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罷免美國立法

罷免美國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3-03 18:15:42

① 美國立法流程急!懸100!

美國的立法程序
美國國會是美國政府的立法機構,故美國的立法程序,實際上就是美國國會的立法程序。美國國會分眾議院和參議院兩院。眾議院議員有435人,每一名議員代表一個國會選區,任期為兩年。眾議院里議員的席次是以每一個州的人口依比例計算,比方說加利福尼亞州人口眾多,選區也多,所以在眾議院里就有53名眾議員代表加利福尼亞州;相反的,懷俄明州雖然面積廣大,但是人口稀少,所以整個州就算一個國會選區,在眾議院里只有一個席位。參議院則不同,不管州的面積和人口多少,每一個州都有兩名參議員,所以參議院里總共有100席位,每一名參議員的任期為六年。美國國會的立法程序大體如下:
1.立法提案
美國國會的立法程序從擬定立法草案開始。在美國,任何人都可以擬定立法草案,但是任何新立法只有國會議員可以正式在國會里提出。在通常情況下,立法草案是由國會議員和其助理擬定的,這些議員會在其選區競選期間了解了選民對某些議題的想法,並向選民保證他如果選上將會在國會里提出其選民支持的立法草案。
參議員和眾議員被選民選入國會,其主要職責之一就是制定法律。另外,議員的選民,不管是個人或組織,也可以把擬定的立法草案轉交給代表當地選區的議員。與此同時,美國行政部門,包括美國總統和內閣成員等也可以向眾議院議長或參議院議長提出立法草案。這種立法來源叫做「行政溝通」(Executive Communications)。根據美國憲法,美國總統必須向國會報告「國家現況」,這就是為甚麼每年總統必須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的原因。總統通常趁這個時候向國會提出法案建議,在國情咨文發表過後,總統會正式把他的立法草案送交給國會有關委員會,委員會主席通常會立刻以原本的形式或修改過的版本向國會提出。
2.提案類型
提案的類型有四種。這四種形式包括法案(Bills)、聯合決議案(Joint Resolution)、共同決議案(Concurrent Resolution)和簡單決議案(Simple Resolution)。在參議院和眾議院里,大部份的立法都是以「法案」的形式提出。比方說,2001年到2002年期間,參眾兩院提出了8948 項法案和178項聯合決議案。在這些法案中,眾議院提出了5767項法案和125項聯合決議案。「聯合決議案」和「法案」兩者沒有很大的不同,兩者都需要經過同樣的立法程序,不過對美國憲法的修正案必須以聯合決議案的形式提出。這種決議案得到眾議院和參議院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後將直接送到總務管理局局長,讓總務管理局局長送交到各州徵求各州批准,不需經過總統批准。聯合決議案成為法律的方式和法案相同。
至於共同決議案和簡單決議案的處理方式則和法案或聯合決議案的方式有所不同。這兩種類型的提案通常和制定美國法律無關,而是和兩院議事規則、運作和表達兩院對事情的看法有關。所以當兩院通過這種類型的決議案後,決議案不會遞交給總統,要求總統批准。
共同決議案無約束力。眾議院提出的共同決議案得到全院通過後將由眾議院議事員簽署後做為記錄,參議院通過的共同決議案將交給參議院秘書簽署,兩院通過的共同決議案都不會遞交給總統採取行動。在國會開會期間,任何議員都可以提出新的立法。眾議院有關單位在收到新的立法後會給這個立法草案一個編號,然後把這個立法提案送交和這個立法有關的委員會(Committee)或小組委員會(Subcommittee),讓小組成員對草案進行審議。
3. 委員會和聽證會
根據國會圖書館的介紹,美國立法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可能就是委員會的行動。委員會或委員會小組成員在這個階段對提出的立法草案進行密集的考慮,仔細研究和辯論,如果立法議題有足夠的重要性,委員會會通過舉行公共聽證會,來了解正反兩方對這項立法的意見。接下來,委員會小組成員將對這項新的立法投票,來決定對這項立法採取甚麼行動。委員會成員可以對提出的立法進行修改,委員會成員再投票決定是否贊成這些修改。如果這項立法沒有在委員會審議階段得到批准,這項立法的壽命就在這里結束了。
4. 全院表決到兩院協調
得到委員會多數贊成通過的立法將被送到眾議院全院,在眾議院院會中讓全體議員對立法進行審議,辯論和投票。這項立法通過適當議事程序在眾議院全院表決後,將送到參議院審議。如果參議院對眾議院的立法有修改,這整個修改後的立法必須再送回眾議院審議。眾議院和參議院有時會在同樣一個議題上有不同看法,像最近在美國炒得沸沸揚揚的移民法案問題就是一個例子。
5. 總統簽署
當會議委員會的成員達成共識後,同一個版本的立法草案將會分別在眾議院和參議院表決,如果立法草案在兩院都得到通過,這項草案將送交給總統,請總統簽署,成為法律。
這五個步驟就是美國的基本的立法程序。

② 美國立法機關是如何制約司法、執法機關的

這個與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度有關的,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這個是回在文藝復興的時候答就被提出來的思想,並且現在美國就用的這種制度,這三個機關是相互制約的,不是哪一個機關就能夠把別的所有機關全部都能監控的。立法只是管理國家法律的廢立方面的東西。司法權之管理有案件執行法律的規定就是了。行政權是主管國家的行政方面的事務,不管立法權方面與司法權發面的東西。讓這三個機關都有自己的活動領域,並且相互制約的限制。這樣的話,國家的全力久能夠很好的執行了。

③ 美國以憲法修正案的方式推翻最高法院的判決有哪四次

美國司法往事一瞥

2019-09-03 11:39

雖然現在的美國看起來有些胡鬧、幼稚、缺乏教養,雖然歷史上(都不太好用「歷史」這個詞兒,時間短了點兒,誇張點說就好比量身高用「光年」做單位)的美國看起來有爆發范兒、陰險狡詐、飛揚跋扈——但我們翻一番美國的法治往事,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法治國家。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律師締造和治理了美國:

1.《獨立宣言》簽署者56人,有超過半數是律師(一說25人)和法官

2.制定美國《憲法》時的與會代表55人,一大半是律師,包括傑斐遜、漢密爾頓、馬歇爾、亞當斯等;

3.美國200多年歷史中,有半數以上的國會議員、70%的政府高官(正副總統、國務卿、內閣成員)是律師,包括大家熟悉的奧巴馬、拜登、希拉里。

4.美國有110萬律師(百萬雄獅),是世界上律師最多的國家。人口佔世界5%,律師佔全世界律師1/3左右。

在美國,律師不僅僅是一個職業和一個階層,更是一種力量和文化,正如林肯所說:讓法律成為這個國家的信仰。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美國法治實踐中存在大量的偏見和罔顧事實,正如電影《以性為本》所講述的,即使存在女權歧視,依然被傲慢的司法體系視而不見,甚至是視為物競天擇的公平,在經歷了九死一生、九牛二虎後,才產生了首位女法官。

④ 美國立法流程

美國立法程序:

1、首先由美國兩個參眾兩院提出法案

2、參議院和眾議院同時投票表決法案,如若決議過程中有分歧,兩院都有立法權,對法案進行修改,修改協商後,參眾兩院再進行投票決策。

3、參眾兩院投票法案通過後,交由總統簽署。

4、美國法案正式生效。

美國立法權:

國會通過立法,批准政府年度財政預算並進行撥款,批准其賦稅、貿易、徵兵、財政等重要內外政策,批准政府及總統與外國政府和國際機構締結的條約、協定,決定戰爭與和平。

國會須經眾、參兩院三分之二以上議員提議,方能修改憲法,憲法修正案須經四分之三以上州議會批准後予以實施。

國會還有權提出、審議和通過大量無須總統簽署的各類決議案。



(4)罷免美國立法擴展閱讀:

美國國會立法權及其立法制度:

如果總統簽署了議案,那麼議案就具有了法律效力,成為法律。如果總統否決議案,那麼議院可能會修改議案以獲得總統的支持,或者以2/3多數推翻總統的否決(不能投棄權票),使議案自動成為法律。

如果送達總統時國會會期只剩不到十天,而總統在會期之內沒有簽字,那麼議案被擱置,自動失效(即口袋否決權,a pocket veto)。議會可以在下一次會議時重新引入議案。

任何一個議案的表決,只要有出席人數的1/5要求,就要將投票人姓名和所投結果在院報上公布,以便選民監督。

⑤ 美國國會如何行使立法權

美國國會行使立法權。議案一般經過提出、委員會審議、全院大會審議等程序。一院通過後,送交另一院,依次經過同樣的程序。法案經兩院通過後交總統簽署;若總統不否決,或雖否決但經兩院2/3議員重新通過,即正式成為法律。

⑥ 美國立法、司法、行政三者的關系

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別由三個機關獨立行使,並相互制衡的制度。版三權分立制度是根據近權代分權學說建立起來的。三權分立制度為絕大多數的資本主義國家所採用,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家機關組織與活動的基本制度。但因各國國情不同而有不同形式。

美國是實行三權分立制度的典型國家。美國憲法規定,立法權屬於由參、眾兩院組成的合眾國國會,行政權屬於美國總統;司法權屬於最高法院及國會隨時制定與設立的下級法院。根據三種權力相互制衡的原則,美國憲法還規定,國會有權要求總統條陳政策以備審議,批准總統對外締結的條約,建議和批准總統對其所屬行政官員的任命,通過彈劾案撤換總統,有權建議和批准總統對聯邦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宣告懲治叛國罪,彈劾審判最高法院法官;總統對國會通過的法案擁有有限的否決權,副總統兼任參議院議長,總統還擁有特赦權、對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和任命權;最高法院法官在總統因彈劾案受審時擔任審判庭主席。此外,根據慣例,最高法院有權解釋法律,宣布國會制定的法律違憲無效。實行總統制的資本主義國家一般都採用這種形式。

⑦ 如何快速罷免美國總統

可以彈劾
美國歷史上,國會僅對三位總統進行過彈劾調查,但是沒有一個最後被罷免。
第一位受到彈劾調查的總統是美國第20屆(第17任)總統安德魯•約翰遜(1865年至1869年)。約翰遜總統受到彈劾的最主要原因在於他與國會之間的對立。1868年2月25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決議案,要求對約翰遜總統進行彈劾,以懲處其違反官吏任職法和陰謀策劃反革命武裝叛亂等11項罪行。同年3月,在對約翰遜進行缺席彈劾審判後,參議院對彈劾案進行投票表決,結果以一票之差不足定罪所需全部票數的三分之二。約翰遜被宣告無罪。
第二位受到彈劾調查的總統是理查德•尼克松,美國第46屆和第47屆(第37任)總統(1969年至1974年)。尼克松總統受到彈劾的最主要原因是「水門事件」,即共和黨政府在1972年總統競選活動中非法行為暴露後的政治丑聞。1974年7月27日至30日,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投票通過彈劾尼克松的三條罪狀,即阻撓司法工作、濫用總統職權和蔑視國會傳調錄音帶的命令。在失去國會最後的支持者後,8月8日尼克松宣布辭職,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辭職的總統。
1998年10月8日,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授權司法委員會對柯林頓進行正式彈劾調查,從而使柯林頓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三位受到彈劾調查的總統。12月19日,美國眾議院舉行全體會議,經過4輪表決,通過了美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提交的第一和第三項彈劾柯林頓的條款,分別指控他在其緋聞案中作偽證和妨礙司法。

彈劾程序為
(1)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負責收集雙方證據,為審理彈劾案做准備
(2)由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審理過程,100名參議員為彈劾法庭的法官,聽取控辯雙方的辯論和有關證人的證詞。
(3)眾議院以其司法委員會主席為代表扮演控方的角色,白宮則組成辯護團,審理開始後,雙方先各進行1小時的陳述,然後傳喚有關證人作證。
(4)在控辯雙方盤問證人和辯論結束後,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就彈劾指控按姓氏字母順序一一點名詢問每個參議員,後者只能回答「有罪」或者「無罪」。如果有2/3以上的參議員,就任何一項指控回答「有罪」,總統即被彈劾,由副總統接任總統,被彈劾者將終身不得擔任任何公職。如果犯有刑事罪行,在其恢復普通平民身份後由普通法院進行審理。如果被認定為「無罪」,總統可以繼續完成其任期。

⑧ 美國推翻總統的法律條件

彈劾是指立法機構對政府官員提起的一種刑事訴訟程序,起源於英國。1376年,英國議會確定了首批彈劾案例。美國在制定憲法時借鑒了英國的彈劾程序。

美國憲法第二條第四款規定:總統、副總統和合眾國的所有文職官員,因叛國罪、賄賂罪或其他重罪和輕罪而受彈劾並被定罪時,應予免職。

美國憲法賦予眾議院彈劾的權利,由其依據應予彈劾的指控提起訴訟;而參議院則依據彈劾指控條款對官員進行審訊。簡言之,眾院起檢察官的作用,參院則相當於審訊陪審團。嚴格說,彈劾只是指起訴,被彈劾並不等於被免職;只有經參院審訊定罪後,才能被免職。

彈劾的具體程序是眾院司法委員會首先對指控證據材料進行審閱,以確定有否開始正式彈劾調查的依據,如通過決議,即向眾院動議開始正式彈劾調查。眾院批准啟動彈劾程序的議案後,授權司法委員會進行正式彈劾調查。調查結束,司法委員會如通過正式彈劾條款,將提交眾院全體投票表決。眾院只需簡單多數票即可批准彈劾條款。

眾院然後派員向參院提交訴訟書。參院則需要三分之二多數票,才能將受彈劾者定罪。如被彈劾的對象是總統,參院的審訊需由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主持。一旦參院裁定總統有罪,總統即被罷免,由副總統取而代之。

⑨ 為什麼美國國會沒權罷免總統卻有權彈劾總統

這是政治體制的問題,美國總統是公選出來的,跟國會一樣,國會罷免總統就是跟選民過不去拉,所以…。美國總統可以否決國會通過的決議,但國會可以以3分之2多數通過被總統否決的決議,諸如此類的制衡措施還很多,總體上總統可以說是與國會地位對等的。國會能罷免的是首相,那是君主立憲制的東西,在這種體制下,是國會先經過全國的選舉,國會出來之後,在國會中佔多數的黨派的老大就是首相,即首相是國會選出來的,所以國會可以罷免他。

熱點內容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請流程 發布:2025-02-02 05:55:41 瀏覽:966
醫葯公司法律監管 發布:2025-02-02 05:54:19 瀏覽:734
電力公司違法規定罪名 發布:2025-02-02 05:37:18 瀏覽:477
常芬律師 發布:2025-02-02 03:58:35 瀏覽:638
代理律師為勞動法費用多少 發布:2025-02-02 03:36:12 瀏覽:635
法院疫情紀實 發布:2025-02-02 03:34:20 瀏覽:192
九龍坡區法律援助中心西彭工作站 發布:2025-02-02 03:33:54 瀏覽:653
行政法規一般有三種 發布:2025-02-02 02:37:24 瀏覽:122
范莉法官 發布:2025-02-02 02:32:16 瀏覽:432
民法協議內容 發布:2025-02-02 02:31:48 瀏覽: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