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部門化

立法部門化

發布時間: 2020-12-21 06:46:51

㈠ 什麼是防止立法的部門化和地方化,維護法治統一的重要手段

由於法規草案多是先由主管部門起草的,容易出現「部門(行業)利益法制內化」的傾向。有容專家直言,有的政府部門在立法過程中有利則爭、無利則推,要警惕「行政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部門利益法制化」。

十八屆四中全會中提出,明確立法權力邊界,從體制機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對部門間爭議較大的重要立法事項,由決策機關引入第三方評估,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協調決定,不能久拖不決。「可一直以來,立法已經固化了,要消除或者改變很難很難。」這名專家表示,立法機構也試圖規避這些利益,但這些利益點在草案中藏得很深,要剔除或者全面剔除非常不容易。

㈡ 管理學上部門化傾向啥意思

這個問題是不是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單指部門化傾向是某種傾向的部門化,一般是專含貶義的。如立法屬部門化傾向,主要是指:我國立法一般是由相關的部門起草,如工商法規由工商部門起草、稅務法規由稅務部門起草……,如此,起草法規的本部門,首先要考慮自己部門的利益,同時就有可能損害其他部門或公眾的利益,這就有出現了一個立法的「利益部門化傾向」。部門在制定起草與本部門有關法規時,雖然約束的是公眾,但他們盡量把自己的權力最大化、把自己的責任最小化。因此「部門化傾向」較多,專指為好。

㈢ 什麼是防止立法部門化和地方化,維護法治統一的重要手段

重要手段:一是建立立法損害賠償制度;二是合理配置立法權。
在探討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的時候,應當對二者進行分別討論。要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是因為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行為損害了其他部門、其他地方的利益,並對社會整體利益造成了損害,即產生了負外部效應。根據這些原理,解決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可以採取兩種法律方法:一是建立立法損害賠償制度;二是合理配置立法權。
立法損害賠償在理論上屬於國家賠償的范圍。我國也有國家賠償制度,但目前只適用於行政賠償與司法賠償。從防止部門利益、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的視角看,有必要將國家賠償法的適用范圍擴大至立法損害賠償,當然,其前提條件是立法權在各立法機構之間的配置要合理。
立法權的合理配置涉及的范圍較廣,情形也較為復雜。從立法技術層面考察,解決立法外部性問題的重要方法就是完善立法程序,讓立法涉及的各方利益主體有機會參與立法過程,健全法律法規規章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和公眾意見採納情況反饋機制」。完善的立法程序,能將受立法影響的各個利益主體組織到一起就影響其切身利益的法案公開發表意見,既使各利益主體的權利得到尊重,又使各利益主體通過談判最大限度地將立法外部性內在化。目前,我國的《立法法》《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等對立法程序都有較明確、具體的規定,對防止部門利益法律化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這些法律規范只能約束行政法規、行政規章的制定程序,對現實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政府內部文件的制定難以發揮有效的約束力。因此,在法律層面上對政府內部文件的效力做出限制性規定是非常重要的。讓立法涉及的各方利益主體參與立法過程,對於防止部門利益法律化能夠發揮積極作用,但對於防止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卻不易達到預期目標。這是因為,地方立法的適用范圍只限於本行政區域,與此緊密相連的是,參與地方立法的成員,也只能是本地居民,外地居民無權參與。所以,防止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比防止部門利益法律化的難度要大得多。雖然人們強調防止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是為了防止地方政府追求非正當的地方利益,但地方利益的正當性與非正當性往往難以區分。顯然,對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的防止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對合法地方利益與非法地方利益進行界定劃分。此外,理順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使政府主動減少對市場的干預、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也是防止地方保護法律化的良好方法。還要將有關部署落實到位,並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切實發揮好法治在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中的作用。

㈣ 怎樣理解公共利益部門化,部門利益法律化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部門利益或地方保護主義行為,會人為地割裂市場,妨礙商品、貨幣、勞務、技術等自由流動,阻礙市場競爭配置資源作用機制的發揮,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相容。部門利益、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是指依法享有立法權的政府部門或地方政府通過立法手段將部門利益、地方保護主義行為上升為受法律保護的利益或行為。這種現象既不利於全面深化改革,也影響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在此背景下,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的要求,而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必須重視法治的力量。

正確認識「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首先應正確理解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有效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中的「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的含義。根據《立法法》的規定,我國採取一元多層立法體制,即除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立法權之外,國務院各部門、地方政府也享有相應的立法權。那麼,作為獨立的法人實體,國務院所屬部門和地方政府能否有獨立的利益訴求呢?從國家的政治體制層面考察,與國外的部門利益——產業利益不同,我國政府所屬部門是沒有自己獨立的利益的。換言之,部門利益法律化在我國沒有任何正當性基礎。對於地方利益而言,從國外的政治發展史及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史來看,允許地方政府保留一定的利益,讓地方政府為了發展經濟、改善公共服務而彼此競爭,對於整個社會的繁榮發展是有益的,即地方利益有一定的正當性。因此,在探討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的時候,應當對二者進行分別討論。

要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是因為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行為損害了其他部門、其他地方的利益,並對社會整體利益造成了損害,即產生了負外部效應。為此,經濟學家們開出了使負外部效應內在化的葯方,包括政府直接管制、征稅或提供津貼、重新界定產權、受影響各方自願談判、損害賠償等。根據這些原理,解決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可以採取兩種法律方法:一是建立立法損害賠償制度;二是合理配置立法權。

立法損害賠償在理論上屬於國家賠償的范圍,但在實踐中只有美國、法國等極少數國家採用。例如,根據《謝爾曼法》及相關判例法的規定,在美國,如果地方政府實施了含有地區歧視性的法律並給他人造成損害,該地方政府應承擔三倍損害賠償責任。後來,美國國會覺得三倍賠償太重,遂頒布了《地方政府反壟斷法》,將三倍賠償改為實際賠償。我國也有國家賠償制度,但目前只適用於行政賠償與司法賠償。從防止部門利益、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的視角看,有必要將國家賠償法的適用范圍擴大至立法損害賠償,當然,其前提條件是立法權在各立法機構之間的配置要合理。

立法權的合理配置涉及的范圍較廣,情形也較為復雜。從立法技術層面考察,解決立法外部性問題的重要方法就是完善立法程序,讓立法涉及的各方利益主體有機會參與立法過程,這正是十八屆四中全會所要求的「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健全法律法規規章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和公眾意見採納情況反饋機制」。完善的立法程序,能將受立法影響的各個利益主體組織到一起就影響其切身利益的法案公開發表意見,既使各利益主體的權利得到尊重,又使各利益主體通過談判最大限度地將立法外部性內在化。目前,我國的《立法法》《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行政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等對立法程序都有較明確、具體的規定,對防止部門利益法律化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這些法律規范只能約束行政法規、行政規章的制定程序,對現實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政府內部文件的制定難以發揮有效的約束力。因此,在法律層面上對政府內部文件的效力做出限制性規定是非常重要的。正因如此,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行政機關不得法外設定權力,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不得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的決定」「對部門間爭議較大的重要立法事項,由決策機關引入第三方評估」「探索委託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規草案」等。

讓立法涉及的各方利益主體參與立法過程,對於防止部門利益法律化能夠發揮積極作用,但對於防止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卻不易達到預期目標。這是因為,地方立法的適用范圍只限於本行政區域,與此緊密相連的是,參與地方立法的成員,也只能是本地居民,外地居民無權參與。所以,防止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比防止部門利益法律化的難度要大得多。雖然人們強調防止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是為了防止地方政府追求非正當的地方利益,但地方利益的正當性與非正當性往往難以區分。顯然,對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的防止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對合法地方利益與非法地方利益進行界定劃分。目前,國家立法在這方面雖有一些規定,譬如2001年國務院發布的《關於禁止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實行地區封鎖的規定》就對非法的地方保護主義行為進行了列舉,但該文件卻因缺乏操作性基本上沒得到貫徹實施,法學理論與司法實務界還應對此作進一步研究。此外,理順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使政府主動減少對市場的干預、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也是防止地方保護法律化的良好方法,因為政府減少對市場的干預,對於規范政府權力、減少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的機會有所助益。還要將《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有關部署落實到位,並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切實發揮好法治在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中的作用。

㈤ 安全生產如何管理好

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嚴細業務保安管理,壓實安全生產責任

1、嚴格落實「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強化領導責任、技術責任、現場責任、監管責任,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嚴抓嚴管,推行安全生產責任落實述責,建立各黨、政一把手安全生產履職正、負面清單,年終考評,檢視責任落實。

2、嚴細業務保安管理。

理清安全綜合監管與職能專業監管的關系,明確職能專業監管為安全綜合監管的前置條件;

強化生產組織、技術支持、設備支撐、人力保障,各職能部門制定生產、技術、設備、人力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管理標准,界定交叉業務工作界面,簡潔高效、服務生產,落實職能管理責任;

強化各生產單位安全保證體系作用,建設以班組建設為重點的安全基礎保障能力,做實自主管理,強化過程管控。

3、嚴格履行安全生產法定責任,建立健全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內生機制,樹立「安全是幹部最大的政治,安全是員工最大的福利」的意識,消除「凡安全的事就是安全人員的事」的錯誤觀念和理解,明確業務與安全責任同等重要,敢於擔當,不能偏廢。

4、嚴肅責任追究,以各單位安全績效考評為基礎,以職能管理負責人履職為重點,以生產單位負責人盡責為保障,推行無後果責任追究,施行不安全事件主體責任、職能管理「一事雙查」,盡職照單免責、失職照單追責。

二、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強化安全風險管理

《意見》第二十一條里指出:強化企業預防措施。企業要定期開展風險評估和危害辨識。所以要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觀念,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隱患治理情況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企業職代會「雙報告」制度,實行自查自改自報閉環管理。

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三同時」制度。大力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實現安全管理、操作行為、設備設施和作業環境的標准化。開展經常性的應急演練和人員避險自救培訓,著力提升現場應急處置能力。

三、加強職業病安全學習、完善職業病防治體系

《意見》第二十五條里指出:建立完善職業病防治體系。將職業病防治納入各級政府民生工程及安全生產工作考核體系,制定職業病防治中長期規劃,實施職業健康促進計劃。

(5)立法部門化擴展閱讀:

安全文化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要緊緊圍繞「一個中心」(突出「以人為本」這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安全理念滲透和安全行為養成),內化思想,外化行為,不斷提高廣大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責任,把安全第一變為每個員工的自覺行為。由於安全理念決定安全意識,安全意識決定安全行為。因此必須在抓好員工安全理念滲透和安全行為養成上下功夫。要使廣大員工不僅對安全理念熟讀、熟記,入腦入心,全員認知,而且要內化到心靈深處,轉化為安全行為,升華為員工的自覺行動。

企業可以通過搞好站場班組安全文化建設來實施,如根據各時期安全工作特點,懸掛安全橫幅、張貼標語、宣傳畫、製作宣傳牆報、出版通訊、發放宣傳資料、播放宣傳片、廣播安全知識,在班組園地和各科室張貼安全職責、操作規程,還可在班組安全學習會上,不斷向員工灌輸安全知識,將安全文化變成員工的自覺行動。還可將安全知識製作成視頻、電子雜志、幻燈片、動畫發給員工,讓員工自覺學習。

安全法制

應加強國家立法標准和政策,變成強制性法規;加強與國際接軌的認證標准,規范行業標准。要建立企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必須堅持「以法治安」,用法律法規來規范企業領導和員工的安全行為,使安全生產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安全生產法制秩序。堅持「以法治安」,必須「立法」、「懂法」、「守法」、「執法」。

「立法」,一方面要組織員工學習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條例;另一方面,要建立、修訂、完善企業安全管理相關的規定、辦法、細則等,為強化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據。「懂法」,要實現安全生產法制化,「立法」是前提,「懂法」是基礎。只有使全體幹部、員工學法、懂法、知法,才能為「以法治安」打好基礎。「守法」,要把以法治安落實到安全管理全過程,必須把各項安全規章制度落實到生產管理全過程。

全體幹部、員工都必須自覺守法,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為目標,才能避免和減少事故發生。「執法」,要堅持「以法治安」,離不開監督檢查和嚴格執法。為此,要依法進行安全檢查、安全監督,維護安全法規的權威性。

安全責任

必須層級落實安全責任。企業應逐級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責任書要有具體的責任、措施、獎罰辦法。對完成責任書各項考核指標、考核內容的單位和個人應給予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對沒有完成考核指標或考核內容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處罰;對於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單位,應對該單位領導和安全工作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

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安全生產的基本保障。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才投入,二是資金投入。對於安全生產所需的設備、設施、宣傳等資金投入必須充足。同時,企業應創造機會讓安全工作人員參加專業培訓,組織安全工作人員到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單位參觀、學習、取經;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招聘安全管理專業人才,提高公司安全管理隊伍的素質,為實現公司安全和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安全科技

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必須加大安全科技投入,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來監控安全生產全過程。如安裝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消防噴淋系統、x射線安全檢查機、衛星定位儀(GPS)、行車記錄儀等,把現代化、自動化、信息化全部應用到安全生產管理中。

熱點內容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
佔用紅樹林保護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12:14:06 瀏覽:15
北京刑事沒輸過律師 發布:2025-01-18 12:09:11 瀏覽:643
司法所法律援助與扶貧 發布:2025-01-18 11:55:00 瀏覽:887
黑子林律師 發布:2025-01-18 11:23:10 瀏覽:354
三大訴訟法的證明對象 發布:2025-01-18 11:10:53 瀏覽:208
2013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1-18 10:10:11 瀏覽:745
法律援助中心屬於事業單位 發布:2025-01-18 09:52:13 瀏覽:127
過有道德的生活 發布:2025-01-18 09:47:05 瀏覽:433
法治雲端 發布:2025-01-18 09:46:08 瀏覽: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