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算術
話算數是一個人的重要品質,說話不算話,不僅會對別人造成傷害,也會對自己造成傷害。
B. 父親過世,母親和兒子在一起,姐妹回家爭遺產,母親說的話算數嗎,母親不糊塗,母親在年齡上有哪些區別
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父母的財產子女都有繼承權的。如果兒子盡到了贍養母親的責任,姐妹卻沒有出一點力,這個做兒子的可以不給。如果母親要求給,只能照做了。
C. 關於【玉】說點有文化內涵的,謝謝,
1、秦王弄玉典故
「蕭史」-傳說中春秋時的人物。漢《劉向˙列仙傳˙卷上˙蕭史》中說: 蕭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鳳樓,教弄玉吹簫,感鳳來集,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夫婦同仙去。
「弄玉」是秦穆公的女兒,她長得非常漂亮,而且很喜歡音樂,是一個吹簫高手。因此,她住的「鳳樓」中,常會傳出美妙的簫聲。有一天晚上,她又坐在「鳳樓」中,對著滿天的星星吹蕭。夜裡靜悄悄,輕柔幽婉的簫聲好像一縷輕煙,飄向天邊,在星空中回呀盪的。隱約中,弄玉覺得,自己並不是在獨奏。因為,星空中似乎也有一「縷」簫聲,正與自己合鳴。
後來,弄玉回房睡覺,做了一個夢。夢中一個英俊少年,吹著簫,騎著一隻彩鳳翩翩飛來。少年對弄玉說:「我叫蕭史!住在華山。我恨喜歡吹簫因為聽到你的吹奏,特地來這里和你交個朋友。」 說完,他就開始吹簫,簫聲悠美,聽得弄玉芳心暗動,於是也拿出簫合奏。他們吹了一曲又一曲,非常開心。這是一個多甜美的夢呀!弄玉醒來後,不禁一再回想夢中的情景,對那位俊美少年再也不能忘懷。
後來,秦穆公知道女兒的心事,就派人到華山去尋找這位夢中人。沒想到果真找到一位名叫蕭史的少年,而且他也真會吹簫。 等弄玉見到蕭史,她真是太高興了,因為蕭史就是她夢里的少年啊!
蕭史弄玉結婚後,非常恩愛,兩人經常一起吹簫,秦國的山林溪邊、藍天、夜空,幾乎時時可以聽到他們的合奏。
秦國的少年男女被他們這種浪漫的行為感染,開始也愛唱歌跳舞,全國的氣氛由嚴肅變成活潑。這種現象使得朝廷臣子很憂心,怕社會風氣因此變壞,所以不斷向秦穆公反應。蕭史和弄玉為了不為難父王,也為了逃避這些煩人的閑話,於是不告而別,躲到一個別人再也找不到的地方。民間為他們的消失編了一段美麗的神話。將蕭史和弄玉說成是仙人下凡,有一天當他們夫婦正在合奏時,忽然天外飛來一隻龍和風,載著他們一路吹蕭,飛到華山明星崖。為紀念蕭史弄玉,後人在此修建了「引鳳亭」,在山峰上修建了玉女祠。這段奇事,《東周列國志》上有「弄玉吹蕭雙跨鳳,趙盾背秦立靈公」的詳細記載。
蕭史者 秦穆公時人 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 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 公遂以妻焉 日敎弄玉吹簫作鳳鳴 居數年吹似鳳凰聲 鳳凰止其屋 公為作鳳凰 夫婦止其上不下數年 一旦隨鳳凰飛去)
2、和田玉的典故
「女媧補天」
相傳遠古之時,天柱傾塌,九州崩裂,大火燃燒,洪水汪洋不息,民不聊生,女媧煉以五色石補蒼天,挽救了眾生,又將多餘的補天之石散落在大地,成為今天的各種美玉。這個神話將玉說成補天之物,可見我們民族對玉有著特殊的喜好。
「西王母獻玉」
民間傳說中的西王母子居住在遠古人類的發源地喜馬拉雅山肪和昆侖山肪,曾向黃帝堯舜獻玉,這反映了古人類對自己故鄉的懷念,對自己祖先崇拜之心的結晶。
「和氏之璧」
2000多年前的楚國和氏,把在山中得到的璞玉獻給楚國的厲王和武王,但厲王聽信玉人的讒言,兩次以欺君之罪,先後砍去了和氏的左、右腳,後來文王繼位,知道和氏因璞玉被誣為石頭而在山中痛哭了三天三夜,便命人剖玉察看,證實那果然是一塊舉世無雙的美玉。於是把這塊美玉琢成玉璧,為了獎勵和氏獻玉有功,遂以和氏之名命名為「和氏璧」。
「完壁歸趙」
還是那塊「和氏璧」,到戰國後期,被楚國用作向趙國求婚的聘禮,贈給了趙國。秦國也非常想得到它,就宣稱願以十五座城池交換趙國的「和氏璧」。雖名曰交換,其實只想騙而取之,趙國也明白秦國的用意但因懼怕秦又不敢拒絕,於是便派機智勇敢,足智多謀藺相如擔任出使秦國,護送「和氏壁」去秦國交換城池的任務,在談判過程中,藺相如識破秦王的陰謀,略施小計,從秦王的手中奪回了「和氏壁」,並順利地帶回趙國。後來,秦統一七國,「和氏壁」被秦始皇琢成「傳國玉璽」世代相傳,上刻「受命子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成為帝王無上權力的象徵。
「弄玉吹簫」
弄玉是古代神化傳說中的神仙佳人,據說是秦穆公的女兒,生時正好有人送來一塊碧色美玉,一周歲生日時,宮中擺了很多珍珠寶石,其女獨抓此玉,弄玩不舍,因起名為弄玉,弄玉長大後姿容絕世,聰明能幹,善於吹簫,不用樂師,就能自成音調,穆公令巧匠剖此玉做成簫,弄玉吹之,聲如鳳鳴。穆公寵愛此女,特為她修築「鳳樓」,樓前建有高台,名「鳳台」,隨後穆公欲為其女尋求佳婿,而引出了吹簫引鳳,招得乘龍快婿的典故。
「子罕辭玉」
宋國有位叫做子罕的官員,多年為官,不貪不佔,廉潔清正,深受百姓愛戴。一日有鄉民送來一件璞玉表達對子罕的敬慕之情,並說璞玉外貌不揚,卻是價值千金之寶玉。子罕正色道:「我一向把『不貪』當作寶物,你把寶石當作寶物。如果把他給我,豈不是你我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嗎?你還是把他拿回去,這樣你我倆都能保留自己的寶物了。」
鄉民甚感羞愧,說出原委。原來鄉下盜賊蜂起,若把玉留在家中,難免遭劫,甚至招來殺身之禍。獻玉則既表示敬意,又可免殺身之禍。子罕於是安置這人在城中居住,同時派人督察鄉里加強緝盜,又命玉工把這塊璞玉拿去打磨。果然是色質晶瑩,光澤柔和,世上少有的千金寶玉。子罕命人將玉賣了一大筆錢,交給獻玉人,叫他回鄉去過安寧日子。
「子罕辭玉」作為廉潔正直的佳話就一直流傳下來,為人們所傳頌了。
3、玉器一般和佛教有緣,從此入手http://www..com/s?ie=gb2312&bs=%D3%F1+%B5%E4%B9%CA&sr=&z=&cl=3&f=8&wd=%E1%B6%D3%F1+%B5%E4%B9%CA&ct=0也可
4、一些成語
寧可玉碎,不願瓦全。
無陽不看玉,月下美人多。
太平盛世玉生輝 豐年玉、荒年穀 無瑕勝美玉 化干戈為玉帛
萊霞倚玉樹 玉石之美也 玉不琢不成器 君子必佩玉 東方玉文化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玉貌花容 玉石俱焚 玉潔冰清 玉波靜海
玉魚之斂 玉皇大帝 玉姜避難 玉燕投懷 玉扇之報 玉昆金友
玉人吹蕭 玉粒桂薪 玉川之奴 玉潤珠圓 玉馬白駒 玉山自倒 金相玉質 金吊珠玉金聲玉振 金校玉葉 金口玉言 金馬玉堂鑒玉尚質,執玉尚謹,用玉尚慎。
家家抱荊山之玉,人人握靈蛇之珠。
藏玉顯真情,佩玉升情操。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玉馬朝周 玉石難分 玉山將崩 玉田娶婦 玉關人老 玉後無當
玉斧修月 金題玉嫂 金玉貨賂 金科玉律 金玉良言
金玉滿堂
D. 規范經濟學的相關資料
米爾頓.弗里德曼在著名的《實證主義經濟學方法論》一文中闡述了實證經濟學與規范經濟學的關系。在弗里德曼看來,實證經濟學的結論似乎是、並且確實是與重要的規范問題,與「應該做什麼」和「如何達到既定目標」等問題直接相關。而且,「規范經濟學和經濟學的工程學也不能獨立於實證經濟學。任何政策結論都必然基於對做某事而不做另一事的後果的預測,而預測必然或隱或顯地依賴於實證經濟學。」 這里強調實證經濟學與規范經濟學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系,即實證研究是服務於規范目標的,規范政策要想達到效果必須利用實證結論。人們對於「應該是什麼?」的規范目標的看法不同導致爭議是正常的,因為處於不同地位的人們基於自身利益最大化出發的價值觀不同,例如,有的人認為政府應該幫助處於困境中的窮人,而另一些人認為他們貧窮活該,政府沒有義務幫助他們。但是,弗里德曼認為這不是爭論的焦點,他大膽提出一個命題,「在當前的西方世界,特別是在美國,無偏見的公民之間存在的有關公共政策方面的分歧,主要根源於對按照政策採取行動所導致的經濟後果的不同預測。從原則上說,通過實證經濟學的發展,我們就能消除這些分歧;因為,這些分歧不同於基本價值觀方面的根本分歧,後者最終只能導致爭斗。」然後,弗里德曼以最低工資立法為例闡述了這一命題。無偏見的人能夠就「所有人都應該獲得生存工資」達成共識,但是對於最低工資立法能否實現這一目標有分歧,也就是說「最低工資立法在實現人們一致同意的目標的功效如何。」支持者相信最低工資立法能夠既提高工資線以下工人的工資也能夠提高工資線以上工人的工資,而反對者則認為最低工資立法導致就業條件惡化,使貧困情況更加嚴重。 這里有兩個問題。首先,人們是否能夠就目標達成共識?如果不能達成共識,肯定分歧出現。現實中的人們由於有不同的倫理立場和價值觀念,對於政策或法律目標很可能達不成共識。盡管弗里德曼的論證中暗含了這一點,但他強調的是無偏見的人能夠達成共識。其次,在目標是一致的情況下,對於立法能否實現目標會不會有分歧?現實情況是有分歧,正像人們對最低工資立法的分歧一樣。弗里德曼指出,門外漢像專家一樣,不可避免地試圖改造實證結論以適應他們所極力主張的規范性的先入之見,當實證結論的規范含義——或者說所謂的規范含義——不合其口味時,他們就會拒絕接受這些實證結論。 也就是說,包括專家在內的很多人經常不尊重實證規律而「心想事成」,甚至於「掩耳盜鈴」。但是,弗里德曼認為,這種分歧是由於人們對實證經濟學規律認識上的分歧,但是,「由於有著一致的目標,經過漫長的道路,人們終將達成一致意見。」 由此,弗里德曼斷定,「人們在『正確的』問題上達成的一致意見,與其說源於規范經濟學的進步,不如說源於實證經濟學的發展,後者可以得出能夠且值得被廣泛接受的結論。而且,對實證經濟學與規范經濟學進行嚴格區分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這種區分可以促進人們在經濟政策方面達成一致意見。」因為弗里德曼認為,實證經濟學原則上獨立於任何特定的倫理立場或價值判斷,實證經濟學的任務是要提供一套一般化體系,用來對環境的任何變化所導致的後果作出准確預測,並對它所作出的推測的精確度、范圍和一致性進行評估。簡言之,實證經濟學是,或者說能夠成為一門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客觀」科學。 這樣一來,弗里德曼將無偏見的人在規范層面上能夠達成共識,而把人們之所以在實證經濟學實現規范目標上不能達成共識歸結為實證經濟學的方法論問題,在建立了實證經濟學方法論之後,一切經濟學問題就變成客觀的科學問題。由此,盡管弗里德曼討論了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但他利用人們對這兩者的混淆,驅斥規范經濟學,追隨凱恩斯傳統,將經濟學僅僅定位為實證經濟學研究。
規范經濟學關注「應該是什麼?」,例如,應該實行最低工資標准嗎?應該減稅嗎?個人所得稅應該實行累進稅制嗎?政府應該實行環境控制嗎?等等。我們應該區分「應該是什麼」中的目標和規則,減稅本身是一種政府行為,具體表現為減稅規則,但減稅的目標是另一個問題,有可能是為了刺激經濟,也有可能是藏富於民。再如,我國當前所進行的推進城鎮化政策可以是作為未來促進我國經濟增長和拉動內需 ,也可以是解決城鄉二元結構下的城鄉差別。規則與目標密切相關,不同的目標意味著不同的規則。規范經濟學的目標要麼是民主的具體操作表決問題,就是所謂的「共識」,要麼是政府作為新的主體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當然後者在民主社會中仍然受到民主制度的制約。不同的民主制度所得到的共識是不一樣的,例如,美國的代議制民主和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就不同。社會福利最大化是一個抽象概念,在舊福利經濟學中主要反映為功利主義式的社會成員效用總和的最大化,而在新福利經濟學中則反映為社會福利函數的最大化。 但是怎麼計算社會成員效用的總和並非簡單之事。邊沁在《立法原理》開篇就提出,「立法者應以公共利益為目標,最大范圍的功利應成為他一切思考的基礎。了解共同體的真正利益是什麼,乃立法科學使命之所在,關鍵是找到實現這一利益的手段。 但是「功利」的精確含義和計算功利總和的道德算術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社會福利函數的最大化計算中,假定效用是基數可量和人際可比的和否定這兩個假設的結果肯定不同,同樣是堅持基數可量和人際可比的庇古和黃有光的計算方法也不相同。如此一來,規范經濟學變成了外在於經濟模型的價值判斷。斯蒂文?蘭德伯格試圖克服這一局面,論證社會計劃者的目標函數內生地形成且內生地形成的目標函數是唯一「正確的」,從而建立科學的規范經濟學方法論。 這也是建立實效主義經濟學的一個基礎,因為實效能否達到與規范目標的「正確性」直接相關。
弗里德曼試圖將實證經濟學從規范經濟學中獨立出來,通過科學方法研究經濟問題,以期解決關於經濟政策的爭論。但是,僅僅實證經濟學的發展並不能使人們就經濟政策達成共識。實證經濟學只是描述、解釋和預測經濟現象,它會告訴我們不同經濟政策的後果,並不能告訴我們應該怎麼選擇,因為怎麼選擇的問題依賴於經濟政策的目標。實證經濟學只是告訴我們在經濟政策的目標達成共識的情況下,不同的經濟政策與共識目標之間的距離。但是目標的確定本身與是否能夠通過經濟政策或者法律實現這一目標直接相關。在最低工資立法問題上,弗里德曼的討論過於簡單,因為由「生存工資」共識所確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的高低與能否實現目標直接相關,如果最低工資標准過高,可能符合反對者的判斷,不但沒有幫助到工人,反而使他們更加貧窮;如果最低工資標准適度,可能是支持者取勝,在沒有破壞勞資關系的情況下使得勞動者的福利得到改善。也就是說,目標能否實現與目標本身直接相關,正像理想能否實現與理想的高低直接相關,如果理想不高,可能很快就會實現,而理想很高,可能永遠也實現不了,變成「好高騖遠」。在通過立法來改變社會之時,立法目標的理性探討至關重要,立法目標的可實現性本身就需要論證,因為目標、手段和效果是三位一體的。我們要保證經濟政策和法律的實際效果,我們必須理性探討法律或者政策目標,同時探討實證經濟學規律對目標的可實現性,可以說,實證經濟學與規范經濟學是不可分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