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群體的規范
❶ 倫理道德與群體規范之間的辯證關系
倫理道德 是違背人性的
是為了一個群體 和諧的公處
有上位者編寫出來的約束自己的行為規范
有可能會約束個人的利益 因為這樣大家才沒那麼多的攻擊 佔有 搶奪的慾望
社會才能安定
❷ 群體規范的道德效應
1、利用正式群體的壓力寓教於道德生活實踐中
我們每一個個體都隸屬於某一個群體,甚至是多個群體,最為正式的群體則是工作單位、學校等。正式群體之中既有成文的正式群體規范,如單位的各項規章管理制度,職業的規范等,也有約定俗成的一些規范。無論是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群體規范,一旦形成以後,會對群體成員產生無形的壓力,迫使個人順從它、遵守它。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群體規范及對於群體規范的共同遵守,往往是群體內大多數成員的意向或願望。群體內大多數成員的意見會產生一種無形的力量,它使群體內每一個成員自覺或不自覺地保持著與大多數人的一致性,這個力量就是群體壓力。群體壓力與權威命令不同,它不是由上而下明文規定的,也不強制個體改變自己的行為,而是通過多數人一致的意見,形成壓力去影響個人的行為。群體壓力雖然不具有強制的性質,但它對於個體來說卻是一種難以違抗的力量。因為當一個人的意見與群體內大多數人的意見和行為不一致時,就會感到緊張,這種緊張來自於對偏離群體的恐懼。每個人都有歸屬於一定的群體的需要,而偏離大多數人的意見,則意味著對這種歸屬感的威脅。所以,如果一個人不願意處於孤立的境地,他就會在群體壓力面前,順應大多數人的意見。
2、利用非正式群體的內聚力強化成員對道德規范的認同
群體成員對規范的遵守,除因群體壓力外,還有群體內團結一致或結成一體的力量,即群體內聚力。群體內聚力是為使群體成員留在群體內而施加影響的全部力量的總和。具體說來,群體內聚力就是指群體對其成員的吸引力和群體成員之間的吸引力,以及群體成員的滿意程度。人們發現,內聚力高的群體一般比內聚力低的群體具有更好的協調和更大的「我們感」,或更為團結一致。相比與非正式群體,以親情、血緣關系為主要特徵、以情感友誼為紐帶的非正式群體,其內聚力的影響更為重要。
非正式群體的規范並沒有明文規定,是無形的約定俗成的,它是每個成員行為的准則。非正式群體規范的形成是受到歷史的、群體首領的、習慣的、群體目的性的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同時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模仿、暗示、順從等心理因素的制約,在群體成員彼此相互作用的條件下,發生的一種內化的過程。例如,由於受到電影和小說中不良成份的耳濡目染,一些中學生和社會上無所事事的青少年往往容易進行簡單的模仿,形成各種「幫」、「會」等非正式組織,並且模仿文藝作品中的情節,借鑒各種群體現成的規范,形成一些十分復雜而又極其有害的群體規范,並利用該非正式群體的壓力與內聚力迫使群體成員「服從」,導致不少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非正式群體成員往往是因為一些共同的興趣、愛好、利益而聚集在一起,有著更多的相似性。相似性對人們的交往、友誼和吸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某個方面相似,容易使人感到彼此接近,從而產生好感,發生認同。成員間彼此相似性高將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彼此的的吸引力,它自然能增強群體的內聚力。
道德效應可以發生在內聚力高的非正式群體中。內聚力的存在會促使群體成員對他人關心和准備做他人所期望的事情,這是與所承擔的義務相關的。群體內聚力會使群體成員緊密地團結在一定的道德目標之下,使群體成為一個具有高度整合性的群體。一般來講,內聚力高,成員就會自覺保持一致,整合性就強,成員間的吸引就會牢不可破;內聚力低,整合性就弱,成員各掃門前雪,群體就會像一盤散沙。內聚力使成員有著強烈的歸屬感,歸屬於某個群體並得到重視。在內聚力的作用下,個體害怕偏離,會遵從群體的各種道德規范。戈夫曼提出每一個個體在人生舞台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當個體用混合的道德標准來指導他自己的私人行為時,他就可能把這些標准和某些參照群體聯系起來,這樣就為他的行為創造了一個事實上不存在的觀眾。因而一個人可能私下保持著他個人並不相信的行為標准,他這樣做是因為他相信一個看不見的觀眾在場並會評價一切偏離這些標準的行為。即不管參照群體是否事實存在,都會對選擇的個體產生道德效應。
❸ 道德三要素是什麼
(1)道德意識:是對一定社會道德的主觀認識和抽象理解,是在道德活動中具有善惡價值取向的各種心理過程和觀念。它由道德規范意識和道德思想意識兩個因素構成。前者是一定民族、階級、社會團體乃至整個人類的某種群體的道德意識,是指導和評價個體行為的善惡標准,包括道德原則、規范和范疇。它貫徹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表現為政治道德、職業道德、社會生活准則等。後者是指個體在社會生活中對社會道德的認識水平,以及通過道德實踐後所達到的道德境界,包括道德觀念、道德感情、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理想和一定的道德理論體系等,是個體進行行為選擇的內在機制。
(2)道德關系:是指在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意識、道德原則和規范支配下形成的,以某種特有的活動方式而存在的特殊的相對穩定的社會關系體系。它的形成不以個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社會中的穩定聯系的關系中的一個側面。道德關系可分為個人與社會整體、個人與個人、社會整體與社會整體之間的三類關系。
(3)道德活動:是指人們依據一定的道德觀念、道德原則和規范所進行的各種具有善惡意義的個體行動和群體實踐。主要包括道德行為選擇、道德評價、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等形式。
❹ 什麼是群體道德
由大量規范構成的客觀道德,它形成了群體道德;
❺ 道德規范是什麼
德規范是巴納調查團體2001年做的一項全國調查的中心。調查表明只有四分之一的成人「主要依靠宗教原則和教義或者《聖經》內容作出道德的選擇。」另外,幾乎百分之五十接受調查的成人說道德的選擇是那個「會帶來最合心滿意結果的。」帶領此研究項目的喬治巴納得出結論說,「大多數人不相信絕對道德真理有它的根源……忙碌的人,無論他們的信仰從屬關系如何,面臨道德的選擇時總是即興作決定的。」
公民道德規范
概念
公民道德規范是一個國家所有公民必須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規范的總和。包括道德核心、道德原則、道德的基本要求和一系列的道德規范。
構成
公民道德規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公德規范、職業道德規范、家庭美德規范構成。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適用於不同社會群體,是每一個公民都應該遵守的行為准則。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設作為整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著力點。
公民道德基本規范:
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❻ 法律與道德是調節社會人群關系和行為的規范,道德是外在的「自律」法律是內在的「他律」
不是完全准確。
1、道德是主觀意識形態,在歷史長河中逐步形成並完善。法律是客觀約束機制,是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變化的產物。
2、兩者的功能不同。道德是社會中處理人與人關系的最完善的准則。法律卻是處理人與人關系的必要手段。也可以簡單的認為後者是前者的補充。
3、道德並不代表自律,因為道德在每個人的觀念中不盡相同,譬如:甲用來自律的形態並不一定適合乙,甚至乙對此反對,但並不代表乙違反了其道德。法律就不同了,其不但是內在的『他律』更是外在的約束,任何人都需要以此為准繩,不會因個人轉移。
4、.......贅述就免了,個人觀點畢竟非專業人士。
❼ 在道德與法制中社會是一個群體道德和法制有什麼關系
法制來的本質是建立制度和規則,自也就是立法,最終目的是規范人類群體和社會秩序,保護社會穩定與發展。
道德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准。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
道德與法律、制度、規則是相輔相成的,法律制度是對一些道德系統化,明確化,規范化,法制可以對道德產生維護作用,道德與法律也是相互關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
❽ 道德是不是全體社會成員都要溝通遵守的行為規范
法律是全體社會成員都要遵守的行為規范。有些道德是要在守法的前提下才能進行的,所以並不能說道德是全體社會成員都要遵守的行為規范。
❾ 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道德要求包括哪幾個層次
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具體道德要求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無私奉獻、一心為公,這是集體主義的最高層次,是共產黨員、先進分子應努力達到的道德目標。
二是先公後私、先人後己,這是已經具有較高的社會主義道德覺悟的人們能夠達到的道德目標。
三是公私兼顧。
從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出發,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強調無產階級的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要求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
(9)道德是群體的規范擴展閱讀:
集體主義原則是與個人主義原則根本對立的。集體主義原則反對並譴責把個人利益凌駕在國家、集體利益之上,更不允許用個人利益否定國家和集體利益。
在實際生活中,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一致,並不等於在每一個具體問題上三者的利益都完全相同。三者之間在利益上發生矛盾和沖突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
集體主義作為一種道德原則,一方面,要求國家和集體不斷調整各種政策和措施,關心勞動者的個人利益,盡量使他們的個人利益得到發展;另一方面,也引導人們自覺地以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必要時甚至犧牲個人利益,保護集體和國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