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編注

道德經編注

發布時間: 2022-03-04 02:31:17

A. 《道德經》的經典語句

《道德經》的經典語句:

1、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是全書的開篇,也是所有閱讀《道德經》的人最難以理解的一句話。一般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那反過來,如果不是一般的「道」,是不是就無法表述呢?

道,是悟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真有點「玄而又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其實,從全書來分析:道,指的是自然的規律,引申為事物的原則、方向等等。不管怎麼樣,遵循自然規律、把握事物的原則和方向總是沒有錯的。

2、道法自然。法,是效法、遵循的意思。道要效法自然。自然的偉大在於它按照自己的規律不偏不倚地運行著,沒有一點私心。自盤古開天,一片混沌,天地分開孕育萬物。日升日落有規律、打雷下雨有規律、生長凋零有規律、物種更替有規律,一切都按規律辦事。

道,要效法自然,也就是要順應自然的規律,不違背事物運行的規則。如果不遵守這個原則,就會遭受報應。比如亂砍濫伐就是導致水土流失、胡亂排放就會污染環境導致疾病增多等等。所以,「道法自然」四個字價值連城,值得一生牢記。

3、上善若水。這四個字是書法作品中最多見的,也是很多人追求的一個境界。這四個字包含了老子的「柔弱勝剛強」、「包容」及「不爭」的思想。水,是柔弱的,沒有石頭的堅硬,卻可以水滴石穿;

水,是不爭的,遇阻就繞行,卻能奔流不息;水,是低調的,專往低處走,卻成就了「海納百川」的奇觀;水,是堅強的,可以仍受高溫化為蒸氣,可以忍受寒冷結為堅冰。水,幾乎無所不在,高山平地都有水,植物需要水,動物需要水,人也需要水。

所以,人要向水學習,包容一切,因為不爭而化育一切。懂得了這四個字,做人就不會那麼多稜角,做事就會懂得迂迴,人生就會懂得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順勢而為。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的起源是什麼?世界的精彩是如何演變過來的?世間萬物總有個源頭,但誰也說不清那個源頭是什麼。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萬古的難題。

所以,老子姑且用「道」來代表萬物的起源。道」,是萬事萬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按照「道」的規律一步一步逐漸發展,於是有了精彩的世界。

三,代表著循環往復。正確的事情循環往復地做,就會出好的結果。錯誤的行為循環往復地做,就會帶來壞的結果。比如:「事不過三」、「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等等。所以,按照一定的規律循環往復就造就了萬物。

5、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闡明了不爭的智慧,避免自己做「黃婆賣瓜,自賣自誇」的人。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明。

不自己誇耀,反能得有功勞。不自大,所以才能長久。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生活中,這句話是很有指導意義的。

B. 請推薦一本帶注釋的《道德經》的書籍,謝謝

最有名的就是王弼的《道德經注》。

目前學術界比較公認的是中華書局出版的由回樓宇答烈 校釋的新編諸子集成叢書:《老子道德經注校釋》。

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是以比較古老的《老子》文本為底本,注文同時保存了某些老子古意,並代表三國魏晉玄學思想,因此是《老子》一書最重要的注釋之一,也是研究王弼思想的重要著作。樓宇烈先生以浙江書局刻明華亭張之象本為底本,參校數十種重要版本及相關徵引著述,是目前唯一,也是最精審的有關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校勘注釋本。

C. 有沒有學術上的《道德經》註解,名家的,深層次、詳細的解讀。

給你推薦幾個經典註解:1、台灣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2、任繼愈《老子繹讀》回;3、高答亨《老子注譯》。這幾位都是大師級別,學老子者不可不讀。如果是初學者入門,首選南懷瑾《老子他說》。至於你說的市面上那些原文+譯文+小故事之類的老子書,是沿用了成功學的套路,七拼八湊而成,沒有解讀者自己的原創性見解。這種書,可以說,百分百都是垃圾,純粹騙錢的書,讀了完全是浪費時間。讀這種書,還不如直接去讀老子原文。

D. 范光陵的孔子中庸101字 老子道德經101字

范光陵 Kenneth Kuanling Fan主席為東方文藝復興人,中國電腦之父,中國當代十大畫家。他於年2月26日代表世界詩人大會,世界藝術大會,世界文化大會, 世界和平大會,與世界藝術文化導演艾文,世界文化小姐執行主席黃文俊,美國代表 Dr. Yiling F. Chiang, 范融,Alisha,台灣代表邱綉陵,黃燈火,林玉山,解曉風, Daisy T. Fan,德國 Peggy P. Fan 等通過電話,網視,電腦等與世界各地聯絡,以把中華文化哲學思想推上世界, 獲得熱烈支持。范光陵為普及中華傳統文化及美德於全國及世界,將與世界各地有仁愛及和平思想人士,把孔子述作,范光陵編注的 「孝經101字」,「中庸101字」,以及老子作,范光陵編注的 「老子道德經101字」,以中英文版推上世界。范光說:「我走遍世界八十國,首至帝王將相,再至名人雅士,又至販夫走卒,閱人處事無數,乃知勝敗存亡之理,幸福不幸之分,在孔子,老子思想中可以找到最深荅案。只是他們的言論多為後人傳錄,太長,太重復,文義難懂,為了普及教育,使多數人先懂起來其精華,並能加以應用,特把1500字的孝經重點編成「孝經101字」,5000字的中庸,編成 「孔子中庸101字」,8000字的道德經編成 「老子道德經101字」,以使人人能懂愛讀孔子,老子,使世界大同。
2016年1月11日在黃山市唐模國家風景區,繼名校安徽潛山野寨中學,浙江寧波慈溪香格里渡假荘園,舉行了孔子述作,范光陵編之 」孝經101字碑 」破土典禮.
孔子中庸101字
孔子述作,范光陵編注 (2015)
天命(天賦)之謂性,率性(本性而行)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育)。 君子中庸,(中和, 平常心),小人反中庸(不平和)。 大德(道德 ) 必得其位,必得其祿(福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大德者必受天命(佑)。 成(成就)自己,仁(仁愛)也;成(成就)萬物,智(慧)也。既明且哲(賢明),以保其身(身心及影響力)。愚而自以為是,賤(力不足)而獨斷專行。災禍及其身。知遠之近,知風之來,知微之顯,可入德(大德)矣。
老子道德經101字
老子作 范光陵編注 (2016)
道(大道)可道(說),非(通)常道(理)。名可(定)名,非常名. 上善(完美)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富貴而驕,自遺(找)其(罪)咎。兵(戰)者不祥之器。知足者富。天下之至柔,馳騁(壓過)天下之至堅(強)。故知足不(受)辱,知止(步)不殆(敗)。為學日益(增智),為道日損(減錯)。我無(不多)事,而民自富;治大國,若烹小鮮(小魚,無須太多調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走出第一步)。聖人之道,(作)為而不爭。

E. 老子的重要注本有哪些

《老子》的重要注本有:西漢河上公《道德經注》、三國魏王弼《老子注》、《老子指略》、明清之際王夫之《老子衍》、清魏源《老子本義》。

F. 為什麼有不同版本的《道德經》

這個沒辦法,古人是不會用標點符號的,現在的古籍都是後人解釋和註解的,所以一本書出現歧義是難免的,每個編注的人理解不同,得出的結論就不同,小說三國演義姑且有這個批,那個批的版本,哲學經典就更不必說了。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是孔子說的,看好了,這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是有符號的,呵呵,看出什麼沒? 自古以來特別是唐朝以後女子的地位越發底下,到後來那些酸儒更是那這句話來說事,其實,孔子寫的時候,未必是說女子和小人是難養的,而可能是說,女,子,和小人都難養,就算沒有標點,「女子」這個詞在口語讀的時候只要不是連貫起來讀,理解上就是女的和男的的意思,古時候稱男人為子,也稱有先生的意思,孔子是姓孔,子是特指先生,孔先生,他的弟子,子路,子貢,都帶個子,也是指先生的尊稱。 言歸正傳,至於樓主說的道德經出版的譯本的不同,這除了出版社編輯的理解,能力問題,還涉及到道教的流派與歷史問題,道德經是部哲學著作,但是它同樣是道教經典,出版社的編輯要想出這本書,是要參考以前道士們和歷史上一些名人的註解的,但是他們的理解從來就並不統一,個別的分歧是必然的,特別是當標點符號應用起來後,對一些古籍的翻譯註解者們來說更是一場考驗。 目前市面上出版的一般都可以當「正統」的來看,當然也有一些翻譯校對低劣的版本,翻譯原文根本就是驢唇不對馬嘴,我本人買過8個版本的道德經,基本每個都看了一遍,個人覺得這些版本的白話翻譯差別不大,基本上翻譯一樣的,我就忽略了,又不一樣的,我就把不一樣的版本拿來一個個對照,按照自己的理解判斷那個是正確的,取長補短嗎。 如果樓主真的想找一個權威版本的話,推薦樓主買「南懷瑾」講解的道德經,參照他的感悟再自己去理解原文。

G. 哪個版本的《道德經》譯注比較好

我推薦早年看過的古籍出版社的。
還有陳鼓應的版本。
其實最推薦買本版古文辭典,自己看。權

學術界較為重視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個抄本,稱為帛書甲本、乙本。帛書道德經,早王弼本400餘年,近些年許多學者推崇帛書,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千百年來,為《道德經》作註疏者不計其數。元代正一天師張與材曾說:「《道德經》八十一章,注本三千餘家。」據學者調查,流傳至今的《道德經》注本約有一千餘種。

若要准點的 有文物出版社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本》

H. 道德經的譯注

《道德經》在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很多版本。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的《道德經》版本,是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戰國竹簡本。其次則是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西漢帛書本。在歷史上流傳最廣的《道德經》版本則是漢代河上公本和曹魏王弼本。
據統計,清代之前,《道德經》版本有103種之多。古書在上千年的傳抄、刻印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因此,在不斷地出現校訂本,迄今為止,校訂本共三千多種。目前,學術界較為重視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個抄本,稱為帛書甲本、乙本。帛書道德經,早王弼本400餘年,近些年許多學者推崇帛書,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千百年來,為《道德經》作註疏者不計其數。元代正一天師張與材曾說:「《道德經》八十一章,注本三千餘家。」據學者調查,流傳至今的《道德經》注本約有一千餘種。現在的 通行本有:《老子注譯及評價》陳鼓應 著 饒尚寬 譯注 中華書局《老子—中華經典藏書》朱謙之 撰 中華書局《老子校釋—新編諸子集成》 蘭喜並 著 中華書局《老子解讀》 劉笑敢 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老子古今(上、下)》李爾重 著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老子》研究新編 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西漢河上公的《老子章句》,魏 王弼的《老子注》明清之際王夫之的《老子衍》
若要准點的 有文物出版社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本》

I. 道德經全文多少個字

道德經很多個版本 大致只能說5000字左右 准確字數就要你自己找原文放WORD自己看看多少字了。

在諸內多優秀的古代典籍容中,《老子》可以算得上是裡面的一枝奇葩。《老子》又稱《道德經》,共81章,五千字左右。它成書於我國春秋末期,作者是老聃。這是一部充滿智慧的著作。《老子》一書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內容極為豐富。在書中,老子以其獨有的視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國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學和政治問題。並且提出了「道」、「自然」、「無為」等等著名的哲學概念,成為中國哲學的基石之作。《老子》中包含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它開辟究天道言人事,注重天人關系的研究道路,一直為後世學者所尊崇。
http://..com/question/5067994.html?si=5原文

J. 道德經為何叫道德經,何為道,何為德

因為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10)道德經編注擴展閱讀

在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

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

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

熱點內容
常芬律師 發布:2025-02-02 03:58:35 瀏覽:638
代理律師為勞動法費用多少 發布:2025-02-02 03:36:12 瀏覽:635
法院疫情紀實 發布:2025-02-02 03:34:20 瀏覽:192
九龍坡區法律援助中心西彭工作站 發布:2025-02-02 03:33:54 瀏覽:653
行政法規一般有三種 發布:2025-02-02 02:37:24 瀏覽:122
范莉法官 發布:2025-02-02 02:32:16 瀏覽:432
民法協議內容 發布:2025-02-02 02:31:48 瀏覽:299
律師賺多少錢 發布:2025-02-02 02:06:27 瀏覽:674
南京森林法院 發布:2025-02-02 01:53:24 瀏覽:99
上海市司法局的電話 發布:2025-02-02 01:49:57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