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關於法治知識

關於法治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3-04 03:02:07

『壹』 關於法制的知識

「法制」我國古代已有之,在現代,人們對於法制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是不一樣的。

其一,狹義的法制,認為法制即法律制度。詳細來說,是指掌握政權的社會集團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政權建立起來的法律和制度。

其二,廣義的法制,是指一切社會關系的參加者嚴格地、平等地執行和遵守法律,依法辦事的原則和制度。

其三,法制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它不僅包括法律制度,而且包括法律實施和法律監督等一系列活動過程。

(1)關於法治知識擴展閱讀: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總稱。統治階級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國家事務,並且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也是統治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權力建立的用以維護本階級專政的法律和制度。任何國家都有法,但並非有法制。

法制在不同國家其內容和形式不同。在君主制國家,君主之言即為法;在資本主義國家,雖然排除了奴隸制、封建制國家法制的專制性質,但資產階級受階級本性的局限,當有的法律規定不符合本階級的利益時,就加以破壞。

只有徹底消滅剝削制度,實現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才能真正實現社會主義法制。

法令制度:

《管子·法禁》:法制不議,則民不相私。

漢賈誼《新書·制不定》:仁義恩厚,此人主之芒刃也;權勢法制,此人主之斤斧也。

清何琇《樵香小記·鈞金束矢》:夫聖王之世,法制修明,豪強縱暴,有舉其官者矣,安用訟哉?

『貳』 搜集與法治有關的知識。(至少三條)

一個人來到世間,從兒童、少年到青年,再到老年,不同的年齡階段享有不同的法定權利版,同時履行相應的法權定義務。作為未成年人首先獲得父母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同時接受義務教育又是每一個適齡少年和兒童的權利和義務;到了成年,你可以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有登記結婚的權利,但同時要履行贍養、扶助自己父母的義務等。可見法律是伴隨每一個公民度過一生的。
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金融領域、環境保護領域以及國家資源管理等方方面面都與法律有密切的關系,可以說生活處處有法律。國家法律保障國家、集體、公民個人的合法權益,任何人一旦觸犯法律將會收到法律的制裁,可見生活時時處處有法律。
青少年學習法律常識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學習法律常識,是依法律己的需要.
第二,學習法律常識,是依法辦事的需要.
第三,學習法律常識,是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需要.
第四,學習法律常識,是承擔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歷史重任的需要.

『叄』 法治知識內容簡短有哪些

法治知識內容簡短有:

1、傳播法律知識,培養法制觀念,弘揚法治精神。

2、學法知法,守法用法,共創文明和諧家園。

3、學法方懂法,懂法則畏法,畏法而不違法。

4、增強法制觀念,建設法治政府。

5、堅持學法用法,提高法律素質。

6、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7、法制宣傳教育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8、誠信在心,法治在行,平安在望。

9、弘揚法治精神,推進依法治國。

10、讓法律與我們相伴,讓文明與我們相依。

『肆』 法治知識簡短內容有哪些

法治知識簡短內容有如下:

1.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徵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4.我國民主法制建設中推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治國方略。

5.青少年要學法、懂法、守法、護法,增強法制觀念。

6.社會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則——法律。

7.什麼是法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

8.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伍』 關於法律方面的知識

1 叫人動手自己沒動手的是教唆犯,動手的是實行犯,教唆犯和實行犯誰是主犯關版鍵看其在犯罪過權程中所起的作用,從本案看來,雙方都起同等的作用,應認定為同等責任,不分主犯和從犯。2 從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一刀在頸部動脈,一刀刺破肺部」足以看見是想只受害人於死,因此當然會認定為故意殺人(既遂)。3 判不判死刑由法院根據具體案件情節進行裁量,但根據法律的規定是可以判處死刑的。4 可以向司法機關(公安 檢察院 法院都可,看案件處於什麼階段)請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也可在案件結束後請求民事侵權賠償。

『陸』 有關法制知識,安全知識的小常識

預防火災事故 火患猛於虎,火災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威脅和損害是巨大的,廣大人民群眾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牢固樹立防火安全意識,並在火災發生時,能夠恰當地進行處置和逃生。特別提示:1、不能隨意亂扔火種,小孩不能玩火,家長應妥善放置火柴、打火機等物品,不要讓小孩拿來玩耍。2、不躺在床上吸煙,不亂扔煙頭,煙頭必須隨手掐滅。3、不私拉亂接電線,開關和插座板介面要牢固安全。4、使用電爐子、電熨斗、電吹風、電熱杯等家用電熱器具時,人不能離開。夏季使用燃燒型蚊香時,點燃的蚊香不要貼靠在床沿、窗簾等易燃物品處。5、要保持消防通道暢通,不允許以防盜為名,擅自安裝鐵門封堵樓道通道、安全出口。6、愛護消防設施,不隨意移動、挪用或損毀。7、不在居所及其它非指定地點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以免引發火災、爆炸、中毒事故;外出時、臨睡前要熄滅室內外的火種,關閉燃氣的總閥門。8、不在野外使用明火,以免引發山林火災。9、深圳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應該遵守規定。10、遭遇火災,冷靜逃生:應在消防疏散標志和保安人員的引導下,有秩序地從消防安全通道疏散,千萬不要利用普通電梯逃生防止電路故障而被困;遇有濃煙等有毒氣體時,用浸濕後的衣物、毛巾、手絹等將口鼻遮住,防止中毒窒息;實在無法逃離時,應趴在容易被發現的地上等待營救,不要輕易跳樓。 注意燃氣安全 煤氣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液化石油氣、管道煤氣中毒,多見於家庭中冬天用煤爐取暖排煙不暢,或者液化灶具漏泄或煤氣管道、淋浴器漏泄等。特別提示:1、防止煤氣管道和煤氣灶具漏氣。睡覺前應檢查煤氣開關是否關好,廚房是否有煤氣漏出的特有臭味,千萬不要用點火的辦法來檢查漏氣、防止爆炸。2、燃氣具上的減壓閥和皮管要及時更換。一旦發生液化氣泄漏,應迅速關閉氣罐總閥,打開門窗通風,切勿觸動室內電器開關。3、在煮飯、燒水、煨湯、熬葯等時候,切不可在點燃煤氣後長久離開廚房,防止煤氣點燃後被澆滅引致大量泄氣。4、正確使用燃氣熱水器。要求熱水器必須安裝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中,熱水器應與浴室分室而設。要經常檢查煤氣與熱水器連接管線的完好,熱水器不能使用直排式,洗澡時間也不宜太長。5、室內用炭火鍋涮食、燒烤用餐時,應打開門窗通風,且不宜吃食時間過長。6、天冷時,部分人會在簡易棚內用煤爐做飯,晚上直接用煤爐取暖。由於夜間門窗緊閉,通氣不暢,容易因缺氧而引發一氧化碳中毒。因此,使用煤爐時要特別壓好爐子,保持室內通風,切不可馬虎大意。7、汽車發動後駐地停留,門窗密閉也可能引致中毒。 注意用電安全特別提示:1、不要在高壓線路、變壓器、變電站等附近玩耍,尤其在陰天更要特別注意。2、家庭使用大功率電器時,如空調、電火鍋等,首先要考慮線路的電流量、負荷量,盡量不要同時使用多種電器,以免引起火災。3、架設線路時要注意導線與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的連接要牢固,不能松動。4、要安裝合適的保險絲,不能用大號保險絲或金屬絲代替。5、經常使用的家用電器(如:電視機、洗衣機等)的線路要定期檢查,防止絕緣層斷裂或磨損造成漏電傷人。不能用廢舊電線安裝臨時燈線路。 6、不要在電線上晾衣服,不要用濕抹布擦電燈泡、濕手扳開關,必須保持絕緣層的乾燥,因為濕潤的絕緣層會漏電。7、嚴禁私拉亂設電線,做到文明守法用電,杜絕違章、違法用電行為。8、發現有人觸電,不能直接接觸電者,應用木棒或者其它絕緣物將電源線挑開,使觸電者脫離電源。9、請專業人員維修電器和電路,防止意外事件發生。10、加強對家中老人和小孩的安全用電知識教育。 預防交通事故日益發達的交通,一方面給我們帶來了便利,但另一方面也給我們帶來危險。稍有麻痹大意,便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人生危險。因此,增強安全意識,時刻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規則,是人民群眾確保人生安全的重要方面。特別提示:1、不要急於趕時間而不守交通規則。2、外出時不搭乘違規載客的車輛。3、過馬路時,要走人行橫道,絕對不能翻越中央隔離護欄,注意紅綠燈及過往車輛的動態,確認安全後再直行通過。4、不得在公路邊隨意嬉戲、打鬧,在公路邊行走,隨時要注意過往車輛。 注意旅途安全特別提示:1、時刻提高警惕,盡量把物品集中放在可以經常看得到的地方,有條件時可將行李鎖在行李架上。2、要事先准備好零用錢,將暫時不用的錢及貴重物品清點整理好,放在隱蔽、可靠的地方。3、上、下交通工具時,不要慌張,不要擁擠,防範不法分子趁機作案。乘坐交通工具時不能將頭、手伸出窗外。4、外出時要隨身攜帶身份證,並妥善保管好。5、登山或在野外穿行,紮好褲腳、領口、衣邊,防止有毒蟲類的侵害及野獸襲擊;在深山、樹林中行走要注意防止迷路;雷雨時要防雷擊;騎車、駕車要安全行駛,復雜地段要緩速行駛。預防食物中毒特別提示:1、不要採摘、撿拾不認識的野生菌類、野菜和野果,不要購買、加工和食用來歷不明的食物、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產品。2、購買和食用定型包裝食品時,請查看有無生產時期、保質期和生產單位,不要食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建議不要購買散裝白酒和植物油。3、妥善保管有毒害物品,包括農葯、殺蟲劑、殺鼠劑和消毒劑等不要存放在食品加工經營場所,避免被誤食、誤用。4、加工、貯存食物時要做到生、熟分開;隔夜食品在食用前必須加熱煮透後方可食用;腐爛變質的食物、水果、生芽的馬鈴薯、長霉的米、未熟透的四季豆等都可能引致中毒,尤其是四季豆中毒在集體食堂的中毒事件中常見。5、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在烹調食物和進餐前要注意洗手,接觸生魚、生肉和生禽後必須再次洗手。不飲用未經煮沸的生活用水。6、進餐後如出現胸悶、惡心、嘔吐、腹瀉、腹痛、頭暈等食物中毒症狀時,應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發生集體性食物中毒應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保留所有剩餘的食物、有關工具和設備,以備核查中毒原因。7、不要食用河豚魚等含毒素的水產品。8、燒鵝、鹵肉等肉製品應充分加熱後再食用。 預防雷擊遭遇雷擊是人們在夏天,特別是在下雨天容易發生的意外事件。只要人們了解有關防雷知識,就可以有效預防雷擊。特別提示:1、遭遇雷雨時,應盡量減少在戶外或野外逗留。2、在野外遇到雷雨時,如依靠建築物或高大樹木躲避,不可靠牆壁或樹干太近;不要站立在山頂、樓頂等高處;不要靠近孤立建築物體或者金屬物體,不要在露天打手機。3、不能多人聚集躲避雷雨。4、雷雨時,要關閉門、窗,防止雷擊火球進入室內爆炸傷人。5、雷雨時,應該盡可能關閉電腦,切斷電器電源。 預防中暑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溫、烈日曝曬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常見誘因。顱腦疾患的病人、老弱及產婦耐熱能力差者,尤易發生中暑。特別提示:1、出行、作業要躲避烈日,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太陽鏡,最好塗抹防曬霜等。盡量穿白色、淺色的衣服,不宜穿黑色或深色的衣服。2、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炎熱天氣每天需飲1.5-2.0升水,適當增補涼茶、解暑湯等清熱下火。3、發現自己和其他人有發熱、乏力、頭暈、惡心、嘔吐、胸悶等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症狀時,首先要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4、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還可以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藿香正氣水等預防中暑的中葯。5、如果出現脈搏細弱、血壓降低時應立即平卧,及時上醫院靜脈滴注鹽水。6、對於有虛脫、劇烈頭痛、昏厥、痙攣等表現的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從高溫環境中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外,一定應該迅速將其送至醫院,同時採取綜合措施進行救治。 預防溺水事故1、游泳前要充分把握身體健康狀況,正確估計自己的水性,不要逞強。2、充分了解泳場、浴場情況,禁止單獨到池塘、水庫、不明水域野浴、跳水。3、下水時切勿太餓、太飽。下水前要先活動身體,如水溫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子,適應水溫後再下水游泳。4、不要冒然「扎猛子」、潛泳,不要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旋渦處游泳,禁止酒後游泳。5、游泳過程中,如突然覺得眩暈、惡心、心慌、氣短或四肢抽筋,要立即上岸或呼救。若小腿或腳抽筋,要用力蹬腿或向後掰腳趾,或者大力拉扯抽筋部位。6、如遇人溺水,沒有把握千萬不要下水救人,可一面大聲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樹枝、繩索、衣服或漂浮物施救。 預防救人損己市民見義勇為,救死扶傷,應大力提倡和發揚。但同時,市民在實施義舉時,也要充分注意自身安全,就像救治「非典」病人時,醫生和護士也要保護好自身安全一樣。特別提示:1、廢棄不用的機井、地下防空洞、枯井等內藏大量有毒氣體,不要到井內或防空洞內玩耍,如果有人員下去後不見回來,要及時找人救援,不要自己冒然下井、下洞。2、下水道、沉澱池、化糞池等設施由於存在大量的有機物質,是沼氣產生的理想場所。如果有人掉進這些地下設施中時,施救人員不能冒然下去救人,很可能發生缺氧窒息、中毒、爆炸等意外死亡事件。3、進行下水道、沉澱池、化糞池等設施維護的工作人員,必須接受過系統的安全培訓。而且,作業前要佩戴好防毒面具並將繩索捆綁在身上,繩索的另一端交給設施外面的人員,以便在發生不測後,迅速救援。4、火場救火要注意風向,中小學生不宜參與救火。電、油著火不能用水澆;燃氣泄漏起火,要及時關閉閥門,用濕布捂滅火苗。5、遇溺水、搶險救災等,要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奮力施救。 預防傳染病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常見傳染病有流行性感冒、菌痢、乙腦、傷寒、瘧疾、紅眼病等。薩斯病毒、禽流感也是傳染病的一種。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是預防傳染病的三個有效手段。特別提示:1、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2、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不喝生水,不吃腐爛變質的飯菜、水果,不貪食冷飲,生吃瓜果要洗凈削皮,嬰幼兒奶瓶等食具要定時消毒。3、要做好糞便、水源衛生管理,防止水源污染。4、在夏季要特別注意滅蚊、防蚊,蚊蟲叮咬可引起乙腦、瘧疾、登革熱等多種傳染病。5、不可貪涼,不在室外露宿,室內空調與室外溫度最好相差不超過5度,此外要經常清洗空調隔塵網。6、在傳染病流行期,格外注意防護。如:在紅眼病流行期,更要勤洗手,不用手揉眼,少到或不到游泳池、游樂場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若要游泳,可用氯黴素等眼葯水進行預防性用葯;發生禽流感時,要避免與禽類接觸,對雞肉等食物應徹底煮熟;要保護室內空氣流通,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注意葯品安全葯品消費直接關繫到消費者的健康、安全。然而,不合理用葯損害消費者健康的問題仍多有發生。因此,消費者要注意科學用葯。特別提示:1、消費者用葯必須做到「五要」:一要細看說明書,吃明白葯;二要按照醫囑,對症吃葯;三要遵循用葯禁忌,避免盲目合並葯物;四要檢查葯品有效期,觀察葯品質量;五要索取購葯憑證,作為消費證明和維權證據。2、避開廣告陷阱,謹防假劣葯品。不要盲目信新葯、貴葯以及進口葯、特效葯。3、特別注意不能濫用、亂服抗生素及抗感染、減肥、排毒或滋補類葯物。4、老人、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等特殊人群要根據年齡和生理特點謹遵醫囑安全用葯。5、切莫「先入為主」,將病症自診為「老毛病」擅自用葯。6、中葯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如:一些排毒養顏葯品,含有大黃、芒硝等中葯成份。這些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宜長期使用。7、生病一定去正規醫院診治,不要去沒有資質的非法診所,更不要聽信「祖傳秘方」、「老中醫」、「性病專科」等騙人鬼話。不要貪圖便宜而釀成人生不可挽回的損失。 預防心理疾病社會正處在轉型期,人們處於更加激烈的社會竟爭環境中,心理壓力大。特別是青年人思想不成熟,不能正確處理好工作、戀愛、朋友等各方面的關系而容易引發心理疾病。當代人應當學習有關心理健康知識,了解常見心理疾病和障礙,自覺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增強心理素質,保證身心健康。特別提示:1、要悟透「人活一生,快樂為先」的道理,盡量忘卻煩惱,一個人無論財富多寡,年齡大小,都有權利而且應該選擇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快樂人生」才能體現生活的高質量。2、當一個人遇到挫折、壓力和精神刺激的時候,首先要學會自我調節,如默念「生氣是自我懲罰,煩惱是和自己過不去」的警言,或聽聽音樂,作深呼吸等轉移注意力,求得情緒上的緩沖。3、積極參加文娛、體育活動,培養多種業余愛好,豐富生活情趣,用各種辦法轉移注意力,從發怒的人或事上轉移到高興的事物上去,鬆弛緊張的精神,使情緒得到穩定。4、擴大社會交往,結識良師益友,這樣可以通過朋友的啟發、忠告、勸說和幫助,使情緒變穩,減輕心理沖突。5、正確認識心理疾病。當一個人發現自己出現負性情緒和心理問題時,應該主動找心理醫生進行咨詢,避免心理問題進一步發展影響到人的身心健康。

『柒』 有關法律的小知識

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

以下是法律小知識,

1、 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將人誤傷,監護人必須承擔醫療費用。
2、 繼承權是男女平等的,嫁出去的女兒別忘了父母遺產有您的一份。
3、 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享受工傷待遇。
4、 如果對行政機關的罰款、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為不服,可申請行政復議。
5、 如果被公安機關傳喚或拘傳,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特殊情況不得超過24小時。
6、 如果想要保護自己的家或財產,一定不要私設電網或設置毒物等,否則可能觸犯危害公共安全罪。
7、 如果想寫遺囑,應該注意什麼?一定註明年月日,並親自簽名。讓人代書,一定要兩個以上證人在現場見證,代書人、見證人、遺囑人都要簽名,最好委託律師見證並執行遺囑。
8、 撫恤金和生活補助費可以作為遺產繼承嗎?撫恤金、生活補助費是在死者死亡後,由國家發給死者親屬的費用,用以優撫救濟死者家屬中未成年人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親屬,不屬於死者的遺產,一般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9、 雙方不登記結婚,但已擺傳統的結婚酒,是否符合事實婚姻?新的婚姻法無「事實婚姻」這一說法,如雙方不領結婚證,則在法律上沒構成婚姻事實,法律上定義為「同居關系,原則上這種情況是不受婚姻法保護的。

自然人,是指依自然規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體資格的人。

2.公民

公民,是指具有一個國家的國籍、根據該國的法律規范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自然人。我國《憲法》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3.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是指法律確認的自然人依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資格。

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4.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自然人通過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類型包括:

(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捌』 關於法治內容

第十三章法與社會
第一節法與社會的一般關系

一、法與社會的相互作用

第一,社會是法律的基礎。

法是社會的產物。社會性質決定法律性質,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最終決定著法律的本質。

社會是法律的基礎。如果相反,以法律為社會的基礎,那麼,實質上就可能強迫社會接受那些已經被這一社會生活條件及物質生產本身宣判無效的法律,把法律看成了永恆不變的東西。

第二,法律是社會關系的調整器。

法對社會的調整,首先是通過調和社會各種沖突的利益,進而保證社會秩序得以確立和維護。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對社會的調整手段主要有三種:即法律、道德和宗教。

當然,法律不是萬能的。

首先,在某些社會關系領域,法律的控制不是唯一的手段,或者說不是最佳的手段。

其次,我們還應當看到:徒善不足以為 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所以,普及法律知識,提高全民法律意識,其意義絕不僅僅在於號召民眾守法,更重要的還在於教育民眾用法。只有人人都善於使用法律,法律的作用才能得以充分發揮。

二、法與社會和諧

【當代中國法律在建構和諧社會中的地位】

黨中央提出了關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 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和諧社會不可能自發地實現,有關和諧社會的價值理想需要一系列方針和措施來體現,其具體要求也 必須通過有效手段來實施和保障。

和諧社會的構建都必須藉助於法律制度的推動和保障。

首先,和諧社會的原則精神與基本目標和要求不僅涉及個人與社會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復雜的利益關系,而且還關繫到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們必須上升為國家意志,轉化為法律,通過法律來體現,以獲得全體社會成員的共識。

其次,由於涉及上述復雜關系,和諧社會的原則、目標和要求在實現的過程中,必然會遭遇來自各個方面的干擾甚至破壞,這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總之,和諧社會離不開法,法也離不開和諧社會的建設。

【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第一,法對於社會主義民主的實現具有重要作用。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前提和基礎,社會 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體現和保障。

第二,法通過確認並保障正義標準的實現,協調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

第三,法可以為誠信友愛的實現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

第四,法為激發主體的活力創造制度條件

『玖』 關於法律的知識

一、內容提要:
1、法的概述
2、民法
二、考試目的和考試要求:
本部分的考試目的是測試應考人員對法律基礎知識,以及民法等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考試基本要求:
1.了解法的概念、淵源和分類;
2.熟悉民法的概念;
3.熟悉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
4.了解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
5.熟悉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
6.掌握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
7.掌握自然人、法人和合夥;
8。掌握民事法律行為;
9.掌握代理的概念、分類、代理關系關系和代理權、代理行為;
10.熟悉訴訟時效;
11.了解民事責任;
三、內容輔導:
1、本章涉及有關的法律包括:1)《立法法》;2)《民法通則》;3)《物權法》。
2、本章的重點和易考點包括:
第一、有關法的基礎知識我們應熟悉。主要熟悉法的概念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等中國現行法律制度體系構成框架及其內涵、制定主體、規范范圍、相互關系等。
第二、有關民法的內容。一是要掌握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內容。二是民事權利的分類,要掌握掌握兩種分類方法及具體分類內涵及特點,即「根據權利標的的不同性質,民事權利可分為財產權和人身權;根據權利的作用,民事權利可分為支配權、請求權、形成權和抗辯權」。 如2005年房地產估價師試題中,出了一道有關此內容的單選題:根據權利的作用,以下民事權利中屬於形成權的是( D )。
A.物權
B.知識產權
C.人身權
D.撤銷權
做此題,我們必須熟悉民事權利分類中,形成權的具體范圍。在教材上也是舉小例子出現的,可能我們會忽視,也就是「形成權是指權利主體依自己的行為,使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發生變動的權利,如撤銷權、解除權、追認權、選擇權等」。
三是要分清自然人分類。也就是:根據自然人不同的認知能力,將自然人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3種。我們關鍵要搞清這三類自然人的范圍:①從年齡上分,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18周歲以上的公民以及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②從能否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來分,凡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記住一個是「不能完全辨認」,一個是「不能辨認」。四是關於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的條件和宣告部門要掌握。要分清「公民下落不明滿2年的」,可以宣告失蹤;「公民下落不明滿4年的」,可以宣告死亡。宣告部門都是人民法院。

第一節 法 的 概 述
一、法的概念(了解)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以權利義務為主要內容、體現國家意志並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人們行為規范的總稱。
例題:根據法的概念,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B、法以權利義務為主要內容
C、法不體現國家意志
D、法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
答案:C
解析: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以權利義務為主要內容、體現國家意志並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人們行為規范的總稱。
二、法的淵源(了解)
中國現行法的淵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行政規章、特別行政區法和國際條約等。
(一)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按照特別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綜合性地規定國家、社會和公民生活根本問題,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二)法律
這里指狹義的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定和調整國家、社會和公民生活中某一方面根本性的社會關系或基本問題的一種法。其地位和效力低於憲法而高於其他法。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律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一是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二是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
例題:狹義上的法律,是指由( )依法制定,規定和調整國家、社會和公民生活中某一方面帶根本性的社會關系或基本問題的法的統稱。
A.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B.國務院
C.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D.國務院各部委
答案:A
解析:法律的制定主體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因此A項是正確的。
(三)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依法制定的,有關行政管理和管理行政事項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的效力低於憲法、法律,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四)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地方性法規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做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做出變通規定。
例題:下列關於地方性法規,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
B、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
C、地方性法規不得同憲法、法律相抵觸,但行政法規除外
D、地方性法規效力不得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
E、地方性法規是一種規范性文件
答案:BC
解析:地方性法規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五)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是有關行政機關依法制定的事關行政管理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分為部門規章和政府規章兩種。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涉及兩個以上國務院部門職權范圍的事項,應當提請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或者由國務院有關部門聯合制定規章,如《房產測繪管理辦法》(建設部、國家測繪局令第83號)為建設部、國家測繪局聯合制定的部門規章。其地位低於憲法、法律、行政法規,不得與它們相抵觸。
政府規章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按法定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亦稱地方政府規章。地方政府規章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規章的事項;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政府規章除不得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外,還不得與上級和同級地方性法規相抵觸。
特別行政區的法和中國同外國締結或中國加入並生效的國際條約也是中國社會主義法的淵源之一。
中國現行法的淵源知識匯總表
法的淵源 制定主體 地位及法律效力 備注
憲法 國家最高權力機關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地位和效力低於憲法而高於其他法。
行政法規
國務院依法制定 效力低於憲法、法律,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 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
部門規章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 其地位低於憲法、法律、行政法規,不得與它們相抵觸。
政府規章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政府 除不得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外,還不得與上級和同級地方性法規相抵觸。

在法律適用上,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同一機關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的,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例題1.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的效力關系為( )。(2004年試題)
A、部門規章高於地方政府規章
B、部門規章低於地方政府規章
C.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具有同等效力
D.兩者不可比
答案:C
解析:政府規章除不得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外,還不得與上級和同級地方性法規相抵觸。
例題2:下列關於法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2004年試題)
A、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一般不溯及既往
B.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C.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一般規定
D.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答案:C
解析:同一機關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例題3: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制定的規范性法文件是( )。(2007年房地產估價師考試試題)

A.地方性法規
B.政府規章
C.部門規章
D.自治條例

答案:B

解析:地方性法規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作為地方司法依據之一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政府規章是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地方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制定的規范性法文件,也稱為地方政府規章。
三、法的分類 (了解)
法有許多分類的方法。
按法所規定的內容不同,分為實體法與程序法。實體法一般是指以規定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或職權、職責關系為主要內容的法,如《城鄉規劃法》、《建築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程序法通常指以保證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得以實現或保證主體的職權和職責得以履行所需程序或手續為主要內容的法,如《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
按照法的效力范圍,分為特殊法和一般法。從空間效力看,適用於特定地區的法為特殊法,適用於全國的法為一般法。從時間效力看,適用於非常時期的法為特殊法,適用於平常時期的法為一般法。從對人的效力看,適用於特定公民的法為特殊法,適用於全國公民的法為一般法。特殊法與一般法的關系為,特殊法優於一般法。
例題:按照法的效力范圍,法分為( )。
A、實體法
B、程序法
C、特殊法
D、一般法
E、國內
答案:C D
解析:按照法的效力范圍,分為特殊法和一般法。

熱點內容
代理律師為勞動法費用多少 發布:2025-02-02 03:36:12 瀏覽:635
法院疫情紀實 發布:2025-02-02 03:34:20 瀏覽:192
九龍坡區法律援助中心西彭工作站 發布:2025-02-02 03:33:54 瀏覽:653
行政法規一般有三種 發布:2025-02-02 02:37:24 瀏覽:122
范莉法官 發布:2025-02-02 02:32:16 瀏覽:432
民法協議內容 發布:2025-02-02 02:31:48 瀏覽:299
律師賺多少錢 發布:2025-02-02 02:06:27 瀏覽:674
南京森林法院 發布:2025-02-02 01:53:24 瀏覽:99
上海市司法局的電話 發布:2025-02-02 01:49:57 瀏覽:727
敘述體育法學 發布:2025-02-02 01:19:23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