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無論道德

無論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3-07 05:30:11

Ⅰ 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的教師道德傳統都強調教師的自我修養

教師自我修養應該是知行統一。自古以來,中國有不少教育家雖然對教育目的、任務持有不同見解,但是都重視知行統一的原則。

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社會主義教育目的和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規律為依據。貫徹這一原則,要求:結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學生思想實際進行理論教育,提高認識,使學生對世界、對社會、對人生抱正確態度,掌握判斷是非、真偽、善惡、美醜的標准。

相關介紹

無產階級德育的知行統一觀,是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為理論根據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認為人們的思想品德是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但共產主義的思想、觀點不可能在實踐中自發形成,必須通過有意識的、系統的培養。

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必須把理論教育和實踐鍛煉結合起來。知行統一原則反映了社會主義教育目的和要求。中國學校的教育目的是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身體健康的勞動者,他們應該是理論和實踐統一、言行一致的人才。這條原則也反映了思想品德心理結構的要求,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都是構成思想品德心理結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Ⅱ A.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國家來說,思想道德都是極為重要

觀點正確。
1、沒有道德,人類就不能脫離動物界;
2、缺乏道德,個人難以在社會中立足。

Ⅲ 無論是職業道德規范,還是職業道德教育,都表現為內在的道德要求對不對

摘要 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無論是職業道德規范,還是職業道德教育,都表現為內在的道德要求,職業道德規范是職業道德教育的具體體現,是一種道德之上的法律法律規范,觸犯了道德教育的行為肯定違背職業道德規范。

Ⅳ 無論政治學術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國的法子,絕對是兩樣,斷不可調和和遷就的。若是決計革新

向西方全面學習的盲目性

Ⅳ 判斷題)無論是職業道德規范,還是職業道德教育,都表現為內在的道德要求

.職業道德規范和職業道德教育的客觀的、外在的、強制性。無論是職業道德規范,還是職業道德教育,都表現為客觀的、外在的、強制性的道德要求,它以職業義務為核心,表現為一定的應該負擔的職業道德責任,並往往以政府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性監管和社會輿論監督作為後盾,體現出道德作用的他律性,這種他律教育灌輸,是職業道德形成的不可逾越的首要階段,在職業道德建設初期,這種遵守和服從是必要的,也有其合理性。因而應用也最為普遍。

Ⅵ 無論哪一種職業道德,其核心內容

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屬於自律范圍,它通過公約、守則等對職業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規范。
職業道德既是本行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規范,又是行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Ⅶ 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道德"一詞都包含了和兩方面的內容,它是用來調節處理人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西方,「道德」一詞都包含了【社會道德原則】【個人道德品質】兩 方面內容,它是用來調節處理人們之間的關系、 指導規約人們思想行為的原則規范,是人類社 會最早發生的一類最普遍的社會現象。 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是一種 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 道德是由一定社會經濟關系決定 的,以善惡為評價標準的,依靠人們 的內心信念、社會輿論和傳統習慣來 維持的,調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 會之間關系的原則和規范的總和。

Ⅷ 判斷:無論是在古代社會,還是在現代社會,道德都不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最終決定因素。

是的,道德不是決定因素,但是他也有關歷史進程的一方面因素吧,因為人如果沒有道德的話,社會也沒有辦法進步。

德育作為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實在古代教育中,德育也是備受重視的問題。比如家喻戶曉的孔融讓梨、卧冰求鯉,這些集合在一起成為我國古代的道德教育,並流傳至今構成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到董仲舒獨尊儒術的時代,「舉孝廉」一科的設立體現了德育的重要性。再至明程朱理學之時,三綱五常也體現了那個時代對道德的強調。可見,自始至終,重德是古代十分重要的一個話題。

(8)無論道德擴展閱讀

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到「修德振兵」,這說明在皇帝時期,就出現了「修德」這樣的道德教育思想,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德育思想的萌發。即至夏朝建立第一個國家,並開創三代時期的奴隸制社會,道德教育在社會中越來越重要,成為治理國家的重要因素。

比如周公提出「敬天保民」、「明德慎罰」等道德規范,將道德與政治實踐結合在一起,督促君主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以「順天應民」、「國順民富」。

Ⅸ 2、如何理解「無論是法律規范、道德規范還是一般的社會規范,都可能隨著社會的

不管是法律規范道德規范還是一般社會規范都可能隨著社會發展而變化這是規率。

Ⅹ 道德准則是屬於無論還是目的論。

摘要 無論。道德准則即指道德的標准規范,無形的約束枷鎖,它是依道德之理所遵循的標准原則或是行為准則,順應道德的准則是善,違逆道德的准則是惡,道德本身並無矛盾,而執行者在依道德之理執行准則時會產生沖突,詳見准則矛盾。道德二是連用,成為一個概念,始於春秋戰國時的《管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書。荀況不但將道和德連用,而且賦予了它較為確定的意義,即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質、道德境界和調整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道德原則和規范。

熱點內容
天津法官套改 發布:2024-11-20 17:29:29 瀏覽:655
大學經濟法破產法案例分析題 發布:2024-11-20 16:56:12 瀏覽:992
公司法法定人數 發布:2024-11-20 16:37:30 瀏覽:55
蒼南龍港法院 發布:2024-11-20 16:35:52 瀏覽:527
法律碩士報考時分方向嗎 發布:2024-11-20 16:32:13 瀏覽:586
司法系統平台 發布:2024-11-20 15:52:49 瀏覽:502
在線司法咨詢 發布:2024-11-20 15:47:48 瀏覽:345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母愛成仇 發布:2024-11-20 15:10:18 瀏覽:995
沙縣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4-11-20 14:58:15 瀏覽:97
華東政法學報 發布:2024-11-20 14:47:15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