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學道德的特點

學道德的特點

發布時間: 2022-03-04 09:11:05

❶ 小學生思想品德的特點

小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特點概述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教育問題,作為未來教師的我也更多的關注起小學生的諸多問題。今天就來談談有關於小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特點。小學階段是6~7歲至11~12歲,稱之為兒童期,這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初段階段。其發展性更多地體現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不會做到會做的過程。在這一階段,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將會對他一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稚嫩性是小學生的典型性格特點,是指小學生思想道德發展在人生全過程中處於萌芽狀態。由於受到身心發展年齡特徵的影響,思想往往比較單純幼稚,道德認識具有明顯的表面性和具體性。打個比方,兒童猶如一張白紙,可以有大的空間寫最新最美的語言,畫最艷最亮的圖畫。正是這種特點,引帶出兒童思想的可塑性強這一特點。於是,兒童一方面體驗著與成人和諧一致的愉快,另一方面體驗著不一致的沖擊和不快,他們正是在這種愉快和不愉快的交織運作中,開始了思想道德社會化的過程。
由於以上兩種特點,使小學生易受外界傷害的可能性更大,根本原因不在於稚嫩的本身,而在於人們對稚嫩性的視而不見,對年齡特徵的過於「忽略不記「。現實中,有的老師在思想深處,認為學生年齡小,不懂事,工作中不考慮學生的感受,更不顧學生的需要和年齡特徵,總是「跟著感覺走」。長此以往,就會使不懂事的孩子變得「懂事」,會使孩子對老師有偏見,甚至出現敵意,那麼,這樣的教育還有什麼意義呢?
有人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這些說明人是有很強的模仿天性,對於小學生來說,模仿的意義更是不容忽視,許多學習不能不說是從模仿開始的。社會心理學家沃爾特斯等人曾通過試驗證明:榜樣甚至可以抑制兒童的某些行為,使兒童抗拒外界的誘惑。
教育工作者要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為養成教育,不然會出現成長中的「倒掛」現象,表現在思想認識與規范行為的不和諧現象。如,小學階段就有學生在認識上達到「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高度,但到了大學階段反倒重新開始補習「五講四美」的文明禮貌教育,其思想認識雖已深入抽象水平,但規范行為卻停留在易變的潛表層。
由於小學生的這個特點,也就決定了他們的思想和言行易受暗示,易受他人左右。善變性的另一原因是小學生自主性不強,自控能力和自我選擇能力低,比如對自我能力和形象的感受,他們更多地依賴於成人老師地評價。
兒童的道德,既不是固有的善良本性的展開,也不是單純環境強化的結果,而是社會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多數家長千方百計的為孩子成長創造優越的生活條件,作為「獨生子女代」的學生,受幾代家人的寵愛,因此,在小學生中具有任性、自私、以我為中心等不良品格的人不在少數。家長對學生的悉心照顧和過分溺愛,弱化了學生的自主性和生存能力,學生的依賴性與自理能力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有的學生說,在家喝水時會不由自主地喊一聲:「媽媽,給我倒杯水」。過後,自己明知不該這樣,但下次照作不誤。生活中這種情況絕不會僅此一例。在學生道德發展中,以我為中心,「別人照顧自己」的思想越強烈,那麼,對他人與社會的責任意識和義務感可能就越淡化,社會道德價值准則和規范系統對他的作用就越小。因此,在現代學生身上還表現與以我為中心協調並進的不良個性—缺乏自立性。
綜上所述,稚嫩性是小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逾越的現象,是年齡特徵所決定的。但是他們的可塑性強說明有巨大的潛能可以開發。模仿是小學生本能的必經過程,隨著模仿物的不斷積累,兒童性格同步也由自我中心趨向去自我中心,但仍然缺乏自立,這時候就需要教師正確引導,從治本的角度出發,聯合家庭教育,改造學生以我為中心的品格,讓學生心中有他人,有愛心。另外,採取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育內容,適合兒童思想品德發展年齡特徵的有效教育方式,幫助學生克服善變,逐漸擁有自己的主見。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向著教育者所期望的目標發展。對於小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特點的研究也就有了意義。

❷ 道德的特點

產生:自然形成
約束范圍:有些並非普遍使用(全國適用)
實現手段:社會輿論、個人良心

其他:一種行為規范

❸ 道德的特點有哪些

1、與實踐和活動密切相關

凡是人的活動都是為了獲得某種幸福,區別在於幸福的種類和完滿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動既然是一種活動,當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為了追求某種幸福。

人類的靈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個部分,即營養和繁殖的部分,感覺和慾望的部分,心靈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與實踐和活動密切相關,所以它的目的就在於追求人類靈魂中感覺和慾望部分的幸福。

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個性特徵,包括民族的精神、氣質、心理、感情、性格、語言、風俗、習慣、趣味、理想、傳統,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諸多方面。不同民族間道德的原則標准亦有所不同。

3、後天性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3)學道德的特點擴展閱讀

相較於西方文化自古希臘以來把道德視為一個獨立分離的單元(哲學中的倫理學),中國古代並沒有特別把道德領域(Moral)跟非道德領域(Amoral,異於指不道德的Immoral)切割開來(中文道與德兩字經常並用,對真善美三者亦無明顯區隔)。

兩者之間界線模糊又經常融為一體(儒家理想的天下觀即為一例,文史哲不分亦為一例,大體上是受到陰陽五行及天人合一思路的影響)。

希伯來、伊斯蘭和印度文化中,道德附屬於宗教,例如耶和華或安拉或法 (印度哲學),並不是獨立的單元;原始部落中(非洲人、印地安人、澳洲土著、台灣原住民等),道德通常附屬於傳統習俗,亦非獨立單元。

❹ 道德教育的特點

道德教育實際上就是對受教育者有目的的是以道德影響 ,幫助受教育者提高道德姐夫和認識,陶冶道德情操,鍛煉他們的道德意志數列的他們的道德信念,培養他們的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道德教育的主要特點應該是反對灌輸,注重受教育者的主體能動性。
要充分注重道德教育理論上的多學科整合關系。
學校的道德教育要注重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結合。有力的保障道德教育的成效。
嗯。

❺ 教師道德的特點有哪些

鑒於教師勞動的特殊性,教師職業道德相應地呈現出如下特點:教師職業道專德標准具有高度的嚴格性屬;教師職業道德意識具有強烈的自覺性;教師職業道德行為具有獨特的示範性;教師職業道德影響具有潛在的深遠性;教師職業道德內容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教師職業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促進教師職業專業化;促進師生生命成長和人格完整;促進社會文明傳承和發展。

❻ 道德有哪些特點

A 具有適用范圍的有限性 B 具有發展的歷史繼承性 C具有表達形式的多樣性 職業道德較之一般社會道德,具有以下特點:①職業道德是在歷史上形成的、特定的職業環境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常常形成世代相襲的職業傳統和比較穩定的職業心理和習慣,因此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②職業道德反映著特定的職業關系,具有特定職業的業務特徵,因而它的作用范圍僅僅局限於特定的職業活動中,只對從事特定職業的人們具有約束力;③職業道德通常以規章制度、工作守則、服務公約、勞動規程、行為須知等形式表現出來。

❼ 道德心理學的特點

雷斯特指出,個體的道德根植於社會環境。因為,群居生活是人類生活的一個特點,人們在相互作用中既需要協調和合作、又需要竭力避免矛盾和沖突,道德在這方面起飛豐與禮儀、習俗、法律等相仿的制約、調節作用。同時,個體的道德也根植於其自身的發展之中。因為,親社會行為方面、群體心理方面、人格發展方面和人類學方面的研究表明,個體發展早期已可發現道德發展的胚芽,個體具有重視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傾向,個體普遍具有當個有道德的正直的人的願望。
但是,反觀心理學對個體道德現象的研究,認知發展學家主要從認知方面加以研究,心理分析學家刻意從情感方面進行考察,社會學習論者則著重從行為習得方面加以探討。這無疑忽視了個體道德具有既源自個體,又源自社會,且屬於一種個體社會價值觀的特點。其實,雷斯特認為,不存在完全排除了情感影響的認知,也不可能有不受任何認知影響的情感,更不會有絲毫不受認知和情感影響的行為,這是個體道德現象的明顯特點。
據此,雷斯特認為,對個體道德這一心理現象應該從這樣的問題入手探究:個體的道德行動是如何產生的?即面對具體情境的個體形成道德行動會經歷哪些心理過程?雷斯特的回答是,合乎邏輯地說,這必然至少經歷四個基本心理過程,也就是遵循著他的道德心理四過程模型。 雷斯特對其模型的四個過程及有關研究的論述如下:
過程一,解釋情境。面臨特定的具體情境,個體必須先竭力加以理解,對自己說明當前發生了什麼,然後估計可能採取哪些行動,以及它們對自己和他人有何影響和後果。
需要指出,在社會情境被解釋的時候,個體還會有情感的強烈喚起,即人們在理解情境的同時就已可能對事件或人物懷有了肯定的或否定的情感。這不是指情感可以獨立於認知,而是表明了隨著最初的認知會一下子產生沖動性的情感。這種情感的喚起常不依個體主觀意志為轉移,而且會使個體去突出或抹殺情境具有的某種意義,故它對動機的形成起著一定的作用,從而也就成了研究者注意的一個熱點問題。 與過程一有關的心理學研究及其成果主要有:旁觀者對突發事件之反應的研究,這方面的結果表明許多個體甚至在解釋相對較為簡單的情境時也會出現困難;助人行為的研究,這方面結果表明是否理解及如何理解情境中的有關線索與是否實施助人行為或是否有自覺而持續的助人行為有密切聯系。上述兩方面的研究表明,不可低估有些個體在解釋社會情境時所面臨的困難,更不能把不當的解釋誤認為是個體心理防禦機制使然。個體對情境的道德意義的理解、解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今天,社會認知研究指出它含有線索檢索、信息整合、作出假設、進行推斷等等,而它們都與個體認知能力的發展有關。
道德敏感性的研究也與過程一有關。這方面的研究發現,對其他人的需要、利益的敏感程度,個體之間有著很大的差異。如有的個體會把別人的每一個舉動、每一項活動、每一種表情都視為飽含著道德意義,而有的個體直到目睹鮮血才會意識到面臨了道德問題。個體的道德敏感性一般會隨年齡和經驗而發展。當前,這個方面有兩位活躍的研究者,他們是M.貝博和J.活爾克,都曾是雷斯特的研究生。貝博的研究在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進行。活爾克的研究則在方法上對前乾作了變化,主要是以心理咨詢情境為刺激材料,並製成了錄像帶。他們都致力於發展這方面的測量記分系統。
過程二,作出判斷。在解釋情境的基礎上,個體從各種可能的行動中決定其中的哪一個在道德上是正確的,這也就是作出道德判斷的過程。 以皮亞傑和科爾伯格為代表的道德認知發展學家在這方面已有大量研究和成果。他們向個體直接呈示道德問題的情境,要求對此作出選擇判斷並陳述其理由,從而了解他們道德推理的依據和道德思維的框架。由此,他們發現了個體道德判斷的圖式和發展階段,而公正觀(感)則是圖式和發展階段的核心問題,它幫助個體對社會情境作出何為道德上是對的判斷。
雷斯特本人於70年代中期以來所進行的「確定問題測驗(DIT)」也與這「過程二」有關。該測驗仍以科爾伯格揭示的道德發展階段為基礎,以兩難道德情境為材料。但該測驗具有的簡潔、易學、易用的特點,使其在80年代初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確定問題測驗」即「DIT」是當代了解個體道德判斷在方法技術上的一個突破性的進展。 過程三,道德抉擇。在道德判斷的基礎上,個體對自己認為在道德上是對的那個行動所賦予的道德價值超過了其他觀念的價值,從而可作出把認識和判斷付之以行動的抉擇。這是一個涉及道德行動的決策過程,有賴於個體的道德價值觀在其價值觀體系中處於相對優於其他價值觀的地位。
雷斯特認為,這一過程是判斷與行動、認識與行為之間的必要環節。基於道德判斷的道德價值觀常常不是個體唯一的價值觀,非道德的價值觀念常頗具誘惑力而使個體不能遵循道德判斷去作出相應的道德抉擇。如在達蒙的研究中,先讓被試說出把一定數量的糖果分給做了手工的兒童時自認為是公正的分配方案,然後讓被試真的去實施,結果是相當部分的被試偏離原來的方案而給自己留下了較多的一份。這表明了被試原來的認知向另外更重要的動因妥協了。 究竟是什麼促使個體把道德價值觀置於其他的價值觀念之上,是什麼能使個體從道德判斷的認識繼而過渡到作出道德行為的抉擇?雷斯特指出,對這一道德抉擇的過程至今研究得不夠,但從已有的心理學理論觀點中還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對此,雷斯特列出了八種理論觀點及其代表人物,它們是: 1、個體行為之所以能夠是道德的,是因為進化使利他主義成為了人的遺傳基因。如威爾遜等。 2、良心使所有的人循規蹈矩,是害羞、內疚、懼怕促使個體變得道德。如阿倫弗里德、艾森克等。 3、個體的道德,只是因其反應獲得了強化和模仿的機會,也可以說個體中是「學會」了社會行為而已。如班圖拉、戈爾戴蒙德等。 4、需要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這樣的社會離不開社會性合作,個體本人則是其中休戚與共的一員,這種認識是個體道德的動力。如杜威、皮亞傑等。 5、道德動機源自對那些比自我更為偉大的東西,如國家、上帝、神、宗教等的敬畏感或自我服從感。如德克海姆、埃里克森等。 6、移情是利他主義、個體道德行為的基礎。如霍夫曼等。 7、生活在建立了公正和關懷關系的環境中,其結果會使個體承擔起道德義務。如羅爾斯、科爾伯格等。 8、關心自我完善、關心自我同一性,這是促成道德行為的動因。如布萊西、達蒙等。 雷斯特建議,道德抉擇過程的研究不妨這樣入手:針對特定情境,上述諸觀點中究竟哪一咱或哪些才起著作用以及起了多大作用。 過程四,實施行為。在道德抉擇的基礎上,個體就得進一步把道德意向具體轉化為道德行動。這一把意向外化或物化為行動的過程不僅需要個體具有相應的體能和技能,而且需要個體能明確行動的具體步驟,克服可能出現的阻礙,戰勝疲勞和挫折,排除分心和干擾。 雷斯特通過引用已有的若干心理學研究指出了影響這一過程的重要因素。如克雷布斯研究欺騙行為時,對被試不僅按道德認知水平而且還按「自我力量」、「自我管理」加以分類,結果發現後者同樣是欺騙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又如,米切爾在研究有關的認知轉換技術對行為的作用後指出,掌握並運用這類技術會使個體在努力追求自己目的的過程中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抵禦可能面臨的極大的情境壓力。又如,馬斯特斯和桑特羅克的研究認為,由某種認知引發的積極的情感狀態是與堅持有成效的工作密切聯系的,個體對行為性質和成效的期望會決定他是否去從事某種活動、願付出多大努力克服困難和克服消極體驗而堅持下去。再如,倫敦的訪談調查表明,「社會性肯定」也是影響行為的一個因素。 雷斯特的上述四個過程組成的模型就是這樣勾劃了個體從面臨道德情境到形成道德行動所經過的心理歷程。這四個過程既不是指個體所具有的基本特質,也不表示一個理想的有道德的人應具有的四種美德。 雷斯礦物質 模型中的每一過程各有其自己的功能。一個人有能力處理某一過程,卻未必有能力勝任另一過程的處理。如能作出復雜判斷、推理的人卻有可能不去實施行動過程,付之以行動並能持之以恆的人卻可能基於相當簡單的判斷和推理。 雷斯特的模型指出了產生道德行為的合乎邏輯的發展過程,但這不是說組成模型的四個過程必然是隨時間推移的一個線性過程。如一個人在確定什麼在道德上是對的,即作出道德判斷時(過程二),可能反過來又會影響這個人對情境有新的或進一步的理解和解釋(過程一)。 雷斯特模型的四個過程之間也存在著交互作用和影響。這方面已有實證研究,較突出的有達利和巴特森的研究,以及施瓦茨的兩項研究。前者發現,當前情境的行為(屬過程四)會影響對情境中新因素的敏感性及認知加工(屬過程一),一個人對某一過程的專注會使他對其他刺激或過程的反應變得遲鈍。後者發現,個體會作出防禦性評價來否認或減輕自己的道德責任感,比如,在過程二和過程三以後,表境的道德意義和個人的道德行動代價變得清楚了,個體會防禦性地重新注釋情境,或者對受害者的大辯論況作較低的評估(屬過程一),以求付出較小代價而又不受良心譴責。 雷斯特模型的四過程,雖與道德認識、情感、意志、行為有聯系,但已不是單一的品德心理成分。如過程一解釋情境時總會有相應的情感喚起,過程二作出判斷時還受過程一形成的情緒狀態和情感體驗所影響,實施行為的過程四更離不開認知、情感和意志活動了。 總之,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否定了種種道德發展理論用某個單一的變數或心理成分來表示的做法,而能綜合地考慮知、情、意、行的各種心理活動。該模型實證地指出了個體從面對情境到產生行動的合乎邏輯的心理過程,縱向地剖析了這些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及交互作用。這種動態的、更貼近生活實際的研究提供了理解個體何以有「德行」的分析框架,能更真實地反映個體道德品質形成的全貌。該模型對道德教育也有啟示,道德教育雖可以著眼於道德品質的諸心理成分,但還可以從對環境的感知到身體力行這樣一個縱向的全過程的各個環節入手。從該模型的研究動態來看,組成模型的四過程的研究深度依次是,過程二即道德判斷最為廣泛和深入,其次是過程一即解釋情境,再次是過程的各個環節入手。從該模型的研究動態來看,組成模型的四過程的研究深度依次是,過程二即道德判斷最為廣泛和深入,其次是過程一即解釋情境,再次是過程四即實施行為,最後是過程三即道德抉擇,故尚有許多工作有待進行,以完善和充實該模型。

❽ 道德的特點有哪些

道德的特徵
共同性
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它指同一社會的不同階級,甚至不同社會的不同階級的道德之間,由於類似或相同的經濟條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著某類相似或相同的特性。
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個性特徵,包括民族的精神、氣質、心理、感情、性格、語言、風俗、習慣、趣味、理想、傳統,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諸多方面。不同民族間道德的原則標准亦有所不同。
歷史繼承性
道德與其它觀念一樣,既有發展的一面,又有繼承的一面。
自律性
道德主體藉助於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藉助於對現實生活條件的認識,自願地認同社會道德規范,並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踐行道德規范,從而把被動的服從變為主動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變為自己內在良好的自主行動。

❾ 科學道德的特點是什麼

首先道德是一個社會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 為規范的專總和,具體屬表現為以善和惡、正義和非正義、公正和自私、誠實和虛偽等道德概 念來評價人們的各種行為和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 而科學道德正是在科學中更應該遵守的 道德准則。科學不能只是單純的研究新的東西而摒棄了調節社會基本關系的道德。所以, 科學必須是建立在良好的道德結構之上的。 學術不端行為和科學活動中的不正之風正是違 反科學道德的惡劣行為, 所以我們通過分析學術不端行為來更加深刻地認識科學道德和學 術誠信的重要性。

❿ 道德的特點是什麼

道德的特點是:

1、穩定性。 一定社會的道德意識是相對穩定的。

2、規范性。 道德用以調節人際關系,指示人們應當做什麼、不應當做什麼,因此同法律一樣,是社會生活中的規范性力量。

3、社會性。 道德產生、存在於人的社會生活中,道德意識、道德規范是社會性的而不是個人性的。

4、層次性。 道德規范之間有不同的層次,有根本性的道德規范,即道德原則,也有建立於道德原則基礎之上的次一級的具體的道德規范。

道德的功能與作用:

道德的功能,一般是指道德作為社會意識的特殊形式對於社會發展所具有的功效與能力。道德的功能是多元的,同時也是多層次的。

道德的認識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會關系特別是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的功效與能力。

道德的規范功能是指在正確善惡觀的指引下,規范社會成員公共領域、職業領域、家庭領域的行為,並規范個人品德的養成,引導並促進人們崇德向善。

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實踐活動,協調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的功效與能力。

道德的作用是指道德的認識、規范、調節、激勵、導向、教育等功能的揮發和實現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及實際效果。

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道德為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服務,是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存在有著重大的影響。

道德通過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自我完善、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

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調節階級矛盾和對立階級之間開展階級斗爭的重要工具。

熱點內容
刑法從輕減輕 發布:2024-11-21 01:42:05 瀏覽:216
最高院關於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發布:2024-11-21 01:32:54 瀏覽:999
運用公共法律服務網的情況匯報 發布:2024-11-21 01:16:51 瀏覽:772
道德講堂誠信ppt 發布:2024-11-21 01:10:45 瀏覽:212
電梯處罰條例 發布:2024-11-21 00:48:25 瀏覽:569
京東白條打電話說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1 00:47:34 瀏覽:185
打官司要賄賂法官嗎 發布:2024-11-20 23:33:21 瀏覽:60
本佳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20 23:28:10 瀏覽:560
關於法律援助工作站規范化建設 發布:2024-11-20 22:31:22 瀏覽:203
濟南企業法律顧問哪家專業 發布:2024-11-20 22:22:11 瀏覽: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