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全面依法治國的措施

全面依法治國的措施

發布時間: 2020-12-21 06:48:27

⑴ 依憲治國,加強憲法實施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亮點1:依法治國將統一領導協調

健全黨領導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加強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籌協調,完善黨委依法決策機制。

亮點2: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

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

亮點3:把法治建設納入政績考核

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幹部重要內容。

亮點4:首提設立最高法巡迴法庭

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推動實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

亮點5:檢察機關可提起公益訴訟

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亮點6:領導幹部干預司法將追責

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

亮點7:完善行政權力糾錯問責制

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完善糾錯問責機制。

亮點8:重大決策終身追責倒查

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

亮點9:律師法學家可當法官檢察官

建立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錄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制度,構建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等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律師隊伍。

亮點10: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創建內容。

⑵ 依法治國決定提出了什麼具體措施確保全民守法

1.立法機關要嚴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備的法律體系,使國家各項事業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實現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
2.行政機關要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使其權力,依法處理國家各種事務。它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
3.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嚴格執法。總之,依法治國要求各級國家機關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4.教育宣傳: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論述了執政黨與法治、政府與法治、人民與法治、改革與法治和國家治理與法治等五方面的關系;《決定》提出了180多項新舉措,重點是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
其中:《決定》非常強調法治工作的重要性,要開展法治教育,這是最根本的。《決定》提出,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開展法治文化的宣傳教育,要把它作為國民教育的一個部分,同時也提出強調道德對法治的支撐作用。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

⑶ 當前中國政府推進依法治國有哪些具體舉措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一共有180多項新舉措,主要分四大范疇:
一是有關憲法、立法和人大的新舉措。全會明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遵守憲法是最大的守法,違憲也是最大的違法。要加強對憲法的實施和監督,今年12月4日,我們就要迎來第一個國家憲法日了。要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健全有立法權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完善立法項目徵集和論證制度,加強重點領域的立法,要讓人民群眾參與立法活動和司法實踐活動。
二是有關執法和黨、政府實施法治的新舉措。全會提出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也不是說GDP不考核了,現在要把是否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的一個重要內容加進來。《決定》也第一次提出健全依法決策的機制的全新命題,《決定》講要有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把這些確定為依法決策的法定程序,把合法性審查作為決策的前置性條件,就是做決策之前,首先要看跟法律有沒有抵觸、有沒有違法,違法了就馬上叫停。《決定》提出了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過去很多是「三拍幹部」,叫做「拍腦袋決策、拍胸部執行、拍屁股走人」,現在走不了了,是「吃不了兜著走」,要追究你的責任,這里邊特別強調「終身」兩個字,有了這樣的規定以後,各級幹部今後決策一定會慎之又慎,因為你無處遁形,它終身跟著你。要健全執法體制機制,行政自由裁量權應該有一個基準制度,另外也要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糾錯問責制。
三是有關司法和司法系統與法治隊伍的新舉措。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現在有司法不公的情況,就是因為我們的法院、檢察院不能夠依法獨立的進行審理、判案。《決定》提出來要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領導去干預司法審理、審判的情況,往往打電話、遞條子、打招呼,現在要記錄在案。回頭就進行責任追究,今後誰還敢打電話、遞條子?《決定》還提出了建立健全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的保護機制、建立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完善檢察機關行使監督權的法律制度、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堅決懲處違法違紀司法人員,從根本上杜絕「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等現象的發生。
四是有關法治文化和法治教育的新舉措。《決定》非常強調法治文化的重要性,要開展法治文化教育,這是最根本的。法律是一個他律,而法治文化包括理念、精神、思維、道德,是一個自律。要加強對法治人才的培養機制,推動法治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這樣才能不斷培養出法律的專門人才,同時也對全民的法治教育起到根本作用。

⑷ 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作出了推進依法治國的哪些舉措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全會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
全會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項目徵集和論證制度,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
全會提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
全會提出,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
全會提出,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
全會提出,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推動實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全會提出,推進法治專門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完善法律職業准入制度,建立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錄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制度,健全從政法專業畢業生中招錄人才的規范便捷機制,完善職業保障體系。
全會提出,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幹部重要內容。

⑸ 簡述十八大屆四中全會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有哪些新舉措

十八大屆四中全會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舉措:

(一)有關憲法、立法和人大的新舉措
1. 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決定》提出,我們國家的法律體系是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因此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我們要堅決維護憲法的法律權威。每年還設立了12月4日為憲法日。
2. 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
3. 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
4. 健全有立法權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

(二)有關執法和黨、政府實施法治的新舉措
5.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
《決定》提出的一個根本要求就是,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

6. 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
7.健全依法決策的機制
《決定》對依法決策,包括程序、環節上都講得很到位。《決定》講,要有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決定》提出,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
8. 健全執法體制機制

(三)有關司法和司法系統與法治隊伍的新舉措
9.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
10.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
要推動省以下的地方法院和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現在正在這樣的改、這樣試點、這樣推進。司法獨立非常重要,能夠保證我們司法公正。
11.對領導幹部干預司法要建立追究制度
《決定》提出來要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
12.建立健全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的保護機制
13.建立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
14.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15.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16.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
17.完善檢察機關行使監督權的法律制度
18.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很重要的就是要依靠法治工作隊伍。法治工作隊伍要講「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要有一個法律職業的准入制度。

(四)有關法治文化和法治教育的新舉措
19.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開展法治教育
20.加強對法治人才的培養機制

⑹ 中國共產黨依法治國的措施

1、黨的復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制和依法治國是統一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義法治。
2、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性質、宗旨要求不斷探索依法治國的理政方式。
3、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探索依法治國,堅持依法執政,有利於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4、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求中國共產黨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職權、履行義務。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根本保證。
執政方式是指執政黨執掌、控制和運用國家政權的途徑、形式、手段和方法的總稱;具體包括政黨介入國家政權的方法和途徑;政治體制中的黨政關系模式;政黨在國家權力體系中的黨權運作模式等。

⑺ 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措施有哪些

1、強化依法辦事的理念。

堅定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中國,必須保證憲法和法律的全面有效實施。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和法律尊嚴,就是捍衛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和法律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

各級領導幹部都應當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牢固樹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始終對憲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

特別是司法機關作為法治建設的生力軍,必須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堅定法治信仰,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自覺抵制西方錯誤思想觀點的滲透,始終做到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憲法法律。

2、發揮好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的作用。

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實踐表明,良好的道德風尚既可以減少各種矛盾紛爭、凈化社會環境,使司法機關能夠集中精力解決一些重大疑難案件,又可以使法律的實施得到廣泛的道義上的理解與支持,減少法律實施的阻力,提高法律權威。

要通過依法打擊犯罪、保障人權,釐清責任、明辨是非,平衡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教育、評價、指引、示範等功能,引導全體公民切實增強法律意識、道德意識,依法行使權利,主動履行義務,做到知榮辱、明善惡、重品行,促進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

3、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但是法治建設仍然任重道遠。法律不能只寫在紙上,而是要寫在公民的心裡。只有人心思法、人心思治,才能形成推動法治進步的強大力量。

習近平同志強調要以法治凝聚共識,樹立全社會對法治的信仰,培育法治文化,弘揚法治精神,對於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弘揚法治精神,必須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通過依法審判處理各類案件,把法律觀念、法治精神融入當事人和社會公眾的心中;必須加強法制宣傳教育,讓憲法和法律家喻戶曉,促進在全社會形成憲法至上、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

必須引導公民以法治方式表達訴求,使大家相信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訴求,通過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從而能夠發自內心地擁護法治、信仰法治。

(7)全面依法治國的措施擴展閱讀

法治國家的相關要求: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不僅需要制定完備的法律制度,而且需要使這些法律制度為廣大公民接受認同並遵循運用。黨的十七大強調,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

公民意識是公民對自己在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和法定權利義務的認知、情感、態度和行為的統一,加強公民意識教育能為社會主義法治中國建設提供堅實的思想理念支撐。

因此,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應大力加強包括權利義務、民主法治、道德文明意識教育在內的公民意識教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治國家

⑻ 列舉我國依法治國方面的重大舉措

近年來,我國在完善立法、嚴格執法方面取得了明顯進步,在依法治國進程中取得了回很大成績。
人權保護方面答,1997年3月14日修訂的刑法典,取消了類推制度,以立法的形式確立了罪刑法定、適用刑法人人平等、罪刑相適應三大基本原則,使我國刑事法律在注重懲治犯罪、維護社會秩序和受害人權益的同時,也注意保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體現了打擊犯罪與保護人權並重的立法思想。1996年3月17日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確立了「疑罪從無」、「無罪推定」規則,並規定死刑執行方式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體現了我國維護人權尊重人格的司法理念。
民主立法方面,聽證制度的確立與實踐、重大法律草案全民討論的實行,為人民參與立法提供了有效途徑。
1999年憲法修正案正式寫入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從而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將其確定為我國的治國方略。

⑼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措施有哪些

1、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質量。

依法立法的關鍵在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立法,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進一步明確立法權力邊界,完善立法工作程序,堅決克服立法部門化、地方化傾向,切實防範立法中的利益輸送和利益集團干擾。

2、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要按照黨的十九大部署,推進依法行政,推動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確保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全面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讓行政機關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讓行政相對人法無禁止即可為。推進行政程序法治化,用嚴密的程序遏制權力的任性。

3、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政法機關按照黨中央部署,深入推進以司法責任制為重點的司法體制改革,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續提升,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獲得感增強。

(9)全面依法治國的措施擴展閱讀:

充分認識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時代意義

1、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是推動全面依法治國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綜觀世界近現代史,一些國家雖然也強調法治的重要性,但並沒有堅持厲行法治,導致法治不彰、法治乏力,影響了國家現代化進程。

2、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

只有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發揮好法治的經濟發展助推器、社會運行調節器作用,才能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如期完成。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迫切要求建立健全加強產權保護、維護契約自由、保障交易安全、促進公平競爭的法律制度,發揮法治在穩定預期、激勵創新上的重要功能。

熱點內容
聯邦法院的管轄權 發布:2024-11-20 09:19:04 瀏覽:807
簡述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9:01:22 瀏覽:77
偽造處罰單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8:45:10 瀏覽:534
法院傳票委託 發布:2024-11-20 08:27:38 瀏覽:88
關於娛樂場所的使用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8:17:17 瀏覽:297
農村土地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20 08:03:31 瀏覽:215
刑事訴訟法219 發布:2024-11-20 07:28:08 瀏覽:80
廣東省16個地級市立法權 發布:2024-11-20 07:25:19 瀏覽:98
道德不良行為 發布:2024-11-20 07:10:00 瀏覽:735
交通事故撞死牲畜法規 發布:2024-11-20 07:02:52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