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恆

道德恆

發布時間: 2020-12-21 07:19:57

㈠ 老子: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智,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聖人的治理方法是,使其心無所求,使其腹中有食物(不致專飢餓),使其思想屬單純,常常令人民沒有太復雜的思想,沒有未滿足的慾望。

出處:出自於道德經。《道德經》是哲學著作。至今廣泛流傳,迷人、有魅力。其原因之一就是具有較強的文學性。

(1)道德恆擴展閱讀

各界名人對老子的看法:

日本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湯川秀樹:「老子在兩千多年前就預見並批判今天人類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驚人的洞察力看透個體的人和整體人類的最終命運。」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沒有障礙,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壩,停下來;堤壩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

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我不是理論的創立者,我只是個(道家)得道者,我們在這裡面臨著人類地位所固有的。

㈡ 承認「共同道德」的存在是否是承認「永恆道德」的存在

不是的,共同道德,是說的某一個時間段里,大家公認的一種品質,但專並不一定是可以屬一直如此。永恆道德,是不隨著社會的變遷進步,一直都是正確的道德品質。比如在春秋戰國時候,都認可自己親人犯罪,可以隱瞞,而且這是一種道德,現在就不會認可這樣的行為。

㈢ 法律和道德永恆存在

太有道理了。

道德沒有了。早晚會 犯罪,犯罪了。他 道德準是 敗壞。

㈣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什麼意思

這句話目前有兩種讀法和見解。

1、斷句: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解釋:常無,意欲觀察其深淵高妙。常有,意欲觀察其所歸趨。徼,通「僥」,邊際的意思。我們要想更好地理解一個事物,必須要從常無的境界中體悟它的本源和本體,如要想更透徹精闢,則需要在常有之中領悟它的無邊無際。

2、斷句: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解釋:常沒有欲(欲可理解為人的情慾和志欲),才能觀察到其至妙處。常有欲,才能觀察到其規律及目的。推而廣之,人類用無意識來發現事物的奧妙,用有意識來歸屬他的邊界。

3、這句話出自於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道德經》第一章。

4、第一章全段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全段翻譯: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

「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

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4)道德恆擴展閱讀: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參考資料:網路詞條-道德經

㈤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什麼意思

意思是:

所以有和無因相互對立而依存,難和易因相互對立而形成,長和短因相互對立而顯現,高和下因相互對立而依靠,音與聲因相互對立而諧和,前和後因相互對立而追隨。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譯文:

天下的人都認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為丑的存在;都能認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為存在不善良。

所以有和無因相互對立而依存,難和易因相互對立而形成,長和短因相互對立而顯現,高和下因相互對立而依靠,音與聲因相互對立而諧和,前和後因相互對立而追隨。

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實行身教: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幹預,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向別人施與恩惠但不憑此而達到利己的目的;功成業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為不居功,所以也沒有喪失功績。

出處: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5)道德恆擴展閱讀

老子認識到,宇宙間的事物都處在變化運動之中的,事物從產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終的、經常變的,宇宙間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

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對立面,都是以對立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有」也就沒有「無」,沒有「長」也就沒有「短」;反之亦然。

這就是中國古典哲學中所謂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傾、相和、相隨」等,是指相比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對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動詞。

㈥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什麼意思

意思是:有與無互相生成,難與易相輔相成,長與短相互體現,高與下相互出入版,音與聲相互應和,前權與後相互跟隨。該句出自《道德經》。

老子的哲學思想蘊含了樸素的辯證思想。他認為世上萬物都是相對的,也是同一的,這便是他的「齊物論」思想。他倡導聖人治國為政就必須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必有意倡導某事某物,於人於物應一視同仁,齊物等量,如同日月天地於物周普無偏一樣,不定優劣,不分好壞,使之各有其所,各自融洽。

(6)道德恆擴展閱讀:

《道德經》中體現的就是中國自然法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國道家法律學說的肇始。在中國古代,老子第一個提出「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觀點。老子的「道法自然」與西方自然法思想在本質上不一樣。

西方自然法思想發源於古希臘古羅馬的自由主義和理性主義傳統,正義、善、民主等理念是其基礎,並且作為評價實在法或人定法的應然性依據。而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立足於萬物的本原;

即「道」,試圖通過認知「道」來達到對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的終極把握,從而依「道」而生。這種「道」不是自由、理性、民主或正義等理念和評價標准,而是一種「不可名」之特殊物,一種「天長地久」的規律性東西,兼具物質和精神層面,存於天地之間自我循環。

熱點內容
職業道德自查自糾 發布:2025-01-18 15:33:54 瀏覽:125
環境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8 15:32:32 瀏覽: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發布:2025-01-18 14:58:08 瀏覽:840
公司法律風險解決方案 發布:2025-01-18 14:45:04 瀏覽:605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
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2025-01-18 13:21:33 瀏覽:81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
佔用紅樹林保護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12:14:06 瀏覽:15
北京刑事沒輸過律師 發布:2025-01-18 12:09:11 瀏覽: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