辜去毀壞別人的墓碑。那麼大人呢?有什麼理由去毀壞呢?每個人最後都要走這一步,難道不怕報應?我做過很多種設想,就是想不出到底是誰會干這種缺德的事。

是無知和愚昧孕育了道德素質低下的毀碑者,還是無來由的仇恨滋生了道德敗壞的毀碑者。我無法去為這些毀碑者開脫罪名,也無法找到真正知情的人知道事情的真相,從法律的角度來說,這是犯罪,可是,誰也不願意為這事去自找麻煩,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相安無事。又是集體的無奈和麻木。當一個環境中,道德感缺失的時候,是一件想當可怕的事。

其三,公共場合禁止吸煙卻禁不住有些煙君子。4月份去成都的火車上,來回都遇到卧鋪車廂有人吸煙。過去的時候,有位中年男子窗戶邊的小座位上點煙就吸,我馬上告訴他這里不可以吸煙,他很知趣的說了不好意思就去吸煙區了。回來的時候,我的下鋪對面一男的他女朋友住中鋪,他們兩人坐在下鋪玩,一會兒,那男的旁若無人的拿出一根煙就點上了,我馬上制止:不好意思,這里不能吸煙。我看到這一男一女的表情很驚訝,那表情告訴我,他們都沒有遇到過這種事這種人,還有點多管閑事的味道。但是,那男的馬上把煙也滅了,沒有再點,之後想吸的時候都去吸煙區。

難道是我坐了綠皮車廂卧鋪的原因嗎?在之前南來北往的列車上,我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現象,是因為以前坐的都是高票價的卧鋪,乘客素質相對高一點,還是這次是意外?因為有時候,道德素質和受教育程度及身體並不能劃上等號。

我向來非常討厭在公共場吸煙,有些煙君子也是明知故犯,讓一些女性和兒童及不吸煙的男性成為二手煙的受害者。這就是典型的公共道德素質低下,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危害他人的健康。

素質到底是個什麼東西?說白了,就是一個人在公共場合、工作,生活中的個人行為表現。我想,這樣總結對於我們平時所說的素質相對來說比較通俗易懂。為什麼人們會去譴責一些不道德的行為和舉動,那是因為這些行為是發生在公共場合,違犯合約定俗成的公共道德。比如,偷竊財物,見死不救,拾金有昧,隨地吐痰,隨處大小便,在禁止吸煙區吸煙,在大庭廣眾之下有不雅的舉動和行為,在餐廳里大聲喧嘩等等。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會在不同的角落發生一些考驗人們道德素質的大事和小事。有人會麻木,有人會不以為然,有人會跨越道德層面成為千夫所指的道德素質低下的人,也有人會去挽救一些即將滑入觸犯道德層面的人。無論怎樣,我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應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一個有良知的懂得維護自己社會形象的人。

提高道德素質,就是維護了自己在社會中的個人形象。切記,在公共場合,不要做有損個人形像的不良舉動和行為,因為你的行為代表了你自己,代表了你的修養、教育、素質。
怎樣可以提高一個人的道德素養?
答:素養實際上就是一個人的素質,當然可以提高,素質的提高需要兩個過程,一是受教育(包括智育和德育),二是,自我反省,前面一個是外部因素,後面一個時內因。這從實際生活中也可以看出來,比如很多人都受一樣的教育,但是有的人素質就高一些,為什麼?就是因為有的人會時不時的自省,能在自省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如果教育程度不高,綜合素質可能會差一些,但是道德品質不會因此變差。還有人所處的環境對人的素質影響也很大,住在人口素質高的地方,素質高的機會也就高一些 。

⑦ 一個人的道德素養和什麼有關系

1、品德。 品德是個人按社會規定的道德准則和行為規范而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特專性和傾向,是大學生思屬想意識、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綜合體現。它體現了一個人是否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是否有較高的責任感等等。
2、價值觀。 一個人的價值觀,在哲學上屬於世界觀、人生觀的范疇。一個人的價值觀,主要受制於他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特別是家庭傳統與教育的影響,同時,也受制於一個人個性、能力\情緒等心理因素。從心理的角度來看,價值觀屬於動力因素,它對於確定一個人的行為方向,以及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極為重要的,在科學價值觀的調節下,可以提高個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一個人獲得更多的知識,生活得更充實,為人類和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使人生的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
3、性格。 性格是個人對現實的穩定態度和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性心理特徵。性格是個性心理及非智力因素的核心部分。它決定著個體活動的性質和方向,人與人的差異首先表現在性格上。性格心理學家在確定性格的概念時有不同的理解,人們通常把性格理解為:「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的比較穩定的獨特的心理特徵的總和。」

⑧ 「道德」與「素質」之間的關系是怎麼樣的

道德:社會意識形態之一,人們行為的准則和規范。素養:即修養。 個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鍛煉,以及由此達到的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在不同的社會和階級中,人們的道德素養有不同的目的、內容和途徑。

⑨ 什麼是思想道德素質養和法律素質二者的關系如何

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是人的基本素質,體現著人們協調各種關系、處理各種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是非善惡判斷能力和行為選擇能力,是政治素養、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識的綜合體,決定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動目的和方向。

1、思想道德素質:思想道德素質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人們在為實現本階級利益而進行的精神活動和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素養和能力。道德素質是人們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水平的綜合反映,包含著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道德情操,體現著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風貌。

3、二者的關系表現在:人生需要道德,也需要法律。二者如同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相互結合,相互補充,協同發揮作用。一方面,法律是對人們進行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證和依靠。另一方面,道德是執行法律的基礎,遵守道德規范,對預防違法犯罪有著積極作用。

(9)道德修養與道德素質的關系擴展閱讀:

提升公民法律素養和道德素養的途徑:

1、樹立法律權威。法律權威,是指法律在一個社會中得到普遍的遵守和廣泛的認同,居於至高無上的地位,享有崇高的威望。樹立法律權威,可以增加公民對法律的敬畏感、信任感。首先,要增強法治觀念。

2、深化普法宣傳。普法是提升法律素質、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性和先導性工程。每個人法律知識的豐富程度直接影響其法律素質的狀況,增強法律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是提升法律素質的基礎條件。

3、優化法治環境。法律素質只有植根於法治的土壤之中方能得以提升,同時法律素質又是通過具體的法律制度反作用於法治的土壤而促進法治的生成。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法治秩序。要求各級政府、各個部門要依法辦事,暢通法律救濟途徑。

⑩ 知識修養與道德修養的關系

C
A和D一樣都是錯誤 兩者不互為基礎 而是相互促進 相互影響的辨證的關系
B肯定錯誤
個人觀點 僅供參考

熱點內容
法官藏匿偽造證據 發布:2025-02-02 05:59:23 瀏覽: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請流程 發布:2025-02-02 05:55:41 瀏覽:966
醫葯公司法律監管 發布:2025-02-02 05:54:19 瀏覽:734
電力公司違法規定罪名 發布:2025-02-02 05:37:18 瀏覽:477
常芬律師 發布:2025-02-02 03:58:35 瀏覽:638
代理律師為勞動法費用多少 發布:2025-02-02 03:36:12 瀏覽:635
法院疫情紀實 發布:2025-02-02 03:34:20 瀏覽:192
九龍坡區法律援助中心西彭工作站 發布:2025-02-02 03:33:54 瀏覽:653
行政法規一般有三種 發布:2025-02-02 02:37:24 瀏覽:122
范莉法官 發布:2025-02-02 02:32:16 瀏覽: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