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tp法學院

tp法學院

發布時間: 2022-03-08 07:44:12

1. 我正在申請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但是香港中文大學必須要

進入你要申請的學院看一下具體的錄取要求,有的學院(如法學院)接受有條件錄取。你就可以只提供前三年的成績單,推薦信等資料,拿到畢業證、學位證後入學再去換正式通知書。
最保險的辦法是打專業說明下面列出的咨詢電話或者發郵件至「查詢電郵」問清楚。

參考資料:http://www2.cuhk.e.hk/gss/postgraate_prospectus_tp_b5.php

2. 如何區別阿奎那和奧古斯丁的法學思想

阿奎那是自然神學,就是認為,大自然就是神,
http://ke..com/view/2092818.html?tp=0_01
奧古斯丁是歸正神學 是認為,基督教總會不斷的偏離聖經真理,基督徒要不斷回 到聖經中來。
http://ke..com/view/35058.html?wtp=tt

我個人認為:
奧古斯丁是神學家,是有著純正信仰的基督徒,他的信仰出自聖經,他認為,如果他有什麼違背聖經的地方,那麼就別相信他請你相信聖經。聖經絕對權威。聖經是神的啟示。若不是神的啟示,人類自己不可能明白真理。他的信仰是神本性的。

阿奎那同樣相信天地萬物有一個超自然的智慧體主宰。但這個主宰不是聖經中的創造天地的 神,而是大自然本身,宇宙本身就是神。這種觀點,不是出於聖經,是人所想出來的研究出來的哲學理論,是人本性的。

我是一名基督徒。我是相信奧古斯丁的神學。
願主耶穌的恩和愛,能臨到你,阿們!

3. 美國總統的兩位競選人的簡介在線急等!!!!!

奧巴馬個人資料及簡介 非常詳細

全名:巴拉克•胡賽因•奧巴馬(小)(Barack Hussein Obama Jr.)(台灣地區譯為歐巴馬)
黨派:民主黨
公職:伊利諾伊州聯邦參議員(2004年首次當選)
伊利諾伊州州參議員(1997-2004)
職業背景:1993-2004,Miner Barnhill & Galland律師事務所律師(伊利諾伊州芝加哥)
生日:1961年8月4日
出生地:夏威夷檀香山
居住地: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
教育背景:1983年獲哥倫比亞大學文學學士學位
1991年獲哈佛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
婚姻狀況:1992年結婚,育有二女
宗教信仰:聯合基督教會
競選主頁:www.barackobama.com
(截止2007年第三季度)募集競選經費:8026萬美元;已開銷:4417萬美元
著作:《希望無畏:開墾美國夢的思考》(The Audacity of Hope: Thoughts on Reclaiming the American Dream)[2006];
《父親留下來的夢想:種族與傳統的故事》(Dreams from my Father: A Story of Race and Inheritance)[1995]
奧巴馬出生在美國夏威夷,父親是一位來自肯亞的留學生,母親是美國堪薩斯州的白人。奧巴馬先後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於1996年首次當選為伊利諾伊州參議員,2004年在伊利諾伊州首次當選為國會參議員,成為美國國會歷史上的第5位、本屆國會中唯一一位黑人參議員。
在2004年7月,民主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奧巴馬被指定在第二天做「基調演講」。所謂「基調演講」,就是民主黨人闡述本黨的綱領和政策宣言,通常由本黨極有前途的政治新星來發表,1988年做「基調演講」的人就是時任阿肯色州州長的柯林頓。奧巴馬不負眾望,他親自撰寫演講稿,並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在演說中他提出消除黨派分歧和種族分歧、實現「一個美國」的夢想。
45歲的奧巴馬演說極具魅力,燦爛的笑容更虜獲許多民眾的心。與過去有意競選總統的黑人前輩相比,奧巴馬是首位在初選前民調獲得全國性支持的明日之星,打敗2008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熱門人選之一的希拉里,成為民主黨總統競選人。
奧巴馬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就已在政壇造成一股旋風,甚至有人把「奧巴馬現象」拿來與前總統肯尼迪1960年挾帶強大人氣進軍白宮來相提並論。
不過也有許多黑人表示對於奧巴馬並沒有認同感,評論家也認為競選總統他還稍嫌太嫩,奧巴馬需要努力的空間仍然不小。

http://ke..com/view/1353297.html?tp=0_11

奧巴馬生平簡介2008-01-18 12:56 奧巴馬出生在美國夏威夷,父親是一位來自肯亞的留學生,母親是美國堪薩斯州的白人。奧巴馬先後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於1996年首次當選為伊利諾伊州參議員,2004年在伊利諾伊州首次當選為國會參議員,成為美國國會歷史上的第5位、本屆國會中唯一一位黑人參議員。
在2004年7月,民主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奧巴馬被指定在第二天做「基調演講」。所謂「基調演講」,就是民主黨人闡述本黨的綱領和政策宣言,通常由本黨極有前途的政治新星來發表,1988年做「基調演講」的人就是時任阿肯色州州長的柯林頓。奧巴馬不負眾望,他親自撰寫演講稿,並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在演說中他提出消除黨派分歧和種族分歧、實現「一個美國」的夢想。
45歲的奧巴馬演說極具魅力,燦爛的笑容更虜獲許多民眾的心。與過去有意競選總統的黑人前輩相比,奧巴馬是首位在初選前民調獲得全國性支持的明日之星,成為2008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熱門人選之一的希拉里的勁敵。
奧巴馬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就已在政壇造成一股旋風,甚至有人把「奧巴馬現象」拿來與前總統肯尼迪1960年挾帶強大人氣進軍白宮來相提並論。
不過也有許多黑人表示對於奧巴馬並沒有認同感,評論家也認為競選總統他還稍嫌太嫩,奧巴馬需要努力的空間仍然不小。
美國民主黨黑人參議員准備參加下屆總統競選
新華網華盛頓1月16日電(記者潘雲召楊晴川)美國民主黨黑人國會參議員貝拉克·奧巴馬16日宣布,他有意參加2008年的總統競選。他已於當天向美國聯邦選舉機構提交了有關文件,並成立一個委員會,以評估他參加總統競選的可行性。
奧巴馬16日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說,數月來他一直在考慮是否參加2008年的總統選舉,但參加與否不會取決於媒體宣傳和個人抱負。過去6年中,聯邦政府所作的決定以及所忽視的問題使美國處於一種非常不安全的境地,美國陷入了一場本不應該發動的「不幸的、代價高昂的」戰爭,而身在華盛頓的領導人卻不能以一種實際的方式進行合作。

4. 新白娘子傳奇問題高手進

中國台灣地區流行音樂早期創作人。
生於:1930年
民族:漢族
出生地:安徽省蕪湖市
籍貫:湖北大冶
左宏元,筆名古月。左宏元是正統政工幹校音樂科第二期畢業班的學生,其後留系任教十多年,所以在寫流行歌曲之前,他已經是創作過很多著名兒歌,如「郊遊」、"丑小鴨",軍歌如「藍天白雲」、"前程萬里"的大師級人物了,他創作的范圍很多元,也因為有深厚的音樂基礎,使得他寫歌的風格格外活潑,常可因人、因電影劇情,天馬行空、恣意揮灑。

5. 留學新加坡國際國際法學專業有什麼申請步驟

新加坡管理來大學法學學士本源科: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學士本科課程頒發證書由新加坡管理大學頒發,課程學制為48個月,開課時間為每年的8月,報名費100新幣,學費總計21750新幣。
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是新加坡公立理工學院之一,新加坡O水準考試是新加坡五所公立理工學院的敲門磚。許多學生參加O水準考試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入讀新加坡的公立理工學院。年齡在14至25歲之間均可報名,O水準考試的報名時間通常是每年三月份中下旬,考試時間從6月初一直持續到11月。中國學生參加O水準考試建議先申請新加坡O水準預科班就讀。
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法律與管理大專
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法律與管理大專課程證書由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TP)頒發,課程學制為36個月,開課時間為每年的4月,報名費100新幣,學費總計7500新幣。
新加坡楷博高等教育即原新加坡亞太管理學院,財力雄厚,師資強大,課程優秀,學風嚴謹。學校與國立愛爾蘭大學、澳大利亞莫多克大學、英國貝德福德大學聯辦課程,學生能獲得世界知名的文憑和世界水準的教育。學生高中畢業或同等學歷,A水準畢業,雅思5.5分即可申請kaplan大專課程。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6. 怎麼申請德州學院校園網的TP地址銳捷客戶端在哪下啊

192.168.200.150

7. 什麼是"拉德布魯赫《五分鍾法哲學》"

五分鍾法哲學(1945)德——拉德布魯赫muse 發布於:2007-08-12 17:15
第一分鍾:

對軍人而言,命令就是命令。對法律職業人來說,法律就是法律。然而,當軍人懂得命令的目的在犯罪或違法時,他有義務和權利中止服從。但從大約一百年前最後一批自然法學者從法學家群體中消逝以來,法律職業人就再也認識不到法律的效力和臣服法律的相同例外。法律之有效,只因為它是法律;而且,只要在一般情況下有權力來貫徹執行的話,它就是法律。對法律及其效力持上述觀點(我們稱之為實證主義學說)。使法律職業人連同整個民族均無自衛能力,來抵抗如此專橫、如此殘暴、如此罪惡的法律。(按:此處指希特勒統治的「第三帝國」法律)它們最終把法與強權等同起來,哪裡有強權,哪裡就有法。

第二分鍾:

有人想以一句話來補充或取代上述的一段話:凡對人民有利的,就是法。這意味著:任性、背約、違法,只要對人民有利,就是法。這實際上是說:掌握國家權力者自認為對社會有益的事,獨裁者每一次的突發奇想和喜怒無常的脾性,沒有法律和裁決的懲罰,對病弱者的非法謀殺。如此等等都是法,還可能意味著:統治者的自私自利被作為公共利益看待。故此,將法與臆造的或杜撰的人民利益相提並論,就把法治國家變成了一個不法國家。不,不是必須聲稱,所有對人民有利的,都是法;毋寧相反,僅僅是法的東西,才是對人民有利的。

第三分鍾:

法意圖趨向正義。正義不過是指:不管是誰,一視同仁。如果謀殺政治對手的行為被推崇,謀殺異類的行為被願求,以相同的行為對待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而處以最殘忍最羞辱的刑罰時,這既不是正義,也不是法。一旦法律有意拒絕去趨向正義,譬如根據任性承認和否認人權,那麼這樣的法律就缺少有效性,人民對此就不承擔服從的義務,法律職業人也就必須鼓起勇氣,否定這些法律具有法的本性。

第四分鍾:

的確,除了正義,公共利益也是法的一個目標,的確,即便惡法也還總有某種價值——對法保持懷疑的價值。的確,人的不完善性不會總能將的三種價值即公共利益,法的安定性,正義和諧地統一起來。故此,人們只能權衡:要麼為了法的安定性而宣揚惡的法律、有害的法律或不公正的法律有效。要麼因為法的不公正性或公共性而否認其有效。必須給整個民族和法學家的意識本身深深打上這樣的烙印:可能有些法律其不公正性,公共危害性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它們的效力,它們的法的本性必須被否定。

第五分鍾:

也有一些法德基本原則,它們的效力比任何法律規則更強而有力。以至於,一項法律,若與它們相矛盾,就變得無效。人們將這些基本原則稱之為自然法或理性法。確實,它們在具體方面還包括若干疑點,但幾個世紀的效力已經塑造出了這樣一個穩固的實體,而且廣泛協調地融於所謂人權和公民權宣言之中。至於說它們的某些方面,也還只能由於有心裡的疑問而保持懷疑。

在宗教信仰語言里,相同的思想以聖經的兩句話寫下來。其中一句寫著:應當順從掌握你們權柄的人。另一句寫著: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這不只是一個虔誠的願望,而且也是一個有效的法的規則。不過,這兩個聖經語句之間的緊張關系(張力)不能通過第三句話來化解。比方說通過箴言「愷撒的事當歸給愷撒」,「神的事當歸給神。」來化解——因為這句箴言使人對神俗界限表示懷疑。更確切地說,應該訴諸上帝的聲音來解決,而上帝的聲音只是面對特殊的情況在個人心裡向人宣示。

而上帝是否已經死了,救贖還有用嗎?

8. 法律評論

這是年司法考試卷四的題目。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你應該還是在校學生。
你可以去購買司法考試歷年真題詳解,裡面的講解非常詳細。要過司考,必須看真題。

下面,給你幾個作參考:

一、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規制與約束
王學堂

據材料,某大學女生甲到國際知名連鎖店乙超市購物,被保安搜身。一審判決被告賠償精神損害11萬元。二審法院酌情改判乙超市賠償甲精神損害1萬元。本案最引人關注的是賠償數額,二審僅為一審數額的零頭,令人難以理解,於是法官自由裁量權也納入了公眾關注的視線。對此,本人觀點有三:

觀點之一,法官自由裁量權存在確有必要。法律具有規范、指引、評價、預測、教育的功能,法律的適用應當具有確定性,這種確定性就是體現在對相同或類似的行為應當有相同或類似的處理。但是,法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著漏洞(特別是成文法國家)。主要表現為:不合目的性、不周延性、模糊性和滯後性。如精神損害賠償相當長時間內被認為是資產階級法權而不被借鑒。同樣,對該案很多人提出精神損害賠償應當明碼標價、定額化,基於這種議論,最高司法機關在司法解釋的草案中,也曾經提出了這樣的意見。事實上,這是不合適的。因為社會中的人和事都是具體的、生動的,千變萬化,情況各異,即使對同樣的一件事,各人的感受也有所不同。精神損害要素的多元性、易變性、難測性等,決定了法律無法對精神損害賠償的標准規定得詳盡無遺,加之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水平不一,要在全國制定統一的賠償標准顯然是不現實的。普遍的法律規范和個案處理之間總是存在一定的距離,這是自由裁量權存在的現實基礎。丹寧勛爵將之形象地比喻為:「法官絕不可以改變法律織物的紡織材料,但是他可以也應該把皺折熨平。」

觀點之二,法官自由裁量權有其內在缺陷。法官自由裁量權是一把雙刃劍,其優勢是自由性,其內在缺陷也在於自由性。在「宜粗不宜細、成熟一條制定一條」的立法思想指導下,我國已制定出的法律存在著規范不詳、彈性極大、可操作性差的問題,導致法官有極大的自由裁量權,如本案中的1萬元和11萬元,正是其具體表現之一,極易造成司法之隨意性進而膨脹為司法專橫,直接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乃至國家和社會公眾的利益,最終破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社會主義法制原則,破壞我國法制的統一,有損於司法機關的形象及權威,有悖於司法機關的性質和宗旨。這也是公眾對司法進行指責的口實之一。波斯納將法官自由裁量權比喻為「黑箱」;英國法學家戴西也認為自由裁量是一種專斷的權力,與法治原則是不相容的。因為法治要求行為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對其局限性必須有充分認知。

觀點之三,規制與約束,自由裁量權的必由之路。必須承認,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是法官行使司法權力的一種常態,法律適用中同時並存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可測性與不可測性等特點,決定著適用法律也必然與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並存。只要我們對法官自由裁量權涵義及內在缺陷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然後設計出一套完善合理的監控制度來有效控制它,就能使法官自由裁量權發揮最大效用,正如肖揚所言,「依法限制自由裁量的空間,實現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的有機統一」,上級法院的法官根據當事人的請求運用自己的法律專業知識和司法經驗對下級法院法官的司法判斷行為進行監督,使不正當運用自由裁量權的行為得到糾正。這種監督實際上是職業法官之間在共同的知識背景下所進行的一種專業性對話與交流。

但必須要申明,只要一審法院對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未超過合法、合理范圍的,二審法院就應當尊重一審法院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如無新的事實依據,不得擅自改變其審判結果,而不是本案的結果。
或許,這正是本案給我們的最重要啟示。

二、 私力救濟的底線

陳定良

近年來,「商家搜身案」屢屢見諸報端,卻屢「批」不止。人們或大力鞭撻,主張加大懲罰力度,規范商家行為;或大聲疾呼,要求廣大消費者提高自身的法律水平,增強維權意識。輿論似乎成一邊倒的趨勢,共同將矛頭指向了那被認為是「強勢」的商家。而涉案的商家們除了承受點輿論壓力或賠點錢外,似乎也並無進一步的舉動,搜身案依然在有些地方發生著,人們不禁感到困惑……。作為一名從事法律工作的人,我也不免「三句話不離本行」,從法律的角度談談對這類案件的看法。

我認為,要杜絕此類現象發生,除了涉及司法審判以及消費者維權以外,還涉及商家的觀念轉變問題,即商家能否私力救濟以及私力救濟的底線的問題。一般認為,私力救濟是人類幼年時期盛行的制度,在現代文明昌盛時期,原則上是禁止私力救濟的。但是,考慮到私力救濟迅速、及時的特點,在私法領域,各國法律都例外地肯定特定情況下的私力救濟制度。具體到商家搜身等一系列的案件當中,在商場、超市林立,盜竊現象又比較嚴重的今天,逐一地要求公安部門出警不太現實,這就要求商家在一定范圍內實施私力救濟。我以為,如果商家有確鑿的證據懷疑顧客實施了盜竊行為時,可以採取一定的措施自我保護,如適當的詢問或在顧客完全同意的前提下,打開其背包、購物袋進行查看,但是在實施上述行為時,需要把握一個底線,那就是對消費者不能採取任何強制措施,不管是行為或是言語上,尤其是不能採取非法拘禁、暴力毆打、威脅或逼迫脫衣搜查等手段。即使是「當場抓獲」也應該按照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及時扭送公安機關處理,而不能濫用私刑。法院在審理此類民事案件時,一方面應當在把握「人身權優先於財產權」原則的前提下,結合個案情形,加大對消費者一方權益的保護,從而從反面促使商家完善自己的保安措施。對那些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案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另一方面,應該區分情形,合理地判斷商家的自我救濟行為是否超過了必要的限度,以此確定加重、減輕或免除其相應的民事責任,達到公平、正義的目的。具體到「甲女大學生被乙超市非法搜身」一案,我認為一審法院判定乙超市承擔11萬元精神損害賠償的判決比較妥當。

來源:人民法院報
三、舉證責任的分配
女大學生甲是否受到連鎖店乙的強迫而脫去內衣,對賠償數額的認定將有著重大的影響。一、二審法院在這一問題上作出了截然相反的裁決。分歧的關鍵在於舉證責任的分配:一審法院適用了舉證責任倒置規則,推定乙強迫甲脫衣的事實成立;二審法院則堅持了「誰主張、誰舉證」的基本證據規則,將舉證責任分配給了原告,並最終因原告未充分舉證而認定強迫脫衣的事實不成立。筆者認為,一審法院對事實的認定是正確的,依據證據規則,應當認定強迫脫衣的事實成立。

首先,當事人的舉證條件決定了本案應適用舉證責任的倒置。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中雖然僅僅列明了適用舉證責任倒置的幾種情形,但同時設定了彈性條款。《規定》第七條規定:「在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本規定及其他司法解釋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本案即應適用該條的規定。縱觀本案事實,甲一個人到乙連鎖店購物,其事先不可能預見到糾紛的發生,也不可能事先為取證做必要的准備。在被帶進經理室後,甲孤身一人,更是喪失了獲取證據的條件。而乙作為連鎖店的經營者,物品失竊可以說是其經營損失的一部分,乙對此應當有所預見。與消費者甲相比,乙事先更有條件通過安裝監控設備等手段固定證據。在甲被帶進乙的經理室後,乙更是處於絕對的控制地位。在消費者甲根本不具備舉證條件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應當依據《規定》第七條適用舉證責任倒置,推定甲所主張的被強迫脫衣的事實存在。

其次,連鎖店乙的侵權行為決定了其應當承擔更重的舉證責任。本案中,連鎖店乙因懷疑消費者甲盜竊物品而對甲進行了搜身,「爭執過程中引來眾多顧客圍觀」,隨後又將甲帶進乙的經理辦公室進行盤問。乙的上述行為嚴重侵犯了甲的名譽權及人格權。正是乙的違法行為,使得甲被迫進入了經理辦公室這一特定的封閉場合,使得室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後無法查清。在這種情況下,人民法院只能要求造成事實不明的一方即本案中的乙承擔舉證責任。如果乙無法充分舉證,則其必須為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不利的後果。

最後,舉證責任的倒置有利於敦促乙改進安保措施。法院的判決,不僅要注重其在個案中對當事人利益的衡平,更要注重其對類似糾紛的防範作用。人民法院運用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則,將使更多的營業機構認識到,留置消費者進行盤問並非解決問題的良策,從而敦促其改進安保措施及解決糾紛的手段,學會以合法文明的方式與顧客相處。(王永亮)

四、 法官自由裁量權的邊界

「女大學生超市搜身案」,一審法院判決超市賠償女大學生精神損害11萬元,二審法院卻在基本事實不變的情況下,改判超市賠償精神損害1萬元。由此引發了對法官自由裁量權的思考。

自由裁量權是法律賦予法官的權力,適用於民事、刑事等各個領域。比如民法通則有關司法解釋規定,當事人請求撤銷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變更或撤銷;刑法分則中,許多條文都授予了法官對量刑的自由裁量權。法律為法官設置自由裁量權的目的在於,把簡單的、原則的法律規定靈活地應用到復雜的、具體的社會生活中去,以實現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義。為適應多變的社會生活,賦予法官自由裁量權是非常必要的,問題的核心是,法官自由裁量權的邊界在哪裡。

我認為,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的第一道邊界是法律,如果法律為自由裁量設置了明確的界限和范圍,法官必須在法定的限度內行使權力,不能越界,否則,危害甚大。比如試題中,原告起訴的賠償數額是10萬元,一審法院的法官卻自由裁量,判決被告賠償11萬元。這一判決違反了法律規定的「不告不理」原則。這樣的判決將會從根本上侵蝕我們的司法制度。還比如在刑事司法中,如果法官任意在刑法規定的法定刑幅度以外判處被告人刑罰,顯然是一個錯誤判決。可見,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的底線是法律。

然而,僅有法律作為自由裁量權的邊界是遠遠不夠的,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行使,不是在法定限度內的隨心所欲,還必須受到社會常理和人們普遍觀念的約束。後者甚至是更重要的。因為對普通民眾而言,由於對法律基本制度或基本原理知之甚少,在判斷法官的自由裁量權行使得是否合理妥當時,往往不會在乎判決的結果是否合法,而可能更在意其是否合情理。如果法院判決被告賠償的數額超過原告的訴求,除了法律專業人士和被告之外,可能沒有多少人(包括原告自己)會認為法院的做法有問題,反而會覺得法院更加充分地保護了原告的合法權益。之所以有這樣的看法,是因為人們覺得這一結果是合理的。同樣,電影《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卻怎麼也弄不明白她只是想討個「說法」,派出所為什麼要把村長抓走。秋菊的困惑在於,盡管派出所是依法辦案,在秋菊看來卻是不合理的。對他們而言,合理的事,不合法也無關緊要;相反,合法的事,如果不合常理,也是不能接受的。

那麼,是不是說只要合乎常理的事就可以置法律於不顧呢?當然不是。在法律限度內的自由裁量要盡可能做到符合社會理性、社會公眾的認知水平,只有這樣,司法才能使更多的人接受和信服。試題中,二審判決把精神損害賠償改判為1萬元,盡管不違反任何法律規定,但卻遭到社會的質疑,引發公眾對司法公正性的懷疑,就是不當行使自由裁量權帶來的負面影響。司法的結果不但要符合法律的規定和原則,更要經得起社會公眾的檢驗,只有這樣,法官才能真正成為正義的守護神。(郭發產)

五、 淺議人格權的保護

乙超市對甲的非法搜查行為(不管是否進行了強制搜身)在廣為傳播後給甲造成了精神上的巨大壓力和負擔,導致其出現了失眠、頭暈等症狀,無法繼續學業,很明顯乙超市的行為已嚴重侵害了甲的心理健康,理應承擔相應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這是因為,自然人不僅是肉體的存在,而且是心理的存在。享有健全豐富的精神生活,此乃人的基本需要、基本利益和基本權利。所謂精神生活,亦即心理活動、心理生活。現代醫學和心理學研究表明,心理健全比肉體健全更重要。因此,保護人的正當心理利益,不使心理遭受非法侵擾,不使人無端地遭受心理痛苦,便成為民法的基本任務之一。保護之道首先在於肯認人的心理利益權,並且使之明細化和定型化,同時,尚應建立對被害人同質救濟的制度,療治其心理創傷,祛除其心理痛苦,使之恢復完滿狀態。於是,精神人格權制度應運而生。

具體在本案中,首先,乙超市在對甲進行全身搜查時,無論其是否強令甲脫去了內衣,都已違反了「禁止對自然人的人身或住所進行非法搜查」的相關法律規定,構成了違法行為。這是因為,人的人身權利或者與人身權利有關的住宅權等享有不受侵犯的權利,除非是有搜查權的人員,經法定機關批准,按照法定的程序而進行的搜查。這里的「有搜查權的人員」,主要是指司法行政機關中有權進行搜查的人員,「法定機關」就是指有搜查權的司法行政機關或其上一級機關。而乙超市既不是有搜查權的部門,其人員也就更談不上是有搜查權的人員了。雖然其認為自己在超市內已張貼告示,保留對顧客進行搜查的權利,但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可知,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不得搜查消費者的身體及其攜帶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或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時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的規定,如果經營者的格式合同、通知、店堂告示等含有上述所禁止的內容,其內容無效。

其次,乙超市在進行非法搜查行為時主觀方面明顯表現為故意,並對此事件的傳播採取一種放任的態度,而在此事件傳播後甲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出現了失眠、頭暈等症狀,無法繼續學業。根據社會一般經驗和智力水平可以認定,乙超市的上述非法行為足以給甲造成精神上的巨大壓力和負擔,導致其出現失眠、頭暈等症狀,以至無法繼續學業。

誠然,心理健康權並不屬於我國現行法律所規定的健康權,也未被單獨列為一類權利,但這並不代表其不受法律的保護,因為,民法設立的具體精神人格權類型,僅具宣示功能,而非法定和限制。況且,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中已規定:「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郭 磊)

六、 企業保安的許可權

企業保安是協助公安機關維護社會秩序,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行為的重要力量,在現代社會管理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但與預期作用相左的是,實踐中,企業保安非法侵犯他人權利的事件卻時有發生。具體到本案,超市一方的違法之處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保安阻攔甲並強行將其帶至值班經理辦公室;(2)讓女工作人員對甲強制搜身;(3)在超市內張貼告示,聲稱保留對顧客搜查的權利。這些行為的共性在於,三者均為超市的保安措施,並且均超越了企業保安的應有許可權,最終造成了對甲人身權利的侵犯、人格尊嚴的侮辱。

關於企業保安的許可權范圍或說職責范圍,現行法律並沒有明確的規定,目前,在規范層面只有部委規章以及一些地方規章對其作出了界定。有代表性的如,公安部2000年出台的《關於保安服務公司規范管理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公安部規定》)、深圳市1994年出台的《深圳經濟特區企業事業單位保安工作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深圳市規定》)等。其中《公安部規定》第十三條規定,保安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1)剝奪、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2)搜查他人的身體或者扣押他人合法證件、合法財產;(3)辱罵、毆打他人或者教唆毆打他人。本案中,超市保安強行將甲帶至值班經理辦公室的行為限制並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如此這般的保安措施不僅與《公安部規定》不符,並在根本上構成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違背。

我國憲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根據上述兩條規定的精神可以推定,人身權利為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非經國家司法機關依法定程序不得被任意限制;人格尊嚴體現了公民基於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對自己社會價值的自我認識和評價,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對之辱沒。企業保安不等於公安機關,其職責僅限於協助公安機關維持社會秩序。且不說本案之中甲開始只是被懷疑為「攜帶了未結賬的商品」(結果證明是一種無端的猜測),即便其竊取商品被當場發現,保安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也無權私自對其進行人身限制並強制搜身,而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將事情交由公安機關處理。

概而言之,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當處於優位保護的地位。為減少甚至杜絕以「保安」的名義對其橫加踐踏的事件,當務之急應以法律的形式對企業保安人員的權責作出明確的界定,以克服《公安部規定》位階偏低的局限;同時,立法應對企業保安人員的培訓、考核以及錄用等問題作出規定,以確保保安人員品德優良、業務熟稔、恪盡職守。
(朱建敏)

來源:人民法院報

熱點內容
榮成法院王 發布:2024-11-20 11:38:27 瀏覽:759
法律援助經濟困難 發布:2024-11-20 10:58:15 瀏覽:889
基層法律服務所變更流程圖 發布:2024-11-20 10:33:50 瀏覽:444
婚姻法2018年2月新規定 發布:2024-11-20 10:15:30 瀏覽:580
交通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20 10:04:34 瀏覽:575
聯邦法院的管轄權 發布:2024-11-20 09:19:04 瀏覽:807
簡述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9:01:22 瀏覽:77
偽造處罰單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8:45:10 瀏覽:534
法院傳票委託 發布:2024-11-20 08:27:38 瀏覽:88
關於娛樂場所的使用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8:17:17 瀏覽: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