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緒論
㈠ 情緒對道德判斷的影響
情緒對道德判斷的影響,每個人的情緒都應該受制約的,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觸犯道德底線。
㈡ 道德情緒效價是什麼
緒通常被理解為個人化的、偏頗的,具有兩極性,因而情緒往往被看作是使人的評價、認知產生偏差,是不理性的,例如我們平時說某人很情緒化,就是這個含義。
㈢ 情緒的理論學說有哪幾種
根據這一理論,體驗到一個刺激引起的自動喚醒和其他身體反應後,才會產生特定的情緒。詹姆斯-蘭格理論被看作是外周主義的理論,因為它將情緒鏈中最重要的角色賦給了內臟反應,而控制它的自主神經系統位於中樞神經系統的外周。
學點心理學:三大情緒理論
中樞神經過程理論
生理學家沃特-坎農視情緒為集中於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坎農(和其他批評者)指出了詹姆斯-蘭格理論的一系列不足。例如,他們提到,內臟反應同情緒無關——即使通過手術切斷內臟同中樞神經系統的聯系,實驗動物仍然會繼續存在情緒反應。他們還辯論道,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顯然太慢了,不足以成為引發情緒的源頭。根據坎農的看法,情緒反應要求大腦在輸入刺激和輸出反應中起作用。來自丘腦的信號到達皮層某一位置,產生情緒感覺,到達另一位置面引起情感的表達。即內臟反應在情緒反應中並不重要。
學點心理學:三大情緒理論
相反,喚醒情緒的刺激同時產生兩種效應:通過交感神經系統導致身體上的喚起;通過皮層得到情緒的主觀感受。這些生理學家的觀點可以總結為坎農--巴德情緒理論。該理論說明了情緒刺激產生的兩種同時反應,生理喚醒和情緒體驗,它們沒有因果關系。如果某事令你生氣了,你的心跳加快的同時,你會想:「太可氣了!」但是,既不是你的身體也不是你的大腦導致了憤怒反應。
坎農一巴德理論預測了身體和心理反應的獨立性。
學點心理學:三大情緒理論
認知評價理論
由於在許多不同的情緒中,喚醒症狀和內部狀態是相似的。因此在模稜兩可或者新異的情境中體驗到它們時,很可能混淆不清。斯坦利-沙赫特提出情緒的雙因素理論來解釋人們對此種不確定性的應對情況。根據斯坦利-沙赫特的理論,情緒的體驗是生理喚醒和認知評價兩種因素相結合的產物,它們對於情緒的發生都必不可少。所有的喚醒都被假定為普遍的、沒有差別的,而且喚醒是情緒序列的第一步。個體先要對生理喚醒進行評價,從而決定具體感受是什麼,哪個情緒標簽最為合適,以及在情緒體驗的特定情境中,你的反應意味著什麼。
學點心理學:三大情緒理論
即,情緒體驗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在個人或大腦中發生了什麼,而要考慮和評估前者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該理論還強調了評價通常是在無意識狀態下發生的。當你擁有和產生情緒的情境相關的過去經歷時,你就無須再刻意對你的喚醒進行環境上的解釋。這種主張被定義為情緒的認知評價理論。
學點心理學:三大情緒理論
認知評價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情緒體驗過程,做出這樣的結論可能是最為安全的。在某些情況下,你實際上會考慮情境的影響(至少是無意識地)以解釋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然而在另一些情況下,你的情緒體驗可能受進化而來的天生機制控制。生理反應不需要任何解釋。情緒體驗的這些不同途徑顯示,情緒對你的日常生活經驗具有各種不同的影響。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心境和情緒對人們的影響結果。
㈣ 情緒論和規約論為什麼屬於後設倫理學
群處任何關歸類後,屬於後瑞炙熱學貓決定應該是屬於的,如果你不要屬於還是不屬於你可以問一下別人
㈤ 情緒跟道德有什麼關系
情緒有級別,情來緒跟本自質和道德都有關系。
情緒好的人,不與人爭,道德好,但是不一定,這是沒惹著他,惹著他的時候你再看看,情緒最不好,最不是個東西。所以,情緒好的人,道德好的人不等於本質好。怎樣區分呢?你再看看,他道德好的時候,情緒好的時候,是為什麼事好的,如果是為自己無關的事好的,看不出他的本質,只有涉及到他的利益時,才能看出他的本質。所以不能根據一個人的暴跳如雷的情緒就來判斷這個人人品不好,往往越是場面上大度的人越壞。
㈥ 情緒和道德認同的不同作用
情緒是一個人的脾氣,
而道德是一個人做事的標准,
它們之間肯定是不同的。
㈦ 由某些具體的道德情境引起的初級的態度體驗叫道德情緒還是道德情感啊
道德情緒
㈧ 法律、道德、情緒、理智
理智在法律之下,道德在為人之中,情緒在理智法律道德之上。
㈨ 情緒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道德判斷
情緒對道德判斷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道德判斷是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特別是在大中小學道德問題頻繁出現的社會背景下,對道德判斷開展研究十分必要。人們逐漸認識到情緒在道德判斷中的作用。積極情緒條件下道德判斷能力顯著低於控制組,控制組顯著低於消極情緒組;不同的積極情緒條件下道德判斷能力差異不顯著;不同的消極情緒條件下差異不顯著;男性的顯著大於女性;大四的明顯大於大一,其他年級之間差異不顯著
㈩ 艾里斯理性情緒理論
艾里斯理性情緒理論就是合理情緒療法的ABCDE理論。
一般人總習慣於認為把自己的不良情緒歸結於環境事件,但ABC理論認為,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A(Activating event)直接引起來的,而是由經歷這一事件的個體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B(Belief)引起的,而解釋和評價則源於人們的信念。就是個體對事件的情緒和行為反應的結果(consequence)。ABCDE理論的獨特之處在強調B的重要作用,認為A只是造成C的間接原因,B才是情緒和行為反應的直接原因。
一旦不合理的信念導致不良的情緒反應,個體就應當努力認清自己的不合理的信念,並善於用新的信念取代原有的信念,這就是所謂的D(Disputing),即用一個合理的信念駁斥,對抗不合理信念的過程,藉以改變原有信念。駁斥成功,便能產生有效的治療效果E(Effect),使來訪者在認知、情緒和行動上均有所改善。
ABCDE理論包括一套通過認識不合理信念到改變不合理信念,進而調整情緒和行為的步驟和階段,它始終強調現在,重視人的理性力量,相信人最終通過自我調節而順應環境,把人的主動性提高到一個重要位置。
艾里斯認為,人一出生就有一種心理傾向,即要堅持自己的嚮往和追求都能得到滿足,期望自己的願望會實現,生活中某些嚮往和要求的確如意地實現了,這種積極的記憶強化了我們的「全能幻覺」,使我們認為我們一定能比所有的人幸福,一定比其他人更成功,應當與他人不一樣。當我們一旦遇到挫折和逆境時,我們就無法接受,認為這些不該發生在自己身上,從而導致不良的情緒。此外,文化、父母和競爭的社會,都在強化事事超過他人的非理性信念。這些信念雖然是上進的動力來源,但一旦過頭,就會使人在思想上鑽牛角尖,形成心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