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與實踐

法學與實踐

發布時間: 2020-12-21 06:28:49

1. 如何尋找刑法中關於片面共犯的外文著作或文章

片面共犯初探
[內容提要]:本文首先對片面共同犯罪成立與否進行了初步的探討,指出在我國,片面共同犯罪的成立不僅有理論上的支撐,而且也是司法實踐的需要。並且,有關片面共犯的立法例在國外中也不少見。其次,作者對片面共同犯罪人的存在形式進行了研究,指出在組織犯和實行犯中是不會存在片面共同犯罪的,但在幫助犯和教唆犯中,片面共同犯罪是可以成立的。

[關鍵詞] :共同犯罪 片面 形式

刑法第25條第一款規定了共同犯罪的定義:兩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這個定義為刑事司法實踐中界定共同犯罪成立與否提供了依據。而所謂的共同犯罪故意,是指各行為人通過意思的傳遞、反饋而形成的,明知自己是和他人配合共同實施犯罪。並且明知共同的犯罪行為會發生某種危害社會的結果,而希望和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2]但是,在實踐中經常出現的一種情形是:參與犯罪的人中一方有同他人實施犯罪的故意,暗中配合他人實行犯罪,而另一方卻不知道有人配合自己實施犯罪,因而缺乏共同犯罪故意的情況。此即片面共同犯罪。[3]

對於片面共同犯罪,刑法理論界一直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否認片面共同犯罪的存在;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共同犯罪中共同故意應該是全面和相互的,而片面共同犯罪之中的共同故意是片面和單向的,故片面共同犯罪不能成立。另一種觀點則是肯定片面共同犯罪的存在。筆者以為,片面共同犯罪能否成立,關鍵在於如何理解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故意的聯系。

聯系是關系的一種,關系雖然在一般情況下是相互的,但並不能排除在某些情況下存在非對稱性關系,非對稱性關系可以說是相互性關系的一方面或一種特殊情況,在本質上包括在關系的相互性之中。[4]這也是我們判斷片面共同犯罪成立與否的哲學基礎。

前蘇聯著名刑法學家A·K·特拉伊寧指出:在每個共犯對其他共犯所參與的活動缺乏相互了解的場合,也完全可能有共同犯罪。只是必須注意,只有在執行犯不了解其他參與人(教唆犯或幫助犯)的場合,缺乏相互了解才不排除共同犯罪:他(執行犯)可能不了解他是犯罪的教唆行為的犧牲品,或者不知道幫助犯提供給他犯罪工具。相反,如果執行犯了解其他人的幫助,但其他幫助執行犯的人不了解他的計劃,那麼就沒有也不可能有共同犯罪了。[5]日本刑法學家牧野英一則認為:蓋共同犯罪的意思屬於犯人之心理的事項,其相互交換或共犯者的雙方有此交換,不過是外界的事項。故予輩認為:作為共犯主觀要件的此意思,在片面的場合,尚可成立,在這種場合,對於有此意思的一方,生共犯的效果。[6]

在英美刑法中,雖然不存在片面共同犯罪的概念,但有潛在的同謀犯之名,它相當與大陸法系中的片面共同犯罪。在英美刑法看來,對共同犯罪問題的研究目的在於確定犯罪人在任何條件下對其行為負責。對於共同犯罪中的共同犯罪故意這一主觀要件並不一定要求行為人知道其行為實施的行為是有人幫助的,因為有或者沒有,對其都不影響定罪和量刑。但對幫助者要求其明確認識到他(她)是在幫助他人實施犯罪。這種在被幫助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的幫助他人實施犯罪的幫助者稱之為「潛在的同謀犯」。潛在的同謀犯中的單方共同犯罪意圖並不違反共同犯罪意圖規則,它只不過是一種特殊的共同犯罪意圖罷了。這就是說「共同」犯罪意圖是指犯罪意圖的「相同性質」,而未必都要「彼此知道」,只要幫助者知道他在幫助別人犯罪就算具備了共同犯罪意圖。[7]由此可見,兩大法系在片面共同犯罪問題上雖然稱謂不同,但在承認片面共同犯罪這一點上卻是一致的。

在筆者看來,對於共同犯罪故意中的認識因素,既包括各共同犯罪人通過意思聯絡,明知自己不是單獨一人在實施犯罪,而是與其他人通力協作,共同致力於犯罪的發生;也應包括一方認識到是與他人共同實施犯罪,而另一方尚無此認識的情形。共同故意,並非必須是相互疏通的,只要行為人認識到自己是同他人一起共同實施同一犯罪,那麼,就應認為該行為人具有共同故意。[8]因為,片面共同犯罪與全面共同犯罪在犯罪故意方面只有量的差距,而無質的區別。

片面共同犯罪理論的成立,其實也是司法實踐的呼喚。任何一種理論的存在,都是為解決實際問題而服務的,並且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接受檢驗。對某些片面共犯不以與實行犯相連的共同犯罪論處,完全可能失去追究片面共犯刑事責任的基礎。[9]例如:某甲和某丙均與某乙有仇,一日,甲在自家樓房的陽台上看見丙正持刀追殺乙,乙慌不擇路,逃入一條只有一個出口的小巷,甲見狀後拿了一把鎖跑出去將該巷唯一出口處的鐵門鎖上。後乙因無處藏身被丙追上用刀刺死。在該案中,對丙的行為以故意殺人罪來定罪量刑是毫無爭議的,但對甲的行為,如果不承認片面共犯,而以單獨犯罪來定罪,也只能定故意殺人罪。除此以外,無它罪可定。而如果定故意殺人罪,甲的行為又不符合故意殺人罪的客觀構成要件。

在中外刑法中,雖然對片面共同犯罪的法律形式存在爭議,但卻不乏片面共同犯罪的立法例:例如《泰國刑法》第86條規定:在他人犯罪前或者犯罪時,以任何方法幫助或便利其犯罪的,即使他人不知道該幫助或者便利情況的,也是從犯,應當依該罪法定刑的三分之二處罰。[10]又如台灣79年《刑法》第30條規定:幫助他人犯罪者,為從犯。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亦同。

有學者認為,片面共同犯罪是可能存在的,但不是在任何種類的共同犯罪人之間都存在。具體而言,教唆犯不可能成立片面共犯,共同實行犯也難以成立片面共犯,暗中給實行犯實施犯罪的幫助,事實上是可能的。這種行為,就幫助者一方來說,完全具備共同犯罪的條件,應以片面共同犯罪論處為宜。[11]也有學者認為:片面共同犯罪完全符合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應該屬於共同犯罪,而且片面的共犯范圍非常廣,組織犯、教唆犯、幫助犯、實行犯都可以在實行犯不知情的情況下,利用實行犯的故意犯罪行為達到自己的犯罪目的。[12]

筆者認為:對於片面共同犯罪存在的法律形式,應按照組織犯、實行犯、教唆犯和幫助犯的具體內涵和特徵在現有法律框架內進行分析。

(一)、組織犯

組織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他對於整個共同犯罪行為進行策劃、指揮。這種策劃、指揮行為通常是由刑法總則予以規定。並且,在集團犯罪的情況中,組織犯的組織行為對實行犯的實行行為進行支配,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的關系。也就是說:「在集團犯罪的情況下,實行犯聽命於組織犯,組織犯施令於實行犯,兩者之間存在相互的犯意聯系,不存在片面組織犯的問題」[13]

(二)、實行犯

實行犯是具體犯罪行為的執行者,其在共同犯罪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共同犯罪中其他參與者的犯罪意圖都是通過實行犯的實行行為來實現的。

筆者認為,在共同犯罪中,各共同實行犯在主觀上應該具有全面和相互的聯系。即便在主觀上此實行犯對彼實行犯具有片面的共同犯罪故意,也沒有必要承認其為片面的實行犯,只要徑直依照刑法分則的有關條文定罪量刑就可以了。[14]因為,在共同實行犯中,各共犯之間的實行行為形成了犯罪的合力,同時一致地導致犯罪結果的發生,即便它們之間存在片面的犯意,也不會發生定罪處罰上的法律盲點。

(三)、幫助犯

幫助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是輔助的,他本人並不參與犯罪的實行,但為共同犯罪提供便利條件。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輔助作用表現在排除犯罪障礙,創造有利條件等方便。

對於幫助犯,只要其同時具備了幫助他人實施犯罪的客觀行為和幫助他人實施犯罪的故意。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就已確定。對於幫助犯,犯罪故意中的認識因素和意志因素均應包括兩個層次。就認識因素而言:首先,幫助犯要認識到實行犯所實施的犯罪行為是一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其次,也要認識到自己的行為為實行犯實施犯罪行為提供了便利條件。就其意志因素而言,一是對自己的幫助行為持希望或放任的態度,另一是對受自己幫助的實行犯所造成的危害社會的結果持希望或放任的態度。

由於幫助犯本身不參與具體犯罪行為的實施,其對犯罪結果的追求是通過實行犯的實行行為來實現的。這種犯罪實行行為與幫助犯的幫助行為在空間上的間隔性決定了存在幫助犯有同他人(實行犯)共同犯罪的故意,而實行犯卻不知曉的情形。也就是說,對於幫助犯而言,存在著片面的共同犯罪。

(四)、教唆犯

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教唆犯的一個重要特徵是通過勸說、請求、挑撥、刺激、利誘、慫恿、囑托、脅迫、誘騙、授意[15]等表現形式使本沒有犯意的人產生犯意,但其本人卻不實行犯罪。教唆犯以製造犯意並向他人灌輸其製造的犯意為己任,以此區別於其他共犯。

對於教唆犯能否成立片面共犯,理論界一直存在爭論。一種觀點認為不可能成立片面共犯,因為如果被教唆者沒有意識到有人在唆使其犯罪,無論其實施的是否為教唆者所教唆 的犯罪,均應按其個人犯罪定罪處罰。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可以成立片面共犯。

筆者認為:在教唆者暗中唆使他人犯罪,而被教唆者並沒有意識到有人在唆使自己實施某一犯罪,卻產生了犯意,進而實施了教唆者所教唆的犯罪的情況下,片面的共同犯罪是可以成立的。例如:甲乙各經營一家服裝店,乙由於經營有方而生意興隆,但甲卻不善經營故生意清淡。甲一直認為是乙搶走了他的生意而懷恨在心。後了解到乙的雇員丙因不服從管理而遭到乙的解僱也一直想「修理」乙。一日,甲與別人閑談時見丙走過來,甲故意裝作沒看見和別人說乙家要是被偷就好了,那樣,乙就不會這樣神氣了。丙聽後,產生了盜竊的犯罪意圖並實施了犯罪。在本案中,甲的唆使使丙產生犯意,而丙卻以為甲是在與別人閑談,而不是唆使自己犯罪。但對甲而言,其教唆丙犯罪是客觀存在的,這個事實並不能因丙對甲的教唆不知情而被否認。刑法對犯罪的確認是以主客觀相一致為原則,既然甲有了唆使丙犯罪的故意,也有了具體的教唆行為,並且這種行為已經達到刑罰當罰性的程度。那麼,我們就應追究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我們不承認片面共同犯罪的話,那麼將失去追究甲刑事責任的理論依據。

也有學者認為:在教唆犯暗中唆使被教唆者實施了其教唆之罪,但被教唆者並不知情的情況下,對被教唆者按其個人獨立犯罪來追究其刑事責任,而對教唆者則按教唆未遂來處罰[16]。這種觀點值得商榷。在片面教唆犯的情況下,雖然被教唆者沒有認識到有人在唆使其犯罪,但對教唆者來說,他是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使被教唆者產生犯罪意圖從而去實施犯罪,也認識到了被教唆者的犯罪行為將會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對上述的認識內容持希望和放任態度。客觀上,教唆者實施了教唆行為並且被教唆者也實施完了犯罪行為。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不存在教唆未遂之情形。

--------------------------------------------------------------------------------

[1] 邾茂林,男,華東政法學院2001級碩士研究生,安徽省繁昌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員,聯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2]高明喧主編:《新編中國刑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頁

[3]蘇惠漁主編:《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頁

[4]高青海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上冊),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7-308頁

[5] A.H.特拉伊寧:《犯罪構成的一般學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236頁

[6]牧野英一:《日本刑法》,有斐閣(日本),1939年版第395頁

[7]儲槐植:《美國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112頁

[8]李光燦、馬克昌、羅平:《論共同犯罪》,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頁

[9]蘇惠漁主編:《犯罪與刑罰理論專題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60頁

[10] 吳光俠譯,謝望原校:《泰國刑法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頁

[11]李光燦、馬克昌、羅平:《論共同犯罪》,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頁

[12]姜偉:《犯罪形態通論》,第246頁

[13]陳興良:《共同犯罪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119頁

[14]同上,第117-119頁

[15]同上,第98頁

[16]蒲全方,《「片面共犯」應予否定》,載《法學與實踐》,1986年第6期
http://www.law-lib.com/zt/4451.asp
http://www.findlaw.cn/lawdict/4451.asp

2. 尹田的學術成果

《契約自由與社會公正的沖突與平衡》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2卷,法律出版社94年12月
《法國合同責任的理論與實踐》 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3卷,法律出版社95年5月
《法國不動產公示制度》 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16卷,金橋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出版
《法國合同法對消費者利益的特殊保護》《外國法譯評》 94年第3期
《法國民法上合同的司法變更原則》《外國法譯評》95年第4期
《自由與公正的沖突》《比較法研究》95年第3期
《法國民法上的取得時效》《法學評論》98年第2期
《法國民法上合同解除的法律適用》 《法商研究》95年第3期
《法國民法上的添附權》 《法商研究》97年3期
《法國民法上動產與不動產的法律地位》《現代法學》96年第3期
《法國物權法上動產的即時取得制度》 《現代法學》97年1期
《法國物權法上的佔有制度》 《現代法學》97年5期
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民商法學》98年1期全文轉載
《法國合同法中的強制性合同》 《現代法學》95年1期
《法國合同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則》《外國法學研究》93年第2期
《法國合同制度的發展與保護消費者利益》《外國法學研究》94年第1期
《法國民法理論有關合同原因問題的紛爭》 《外國法學研究》94年第2期
《法國合同立法中形式主義的復興》《外國法學研究》94年第3-4期
《法國民法上重大誤解的法律適用》 《外國法學研究》95年第1期
《法國民法上合同無效的效果》《外國法學研究》95年3期
《法國民法對合同訂立過程的法律調整》 《外國法學研究》95年第4期、96年第1期
《法國民法上的無形產權》 《外國法學研究》第96年第3期
《法國民法上的動產優先權》 《外國法學研究》第97年第1期
《法國民法上的不動產優先權制度》 《外國法學研究》97年第5期、98年第1期
《法國民法上的託管財產所有權》 中央政法幹部管理學院學報97年6期
《法國民法上脅迫的法律特徵》 《法學與實踐》95年第4期
《法國民法中善良風俗的淵源及其法律適用》 《法學與實踐》94年第5期
《法國民法上的表見行為》《雲南法學》96年第2期
《法國民法上欺詐的構成條件》 《雲南法學》95年第3期
《論意思自治原則》 《政治與法律》95年第3期
收入《中國法學論文集》,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法學》95年7期全文轉載
《我國經濟合同仲裁機關的性質及其法律地位》 《法學研究》85年第4期
《論法人與其工作人員之間的代理關系》《法學研究》85年第6期
《論民事代理的適用范圍》《法律科學》89年第1期
《論遺囑的法律效力》《政治與法律》84年第5期
《論附條件或附期限的遺囑的法律效力》 《政治與法律》86年1第1期
《論法人對其工作人員執行職務時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政治與法律》86年第4期
《被繼承人生前債務清償問題探討》政治與法律》87年第3期
《論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政治與法律》89年第5期
《論表見代理》《政治與法律》88年第6期
《論民事行為無效後的財產返還》《政治與法律》93年第3期
《論無效民事行為的承認》 《政治與法律》 94年第6期
《論因誤解而為的民事行為》 《政治與法律》93年第1期
《離婚糾紛中第三者的法律責任》《法學季刊》85年第2期
《試析企業廠長的意志與企業法人意志的關系》《法學季刊》86年第1期
《論民事連帶責任》《法學雜志》86年第4期
《論權利的本質》(合寫) 西南政法學院86年《政治與法律論文集》
《再論民事連帶責任》 《川滇黔民法論文集》86年
《對王順妹遺產繼承糾紛的處理意見》《福建司法》86年第5期
《宣告死亡是公民民事權利能力終止的法定依據》 《中國法制報》86年12月2日
《附義務的遺囑的法律特徵探討》 《中國法制報》87年12月2日
《論繼承權訴訟時效的起算》 《法制日報》88年6月15日
《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合寫) 《法制月刊》87年第2期
《海峽兩岸民事法律行為制度的比較研究》 《台灣法研究學刊》95年3期
《我國新合同法上的表見代理制度評析》 《現代法學》2000年第5期
《論涉他契約》《法學研究》2000年第1期
《論「不公正勝於無秩序》 《民商法論叢》第19卷 1.《民事法律行為與代理制度研究》(獨著 )重慶大學出版社1993年4月
2.《法國現代合同法》(獨著) (梁慧星主編:《中國民商法專題研究叢書》)法律出版社1995年9月(注:本書繁體字版《法國現代契約法》,由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10月出版)
3.《法國物權法》(獨著) (梁慧星主編:《中國民商法專題研究叢書》)法律出版社1998年2月(注:本書繁體字版《法國物權法》,由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11月出版)
4.《中國保險市場的法律調控》(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1.《民法教程》(主編)(司法部統編成人高等法學教育通用教材) 法律出版社1997年8月
2.《民法學實踐教程》(副主編)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3.《中國民法學教程》(參編)法律出版社1997年8月
4.《保險法教程》(參編)(司法部統編成人高等法學教育通用教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10月 1.《民法基本知識》(獨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2.《我國房產政策和法律的運用》(參編)重慶市房地產經濟學會1984年
3.《中國民商法大全.商事編》(副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

3. 邵建東的主要學術成果

1、《德國新史》(與陳曉律合著),香港開明書局1991年版,台灣1993年重印。
2、《競爭法研究》(與戴奎生、陳立虎合著),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年版(本書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3、《東亞法律經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與丁邦開、戴奎生共任主編),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年版。
4、《中國競爭法》,獨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Unternehmensgruppen und Zusammenschlusskontrolle in China: Empfiehlt sich eine Regelung nach deutschem Modell?》, Peter Lang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1996.
6、《中德商法熱點問題研究》(主編,列第二),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7、《中德法典編輯與法律繼受》(主編,列第二),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8、《德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研究》,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9、《Chinesisches Zivil- und Wirtschaftsrecht》 (Hrsg.), Institut für Asienkunde, Hamburg 2001。
10、《Chinesisches Zivil- und Wirtschaftsrecht》 (Hrsg.), Institut für Asienkunde, Hamburg 2001。
11、《德國法學教育的改革和律師職業》,編譯(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2、《德國民法總則編典型判例17則評析》,編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德國的康采恩與康采恩立法》,載《國外社會科學信息》1993年第4期。
2、《從德國康采恩法看中國企業集團的法律問題》,載《中德經濟法研究所年刊》1993年。
3、《論德國合同法中的合同自由原則和社會約束原則》,載《南京大學法律評論》1994年創刊號。
4、《析德國競爭法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控制》,載《法學雜志》1994年第4期。
5、《論德國民法中的可撤銷法律行為》,載《南京大學法律評論》1994年秋季號。
6、《德國康采恩法研究》,載《現代法學》1994年第6期。
7、《論可撤銷的法律行為:中德民法比較研究》,載《法律科學》1994年第5期。
8、《德國環境責任法中的損害賠償責任》,載《國外社會科學信息》1994年第5期。
9、《論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民事責任》,載《法學》1994年第8期。
10、《論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一般構成要件》,載《中德經濟法研究所年刊》1994年。
11、《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一般條款》,載《法學》1995年第2期。
12、《德國競爭法對中小企業的特殊規定》,載《南京大學法律評論》1995年春季號。
13、《不正當競爭民事責任應采推定過錯責任》,載《法學與實踐》1995年第2期。
14、《德國反壟斷法對卡特爾的規定》,載《法學雜志》1995年第3期。
15、《論意思表示的發出與送達――德國法的啟示》,載《外國法譯評》1995年第3期。
16、《Irrefuehrende Werbung als unlautere Wettbewerbshandlung im chinesischen UWG》, in: GRUR Int. 10/1995.
17、《論意思表示的解釋》,載《南京大學法律評論》1996年秋季號(本文被人民大學資料復印中心製作成民商法類學術卡片)。
18、《德國法學教育制度漫談》,載《南京大學法律評論》1996年秋季號。
19、《德國民法中附保護第三人效力的合同》,載《比較法研究》1996年第3期。
20、《論僱主責任》,載《南京大學法律評論》1997年春季號(本文被人民大學資料復印中心製作成民商法類學術卡片,並被人民大學資料復印中心《民商法學》1997年第9期全文轉載)
21、《德國民法典與中國民事立法》,載《中德經濟法研究所年刊》1996/1997合刊。
22、《規范企業合並――德國反壟斷法的啟示》,載《國際貿易》1998年第4期。
23、《論舊中國民法繼受德國民法的原因》,載《南京大學法律評論》1998年春季號。
24、《外國反壟斷法對名牌商品的特殊保護》,載《外國法學研究》1998年第1期。
25、《中國法律對企業合並的控制》,載王曉曄主編《反壟斷法與市場經濟》,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6、《Zur Aufnahme des BGB im alten China》, in: Juristenzeitung 2/1999, S. 80-86. Besprechung in Frankfurter Allgemeiner Zeitung vom 11. Februar 1999 (Vorbildlich). (本文題為《舊中國對德國民法典的繼受》。作者先後在德國多所大學作該領域的專題報告。文章發表在德國著名法學刊物《法學家報》(Juristenzeitung)上。對於本文,德國最大的全國性日報《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1999年2月11日作了專題評論,影響甚廣)。
27、《論德國民法中的讓與擔保制度》,載《外國法學研究》1999年第1/2期。
28、《論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載《南京大學法律評論》1999年春季號。
29、《競爭法方案――德國新招標投標法介評》,載《國際貿易》1999年第9期。
30、《論正當競爭權》,載《中德商法熱點問題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1、《論德國商法的最新修訂》,載徐學鹿主編《商法研究》第一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32、《Die juristische Ausbilng in China》, in: Newsletter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Juristenvereinigung, 2/2000
33、《卡特爾——自由競爭的天敵》,載《人民法院報》2000年8月16日理論版。
34、《中國繼受德國民法的實際效果與歷史功績》,載《中德法律繼受與法典編纂》,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5、《德國反限制競爭法的最新修訂》,載《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00年春季號。(人大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全文轉載,收錄入《中國經濟法學精粹》2001年卷)《表示意識是否意思表示的要素――德國聯邦最高法院錯誤擔保案研究》,載《民商法論叢》總第17期,金橋文化出版香港公司2000年版。
36、《表示意識是否意思表示的要素――德國聯邦最高法院錯誤擔保案研究》,載《民商法論叢》總第17期,金橋文化出版香港公司2000年版。
37、《德國民法的百年發展》,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前沿「系列講座第八講,2000年12月5日在人民大學作報告,報告內容登載在《中國民商法網》(China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http://www.civillaw.com.cn/lawfor/salon/lawfore/04.asp)。
38、《德國競爭法如何規范比較廣告行為》,載《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春季號。(人大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2年第3期全文轉載)
39、《包機合同糾紛案研究》,載王利明主編《判解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編)總第三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40、《善良風俗――德國法界分正當競爭與不正當競爭的一般標准》,載楊紫烜主編:《經濟法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41、《德國「雙軌制」法學教育制度及其對中國的啟示》,載《法學論壇》2002年第1期。
42、《論折扣與不正當競爭》,載《南京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43、《中國競爭法應當從實體上規范打折行為》,載《海峽兩岸經濟法學研討會論文集》(2001卷),徐傑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4、《不正當競爭法律責任比較研究——以中國和德國競爭法為考察對象》,載徐傑主編《經濟法論叢》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5、《中國學習借鑒德國民法經驗之我見》,載【台灣】《月旦民商法》2003年特刊。
46、《中國不應當對德國民法說「不」》,論文,載《法治時代》2003年秋季號。
47、《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一般條款及其在司法實踐中的適用》,論文,載《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春季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3年12期全文轉載)。
48、《論私法在維護正當競爭秩序中的作用》,載《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
49、《憲政與民法》,載《唯實》(江蘇南京)2004年第1期。
50、《中國大陸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制環境及其完善》,載【台】《社會文化學報》(台灣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學報)2004年春季號。
51、《德國法學教育最新改革的核心:強化素質和技能》,載《比較法研究》2004年第1期。 1、【德】松尼曼編:《美國和德國的經濟和經濟法》,法律出版社1991年。
2、【德】梅迪庫斯著:《德國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獲江蘇省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3、【德】帕拉斯著:《內陸亞洲厄魯特歷史資料》,邵建東、劉迎勝譯,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德】拉倫茨著:《德國民法通論》,王曉曄、邵建東、程建英、徐國建、謝懷栻譯,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德國反限制競爭法》,載《外國法譯評》1999年第4期,2000年第1期至第4期。
6、《德國債法現代化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 法學的法學發展簡史

在中國,法學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是中國古代文化史上極為輝煌的時期,各學派相繼興起,百家爭鳴。法就是各家(主要是儒墨道法四家,尤其是儒法兩家)爭論的問題之一。這一時期法家的法律思想對中國後來的思想家有深遠影響。春秋時期,中國古代法律已從習慣法向成文法、從秘密法向公開法發展。子產鑄刑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動。到戰國時期,魏國執政李悝在各諸侯國法律的基礎上制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較完整的封建社會的法典《法經》。這部《法經》雖早已失傳,但在一些歷史著作中載有其篇目。《法經》開創了中華法系獨樹一幟的立法先河,確立了中國封建社會法典的基本體系,以後的《秦律》、《九章律》、《曹魏律》、《泰始律》、《開皇律》、《唐律疏議》的體例都是在《法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戰國時期的法律思想主要是由商鞅、韓非等人為代表的法家提出的。與儒家相反,他們強調法律及其強製作用,而輕視聖賢或道德感化作用,即主張「法治」。法家還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法律思想,如法作為一種權衡、規矩、尺度,提供一個判斷是非的客觀准則;法應隨時代而變;法由國家制定;法應公開,應平等適用;應嚴格守法,法與賞罰不可分,等等。那時法家所主張的「法治」,是以加強君主專制和嚴刑峻罰為基礎的,不同於西方17~18世紀反封建專制 、反酷刑的法治。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君主專制國家,採納了法家另一代表人物李斯的建議,下令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學代替法律,而是「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法家思想來立法。
漢武帝採納儒家董仲舒的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在思想領域中,儒家學說被奉為正統,儒家的法律思想壟斷了長達2000年的法學領域。通常所講的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法律思想就是指這2000年的儒家法律思想,事實上是推行政治上、思想上的專制主義,其結果是導致法學在中國的衰落。
在這一時期中,繼百家爭鳴而起的是依照儒家學說,對以專制君主名義發布的成文法進行文字上、邏輯上解釋的律學,即通常所說的注釋法學。東漢經學大師馬融、鄭玄等都曾對漢律作章句註解。晉朝張斐和杜預也曾對漢律作註解。東晉後,私家註解逐漸由官方註解所取代。
唐代大臣長孫無忌等人於公元 652 年奉詔編寫《唐律疏議》一書,對《唐律》作了權威性的解釋,與唐律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完整保存的法律文獻。它以儒家的「德主刑輔」作為主導思想。《唐律》及其《疏議》集戰國至隋各代法律之大成,又成為唐以後宋、元、明、清各代法律的典範。《唐律》對當時中國近鄰國家日本、朝鮮、越南等國法律也有重大影響。因而在國內外法學著作中,通常將以唐律為代表的中國封建法律以及其他國家仿照唐律而制定的法律,稱為中華法系或中國法系。
從三國魏明帝時起,設律博士職,專門傳授法學。這一官制一直延續到宋朝,至元代才被廢除。晚清法學家沈家本在總結中國歷史上法學的發展時曾認為,元明清時法學已日趨衰落。1740年編成的《大清律例》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部法律。
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逐步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司法制度和法律思想領域也發生相應變化。康有為的《大同書》、孫中山關於三民主義和五權憲法的思想、嚴復所翻譯的許多西方名著,都包括了西方18~19世紀流行的法律思想,既有民主主義、自由主義,又有社會學、進化論方面的內容。
如果說嚴復等人在中國傳播的主要是西方法理學方面的思想,那麼,以沈家本為代表的政府官員則主要傳播西方法律制度,特別是基於羅馬法的民法法系法律制度的思想。沈家本任修訂法律大臣時,主持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仿照西方模式改革中國傳統法律的工作。他派遣政府官員和學生出國考察和學習西方法律,聘請日本法學家來中國修訂法律和講學,1906年創立第一所近代法律學校;組織翻譯了大量外國法律。
在1911 年辛亥革命後至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西方各種法律思想,繼續傳入中國;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也開始傳入中國。 人類歷史上積累了豐富多彩的法律文化。除中國外,還有古代埃及、古代兩河流域鄰近地區各國、古代印度以及中世紀伊斯蘭教各國、日本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文化。西方法學的內容極為廣泛,通常指古希臘 、羅馬奴隸制社會、西歐封建社會以及近現代西方資產階級的法學或法律思想。
在以雅典為代表的古希臘城邦,盡管成文法並不很多 ,也沒有職業法學家,但當時哲學、政治學、倫理學、文學等著作中,探討了關於法的許多基本問題。例如法是神授還是人定;法的基礎是權力還是自然、正義或理性;是法治還是一人之治 ,以及法和民主 、自由 、平等的關系 ;法和國家、自然法和實在法之間的關系,等等。這些思想對後世西方法學一直具有影響。
與古希臘不同,古羅馬的成文法(主要是私法)和法學極為發達。在西方歷史上,正是在羅馬帝國前期,第一次形成了職業法學家集團,第一次出現了法律教育和法學學派 ,第一次出 現了法學著作。羅馬五大法 學家之一的蓋尤斯的《法學階梯》,是一部最早的並完整保存下來的西方法學著作。
歐洲中世紀,由於天主教會在政治、經濟上佔有很大勢力,教會神學在思想領域中居於壟斷地位,法學與哲學、政治學等都成了神學的附庸。到中世紀中期和後期,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在封建社會內部的出現和成長,出現了一種以恢復和研究羅馬法為核心的法學,即自12~16世紀相繼出現的義大利的注釋法學派、評論法學派以及法國的人文主義法學派。這三個法學流派雖各有特點且相互對立,但通過它們 ,羅馬法在歐洲大陸得到廣泛傳播,從而為歐洲大陸以羅馬法為基礎的統一的法律的形成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與歐洲大陸不同,英國中世紀的法,主要是普通法。這種情況表明了以後西方世界兩大法系的淵源:民法法系(又稱大陸法系)是在羅馬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普通法法系(又稱英美法系)是在英國普通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17~18世紀最為盛行的法律思想是古典自然法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荷蘭的H.格勞秀斯、英國的T.霍布斯和J.洛克、法國的C.L.S.孟德斯鳩和 J.-J.盧梭等人。他們的學說和政治綱領盡管有很多差別,但總的來說 ,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壓迫、爭取民族獨立的思想,是《獨立宣言》和《人權宣言》以及資產階級民主、法制的理論基礎。這個學派極大地提高了法在社會中的地位,倡導了一系列新的法律原則,創立了憲法、國際法等新的法律學科,沉重地打擊了神學,使政治學、法學擺脫了神學的束縛。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法典《拿破崙法典》,就是在這個學派的思想基礎上制定的。古典自然法學派起過巨大的歷史進步作用,但也不可能超出時代所給予它的限制。
《法國民法典》亦即《拿破崙法典》
在19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統治的確立,古典自然法學派漸趨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歷史法學派、分析法學派和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家的哲理法學派。在歐洲大陸,開展了廣泛的編纂法典的活動,比較法學和行政法學隨之興起。隨著英國和歐洲大陸一些國家從事殖民擴張,普通法法系和民法法系的影響擴展到世界其他地區,西方兩大法系終於確立起在世界范圍的地位。
進入 20 世紀 ,西方法律和法學的一個重大問題是所謂「法的社會化」問題,即強調法不僅應保護個人權利,而且應著重保護社會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新的科技革命,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空前發展,國家經濟職能大大增強 ,資本主義經濟有了較大發展,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更多地採用改良、讓步和福利主義政策。在這種條件下,一般地說 ,資產階級統治相對穩定,資本主義民主和法制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它們主要體現在下列方面:
①德、意、日三國在戰後通過新憲法,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和法制;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的人權和公民權利有所擴大,憲法和法律監督進一步加強。
②立法重點從私法轉向公法,新的公法、公法化的私法、公私混合法大量出現。
③在立法指導思想上,已從17~19世紀的理性主義、概念論法學轉向現實主義、利益多元論和折衷主義,在強調法律重大作用的同時承認這種作用的局限性。
④在法律形式上,雖然也制定和修改了若乾重要法典,但一般採用單行法、特別法形式。
⑤對司法組織和程序進行改革,加強法官解釋法律的權利 , 形成事實上的 「 法官創制的法律」。
⑥兩大法系逐步靠攏 、 國際立法增多。但與此同時,破壞法制的現象仍然大量存在。
在法學領域中,學派更加繁多,新自然法學(或類似的價值論法學)、新分析實證主義法學和法律社會學三大派別相互靠攏。非法學思潮對法學影響更不斷擴大,出現了經濟分析法學、批判法學等新的法學派別。
馬克思主義法學
在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主義出現以前,法學領域幾乎一直是由有產階級思想家、法學家壟斷的。他們為法學提供了大量歷史資料,有的人在闡述法律現象的某些方面,也提出了合乎或接近科學的觀點,有的法律思想也起過歷史進步作用。但由於階級地位和時代的局限性,他們沒有也不可能真正科學地闡明法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
馬克思主義3個組成部分中所包含的馬克思 、 恩格斯的法律思想,構成了馬克思主義法學。它的出現為法學領域帶來了根本變革。它代表了無產階級及其他勞動人民的利益 ,以歷史唯物主義科學地闡明了法的本質和發展規律,使法學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
馬克思主義法學與以往法學的原則區別
①以往法學主要以歷史唯心主義為基礎,否認經濟因素對法的最終決定作用。馬克思主義法學認為,法是掌握國家政權階級意志的體現,而這種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這一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當然,法和經濟以外的各種因素也相互作用。但歸根結底是由經濟因素決定的。
②以往的法學否認法的階級性 ,馬克思主義法學肯定法的階級性,同時肯定法的繼承性。馬克思主義法學和社會主義法都是在批判地繼承人類歷史上優秀法律文化遺產的同時創立和發展的。
③以往的法學大都認為法是超歷史的,永恆存在的。馬克思主義則認為,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到了共產主義社會,法也將隨著國家的消亡而消亡。那時當然還有具有某種強制力的行為規則,但已不是階級意義上的法了。
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法學方面的主要貢獻是:
①他們在闡明歷史唯物主義的同時也就說明了法的本質和發展規律。
②他們在考察和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以及在直接參加革命斗爭的實踐中,分析和批判了資產階級的法律制度。
列寧對馬克思主義法學的主要貢獻是:
①在領導革命斗爭,特別是在與俄國自由資產階級、孟什維克、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者和其他機會主義者作斗爭的過程中,揭露了沙皇俄國以及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的法律制度,特別是與資產階級代議民主制相聯系的資產階級法制的本質及其虛偽性。
②他在領導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創建蘇維埃政權的過程中開始提出了關於社會主義法制的理論。
法學在當代中國的發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夕中共中央關於廢除國民黨政府《六法全書》的指示以及《共同綱領》關於廢除舊法律創建新法律的規定 ,都表明一種新的法學在中國大陸的創立。但在相當長 時期內 , 這一法學的發 展經歷了曲折的過程。1978 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 中國法學就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的指引下,成為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服務的法學,它在當代中國的條件下發展了法學。
當代中國對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發展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個方面是在中共和國家重要文獻或領導人關於法制的重要論述中體現的發展。
首先,法制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法學的發展提供了最有利的條件。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總結了中國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同時也研究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經驗,對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製作出了科學的論斷:「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和極大的權威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和十四大都重申和發展了這一結論: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內在屬性。沒有民主和法制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也闡明了文化大革命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於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被忽視,為了防止類似悲劇的重演,就必須加強民主和法制。
其次,法律和宏觀經濟調控也促進了法學的發展。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對經濟的管理手段主要依靠指令性計劃和行政指令,採用直接控制為主的運行機制。在這種情況下,法律作用是有限的。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過程中,人們已日益認識到法律在經濟領域中的巨大作用。1984年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中提出 ,「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准則需要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從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改為主要依靠經濟手段、法律手段,並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的間接控制方式。中共十四大將中國經濟體制的目標,確定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後,法律在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就更為加強,法學研究隨之進一步開展。
同時,中共中央主要根據中國經驗,提出了綜合治理的方針,即在中共和政府的領導下,政法機關協同其他各機關、團體,動員一切社會力量,充分運用政治、經濟、法律、行政、文化、思想道德教育等各種手段,預防和打擊犯罪,改造罪犯。十餘年來的社會實踐證明,這一方針是完全正確的。這種綜合治理的理論是對法學,特別是對刑法學、犯罪學等法學學科的重要貢獻。
此外,還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即設想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台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按照這一原則來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完成。一國兩制實現就意味著「一國數法」的出現。這將推動當代中國法律和法學向多樣化發展,對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發展是一重大貢獻。
當代中國對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發展另一個方面是中國的專業的法學工作者對馬克思主義法學的貢獻。主要是:
①對一系列重大法學理論問題進行專門研究,為此而撰寫專著、教材和論文,以及編寫法學工具書、召開學術研究會。在各個部門法學以及國際法學中都曾進行過有關本學科重大問題的研究。
②改進和發展許多已有一定基礎的法學學科(如憲法學、刑法學、民法學、訴訟法學和國際法學),同時又創建許多在國內以往並不存在的新學科,如經濟法學、行政法學、軍事法學、科技法學、環境法學、現代西方法律哲學、法律社會學、比較法學、立法學等,並發表有關論著。
③專業法學工作者經常參加憲法和其他重要法律的起草工作,或提出有關立法建議等,很多專業法學工作者出任兼職律師或參加其他法律實際工作。這些活動都有助於法學與實踐的結合。
④從事法律院校教師工作,培養中高層次的法律專門人才(大學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為此編寫大量各種形式的法學教材。
⑤將國外法學(包括方法論)新動向引入國內作為借鑒,為此翻譯了不少外國法學論著、法律、法規、法學工具書等,並進行了廣泛的國際法學交流,大量的學生、教師去國外學習、進修和講學或參加國際法學會議,又有不少外國法學家來中國講學和學習。
法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不同於文學、哲學、史學等人文科學的一個特徵,就是法學、經濟學比文學、史學等更具有強烈的適用性。因此,強調法學理論要經世致用,不要變成玄之又玄的經院哲學,在總體上是不錯的。從主觀上來說,中國法學家們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學說遠離現實,但從客觀上來看,法學家的不少主張離實際操作過遠的現象,還是相當嚴重。這一問題不能僅僅用法學家的批判性和理想性品格來解釋,而就聯系中國的法學教育體制和法學家的出身經歷,作更廣泛的考察。
從法學教育體制來看,據筆者有限的了解,西方不少大學法學院的院長、教授都有過擔任政府官員、法官、檢察官、律師的經歷,他們把豐富的社會經驗和知識一道傳授給了學生。而中國法學院院長、教授中有過官員、法官、律師、檢察官經歷的實在為數不多。他們大都是從高中進大學,然後留校任教,這種經歷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深入了解實際,不可能具有較為豐富的社會經驗,要他們的學說貼近實際(不是盲從、附隨實際)也多少有點勉為其難,要他們立場公正、持論公允,也非舉手之勞。
瀏覽一下,醒目的著名法學家,他們大都有擔任過官員、法官等經歷。根據何勤華教授主編的《外國法律史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所作的統計,古羅馬時代的著名法學家有四個:蓋尤斯、帕比尼安、烏爾比安、查士丁尼,除蓋尤斯出身不詳外,帕比尼安曾擔任過申訴官、帝國高級法院院長、近衛都督(相當於副皇帝)等。烏爾比安擔任過帝國高級法院法官助理、帝國議事會成員,近衛都督。查士丁尼是東羅馬帝國(又名拜占庭帝國)著名的皇帝。
法國近代以來的法學家有居亞斯和朴蒂埃兩位,居亞斯雖未當過官,但其師從的是巴黎高等法院院長的法國駐威尼斯大使弗利埃,朴蒂埃則在奧爾良初等法院法官助理的職位上工作了50年。
德國近代以來的法學家有薩維尼、耶林、祁克等三位,除耶林外,薩維尼擔任過普魯士樞密院議員、柏林上訴法院法官、最高法院顧問等,祁克大學畢業後擔任過律師、見習司法官、軍官等。近代以來的著名法學家有科克、布萊克斯通、邊沁、奧斯丁、梅因等五位,這五位都有過官員或律師的經歷。科克做過律師,擔任過諾里奇市法院的首席法官、倫敦市法院的首席法官、英國副總檢察長、國會下議院議長、英國檢察總長、高等民事法院的首席法官、王座法庭首席法官、樞密院成員等。布萊克斯通做過律師,大學校長、法院陪席法官、國會議員、王室法律顧問、王室副總檢察長、高等民事法庭法官等。邊沁做過律師,雖然他是個很內向的人,但為了自己的學說能緊密聯系實際,他走出書齋,曾經草擬了憲法、民法、刑法以及議會改革的要點,給俄國沙皇編製法律。奧斯丁當過陸軍軍官,做過律師,被大法官布勞漢任命為第一刑法委員會的委員,擔任過皇家刑法和訴訟委員會的成員。
美國近代以來著名的法學家有霍姆斯、卡多佐、龐德等三位。霍姆斯做過律師,擔任過馬薩諸賽州最高法院法官和首席法官、聯邦最高法官大法官等。卡多佐做過律師,擔任過紐約州最高法院法官、紐約上訴法院常任法官和首席法官、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等。龐德做過律師,擔任過內布拉斯加州高級法院上訴受理專員和州最高上訴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政府的司法部顧問和教育部顧問等。
經濟學家中也有類似情況。作為首屆(196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簡·丁伯根從年輕時起就投向仕途,在荷蘭中央政府任職15年。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肯尼斯·阿羅,1962年就任於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後來成為肯尼迪總統的經濟顧問。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薩繆爾遜1941年受聘到美國資源計劃局工作,1945年擔任美國財政部經濟顧問,1953年在美國預算局任職,擔任過肯尼迪和約翰遜兩位總統的首席經濟顧問。197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蒙·庫茲涅茨二戰期間被美國政府委任為華盛頓戰時生產局計劃統計處副處長。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擔任過柯林頓的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因此,從事應用性很強的法學專業的學者們,如欲把學問做得扎實、有價值,就要勇於投向仕途和社會實踐,讓自己的學說接受國情的檢驗,或者貼近現實,或者改造現實。就政府而言,也要建立有利於法學家投向仕途和社會實踐的制度,促進理論聯系實際的制度化。

5. 張衛平的個人作品

1.《程序公正實現中的沖突與衡平》(成都出版社1992);
2.《破產程序導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
3.《訴訟構架與程式》(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4.《探究與構想——民事司法改革引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5.《守望想像的空間》(自選集、法律出版社2003);
6.《轉換的邏輯——民事訴訟體制轉型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
7.《民事訴訟法》(法律出版社2004);
8.《民事訴訟:關鍵詞展開》(2005年人民大學出版社);
9.《推開程序理性之門》(法律出版社,2008年出版);
10.《民事訴訟:回歸原點的思考》(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1.《中國審判理論研究》(重慶人民出版社1991);
2.《破產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5)
3.《民事訴訟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4.《民事訴訟現代化與制度建構》(法律出版社2000);
5.《司法改革:分析與展開》(法律出版社2003)。
6。《傲慢與偏見》(文協出版社2004)
7.(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文協2006年)
8.《性侵犯訴訟教程——鷹郡案為例》(文協2007年) 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主要有:
1、《在有與無之間——法學研究方法論漫談》,《法治研究》,2010年第1期;
2、《起訴難:一個中國問題的思索》,《法學研究》,2009年第6期;
3、《回歸馬錫五的思考》,《現代法學》,2009年第5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0年第2期)(《訴訟法學*司法制度》,人大復印資料2010年第1期);
4、《案外人異議之訴》,《法學研究》,2009年第1期;
5、《無本之木——民事訴訟法學貧困化的思考(一)》,《司法》,2008年;
6、《認識經驗法則》,〈清華法學〉,2008年第6期;
7、《司法公正的法律技術與政策》,〈法學〉(核心),2008年第8期;
8、《民事訴訟法修改中的若干問題》,《中國法律》,2007年第4期;
9、《再審事由構成再探討》,《法學家》(核心),2007年第6期;
10、《判決執行力主體范圍的擴張————以實體權利轉讓與執行權利的獲得為中心》,《現代法學》(核心),第5期;
11、《大陸地區民事訴訟的沿革、改革與民事訴訟法的修正》,台灣中央研究院,2007年;
12、《民事訴訟中的異議制度研究》,《清華法學》,第1期;
13、《訴訟調解:時下態勢的分析與思考》,《法學》(核心),2007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第9期全文轉載;
14、《Reform of lawsuit system and revision of filing conditions》(起訴條件與訴訟要件)《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15、《關於民事執行中的舉證責任》《執行工作指導》(中國審判指導叢書),最高法院執行工作室編,2006年第1期;
16、《民事訴訟法修改之我見》,《法商研究》(核心),2006第5期;
17、《管轄權異議:回歸原點與制度修正》,《法學研究》(核心),2006年第4期;
18、《再審價值:有限糾錯》,《法律適用》(核心),2006年第7期;
19、《民事訴訟法任務的構成與修正》,《法學》(核心),2006年第5期;
20、《民事訴訟「釋明」概念的展開》,《中外法學》(核心),2006年第2期;
21、《民事訴訟法的修正與程序正義的提升(下)》,《中國司法》,2006年第2期;
22、《民事訴訟法的修正與程序正義的提升(上)》,《中國司法》,2006年第1期;
23、《民事訴訟法律審的功能與構造》,《法學研究》,2005年第3期;
24、《法律審研究》(《民事程序法研究》第二輯),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
25、《民事訴訟法律審事由研究》(《訴訟理論與實踐》收錄),法律出版社,2005年出版;
26、《民事訴訟體制轉型中的〈民事證據規定〉》,《中國司法》2005年第4期;
27、《民事訴訟中的矛盾群及解》,《檢察官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
28、《糾紛替代性解決機制的構想》,《法律適用》,2005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05年3期轉載)
29、《五位一體教學法》,《教育研究》(清華大學主辦),2004年地4期;
30、《起訴條件與實體判決要件》,《法學研究》,2004年第6期;
31、《體制轉型:民事訴訟法修改的基本作業》,《法學家》,2004年第5期;
32、《民事訴訟中法院的基本職權》,《法學論壇》,2004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05年1期轉載);
33、《論訴訟契約化——完善我國民事訴訟法的基本作業》,《中國法學》,2004年第3期;
34、《第三人類型及展開》,《民事程序法研究》第一輯,2004年5月;
35、《舉證時限若干問題探討》,《人民司法》,2003年第9期;
36、《既判力的客觀范圍》,《訴訟法研究》,2003年總第5卷;
37、《再審制度:基礎置換與重建》,《中國法學》,2003年第1期(15000);
38、《證明標准建構的烏托邦》,《法學研究》,2003年第4期(12000);
39、《關於「路案」的分析》,《人民司法》,2002年第5期(6000);
40、《中國民事司法改革的基本框架》,《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2002年版;
41、《體制轉型與我國民事訴訟理論的發展》,《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2001年第6期;
42、《處分原則重述》,《現代法學》,2001第5期(14000);
43、《事實探知:絕對化傾向及其消解》,《法學研究》,2001第4期。(14000);
44、《證明責任倒置的辮析》,《人民司法》,2001年第8期;
45、《民事證據法:建構中的制度移植》,《政法論壇》,2001年第4期。(15000);
46、《民事訴訟法的發展與體制性制約分析》,《法律科學》,2001年第4期。(14000);
47、《民事證據法必要性之考量》,《法商研究》,2001年第3期。(14000);
48、《交叉詢問制:魅力與異境的尷尬》,《中外法學》2001年第3期。(15000);
49、《法庭調查與辯論:分與合之探究》,《法學》,2001年第4期。(6000);
50、《證據責任分配的基本法理》,《證據法論壇》,2000年版《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第5期(DISEST)轉摘;
51、《民事訴訟體制與民事訴訟模式的發展,《浙江大學法學評論》,2000年7月(15000);
52、《代位訴訟初論》(《訴訟法學新探》),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8月。(8000);
53、《民事訴訟模式的歷史分析》,《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25000;
54、《民事再審事由研究》,《法學研究》,2000年第5期。(14000);
55、《證明責任概念解析》,《鄭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15000);
56、《論我國法院體制的非行政化》,《法商研究》2000年第3期。(12500)(CUPA轉載2000年第4期);
57、《民事再審事由審查程序的法定化》,《法學》2000年2期。(5000);
58、《論民事訴訟中失權的正義性》,《法學研究》,1999年第6期;
59、《自認制度及結構分析》,《清華法學評論》,1999年第1期;
60、《民事證據制度改革走向探知》,法商研究》,1999年第3期;
61、《轉換時期我國民事訴訟理論體系的邏輯發展與契合》,湖南出版社,《湘江法律評論》1996年第一卷;
62、《論破產程序的域外效力》,法律出版社 ,《民商法論叢》,1995年第四卷;
63、《論破產程序的域外效力》,法律出版社,《民商法論叢》,1995年第四卷;
64、《法國民事訴訟中的訴權制度及其理論》,《法學評論》,1997年第4期;
65、《論訴訟法標的及識別標准》,《法學研究》,1997年7月第19卷第4期;
66、《中國民事訴訟運行的問題點——以證據制度為中心》 (日文) ,《一橋論叢》,1997年1月號;
67、《我國民事訴訟辯論原則重述》,《法學研究》 1996年第6期;
68、《大陸法系民事訴訟與英美法系民事訴訟——兩種訴訟的比較分析》,《法學評論》,1996年第5期(下);
69、《大陸法系民事訴訟與英美法系民事訴訟——兩種訴訟的比較分析》,《法學評論》,1996年第4期(上);
70、《民事訴訟基本模式:轉換與選擇之根據》,《現代法學》,1996年第6期;
71、《絕對職權主義的理性認知---原蘇聯民事訴訟基本模式評析》,《現代法學》,1996年第4期
72、《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理論與實務》(日本),《法學家》,1995年9月總1075期;
73、《日本失業救濟的法律規制---日本(僱傭保險法)考查》,《現代法學》,1995年第1期;
74、《轉制與應變---論我國傳統民事訴訟體制的結構性變革》(獲司法部直屬院校「八五」期間優秀論文獎),《學習與探索》,1994年第4期;
75、《日本著名民事訴訟法學家簡介》(下),《外國法學研究》,1994年第2期;
76、《日本著名民事訴訟法學家簡介》(上),《外國法學研究》,1994年第1期;
77、《職權主義與當事主義---兩種民事訴訟基本模式的比較研究》,《外國法學研究》,1993年第1期;
78、《從行政訴訟視角論行政權與司法權的關系》,《學習與探索》,1992年第5期;
79、《論督促程序》,《中國法學》,1991年第5期;
80、、《論行政不作為違法的司法救濟》,《社會科學》,1991年第8期;
81、《論行政法規竟合與行政處罰竟合》,《政治與法律》,1991年第6期;
82、《多數人訴訟的理論與實踐》,《現代法學 》,1990年第6期;
83、《集團訴訟理論探討與模式構想》《法學碩士論文選》(獨),群眾出版社,1989年2月;
84、《當前股票、債券發行若干法律問題探討》,《法學雜志》,1989年第五期;
85、《訴訟標的理論的發展與變革》,《外國法學研究》,1989年第2期;
86、《選定當事人制度的理論討論》,《法學與實踐》,1989年第3期;
87、《集團訴訟適用中若干問題》,《中國法學》,1989年第4期(獲司法部直屬院校「七五」期間優秀論文獎);
88、《破產法實施的心理---文化環境 》,《學習與探索》,1988年第6期;
89、《論破產原因》,《政治與法律》,1988年第5期;
90、《蘇聯東歐各國檢察長對民事訴訟的參與》,《外國法學研究》,1988年第3期;
91、《試論產品責任訴訟》,《廣東法學》,1988年第1期;
92、《橫向經濟聯合中的復合合同關系》,《國內外經濟管理》,1987年第15期;
93、《楊沫初戀一文糾紛涉及的法律問題》,《法制月刊》,1987年第10期;
94、《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新課題》(下),《中國法學》,1987年第6期;
95、《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新課題》(上),《中國法學》,1987年第5期;
96、《集團訴訟的歷史發展與現狀》,《外國法學研究》,1987年第2期;
97、《對租賃經營的法學思考》,《學習與探索》,1987年第3期;
98、《人民調解制度與中國傳統文化》,《法學》,1987年第5期;
99、《日本行政訴訟制度》,《法學雜志》,1987年第1期;
100、《選定當事人制度初探》,《法學季刊 》,1987年第1期;
101、《日本法院對外國法院判決的承認與執行》,《外國法學研究》,1986年第3期;
102、《關於破產制度中的幾個問題》,《寧夏社會科學》,1986年第2期;
103、《費爾巴哈早期刑法思想剖析》,《外國法學研究》,1986年第1期;
104、《論技術商品與技術轉讓合同》,《學習與探索》,1985年第5期;
105、《當前股票、債券發行中若干法律問題探討》,《法學雜志》,1985年第6期;
106、《日本學者對經濟法概念的看法》,《政治與法律》,1985年第1期;
107、《日本刑事犯罪的新動向》,《中國法學》,1984年第2期;
108、《一門新興的學科---被害者學》,《法學季刊》,1984年第4期。) 1、《法學藍調》(獨著),法律出版社,2010年出版;
2、《民事訴訟法教程》(獨著),張衛平,法律出版社,2008年出版;
3、《推開程序理性之門》(獨著),張衛平,法律出版社,2008年出版;
4、《三言九問》,何家弘、張衛平、汪建成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
5、《簡明證據法教程》,何家弘、張衛平主編,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
6、《那門是窄的》(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7、《瑣話司法》(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8、《民事訴訟案例教程》(獨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9、《民事訴訟:關鍵詞展開》(獨著),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10、《民事訴訟法習題集》,法律出版社,2005年;
11、《知向誰邊》(獨著),張衛平,法律出版社,2005年出版;
12、《民事訴訟法》(獨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11月;
13、《轉換的邏輯——民事訴訟體制轉型分析》(獨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11月;
14、《民事程序法研究》第一輯(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5月;
15、《民事證據制度研究》(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16、《守望想像的空間——張衛平論文集(1)》,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
17、《民事訴訟案例教程》(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年8月;
18、《探究與構想——民事司法改革引論》(獨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
19、《外國民事證據制度研究》(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20、《民事訴訟考研必讀資料》(主編),法律出版社,2003年;
21、《司法改革:分析與展開》(主編),法律出版社,2002年10月;
22、《司法現代化民事訴訟的基本建構》(合著),法律出版社,2002年;
23、《外國證據法資料》(上下)(主編、翻譯部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
24、《構架與程式——民事訴訟的法理分析》(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25、《民事訴訟法教程》(司法部統編教材、主編),法律出版社,1997年11月;
26、《法國民事訴訟法導論》(合著、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10月;
27、《司法部直屬院校「八五」期間優秀論文集》,法律出版社,1996年12月;
28、《轉換時期我國民事訴訟理論體系的邏輯發展與契合》(第一卷),《湘江法律評論》湖南出版社,1996年;
29、《破產法教程》(修訂本),法律出版社,1995年10月;
30、《日本民事執行法的理論與實務》(合譯),重慶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
31、《中國審判理論研究》(合著、副主編),重慶出版社,1993年10月,(重慶社科一等獎、國家八*五科研課題);
32、《破產程序導論》(獨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
33、《程序公正實現中的沖突獨著與衡平》,成都出版社,1993年5月,(全國首屆訴訟法學科研成果 「南豐杯」一等獎、首屆全國高校人文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34、《中國行政訴訟法原理》(合著),四川省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
35、《走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法學》(合著),重慶市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重慶社科二等獎);
36、《股票制度規范運作》(合譯),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2年9月;
37、《中國民事訴訟法學》(合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2年5月;
38、《新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終述》(合著),長春出版社,1991年11月;
39、《強制執行理論與實務》(合著),重慶出版社,1990年11月,(重慶社科二等獎、四川省社科三等獎);
40、《破產法教程》(合著),法律出版社,1990年6月;
41、《行政訴訟法導論》(合著),重慶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
42、《行政訴訟指南》(合著),四川省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
43、《民事訴訟法新論》(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 1.《中國大網路全書(法學卷)》,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2002年,部分詞條;
2.《訴訟法大詞典》,四川省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部分詞條;
3.《行政法詞典》,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部分詞條。

6. 幫我查找一個教授的資料

曲新久,男,1964年11月出生,山東省萊州市人。1985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88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獲法學碩士學位;2001年獲法學博士學位。自1988年開始擔任中國政法大學教師,歷任助教(1988年)、講師(1990年)、副教授(1994年)、教授(1999年),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刑事司法學院院長、刑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律師協會刑事辯護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務。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刑法學、刑事政策學,論文數十篇,專著有《刑法的精神與范疇》(2000年版、2003年修訂版)、《刑事政策的權力分析》(2002年)、《金融與金融犯罪》(2003年)。曾獲司法部優秀教師(1994年)、北京市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994年)、北京市高校教學成果二等獎(1997年)、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01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1年)、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2年)、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003年)等稱號、獎項。

這個網頁是記者對他的采訪:
http://www.jcrb.com/n1/jcrb308/ca181182.htm

7. 張學森的主要論文

1. 《談國際商事仲裁協議》,載《法律與社會》,1996年第1期。
2. 《國際冒牌貨貿易的法律問題》,載《經濟與法》,1996年第8期,第22-25頁。
3. 《論世界貿易組織的法律地位》,載《寧波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第112~120頁。據該文修改成文的論文《論世界貿易組織的幾個法律問題》,於1996年11月獲華東政法學院「第三屆韜奮學術節」優秀論文一等獎。
4. 《論大陸架劃界爭議中的公平原則》,載華東政法學院研究生學報《法學研究生》雜志,總第16期,第32~35頁。
5. 《淺談國際貿易中冒牌貨之法律問題》,載黑龍江省法學所主辦《法學與實踐》雜志,1996年第6期(總第72期),第15~18頁。
6. 《美國商業銀行法的新發展》,載上海市法學會主辦《上海法學研究》雜志,1996年第6期(總第89期)「外國法制」專欄,第45~47頁。
7. 《國際保理及其在國際貿易中應用的法律問題》,載華東政法學院研究生學報《法學研究生》雜志,第19期(1996年冬季號),第54~60頁。
8. 《證券糾紛案件的新特點》,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7月22日。
9. 《國外投資銀行業:發展特點及其借鑒》,載國家對外經貿合作部主辦《國際經濟合作》雜志,1997年第2期(總第134期)「國際金融」專欄,第48~51頁。
10. 《「其士」內幕交易案審結,香港證監會以敗訴告終》,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7月25日。
11. 《海外官司獲勝,國內債務難償——海虹控股有關公告的情況分析》,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7月31日第1版。
12. 《基礎已經奠定,架構已經形成——析我國會計師從事證券業務有關法規》,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3日。
13. 《透支糾紛是非曲直可斷定》,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6日。
14. 《品牌不能亂喊價,無形資產評估必須依法進行》,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10日。
15. 《陳年老帳怎麼算,解放前「老股票權益申領須依法行事》,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15日。
16. 《國有股權管理的配套法規》,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0日,第1版。
17. 《規范國有股東行為,推動股份公司發展》,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1日,第1版。
18. 《亦喜亦憂談質押——關於上市公司法人股股權質押的法律思考》,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1日。
19. 《談香港加快處理內幕交易案》,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3日。
20. 《國有股權益不容侵害》,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9日。
21. 《連環糾紛尚未了,質押擔保接踵來——析讓人眼花繚亂的法人股「運作」》,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日。
22. 《法律意識增強,行為更須規范——中國上市公司中報述評》,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16日
23. 《遵守自律規范,推動市場發展——談〈全國保險業公約〉的啟示》,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0日。
24. 《保障市場健康發展的有力武器——談新刑法實施對證券市場規范化建設的意義》,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8日,第1版。
25. 《貫徹罪行法定原則——析新刑法中有關「證券犯罪」的條款》,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8日,第1版。
26. 《如何認定證券犯罪》,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8日,第1版。
27. 《糾紛初審結,分歧未消除——寧波華通500萬股法人股股權爭議雙方均稱將上訴》,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1日。
28. 《抓住機遇,難中求進——析我國國企改革面臨的突出矛盾和焦點》,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5日第1版。
29. 《聯交所規范公司運作不手軟,21家上市公司被停牌》,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7日。
30. 《既是穩定調節器,又是發展推動力——析投資基金對我國資本市場的促進作用》,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12日,第1版。
31. 《牽線搭橋,功不可沒——談證券商載我國證券市場上的積極作用》,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19日第1版。
32. 《建章立規重治理——析我國部分省市規范股份公司運作的做法》,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20日第1版。
33. 《有突破才有發展——談上市公司業務突破對其發展的促進作用》,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26日第1版。
34. 《用好證券市場的「殼」資源——上市公司「換殼」對市場發展的積極作用》,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2日,第1版。
35. 《股份合作制不是過渡形式》,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7日。
36. 《股權轉讓緣何日趨活躍》,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8日,第1版。
37. 《積極探索股票案件審判工作》,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12日。
38. 《健全法規,規范行為——關於上市公司股權運作與轉讓的法律思考》,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13日。
39. 《股權運作,規范現行——中國第一次規范上市公司股權運作研討會綜述》,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16日。
40. 《企業投融資效率亟待提高》,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2月3日。
41. 《股市投資須防盜》,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2月25日。
42. 《引入投資銀行機制,推動證券公司發展》,載福建省政府辦公廳主管,對外開放辦及特區辦主辦《開放潮》雜志,1998年第3期(總第27期)第36~37頁。
43. 《關於完善我國股份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法律思考》,載《上海投資》雜志,1998年第九期(總第123期)「法苑」專欄,第59~62頁。
44. 《資產重組:上市公司主業大轉換透視》,載上海市國資委主辦《上海國資》雜志,1998年第5期「財經廣場」專欄,第17~21頁。
45. 《日益活躍的股權轉讓原因透析》,載《上海國資》雜志,1998年第5期,第22~24頁。
46. 《發展直接融資此其時矣――關於提高我國企業投融資效率的思考》,載《上海國資》雜志,1998年第10期「財經廣場」專欄,第23~27頁。
47. 《期貨公司越權平倉改單,法院判承擔賠償兼堂費》,載《香港商報》1998年11月20日B6版。
48. 《期貨市場國際規范的新發展》,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專版。
49. 《GLOBEX及其法律意義》,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專版。
50. 《國際期貨市場法律規制的歷程、現狀和原則》,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
51. 《英國期貨市場的立法與自律監管》,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
52. 《日本期貨立法的特點》,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專版。
53. 《美國期貨立法探析》,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專版。
54. 《證券法對外資股市場的影響》,載《香港商報》1999年1月7日,第D1版。
55. 《歐元:How do you do? 》,載《上海國資》雜志,1999年第1期第43~46頁。
56. 《透視香港創業板市場――高科技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的新途徑》,載《開放潮》雜志,1999年第4期「關注金融」專欄,第19~21頁。
57. 《中國大陸設立創業板市場的障礙與對策》,載辦《開放潮》雜志,1999年第5期第35~37頁。
58. 《產業投資基金規范發展引人關注》,載《上海證券報》1999年10月19日。
59. 《香港二板市場「特別快車」》,載《上海國資》,1999年第10期,第頁。
60. 《創業板,香港的「那斯達克」? 》,載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環球企業家》雜志1999年第11期。
61. 《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載《開放潮》雜志,1999年第6期(總第36期),「特別欄目」「加入世貿組織:影響分析及前景展望」,第25~26頁。
62. 《中國證券市場直面入世沖擊波》,載《上海國資》雜志,2000年第1期,第42~45頁。
63. 《發揮監督功能 規范市場運行——論證券新聞與證券法制的辯證關系》,載《中國記者》雜志,2000年第3期。
64. 《中國信託業的創新與發展》,載《上海證券報》2001年3月26日第1版。
65. 《信託業迎來發展新契機》,載《上海證券報》2001年3月26日。
66. 《網上證券交易推動證券服務邁向更高層次》,與孫克任博士合作,載《上海國資》,2001年第2期,第40-42頁。
67. 《新股發行的市場化及其影響》,與孫克任博士合作,載《上海國資》,2001年第7期,第27-30頁。
68. 《詢價制是否帶來市場博弈新格局》,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2月2日。
69. 《法律環境堪成有利,信託公司直面外資參股》,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3月7日。
70. 《信託業務創新有制度優勢》,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3月7日。
71. 《證券法修改應注意與公司法協調》,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3月9日第8版。
72. 《2005:信託機構厲兵秣馬》,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3月11日。
73. 《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法律問題研究》,獨著,10000字,上海經濟法論壇2006年首屆年會論文,大會宣讀,2006年7月15日。
74. 《構造我國金融期貨法律體系》,獨著,8000字,載《國際金融報》2006年8月17日第六版「論壇」專刊整版;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投資與證券》2006年第10期全文轉載,第104-108頁。
75. 《國外證券稅制發展特點及其借鑒》,獨著,10000字,上海市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財稅法學理論研討會核心論文,2006年11月18日大會宣讀;刊載於《東方財稅法研究》(2007),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版,載第88-100頁。
76. 《論金融期貨交易所及其獨占權制度》,獨著,4000字,載《金融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1期,第45-47頁。
77. 《關於財經院校法學人才培養的幾個問題》,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承辦「財經院校法學人才培養模式研討會」主題評論,2007年5月24-25日,山西太原。
78. 《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十大法律問題研究》,載陳大鋼主編《創新型國家與經濟法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22-134頁。
79. 《中國法律翻譯的回顧與建議》,獨著,13000字,上海市浦東新區翻譯協會2009年年會暨第二屆浦東翻譯論壇—「翻譯推動浦東法治化進程國際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for Legal Translation and the Rule of Law)主題發言論文,2008年9月20日。
80. 《金融法若干術語的英漢翻譯與應用研究》,獨著,12000字,載《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第60-67頁。
81. 《商事調解及其在金融糾紛解決中的應用》,獨著,8000字,為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調解中心2009年商事調解員大會撰寫的論文,2009年6月18-19日。
82. 《金融監管及其國際化的法律問題》,獨著,17000字,中國國際法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學術論文,2009年6月20-21日於華東政法大學及上海銀河賓館。
83.《研討金融法治建設,普及金融法律知識》,獨著,7000字,載《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84.《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優化法制環境研究》,獨著,12000字,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暨「中國城市金融法治論壇」學術論文,載中國法學會、同濟大學《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暨中國城市金融法治論壇論文集》(上)第1-12頁。
85.《WTO體制下大中華經濟區的法律問題》,獨著,12000字,載《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
86. 《關於我國財經類高校產學研合作模式的思考與建議——以上海金融學院產學研開放式合作與管理為視角的研究》,獨著,18000字,被2010年全國高等財經教育分會舉辦了首屆「中國高等財經教育論壇」採用,編入其年刊《高等財經教育研究》,於2011年4月由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
87.《關於浦東新區科普國際交流平台建設的思考與建議》,吳大器、丁海濤、張學森 合著,12000,載《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8. 王麗萍的科研成果

學術論文:
《民法典中監護制度條文建議稿及其理由》,載2005《中國民法年刊》,法律出版社2006年。
《親子關系的推定與否認制度研究》,載《審判研究》2006年第三輯,法律出版社2006年。
《合同自由之限制的法經濟學分析》,載《山東大學學報》2006年第六期。
《從親本位向子本位演變的親子法》,載《金陵法律評論》,2006年春季卷。
《親子法的變遷與展望》,載《民商法論叢》第36卷(2006年)。
《中日親子法的變遷與展望》,載《中日民商法研究》第4卷(2006年)。
《男女平等與婦女人權保障》,載《家事法研究》第一卷(2005年)。
《農村養老保障問題探討》,載《社會保險改革與法制發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2005年版。
《論家庭對於未成年人的保護》,載《法商研究》2005年第六期。
《傳染病防治法基本原則的法經濟學分析》,載《山東大學學報》2005年第六期。
《同性婚姻:否定、接受還是對話》,載《文史哲》2004年第四期。
《中日探望權制度研究》,載《山東大學學報》2004年第六期。
《子女在家庭中的權利與父母照顧權》,載《民商法論叢》第31卷。
《在法律與道德之間》,載《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二期。
《父母照顧權研究》,載《法學雜志》2004年第一期。
《美國女性主義法學及其啟示》,載《法學論壇》2004年第一期。
《解讀女性主義法學》,載《民商法論叢》第29卷(2003年)。
《婚姻無效及婦女財產權的保障研究》,載《女性權利》2002年。
《全國法解釋學研討會紀要》(觀點),載《法學研究》2001年第三期。
《個體利益——中國當代婚姻的基礎》,載《山東大學學報》,2001年第三期。
《格式條款解釋研究》,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01年第六期。
《美國的律師考試制度及其對我國司法考試的啟示》,載《法律科學》2001年第五期。
《德國成年照管制度及其啟示》,載《法學雜志》2001年第三期。
The Legal Process of Paritary Rights for Men and Women, Ius Gentium Paritary Rights, Vol. 7, Fall 2001.
《國外不可量物侵害制度及對我國物權立法的啟示》,載《法學論壇》2000年第二期。
《論撤銷權》,載《法學雜志》2000年第三期。
《論債權人的代位權》,載《山東大學學報》2000年第二期。
《別居制度比較研究》,載《法學家》1998年第五期。
《貫徹執行婦女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載《法學與實踐》1997年第四期。
《非婚生子女認領與准正制度初探》,載《法學家》1997年第三期。
專著:
《親子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債法總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合著:
《家庭成員間的權利義務》,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作者)
《成長的權利》,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一作者)
《源頭治理腐敗的理論與實踐》,濟南出版社2002年版。
《新婚姻法釋義與典型案例》,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一作者)
主編:
《民事訴訟法學》,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婚姻家庭繼承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參編:
《社會弱勢群體的權利保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獲得平等權利共享社會資源》,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參加中國民法典立法研究課題組起草民法典草案建議稿,見《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民法總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中國民法原理與實務》(副主編),山東大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

9. 上官丕亮的主要論文

《行政訴訟:憲法實施的重要推動力》[J].學習與探索,2013,(01):69-76.
《平等的憲法解讀》[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2,(06):5-10.
《憲法在民事糾紛中的司法適用機制比較研究——以美、德兩國為中心》[J].南京社會科學,2011,(04):76-82.
《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的規劃工作不能忽視憲法的指導》[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1):100-103.
《中央與地方關系法治化的憲法文化思考》[J].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1,(05):16-20.
《憲法文本中的「憲法實施」及其相關概念辨析》[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2,(01):64-69.
《科學發展觀的憲法保障》[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9,(02):79-82.
《「公共利益」的憲法解讀》[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9,(04):78-82.
《什麼是合憲解釋》[J].法律方法,2009,(02):182-188.
《地方人大常委會開展工作應有憲法思維》[J].人大研究,2010,(04):22-24.
《論憲法上的社會權》[J].江蘇社會科學,2010,(02):135-141.
《社會管理央地關系的創新及其憲法保障》[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0,(05):119-126.
《<共同綱領>對中國憲法的影響》[J].公民與法(法學版),2010,(03):44-46.
《要用生命權至上理念來理解醫療法規——「孕婦死亡」事件留給我們的啟示》[J].法學,2007,(12):8-12.
《憲法基本權利的性質新論》[J].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8,(01):12-17.
《論國家對基本權利的雙重義務——以生命權為例》[J].江海學刊,2008,(02):150-155.
《論憲法上的人格尊嚴》[J].江蘇社會科學,2008,(02):77-83.
《構建和諧社會的憲法保障》[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8,(02):12-18.
《當下中國憲法司法化的路徑與方法》[J].現代法學,2008,(02):3-16.
《關於生命權入憲的構想》[J].人大研究,2008,(05):27-30.
《 比較法視野下的當代憲法典制定——以原社會主義國家現行憲法典的制定為中心》[J].北方法學,2008,(03):127-134.
《論憲法在普通訴訟中適用的正當性》[J].學習與探索,2008,(03):96-99.
《論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基本法的程序》[J].山東社會科學,2008,(10):18-22.
《值得重溫的兩種立憲主義學說》[J].法學家,2008,(04):15-19+1.
《試論行政合同》,載《法學與實踐》1993年第2期(該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法學》1993年第6期全文轉載);
《市場經濟與行政法的新思考》,載《行政法學研究》1993年第2期;
《關於行政審判方式改革的幾點思考》,載《法學》1996年第11期;
《走出審判監督的誤區》,載《北京法制報》1996年2月9日(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1996年第2期全文轉載);
《試論行政合同行為的可訴性》,載《行政與法》1997年第1期;
《立法法對行政立法程序規定的缺陷及其完善》,載《行政法學研究》2001年第1期;
《政體新探》,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第4期;
《私有財產權修憲問題研究》,載《政治與法律》2003年第2期(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3年第3期全文轉載);
《生命權應當首先入憲》,載《法學論壇》2003年第4期;
《再探憲法訴訟的建構之路》,載《法商研究》2003年第4期;
《憲政:現代政治文明的標志》,載《陰山學刊》(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4年第7期全文轉載);
《劃分人大法部門和建立人大法學初論》,載《政法論叢》2004年第2期;
《生命權的全球化與中國公民生命權入憲研究》,載香港《社科研究》2004年第4期;
《憲法命運的文化建構》,載《政治與法律》2004年第5期;
《論抽象行政行為的不可訴性與可附帶司法審查性》,載《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法治重在公法之治》,載《學術研究》2005年第4期;
《前社會主義國家公民基本權利比較研究》,載《金陵法律評論》2005年春季卷;
《前社會主義國家現行國家元首制度比較研究》,載《中國律師和法學家》2005年第6期
《一名常委會委員辭職引發的思考》,載《人大研究》2006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政治》2006年第5期全文轉載);
《誰有權規定警察開槍的情形——使用警械和武器事關公民生命安全應由全國人大立法》,載《檢察日報》2006年3月27日第3版;
《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人權精神及其重要意義》,載《中國人大》2006年第7期;
《關於大學校園民主的法學思考》,《法學家茶座》第11輯(2006年7月);
《論憲法上的生命權》,載《當代法學》2007年第1期;
《論公法與公權利》,載《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2007年第3期;
《廢除死刑的憲法學思考》,載《法商研究》2007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7年第9期全文轉載);
《論中央與地方關系法治化的實踐和理論誤區》,載《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
《突發事件呼喚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載《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
《要用生命權至上理念來理解醫療法規——「孕婦死亡」事件留給我們的啟示》,載《法學》2007年第12期。
《生命權憲法保障的理論基礎研究》,載《環球法律評論》2007年第6期。
《憲法基本權利的性質新論》,載《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8年第1期。
《論國家對基本權利的雙重義務——以生命權為例》,載《江海學刊》2008年第2期。
《論憲法上的人格尊嚴》,載《江蘇社會科學》2008年第2期
《當下中國憲法司法化的路徑與方法》,載《現代法學》2008年第2期。

10. 王克穩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主要是行政法學(特別是經濟行政法)、憲法學,先後在《中國法學》版、《法律科學》、《現代法權學》、《法商研究》、《政治與法律》、《法學與實踐》、《行政法學研究》、《中國律師》、《江海學刊》、《江蘇社會科學》等刊物上發表有關行政法學、憲法學、行政訴訟法學、國家賠償法學、律師學方面的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20多篇文章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法學》、《憲法學、行政法學》、《經濟法學》、《經濟法學、勞動法學》及其他的報刊、雜志轉載,著有《經濟行政法基本論》、《經濟行政法論》、《我國律師制度的理論與實踐》、《行政強制執行與行政賠償》等書。主持了「行政許可中特許權的物權屬性與制度構建研究」、「城市拆遷法律問題研究」、「政府合同研究」、「國家賠償制度研究」、「經濟行政法專題研究」等國家級、省部級、市廳級項目的研究。

熱點內容
聯邦法院的管轄權 發布:2024-11-20 09:19:04 瀏覽:807
簡述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9:01:22 瀏覽:77
偽造處罰單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8:45:10 瀏覽:534
法院傳票委託 發布:2024-11-20 08:27:38 瀏覽:88
關於娛樂場所的使用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8:17:17 瀏覽:297
農村土地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20 08:03:31 瀏覽:215
刑事訴訟法219 發布:2024-11-20 07:28:08 瀏覽:80
廣東省16個地級市立法權 發布:2024-11-20 07:25:19 瀏覽:98
道德不良行為 發布:2024-11-20 07:10:00 瀏覽:735
交通事故撞死牲畜法規 發布:2024-11-20 07:02:52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