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道德經
⑴ 《道德經》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的一、二、三指的是什麼
這是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首句,是對宇宙起源的一種探索和認識,其含義是說宇宙最初有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之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在老子的法眼中,道是先天地而生的,是天地的創造者,道雖然看起來很恍惚,但在恍惚之中有圖像,有物體,有精神,有靈性。「對天地萬物的起源,我是從道開始認識到的,」有了這個道,宇宙的秩序就建立了,這個秩序就是統領宇宙萬有的一,有了這個一,代表天地父母陰陽相互對立統一的二就誕生了,有了天地父母陰陽就產生了聯系二者的氣(子),陰陽與氣構成了三,由這個三生成了宇宙萬物,所以老子接著講:「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也就是說,三的含義是陰、陽、氣,萬物是由陰、陽、氣三者生成的。 簡化一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含義,老子是說:宇宙最初有道,道生了上帝(象帝之先,)上帝創造了對立統一的太極,比如耶穌和撒旦,耶穌和撒旦這個二生了天使,然後,由耶穌、撒旦、天使這個三創造了宇宙萬物。 評述:老子的這個宇宙起源論有它深刻的地方,但與黃帝的「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艾,六十四艾生宇宙萬象」中的「兩儀生四象」沖突。此外,在老子看來,「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也就是說,老子不知道道的來源,但他認為道好像早於上帝先成,這就是老子的迷惑之處,他實際上沒有弄清楚「道、帝、一」之間的關系,嚴格來講,道就是一,一就是道,道一,一道,而道與上帝之間的關系不是道「象帝之先,」而是道是上帝的靈,上帝的思維,是先有上帝,而後才有了道,道就像是憲法和法律,上帝就像是人類社會,不是先有了憲法和法律才誕生了人類社會,而是先有了人類社會才誕生了憲法和法律。 總結:無極是能量無序混沌,偶然成序產生了結構,結構誕生意識,這個意識就是上帝,上帝誕生後,無極混沌演變成了太極渾沌,這個太極渾沌就是上帝的靈,也就是老子所講的道,上帝的靈貫通於宇宙一切時空,所以,道「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宇宙所有時空的一切都在道中運行,不論是物質世界,還是反物質世界,通歸於道一中演化。 單從生命起源上看,「二生三,三生萬物」也是有道理的,二是陰陽(請有緣人參考《太極思維》)在此,我們把陰陽狹義為母父,有了父母,才誕生了子,父、母、子構成了三,這個三創造了宇宙萬物,
⑵ 《道德經》三字的由來
我們現在讀的老子通行本,分上下兩篇:上篇的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下篇的第一句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此後來的學者就取上篇的「道」字和下篇的「德」字,合起來就稱它為「道德經」。「經」字也是後來學者加上去的。「經」字有常道的意思,也就是有特殊價值的書,後面加一個「經」字,這就是「道德經」三字的由來。
⑶ 道德經·我有三寶的原文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⑷ 道德經第三篇譯文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譯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才就不會不太平了。
(4)三在道德經擴展閱讀:
評析:
老子闡述了他的社會政治思想。老子所說的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妄為,不非為。他認為,體現「道」的「聖人」,要治理百姓,就應當不尊尚賢才異能,以使人民不要爭奪權位功名利祿。
前面說到,先秦時代關於選賢用能的學說已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各諸侯國爭用賢才也形成必然的趨勢。老子在這種背景下,敢於提出「不尚賢」的觀點,與百家諸子形成對立,似乎不合時宜。不過,在老子的觀點中,不包含貶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
而是說,統治者不要給賢才過分優越的地位、權勢和功名,以免使「賢才」成為一種誘惑,引起人們紛紛爭權奪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學的出發點,他既不講人性善,也不講人性惡,而是說人性本來是純潔素樸的,猶如一張白紙。如果社會出現尚賢的風氣,人們對此當然不會視而不見,肯定會挑動起人們的佔有欲、追逐欲,從而導致天下大亂。
倘若不使人們看到可以貪圖的東西,那麼人們就可以保持「無知無欲」的純潔本性。不使人們貪欲,並不是要剝奪人們的生存權利,而是要盡可能地「實其腹」、「強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溫飽,身體健壯可以自保自養;
此外要「虛其心」、「弱其志」,使百姓們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好勝之志,這樣做,就順應了自然規律,就做到了無為而治。這一章與前章相呼應,從社會的角度,使人人都回歸純潔的、無知無欲的自然本性。這樣以自然規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的「無為」思想和學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其進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認為,歷史的發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規律。這規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縱,也不受人的主觀意志支配,而是客觀的、自然的。這種觀點對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觀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觀念,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
⑸ 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作品出處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回秦諸子分家前的答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⑹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道德經的哪一章
一、二、三都沒有定義,道也沒有定義,所以這句話不表達哲學思想,只表達糊塗思想。對比一下就知道:弈之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自生質,質生空,空生時,時量萬事。質布空間永不均,沒兩物全同。人之所惡,唯禁、統、侵私,而專政反宇宙。故物或損而益事,或益而損事。人之所教,我須思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引為教訓。
⑺ 老子《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該如何理解
現在流行的解釋是把它和《周易》中的陰陽學說結合起來「一」是太極,「二」是陰陽,「三」是陰陽結合,然後衍生萬物。據說「一」是八卦「兩儀」的第一級,「二」是八卦「四象」的第二級。只有「三」演變了八卦,然後八卦產生了萬物。
在《周易》中,這似乎是一個完美的解釋「一,二,三」,但說到這個「存在」和「沒有」,什麼都沒有。特別是在《道德經》第二章中,出現了許多矛盾,這些矛盾是不能成立的。我也相信用《周易》來解讀《道德經》,但正是這三章的結合,打破了這一空白,然後跳出來看看如何識別這個世界。
⑻ 《道德經》中的3條大智慧,分別是什麼
大智若愚。大成若缺。大器晚成。這三條道理都是老子在自然中領悟的。對大家非常的受用。
⑼ 《道德經》第十一章中的「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應當怎麼翻譯
意思是:用三十根輻條製造的一個車輪,當中空的地方可以用來裝車軸,這樣才有了車的作用。
本文出自《道德經》第十一章,與第十章合起來看主要講有無交通而生利用的道理,為後文的無為而治的具體細節做鋪墊。
人類認知以外的無和有,是自由王國。人類認知以內的無和有,是必然王國。對於人類來說,道是客觀規律性;無是人類對規律性的認識;有是人類對規律性的應用。研究理論的科學家,就是在努力從自然界中具體的「有」,發現虛「無」的理論。
比如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研究應用的科學家,就是在努力根據虛「無」的理論,發明出具體的「有」;比如,根據「相對論」,人類造出來「原子彈」。更多的發明家,就是在努力從「有」應用到「萬物」。
《道德經》價值影響: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