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道德規范
Ⅰ 論語所闡述的道德理念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論語》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稱為「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清朝趙翼解釋說:「語者,聖人之語言,論者,諸儒之討論也。」其實,「論」又有纂的意思,所謂《論語》,是指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載下來編纂成書。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作為儒家經典的《論語》,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論語》的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相依的范疇:倫理道德范疇——仁,社會政治范疇——禮,認識方法論范疇——中庸。仁,首先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態,折中真的極致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態就是「仁」。孔子確立的仁的范疇,進而將禮闡述為適應於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系與待人接物的規范,進而明確「中庸」的系統方法論原則。「仁」是《論語》的思想核心。
Ⅱ 論語十則中孔子在道德修養方面對弟子提出了哪些要求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叫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士不可以不弘毅
Ⅲ 表現儒家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論語是哪一句
1、求知與躬身自省是成為明智而善良人的基礎。
「君子」是一個具有很大魅力的稱呼,能夠成為君子的人,他必定集才幹、文采、美德和微信於一身,並且為當時乃至後世人們所推崇。孔子認為,先成為一個躬身自省的君子,時時完善,而後才能去管理好一個國家。
要成為君子,首先,應該主動去獲取學問,並在獲取的同時,要去實踐,良好的學識與品行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去踐行,同時產生較好的效果。倘若有遠方的朋友被你吸引而來,這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而別人沒有注意到你,不了解你,忽視你,也不必感到不開心,時刻端正恭謹,這樣才是良善與聰慧的人。
孔子的學生曾子也很好的傳承此種美德,他對自己有很高的道德要求,「吾日三省吾身」,一個人每天堅持都在反省自己的個人言行,為他人謀劃是否盡職盡責?是否值得他人託付?對待自己的朋友是不是足夠真誠與友善?對待自己的信仰是不是時刻在親自踐行?
不斷地獲取知識並用最大的誠心去踐行,同時對自我嚴格要求,不可不謂其精神力量之強大!而當整個社會的人們都以此來規范自身時,可知是怎樣的和諧與高尚!
2、孝與仁愛決定了人發展的高度。
儒家經典文化中,孝道構成整個社會的基本框架。君子要先修身,自身足夠威嚴穩重,寬厚公正,家庭才和睦友愛,由此為同心圓不斷向外輻射,整個宗族興旺繁榮,那麼君子就有能力管理好一個諸侯國的所有事物,使百姓安居樂業,各個諸侯國太平了,最終,天下得到大治,盛世太平。
正如有子所說的:「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一個孝順、守禮的人,他有自己的行為規范,做正確的事情,很少會與權威高於他的人爭吵,他溫和、服從,並且用自身的言行去彰顯美德,這樣就能得到大家的信服與尊重,根本不必去爭吵。而不喜歡爭吵的人,他寬和、愛人、友善,絕不會去做擾亂國家和平與秩序的事情。
將孝與仁愛不斷發揚,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整個社會風尚如此,人人擁有高貴的精神。
總之,儒家文化以其強大的生命力源源不斷地滋養著億萬的中華兒女,即使是在今天,它的哲學性與思想依然能夠指導著人們的基本生活,而其中的道德要求、學習方法與處世哲理值得我們反復去品味。
人之為人,在於不斷地求索,向外展現自我,向內追問本心,以期成為一個有自我價值的人,因此,《論語》的適用性依舊很強。
Ⅳ 論語中關於道德比溫飽更重要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也就是說,有溫飽導致有道德。溫飽決定了道德。《論語·子路》記載:有一次,孔子到衛國去,冉有給他駕車。孔子說:「衛國人真多啊!」冉有問:「人已經很多了,該怎麼辦呢?」孔子說:「讓他們富裕起來。」冉有又問:「富裕了,又該怎麼辦呢?」孔子說:「對他們進行教化。」這里所說的教化,主要是指道德教育。
顯然,孔子認為物質利益、物質生活和道德規范、道德教育在次序上有先後關系。「先富後教」包含著後者受到前者制約的意思。
Ⅳ 《論語》中講的「四德」的含義是什麼
在《論語》里,孔子先後提倡的儒學的道德范疇,有仁、德、智、勇、孝、悌、忠、信、義、禮、和、溫、良、恭、儉、讓、中庸等。這些品德,孟子都是贊同的;但他從孔子道德思想體系中一再著重提出的是「仁、義、禮、智」這四個並列又相關聯的道德范疇。在他所處的戰國中期,在繼承孔子道德思想的同時,對這四者又做出一些新的解釋,發展了孔子的道德學說。在孟子之後,仁、義、禮、智成為儒家確立的傳統「四德」。這是孟子對中國道德哲學的一大貢獻。
一、什麼是「仁」?孔子說:「仁者,愛人。」「親親為仁」,由「親親」推及愛護社會上所有的人。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地提出「親親仁民愛物」,這是一大發展。
「親親仁民愛物」,孟子突出了「仁民」和愛護自然萬物。「親親」自然是「仁之本」,愛護親人之外的人,孟子則突出了「仁民」——愛護百姓,把施行仁政作為「親親」之後的第一要務。「仁者無不愛也」,人對自然也要愛護。親親、仁民、愛物三者都是仁愛的對象,又是三種不同層次的仁愛。孟子有以下兩段表述;孟子曰:「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盡心上》第四十五章)(孟子說:「君子對於禽獸草木,愛護卻不施仁德。對於百姓,施行仁德並不等同親愛親人。君子愛自己的父母,對百姓仁愛,對百姓仁愛,也愛護自然萬物。」)孟子曰:「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堯、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務也。堯、舜之仁不遍愛人,急親賢也。」
(《盡心上》第四十六章)(孟子說:「智者沒有不想知道的,而急於知道當前最重要的事務。仁者沒有不想愛護的,而親近賢人是最主要的。堯、舜並不能普遍知道天下事物,而急於首要任務。堯、舜的仁不普遍愛所有的人,而首先愛護親人和賢人。」)這就是說,即使是如堯、舜施行仁愛,也不可能把同樣的仁愛同樣地給予所有的人,而有輕重緩急之別。親親是首要的,其次是仁政愛民,再次是愛護自然萬物。所謂愛物,孟子說生物也有生滅消長,「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告子上》)。要使物為民所用,就要愛物。如五穀,如家畜,必須愛養,才能為民所用。親親仁民在愛物之先,而愛要「急親賢之為務」。
孔子說「為仁由己」(《論語顏淵》),「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但沒有說明何以如此,孟子則作了進一步發揮:「仁,人心也。」他說,仁就是人心,人生來就具有對人的憐恤、同情、愛護之心,就是良心;人人本著良心去做就可以行仁,所以說「為仁由己」;問題是你做不做,你做了,你就有了仁,即「我欲仁,斯仁至矣」。
二、孟子經常將仁和義並列連用。
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告子上》第十一章)(孟子說:「仁是人的心,義是人的路。放棄正路不走,丟失了良心而不知道去找,可悲呀!人的雞犬丟失了,知道去找;人的良心丟失,不知道去找。學問之道沒有別的,找回良心而已。」)照孟子的解釋,「仁」是內心的,表現於行為就是「義」,他把義與人的行為規范、方向、道路聯系起來。仁和義是不可分的。
三、禮孟子有時也把義和禮連用,稱禮義。在西周時代,禮包括國家各種法規制度、道德規范和禮節儀式。春秋末年「禮壞樂崩」,孔子說的禮還是西周的各種禮制和禮儀以及觀念形態。在孟子生活的戰國中期,這些繁瑣的禮制和禮儀落後於社會發展,大多不再通行。孟子把「禮」簡括為「敬」,稱為「恭敬之心」,即以恭敬之心對人對事。「恭敬」可以理解為尊重、嚴肅、認真負責。在政治領域,對君主、上級、同僚和擔負的工作是如此;在社會生活領域,對一切人際關系和面臨的各種事務,也是如此。禮是仁的外在體現,照仁的理念去做,就合乎禮義,所以他說:「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離婁下》),「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離婁上》)。
四、智孔子講「知」(智),著重於智慧、智能,即人的才能素質,指明辨、善察。一個自尊的人必定注重禮義,遇事能夠通權達變,這便要求有知識、有智慧。孟子把「智」也和仁聯結,引述孔子的「里仁為美」論,又加以發揮說:「不仁,是不智也。」(《公孫丑上》第七章)這是因為「仁則榮,不仁則辱」(同上第四章),不仁是自暴自棄;一個人不能明辨是非,當然是「不智」了。
孟子的「四德」是對所有人的道德要求,從君主到庶人,都無例外。他也談忠、孝、信、恥,但這些與「四德」是一致的。
Ⅵ 論語中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
從《論語十二章》選取的內容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兩句話好像比較符合您的問題.
Ⅶ 論語的道德准則是什麼
【仁】為仁之本來:仁是孔子哲自學思想的最高范疇,又是倫理道德准則。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引申為「愛人」(包含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是一種道德觀念.在《論語》中,孔子對「仁」的解釋.盡管有許多不同,但「仁」的基本內容還是很明確的,這就是「愛人」.孔子極力鼓勵人們「為仁」。仁」是孔子所倡導的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論語》中計有109次談到「仁」,其核心,孔子認為是「孝悌」之道
Ⅷ 中華傳統文化的道德品質
中華民族從5000年綿延不斷的悠久歷史中走來,創造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孕育出世界上唯一沒有斷流的中華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規范,儒學的許多思想都與道德規范直接有關系。一些具體的道德規范,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思想價值。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論述了一般人如何才能成為「君子」「仁人」,認為主要標準是具有高尚的品格和理想,做到「以德為先」。在《論語》中,孔子提出一個總的道德規范,稱之為「仁」。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自己不想幹得事,不要強加給別人去干。在孔子看來,這種愛心不限於自己的親屬,而是以此為出發點,「泛愛眾而親仁」就是要廣泛地和大眾有愛相處,並親近有仁德得人。怎樣才是博愛大眾呢?孔子回答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就是使老年人得到安樂,使朋友得到信任,使少年人得到關懷愛護。
1.誠信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概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誠信思想體系的基礎是由《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奠定的。中國古人觀察自然、人事變遷,認為天是真實的、長久的,只有具備天一樣的德性,人才能最終獲得自身長久的幸福。因此,人必須追求真實、不欺妄,以「至誠」為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所以《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是人的內在德性,表現為真實、誠懇、表裡如一,即「內誠於心」;「信」體現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表現為講信義、守信用、言行一致,即「外信於人」。「誠」與「信」是分而為二、合而為一的道德規范,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基礎。
《周易》中孚卦,闡釋誠信得原則。誠信,為立身處世的基本,一切道德的根源。中孚象徵的是心中的誠信,誠於心而信於外,存誠於心,取信於外。彖曰:「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是說,誠信是天道,是天德,這種中孚所以利於正固,是因為應乎天的,應乎天當然也能應乎人。心中誠信,堅守正道有利;這樣才能符合天的法則,因為天的德性,就是誠信與堅貞。
誠信是立人之本。在《論語》為政篇,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認為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什麼事情也做不成。所以,誠信是人必備的優良品格,一個人講誠信,就代表他是一個講文明的人。講誠信的人,處處受歡迎;不講誠信的人,人們會忽視他的存在;所以我們人人都要講誠信。誠信是為人之道,是立身處事之本。
2.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凝聚力持久和穩固的心理及情感基礎
Ⅸ 有關<<論語>>
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講做人的道理。他提出「為政以德」的主張,認為治國要以道德教化為基礎;為改變當時「天下無道」的局面,恢復社會安定,他提出以「仁」為核心的道德思想體系,並致力於道德教育。
《論語》的思想,融政治、道德與教育為一體,而中心是做人的道理,其中包含了許多有普遍意義的原則。他強調,道德與刑政不同,單純依靠刑罰和行政手段,百姓懾於刑罰,不敢做壞事,卻不會有知恥之心;只有實行德治,才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自覺不做壞事。他提出了正人先正己,先富後教,取信於民等重要原則。在仁學中,一方面倡導愛人、匹夫不可奪志,提倡獨立的人格精神,另一方面又要求仁以為己任,見利思義,見義勇為,把社會責任放在第一位,提出了一種把個人人格與社會責任、社會義務相統一的人生觀;在人我關繫上,他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推己及人的原則;提出了孝、梯、忠、信、恭、寬、敏、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規范;還特別強調「為仁由己」,啟發每個人的自覺道德精神,提出了不少重要的修養方法;並且論證了道德思想與禮儀規范的關系,要求人們仁禮兼備,文質彬彬。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有教無類、啟發式教學等許多有價值的思想。這些思想對中國教育和文化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論語》中許多話都成為格言流傳於後世。讀《論語》要著重吸取其有普遍意義的精華,以提高我們的道德意識、責任感和使命感。孔子處於2500年前的宗法等級制社會,《論語》的內容也不免帶有時代的烙印。今天繼承吸取其精華,也要注意剔除其舊的時代內容,賦予它新的時代內容。
Ⅹ 《論語關於道德修養和學習態度
論語關於修養
[1]為仁由己
4·6 子曰:「我未見好①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②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③,我未之見也。」��
注釋:①好、惡:好,去聲,音號,喜愛;惡,去聲,音誤,憎恨;討厭。②尚:通上,用作動詞,超過的意思。③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蓋,疑詞,大概的意思。對「有之」二字有兩種解釋:一,「有之」是指有肯用力而力不足者,是聯繫上句未見力不足者來理解;二,「有之」是指有肯一日用力於仁者,是聯繫上句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來理解。
�
6·12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①。」
注釋:①今女畫:女同汝。畫,同劃,自己劃定界限,不想前進。
7·30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2·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①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②。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2]求諸己
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1·16 子曰:「不患①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釋:①患:憂慮。
�
4·14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①;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注釋:①所以立:指立身的才學,或立於其位的才學。��
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15·19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15·21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17·2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3]好學
17·8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①,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②;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③;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④;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注釋:①居:坐。古人回答長者的問題要站起來,所以孔子叫子路坐下。②愚:受人愚弄的意思。③盪:好高鶩遠而沒有基礎。④賊:害。��
19·6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①,切問②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自省
1·4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為人謀而不忠③乎?與朋友交而不信④乎?傳⑤不習乎?」
��
注釋:①曾子:孔子晚年的學生,名參(讀shēn申)。②三省:省,讀xǐng醒。察看、檢查。三省有幾種解釋。一,三次檢查;二,從三個方面檢查;三,多次檢查。③忠:古註:盡己之謂忠。對人盡心竭力的意思。④信:古註:以實之謂信。誠實的意思。⑤傳:古註:傳,謂受之於師。老師傳授給自己的。
講解:曾子說:「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自省,是孔子和儒家所提倡的自我修養的基本方法,它強調了進行修養的自覺性。三省,過去有的解釋為三次檢查;有的解釋為從三個方面檢查;有的解釋為多次檢查。總之是說要經常反省自己。
� 「為人謀而不忠乎」的「忠」,是泛指對一切人,並不專指忠君。《論語》里講「忠」大都是作為一般的道德規范,並不專用於君臣關系。它的基本意思是對人、辦事盡心竭力。這與後世儒家提倡的忠君思想,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4·1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①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釋:①善者、不善者:指同行人的善與不善的品德。有的解釋為,同行二人,一人善,一
人惡,二人都是我師。這樣解釋似太拘泥於「三人」的字義,反離開了原意。��
[5]敏於行
2·10 子曰:「視其所以①,觀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④哉?人焉廋哉?」��
注釋:①所以:以字有幾種解釋。一作使用講,一作作為講,這兩種解釋相近。一把所以作
相與講,所以,所結交的朋友;一作動因講,所以,所抱有的動機。②所由:由,經由。所
經由的道路。③所安:安,安定、安樂。所安,是指人對於某事的心情、意志。如有了過失,有的心安理得,有的於心不安,就是所安不同。④廋:音sōu搜。隱藏,藏匿。��
2·13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①也。」��
注釋:①逮:音dài代。及;到。��
4·24 子曰:「君子欲訥①於言而敏②於行。」��
5·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①之牆不可圬②也,於予與何誅③!」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注釋:①糞土:腐土、臟土。②圬:音wū烏。抹牆用的抹子;粉刷牆壁也叫圬。③於予與何誅:誅,責任。與,語氣辭。這句是說:對宰予還怎麼責備呢?有對他不可教誨的意思。
5·14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
[6]改過
4·7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①。」��
注釋:①觀過,斯知仁矣:舊注說,贊同仁道的有三種,仁者是實行仁道才心安,智者是以實行仁道有利於自己而贊同仁道,畏罪者是勉強按仁道去做。贊同仁道的表現雖同,思想本質卻不同。因此只看他按仁道去做的表現還不能判斷他是否真有仁心。而過錯是人人力求避免的,從一個人的錯誤最能看出他的內心真情。所以說觀過,斯知仁矣。也有的書上引用這一章時寫作「斯知人矣」,也通。��
6·3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①,不貳過②,不幸短命死矣③。今也則亡④,未聞好學者也。」��
注釋:①遷怒:遷,轉移。遷怒,把對甲的怒氣發泄到乙的上面。②貳過:貳,重復的意思。貳過,重復犯錯誤。③短命死矣:顏回死時年僅三十一歲。④亡:同無。��
7·31 陳司敗①問:「昭公②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③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④。君子亦黨乎?君取⑤於吳,為同姓⑥,謂之吳孟子⑦。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注釋:①陳司敗:陳,國名。司敗,官名,即司寇。也有人說陳司敗是人名。②昭公:魯國國君,名稠。③巫馬期:孔子的學生,姓巫馬,名施,字子期。④黨:偏私,包庇。⑤取:同娶。⑥為同姓:魯國和吳國的國君同姓姬。周禮規定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是違禮的行為。⑦謂之吳孟子:當時稱呼國君夫人一般是以她出生的國名加上她的本姓。魯昭公娶於吳,姓姬,應稱吳姬。為了掩蓋同姓通婚的事實,所以稱吳孟子。��
9·25 子曰:「主忠信①,毋友不如己者②,過則勿憚改③。」�
注釋:①主忠信:以忠信為主。②無:通毋,不要。不如己,一般解釋為不如自己。另有一解釋說:「不如己者,不類乎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把「如」解釋為「類似」。這一解釋較合孔子原意。③憚:音dàn但,怕,畏懼。
15·30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9·8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19·21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7]仁禮兼備
6·18 子曰:「質①勝文②則野③,文勝質則史④。文質彬彬⑤,然後君子。」
12·8 棘子成①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②。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③猶犬羊之鞟。」��
[8] 以友輔仁
4·1 子曰:「里仁為美①,擇不處仁②,焉得知③?」
��
注釋:①里仁為美:里,住處。這里借作動詞用,意思是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另一解:里即居,人能居於仁道,這是最美的了。②擇不處仁:處,音chǔ杵。居住。擇,從上文看是指選擇住處,但也可解釋為選擇職業、選擇朋友等等。《孟子·公孫丑上》引本章,就是指擇業而言。③知:同智。
12·23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
��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5·10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上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15·40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①,友多聞,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損矣。」��
注釋:①諒:誠信。②便辟:有兩種解釋:一,於避開人之所忌以求媚,即逢迎諂媚;二,慣於裝飾外表而內心不直。③善柔:善於以和顏悅色騙人。④便佞:慣於花言巧語。��
16·5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①,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②,樂佚③游,樂晏樂④,損矣。」��
注釋:①節禮樂:孔子主張用禮樂來節制、調節人的言行使之達到中和的要求。②驕樂:驕縱不知節制的樂。③佚:同逸。④晏樂:沉溺於飲酒作樂。��
http://pjhxb.blog.zhyww.cn/archives/2008/200899205145.html
論語關於教育
1·7 子夏①曰:「賢賢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③,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注釋:①子夏:孔子晚年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②賢賢易色: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尊重的意思。賢賢,尊重有才德的賢人。易,有兩種解釋。一作改變講,尊重賢者而改變好色之心;一作輕視講,看重賢德而輕視女色。有一種解釋說,這一句專指夫婦而言,全章四句分指夫婦,父子、君臣、朋友四倫。③致其身:致,盡的意思。把生命奉獻給國君。��
2·21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①:『孝乎惟孝,友於兄弟。』②施於有政③,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7·7 子曰:「自行束修①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注釋:①束修:修,音xiū修,乾肉,又叫脯。束修就是十條乾肉,是古代一種最菲薄的見面禮。��
13·4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①。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②。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釋:①稼、圃:種五穀叫稼,種蔬菜的地叫圃。為圃,種菜。②用情:情,情實。用情,以真心實情來對待。��
13·5 子曰:「誦詩三百①,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②。雖多,亦奚以③為?」��
注釋:①詩三百:指《詩經》。②專對:獨立對答的意思。③以:用。��
13·9 子適衛,冉有僕①。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②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14·24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①,今之學者為人。」��
注釋:①為人、為己:有不同的解釋:一,為己是為了充實提高自己,使自己在道德上學問上有所得;為人是為了給別人看,讓別人知道。因此為己能身體力行,為人則只能誇誇其談。二,為己指德行一科,為人指言語、政事、文學等科。孔子並不否定為人之學,只是必須以為己之學為根本。��
15·39 子曰:「有教無類。」��
注釋:①無類:類,類別。無類即不加分類區別。��
17·4 子之武城①,聞弦歌②之聲。莞爾③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注釋:①武城:地名,當時子游是武城宰。②弦歌:弦指琴瑟。弦歌,以琴瑟伴奏歌唱。這里是說子游用禮樂來教化百姓。③莞爾:微笑的樣子。��
19·7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19·13 子夏曰:「仕而優①則學,學而優則仕。」��
注釋:①優:有餘力。��
19·4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2]論語關於教學
1·15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2·9 子曰:「吾與回①言,終日不違②如愚。退而省其私③,亦足以發④,回也不愚。」��
注釋:①回:孔子早年學生,姓顏名回,字淵。②不違:不提出不同意見和問題。③退而省
其私:一說是考察他與其他學生私下討論學問時的言論,一說是退回去自己研究。如果是自己研究,應寫成自習或自省,而不是省其私。④發:發明、啟發。��
2·11 子曰:「溫故而知新①,可以為師矣。」��
注釋:①溫故而知新:有不同的解釋:一,一般解釋是: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新的體會,開發出新知識。二,把溫故與知新作兩個方面來解釋,說「既溫尋故者又知新者,則可以為人師矣。」前一解強調從溫故中知新,可以與1·15章「告諸往而知來者」,7·8章「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聯系起來理解,似更符合孔子思想。��
2·15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①,思而不學則殆②。」
��
注釋:①罔:有幾種解釋:一,迷惑;二,誣罔、受騙;三,罔然無知。②殆:有幾種解釋:一,危險;二,疲怠;三,疑惑。��
2·17 子曰:「由①,誨女②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注釋:①由:孔子早年學生,姓仲名由,字子路。②女:同汝,你。��
2·18 子張①學干祿②,子曰:「多聞闕③疑④,慎言其餘,則寡尤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注釋:①子張:孔子晚年學生,姓顓孫,名師。②干祿:干,求。祿,古代官吏的俸祿。干祿就是求官職。③闕:缺。這里作放置一旁講。④疑、殆:同是懷疑的意思。《論語集注》認為二者又有不同,疑是指自己感到不很可信,殆是指自己感到於心不安。「疑者所未信,殆者所未安。」⑤尤:過失。��
3·9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7·8 子曰:「不憤①不啟,不悱②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注釋:①憤:用心思索想弄清楚而還沒有想通的意思。②悱:音fěi翡,口裡想說而說不出來的樣子。
8·5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①,昔者吾友②嘗從事於斯矣。」��
注釋:①校:音jiào叫,計較。②吾友:舊注一般都認為是指顏淵。��
8·17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
11·22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①,故進之;由也兼人②,故退之。」��
注釋:①求也退:冉有性懦弱,遇事退縮不前。②由也兼人:子路好勇過人。��
15·3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15·31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
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17·3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17·9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①,可以觀②,可以群③,可以怨④。邇⑤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注釋:①興:有兩種解釋:一,《詩經》中即景生情的表現手法叫興,因此這里的興是引譬連類,聯想的意思;二,興起,激發感動的意思。②觀:觀察了解天地萬物及各國盛衰、得失。③群:合群。④怨:有兩種解釋:一,諷諫上級;二,怨而不怒。⑤邇:近。��
17·10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①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②也與?」��
注釋:①《周南》《召南》:《詩經》國風部分頭兩篇的篇名。馬融說:《周南》《召南》……三綱之首,王教之端」。朱熹說:「所言皆修身齊家之事。」②正牆面而立:面向牆壁站立,比喻什麼也看不見。��
17·14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19·5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19·22 衛公孫朝①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
注釋:①衛公孫朝:衛國大夫。當時魯、鄭、楚三國都有公孫朝。所以指明衛公孫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