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土壤污染立法

土壤污染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3-07 07:15:21

① 土壤污染防治法為什麼需要盡快出台實施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28日下午分組審議了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三審稿。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表示,草案三審稿已經比較成熟,建議盡快出台實施,為打好凈土保衛戰提供法律支撐。

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在前兩次審議基礎上又進行了修改完善,符合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實際,已比較成熟,建議提請本次常委會會議表決。這一法律的頒布實施,將把凈土保衛戰納入法治軌道,推動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土壤,防治土壤污染。同時,法律也填補了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空白,標志著以環境保護法為統領的各環境要素污染防治法律體系已經建成。

同時,還有一些委員提出,草案三審稿對於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仍顯不足。土壤污染危害十分嚴重,特別是有些污染的影響可能是長久的、很難修復的,必須通過立法對故意污染土地行為予以嚴厲處罰,以起到震懾作用。現在草案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還不夠,建議一方面要加大經濟處罰力度,還可以考慮增加追究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② 求一篇土壤污染的論文!

論文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土壤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成為影響世界各國土壤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環境危機。我國土壤污染的形勢也在不斷惡化,影響了經濟的建設和社會的發展。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一部專門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基於土壤污染的急劇惡化,制定一部專門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刻不容緩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土壤污染問題已成為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問題之一,為了緩解嚴峻的土壤污染形勢,我們必須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在法律方面有所突破,而我國至今沒有專門的土壤污染防治的單行法律,導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無法可循。這就需要我們建立長期穩定的法律制度,使得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步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

1.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必要性

任何一項立法活動都離不開對其立法的必要性分析,這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這是因為法律在調整社會時是會計算成本的,而並非其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成本是都是最低的,因此在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立法中,其經濟成本是否最低便是其必要性所在。

1.1我國土壤污染問題的現狀迫切需要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

我國土壤污染的形勢相當嚴峻,土壤污染范圍不斷擴大,據不完全調查,目前全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佔地和毀田200萬畝,合計約佔耕地總面積的1/10以上,其中多數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不僅部分耕地受到污染,一些城市和礦山的土壤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此外土壤污染類型也呈現多樣性,既有重金屬、農葯、抗生素和持久性有毒有機物等污染,又有放射性、病原菌等污染類型。土壤污染負荷也在逐步加大,重金屬和難降解有機污染物在土壤中能長期累積,致使局部地區土壤污染負荷不斷加大。由於土壤污染具有累積性、滯後性、不可逆性的特點,治理難度大、成本高、周期長,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將是長期性的土壤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群眾身體健康、損害群眾利益的重要因素。土壤污染的現狀使得我們不得不採取立法的方式,用法律制度來約束破壞土壤污染的行為予以預防、控制及解決各種污染土壤的問題。

1.2我國現行的法律無法滿足土壤污染防治的實際需要,而修改有關法律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在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中已有--一些關於土壤污染防治的規定,主要包括《環境保護法》、《土地管理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及地方一些法規中都有對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涉及,但是這些法律法規的內容只涉及到農業、自然保護區及人文遺跡等方面的一些規定,其范圍滿足不了現實的需要。在所涉及土壤污染防治問題的規定中,內容比較分散、不系統並缺乏針對性,而且土壤污染有其自身的特點,需要採取相對獨立的防治措施。如果對這些規定進行修改,要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會出現治標不治本,從成本的角度來看,並不合算,制定一部專門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是最經濟的。因此,應當及時制定專門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規定專門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

2.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可行性

2.1我國在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並非空白,並積累了一些經驗

在上面所述已知我國在一些法律法規中已涉及了關於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規定,雖然這些規定分散不系統並缺乏針對性,但是這些規定在現實的實行中所呈現出來的問題就成為了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經驗。在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中我們可以對以往的法律法規中與實際相符的規定保留下來並進行完善。

③ 土地污染的法律規定

盡管我國土地污染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但目前並沒有關於土地污染的專項立法,關於土地污染防治的一些規定大多散落在各個部門法中。《環境保護法》。該法第20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保護,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鹽漬化、貧瘠化、沼澤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種源滅絕以及其他生態失調現象的發生和發展,推廣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農葯及植物生長激素。《農業法》。該法第58條規定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應當保養耕地,合理使用化肥、農葯、農用薄膜,增加使用有機肥料,採用先進技術,保護和提高地力,防止農用地的污染、破壞和地力衰退。《土地管理法》。該法第35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維護排灌工程設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止土地荒漠化、鹽漬化、水土流失和污染土地。《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該法對土地污染防治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
①第十九條:國家提倡和鼓勵農業生產者對其經營的基本農田施用有機肥料,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葯。利用基本農田從事農業生產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保持和培肥地力。
②第二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逐步建立基本農田地力與施肥效益長期定位監測網點,定期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基本農田地力變化狀況報告以及相應的地力保護措施,並為農業生產者提供施肥指導服務。
③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基本農田環境污染進行監測和評價,並定期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環境質量與發展趨勢的報告。
④第二十五條:向基本農田保護區提供的肥料和作為肥料的城市垃圾、污泥,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土壤環境質量標准》。該標準是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而制定的,它規定了土壤環境質量分類和標准分級以及土壤監測的采樣方法和分析方法

④ 土壤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一、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土壤污染帶來耕地質量下降,直接威脅18億畝耕地內紅線,導致容糧食和農產品重金屬等含量超標,影響食物安全。

二、危害人體健康。土壤中的重金屬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後,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危害。

三、影響社會穩定。土壤污染防治涉及搬遷工礦企業的職工安置,農民經濟受損和人民群眾健康受損的補償問題等,如不能妥善處理將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4)土壤污染立法擴展閱讀

防治土壤污染的方法:

一、轉變理念,建立生態文明考核體系。要把土壤污染防治與轉變發展方式結合起來,與發展現代農業結合起來。要加快健全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推動將其納入幹部績效考核,進一步發揮好考核「指揮棒」作用。

二、全民動員,建立公眾參與機制。土壤孕育萬物,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要形成全民動員、地方負責、部門支持的土壤污染防治總格局。防治土壤污染,保護人民健康,時不我待、刻不容緩。

⑤ 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問題要如何解決

1.土壤污染防治:是防止土壤遭受污染和對已污染土壤進行改良、治理的活動;
2.預防的重點應放在對各種污染源排放進行濃度和總量控制;
3.對農業用水進行經常性監測、監督,使之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准;
4.合理施用化肥、農葯,慎重使用下水污泥、河泥、塘泥;
5.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必須進行凈化處理;
6.推廣病蟲草害的生物防治和綜合防治;
7.改良治理方面,因重金屬污染者採用排土、客土改良或使用化學改良劑,以及改變土壤的氧化還原條件使重金屬轉變為難溶物質,降低其活性;
8.對有機污染物如三氯乙醛可採用鬆土、施加鹼性肥料、翻耕曬壟、灌水沖洗等措施加以治理;
9.加強環境立法和管理。

⑥ 土壤污染防治條例應當遵循什麼原則

保護土壤有利種植的原則

⑦ 發現土壤污染怎麼辦

12369環保舉報電話,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美國進口普衛欣天 貓有效防霧霾
據去年環保部、國土資源部公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全國土壤總的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從污染分布情況看,南方土壤污染重於北方;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范圍較大。
目前在政策法規層面,《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擬稿)》已經完成,並列入全國人大2017年的立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近日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預計2016年出台可能性較大;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准、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指導值等土壤環境質量標准正在修訂中。在「國家版」土壤污染防治法尚未出台的背景下,湖北省率先制定「地方版」土壤污染防治法規,對前期土壤污染治理經驗法律化,對當前零散的土壤污染防治相關規定進行整合細化,應該說是一次很好的探索,但只是僅靠一部地方法規單兵突擊還不夠,應從中央到地方加快立法,形成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全覆蓋。污染防治
1.科學污水灌溉
工業廢水種類繁多,成分復雜,有些工廠排出的廢水可能是無害的,但與其他工廠排出的廢水混合後,就變成有毒的廢水。因此在利用廢水灌溉農田之前,應按照《農田灌溉水質標准》規定的標准進行凈化處理,這樣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對土壤的污染。
2.合理使用農葯
合理使用農葯,這不僅可以減少對土壤的污染,還能經濟有效地消滅病、蟲、草害,發揮農葯的積極效能。在生產中,不僅要控制化學農葯的用量、使用范圍、噴施次數和噴施時間,提高噴灑技術,還要改進農葯劑型,嚴格限制劇毒、高殘留農葯的使用,重視低毒、低殘留農葯的開發與生產。
3.合理施用化肥
根據土壤的特性、氣候狀況和農作物生長發育特點,配方施肥,嚴格控制有毒化肥的使用范圍和用量。
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可增強土壤膠體對重金屬和農葯的吸附能力。如褐腐酸能吸收和溶解三氯雜苯除草劑及某些農葯,腐殖質能促進鎘的沉澱等。同時,增加有機肥還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流動條件,加速生物降解過程。
4.施用化學改良劑
在受重金屬輕度污染的土壤中施用抑制劑,可將重金屬轉化成為難溶的化合物,減少農作物的吸收。常用的抑制劑有石灰、鹼性磷酸鹽、碳酸鹽和硫化物等。例如,在受鎘污染的酸性、微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或鹼性爐灰等,可以使活性鎘轉化為碳酸鹽或氫氧化物等難溶物,改良效果顯著。
因為重金屬大部分為親硫元素,所以在水田中施用綠肥、稻草等,在旱地上施用適量的硫化鈉、石硫合劑等有利於重金屬生成難溶的硫化物。
對於砷污染土壤,可施加Fe2SO43和MgCl2等生成FeAsO4、Mg?NH4 AsO4等難溶物減少砷的危害。另外,可以種植抗性作物或對某些重金屬元素有富集能力的低等植物,用於小面積受污染土壤的凈化。如玉米抗鎘能力強,馬鈴薯、甜菜等抗鎳能力強等。有些蕨類植物對鋅、鎘的富集濃度可達數百甚至數千ppm,例如,在被砷污染的土壤上谷類作物無法生存,但在其上生長的苔蘚砷富集量可達1250×10-6。
總之,按照"預防為主"的環保方針,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務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對已污染的土壤,要採取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控制土壤污染物的遷移轉化,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安全的農產品。

⑧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百萬公眾


法律原則(Principle of Law)是指是那些由法官作出判決時使用的原則,或者由發展立法以供法官使用的人們所使用的原則{1}。在《布
萊克法律詞典》中,法律原則是指「法律的基礎性真理或原理,為其他規則提供基礎性或本源的綜合性規則或原理,是法律行為、法律程序、
法律決定的決定性規則」{2}。而法的基本原則體現著法的本質和根本價值,是整個法律活動的指導思想和出發點,構成法律體系的神經中樞,
決定著法的統一性和穩定性{3}。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原則是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基本原則在土壤污染防治法中的具體體現,是土壤污染防治法
的本質和特徵的集中體現,是指貫穿於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之中的根本指導思想或准則,是確立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基礎,其不僅可以彌補
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不足,而且對土壤污染防治過程中的執法、司法、守法以及相關的法學研究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是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核
心。
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原則是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准則。它蘊涵著土壤污染防治法調控社會生活所欲實現的目標與要達到的理想,集中體
現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區別於其他調整土壤污染防治關系的法律的特徵。它貫穿於整個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確立了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基本價值
取向,是制定具體土壤污染防治法規范,設計具體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度的基礎。在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過程中,立法者須遵循體系強制的
要求,將各項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原則貫徹落實到相應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度和規范中。同時,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原則也是立法解釋的
准則。只有如此,才能實現土壤污染防治法乃至整個環境與資源保護法體系化的要求,實現與保持各項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度和規范在價值取向
上的和諧統一,使類似問題類似處理的法治原則的實現成為可能。
同時,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原則也是土壤污染防治主體進行受土壤污染防治法調整的土壤污染防治活動的基本准則。土壤污染防治主體
所進行的各項土壤污染防治活動,不僅要遵循具體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規范,而且還要遵循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原則。土壤污染防治主體進行
受土壤污染防治法調整的土壤污染防治活動時,如果在土壤污染防治法上欠缺相應的具體規范進行調整,土壤污染防治主體應遵循土壤污染防
治法基本原則的要求進行活動。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原則屬於土壤污染防治法上的強行性規范,土壤污染防治主體不得約定在土壤污染防治
活動中排除適用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原則,否則,應認定為無效。
此外,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原則也是裁判者對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規進行解釋的基本依據。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原則不直接涉及土
壤污染防治主體的具體權利和義務;不設定確定的、具體的事實狀態;不規定具體的權利與義務;不規定具體的法律後果,因此具有高度抽象
性。裁判者進行裁判時,必須對各項基本原則進行具體化,否則這些基本原則就不能成為裁判規范。而裁判者在裁判土壤污染防治糾紛時,須
對具體的法律條文進行解釋,以闡明法律規范的含義、確定特定法律規范的構成要件和法律效果。裁判者對具體法律規范進行解釋時,如有兩
種相反的含義,應採用其中符合土壤污染防治法基本原則的含義。另外,裁判者在裁判糾紛時,如不能在現行法中找到據以判案的依據,即現
行法存在法律漏洞。這時。裁判者就須依據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原則進行法律漏洞的補充,創制裁判土壤污染防治糾紛的法律規范。
二、土壤污染防治法基本原則的內容
在借鑒國外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基礎上,筆者認為,我國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應確立以下幾項基本原則:
1.預防原則
預防原則是指為了保護環境,遇到嚴重的或不可逆轉的損害或威脅時,不得以缺乏科學上的確切證據為理由,延緩採取符合成本效益的措
施以防止環境的進一步惡化。該原則旨在防止環境破壞的發生,而非回復或減輕已遭破壞的環境與生態。
預防原則成為土壤污染防治法的一個重要的基本原則,是由土壤污染問題的不可逆轉性、巨大風險性以及土壤污染後果的嚴重性決定的。
土壤污染的各種污染源——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及放射性污染等,都會給土壤造成不可逆轉的污染問題,都會給自然環境和人
類健康帶來種種巨大的風險。這種種風險一旦轉為現實,其後果往往是極為嚴重的,對自然環境與人類健康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而土壤污
染與污染造成的損害一旦形成,從國際社會的實踐來看,要徹底清除土壤污染及減輕或消除由它引起的損害花費的代價是極為昂貴的[1],有時
是不可能的。所以,當土壤遭到污染將有可能帶來嚴重的或不可逆轉的後果時,即使缺乏科學上的確切證據,也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避免這種後
果的發生。
該原則的發展首先見於20世紀70年代的國際海洋污染法,經過數十年的立法實踐,於90年代正式成為各國國內法律原則。1992年《里約宣
言》對該原則做出正式規定,此後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以及《生物多樣性公約》中均有提及。現已廣泛適用於生物科技管理、自然資源
及生態保護、毒性化學物質的管理以及國際貿易等領域。
預防原則除了見之於世界環境會議宣言以及多個公約外,在世界各國有關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裡面得到了更好的詮釋:我國的《環境保護
法(試行)》(1979年)第21條規定:「積極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推廣綜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合理利用污水灌溉,防止土壤和作物
的污染。」在荷蘭,從可持續的觀點來看,預防原則成為整個土壤保護政策的一個基石[2]。在德國,《聯邦土壤保護法》明確規定了預防原則
,要求預防土壤的負面影響。規定場址的所有者、佔有者和在場址上進行或已經進行活動的當事人如果所進行的活動可能導致土壤特性的變化
,法律強迫他們採取預防性措施以防止由這些活動所導致的有害土壤改變的發生;如果使用土壤所帶來的空間上的、長期的或復雜的影響而出
現土壤的有害改變也會要求採取預防措施[3]。
2.可持續利用原則
可持續利用原則是指開發利用土地、土壤資源時,必須考慮土地、土壤資源的後續利用價值及永續利用價值。該原則的出發點和根本目的
就是要保證土壤資源的永續、合理和健康的使用。它綜合考慮了經濟、社會和生態三個方面因素,是為了實現土壤生產力的穩定與增長,保持
土壤資源的生產潛力和防止土壤退化,達到生態持續、經濟可行、社會可接收的土壤利用目的。可持續發展是土壤可持續利用原則的理論基石
。可持續發展理念正是在人口增長和經濟增長導致對土地、土壤需求的增長,人類違背自然規律利用土地、土壤資源,使得自然生態系統遭受
破壞、水土流失、物種滅絕、土壤污染(環境污染)、農田和牧場退化不斷加劇,對生態安全和人類生存安全構成日趨嚴重威脅的情形下提出
來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要求在資源利用中保護和增強可更新資源的再生能力,減少不可更新資源的耗用以及提高可更新資源對不可更新資源的
替代能力。
天#貓美國進口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⑨ 請從生態思+維角度理解「我國的土壤污染管制制度不是一+場投入幾萬億的大治理

摘要 親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隨著土壤環境污染物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 發生的地域和規模逐漸擴大, 危害也進一步加深, 脆弱的農業生態環境迅速惡化, 農作物產量和品質不斷下降, 嚴重影響了人類健康。基於此, 國家也出台了相應的標准,下面就一起隨佰佰安全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土壤污染治理標准吧。

⑩ 土壤污染治理的主要任務

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是防止土壤遭受污染和對已污染土壤進行改良、治理的活動。土壤保護應以預防為主。預防的重點應放在對各種污染源排放進行濃度和 總量控制;對農業用水進行經常性監測、監督,使之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准;合理施用化肥、農葯,慎重使用下水污泥、河泥、塘泥;利用 城市污水灌溉,必須進行凈化處理;推廣病蟲草害的 生物防治和綜合防治,以及整治礦山防止礦毒污染等。改良治理方面,因重金屬污染者採用排土、客土改良或使用化學 改良劑,以及改變土壤的氧化還原條件使重金屬轉變為難溶物質,降低其活性;對有機污染物如三氯乙醛可採用鬆土、施加 鹼性肥料、 翻耕曬壟、灌水沖洗等措施加以治理。加強環境立法和管理,如日本根據 土壤污染立法,對特定有害物鎘、銅、砷等。凡符合下列條件的,即定為治理區,需由當地政府採取治理措施:糙米中鎘濃度超過或可能超過1mg/kg的地區;水田中銅濃度用0.1N鹽酸提取、測定,超過125mg/kg的地區;水田中砷濃度(0.1N鹽酸提取)在10-20mg/kg以上的地區。

熱點內容
大學經濟法破產法案例分析題 發布:2024-11-20 16:56:12 瀏覽:992
公司法法定人數 發布:2024-11-20 16:37:30 瀏覽:55
蒼南龍港法院 發布:2024-11-20 16:35:52 瀏覽:527
法律碩士報考時分方向嗎 發布:2024-11-20 16:32:13 瀏覽:586
司法系統平台 發布:2024-11-20 15:52:49 瀏覽:502
在線司法咨詢 發布:2024-11-20 15:47:48 瀏覽:345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母愛成仇 發布:2024-11-20 15:10:18 瀏覽:995
沙縣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4-11-20 14:58:15 瀏覽:97
華東政法學報 發布:2024-11-20 14:47:15 瀏覽:256
石獅法院網 發布:2024-11-20 14:04:16 瀏覽: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