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法治藍皮書下載
Ⅰ 中國發布了幾本藍皮書
.
不少地區、部門和行業相繼發表了許多藍皮書,主要反映其情況、成就等,有的還提供了政策建議。如中國保監會發布的《中國保險業發展藍皮書(2004-2005)》,中華環保聯合會2006年公布的《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藍皮書》等。
金融藍皮書
房地產藍皮書
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
中國政府創新藍皮書
法治藍皮書
中國地方政府規模與結構評價藍皮書
中國網路視頻藍皮書
中國低碳經濟藍皮書
中國就業藍皮書
中國旅遊經濟藍皮書
中國社會藍皮書
中國租賃藍皮書
中國年度就業藍皮書
中國會議藍皮書
中國海洋經濟藍皮書
大學生就業藍皮書。
Ⅱ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怎麼樣
一、社科院難考嗎?
初試難度:14之前是國家線,15之後高於國家線(分別高了14分、7分),有英語政治單科線,15年是45分,16年是50分。
復試難度:一志願不刷,換句話說來了就行(17年之前)。沒有任何形式的歧視,也沒有任何的黑幕。總招生計劃100,推免計劃50,但實際也就是3個左右,空下來的名額都給了統招。
二、社科院是不是211?
不是,211是給大學評的,社科院不是大學。
中國社科院是國務院直屬的正部級機構,社科院研究生院是社科院的下屬機構,從行政上來看跟部屬院校是一個級別的。不過部屬院校上百所,社科院的研究生院獨一家,因此社科院的人文社會科學實力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可謂不是211,勝過211。
三、社科院法碩有什麼優勢?
跟普通的大學比起來,社科院法碩特點在於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新鮮的領域。
眾所周知的事實,社科院法學所曾經代表著中國法學研究的最高成就,即使今天已經退到第四名仍然可以說是頂尖研究型學術機構,社科院的很多導師是各個領域的泰斗,在近年評選的《中國當代法學名家名單》當中,社科院的法學家數量僅僅排在法大、人大和北大之後,包括:陳雲生 高 恆 韓延龍 李步雲 李 林 梁慧星 劉海年 劉 瀚 劉楠來 劉作翔莫紀宏歐陽濤 孫憲忠 王叔文 吳建璠 楊一凡 張慶福 鄭成思馬驤聰王曉曄 陳 甦。
社科院法學所的導師名單http://www.iolawjm.org.cn/a/201606/36374.html這100多位資深學者都是可以進行雙向選擇的,社科院沒有本科,因此導師一般都有精力認真的對待每個自己的學生,你可以跟著他們去做課題、做調研,比如《法治藍皮書》的主編田禾,《法學研究》的主編陳甦,還有很多在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任要職的導師,等等,他們都能夠讓你接觸到很多東西。
簡言之,在學界政界社科院有相當於北大人大的實力,擁有即便身為一介學生也可以感受到的優秀資源。
四、社科院的法碩學風如何?
社科院的傳統學風濃厚、扎實,成果多且質量高,法碩生源有好有壞,學習自覺性也有好有差,但是這里的氛圍適合學習,認真看書的人會得到大家的熱愛,也會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夥伴。
學校提供24小時自習室,圖書館一次能借15本書,所有資料庫免費下載,國家圖書館免費館際互借還包郵,總之,頂級的學習環境。
老師的上課模式跟普通學校不一樣,沒有固定的授課老師,採取類似專題講座的模式發揮各個老師的特長,課業較為有趣不累人,但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因為上課見面的次數較少,如果有問題請教只能在周二返所日去法學所里找老師了。
社科院法學所每周都有「法學前沿」講座,還有不定期的「社科法碩」學術沙龍,前者是本院系的大牛匯報最新學術成果,後者請的是最頂尖的法制人物做演講。另有院刊《中國法碩報》,在全國法學院內發行。
五、社科院法碩的學費獎學金助學金如何?
法律碩士(非法學)一年是16000元學費,1200元住宿費。
沒有新生獎學金,研二研三可以參選國家獎學金(2萬,大概5%)、研究生院獎學金(5000~1萬2?,20%以上)、優秀論文獎學金(2000?)、德衡獎學金(1000?附贈德衡律師事務所免試直招名額),獎學金可疊加。
國家助學金每人每年6000。特困助學金每年1000~3000,另有勤工助學崗位十幾個。
六、社科院的吃花住行如何?
吃:只有一個食堂,但是菜色豐富,價格便宜,干凈健康,還特別貼心的開了夜宵,應該能滿足普通人。學校周邊幾公里內除了北理工之外沒有什麼去處,小館子之類的更是一概無,只有幾個手推車買個煎餅果子之類,吃貨還是得去鎮上或城裡。btw,第二食堂已經建好,正在招商。
花:校內一個超市、一個列印店、一個理發店,南門外快遞一條街,地鐵一站路或者公交四站路有現代化大型商超以及健身房。有聯通寬頻和校園網,全校覆蓋無線網,校園網每個月免費2G流量。
住:寬敞的雙人間,上床下桌,空調暖氣,獨立衛浴,免費開水,24小時不斷電不斷網(但是限電),宿舍離食堂很近,離圖書館跟教學樓也不遠。
行:雖然社科院法學所在故宮邊上,但是社科院研究生院卻遠在五環和六環之間的良鄉大學城,學校不遠處有廣陽城地鐵站,到北京西站不到40分鍾,到天安門1小時10分鍾左右,到人民大學1小時40分鍾左右。但無論如何,出行還是不便利。
雖然北京霧霾天很多,但是社科院的空氣質量要好於市區,且綠化做的比較完善,校園小但是五臟俱全,有乒羽網籃排的室外室內體育場。
社科院為學生提供免費擺渡車,接送學生來往於地鐵與學校,另提供免費自行車,一次可租借3天。
七、社科院法碩的就業如何?
從行業來看,40%到了公務員、事業單位等,30%到了律所、公司做對口工作,20%找的工作不對口如金融、公司行政、雜志報刊或者創業,10%選擇深造,還沒有聽說找不到工作的情況。
從質量來看,差距較大,20%的人去到了中央部委、京內法檢機關、國企、top律所、金融行業、500強,其他人也就盈科、地方法檢機關、中等企業這種水平吧。
社科院是名校,考公務員有一定優勢;社科院法學所是知名法學院,找律所和法務工作也可以在簡歷階段戰勝法學一般的211985,直接與法大級別搶飯碗;去非對口就業普遍會遇到一些隱形壁壘,但仍然有一些學長學姐進入了障礙重重的金融界、500強。
八、社科院跟XX大學比,哪個好?
跟北清人政比,沒有特別優勢,建議北清人政。
跟top20里法不錯的學校比,學術優勢大,但綜合偏弱,不為學術應去top20里法學不錯的學校。
跟其他政法類學校比,學術優勢較小,人脈劣勢較大,但有區位優勢,這屬於經典2選1,沒標准答案。
跟兩財一貿比,學術優勢大,但就業領域差距很大,也是經典2選1,但一般情況下還是選擇就業吧。
跟其他學校比,學術優勢大,但就業存在地域因素和行業因素,又是經典2選1,如果想在北京的政治法律領域發展建議選社科院。
綜上,
選擇社科院的理由:不算很難,適合學術,生活環境好,在北京,政治與法律領域就業還不錯。
不選擇社科院的理由:不是211985,交通不便,不夠熱鬧,不想去政治和法律領域就業
關注博雅匯MBA官網,搞定你的目標院校
關注博雅匯MBA官網,重點院校不是夢
關注博雅匯MBA官網,聯考筆試高分不是夢
關注博雅匯MBA公眾號,進行個人背景精準評估
獲得2021年1G+備考沖刺資料包,可以添加助教老師v:teacher_xiao獲取
Ⅲ 什麼導致中國法院迎來「智慧執行」曙光
2月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法治藍皮書《中國法院信息化發展報告No.2(2018)》(《法院信息化藍皮書》)發布暨2018年中國法院信息化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其次,繼續優化執行查控系統。2017年全國3500餘家法院上線使用網路執行查控系統,覆蓋面達到99.66%。2017年,全國3746家地方性銀行中,3660家上線查詢功能,3203家上線凍結功能,2058家上線扣劃功能;湖南、福建、江蘇、吉林、甘肅、江西、內蒙古等地本省地方性商業銀行基本全部實現了網路查詢、凍結、扣劃功能;46個「點對總」不動產查詢重點推進城市中已有40個城市上線查詢功能。
再次,終本案件系統自動篩查。終本制度應用中出現問題,除了程序標准未作統一嚴格規范之外,還因為這類案件未進入流程管理系統而在體外循環導致監督不到位。為強化對終本案件的監管,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開發了終本案件管理系統,對終本案件實行集中管理、分類管理、動態管理和關聯案件篩查。該系統每6個月自動對涉案被執行人進行集中財產調查,一旦發現財產立即在系統提示執行法院恢復執行,並對恢復情況進行實時監督。
最後,事項委託納入系統監管。作為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委託執行制度對於解決跨轄區案件的執行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委託執行在實踐中落實較差,許多法院接到委託執行事項後怠於執行,不進行反饋,甚至原封不動退回。為此,最高人民法院於2017年9月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規范執行事項委託工作的管理辦法(試行)》,並在執行辦案系統上開發人民法院執行事項委託系統,將事項委託納入系統統一管理,有助於充分發揮執行指揮中心的功能優勢,進而嚴格規范委託事項管理。
法院信息化藍皮書指出,法院執行實現陽光化。陽光執行是指執行案件的辦理過程和辦理結果要向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公開,做到過程和結果的雙重透明。2017年,依託信息化平台,執行案件實現了執行流程節點定向推送、網路司法拍賣全民圍觀、信用懲戒信息社會共享和執行裁判文書網上公開。2017年3月1日起,全國法院全面推行網路司法拍賣。2017年,全國法院通過司法網拍共計拍賣29.42萬次,拍賣標的物20.52萬余件,成交額2021.04億元,節約傭金61.72億元,大大提高了財產變現率,取得積極社會效果。
法院信息化藍皮書指出,法院執行實現智能化。
執行信息化為執行法官、當事人、社會公眾和政府部門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務。2017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指揮中心建設技術標准》明確要求,要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數據挖掘及智能分析決策等系統有機整合為一個整體,實現轄區法院信息共享、聯動配合和規范管理。為了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打造執行信息的大數據分析平台,2017年,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為目的,自行成功研發並使用「被執行人履行能力大數據分析系統」。
在執行案件中,被執行人往往拒收文書甚至下落不明,因此送達難是困撓執行案件的一大難題。2017年,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使用現有的OCR文字識別技術,開發E鍵送達平台,實現「一鍵生成、一鍵到達」。E鍵送達平台可實現自動提取案件基本信息、自動生成送達文書、專有物流網路送達、物流信息實時反饋等功能,實現司法送達與外包服務公司無障礙互通。
法院信息化藍皮書還指出,未來應提升意識,堅持需求導向,注重系統兼容性和友好性,最終實現執行領域的人工智慧。
雖然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案多人少的壓力,但是信息化的開發與應用,同樣也受制於案多人少的矛盾,從而表現出辦案系統使用不足、查控系統反饋遲緩以及數據不準確、司法網拍在一些地區落實較差、執行指揮中心運行空心化等問題。執行信息化中存在的問題在法院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具有共性,隨著信息化建設的縱深發展,要最終實現智慧執行,需要提升對信息化的認識,理解信息化的本質屬性,並且要統籌布局,避免因為信息化發展不平衡以及系統平台的分散而形成新的數據割據。
第一,擁抱新科技,避免淪為時代棄兒。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無論是工作業態還是生活方式,都不可避免接受信息化的洗禮,信息化正在對包括法院在內的各個行業乃至社會形態進行深層次、全方位重塑。藉助信息化,人們擁有了更加敏銳的感官、超乎尋常的手段和最強大腦,相反,一味拒絕甚至抵制信息化,最終淪為時代的棄兒。
第二,正確認識信息化內涵,警惕「偽信息化」。信息化最本質的要求是智能,信息化建設應以需求為導向,防止為信息化而信息化。任何背離便捷、高效、簡單、智能而進行的系統平台研發都是「偽信息化」,信息化的使用者反而成了技術的奴隸。真正的信息化無論建立在多麼復雜的計算和邏輯之上,最終呈現給用戶的也必須是最簡單的甚至一鍵式操作。
第三,加強統籌謀劃布局,避免重復建設。信息化的研發成本非常高,如果不進行整體謀劃和布局,會造成重復建設,甚至推倒重來,形成極大的浪費,並且分散建設的平台將會導致數據的割裂與孤立,對於數據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
法院也要與時俱進。
Ⅳ 什麼是法治藍皮書
政府或議會正式發表的重要文件或報告書的封面有它慣用的顏色,白色的叫白皮書(如葡萄牙),藍色的叫藍皮書(如英國),紅色的叫紅皮書(如西班牙),黃色的叫黃皮書(如法國),綠色的叫綠皮書(如義大利),因而白皮書、藍皮書等往往成為某些國家的官言文書的代號。但事實上,一國使用的顏色不限於一種。
白皮書可能是一本書,也可能是一篇文章。白皮書作為一種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場,講究事實清楚、立場明確、行文規范、文字簡練,沒有文學色彩。白皮書既可以是系列的,比如,中國國防白皮書自1998年以來就是每兩年一次;也可能是在某個特定環境下專門發表的,如為駁斥西方國家對中國人權政策的攻擊,我國相繼發表了若干有關中國人權狀況的白皮書。
此外,有些具有官方性質的年度報告、資料或情況匯總,原來不作為白皮書發表,後為顯示其權威性,擴大影響,也改稱白皮書。比如,由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編輯、介紹中國一年外交工作和對外關系情況的《中國外交》一書,原稱《中國外交概覽》,每年一本,後改稱《中國外交》,自2004年起則以白皮書相稱。
Ⅳ 社科院近日發布的《法治藍皮書(2017)》說了些什麼
社科院近日發布的《法治藍皮書(2017)》披露,當下中國產品供給存在整體質量不高,創新程度不足的情況。中國知識產權還存在量多質低,保護力度不足及保護成本過高等問題,嚴重製約了企業創新及產品質量的提升。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制度,推動供給側改革目的的實現。
藍皮書還建議,增加知識產權侵權成本,實現供給側從模仿向創新轉型。雖然專利法在2008年修訂時將法定賠償限額從50萬元提升到100萬元,但現有賠償制度對於知識產權侵權依然不具備足夠的威懾力,對創新而言也難以發揮有效保障。因此,有必要在知識產權法中全面引進「懲罰性賠償制度」。
同時,降低知識產權保護成本,為供給側持續創新提供法律保障。為給專利申請人明確的預期,減少預期不確定而帶來的成本和風險,專利法有必要就專利申請周期作出明確規范。與其他類型相比較,發明專利因涉及實質審查,其流程最為復雜。專利法有必要針對申請實質審查的期限以及審查結果的期限作出明確規范,其中如涉及提交補正的材料的,也需要就補正時間作出規范。同時,針對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專利的審查結果期限作出明確規范。這樣,企業在技術升級轉型過程中對未來風險就會有相對明確的預期和評估,最大程度減少知識產權申請所帶來的成本和風險。
Ⅵ 法律郝勁松我想了解下這個人,
中心發起人郝勁松簡介: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碩士研究生,北京「三味書屋」法律顧問。「復式訴訟」理論的提出與倡導者,主張動用密集的火力轟擊可疑地區,並延伸掃射,以肅清某些不合理的現象。曾先後七次提起帶有公益性質的訴訟,狀告國家部委及壟斷集團。因索要發票未果,在四個月內連續三次把「鐵老大」告上法庭,並最終勝訴,迫使鐵道部向全國各鐵路局發出《關於在鐵路站車向旅客供餐及銷售商品必須開具發票的通知》,結束了中國火車不開發票的歷史。因打破霸王條款被新浪網和《環球財經》雜志聯合評選為「構建經濟和諧十大受尊崇人物」。被先後提名為2005中國法制新聞人物,2005年度十大法制人物。兩起案件分別入選2005中國十大案件,2005中國十大影響性訴訟,並以「維權戰士」的身份寫入2005中國法治藍皮書。
2006年4月,郝勁鬆起訴鐵道部春運車票漲價不開聽證會程序違法,同年12月1日,北京市一中院一審宣判郝勁松敗訴.郝勁松隨即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07年1月7日,郝勁松發表致鐵道部部長劉志軍的公開信,呼籲春運徹底停止漲價.2007年1月10號,鐵道部宣布今後不再實行春運漲價制度.同年1月郝勁松入選《2006中國法治藍皮書》
Ⅶ 宋儒亮的學術成果
17.2016年: 《醫事法學進展在廣東》 ,主編,法律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
16.2015年:《打開天窗說「亮」話》 ,專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
15.2014年:《醫事法律500問》,副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年1月版。
14.2013年:《醫道法途》,副主編,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13.2013年:《醫事法學在廣東》,主編,法律出版社2013年4月版。
12.2012年:《醫事糾紛律師實務:案列評析和訴訟指引》,主編,法律出版社出版2012年11月版。
11.2011年:《臨床醫學導論》,參編,四川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10.2008年:《腦死亡與器官移植——關聯、爭議與立法》,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7月版。
9.2004年:《腦死亡-現代死亡學》(《腦死亡立法的必要性》之節),參編,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8.2003年:《醫法通》,專著(合作主編項目之一),新世紀出版社2003年1月版。
7.2003年:《民法通》,合作主編,新世紀出版社2003年1月版。
6.2003年:《專利法通》,合作主編,新世紀出版社2003年1月版。
5.2003年:《婚姻法通》,合作主編,新世紀出版社2003年1月版。
4.2003年:《訴訟法教程》,參編,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3.2002年:《公民行為十萬個怎麼辦》,參編,人民日報出版社2002年3月版。
2.2000年:《國際私法教程》,參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版。
1.2000年:《憲法教程》,參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174.《「法治中國」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根基》(獨著),載《羊城晚報》2014年10月10日
173.《葯事損害鑒定線現代化治理(上)》(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9月24日
172.《面對並發症執業醫師如何防範》(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9月23日
171.《患方葯品使用線現代化治理(下)》(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9月10日
170.《患方葯品使用線現代化治理(上)》(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9月3日
169.《葯事服務線現代化治理(下)》(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8月13日
168.《葯事服務線現代化治理(上)》(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8月6日
167.《循證醫學證據首次直接用於醫療及其侵權訴訟引發的問題與思考》(獨著),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4年8月
166.《護理不當須承擔醫療過錯責任》(獨著),載《醫師在線》2014年7月21日
165.《以民事訴訟規定為依據 依法審視病歷記錄、鑒定名稱變更和舉證責任倒置適用》(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7月17日
164.《產前臍帶染色體檢未見異常卻產下先天愚型男嬰 誰侵犯了她的優生優育選擇權(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7月17日
163.《產前臍帶染色體檢未見異常卻產下先天愚型男嬰 誰侵犯了她的優生優育選擇權(上)?》(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7月10日
162.《葯品生產經營線的現代化建設(下)》(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7月9日
161.《不配合轉院,也是醫療過失》(獨著),載《醫師在線》2017年7月7日
160.《由生效判決回查醫方、患方和法院方行為選擇與後續風險》(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7月3日
159.《修改、塗改還是篡改? 由病歷問題談醫方責任認定(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7月3日
158.《葯品生產經營線的現代化建設》(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7月2日
157.《醫療過錯損害要賠償》(獨著),載《醫師在線》2014年6月30日
156.《葯品生產經營線的現代化建設(上)》(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6月25日
155.《修改、塗改還是篡改? 由病歷問題談醫方責任認定》(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6月19日
154.《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規范監督政府之手》 (獨著),載《南方日報》2014年6月12日A04版
153.《葯品研發試驗線的現代化建設》(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6月11日
152.《法官內心確認是影響判決證據採納的一項獨立因素》(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5月29日
151.《患者猝死引發訴訟 醫方是否充分:告知「的疑雲》(第一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5月29日
150.《推行葯事治理良法》(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5月28日
149.《鑒定意見的恰當採納與適用 更須提升法院的醫事審判力》(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4月17日
148.《患者因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破裂出血死亡 醫療過失還是難以預料風險所致?》(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4月17日
147.《一把手要當好第一責任人》 (發言整理),載《法制日報》2014年4月10日
146.《葯事治理的「善治」思考》(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5月7日
145.《葯事治理開啟葯師美好時代》(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4月23日
144.《由病歷資料證據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談「病」與「人」之醫法的有機統一》(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3月27日
143.《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事後補簽病歷是否違法(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3月27日
142.《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事後補簽病歷是否違法(上)?》(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3月13日
141.《醫事改革恰逢其時》(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3月12日
140.《醫事改革革故鼎新》(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3月5日
139.《醫事改革契機已到》(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2月26日
138.《處置醫療糾紛離不開頂層設計》(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1月22日
137.《從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處置回看醫方救治、鑒定意見和法院判決之得失》(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1月9日
136.《高齡患者半夜跌倒後死亡 意外還是護理過失(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1月16日
135.《高齡患者半夜跌倒後死亡 意外還是護理過失(上)?》(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1月9日
134.《完善醫療損害糾紛處理機制豈能一廂情願》(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1月8日
133.《醫療損害糾紛處理之「最」 》(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3年12月25日
132.《醫療損害鑒定實證認識與再思考》(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3年12月11日
131.《官方與民間醫療損害糾紛處理之不同》(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3年11月27日
130.《醫療損害糾紛處理如何最優化》(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3年11月13日
129.《醫療損害糾紛持續向上》(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3年10月23日
128.《醫療服務市場化視野下 醫療損害賠償糾紛面臨的新風險和新對策》(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2月26日
127.《先心病患兒:A院治療,B院死亡 兩家醫院都有錯(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2月26日
126.《先心病患兒:A院治療,B院死亡 兩家醫院都有錯(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2月19日
125.《鑒定不能再以所謂「醫療不足」等替代「違規違法」》 (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2月12日
124.《顱內動脈瘤行介入栓塞術後繼發腦出血及腦疝 保守治療還是外科手術(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2月12日
123.《顱內動脈瘤行介入栓塞術後繼發腦出血及腦疝 保守治療還是外科手術(上)?》(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1月21日
122.《要注重科學性、關聯性和合法性審查》(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0月31日
121.《復雜型先心病患兒術後肺動脈吻合口狹窄 並發症還是醫療損害(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0月31日
120.《復雜型先心病患兒術後肺動脈吻合口狹窄 並發症還是醫療損害(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0月10日
119.《說明清楚、平時留意和審理專業 是本案醫方勝訴的三大原因》(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9月12日
118.《置入心臟起搏器後患者反復感染但不配合治療 不利後果由誰埋單?》(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9月12日
117.《合理、謹慎、注意的法律義務應溶入醫療活動中》(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8月22日
116.《頭暈、胸悶急診入院患者未確診急性心肌梗死 依據不足還是誤診?》(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8月22日
115.《提高運用法律思維和方式化解葯品缺陷 引發醫療損害賠償的風險防範能力》(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8月1日
114.《接受雙腎ECT檢查的患者突發急性心力衰竭進而死亡 患者原因還是操作不當(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8月1日
113.《接受雙腎ECT檢查的患者突發急性心力衰竭進而死亡 患者原因還是操作不當(上)?》(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7月25日
112.《讓「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價值回歸》(獨著),載《基層醫院》周報2013年7月15日
111.《合理治療方案需循證醫學和法律學的雙結合和雙肯定》(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6月27日
110.《疑診隱匿性冠心病患者接受心包穿刺術誘發急性心梗死亡 存疑患者的診療得失(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6月27日
109.《疑診隱匿性冠心病患者接受心包穿刺術誘發急性心梗死亡 存疑患者的診療得失(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6月6日
108.《醫患溝通項目變遷和增多—— 醫方須履行哪些說明告知義務?》(獨著),載《基層醫院》周報2013年5月27日
107.《防範葯品醫療損害糾紛—— 事前、事中、事後全方位管理》(獨著),載《基層醫院》周報2013年5月13日
106.《掌握防範檢查預約風險三要素》(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4月18日
105.《輔助檢查預約及時還是延遲 既顯管理水平 更屬歸責事由(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4月18日
104.《輔助檢查預約及時還是延遲 既顯管理水平 更屬歸責事由(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4月11日
103.《「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是有道理的》(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3月28日
102.《病重患者院內獨自去做檢查返回途中猝死 護理對錯的是非之爭(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3月28日
101.《病重患者院內獨自去做檢查返回途中猝死 護理對錯的是非之爭(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3月7日
100.《臨床醫療是醫學與法學有機結合的活動》(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月31日
99《暴發性心肌炎致5歲患兒入院9個多小時死亡 病情太急還是救治太緩(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月31日
98.《暴發性心肌炎致5歲患兒入院9個多小時死亡 病情太急還是救治太緩(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月10日
97.《防範葯品醫療損害糾紛 請認真對待葯品說明書》(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2月20日
96.《符合指征 操作失當 白蛋白使用有「致命傷」嗎(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2月20日
95.《目前中國的法律如何界定患者的知情權》(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2月20日
94.《晚期癌症患者說病情我做主;醫生無奈到處家屬說了算 是殘酷的真相還是善意的謊言》(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2月20日
93.《符合指征 操作失當 白蛋白使用有「致命傷」嗎(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2月13日
92.《鑒定意見的法律地位》(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1月29日
91.《急性心衰死亡過失認定 四次鑒定,四種結論(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1月29日
90.《急性心衰死亡過失認定 四次鑒定,四種結論(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0月25日2012年11月15日
89.《由醫患溝通項目變遷和增多,談醫方說明告知義務的履行》(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0月25日
88.《「說明」義務履行不全致風險蓄積 彈簧圈數量多少:不只是醫療費用,也是醫療風險(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0月25日
87.《「說明」義務履行不全致風險蓄積 彈簧圈數量多少:不只是醫療費用,也是醫療風險(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0月18日
86.《與「謹慎」/「注意」相對應醫療法定用語要牢記 讀不懂,難讀懂》(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9月27日
85.《「注意」病情,是義務!患者病情惡化未入院,帶葯回家後死亡,醫方被判承擔30%損失賠償(續)》(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9月27日
84.《「注意」病情,是義務!患者病情惡化未入院,帶葯回家後死亡,醫方被判承擔30%損失賠償》(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9月20日
83.《用法監督網路健康》(獨著),載《中國醫院院長》2012年9月1日第17期
82.《鑒定意見表述透露出醫(事)法應用之進步與挑戰》(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8月9日
81.《轉院:患者的權利 醫生的義務》(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8月9日
80.《醫患糾紛,法律解讀宜先行》(獨著),載《中國醫院院長》2012年7月15日第14期
79.《患方拒絕屍檢的醫法思考 行使知情而不同意權的不利醫法後果》(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7月12日
78.《胃大部切除術後多次出血合並房顫抗 血小板與抗疑治療之過失認定》(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7月12日
77.《醫療事故鑒定用語應規范合法》(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6月14日
76.《一審患方敗訴,二審調解醫方部分賠償 主動脈夾層介入治療「是非」之爭》(第一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6月14日
75.《廣東經濟社會轉型中的環境正義問題》(第二作者),載《嶺南學刊》2012年02期
74.《尤其重視急危患者知情同意權》(獨著),載《醫師報》2012年5月
73.《診療規范亟需規范》(獨著),載《中國醫院院長》2012年08期
72.《「縫肛門」教訓 減少醫患糾紛亟須「診療規范」》(獨著),載《東方早報》2012年2月15日
71.《臨床決策和處理缺陷致悲劇》(獨著),載《醫師報》2011年11月
70.《 口頭說明陷醫方於不利境地》(獨著),載《醫師報》2011年11月
69.《律師喜歡「挑刺」 》(第一作者),載《醫師報》2011年9月
68.《依法行醫 維護醫師的合法權益》(獨著),載《醫師報》2011年
67.《參與器官買賣 醫生也是犯罪》(第一作者),載《醫師報》2011年5月4日
66.《超說明書用葯患者與醫生的權益保護》(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10年第12期)
65.《我國超說明書用葯的法定界限》(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10年第11期)
64.《對超說明書用葯多種意義上的完善思考》(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10年第10期)
63.《我國醫學教育臨床實習中存在的權利沖突及預防》(第二作者),載《中國醫院》(2010年14卷04期)
62.《醫院與父母處置權之爭——誰有權決定受精卵的「生」與「死」(下)》(第二作者),載《醫師報》2010年3月26日
61.《冷凍胚胎的權利與屬性之爭——誰有權決定受精卵的「生」與「死」(上)》(第二作者),載《醫師報》2010年3月22日
60.《電子病歷中的侵權問題》(獨著),載《醫師報》2010年3月
59.《國內外葯品損害的法律規責、救濟現狀與防範建議》(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10年3月
58.《Brain death and organ transplant legislation:analysis of 969 respondent by classroom questionnaire》,載《Hepatobil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SCI收錄)2009年10月
57.《腦死亡與器官移植立法課堂調查問卷分析》(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9年12月總期第83期
56.《中國大陸「器官移植與腦死亡立法」的策略與思考》(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9年4月總第75期
55.《中國「器官移植與腦死亡立法」的現狀與挑戰》(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9年2月總第73期
54.《出台腦死亡判定標准對醫院及醫生的影響》(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9年5-6月總第86-87期合刊
53《死亡標准取代的全方位解讀》(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9年4月總第85期
52.《葯品說明書:安全用葯的完善與思考》(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9年3月總第84期
51.《葯品說明書:驗證用葯行為合理、合法性的憑據》(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9年2月總第83期
50.《葯品說明書:用葯的法定依據與防範葯害的憑據》(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9年1月總第82期
49.《醫患溝通系統評價證據的循證分析》(第5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8年第12期
48.《院方濫用抗生素是否成立》(獨著),載《醫師報》2008年10月9日
47.《醫法結合:一個在醫法評判中所必然呈現的判斷》(第2作者),載《中國處方葯》(2008.12總第81期)
46.《醫法結合:一種隨醫學實踐同步並同時進展的狀態》(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11總第80期)
45.《醫法結合:與醫學理論同步生成》(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10總第79期)
44.《案說實驗性臨床醫療》(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9總第78期)
43.《三個概念的明晰及參照》(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8總第77期)
42.《讓實驗性臨床醫療公開透明》(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7總第76期)
41.《實驗性臨床醫療:醫法結合的創新之路》(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6總第75期)
40.《關注活體器官移植的審查,防範醫療糾紛——從「交叉捐腎」引發的倫理爭議談起》(第一作者),載《新醫學》(2008年第9期)
39.《加強政府衛生財政投入機制研究》(第二作者),載《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8年4期)
38.《由一起孕婦失去生育能力案看醫方存在的診療不當及其法律責任》(第四作者),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12期)
37.《雙側輸卵管結扎術後又妊娠的責任認定與立法建議》(第三作者),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10期)
36.《醫療服務合同效力瑕疵與醫療費用的給付——由一起醫療訴訟與反訴案件所引發的法律思考》(第三作者),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9期)
35.《唐氏綜合症引發之優生優育選擇權訴訟及其鑒定選擇》(第三作者),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8期)
34.《未足月未成熟新生兒童重度窒息死亡訴訟之醫法解讀》(獨著),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7期)
33.《高危患兒分娩骨折而引發的責任、教訓與啟示》(第三作者),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1期)
32.《科學管理,依法維權,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事業健康有序發展》(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7年第7卷第12期
31.《腦死亡和器官移植問題解決需要立法直接介入》(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7年第7卷第11期
30.《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審查中存的問題與對策》(獨著),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6年12月第6卷第12期
29.《器官移植術開展中存在的法律問題、分析與對策》(獨著),載《西北法律評論》第1卷,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7月第1版
28.《論公務員在執行上級決定或者命令中的角色定位》(獨著),載《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2006年第24卷第4期,先被人大復印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全文轉載,又被中央紀委監察部紀檢監察研究所、中國監察協會主辦的《研究參考》全文轉載
27.《一起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獨著),載《中國社區醫師》2005年21卷第18期
26.《如何看待鑒定留有「尾巴」的醫療侵權案》(獨著),載《中國社區醫師》2005年第282期(21卷12期)
25.《化解醫患法律沖突的關鍵在於醫與法的結合》(獨著),載《中國社區醫師》2005年第281期(21卷11期)
24.《法理視野下的醫患和諧》(獨著),載《中國實用婦科產科雜志》2005年第12期
23.《從法理的視角談我國醫療改革》(獨著),載《廣東科技報》2005年10月28日
22.《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性質及其在醫療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和醫療服務合同糾紛案件中的作用》(獨著),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5年11月第5卷第11期
21.《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醫療糾紛案中的應用》(獨著),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5年6月第5卷第6期
20.《現有法治框架與法律資源下中國醫師維權路徑的探索》(獨著),載《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05年第5卷04期
19.《執業醫師法定權利的運行、問題與思考》(獨著),載《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05年第6期(第5卷03期)
18.《醫療法制大環境的改變更顯醫師維權工作的緊迫》(獨著),載《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05年第4期(第5卷02期)
17.《剖析醫療行為中醫方為主的法律關系》(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5年1月第5卷第1期
16.《影響外科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幾個法律問題》(獨著),載《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第10期
15.《找准醫療法律關系是依法處理醫療事故爭議的關鍵》(獨著),載《中國醫學倫理學》2004年17卷第3期
14.《與臨床相關的重要法律問題解讀》(獨著),載《中華醫學網路雜志》2004年第1期
13.《入世與醫療市場、醫療機構的改革》(第二作者),載《中華醫葯與健康》2003年第6期
12.《音像資料證據與醫患糾紛防範》(獨著),載《中華醫葯與健康》2003年第5期
11.《論腦死亡的立法必要性及其主要內容》(獨著),載《中華醫葯與健康》2003年第4期
10.《我寫<醫法通>》(獨著),載《健康報》2003年11月 24日
9.《司法鑒定與醫學鑒定在醫療服務合同糾紛中運用的比較分析》(獨著),載《中國醫學倫理學(西安交通大學主辦)》2002年15卷第4期
8.《論法律責任的哲學基礎》(獨著),載《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主辦)》2002年第7期
7.《現行醫療體制下的醫療服務糾紛原因初析》(獨著),載《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3月第4卷第1期
6.《依法治國,為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打開更為廣闊的通途》(獨著),載《廣東黨史》2001年第5期
5.《醫療糾紛的動因分析》(獨著),載《中國醫學倫理學(西安交通大學主辦)》2001年第4期
4.《城市綠化應走法治之路》(獨著),載《南方經濟》2001年第9期
3.《由貨倉式商場突然關閉所引發的法律問題》(獨著),載《南方經濟》2001年第3期
2.《論法律責任在法學中的地位》(獨著),載《跨世紀改革論壇》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版
1.《人生觀理論教學實踐的幾點體會》(獨著),載《思想教育》1997年10月25日
12.廣東省住房和城鎮建設廳委託項目:《全面推進我省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治建設》課題研究,課題組組長,2015年;
11. 中國社會科學院地方法治藍皮書項目:《廣東醫療糾紛處理調研報告》(2014年)法治廣東研究中心廣東醫療法治發展狀況研究課題組組長,課題組成員:官健、佘瓊勝、潘盛鵬、賴永洪、葛志堅、庹明生、王輝、張兆金、劉曉絳、王文倩、賴嘉敏、栗艷傑。載《中國地方法治發展報告》(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會政法分社,2015年1月第1版,皮書序列號:B-2015-412,2014年;
10.中國法學會委託項目:《加快法治建設,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法治保障》論文名稱:《加快法治建設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課題主持人:應松年;課題組成員包括:江必新、游勸榮、馬懷德、薛剛凌、肖建國、張生、宋儒亮、王軼、曹鎏;執筆人:應松年、宋儒亮、張生、江必新、肖建國、曹鎏;載《中國法學》2014年6月;
9.廣州血液中心委託項目:修訂《廣州市獻血管理規定》課題研究,課題組組長,2013年11月;
8.廣東省紅十字會委託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修法研究,課題組組長,2013年10月;
7.廣東省依法治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委託項目:廣東法治史編寫,課題組組長,2012年9月;
6.廣東省衛生廳委託項目: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地方立法,課題組組長, 2012年;
5.廣州市人民政府委託研究的副省級政府法制課題研究:「《廣州市獻血管理辦法》立法後評估」,課題組組長, 2012年;
4.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重大(推薦)項目:「中國法治與社會發展國情調研」,合作主持,2011年;
3.廣州市人民政府委託的副省級政府法制課題研究:「政府法律事務管理研究」,課題組組長,2011年;
2.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校(院)級重點課題研究:「廣東法制建設與社會公平正義問題研究」,課題組組長, 2011年;
1.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2003-2004年度項目:「腦死亡立法問題研究」,獨自主持,2007年。 《中國醫學論壇報》醫事法學專欄主持人 ;
《醫葯經濟報》【醫界真知】欄目專欄撰寫人 。
Ⅷ 國務院部門透明指數的法治報告
中國社科院發布法治藍皮書,內容涉及司法政府透明度報告等,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在省級檢院中透明度排名第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12(2014)》(以下簡稱「法治藍皮書」);內容涉及2013年查處的公職人員統計,對2014年反腐敗行動障礙的預測,以及司法和政府部門透明度指數的報告。
雖然三大內容里提到了不少數據,但最突出的還是國家鐵路局的透明指數為「0」;被查處貪官過半栽在了「59」歲;2014年兩個月就查了腐敗官員「79」個。
81個法院司法透明度的平均分為42.1分,及格率為18.5%。上海高院排名第一,最高院排在第21位。而在檢察機關評測中,最高人民檢察院(53分)表現優異,居2013年度全部測評對象之首,重慶次之;在省級人民檢察院中,重慶(52.5分)則高居榜首。
省級人民檢察院透明指數
重慶 52.5
湖北50
廣東49
湖南44
山東42.5
不少法院不敢公開或滯後公開信息
報告稱,有些法院對公開與穩定關系的認識還不到位,對群體性案件未能脫敏,不敢公開,認為公開影響穩定。同時,法院信息公開存在滯後現象。本年度預算和上年度決算以及「三公經費」公開也面臨類似問題。法院聯系電話的有效性也較差,與公眾的互動渠道不暢通。
報告顯示,公眾旁聽案件庭審的權利未得到有效保護。旁聽是公眾監督案件庭審最為直接的方式。可法院普遍對公眾旁聽權的行使設置門檻,如要求攜帶身份證,甚至要求聯系主審法官;還有不少法院的工作人員對旁聽事宜不熟悉,有的甚至直接拒絕公眾旁聽。
不少部門以落實保密規范自保。報告提到,在申請國務院部門公開人事方面信息的時候,項目組遇到眾多部門以涉及國家秘密為由拒絕公開的情況。這些部門所依據的保密規范為《人事工作中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該文件出台於20世紀80年代,已完全不能適應當前國家推行人事編制信息公開的政策和做法。 被查處貪官,「59歲現象」明顯
據中紀委公開的數據,截至2013年12月,其2013年查處的公職人員中,共披露有123人的詳細信息。其中,51歲至60歲年齡段人數最多,占總人數的53.7%。而以往官員「裸退」就「平安著陸」的慣例正在被打破。
部分公職人員希望在離職前撈一把
藍皮書指出,公布信息的123人中,有31名涉嫌違紀違法的中管幹部已結案處理和正在立案調查。而這31名落馬官員中,「59歲現象」明顯。「59歲現象」是指公職人員在臨近退休年齡之際,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貪腐的現象。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國情調研室主任、《法治藍皮書》主編、研究員田禾告訴記者,由於在職和退休待遇相差較大,部分公職人員具有心理落差。另外,「臨近退休,部分掌握權力的公職人員往往希望在離職前撈一把。」
不少官員為晉升追求高學歷
藍皮書指出,被查處公職人員的最低學歷為大專,最高學歷為博士。其中,研究生以上60人,佔48.8%。
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劉鐵男,官方簡歷稱其是經濟學碩士、工學博士,還曾獲名古屋市立大學「修士學位」,但後被指涉嫌偽造。在當前,確實也存在不少官員把高學歷作為仕途晉升的砝碼。
田禾表示,貪腐與受教育程度無直接關系,關鍵在於權力是否受到了有效的監督制約,是否有效防止權力集中於少數人手中。
腐敗公職人員中廳局級官員最多
在被查處的123名腐敗公職人員里,廳局級(含副職)人數最多,為70人,佔56.9%;省部級(含副職)、縣處級(含副職)位列第二、第三位。此外,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人民團體中涉案人員比例越來越高。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國情調研室副主任、法治藍皮書工作室主任、副研究員呂艷濱表示,從實際權力結構來看,廳局級官員是公職人員中堅力量,其直接掌握著大量與市場和資源有關的行政審批權,權力如果不受約束,貪賄的可能性就會增大。
被查處人員年齡分布
31-40歲1人
41-50歲21人
51-60歲66人
61-70歲13人
不詳22人
被查處人員文化程度
大學(含大專) 36人 29.2%
研究生及以上 60人 48.8%
學歷不詳 27人22%
被查處人員所在單位性質
事業單位 15人12.2%
黨委 26人21.1%
政府 48人39%
人大 6人4.9%
司法機關 2人1.6%
國有企業 15人12.2% 兩月查處79官員,裸官監管需加強。
根據中紀委網站披露的數據,進入新的一年,反腐勢頭依舊未減。2014年至今,僅兩個月的時間,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就公開了約79名公職人員被查處的信息,涉及18個省份。但藍皮書專家組認為,2014年,反腐敗仍然會遇到諸多障礙。
由於中國相關的法規和管理體制尚不完善,加上中國與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在引渡、罪贓移交等方面存在制度差異,使得腐敗公職人員外逃後能夠得到某種庇護。田禾表示,需加大對「裸官」以及其他可能外逃公職人員的監管。摸清裸官的數量,加強裸官監管,要求其申報海外資產;要加強公職人員出入境管理,防止公職人員的非正常出境。
田禾指出,有關部門在2013年底就出台了申報海外資產的規定,將對貪官隱匿財產、規避制裁是一個沉重的打擊。2014年還將明確財產公開接受社會的監督的途徑。此外,網路將繼續成為反腐敗的重要渠道。
藍皮書預測,2014年繼續對腐敗行為保持高壓態勢,並將就如何進一步鞏固反腐敗工作的成果,研究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運行的體制機制。田禾分析,隨著中央懲治腐敗力度的不斷增大,持續推動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的加快形成。
Ⅸ 中國近些年的犯罪率,要具體的
1、人民日報評論《中國「安全感」帶給世界的啟示》指出,中國作為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幅員遼闊的發展中大國,長期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為世界矚目。2017年,中國是全球命案發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嚴重暴力犯罪案件比2012年下降51.8%,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度上升到95.55%。
2、2016年,全國未成年人犯罪人數為35743人,比2010年減少32455人,減幅達47.6%。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占同期犯罪人數的比重為2.93%,比2010年下降3.85個百分點。青少年作案人員佔全部作案人員的比重為21.3%,比2010年下降14.6個百分點。
3、香港特別行政區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指出,2014年香港罪案共有67700多宗,數字較前年下降,減少約7%,表明香港治安情況有改善。據悉,2014年香港搜獲的病毒、K粉、大麻數量有所上升,而檢獲的海洛因則減少。雖然吸毒人數下跌,但隱蔽吸毒案例則有上升趨勢。
(9)2017年法治藍皮書下載擴展閱讀:
作為犯罪密度相對指標,犯罪率是比較不同時空條件下犯罪嚴重程度的最常用指標。如果此時此地被規定為犯罪的行為,彼時彼地不規定為犯罪,就不能對不同時空范圍內的犯罪率作簡單的比較。即使需要比較的不同時空范圍的犯罪定義一致,這種犯罪密度的比較也還是有一定的條件的。
因此,在研究、分析、引用和比較一定時空范圍內的犯罪率時,應當注意以下因素:
①犯罪率只是犯罪人數與總人口對比的相對數。如果犯罪人數與人口總數相應地變化,那麼,作為可能的犯罪被害人,每個公民遭受犯罪侵害的幾率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而作為相對數的犯罪率卻反映不出這種變化關系。所以,要把犯罪率和犯罪的絕對數結合起來考慮。
②一定時空范圍內的犯罪率只表明該時空范圍內由官方掌握的犯罪情況(犯罪明數),而那些未被官方知曉的犯罪(犯罪黑數)則是大量存在的。犯罪黑數的存在,勢必給犯罪學研究帶來一定困難,犯罪學研究成果的可靠性也必然受到程度不同的影響。
所以,在分析、研究一定時空條件下犯罪率時 ,還要充分考慮到那些雖不為官方掌握,但實際存在的犯罪黑數問題。
Ⅹ 藍皮書的簡介
藍皮書用於官方文件時,主要指英國議會的一種出版物。因封皮是藍色,故名。開始發行於1681年,自1836年才公開出售。其名稱是《英國議會文書》,是英國政府提交議會兩院的一種外交資料和文件。
各國的文件分別有其慣用的顏色,封面用白色,就叫白皮書,如中國、美國;封面用藍色,叫藍皮書,如英國;也有用紅色(如西班牙)、黃色(如法國)或綠色(如義大利)的,分別叫紅皮書、黃皮書、綠皮書。不過,一國使用的文件封面顏色也可以有多種。如日本防衛年度報告用白皮,叫防衛白皮書,其外交年度報告用藍皮,叫外交藍皮書。
有一類外文稱為藍皮書的,並不屬於什麼官方文件。從內容看,乃系名人錄、指南、手冊之類的工具書,甚至包括紀念畫冊。如美國政府官員名錄、社會名人錄、國務院每月發行的駐美外交人員銜名錄,以及美國一些大學做試題答案用的小冊子也稱藍皮書(漢語可譯為藍皮簿)。
中國社會科學院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推出了系列藍皮書,如《經濟藍皮書》《社會藍皮書》《法治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藍皮書,等等,都是該領域的權威年度報告。藍皮書通常代表的是學者的觀點或者研究團隊的學術觀點。
《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
政府、議會等公開發表的有關政治、經濟、外交等重大問題的文件,封面為白色所以叫白皮書。由於內容或習慣不同也會用其它顏色,如藍皮書等。
白皮書,是由官方制定發布的闡明及執行的規范報告。
藍皮書,是由第三方完成的綜合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