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學中觀
① 佛教中觀派和吠檀多不二論的區別是什麼中觀是如何破斥吠檀多不二哲學的
婆羅門教不二論和佛教的中觀根本的區別是,中觀徹底空,畢竟空。吠檀多不二論類似中國道家的思想,畢竟有個我和道合一,最後修成某種精神或物質的狀態。而中觀,在般若系統中如《心經》說的五蘊皆空,無智亦無得,人的思想能產生的東西都是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包括所謂的「佛」,包括所謂的「梵」。
② 佛教的中觀,唯識,如來藏三派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樓主、諸位學人 法安吉祥
此問好有一問,師兄善哉此問,可以成就大眾對於佛法正義的抉擇覺支,後學在此隨喜贊嘆,接著當以引據經文來解說三者的聯系與區別。
後學先總結如下,再依依引證經文解說:
般若中觀,
乃是直指本心如來藏本來性、自性性、清靜性、涅盤性、中道性。親證如來藏者,現觀如來藏真心空寂無我、猶如虛空、卻又能生出萬法,所以非有為非無為---中道性。如來藏無我性,故稱空性;如來藏俱足一切法、能升一切法,故不空,雙俱此空不空性,名曰中道性。
唯識觀,
亦是以親證如來藏為本,而如來藏又稱為阿賴耶識(依能含藏業種命名)、又名阿伽陀識(依如來藏能持身的大種性自性而名),親證此根本識時,即能現觀如來藏的唯識性---真實性與如如性---體性金剛永不毀壞、又能如如隨緣配合一切眾生心行。而一切萬法都是由此心此圓成實性而變現,故名萬法唯識。
如來藏,
即是一切法本,般若體、諸佛之母,親證此心時,即能現觀此心的真如性、唯識性、中道性、也就是如菩薩纓絡經所說,發起般若正觀,亦即中觀現前。
因此,這三者,唯是名稱不同,所證皆是一切眾生本來面目---如來藏,證時即知如來藏雙俱空性與不空性,如來藏雖然真實有,然而體如虛空、無有邊際,說他有,然而他又跟三界有不同,說他空,卻又不是空無所有的頑空、也不是緣起無常的空相,所以稱空性;然而他真實不壞,能假藉諸緣出生萬法,具有此真實功德,因此不空,一切萬法種子皆含藏於此心中,是故不空,如來藏即是雙具此中道性,能親證者,即是親證般若中觀、親證唯識性、親證如來藏。
接著,引據經文來佐證:
入楞伽經》〈佛性品第十一〉:【(佛言:)「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凈;餘七識者心:意、意識等念念不住,是生滅法。」】
萬法唯識的識即是阿賴耶識,此識又名如來藏,真常不壞,因此離無常、而且也無我性、體性清凈。因此單從此經文便知,唯識的萬法唯阿賴耶識,此識即是如來藏。
《入楞伽經》〈剎那品第十四〉又說:【「大慧!言剎尼迦者,名之為空;阿梨耶識名如來藏,無共意轉識熏習,故名為空;具足無漏熏習法故,名為不空。」】
如來藏不同其餘七轉識會有薰染變異,故稱為空,這裏很明顯,不是無常緣起的空相,而是指體性清凈無有變異的空性;然而又具足無漏法種,所以不空,可是這個不空,卻又不是三界有。因此可知,如來藏雙俱空與不空,即是中道性,親證此心時,方是親證般若中觀。
又如 《入楞伽經》佛心品第四 佛雲:【真如、空、實際,涅盤及法界,意身、身、心「等」,故我說唯心。】
這就是說,真如、空、實際、涅盤、法界、意生身、色身、心,都是相等的,因為都是如來藏阿賴耶識中所含藏的局部體性故,都歸如來藏阿賴耶識「一心」所攝故,一心唯通八識心王故。而在前面,阿賴耶識其實又稱為如來藏,當然也可以說唯識。
接著針對其餘學人所說,稍作法義辯證,已讓佛法正義,令大眾更清楚中觀、唯識即是親證如來藏之中道性與唯識性:
第一: 一樓唯梅子兄雲:唯識派的真如.是一種靜止狀態.是通過緣起而體現出來的空性。
辯證:
然而如前所舉經文,空性乃是如來藏心體無我性、體性清凈無有變異,而名空性,並不是此兄所說的緣起而體性的空,此乃空相,只是五陰虛妄無常的空相爾。唯識派所說的真如,乃是如來藏阿賴耶識,此心體所顯的真如法性,舉經為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三十雲:【佛告善現:「於意雲何?心住為如『心真如』不?」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佛告善現:「於意雲何?心如『真如住』,為如實際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善現:「於意雲何?真如實際為甚深不?」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佛告善現:「於意雲何?即真如是心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善現:「於意雲何?離真如有心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善現:「於意雲何?即心是真如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善現:「於意雲何?離心有真如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善現:「於意雲何?真如見真如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善現:「於意雲何?若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行,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不?」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行,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這段經文就是在說明,真如不是心,只是心(如來藏)所顯的真如自性爾,離開此真如性也找不到如來藏心,然而離開如來藏心也沒有真如可說,這就是說明,真如只是如來藏心的自性,而證真如,必須親證如來藏,方能證知如來藏之真如性,才能發起般若中觀。所以,唯識的真如,並不是緣起空。
第二: 一聲青磐兄說中觀認為阿賴耶識也是空。
辯證:
但是阿賴耶識的空,並不是空無所有,而是體性空寂無我猶如虛空,且體性清凈無有變異,故名為空,唯識也不是單說阿賴耶識的不空(實有),而是將阿賴耶識的空與不空,俱足宣說,當然唯識也包含了中觀,因為中觀就是指親證阿賴耶識的空與不空性,也就是唯識性、真如性。
第三:
北京求知教育兄認為唯識已經將前第八識之外的其它 識 否定掉了。進而過度到中觀,把 第八識也空掉。
辯證: 這也是嚴重誤會佛法,唯識乃是佛所宣說,一切萬法、其餘七識心都是由阿賴耶識所出生,並沒有否定其他識,而中觀所證的般若中道性,也是依於阿賴耶識心體所顯的真如法性,並不是把阿賴耶識空掉,而是阿賴耶識本體本來就是具足中道性、空不空性。
第四:
dhsoft 兄認為唯識即是瑜伽派,簡單的說它是說一切有的,中觀是說一切空,但是瑜伽派也認為最終要達到的是中觀,但是他們認為要達到空即中觀智必須先修行說一切有。
辯證:
中觀如果是說一切空,那與斷滅見無異,斷見外道也是說一切空,然而中觀真正的空,是指如來藏之空性,也俱足不空性,這才是中道性,唯識也不是說一切有,而是一切萬法都是依阿賴耶識出生,而阿賴耶識自體無我性、空性,因此唯識包含了中觀,而中觀也不違背唯識,端看行者是否如實證解。
最後,後學在總結如下:
唯識所親證的阿賴耶識,俱足了空與不空性、生滅與不生滅和合(非斷非常)、不生亦不滅、不垢亦不凈(如來藏自體清靜卻含藏無量污染種子)、不增亦不減(體性清凈永無變異薰染)等中道性,故唯識包含中觀,而中觀其實就是親證阿賴耶識的中道性、真如性,當然不應該將中觀與唯識分割,兩者所證相同,差別在於名相不同而已。而兩者所證的就是阿賴耶識如來藏。
因此三者所證皆同,唯是名稱不同。依茹來藏局部功能、所顯的體性而立名。(心、真如、如來藏、涅盤、空、實際、阿賴耶等)
③ 般若中觀思想知道是什麼謝謝
鄙人的上師言:
「我到了『中和同修會』,上法座講解四大行法及三大智慧,我用最簡單的闡述:
般若——宇宙的一實相印。
中觀——不落「常見」,不落「斷見」,內外皆空。
唯識——外空內有。內有是第八識阿賴耶。
瑜伽——相應合一。
我說:
一實相即佛性。
內外皆空,即佛性。
阿賴耶識至無垢,也是佛性。
瑜伽合一化光,即佛性也。
我說:
總相智——佛性也。
別相智——分別至平等無分別,佛性也。
一切種智——修斷一切習性,佛性本在。
我說:
古之大德,解釋這些佛教名詞,論述厚厚一本又一本,倒不如我簡簡單單,一句話就把它解決了,哈哈哈,……
(……,佛性真如,用最簡單的直指,是什麼?)
●
福州,廣平院,守威禪師。
僧問:
『大庾嶺頭提不起,如何今日付於師? 』
守威禪師提起,說:
『有人敢說得嗎? 』
(至今無人敢說得)
僧問:
『洪鍾韻絕,大眾臨筵,祖師西來,請師提唱。 』
守威禪師答:
『洪鍾韻絕,大眾臨筵。 』(無為偈)
僧問:
『古人雲,任你千聖見,我有天真佛,如何是天真佛? 』
守威禪師答:
『千聖是弟。 』(唯佛獨尊)
僧問:
『如何是廣平家風? 』
守威禪師答:
『誰不受用? 』
●
我個人欣賞守威禪師的上堂說法,他說:『達摩大師雲:吾法三千年後,不移絲發。山僧今日不移達摩絲發。先達之者,共相證明。若未達者,一樣不移絲發。 』
我說:『什麼是絲發? 』
我說:『何人移? 』
我說:『若有人移絲發,未達道也! 』
我今天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正眼法藏,涅盤妙心,豈有絲發?豈有人可移?亘古
亘今,不生不滅,永不能移。 」
④ 請問什麼是佛教的中觀學
中觀派與瑜伽行派並稱為佛學的兩大基本流派。
中觀派的創始人是佛教思想家龍樹。
龍樹賦予原始佛教中的「空」以「中道」的含義。所謂中道介於有與非有的斷定之間。龍樹並未肯定存在與非存在兩極端,而僅僅是承認因果關系又拒絕因和果本身會有自性。龍樹提出八不命題,即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來表述作為他以中道和空論為基礎的緣起學說。
中觀派發揮了《大般若經》中空的思想,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人們的認識,甚至包括佛法在內都是一種相對的、依存的關系(因緣、緣會),一種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們本身沒有不變的實體或自性(無自性)。所謂「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在他們看來,只有排除了各種因緣關系,破除了執著名相的邊見,才能證悟最高的真理--空或中道。
⑤ 佛教中觀共包括哪幾種法本
《觀無量壽經》有十六觀
還有觀「想」念佛
觀「像」念佛
定弘法師:
實在講觀想念佛和觀像念佛
相對來講都不太方便,
持名念佛最方便。
我還是建議大家盡量用持名念佛,
就是不用觀想,也不必觀像,
就是念四個字或者六個字,
阿彌陀佛或者南無阿彌陀佛,
你就老實念著這個佛號,
老實聽著自己這個佛號,
聽得清清楚楚,
不夾雜其他的妄念,這就行了。
⑥ 佛教中觀是什麼意思
1、佛教中中觀的意思是最中或至中。謂中觀學就是系統的介紹法性空慧宗也就是般若系思想的學問。龍樹在《中觀論》中,以至中來形容釋迦牟尼所說的中道,遠離生滅、斷常、一異、來出等二邊,又稱八不中道。以觀察中道,作為修持禪定與智慧的方法,即是中觀。所
2、中觀思想根源於初期大乘時期流通的《般若經》,龍樹撰寫了《中觀論》來闡述正確的中觀思想與修持方法,提出二十四觀,以此來評破外道與小乘部派等其他學派的理論,在大乘佛教中極受重視。中觀的修行者,通常也會以此二十四觀為主題來進行觀想。
3、佛教的一切義理都在中觀義中,中觀義理是佛教的綱領。中觀派發揮了《大般若經》中空的思想,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人們的認識,甚至包括佛法在內都是一種相對的、依存的關系(因緣、緣會),一種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們本身沒有不變的實體或自性(無自性)。
(6)佛法學中觀擴展閱讀:
佛教中觀學的背景:
1、因為般若系經典包括大般若經,小品般若,金剛經等等是佛說的,主要是闡述如來藏本來不生不滅的總相智的(唯識等主要闡述別相智),但是對這些義理玄奧的經典進行闡述的影響最大的是佛滅度400年的龍樹菩薩,龍樹菩薩的主要著作,也可以說是他的根本著作叫「中論」。
2、中論是以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為中心的。後來隨著大乘的興盛,龍樹菩薩的影響增加,所以中觀學基本上泛指闡述般若思想的主要論著了。
3、《佛教哲學概覽》中講 「緣起性空」,即後來的中觀學。早期大乘佛教的中觀學核心思想「緣起性空」指萬法處於相互依賴的緣起之中,萬事萬物皆有聯系,皆有心性之根,故沒有常住不變的自性(性空)。
4、一方面批判了小乘佛教中實體主義傾向,回歸到原始佛教的緣起本意,另一方面,通過涅槃與世間皆空的觀念,為大乘菩薩道的入世利他思想奠定理論基礎。
⑦ 中觀邏輯分析,告訴我們什麼佛學道理
佛教的一切義理都在中觀義中,中觀義理是佛教的綱領。
以下文字,可謂概括了佛法意思的大概: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 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而其根據,在於: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 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 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也就是緣起法。
佛法中講了最重要的兩點,一個叫中觀,一個叫唯識。唯識是唯有 意識。先給大家講講中觀。中觀就是什麼事情都放在當中去看,中觀在內,不在外。就是說,我們修心不要注重外表,也不要注重內心。不在外面,不在裡面,那在哪裡啊?那不就是在中間了嗎?你看一個問題,不把它看成左,也不把它看成右,那你就中性地看問題了,人家吵架的雙方都跟你講對方不好,你不說這個好,也不說那個好,你站在中間了,這就叫中觀。
在人間有人關心你是緣,無人關心你也是緣。也就是說,每個人在人間有很多人關心他,那麼這個人是有緣,那麼大家都不理他,他也擁有著緣,只是逆緣。所以,不要常抱怨自己懷才不遇,被人冤枉,知己難尋啊,你不如自己想一想,你有沒有同體大悲?師父跟你們講的每一句話,你們要好好地去想一想,經常有同體大悲的人,他就不會有很多的抱怨,他就會順著逆緣找到善 緣。
同體大悲是什麼?就是人傷我痛,用現代化說就是換位思考。所以,知人苦啊,會開悟,這都是師父講的。你只有知道 人家苦了,你自己才會開悟啊,看到媽媽生癌症了,就會想到她為什麼會生癌症,那是因為她沒有學佛,過去吃了很多活海鮮,就沒有菩薩保佑啊。因為人在一切都很順利的時候,最容易迷失自己。感情上順利了,事業上順利了,覺得自己什麼都很順利的時候,這個時候人就開始迷惑了,用現代話說,就是人不能被順利沖昏頭腦。
⑧ 佛教中觀
中觀簡介:
佛教的一切義理都在中觀義中,中觀義理是佛教的綱領。
以下文字,可謂概括了佛法意思的大概: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 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 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 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
一。一般論述可參見網路的:「中觀」詞條(最近就算發網路詞條鏈接也常常被網路封禁,所以請你自行查找)。
二。詳細論述就參見龍樹的《中論》,網上有全本下載的。。
⑨ 哪些佛經是講中觀思想的佛經
《中觀論》即《中論頌》。闡述緣起性空深義,揭示生死解脫根本,為三乘共遵之門。《中論頌》為龍樹重要的代表作,暢演中道,中觀論摧破執空執有的異說,使大乘不再依傍於小乘部派,而能卓然自立,自成大乘中觀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