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核武器道德
『壹』 為保護國家安全,中國研製並擁有了核武器;為了世界和平,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用核武器來制
中國研製並擁有了核武器,是為保護國家安全。中國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是外交,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而且中國承諾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中國發展核武器是純屬為了維護祖國的和平,
『貳』 擁有核武器是否道德的英語辯詞稿及例子
no proction, no possession and no import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叄』 一個國家擁有核武器是否是不道德的
絕對不是,國家之間沒有對錯,只有赤裸裸的利益之爭或者合作,擁有核武器保證了一個國家的最低限度安全,不至於遭受他國侵略,對於這個國家就是道德的。對於他的敵人則是不可容忍的,就像日本想搞核彈,對於其本國國民,肯定不認為這是不道德的,但作為潛在對手那我們中國絕對要利用自己所能做的一切予以打擊,就是這么簡單,朝鮮伊朗也是如此
『肆』 一個國家擁有核武器道不道德
1.軍事上的作用 美國1945年原子彈研製成功以後,匆忙將僅有的兩顆投向日本本土,炸毀了廣島、長崎兩座城市,造成幾十萬人的傷亡。這是歷史上核武器實戰使用的唯一例子,它促使了日本提早投降。核武器的殺傷力是其他武器無法相比的,因此美國、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大力發展核力量,把它看作軍事力量的主要支柱。其他有條件的國家也努力建立自己的核力量。
2.威懾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還沒有在實戰中使用過核武器。但是美、蘇曾多次威脅要使用核武器,企圖迫使對方讓步,他們實行核威懾戰略,企圖起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作用。冷戰時期美蘇雙方都擁有龐大的核武庫,但因為害怕對方報復而不敢發動戰爭。美國前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曾宣稱,只要命中約二百個氫彈就足以摧毀蘇聯這樣的大國,使幾千萬人傷亡、工業損失二分之一、多數大城市被毀。而美蘇各自的核武器數以萬計,雙方處於「確保相互摧毀」的「恐怖平衡」狀態,這種狀態持續了幾十年。
3.大國地位的象徵 擁有核武器不但說明軍事力量的水平,而且說明科學技術和工業水平的發達。現有的五個核國家正是安全理事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擁有核武器已經成為大國地位的象徵,它將大大提高一個國家在國際外交斗爭中的發言權。
『伍』 從國際關系的立場上,如何看待核武器的存在
這是一個爭議了幾十年的問題,時至今日也是一個熱點問題,諸位國際關系大家也對此頗有爭論。
首先是作為新現實主義開宗立派的已故國際政治學家華爾茲,作為所謂結構現實主義者,他持有的觀點是核武器有助於世界和平,原因大抵就是核威懾的相互性,以及大家都對戰爭風險感到恐懼,所以國際系統穩定性增加(參加他的大作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More May Better)。
一次「正常的」核爆炸很輕易就會使溫度突破100000000°C,之所以打數字是為了直觀沖擊力。。。換句話說是一億攝氏度——太陽中心溫度的四到五倍。況且他的很多物理效應我們不能確定,誰也不知道會真的發生些什麼——如果現存的數萬件核武器被互相扔來扔去。「核冬天」的設想太過可怕,或許真的有助於和平。正如卡爾·馮·克勞塞維茨的理論:戰爭是一種政治行為,因此無限制戰爭是個愚蠢的行為——擼人家一炮,本來想搶點錢,結果把人搞死了,你幫人收屍?然後一無所獲?
因此小約瑟夫·奈列出了五條核武器的影響:
1.人們重新接受有限戰爭的概念(與之相對的全面戰爭參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政策)
2.危機取代中心戰爭成為國際政治常態(柏林危機、古巴導彈危機都沒變成戰爭)
3.威懾成為一種重要的戰略(戰爭動員太快了,洲際導彈時刻待命 )
4.導致大國事實上的行為謹慎規制(a de facto regime of superpower prudence)產生
5.核武器,尤其氫彈,被大多數官員視為不可使用的武器
總結:核武器的和平作用,主要是「恐怖的平衡」,和「水晶球效應」(這里指大家可以很容易看到未來的慘狀,於是不會發動戰爭)
但是約翰·米勒(也叫穆勒)聲稱(另一種觀點到):冷戰沒有變成熱戰和核武器沒有一毛錢關系,就好像日出和公雞啼叫沒有一毛錢關系(其實還是有的,不過我們領會精神就好了)。
這種觀點其實也分很多種邏輯,不過大概就是戰爭本來就是很慘烈的,不僅僅是核威脅,想想看世界經濟的崩潰,以及更多的因素,和其他國際機制的建立,核武器沒有什麼特殊的,所以也不可能說世界和平就是因為核武器——那俾斯麥時期還有一段長和平呢!
更科學的想法是,核武器不僅被大國掌握,還被小國甚至恐怖主義掌握——大家能預測美國的決策,因為美國的決策是一坨代表們慢慢搞出來的,誰敢預測朝鮮的決策?誰敢預測基地組織的下一個目標?萬一核武器泛濫,和平?恐怕是瘋狂,因為朝鮮只要隨便丟個核武器,哪怕丟在邊境線上, 就會引起全球的瘋狂,萬一誰偵測到天上飛個核彈頭,算誰的?核反擊搞不搞?一部經典影片《奇愛博士》簡直是神一樣的把這種狀況表現了出來。
最後是道義問題,核武器符合道義嗎?
什麼叫道義?在國際法中,正義戰爭就是道義,從具體手段說,就是你只能瞄準軍人開槍,而不能利用平民。那好了,如果我只用核武器對付敵軍,那算不算道義呢?既然常規武器和核武器都造成殺傷效果,憑什麼用核武器就不符合道義呢?(說物理效應,核輻射的,能毀滅生態環境的武器太多了)
不過反戰團體和女性主義國際政治流派起來說了,核武器本質上就是不道德的,有些人進一步講,所有戰爭和武器本質上也是不道德的——那……真的沒什麼好談的了,不過也有不少學者做出了理性的戰爭非正義分析,所以……
總而言之,很明顯可以看出,百家爭鳴,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也是國際關系理論研究目前的現狀——其實經濟學也是這么坑爹的,當年有個笑話,說斯大林吐槽「我有一百個衛兵,其中有一個叛徒,可我找不到他是誰」,然後美國總統吐槽說「我有一百個經濟學家(或國際政治專家),他們中只有一個說的是對的,可是我居然還不知道是哪一個——每次都不一樣!」
好吧,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原諒我用美國天主教會的大主教們的決議:核威懾在特定條件下是正當的,它是在尋找更好的辦法之前可以接受的暫時性措施。
最後順帶一提,「世界毀滅鍾」現在保持穩定,嗯,似乎我們離世界毀滅還是有一些距離。
『陸』 關於國家擁有核武器是否道德的辯論
你如果是正方,可以說:核武器的存在使得大國之間的博弈必須深思熟慮,不能輕易動武。同樣核武器對於小國來說也有護身金牌的效果,至少周邊國家不敢輕易動他。小國發展核武器還有另外的好處,那就是它可以拿核武器做籌碼和發達國家談條件:如果發達國家提出優厚的援助條件,作為廢除核武器的交換,小國發展核武器實際上也達到目的了--他等於是以一種只會持續燒錢的無底洞換來了本國經濟提升的保證。
允許各國發展核武器,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實際上是允許各國都能有機會和平利用核能。事實上民用核能技術的門檻比核武器要低得多得多--比方說純度2%的低濃度鈾就能用作核燃料,但是純度達到10%以上的濃縮鈾才能做核彈頭。但是一直以來因為懼怕有些國家會把核能從民用變成軍用,所以設置了很高的門檻。發展核武器的第一步必須先提煉出低純度鈾,來為後面提煉高純度鈾打基礎,而這低純度鈾就是民用的核燃料。要是一個國家能有效並且合理的利用核能,那對本國的經濟助長幫助不可估量。另外也可以解決能源危機。
反方的例子太多了,軍備競賽啊,引發地區不安全啊,甚至核武器庫安保不足讓核彈頭落到恐怖份子手裡啊--要知道美國自己的核武庫也一度安全力度不足,前幾年撤掉幾個將軍就是為了這件事,所以是可以拿來做文章的。
不過反方最好的例子可以說報廢的核武器非常難處理。美國和蘇聯大部分報廢核彈都是埋在地下或者封在山裡的,只有少數核彈能夠拆掉用作核燃料。這筆開銷是非常大的,而且對環境污染及其嚴重。像蘇聯那種到1990年代沒錢銷毀核武器的情況,成百上千的報廢核潛艇就擱在岸邊,這個污染比經過一定報銷程序的廢棄核武器危害更大。
另:既然是辯論,希望您能最好能找一些實際的數據來支持您的觀點。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柒』 國家擁有核武器是不道德的 論據
道德?所有武器都是不道德的,因為武器存在的意義就是殺戮同類。
『捌』 朝鮮擁有核武器是自衛,那印度擁有核武器是因為什麼
當然也聲稱是自衛,誰不想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總不能宣稱「我就是要搞霸權」,都想著立牌坊呢!
真正原因大家心照不宣:威懾周邊,爭奪話語權。
『玖』 使用核武器是否道德辯詞
樓主你好!
目前來看,核武器起到非常大的威懾作用,但是幾乎沒有任何大國敢於隨便使用核武器,首先,道德一定是說不過去的,核武器的使用對全球都有非常嚴重的傷害,如果某個國家使用核武器,必須要有充分的理由,比如打擊一個非常龐大的恐怖組織(而且它們必須在一個很偏僻的地方,否則對其他國家居民也會有危害)任何一個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用核武器的,必須要有充分的道德辯詞
但是有一個問題,假設一個場景,美國打朝鮮,朝鮮打不過,偷偷造了個核彈(雖然不太可能)扔到華盛頓炸了,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不扔核彈你也得打死我,我扔了核彈你還得打死我,那還不如同歸於盡,這種情況,道德辯詞不重要了,頂多說一句「萬惡的美帝打我我怎能不還手?」
但這也不算什麼,若是極端組織有了核彈、、道德辯詞?——「昨天上帝托夢給我,叫我讓這個世界浴火重生」或者就像911一樣,根本不需要辯詞了。。。我就是要搗亂,什麼辯詞不辯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