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體道德經
① 鬢字啟功體怎麼寫
啟功體楷書「鬢」字:
② 怎麼練習啟功體呢
最穩妥的辦法是找他的字帖多臨摹
③ 請問啟功的書法是什麼體
獨創字體「五三五」不等份 古人有「書法以用筆為先」之說。啟功曾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苦練用筆,一筆一筆地琢磨,臨帖臨得分毫不差。但寫出來的字平看還可以,一掛起來就沒神了。經過再三揣摩,他發現問題出在字的「結構」上。 一般人學書法都是從寫「九宮格」或「米字格」開始,將方格分成若乾的等份。啟功發現問題就出在這「等份」上。道理很簡單,因為每個字的「重心」不一定都在「中心」,所以不能把每個字都一個模式地上下左右分為「三等份」。於是他採用一個更為符合字形結構的劃分法,這便是由他首創的「五三五」不等份。這種字形上下左右的分量較大,中間的分量較小,而不是「九宮格」那樣的「九等份」。「五三五」不等份結構字體,便是他獨創的「啟體」書法。
④ 名人啟功注釋的《道德經》這本書有賣嗎
啟功似乎沒注釋的《道德經》,好像沒這本書
⑤ 介紹一下"啟功體"
●書法
獨創字體
「五三五」不等份
古人有「書法以用筆為先」之說。啟功曾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苦練用筆,一筆一筆地琢磨,臨帖臨得分毫不差。但寫出來的字平看還可以,一掛起來就沒神了。經過再三揣摩,他發現問題出在字的「結構」上。
一般人學書法都是從寫「九宮格」或「米字格」開始,將方格分成若乾的等份。啟功發現問題就出在這「等份」上。道理很簡單,因為每個字的「重心」不一定都在「中心」,所以不能把每個字都一個模式地上下左右分為「三等份」。於是他採用一個更為符合字形結構的劃分法,這便是由他首創的「五三五」不等份。這種字形上下左右的分量較大,中間的分量較小,而不是「九宮格」那樣的「九等份」。「五三五」不等份結構字體,便是他獨創的「啟體」書法。
不受束縛
流派戒律很害人
啟功認為,「學寫字首先要敢於不受自古以來各流派清規戒律的束縛。比方說,筆只能怎麼拿,腕只能怎麼用,這是很害人的。」其次是「向古人學習也不一定死學某一家、某一派。我幼年時學祖父和上輩成親王的,後來又學過趙孟頫、董其昌、米芾,再後來學二王、顏真卿、歐陽詢及唐人寫經。十年動亂期間習柳公權。這樣兼收並蓄,經過消化,就變成了自己的東西。」
正是由於這樣,啟功的書法才達到既有深厚傳統,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書法界評論他的作品:「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它淵雅而具古韻,饒有書卷氣息;它雋永而兼灑脫,使觀者覺得很有餘味。因為這是從學問中來,從詩境中來的結果。」
參考資料: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26/50217/50230/3510913.html
⑥ 啟功的楷書叫什麼體電腦里的字都是他本人寫的嗎
叫啟體,電腦里的字是按照啟功的書寫風格創造出的。
啟體(qǐ tǐ)由國學大師啟功先生獨創的一種書法。啟體字的形成是在1938年-1957年(26歲-45歲),啟功先生在輔仁大學國文系和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任教期間,經過全身心鑽研,達到很高的藝術造詣。
「方正啟體字型檔」:1998年—1999年,受啟功先生推薦,秦永龍書寫了「啟體」行楷字型檔,該字型檔由北大方正電子製作,在社會上廣為流傳。
⑦ 縱橫四海啟功行書體怎麼寫
縱橫四海啟功行書體怎麼寫
請看下面縱橫四海啟功行書體的寫法:
縱橫四海啟功行書體,可以到網上找有關網頁就能在線生成
⑧ 啟功體是誰創作的
所問可能是電腦啟體,這是方正公司在啟功先生同事秦永龍先生協助下創作的。
⑨ 啟功體是瘦金體嗎
不是,「啟體」是啟功在數十年學習優秀傳統書體的書法實踐基礎上形成的。
20世紀70年代後,啟功開始以書法聞名於世,其集遒勁、秀美於一體的「啟體」成為許多書法愛好者紛紛摹習的楷模,求字者亦絡繹不絕。對此,啟功自己並不以為然。他曾多次對來訪者講:「似我者死。你們應該從基本功著手,采眾家之長,再形成自家的風格。」
啟功自幼刻苦臨習各家名帖,至老不輟。他所臨王羲之、陸機、智永、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懷素、米芾、宋徽宗各帖,筆畫不求全似,而神氣活現,皆極具功力。啟功臨帖,追求的是神似。
(9)啟功體道德經擴展閱讀
瘦金體的歷史:
唐朝的薛曜是瘦金體之祖,薛曜書學褚遂良,瘦硬有神,用筆細勁,結體疏朗,但較褚書險勁,更纖細,他對褚書不作亦步亦趨的模仿,而是加以發揮,有所創造,亦成習氣,為褚書末流。《夏日游石淙詩並序》是薛曜的代表作,石淙河摩崖題記之一。
石淙河摩崖題記,唐久視元年三月十九日刻,為河南省最大的摩崖碑刻,分為《夏日游石淙詩並序》和《秋日宴石淙序》兩部分。二者的書者皆為薛曜,其書法瘦勁奇偉,被歷代書家稱為「瘦金體之祖」。薛曜的書法後被宋徽宗所習,最終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瘦金書」體。
⑩ 啟功的字體有什麼特點
●書法
獨創字體
「五三五」不等份
古人有「書法以用筆為先」之說。啟功曾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苦練用筆,一筆一筆地琢磨,臨帖臨得分毫不差。但寫出來的字平看還可以,一掛起來就沒神了。經過再三揣摩,他發現問題出在字的「結構」上。
一般人學書法都是從寫「九宮格」或「米字格」開始,將方格分成若乾的等份。啟功發現問題就出在這「等份」上。道理很簡單,因為每個字的「重心」不一定都在「中心」,所以不能把每個字都一個模式地上下左右分為「三等份」。於是他採用一個更為符合字形結構的劃分法,這便是由他首創的「五三五」不等份。這種字形上下左右的分量較大,中間的分量較小,而不是「九宮格」那樣的「九等份」。「五三五」不等份結構字體,便是他獨創的「啟體」書法。
不受束縛
流派戒律很害人
啟功認為,「學寫字首先要敢於不受自古以來各流派清規戒律的束縛。比方說,筆只能怎麼拿,腕只能怎麼用,這是很害人的。」其次是「向古人學習也不一定死學某一家、某一派。我幼年時學祖父和上輩成親王的,後來又學過趙孟頫、董其昌、米芾,再後來學二王、顏真卿、歐陽詢及唐人寫經。十年動亂期間習柳公權。這樣兼收並蓄,經過消化,就變成了自己的東西。」
正是由於這樣,啟功的書法才達到既有深厚傳統,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書法界評論他的作品:「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它淵雅而具古韻,饒有書卷氣息;它雋永而兼灑脫,使觀者覺得很有餘味。因為這是從學問中來,從詩境中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