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的說法

道德的說法

發布時間: 2022-03-07 22:31:30

A. 道德的「德」通俗的說法是什麼

德行
德行:意思就是道德之行為。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准。一回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答道德規范。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系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系,有些時代又打上意識形態的烙印。人類的道德有共通性。不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

B. 關於道德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D,道德和法律的不同在於你犯法都會受到制裁,但是違反道德有的是不會受到制裁的,而是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或者自己良心的不安

C. 關於職業道德,正確的說法是什麼

1、愛崗敬業
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最基本、最起碼、最普通的要求。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敬業就是要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

2、誠實守信
是做人的基本准則,也是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的一個基本規范。講信譽,重信用,忠實履行自己承擔的義務。

3、辦事公道
是指對於人和事的一種態度,它要求人們待人處世要公正、公平。

4、服務群眾
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它是貫穿於社會共同的職業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要是社會全體從業者通過互相服務,促進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幸福。

5、奉獻社會
就是積極自覺地為社會做貢獻,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本質特徵。

D. 關於道德品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下列有關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有(ABCDE)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E. 關於道德,正確的說法

一、道德的本質(什麼是道德?)
道德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勸導性的行為版規范,通過權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來維系。不能隨地吐痰是道德規范;不能隨地排污是法律規范,依靠暴力來維系。
二、道德的社會作用(道德的重要性是什麼?)
①道德能夠影響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私有制是萬惡之源」。
②道德是影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公平分配和奉獻精神有助於提高產量。
③道德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存在和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藝術要揚善抑惡。
④道德通過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廉政道德使人民擁護政府。
⑤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入的自我完善、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

F. 「道德」是什麼意思

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准。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系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系,有些時代又打上意識形態的烙印。人類的道德有共通性。不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所謂「性相近,習相遠」,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詞源
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
道德的定義與道德觀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
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
道德的階級性
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指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行為規范。
它是統治階級根據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創造的精神產物。目的是使被統治者自願的放棄自己的利益,心甘情願的接受統治階級的奴役。
因此階級社會的道德往往是一種最卑鄙的雙重標准,對於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行為規范。
統治階級往往把自己的利益等同於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要求被統治者的個人利益無條件的服從虛幻的集體利益(即統治階級的利益),甚至必須毫不猶豫的犧牲個人的生命。
中國
中國道德從上古發展而來,傳說中堯、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孔子整理《六經》,到漢朝傳為《五經》,其中便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孔子發展的學說,被稱為儒家學說,以後儒家又將《五經》發展為《十三經》,這些儒家經典學說,成為中國道德的主要思想來源。盡管各個時代中國社會的道德觀並不完全符合孔子儒家思想,但儒家學說是歷代中國社會道德觀的依據。
道德是判斷一個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准。道德是調節人們行為的一種社會規范。按照孔子的思想,治理國家,要「以德以法」,道德和法律互為補充。同時,法律反映立法者的意志,順應民意的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條文,反映了社會道德觀念在法律上的訴求。
道德具有普適性,對整個社會的所有人,不論身份,全皆適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大學》:「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人之有階級、等差,各國均不能免。他族之言平等,多本於天賦人權之說。吾國之言平等,則基於人性皆善之說。以禮之階級為表,而修身之平等為里,不論階級、等差,人之平等,惟在道德」[1]。」
道德是人們評價一個人的一個尺度。一個人若違背社會道德,比如不仁不義、不忠不孝,那麼人們就會給他負面的評價,造成他沒有好的名聲,從而對他形成一種來自周邊人群的社會壓力,約束他的行為。另一方面,對很多人來說,道德是個人良心的自覺遵守,無需周邊人群的社會壓力制約。人們對一個人的道德評判,主要來自於這個人所表現出來的言行。所謂「有言者不必有德」,口頭上標榜仁義道德的不必定真的有仁義道德,因此人們往往「聽其言而觀其行」然後作出評判。個人對道德的意見,對己對人,有寬容者,有苛求者。中國文化中多有提倡對自己嚴格、對他人寬恕的思想。子曰:「厚以責己,薄以責人。」韓愈:「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中國傳統道德基本概念
四維:禮、儀、廉、恥
四維的說法,最早載於《管子》。《管子》牧民篇:「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五常:仁、義、禮、智、信
漢章帝建初四年以後,「仁義禮智信」被確定為整體德目「五常」。五常不僅是五種基礎性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並高度概括了中華傳統道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精神[2]。
仁和義是儒家文化中兩大根本性的道德元素,可謂總體價值觀中的核心價值觀。離開了仁、義,忠、孝、禮、樂等等都失去了意義。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白虎通》:「君臣以義合,不可則去」,《周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仁、義相比其他價值觀要素具有超然性。例如,孔子在《論語·子路》中說:「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則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所在」。仁、義的重要性,以孔孟之言為證,孔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
孔子:仁者,義之本也;義者,仁之節也。「仁者,人也;道者,義也」。 孟子:「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子言:「仁有數,義有長短小大。」朱熹:「仁者,心之德,愛之理。義者,心之制,事之宜也。」《韓詩外傳》:「愛由情出,謂之仁,節愛理宜,謂之義。」韓愈《原道》:「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仁 —— 子曰:仁者,愛人。仁之廣義,涵蓋甚多,例如,「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恭、寬、信、敏、惠」。「剛、毅、木、訥,近仁。」「仁者,其言也訒。」「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然而,仁並非遠不可及,「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也不是無理性、無原則或者軟弱,「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必有勇。」
義 —— 子曰:「義者,宜也。」朱熹:「義者,天理之所宜。」義者,理義、道義、正義、公義。子曰:「君子之所謂義者,貴賤皆有事於天下。」「君子義以為上。」「見利思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四字:忠、孝、節、義
忠、孝在中國社會是基礎性的道德價值觀。《孝經》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則忠」。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孝興於夏,「夏道尚忠,復尚孝」。
忠 —— 《說文解字》:「忠,敬也,盡心曰忠。」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 《禮記·表記》中載孔子言:「君天下,生無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愛,有忠利之教...恥費輕實,忠而不犯」,《左傳·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其中「忠」指「君主及官吏之忠於民」。孔子講君臣關系的側重點,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此處「忠」指臣忠於君,而在後世帝王時代,這種含義幾乎演變為「忠」的唯一含義。孫中山曾說:「古時所講的『忠』,是忠於皇帝...我們在民國之內,照道理上說,還是要盡忠,不忠於君,要忠於國,忠於民,要為四萬萬人去效忠。為四萬萬人效忠,比較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左傳·昭西元年》:「臨患不忘國,忠也。」 忠,本指人與人忠,孔子言「近人而忠」、「忠利之教」,孟子言「教人以善謂之忠」,故忠「非專指臣民盡心事上,更非專指見危授命,第謂居職任事者,當盡心竭力求利於人而已」[3]。
孝 —— 《說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 孝是人可以從身邊之最近處做起的人間關系德目,被稱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孝經》中,子曰 :「教民親愛,莫大於孝」。「孝之為義,初不限於經營家族。」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之民主主義》一文中指出:「《孝經》所言的孝字,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至」。孝最基本的內涵是子女對父母的孝。《禮記》:「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孝最首要的含義是尊親,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現在說孝,往往指子女贍養父母、晚輩贍養長輩,其實,尊敬先於贍養。至於祭祀祖先,祭享之禮,「其事似近於迷信,然尊祖敬宗實為報本追遠之正務」[4]。祖先崇拜、祭祀等等,都是家庭宗族孝文化的延伸。
三達德:智、仁、勇
三達德出自《中庸》。《中庸》:「知(智)、仁、勇三者,是天下之達德,所以行之者一也。」
縱欲、禁慾和天理欲求
到了宋代,朱熹針對當時的人慾氾濫和奢華風氣,提出「存天理,滅人慾」,又說:「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認為追求山珍海味、三妻四妾是違背天理的人慾,而通常飲食、一夫一妻則是天理[5]。在先儒中也有類似思想,子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載告子言:「食、色,性也」,《禮記·曲禮》:「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飲食男女的欲求,天經地義,滿足符合天理的欲求而又不縱欲。
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到了現代,孫中山提出中國固有的八種道德,他在《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中說:「講到中國固有的道德,中國人至今不能忘記的,首是忠孝,次是仁愛,其次是信義,其次是和平。這些舊道德,中國人至今還是常講的。但是,現在受外來民族的壓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勢力此刻橫行中國。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舊道德,以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舊道德。不知道我們固有的東西,如果是好的,當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棄。」
八德和四維,合稱「四維八德」。
[編輯] 對中國傳統道德的批判
世界上的大多數古代國家都是以宗教作為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唯有古代中國的儒家學說強調「以德治國」。儒家素倡德主刑輔,因為道德教化可以「防患未然」,比嚴刑峻法更有利於統治。不但可以麻痹人民鬥志,而且有利於使統治階級的思想成為整個社會的統治思想。
儒家又重義輕利,特別是宋明理學鼓吹「存天理,滅人慾」,把人民爭取生存權利的斗爭說成「人慾」,也就嚴重地壓抑了人們的權利觀念。統治者一方面為了自己的利益為所欲為,另一方面卻要求人民「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大義滅親」,就算犧牲生命或殘殺親人也要遵守符合統治者利益的仁義道德。被犧牲者得到的補償僅僅是事後的精神慰藉而已。
中國古代社會的道德特點是把宗法觀點和皇權至上合二為一,也就是讓皇權統治和家長制統治互相呼應,強調子女必須要嚴守「孝道」,絕對服從家長的命令,而皇帝則被視為全國的君父,全國的人都必須絕對服從他。孝親的目的就在於培養忠君的感情,以期移孝作忠。忠孝不能兩全時要以忠君為上,必要時「大義滅親」。
這些封建道德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忠孝節義四個字:
忠:臣子必須絕對服從君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是暴君也不得反抗。
孝:子女必須絕對服從家長,「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家長毆打虐待子女被看作理所當然的權利。
節:中國封建社會中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卻被要求守身如玉、從一而終。
義:指被統治者必須誓死服從道德規范,為了統治者的利益必須毫不猶豫的犧牲自己的生命。
魯迅在短篇小說《狂人日記》中借狂人之口指明了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質:「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東亞
在日本、越南、朝鮮、韓國等其他東亞地區,道德觀念和中國存在很大的共性,同時也有一些差異。
東亞地區具有眾多相同的道德倫理。日本學者江上波夫說:「發展到兩宋後,新儒家文化更占上風,這段思想史的演變也決定並影響著『東亞文化圈』,『東亞文化圈』隨之變化就成為了現在東亞的『儒家文化圈』。」 韓國學者金日坤在《儒教文化圈的秩序和經濟》一書中說:「儒學是日本、韓國最具優勢的傳統文化,至今仍作為秩序和原理而發展。儒家文化國家經濟發展的成功,是由於儒學倫理具有經濟發展的適應性」[6]
西方
古羅馬
羅馬帝國的道德是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欺騙和鎮壓奴隸的精神工具。羅馬認為人類天生就被神分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奴隸必須服從上帝的旨意,心甘情願的服從主人的命令。奴隸主認為奴隸只不過是一種有生命的財產、會說話的工具,否認他們的任何自由和權力。奴隸殺死主人是一種罪大惡極的行為,必須受到嚴厲懲罰。而主人隨意殺死自己的奴隸是合乎道德的,這只是行使他對自己財產的所有權而已。
在羅馬人眼中,女人只不過是一種家庭奴隸,是替丈夫做家務和生育子女的工具。她們的身體是被自己丈夫所擁有的財產。通姦被看作是可恥的罪行,是對自己主人的背叛。羅馬法規定,妻子必須順從丈夫,嚴禁和自己丈夫以外的任何人發生性關系。妻子如果被發現通姦會被處死,而丈夫和妻子以外的女奴隸發生性關系則不受任何懲罰。
其他地區
自由法則
一切不侵犯他人自由的自由都應該受到保護。
這條法則是自由主義者提出的,檢驗一切道德規范的標准,不符合這條規則的道德就是不平等的、迫害弱者的奴隸道德。換句話說,只要是與他人無關的、沒有侵犯他人的自由和利益的行為都不應該被認為是不道德的、邪惡的、可恥的,不應該受到任何暴力干涉或輿論譴責。
例如禁止同性戀、禁止乞討、歧視性工作者等行為都是對弱勢群體的迫害,因為他們沒有侵犯任何人的利益、沒有傷害任何人,因此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干涉這些行為。
[編輯] 道德與政治
道德總體而言是凌駕法律之上的,因為道德來源於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人文自覺,但它在實踐中又具有不能迴避的尷尬境遇,因為它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要求,而就人文而言,我們不能強制要求人們都以這種標准來要求自己的。並且在各種地區和宗教中的道德要求又是不一樣的,就導致了交流的不便捷。所以說,道德是法律最基本法理的來源,但不能替代法律而存在。

G. 道德起源的說法

#先談談道德起源的問題,一個事物的起源無非有兩種:一個是大自然中原生的,這個世界上本來就存在的;另一個是來自人類的,在人類生存發展當中創造出來的。對於道德起源的考察也可從這兩個方面展開:

道德源於世界本身:
超自然論:討論道德肯定繞不開宗教,道德行為准則一直是各種宗教的重要組成部分。宗教的道德觀認為:道德來源於某個更高級的存在物:神,上帝,阿拉,佛陀等等。這些存在本身就體現了至善,啟示人民什麼事公正或善,什麼是不公或惡。如果人們要有道德就得奉行這些原則或者這些存在物的教導,否則即是不道德的有罪的,並且通常因其罪過受到現世或永恆的懲罰。

超自然論存在的問題:宗教是基於信仰的,僅僅是一種信念,從古至今無數的神學家對神進行過論證,但至今也沒有任何確定性的證據表明超自然存在物的存在。此外,各宗教信仰的神和道德原則也各不相同,即使確證神的存在,那人們應該接受和遵循哪一種呢?
自然法則論:道德總是以某種形式蘊含於自然界當中,存在著物理定律般的道德「自然法則」,如果人們有道德就會從自然當中發現並堅守這些法則。

自然法則存在的問題:仔細考察物理自然法則,比如萬有引力定律,它們同我們有關道德的法則是大不相同的。向空中拋出物體,物體總要落回地面,受萬有引力定律支配。牛頓描述了這種不斷發生的物理現象,並稱之為「自然法則」。這一過程的關鍵詞為「描述」,因為所謂的自然法則是描述性的,而道德法則是規定性的,規定人們「應該」或「應當」怎麼做。我們不能說空中的球應該落下,如同我們說人應該行善一樣。萬有引力定律說的是球將要落下,從而描述而不是規定了球的動作。

道德源於人類創造:

考察我們所知的道德命題幾乎都是關於人的,人應該怎麼做,人應該遵循哪些原則和行為准則等等。設想有一天世界上如果沒有了人,那麼還有道德的存在嗎?當且僅當有了能夠評價事物的有意識的人在場時,事物才有了本身的道德價值,能被分為善,惡,正當或不正當。換句話說,若沒有人就沒有道德。

那麼道德如何在人類文明的過程當中產生呢?
人擁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去做有利自己的事,避開對自己有傷害的不利因素,從人類這個物種誕生以來都是人類的生存策略。我們可以合乎邏輯的設想,在遠古時代作為群居動物的人類很早就發現他們團結在一起比相互隔絕能做更多的事。無論是狩獵,耕種,抵禦外敵,繁衍下一代,在結為團體的環境中比作為孤立的個人更能順利的完成這些生存任務。所以結群而居成為了人類最重要的生活方式,最符合人類自身利益的生存手段。
群居生活有其優勢,但也隨即產生了一些問題。許多個體結為一個團體,雖然團體符合絕大多數成員的生存利益,但也無法完全避免團體成員與成員之間,成員與團體整體之間的利益沖突與矛盾。若每個成員都為一己私利與其他成員發生爭斗,就會陷入「一個人與每個人的戰爭」,結果就是個體與種群都走向衰落。所以當這些沖突與矛盾發生之時,團體需要有一個評判標准一個大家共同遵守的行為准則,每個人都犧牲一部分非必要的個人利益,換取更基本更必要的個人利益與團體利益。所謂道德也就此確立。人類依靠確定和遵循道德原則,鼓勵人們相互合作,使人們免於恐懼,不必擔心自己被殘害,被殺死,被欺騙,被偷竊等等。
道德規范即已產生,那麼保證其得以實行的社會手段也應運而生。人固有的一些原始的,自私的沖動有些必定會道德規范的實施起阻遏作用,此時道德就藉助團體中全體成員的輿論,宗教先知或政治領袖而施行。遵循道德得到社會輿論的贊賞與支持。違背道德的行動,必定遭到社會輿論的譴責與排斥。宗教由於鼓吹道德規范的背後有全知全能之神的賞罰權力支持,「行善進天堂,作惡入地獄」成為一股強大的制裁力量鞭策人們按照道德規范行動。而政治領袖也將道德同他們的政治權威相聯系,頒布各種道德律令,告訴人們需要做什麼,禁止做什麼,遵守可得到相應獎賞,違背將得到嚴重處罰,這也是法律的起源。這時團體中的每個成員都懂得:「要做好事不做壞事符合我的自身利益,因為這樣做我就受益,不這樣做就會被排出團體或受到懲罰。」
綜上,道德起源於人類的需要,由於認識到以合作和有意義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重大價值,所以依靠生活經驗和理性,制定了一套社會生活中共同遵守與維護的行為准則和價值觀,宣布善與惡的內容,鼓勵人們行善,禁止人們做惡,以促進共同的福利與發展,使得人們盡可能一起生活得和平幸福。

H. 道德用文言說法怎講

就是一個單音節字:德

熱點內容
法官老婆 發布:2024-11-20 13:11:51 瀏覽:125
保全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4-11-20 13:10:29 瀏覽:676
道德的性指 發布:2024-11-20 12:53:44 瀏覽:866
法律和行政法規適用 發布:2024-11-20 12:01:39 瀏覽:902
榮成法院王 發布:2024-11-20 11:38:27 瀏覽:759
法律援助經濟困難 發布:2024-11-20 10:58:15 瀏覽:889
基層法律服務所變更流程圖 發布:2024-11-20 10:33:50 瀏覽:444
婚姻法2018年2月新規定 發布:2024-11-20 10:15:30 瀏覽:580
交通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20 10:04:34 瀏覽:575
聯邦法院的管轄權 發布:2024-11-20 09:19:04 瀏覽: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