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對立面
Ⅰ 什麼是「道德的二元對立」
思維的陷阱:二元對立思維、分別心上帝在設計人腦的時候,留下了斧鑿的痕跡,這個是人類思維集體性的一個陷阱。世界的本源是通過陰陽、01來進行編碼的,大腦的神經元有沖動(1)和抑制(0)兩種狀態,這樣的編碼也決定了人喜歡二元對立思維。二元對立思維、分別心是受文化等因素影響,人的內心會產生好惡、美醜,我想這樣不想那樣,非得這樣不能那樣,非此即彼的一種思維現象。
Ⅱ 什麼是「道德的二元對立」求指教。
思維的陷阱:二元對立思維、分別心上帝在設計人腦的時候,留下了斧鑿的痕跡,這個是人類思維集體性的一個陷阱。世界的本源是通過陰陽、01來進行編碼的,大腦的神經元有沖動(1)和抑制(0)兩種狀態,這樣的編碼也決定了人喜歡二元對立思維。二元對立思維、分別心是受文化等因素影響,人的內心會產生好惡、美醜,我想這樣不想那樣,非得這樣不能那樣,非此即彼的一種思維現象。基督教裡面說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一開始是不分善惡的,沒有羞恥的概念,只因受了蛇的誘惑,吃了知善惡樹上的果實就會區分善惡美醜的。佛教中的不二法門,也是同樣的道理,「不二」即是「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眾生平等」、「自他平等」、「心佛平等」等,是佛教認知世界萬事萬物的方法與觀念,演繹闡述的是世間萬物本質與表象的關系。二元對立思維、分別心容易製造內心沖突,讓人有種種痛苦和焦慮的體驗。俗話說,傻子最快樂,傻子沒有太多的分別心,所以就比較容易獲得快樂。我們的先祖通過觀察大自然的變化規律,總結了一套用陰陽來表達世間萬物的傑出方法。有些人一聽到陰陽就覺得特別的神秘,其實陰陽只是我們的先祖用來表達自己思想的符號而已。世間有男有女,有沒有丑,種種跡象表明造物者創造的世間萬物內在的數的規律都是通過陰陽、01來進行編碼的。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萬物負陰而抱陽,可以由陰陽來構成,但是要想擺脫不和諧和沖突,就需要持中道,不偏不倚,這個中道加上陰陽就是三,所以老子說三生萬物。這和佛家的中道思想是相通的。這並不代表著世界的本質就是三元的,我的見解和目前哲學界的三元論有所不同。既然世界萬物的本原是陰陽,那麼人類的思維本質是物質的,是神經沖動,腦神經的活動也可以通過陰陽來進行表達,興奮和抑制分別對應著陽和陰。我們為了達到內心的平和,就要持其中道,不偏不倚,擺脫人類思維固有的陷阱二元對立思維。舉個例子,有個姑娘請教別人,說她很痛苦,不知道如何選擇。她遇到了一個她喜歡的人和一個喜歡她的人,該如何選擇,她陷入這個二元對立思維中痛苦不堪。我們來分析看看,喜歡她的人,她不是很喜歡,兩個人朝夕相處,和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是件很痛苦的事情,當然也不排除相處時間長了會慢慢的喜歡上,但是選擇喜歡她的人卻能夠有許多好處,在家可以少幹家務活,財務大權在握。而選擇她喜歡的人呢,這些都可能恰恰相反。於是這個姑娘就陷入了內心的矛盾沖突當中了。試想想如何擺脫這個二元對立思維的沖突,她完全可以找到第三條路,例如可以找一個她喜歡和同時喜歡她的人;如果透徹理解了人世間的事物,那麼這位姑娘會認識到每件事情無所謂好壞之分,只需要憑著自己的直覺去處理就行了,也可以再多增加一下對兩個人的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憑著直覺就知道哪個更適合自己,而不至於掉入到二元對立思維的陷阱當中不能自拔。佛對於難以回答的問題採用的是一種無記的態度,具體是指佛對一些難以回答的問題不作簡單的肯定或者否定回答而是先擱置起來的態度。這樣的態度是非常聰明的做法,把問題擱置一旁,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心就不會系縛在具體的事物上,就打破了精神交互作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經,是金剛經中最緊要的關節,禪宗五祖半夜給六祖慧能傳授衣缽時,當五祖講到這句話時,六祖就大徹大悟了。這句話中的含義需要耐心的領悟,可以這么理解:人的內心不被具體的事物所系縛,住即系縛,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人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隨著自己關注的豐富的外部和內心世界而自然的切換,把注意力放在了對具體的事物的關註上,人就擺脫了無意識狀態,避免了內心沖突。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性本惡還是性本善等這些經典的哲學問題都是二元對立思維的陷阱。對於這兩個問題放在人與哲學的章節探討。二元對立思維存在著泛化現象。二元對立思維不僅體現在個人的內心世界,也體現在人與人之間,通常人與人之間的分歧、吵架、爭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都源於這種二元對立思維的泛化。也許真的要利用《非誠勿擾》中的分歧爭端機來解決二元對立沖突。
Ⅲ 道德哲學的兩大對立的基本立場是
道德哲學兩大對立的基本立場,應該是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基本立場的對立,是站在人民的立場上,還是站在個人的立場上?
Ⅳ 在階級社會中,不同道德體系之間對立和斗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在階級社會中,不同道德體系之間對立和斗爭的主要原因是由經濟關系的內在矛盾的不同,簡單說也就是階級利益不同
Ⅳ 為什麼說法律與被統治階級的道德是根本對立的求解
法律和道德是統一的上層建築,法律是強制性的,強制的對象,就是被統治階級,它們是根本對立的,道德,是法律的輔助。因此,作為統一的道德,也是根本對立的。
這和數學證明題是同理的。
Ⅵ 在階級社會中,不同道德體系之間相互對立和斗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階級利益。
每個階級都有利益,每個階級都維護自己的利益。圍繞利益形成了各自的道德體系,自然是針對其他階級,保護自己的階級。
Ⅶ 為什麼資產階級道德和無產階級道德根本對立
資產階級的道德與無產階級道德的對立是不同的思想意識方面的一種對立,所以是 無法調和的
Ⅷ 如果正義、道德、親情和法律站在了對立面,你選擇站那一邊
在法律角度上來看.是法律重要.在親情角度上來看是親情重要,
這個問題是矛盾的,無法讓許多人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個人認為,應該選擇法律,人犯錯就要為自己的錯誤而做出交代,古人說知錯能改,就行了.
但是有些錯誤是必須付出代價的,原諒與否,你可以考慮事情的嚴重,法律與道德之間.我會選擇法律,既然敗壞了道德,就應該承擔後果
Ⅸ 道德倫理與法律是相對立的嗎
道德倫理與法律不是對立的,而且是密切相關的,道德倫理是以法律為基礎形成的道德觀。
Ⅹ 道德的歷史演變
道德起源於實踐,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
奴隸社會的道德,奴隸制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階級社會形態.奴隸社會的道德也是人類道德發展史上第一個階級道德的類型。
封建社會的道德,在奴隸制崩潰的廢墟上建立了封建制度,產生了人類道德發展史上第二種階級道德類型――封建社會的道德。
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封建社會末期,資產階級及其對立面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資本主義制度取代了封建制度。這個過程也是資產階級階級道德戰勝封建地主階級道德的過程。
資產階級從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觀點出發,直接訴諸利己主義的原則。資產階級利己主義的道德原則表現在道德意識上,就是獵取財富,追求權力的無窮無盡的慾望。
(10)道德的對立面擴展閱讀:
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准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
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人的性格是有多樣性的,有的人愛好思考,有的人愛好運動。即便同一個人,小時候和長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樂也具有多樣性。對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論,相應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論。
如果對象全都是自由人,那麼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誠然是一種道德,但是如果對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隸,那麼道德就是一方壓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強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體來說,不可以強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窮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展中國家遵循發達國家的道德。
這種說法反過來也是正確的,不可以強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富人遵循窮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達國家遵循發展中國家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