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人民日報評論員依法治國

人民日報評論員依法治國

發布時間: 2022-03-08 20:36:42

㈠ 香港評論員劉和平解讀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

1,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初中政治,並放在青少年)
2,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上的第一個內(三個代容表)
3,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初中政治,科技,教育,人才培養)
4,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初三政治,懂社會責任的國家和文化,講授方式)
5,教師和學生團結互助(每日高中生規范)的行為
6,誠信待人,不撒謊,不欺騙
7,做好守法的公民(初三政治,透明感的公民責任) BR> 8,學習老一輩革命家,鍛煉自己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初中政治,硬靈)

㈡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錄

實行和堅持依法治國保障國家長治久安論依法治國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建設問題
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中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新的里程碑
論依法治國的概念
治國方略的根本轉變
論依法治國之法理要義
創新制度:實現「依法治國」的關鍵
「依法治國」及其優越性
論法治國的理論基礎
論依法治國的若干問題
更新思想觀念堅持依法治國
論依法治國與法治
試論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鄧小平政治法律思想的精髓
論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標准
試論「法治」構成要件
法治的理念、制度和運作
法治的兩種類型
法治社會中的權力和權利定位
法治是一個歷史的范疇
法治秩序論
簡論鄧小平的法治思想
法治:權力與權利的均衡點
中國共產黨領導與法治問題
論法治的理論形態與實現過程
禮治、法治之辨
中國法治建構的歷史語境及其面臨的問題
法治的概念分析
走向法治敢問路在何方
——中國法制建設存在的問題與變革
市場經濟·文化精神-法治的實現
公民社會決定法治社會
——兼論中國法治進程的症結與解治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社會,是怎樣的社會
——「從身份到契約」公式引發的思考
依憲治國是依法治國的重要保證
中國違憲審查制的改革與社會主義法治國建設
試論依法治國與行政權力的制約
論現代行政程序在法治行政中的作用
依法治國與依法行政法治化
論政府與人民的法律角色定位
附錄
為建設法制國家而奮斗
《人民日報》評論員
實行和堅持依法治國
《法制日報》社論
學習學習再學習
《人民日報》評論員
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
《法制日報》社論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學術研討會綜述
編校說明

㈢ 依法治國以德治國有什麼作用

1、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對古今中外治國經驗的深刻總結。

縱觀歷史,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各自起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把兩者緊密結合起來,國家才能治理有序,社會才能健康運行。

我國從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提出「寬猛相濟」、荀子提出「隆禮而重法」到漢代董仲舒強調「陽為德,陰為刑」,從唐代提出「制禮以崇敬,立刑以明威」到宋元明清時期一直延續德法合治,都體現了德治和法治相結合的治國之道,都被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從世界范圍看,凡是社會治理比較有效的國家,都堅持把法治作為治國的基本原則,同時注重用道德調節人們的行為。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對於國家治理來說,法治和德治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不可偏廢。

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必須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緊密結合起來,把自律和他律緊密結合起來,使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共同發力、相互促進。

2、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內在要求。

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提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治,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把依法執政確定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條道路內涵十分豐富,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強調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著眼當前、面向未來,要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依法執政基本方式繼續實行好,把法治中國繼續建設好,最關鍵的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牢牢把握這條道路的基本特徵和原則要求,彰顯其鮮明特點,發揮好突出優勢。

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必須堅持和落實好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統籌推進以德治為基礎的法治建設、以法治為保障的德治建設,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越走越寬廣。

3、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要求。

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要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從根本上說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應當清醒看到,我國法治建設現狀同黨和國家發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眾期待相比,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相比,還有許多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實踐證明,要切實解決法治領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單純就法治論法治是不夠的。

應當著眼全局、系統謀劃,特別是要立足我國歷史傳統和現實國情,重視加強道德教育和思想引導,著力培植人們的法律信仰和法治觀念,營造全社會都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的文化環境,使法律和道德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共同發揮作用。

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構築依法治國的堅實道德基礎,形成全民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4、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到法律實施過程中。

推進社會主義法治,不僅需要「良法」,更需要「善治」;不僅法律的制定要體現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要求,法律的實施更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

在法律實施過程中,既要嚴格以明確的法律規范為遵循、為依據,又要深入領會和准確把握法律規范所體現的價值導向和思想內涵,確保法律的實施不違背立法宗旨、不偏離正確方向。

法律在許多方面只能作出原則性規定,在實踐中也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必須在實施過程中正確行使自由裁量權,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作出公正合理的判斷和裁決。

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檢驗法律實施效果的重要標尺,使執法司法行為既遵從法律標准又符合道德標准,既於法有據又合乎情理,獲得堅實的民意基礎、道義基礎。

5、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

人們對法律的認同,很重要的是對其蘊含的道德價值的認同;人們對法律的遵守,很重要的是源於思想道德覺悟的提升。從這個意義上講,良好的公民道德是建設法治社會的重要基礎和前提。

要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

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使其成為涵養社會主義道德的重要源泉。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志願服務制度化,促進學雷鋒活動常態化,提高人們的道德實踐能力。

利用重大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等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發揮新聞媒體、公益廣告、文藝作品的教育功能。完善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學生守則等行為准則,使社會主義道德更加深入人心,為推進法治建設培育豐厚的道德土壤。

㈣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什麼,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這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在這個總目標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我們描繪了宏偉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則為我們繪制出路線圖,指明了具體路徑。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4)人民日報評論員依法治國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依法治國事關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的內涵:

①奠定了法治中國大廈的「三大基石」。這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②構築了法治中國大廈的「五大支柱」。這就是形成五大體系,即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以及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③設計了法治中國大廈的「施工方案」。這就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④描繪了法治中國大廈的「效果圖」。法治建設既是法治本身的「自轉」,也是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公轉」。

參考資料:人民網-法治中國的新航標——怎樣理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

㈤ 《人民日報》是不是屬於國家級刊物

《人民法治》知網全收錄,但不是核心期刊。

《人民法治》(月刊)創刊於2015年,專是由中國屬法學會主管、中國行為法學會主辦的一份法治類綜合性期刊。《人民法治》充分利用中國法學會、中國行為法學會聚合的權威專家資源,致力追求研究性、思想性、前瞻性、可讀性,推進法治理論創新、法律制度創新和法治文化創新,促進法治研究成果的推廣和應用轉化,為實現依法治國總目標提供理論和智力支持,從而推動法治中國建設。《人民法治》以「為良法善治發聲、為公平正義張目、為法治中國建言、為中華復興鼎力」為辦刊宗旨,主要面向全國各級政府、公檢法司等國家機關、高等院校法學教育部門和法治研究機構和相關學術團體,以及有關企事業單位。《人民法治》雜志主要欄目有:特別策劃、法律實施、法治論壇、法治評論、人物訪談、法治觀察、法治實踐、法治調查、一線報道、法治文化、法治資訊。

㈥ 依法治國的地位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專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屬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㈦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要堅持哪些原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核心要義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堅持黨的領導,二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三是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根本制度基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

只有牢牢把握住這三個方面,才能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制度屬性和前進方向,才能立足中國實際建設好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7)人民日報評論員依法治國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根據中國發展的實際需要,能夠解決中國在發展建設過程遇到的社會問題的法律治理的途徑和模式。就是不照搬照抄但卻可以學習借鑒任何國家法治經驗的中國法治模式。

這條法治道路的具體標志是「四個堅持」: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從根本上保障人民權益,是本質要求;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基本原則;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是基本方式;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與國情相適應、與社會相對接,是基本前提。

㈧ 怎樣理解領導幹部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

人民日報發表過評論員文章,闡述了這個問題。
幹部是「執行人」,各級版領導幹部是科學立法、嚴權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是法治建設的「責任人」,能否真學真懂真用,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依法治國的方向、道路和進度。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全面推進依法治省,領導幹部帶頭落實的成效至關重要,如果領導幹部能帶頭遵紀守法,就能對公眾產生巨大的感召力,相反就會形成「破窗效應」,致使黨紀國法成為「橡皮泥」、「稻草人」,依法治國將淪為空談。扎實有效推進依法治國,各級領導幹部就要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真正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㈨ 關於人民日報談"權大於法"法治不能卡在"最後一公里"事件的介紹

依法治國的根基在基層,能不能讓法治獲得每個人的真誠信仰,關鍵看基層生態的這「最回後一公里答」能不能打通。

是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還是用非法治的方式積累、激化矛盾,這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選擇。一手抓當前,一手抓長遠,基層法治生態的改善更是一個需要韌性堅持、久久為功的大工程,在這方面我們依然任重而道遠。

㈩ 依法治國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1996年,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制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年遠景目標,明確指出,到下世紀初要初步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國共產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乾重要問題的決議》又再一次肯定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社會理想。1999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又對1982年憲法進行了修改,將法治與法治國家予以了憲法確認。法治的目標意義更加突出,而且成為了憲法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1997年召開的中共十五大。十五大的政治報告首次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不久後,這一目標又被寫進我國的憲法,從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目標轉變為國家的政治目標。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根本任務和原則,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一個基本目標。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實行依法治國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措施。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是代表和體現人民的意志與利益的。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第二,實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須有完備的法制來規范和保障。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必然要求並具有比較完備的法制。因此,只有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才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最大限度的調動億萬人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推動生產力不斷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生產力落後的狀況。第三,實行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第四,實行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

熱點內容
聯邦法院的管轄權 發布:2024-11-20 09:19:04 瀏覽:807
簡述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9:01:22 瀏覽:77
偽造處罰單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8:45:10 瀏覽:534
法院傳票委託 發布:2024-11-20 08:27:38 瀏覽:88
關於娛樂場所的使用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8:17:17 瀏覽:297
農村土地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20 08:03:31 瀏覽:215
刑事訴訟法219 發布:2024-11-20 07:28:08 瀏覽:80
廣東省16個地級市立法權 發布:2024-11-20 07:25:19 瀏覽:98
道德不良行為 發布:2024-11-20 07:10:00 瀏覽:735
交通事故撞死牲畜法規 發布:2024-11-20 07:02:52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