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法治點點滴滴
Ⅰ 如何加強基層法治工作
1、知法。也就是學習法律,讓大家都懂法。基層懂法的不多,所以知法非常重要。當然方式可以有很多種,目的只是讓大家為學習,普及法律。
2、執法。執行法律一切從嚴,一切按法律條文辦事,不能偏私。
3、弘法。為執法的繼續,其終極涵義為殺一儆百,弘揚法律的公正。使守法的感到守法是必要的,使違法的人感到不守法是要付出嚴重代價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Ⅱ 如何抓好基層法治工作
一、抓住重點,努力提升基層勤務的實戰化水平。要主動適應當前動態治安形勢的需要,積極改革基層勤務機制,切實提高對社會治安全方位、全天候的動態控制能力。一是要實施全時警務和主動警務。全面推行彈性工作制、錯時工作制、雙休日工作制,最大限度地把警力壓上路面、沉入社區、融入群眾,把路面和社區作為民警的主要工作場所,切實糾正和克服基層勤務的機關化傾向,改變坐等報案、坐堂辦公的工作模式,真正讓群眾感受到警察無時不在,增強安全感。二是要實行動態預警和網格布警。要研究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動態治安評估體系和預警等級,確保警力投向和勤務時間與高發案區域和犯罪高峰時段趨於一致,根據區域人口密度和治安復雜程度,統籌規劃,科學劃分路面警力的巡防警區,構築起點線面結合、立體交叉的「網格化」巡防體系,以實現對路面犯罪的精密防控。
二、破解難點,切實提升基礎工作的專業化水平。一是要努力破解重點特殊人群管控的難點。要堅持以入戶訪查為抓手,通過強化幫、督、查、評等工作措施,充分激發社區民警入戶訪查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創新訪查工作方法,延伸訪查工作觸角,提高訪查工作效能,有效強化對重點視線人員的的排查管控,及時從中發現打擊違法犯罪。二是要努力破解陣地控制的難點。要牢牢抓住犯罪分子「吃、住、行、銷、樂」等關鍵環節,切實加強對特種行業的管理控制。大力加強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把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與健全落實舉報獎勵制度有機結合起來,有效促進管理責任的落實。積極布建治安耳目、信息員,在行業場所中有效構築起多層次的控制網路,確保犯罪分子進入後能發現得了、控製得住、查證及時。
三、突破節點,大力提升基礎工作的社會化水平。一是要在推進社區和農村警務戰略實施上下功夫。主動適應新型社區管理體制和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積極健全完善與之相配套的社區、農村警務工作機制。以社區(農村)警務室為平台,以基層治保、調解組織為依託,整合利用社會資源,健全完善多元化的糾紛排查調處和重點人員幫教管控機制。按照市場化運作模式,積極推廣小區封閉式管理和租賃房屋社會化管理模式,把推進物業管理、專業保安服務等有償安全服務與組織鄰里守望、治安志願者服務及護村護街巡邏等群眾性義務防範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構築起多形式、多層次的群防群治網路。二是要在推進科技創安上下功夫。要以金融要害單位、居民小區、工業區企業為重點,積極推廣治安報警系統建設,建立報警聯動網路,進一步提高公安機關對重點管控部位和高發案區域的動態控制能力。
四、創新亮點,積極提升基礎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要建立健全信息採集、分析、研判等工作機制,推進全警採集、全警應用,切實把基層基礎工作的著力點放在信息的獲取和控制上。充分運用信息研判手段和載體,強化對獲取的各類敵社情信息、治安動態信息及基礎性信息的綜合分析研判,確保及時、准確地揭示各類敏感群體、違法犯罪主體及其活動規律和軌跡,有效發揮信息的預警、實戰功能,提升科學決策和精確防控、打擊能力,推動基礎工作信息化。
五、 夯實基點,不斷提升所隊建設的正規化水平。要進一步完善所隊班子民主議事、決策機制,建立健全所隊領導定期輪訓輪崗制度,不斷提高所隊班子管理隊伍、依法行政、科學決策、駕馭治安的能力。積極推行所隊長競爭上崗、雙向選擇制,進一步建立健全科學的選拔考核任用機制,激勵所隊領導和民警紮根基層發展成才。要圍繞「三懂」、「四會」的要求,深入推進「大練兵」活動,尤其要針對當前基層民警在執法辦案、信息應用和做群眾工作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採取走出去、請進來、面對面指導與網上答疑相結合等形式,有計劃有重點地強化教育培訓。按照「人往基層走、物往基層流、錢往基層投」的警務保障思路,在科技建設投入和警務車輛、警用裝備配備上進一步向基層傾斜,竭力幫基層增效;進一步推動警力下沉,強化執法維權保障,積極改善基層辦公條件和民警的福利、職級待遇,促使民警安心基層工作
Ⅲ 如何理解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的意義
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也是提高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最基本、最回直接、最有效的力量。管答長遠要靠制度,要向制度要長效。必須把握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創新基層治理法治化制度,把法治建設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一要充分發揮黨的理論優勢、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把基層黨組織的多種優勢轉化為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的重要資源,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創新。二要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圍繞基層法治建設,確立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工作制度,著力解決制約法治建設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治理法治化中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抓基層、打基礎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三要健全基層黨組織對各類組織黨建工作的引領指導和統籌協調制度,完善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服務群眾的工作機制,推動街道社區黨員服務中心等服務網路建設,形成開放式、綜合性、互通式服務體制。健全黨員幹部宗旨教育、廉政教育和法治教育制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Ⅳ 如何加強法治建設的幾點思考
法治,就是依照法律法規管理經濟、文化和社會各項事務。保證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為了加快法治建設進程,早日實現文明法治社會。加強法治建設要從五個方面來思考,抓住關鍵,這樣才能切實有效的加強法治建設。
第一:黨委發揮領導作用 。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各級黨委要充分發揮其領導作用,逐步做到善於把黨的方針政策變成國家意志來實現領導,善於運用法律手段和法律程序去解決矛盾和處理問題,確保法治建設有步驟、有秩序地推進。
第二:人大發揮主導作用 。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要在同級黨領導下,積極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把法治工作擺上議事日程,並作為長期的戰略任務來抓,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組織體系也應當成為法治建設的組織實施體系。在組織協調法治日常工作和依法履行立法、監督、重大事項決定、人事任免等職權時,扎扎實實而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法治建設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
第三:「一府兩院」(政府、法院和檢察院)發揮執法主體作用 。行政機關是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影響最大,與人民群眾關系最密切,也是機構和人員最多的部門,大部分的法律法規是由行政機關執行的,行政機關在法治建設中佔有突出的重要位置,依法行政是法治的核心,是優化經濟環境、增創法治優勢的關鍵所在。而司法工作同樣是法治工作的主要環節。應該說,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在法治建設中處於執法主體的重要地位。
第四:政協發揮民主監督作用 。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其范圍是廣泛的,可以對國家憲法和法律、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的工作,通過協商討論和批評建議進行監督,通過會議、視察、調查、提案和建議案等多種形式監督法律、法規的執行。
第五:發揮人民群眾主力軍作用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人民群眾不僅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 神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不論干什麼工作,搞任何事情,開展何種活動,只有群眾支持和參與,積極配合,才能取得成效。我們抓法治必須廣泛深入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真心實意地相信群眾,全心全意地依靠群眾,並把如何加強法治建設總的思路交給群眾,請群眾出主意、想辦法、提建議、獻計獻策。
拓展資料:
為了加快法治建設進程,早日實現文明法治社會。在現階段,必須通過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有效辦法,切實加強對法治工作的領導,健全和規范法治工作機制,認真搞好法制宣傳教育,強化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加大依法治理力度,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增強領導幹部依法決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法律素質。
Ⅳ 如何才發揮法治在基層善治中的作用
一、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關鍵作用
堅持以進一步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觀念,加強領導幹部自身法治建設,不斷增強領導幹部法律素養,引導幹部群眾加強學習憲法法律力度,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為宗旨。加強領導幹部依法決策、依法行政的意識,弄明白法律規定我們怎麼用權,什麼事能幹、什麼事不能幹,心中高懸法律的明鏡,手中緊握法律的戒尺,知曉為官做事的尺度。通過自身學習領導幹部要深刻認識法治建設的重要性,要始終堅持依法治鎮的根本政治方向,正確認識和把握黨與法的關系。不斷深化法治實踐,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信仰,把法治理念、法治精神融入工作和生活。
二、健全鄉村社會法治工作機制
推進鄉村社會治理法治化要與創新鄉村社會治理相合提升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的水平。積極推進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不斷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綜合作用,堅持做到「事前預防、事中處置、事後救濟」,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堅持以法治建設為基石,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預警機制、利益表達機制、協商溝通機制、救濟救助機制,暢通群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法律渠道,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同時,積極推廣「黨政動手、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楓橋新經驗,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創新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模式,構建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大調解」體系。
三、加強鄉村社會法治文化建設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指引行動前進的方向。僅有健全的法律法規是不夠的,只有人民群眾真正信仰法治,法律法規才能被真正地貫徹落實。加強鄉村法治文化建設,要堅決摒棄人治觀念,積極運用新媒體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樹立先進法治人物,尊重法律權威,蘊育良好的法治環境。培育鄉村社會法治思維,健全鄉村普法宣傳教育機制,將法治宣傳教育通過制度的形式確立下來。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遵法守法的良好氛圍。
Ⅵ 如何運用法治思維治理基層工作
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要以嚴肅的法規制度體系規范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行為。要堅持依章治理。緊緊圍繞黨章統籌推進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下力氣做好法規制度的廢改立,維護法規制度的協調統一,夯實基層治理的良法善治基礎。要堅持壓實責任。狠抓法規制度執行責任落實,對法規制度的執行進行責任分解,形成責任明確、全面覆蓋的工作體系。要堅持獎懲分明。完善幹部考核評價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評價幹部的重要依據,大力選拔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黨員幹部,同時對落實法治責任不到位的幹部進行嚴肅追責。要樹立黨規黨紀嚴於國法的意識,促使黨員幹部以模範行為為公民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作出表率。
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要把基層黨組織的工作重心切實轉移到服務群眾上來。要站在執政的高度統籌規劃工作。自覺審視我們的執政行為和服務方式,更好地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從群眾最反感的事改起,從群眾最需要的事做起,用群眾接受的方式做事。要促進群眾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將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零碎經驗做法系統化,從具體工作中抽出普遍規律以法規制度的形式固化,建立健全長效常態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要運用法治手段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服務能力。依法依規對基層黨組織賦權、增能、嚴管,建立「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工作機制,下派任務的同時將相應的權力和資源下放給基層;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向基層傾斜,落實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強化基層基礎保障;嚴格依法監督管理,堅持公開透明民主,為基層黨組織開展服務、推進治理提供有力支持和良好條件。
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要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法治能力建設。基層黨組織要自覺樹立問題意識,直面社會深度轉型、矛盾多發易發、新老問題交織的新形勢,堅持以法治為核心,綜合運用經濟、文化、行政等多種手段,解決各種復雜矛盾和問題。要堅持開門抓基層治理,建立一套系統規范的民情民意收集、辦理、回應工作體系,把基層治理的決策實施過程轉化為爭取民心、集中民智的過程。要注重各類主體的協作,設計一套務實管用的體制機制,把各類主體的行為都置於法治框架下。要強化對黨政主體的制度約束,促使有序有度進行管理和調控;要積極培育各類市場主體和社會主體,讓他們更加有位有為,更好發揮作用。同時,要通過法治方式規范社會個體行為,使遵紀守法成為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
Ⅶ 法治實踐活動感想50字
法治實踐活動感想:
12月4日全國法制宣傳日活動中,我村高度重視,加強了對"12.4"法制宣傳日活動領導,按照根據上級《關於開展"12.4"全國法制宣傳活動的通知》的安排部署和要求,做到早計劃、早組織、早部署、早安排,各小組、東門完小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收到了明顯成效。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在"12.4"法制宣傳日來臨之前,根據鎮黨委、政府制訂的《沙市鎮開展"12.4"法制宣傳日活動工作方案》,東門村支村兩委專題召開了"12.4"法制宣傳日活動會議,就"12.4"法制宣傳日活動作了具體安排。
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1、12月4日,支村兩委邀請了鎮司法所所長羅宗武來東門村村委會開展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活動,共解答各類咨詢100餘人次。
2、組織普法志願者書寫張貼標語50多條,散發傳單200餘份。
3、利用遠教平台組織村民進行法制教育視頻觀看,並結合當前農村工作特點,大力宣傳
4、《憲法》、《治安管理處罰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發放宣傳手冊500多份。
5、在東門完小4個班級里開展了「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學法活動。
三、圍繞主題,開展法律"六進"活動
在今年的"12.4"法制宣傳日活動期間,我村緊密圍繞"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展"這一活動主題,開展法進農戶,法進學校,法進企業,創造普法氛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法律支持,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通過這次宣傳教育,全村村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普遍增強。村民事糾紛明顯減少,展現一幅人人安居樂業,生活安康,努力發展生產的繁榮景象。
(7)基層法治點點滴滴擴展閱讀:
根據總行的文件要求,近期我認真學習了「六五普法」知識,深受教育和啟發。目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和各種矛盾凸顯期並存的特殊階段,在這一階段,法治是化解社會矛盾、保障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穩定的根本手段和重要工具。
在當前復雜的經濟金融形勢面前,在經濟金融案件頻發的今天,在金融從業人員中開展普法教育很有必要,也非常及時。作為支行行長,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不斷加強管理,努力提高全員法制意識,提升全行合規經營水平。
1、一要堅持不懈抓好學習。不斷加強學習,是提高自我工作能力和法制意識的重要途徑。全員要把學習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自覺加強學習,努力用豐富的科學知識來充實自己,用完善的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使自己的理論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不斷有新的提高。
要從繁重的具體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抽出一定的時間,多學一些政治理論,多看一些法律書籍,同時,還要根據工作需要和自身特點,學習一些經濟、政治、新聞、網路等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
要從繁重的具體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抽出一定的時間,多學一些政治理論,多看一些法律書籍,同時,還要根據工作需要和自身特點,學習一些經濟、政治、新聞、網路等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
2、二要進一步提高防控意識。不斷加大學習教育力度,通過創新學習形式、豐富學習內容來增強學習效果,讓制度規定等合規文化在員工中熟記於腦,爛記於心,不斷提高防控意識。
要讓員工在教育中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居安思危,善於從平靜中發現暗潮潛流,將案件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起始階段,做到自我警覺,自我防堵,自我保護,自我提高。
3、三要進一步提高內控執行力。從案例教育、制度學習、業務操作、檢查和被檢查及問題的發現、整改等過程中,全面加強內控執行力建設,進一步提高全員內控執行能力,確保執行不變形走樣,不折不扣,不漏損減值。
4、四要進一步加大員工行為排查力度。堅持不懈做好每季員工行為排查,在此基礎上重點做好重要崗位員工的行為排查,結合員工的思想動向排查。對常不到崗或夜晚經常外出的「夜貓子」、"自由人」,實行重點監控,看是否有不良及異常行為,異常行為表現要記錄歸檔。
5、五要突出抓好員工管理。從近年來各類案件發生的特點看,絕大部分出現在基層,因此案件防控的重點在基層,因此,要把管好會計主管、信貸主管放在突出的位置,充分發揮內外主管的自律監管獨立自主作用。
會計主管、信貸主管處在案件防控的一線,作用最為關鍵,要通過他們每天與櫃員、客戶經理的零距離接觸,發揮好現場監管的作用,一方面要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櫃員、客戶經理的操作技能和防範風險能力,培育員工拒絕、抵制和監督各類違規自覺性和能動性;
另一方面要通過三道防線對其實施嚴密的事前、事中和事後監管,從而杜絕操作風險。
Ⅷ 如何運用法制思維推進基層工作
構建法治平台,培育法治載體
構建法治組織平台。按照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的執政理念,伍家崗區伍家鄉黨委切實把建設「法治伍家」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各村成立了法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分別由各村黨組織書記任組長。各村法治組織平台的建設有助於我們在法治伍家建設中強化組織領導,充分發揮了鄉黨委在法治建設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機制健全,確保了法治工作的權威性和高效性。
打造法治惠民服務平台。在法治伍家建設中,伍家鄉整合了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公證服務、法制宣傳、人民調解等職能資源,出資為16個村配備了法律顧問,法律顧問參與重大疑難復雜矛盾糾紛的化解,辦理村民委託的其他法律事務,為群眾提供「一站式」、窗口化法律服務。並與區法制辦建立了法律服務戰略合作協議,成立法務指導中心1個,法務工作站16個。
培育法治載體。運用法治組織平台和職能部門的優勢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培育和豐富法治載體。實踐中,伍家鄉以鄉司法所為主體,全面推行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和行政調解「三位一體」的大調解格局。建立健全了鄉、村兩級矛盾糾紛排查網路,鄉駐點村領導幹部和村「兩委」都是村級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員,一般性矛盾糾紛由包村人員協同村裡調處,調處結果上報;無法解決的矛盾交鄉調委會調處;重大矛盾糾紛實行駐村領導督辦,專門成立工作組解決。組織開展了「人民調解文化社區行」活動,以共聯村、漢宜村為示範點,作為經驗向全省推廣。
創建法治工作機制
機制是經過實踐檢驗證明有效的、較為固定的方法。伍家鄉在實踐中,首先從制度和機制上進行了謀劃,先後出台了法治創建的相關規定,用相對規范化的制度推進法治實踐。一是針對本身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法治建設的制度;二是規范幹部知法用法機制,出台並實施了《中心組理論學習制度》,將相關法律、理論知識納入中心組理論學習范疇,並通過平時抽查和年終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將考核成績納入幹部年終目標考核。
第一、創建有形的法治工作機制。從法治的角度創新用人機制,實現用人機制本身的民主化。頒布實施《選拔任用幹部程序管理的制度》,規定決定提拔幹部前,必須嚴格考察,必須由黨委會集體討論決定。需要選舉產生的,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程序和章程辦理。實行幹部選拔任用黨風廉政「一票否決制」,開展了「多元提名、差額選拔」、公開選拔等工作。同時,伍家鄉全面推行村幹部「兩推一選」工作。強化村幹部工作考核,對村幹部的報酬克服了平均化的傾向,對幹部人事工作進行宏觀管理和檢查監督。
第二,決策機制的民主化和制度化。在建設法治政府、提升決策水平方面,出台了相關制度,如頒布和實施《重大決策徵求意見制度》,規定按照廣泛全面、公開透明和形式多樣的原則,對於黨的建設、關系全鄉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各級領導幹部的提拔任用和後備幹部的確定以及其他需徵求意見的重大事項,都需要經過調查研究、座談會討論、交流協商、專家咨詢和社會公示等方式徵求意見,並全程接受監督。在社會管理的具體運行機制中滲透了法治理念,堅持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深化推進重大事項社會征詢、專家論證和聽證公示三項制度,推行重大項目、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完善鄉公共事務民主決策制度,依法科學民主決策,全面落實上級關於鄉鎮政務公開的規定等。
第三,日常辦事法治化。建立利益表達和協調機制,暢通群眾利益表達渠道。健全社會矛盾預警機制,健全社會矛盾排查機制,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使矛盾排查機制更加完善。著力構建「四位一體、整體聯動」的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體系,實現糾紛解決機制的多元化、合理化和制度化。在依法行政的同時運用法治手段對行政違法和行政不當進行處理和負面評價。如啟動鄉級平安單位創建工作,加大村級千分制目標考核,對綜治維穩工作不得力的責任主體,予以通報批評、誡勉談話、記過、責令辭職等究責措施。
用法治思維開展基層工作的啟示
民主與法治協調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經驗。推進民主與法治協調發展,是我國政府所確立的施政方略。民主與法治視為同等重要,兩者不可偏廢;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要有相關政策跟進;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信訪問題,必須改革現行信訪體制;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社會管理問題,需要公正司法;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社會管理問題,需要繼續堅持黨管幹部原則,改進黨管幹部的方法。
Ⅸ 如何加強基層法治機構和法治隊伍建設
(一)加強政府法制工作人員的專業訓練和業務培訓,不斷增強其政治、業務素質。
政府法制工作人員從事的工作內容,比一般的公務員要求更高,專業性更強。這一職業群體必須共同經過系統學習而獲得法律理論知識、法律思維知識以及法制工作能力方面的一致性。建議建立政府法制工作人員准入制度,堅持「凡進必考」原則,對法制工作人員的准入條件作出明確規定,盡可能將達到國民教育法律本科及以上學歷並通過司法考試的專業人才吸收到政府法制工作隊伍中來,並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使他們成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主力軍和政府法制工作的業務骨幹,力爭成為優秀合格的政府領導的法律顧問和參謀、助手。
(二)增強政府法制工作人員具體工作的獨立性。
政府法制工作人員作為行政機關的成員,自然要服從行政機關的領導。從事的政府法制工作,作為重要的法律工作,在具體工作中,首要的要求是對法律負責。一般情況下,這樣做也符合行政首長的意志。但在特殊情況下,即使對法律負責的行動違背了個別行政首長的個人意志,行政首長也不應非法干預政府法制工作人員的獨立性,或者以此隨意撤換其工作崗位。因此,要通過各種制度來保證政府法制工作人員的良好素質以及職業的穩定性和專業性。政府領導應大力支持政府法制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獨立開展工作,讓他們放心放膽去干,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他們在推進基層政府依法行政中的作用,從源頭上減少行政爭議的發生,使基層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投身於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三)加大上級政府法制機構對下級政府法制機構業務的監督、指導與培訓力度。
政府法制工作人員行業整體的系統性建設,是推進政府法制工作的重要途徑。因此,加大上級對下級政府法制機構業務的監督、指導與培訓力度,對提高政府法制工作的整體水平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建議上級政府法制機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到基層調研、指導工作,並適時組織一些業務培訓,邀請資深專家對政府法制工作人員進行深層次的理論培訓。政府法制工作人員也應立足自身,加強自我學習,通過各種方式增強處理法律事務的本領。
(四)逐步推行行政復議人員資格制度,不斷提高行政復議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隨著改革的深入,社會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和復雜化,行政爭議數量日益增多,且大多發生在基層,這些問題的解決也主要依靠基層。行政復議是解決行政爭議的重要渠道,是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政府法制工作人員是行政復議案件的具體承辦者,行政復議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行政機關辦理行政復議案件的質量。因此,基層政府應採取有效措施,切實解決行政復議能力偏低、人員短缺等問題,根據辦案需要抓緊配備、充實和調劑行政復議人員。推行行政復議人員資格制度,可以嘗試將行政復議資格的取得納入全國統一司法考試。
(五)切實解決政府法制機構的性質及法制工作人員編制等問題。
由於基層政府法制機構的性質及編制已經與其承擔的工作和責任不相適應,建議上級政府法制機構與機構編制部門對基層政府法制機構的設置規格、性質、編制等問題作出統一規定,給隊伍建設予以更多關注,以此作為法制機構向同級黨委、政府匯報,爭取領導支持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