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差序格局法治

差序格局法治

發布時間: 2022-03-07 01:38:30

⑴ 自治法治德治三者之間的關系

認清鄉村治理規律,把握「三治」辯證關系

認清鄉村治理規律,關鍵是認清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在農村社會關系網中的地位,處理好黨的基層組織與其他治理主體的關系。正如《條例》所強調的,「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應當加強對各類組織的統一領導,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黨的基層組織「加強對各類組織的統一領導」,既體現了「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的時代要求,又體現了「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代表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使命擔當。前者要求確保發展的政治性和長久性,後者要求發揮黨的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就是在黨的基層組織發揮領導作用的前提下,發揮好農村自治組織的主導作用、社會力量的協同作用以及個體成員的主人翁作用,實現各治理主體間相互平衡、相互支撐、相互制約。

認清以上規律,正是把握「三治」辯證關系的關鍵。要把握「三治」統一於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一根本要求,必須以發揮黨的基層組織的領導作用為根本前提;要把握「三治」結合不是自治、法治與德治的簡單加總和隨意組合,而是因時因地制宜,激活整體功能、系統功能的復雜過程;要把握自治是法治和德治的基礎,法治是自治和德治的保障,德治是自治和法治的補充。

把好自治方向,為法治德治打下堅實基礎

自治是法治和德治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部分農村地區存在的黑惡勢力、宗族惡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村霸」等現象,正是由於基礎不牢所導致的結果。因此,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必須首先打牢這個基礎,而打牢這個基礎的關鍵就是加強政治建設,把好自治方向。

突出政治建設,嚴格執行黨的意志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新時代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黨的農村基層組織作為聯系黨和農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層組織;黨的意志是黨的農村基層組織開展工作的行動指南,是必須緊緊圍繞的理論核心。嚴格執行黨的意志,落實相關政策要求,才能使農村社會緊跟國家發展步伐。

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嚴格執行黨的意志,關鍵是要做到「維護核心、服務中心、凝聚人心」。「維護核心」,就是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不斷提高政治能力,這是把握自治方向的根本保證;「服務中心」,就是要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各項任務,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不斷推進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宏偉目標,這是把握自治方向的物質保證;「凝聚人心」,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了農民、依靠農民,讓農民切實參與到農村社會治理各環節,這是把握自治方向的民心保證。

突出政治功能,發揮「能人組織」作用

就農村社會而言,「能人」是比普通村民擁有更多知識、經驗、聲望或關系資源,在村內影響力較大的成員,黨員是「能人」的主要組成;而「能人組織」則是在村內影響力較大的組織,黨的農村基層組織無疑是影響力最強的「能人組織」。「能人組織」和「能人」是決定社會發展尤其是制度變革的關鍵主體,也往往是發展和變革成本的主要承擔者。農村「能人組織」和「能人」作用發揮得如何,決定著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的效果。

在鄉村治理體系構建過程中,黨的農村基層組織主要應從三方面發揮其「能人組織」功能:一是突出政治功能,把自身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這一功能源自中國共產黨的無產階級政黨屬性以及黨的執政地位。二是繼續發揮自身作為黨和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參與農村治理,改變了過去「皇權不下縣,縣下行自治」的狀況,促成了農村社會網與外界、特別是政權的相互交流,為法治在農村的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充分發揮黨的農村基層組織自身及其黨員引導農村社會發展方向、制度選擇以及變革的作用。作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的關鍵,黨的農村基層組織肩負著為廣大農民群眾謀取幸福的歷史重任,因此,要不斷提升組織力,在選擇既定的情況下,以「能人組織」的身份和廣大農民群眾一起沿著既定的道路前進,最終實現鄉村振興。

⑵ 鄉土中國讀後感

一、鄉土本色
「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是費孝通先生本章的第一句話。我們知道,費老的《鄉土中國》著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當時費老已指出中國社會已經有了從鄉土社會中分離出去而獨立存在的一種社會模式了。我想,這種區別於鄉土社會的獨立模式應該就是「城市社會」吧。放眼今天,六十多年過去了,中國雖然仍是一個以農業人口為主的,正向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積極邁進的農業大國。但是,真正以土地為生,從事傳統耕作農業勞作的人已經很少了。近些年來,農民工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隨著農民工群體的不斷膨脹和流動性的加強,對於農民工數量上的激增,個人猜想主要原因是:傳媒的發達、文化的普及,使得許多生於鄉土、長於鄉土的人,不再安於「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鄉土苦悶單調的生活。而是情願懷揣著對美好優越生活的嚮往、對理想的執著和追求告別父母甚至妻兒,離開故土,湧入城市去實現自己的「淘金夢」
但我們也必須注意到,中國數千年的農業文明的傳承,使得鄉土性成為我們民族血液的一部分。盡管時過境遷,物換星移,國人大多還是有著「安土重遷」「落葉歸根」的思想,這些都是鄉土性的表現。

二、 文字下鄉 & 在論文字下鄉
「鄉下人在城裡人眼睛是『愚』的。」對於這個「愚」字,作者認為,多數人都陷入了認知的誤區。許多人都把「愚」當作是鄉下人「智力缺陷」的代名詞,而事實上,鄉下人之「愚」只不過是一種對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識缺乏」而已。作者以自己小孩為例作了生動形象的闡釋,並以此為引子,自然而然的過渡到「文字對鄉土社會必要性」的問題。作者概述了「文字」的產生和發展及其功能和作用,再就鄉土社會生活的特性特徵對該問題進行的深刻的論述。在「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指出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民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范圍里,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聯系都是很頻繁的,並且時常處於面對面的直接性的溝通交流中,這就使得作為人類交流溝通媒介的間接載體----「文字」在鄉土社會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從空間上對該問題進行了說明。
而在「再論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指出「文字」作為一種經驗和知識的傳承媒介,在鄉土社會「語言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的特質下,也不能發揮其積極有效的作用。通過對「記憶」的強調和「代代相傳」模式的闡述,從時間上,說明了鄉土社會絕非必要「文字」。總結兩章,我們可以看到,文字的發生和使用也有其特殊的背景。在鄉土社會這一基層上,「語言」似乎就可以代替「文字」的所有功能了。無論是在空間還是時間的格局上,熟人社會的面對面親密接觸和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的生活,都使得人們沒有用「文字來幫助他們在社會生活的需要」。最後作者指出:「只有中國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
放眼今天,文字的普及工作似乎已經比較圓滿的完成了,那中國的基層是否已經發生了變化了呢?答案是肯定的。隨著科技在農業中的普及和應用,鄉村和城市間溝通的加強和頻繁,「城鄉一體化」建設格局的規劃,使得中國的基層已經遠不同於費老先生《鄉土中國》中的基層了。

三、 差序格局&維系著私人的道德
「差序格局」對不少人來說是一個比較陌生和新奇的詞。字面上意味著這是一種有差別的社會格局,而且這種差別的變化體現是循序的。為了更好的解釋清楚這個詞的意思,作者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作者解釋道,這種所謂的格局的差序正像是「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悲圈子的波紋所推擠的就發生聯系」。「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的社會關系,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為了更好的顯現出「差序格局」的特點,作者又引入了西方「團體格局」的概念,並深入到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根源的差異中去解釋。作者認為,作為中國核心文化的儒家文化,自孔子開始就強調「人倫」,而這種「人倫」即是「社會格局差序」的淵源。作者進一步指出,這種「差序格局」是一個「一根一根私人聯系所構成的網路」,這也就是「維系著私人的道德」。的確,中國人的私心特別重,作者似乎對儒家重人倫,強調孝悌尊卑的一套道德主張是頗有微詞的,比較推崇西方的團體意識。作者在文中尖銳地指出,「中國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對象和『自己』的關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縮」。顯然作者認為這種「伸縮」是不公平不正義的。作者在中西文化的對比中也指出,西洋人講權利,而我們則更側重於講交情、攀關系。其實聯系今天的現實生活這種情況依然存在,這也許也是所謂的「中國特色」吧。對於作者對儒家所持之看法,我個人並不完全贊同。我覺得,儒家「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有一套符合於人情和邏輯的思想在其中,而且是相當可取的。但在這里我就不在贅述了,以免「跑題太過」

四、 家族&男女有別
作者認為,鄉土中國的家和族是分不開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因為中國鄉土社會中的家庭不但承擔著生育功能,更是作為一個事業社群承擔了許多生育以外的職能。所以,家庭一般都是以家族的形態呈現的。對於這一部分,我特別感興趣的是作者關於鄉土社會男女關系和感情的論述。作者引用Oswald Spengler在「西方陸沈論」里的理論陳述了兩種文化模式:「一種稱作啊阿波羅式的;一種稱作浮士德式的。阿波羅式的文化認為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善的秩序,這個秩序超於人力的創造,人不過是去接受它,安於其位,維持它;但是連維持它的力量都沒有,天堂消失了,黃金時代過去了。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沖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是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作者指出,感情是浮士德式的,而鄉土社會的生活模式卻是阿波羅式的。這一矛盾勢必使得鄉土社會中的男女感情之間有很難逾越的鴻溝。作者指出,鄉土社會中的家庭男女似乎只不過是因為生育的目的而結合在一起,並沒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和契合;而真正情感上的交流,更傾向於在同性之間的展開,這使得鄉土社會的感情生活同性意味較強,而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現象。所以鄉土社會中「家庭」的團結受到同性組合的影響不易鞏固。於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為主,異性為輔的單系組合。「中國鄉土社會里,以家族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則較異性原則為重要的表示」。最後,作者總結說:「鄉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的社會.」

五、 禮制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禮制秩序」已經是明日黃花了。在法治社會的建設進程中「無訟」也已經不是鄉土常態。畢竟,六十多年過去了,時過境遷,費老所描述的那個正在流變的中國基層早已「面目全非」了。但費老對於許多概念的深刻生動地闡釋還是讓我們獲益良多。「人依禮而治」的社會是一去不復返的了,而「人依法而治」的社會仍需要制度上的健全。對於「無訟」的狀態,我想,可能少許的鄉下人,或是上了年紀的人還會殘留這種思想吧----認為打官司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對於糾紛更願意以一種「調節」的方式,按照傳統和道德來解決。但畢竟我們的「法治」宣傳是有力並富有成效的,因為更多的人意識到或者說是更願意用法律來作為維護自己權利和尊嚴的武器。這一點,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無疑是社會的進步。但我們也注意到,即便是現代的「法治中國」,道德與法律還常常會發生沖突。怎樣將法律與道德進行和諧的統一,也還是一個須我輩奮力對待和解決的問題。而且,「法治」高倡,「道德」損抑而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對於「長老統治」的概念,作者通過對「暴力權利」和「同意權利」的描述性解釋來突顯出鄉土社會模式於兩者的異同,正是其存在的迥異,使得作者用「長老統治」來描述鄉土社會。長老統治最顯著的表現在於大人對孩子的教育和管束上。作者並進一步推及到年長者對年少者經驗的傳授模式上,說明傳統鄉土社會由於范圍的狹小,流動性的缺乏,使得具體的問題解決方法,也就是經驗特別奏效。這就使得具體經驗的傳授顯得尤為重要和富有意義,而具體經驗則掌握在那些因為早出生而在具體環境中有所經歷的長者手中。所以,就這一點上講,我們再加以引申就不難理解鄉土社會秩序的、代表傳統的「長老統治」了。對於「無為而治」作者指出,由於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使得鄉土社會的人與人之間由於物質生活需要的相互依賴減少,這也使得其統治方式本質上更趨近於「無為而治」了。

六、 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
「血緣和地緣」一文闡述了從血緣到地緣的變遷。在穩定的社會里,「地緣不過是血緣的投影」,是不分離的。「鄉土社會變化很少,人口卻不是完全沒有流動的」。一個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緣社群,人口繁殖到一定程度,所需土地面積也相應擴大,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離達到一定程度,效率受到阻礙,社群就不得不在區位上分離。「在這分離之前,先發生的是向內精耕,但精耕導致土地報酬遞減,不可避免地逼迫人們走向分離。如果分離出去的部分形成了新的村落,還和原來的社群保持血緣上的聯系,就形成了血緣性的地緣,如籍貫,不管人到了哪裡,只要不改,籍貫都還是那老地方」。這籍貫便是血緣在地緣上的投影。然而很多離開老家的人並不能形成的社群而只能設法在已有的社群中插進去。這些人被稱為「外客」,他們不是親密血緣社會的成員,進入當地社群相當困難,但也因此得以從事商業。在血緣社會里商業是不存在的,他們的交易以人情維持,不是用錢物「無情」地明算賬。血緣社會是熟人社會,熟人面前是拉不下面子的。商業的需要使得外客的地位得到鞏固,與當地人組成一個新的社群,純粹的地緣就是這樣從商業里發展出來,不以血緣為基礎形成社群,血緣和地緣得以分離。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從血緣結合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
「從慾望到需要」展示了經過變遷,鄉土社會和現代社會人們在行動指南上的區別及背後的原因。在鄉土社會,個人只需依著慾望活動。原因有二。首先,人們經過了社會的教化,慾望就受到了文化的規定,如同感情定向受到文化的規定一樣,使得慾望不是生物事實而成為文化事實。其次,作為文化事實,慾望便是傳統,是累積的經驗了,經過歷史的檢驗和篩選的得以基本上符合生存條件,依著慾望總是利於生存的。然而,在現代社會依著慾望行動卻是不行的。因為現代社會變遷很快,原來的文化很快不能帶來有效的滿足,慾望作為文化事實也不能帶來有效的滿足,舊的一套生活模式不管用了,人們不得尋求行為和目的之間的關聯,按著生存的目的生存的需要去發現新的行為方式。從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人們的行動從盲目的被動的遵從變成了理性和自覺的,從沒有選擇地被教化變成了有選擇的探索,行動指南從慾望變成了需要。從慾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的一個里程碑。

⑶ 鄉土中國產生的影響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出版於1947年,收錄的是他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根據自己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授「鄉村社會學」的內容,提煉而成的十四篇文章。《鄉土中國》深刻地剖析了前現代中國社會的國情,提出了差序格局,禮俗秩序等等概念,是中國國情、鄉情、民情的學術性報告。60年過去了,今天的中國正處於農業國家向工業國家轉變、計劃性的領導管理向市場化的法制管理的轉型期,已然與封建時代的鄉土社會相去甚遠,但是今天出現的很多問題,權利腐敗、人情關系、固步自封的心態,都帶有鄉土社會的殘留。同時,在急速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也丟失了很多優秀的傳統,如何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的關系?《鄉土中國》,仍以強烈的現實性再次引起人們的思索。

《鄉土中國》誕生的年代正值古老的中國逐漸捲入世界體系,無論是在高層的政權更迭還是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源於西方的現代化的浪潮席捲了這個國家的每一個角落。世世代代的傳統習俗被輕易打破,固守了千年之久的觀念逐漸瓦解。各種新的思潮互相融合、碰撞,爭論空前激烈,從五四到抗戰前後,關於中國往何處去的社會文化論戰主題層出不窮,諸如東西文化之爭,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爭,古史辯的論戰,全盤西化與中國本位文化的爭論等等[1]。在這場學術論戰中,一方強調普遍性,堅持馬克思主義放之四海皆準的普遍真理;一方強調特殊性,從捍衛中國傳統文

絲毫沒有可取之處,甚至他們自己都會為之自卑。這不單單是人和人之間的傲慢與偏見,而是兩種不同社會交替過渡時產生的必然現象。

二、 改造的方式

文字下鄉這部分看似是在探討鄉村的教育問題,實際上是關於如何改造鄉土社會,使之適應現代社會的學術爭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有實業家和知識分子在中國農村辦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社會改造實驗。組織掃盲,新建劇場與廣播電台,創辦報刊等等。這是以「革心」為主軸,試圖通過國民素質的整體提高以實現消滅貧困的目的,而費孝通在對江村、淥村考察後提出,發展鄉村工業才是擺脫落後面貌的捷徑。「平民教育派」和「鄉村工業派」在改革的手段上有所不同,但都是溫和漸進,反對暴力革命的改良手法。[2]

文字下鄉即是對「平民教育派」在鄉村開展掃盲運動的不同看法。作者認為鄉土社會是一個面對面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彼此都很熟悉,有事情可以當面說明,不必藉助於文字。文字是陌生人社會才需要的工具,是一種間接的,輔助記憶的工具。這樣說的確有道理,聯系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交往甚至可以不用見面,不用語言。一個簡訊,郵件,或者文件通知的形式就可以搞定。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不靠文字記錄,人們很難在短時間內將信息加工編碼進入長時記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筆記本、記事簿的原因。但在鄉土社會,一切都是穩定的,長期不變的,經驗積累就可以處理大多數事情,文字的記憶功能也就失去了效用。作者在文末寫到,「我絕不是說我們不必推行文字下鄉」「提倡文字下鄉的人,必須先考慮到語言和文字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村學校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費孝通希望選擇另外一個突破口——農村企業,這一點在他另外一部著作《江村經濟》中有提出,只不過這個設想太超越時代,它的實施更是要在改革開放以後了。

三、 鄉土社會的巨大慣性

第三部分提出了差序格局和禮治秩序的概念,是全書的核心部分,這是對前現代中國農村生存環境和農民生活狀況深刻、簡約的提煉。鄉土社會是穩定的、熟人化的,但並非是對所有成員一視同仁,而是有輕重厚薄的差別,這種差序,形成既定的等級制度,如父尊子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鄉村社會中的人際關系是不平等的,還帶有遠近親疏的人情關系,打個比方,在鄉村社會中的人,是以自己為中心,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與自己最親密的人,在圈子的最內層,與自己關系不那麼密切的,在稍微遠一些,那些萍水相逢的人關系就更遠了。鄉土社會中是沒有西方式的社會公德和法律意識的,社會公德被維系私人的道德所替代,強調「克己復禮」,就是要通過自身修養的加強來保持這個差序格局,法治被禮治所取代,在穩定的鄉村體系中,人們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傳統和習俗,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評判體系。漫長的實踐積累下來許許多多的經驗,經過祖祖輩輩傳承,人們形成了對事物評判的准則,也約定了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鄉村的每個人一出生就在相應的位置上,履行相應的職責。這是一種自動的秩序,是一種無為而治的社會。

⑷ 為什麼依法治國必須打破差序格局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於深刻調整和變化時期。一方面,先前因革命斗爭和政治運動所帶來的、以階級身份為基礎所形成的「差序格局」已經基本解體,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條件下「從身份到契約」的變化在逐步加深;另一方面,傳統社會中的「差序格局」卻在宗法倫理精神引導下,以個人血緣、親緣、地緣等自然關系和「同鄉」「同學」「同事」「會員」等擬制關系為依託,愈益明顯地表現出來,「關系社會」「熟人社會」呈現加強和擴張之勢。如同有的學者所言:「從當代中國的現實來看,秩序原理的主要特徵是事實比規范優先、互惠比權利優先;在人際關系之前或之上的確定的法治觀,即使並非完全沒有,也是非常薄弱的。」這種新「差序格局」中的「非正式組織」和形形色色的「潛規則」,對實行法治具有很大的消極作用。
要實現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目標,就必須在公共生活領域中突破各種「差序格局」和「潛規則」的羈絆,逐步建立起體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法律格局、制度格局、規則格局,讓社會主義法治的陽光普照人間。

⑸ 鄉土中國每章概括

是費孝通先生對中國鄉土製度的描寫,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⑹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中國有哪幾種法律改革開放至今中國又有哪些法律

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中國有法律:54憲法,75憲法,78憲法,婚姻法,刑事訴訟法
其他的都是條例。
1978年,中國開始了法制的重建。當時,鄧小平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就社會主義法制發表講話時曾明確指出,中國需要一大批具有權威、真正得到執行的法律。此後,中國進入了所謂的「立法爆炸」時期,大量的法律、法規、條例被制定。到1992年中國明確提出改革和建設的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後,立法的進程進一步加快,幾乎涉及到所有的法律部門。簡而言之,中國已經基本實現了「法制」,可以稱為「法制國家」。[1]
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及與時俱進的務實精神的正確指引下,黨的十五大上,中共中央又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並隨後將其寫進了憲法。這標志著建設法治國家已經成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之一。中國適時地開始了由「法制」向「法治」的邁進。
2.改革開放至今有了企業法、教師法、物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近300部國家法律,600餘件行政法規,7000餘件地方法規,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建成。

⑺ 鄉土中國提煉出的觀點對當今社會是否還實用

摘要 書里的第三部分提出了差序格局和禮治秩序的概念,是全書的核心部分,這是對前現代中國農村生存環境和農民生活狀況深刻、簡約的提煉。鄉土社會是穩定的、熟人化的,但並非是對所有成員一視同仁,而是有輕重厚薄的差別,這種差序,形成既定的等級制度,如父尊子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鄉村社會中的人際關系是不平等的,還帶有遠近親疏的人情關系,打個比方,在鄉村社會中的人,是以自己為中心,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與自己最親密的人,在圈子的最內層,與自己關系不那麼密切的,在稍微遠一些,那些萍水相逢的人關系就更遠了。鄉土社會中是沒有西方式的社會公德和法律意識的,社會公德被維系私人的道德所替代,強調「克己復禮」,就是要通過自身修養的加強來保持這個差序格局,法治被禮治所取代,在穩定的鄉村體系中,人們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傳統和習俗,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評判體系。漫長的實踐積累下來許許多多的經驗,經過祖祖輩輩傳承,人們形成了對事物評判的准則,也約定了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鄉村的每個人一出生就在相應的位置上,履行相應的職責。這是一種自動的秩序,是一種無為而治的社會。

⑻ 西洋社會團體格局與中國傳統社會差序格局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如下:

區別一:群己界限分明vs群己界限模糊

團體格局中,群己界限分明,誰是團體內的人,誰是團體外的人不能模糊。

差序格局中,群己界限模糊,社會關系網路富於伸縮性。

比如家庭在西洋是一種界限分明的團體,成員包括夫婦雙方和未成年的子女。在中國「家」字最能伸縮自如,「自家人」可以包羅任何要拉入自己圈子,表示親熱的人。

區別二:彼此獨立vs互相依存

團體格局中,人我的界限分明,人與人之間更多是彼此獨立的關系。

差序格局中,人我的界限模糊,人與人之間,特別是具有血緣關系的人之間是互相依存的關系。這種關系中包含教化權力。

比如,西方的家庭團體是一個生育社群,在這個團體中夫妻是主軸,夫妻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團體。社會角色的權利和義務明確。

中國的家是具有氏族性的,是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群。他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向的,夫妻是配軸。親子之間形成一種狀況,父母對子女進行極大的投入和扶持,同時父母對子女的生活有很大的介入權。

區別三:兼善vs人倫差序

團體格局中,每個成員相同。

差序格局中,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不失其倫。

比如在西方,教會把個人從家族中脫離出來拉入到團體,在團體中大家同樣都是神的子民,血緣關系變成了教友關系。在中國鮮少有父子能夠平起平坐的狀況。

區別四:法治vs禮治

團體格局中,維持秩序所依據的規范是法律。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定的權力所加之於人的。

差序格局中,維持秩序所依據的規范是「禮」。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力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禮是主動的。

⑼ 談一談什麼是差序格局

國法治建設進程中的縱向差序格局——社會文化發展水平角度 「摘要」中國法治建設進程中存在並將長期存在法治建設的差異性,文章稱之為「差序格局」。其分..

熱點內容
大學經濟法破產法案例分析題 發布:2024-11-20 16:56:12 瀏覽:992
公司法法定人數 發布:2024-11-20 16:37:30 瀏覽:55
蒼南龍港法院 發布:2024-11-20 16:35:52 瀏覽:527
法律碩士報考時分方向嗎 發布:2024-11-20 16:32:13 瀏覽:586
司法系統平台 發布:2024-11-20 15:52:49 瀏覽:502
在線司法咨詢 發布:2024-11-20 15:47:48 瀏覽:345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母愛成仇 發布:2024-11-20 15:10:18 瀏覽:995
沙縣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4-11-20 14:58:15 瀏覽:97
華東政法學報 發布:2024-11-20 14:47:15 瀏覽:256
石獅法院網 發布:2024-11-20 14:04:16 瀏覽: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