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不道德
㈠ 違法行為一定是違反道德的嗎
違法和犯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違法是指一切違反國家的憲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行為,其外延極為廣泛。 而犯罪則必須符合我國《刑法》關於犯罪的規定,必須具備以下特徵: 第一,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行為對社會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質的特徵。 第二,犯罪是觸犯刑律的行為。也就是說危害社會的行為必須同時是觸犯《刑法》規定的行為,才構成犯罪。 第三,犯罪必須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只有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才被認為是犯罪。 上述特徵是確定任何一種犯罪必須具備的缺一不可的條件。《刑法》同時還規定,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這就說明,行為的情節和對社會危害的程度是區分違法和犯罪的界限。 例如:各地的盜竊線從500到2000元不等,同樣是盜竊行為,同樣是盜竊500元錢,在貴州等偏僻地區構成犯罪,承擔刑事責任,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而在北京等大城市(盜竊線2000元)不構成犯罪,只是一般違法行為,承擔行政責任,最高處15日治安拘留。 ############# 有一個著名的法諺:「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標准」或「法律是道德底線」 但是,違法者必不道德的論點也存在絕對化的問題。這個觀點是一個相對正確的觀點,也就是說絕大多數違法者都不道德,其不道德不僅體現在其主觀思想,還體現在其客觀行為和違法後果上。因為,所有的違法行為都存在社會危害性,沒有社會危害性的違法、犯罪是不存在的。
㈡ 舉例說明違法卻不違反道德的經濟犯罪。什麼樣的犯罪
一個公司生產有毒食品換來高收益,該公司會計看不慣,把公司財務故意弄成壞賬,並把錢轉給了慈善組織。
這樣的話,會計並沒有違背自己的道德,他是在「懲惡」,但是卻違法了。做了壞賬、私自轉移公司資金。
㈢ 違法行為一定是違法道德的,但違反道德的行為不一定是都違法
說法是對的,原因是因為法律和道德是有區別的。主要區別如下:
1、確立機關不同
法律通常由國家制定的憲法、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文件和國家認可的習慣表現出來,成為國家意志。道德通常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中,是通過社會輿論確立的。
2、實施效力不同
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違法行為會引起相應的法律制裁。道德依靠人們的信念、社會輿論以及習慣力量來維持。不道德行為會受到人們的譴責,從一定意義上說,這也是一種強制,但同國家強制有重大區別。
3、階級性不同
法律是階級社會所特有的歷史現象,始終具有階級性。道德則貫穿於整個人類社會,在原始社會和將來的共產主義社會中,道德不具有階級性;只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才具有階級性。
4、統一性不同
只有統治階級的意志才能成為法律,因而一國內的法律是統一的。而道德則不然,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統治階級的道德與被統治階級的道德常常是相互對立的,而居於支配地位的總是統治階級的道德。
5、具有的特點不同
法律具有鮮明性的特點。它是人人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依法作為或不作為,就會產生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所以,法所規定的許可、命令和禁止必須明確、具體。而道德規范往往只就人們行為作一般原則性的規定,不象法律規范那樣明確、具體。
(3)違法不道德擴展閱讀
道德的特徵如下:
1、共同性
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它指同一社會的不同階級,甚至不同社會的不同階級的道德之間,由於類似或相同的經濟條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著某類相似或相同的特性。
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個性特徵,包括民族的精神、氣質、心理、感情、性格、語言、風俗、習慣、趣味、理想、傳統,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諸多方面。不同民族間道德的原則標准亦有所不同。
3、歷史繼承性
道德與其它觀念一樣,既有發展的一面,又有繼承的一面。
4、自律性
道德主體藉助於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藉助於對現實生活條件的認識,自願地認同社會道德規范,並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踐行道德規范,從而把被動的服從變為主動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變為自己內在良好的自主行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與道德、網路—道德
㈣ 有不違反道德卻違反法律的事情嗎
當然有,比方妻子出軌,把妻子和妻子的野男人打傷,或者反過來,女的打出軌的男人。
㈤ 為什麼說違法一定是違反道德
1、法律是道德的最低限度。法律只制裁嚴重違反道德的行為,對輕微的回違反道德行為,由社會答進行評價和道德制裁。例如:通姦行為是違反公序良俗的,但並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然後條款。
2、道德的要求比法律要高得多。道德要求不全部都是法律要求,法律只規范那些必須由國家進行強制約束的道德行為。如果某種行為違法了,必定也是違反道德的。
㈥ 違法行為一定是違反道德的嗎
違法行為不一定是違反道德。兩者定義如下:
違法行為:是指違版反國家現行法律規權定,危害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 亦稱「非法行為」。違反現行法律規定的行為。違法行為中只有違反刑事法規,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才是犯罪。對一切違法行為,都要按其性質和程度依法處理,必要時給予法律制裁。
違反道德行為是指嚴重背離我國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但未構成犯罪的行為。這種行為是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扭曲的表現,不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利於建立人與人之間正常的社會關系。
㈦ 為什麼違法不一定違反道德呢請舉例說明。
我記得大秦商鞅變法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官每年都會運送糧草去賑濟一個貧苦的鄉村,回但是在秦國新答的法律規定,在非天難時期不準開倉賑濟任何一處。這個縣丞所管轄的那個存在因為戰爭已無生產勞動力,所以每年他都會派人送去糧草,有一天商鞅巡視到此,帶著縣丞去視察那個村子,結果發現村裡的人每天都喝的大醉根本不下地勞動,老人,婦女等等。商鞅立即下令拘捕了縣丞。當時縣丞很不明白,也不服氣,他認為這么做是仁義的行為,出於道德之心。但是商鞅的一句話讓他死心了「你這么做雖然道德上是對的,但是你培養了一群蛀蟲,因為你這么做所以這些人都不勞動了,這種不勞而獲的精神在我們大秦是禁止的,你明知律法卻違反,該斬。」於是斬殺了這位縣丞,並告誡全村人,國家不養白食之人,秦國不容許出現這樣懶惰之人,年東不會發放糧食全體上山打獵去,明年開春領種子勞作。。。。。。
看完這小段,你明白了嗎?道德和法律之間、
㈧ 不道德行為和違法行為的區別
法律是內含道德的社會規范
不道德行為包括違法行為的;
違法行為有法律明文規定的判定標回准;
比如說,通姦答是不道德行為,但不是違法行為;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肯定不道德行為,同是也是我國婚姻法明文禁止的違法行為.
㈨ 曝光他人不道德行為,違法行為是侵犯他人隱私權嗎
應該是,隱私權這事挺復雜的,這屬於人格權,隱私權和個人以及集體利益無關,所以用不用做商業途不影響,上邊那哥們說的用於商業用途造成違法是肖像權,至於明星嘛,這個其實我也不太明白,明星為了為了商業運作盈利等於主動放棄了一部分合法權益,也有我國法律這塊依舊不完善,和維權意識不高的原因(畢竟曝光就能有關注度,不過要是較起真來他們一告一個准),個人建議眼睛打碼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