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學的論文
樓主,可以參考:
我國立法制度的不足和完善
我國的《立法法》是一部規定立法規則、確立立法制度的基本法律,涉及「立法許可權」、「立法程序」、「法律效力等級」和「法律監督」四大問題。立法立法必須嚴格執行《立法法》的規定,堅決克服「立法不法」的現象。
立法是法治的關鍵和核心,其目的在於合理配置立法權力,有效規范行
政權力的運作,從而為公民權利的行使提供充分保障,實現公平、正義、自由、
秩序等價值目標。實質意義上的法治不僅要求法的權威性和依法而治的法的工具
價值,而且強調立法對普遍認同的價值理念的追求、法的內容的合理性等法的實
質理性。法治已經演進為一個綜合概念,它融匯了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等諸
多價值觀念,包含著法律至上、民主政治、權力制約、司法獨立、立法等豐
富的制度意蘊,其核心則是依法行使國家權力。幾個世紀以來,法治理論與實踐
對政府權力予以高度關注,這與立法權力作用范圍的廣泛性、與人們生活聯系的
直接性密切相關。二十世紀以來,立法權在很多國家的權力結構中極度擴張的事
實,不斷提醒人們,對立法權力的制約是國家權力制約的重中之重。
在我國,立法尚處在初級階段,立法法治還面臨十分艱巨的任務,無論
是觀念上還是制度上都面臨著挑戰。因此,立法是一場深刻的觀念更新和制
度變革。當前,我國立法面臨的挑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在思想意識方面,有些立法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有些
領導幹部的觀念與立法的要求不相適應
鄧小平同志指出:「舊中國留給我們的,封建專制傳統比較多,民主法律傳
統很少。解放以後,我們也沒有自覺地、系統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的各項制
度,法制很不完備,也很不受重視,特權現象有時受到限制、批評和打擊,有時
又重新滋長。」由於我國缺乏依法治國、立法的傳統,人們的民主法制觀念
淡薄,特別是一些非常有害的觀念或思想,嚴重阻礙著立法的實現。它們是:
第一,人治觀念。有些立法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有些領導幹部對立法重要性
的認識還不到位,有的是不重視,總認為立法不管用,按法定程序辦事太麻
煩。因此,在一些地方和部門,立法還多是說在嘴上、寫在紙上,並沒有真
正落實到行動上;有些領導幹部甚至「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置法律於不
顧。第二,治民不治官的觀念。有些領導幹部往往把自己擺在了超越法律之上的
位置,總習慣地認為法律只管老百姓,忘記了自己同樣需要接受法律的約束,從
而無視法律的規定。第三,法律工具主義觀念。將法律僅視為一種治人的工具,
而不具有法律的目標價值觀念。甚至認為,當對自己有利時就拿來適用,對自己
不利時就不執行。這些都嚴重阻礙了立法觀念的根植和立法方略的推
行。
因此,實行立法必須要大力培養和增強全民的法治觀念,重點是抓好各
級領導幹部特別是立法領導幹部和執法人員的法治觀念建設,切實地進行為依法
立法所要求的觀念更新。
1.樹立法治觀念。為此,必須明確:第一,憲法至上。法治的實質是憲治,
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憲法至上是法治的最高體現,是中國法治建設的靈魂。
第二,法律具有極大權威。任何組織和個人必須嚴格依法辦事,而不允許有超越
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第三,法大於權。任何人不得以權代法、以權壓法、以權亂
法、以權廢法。第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樹立權力制約觀念。不受制約的權力,必然會被濫用,必然導致腐敗。
這是人類歷史證明了的真理。
3.樹立人權觀念。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作為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
的執政黨,必須把保護人民的權利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社會主義
最講公平、最重視保護人民的權利。我們應該理直氣壯地講人權,高舉人權的旗
幟。
4.矯正法律工具主義觀念,樹立法律工具主義與法律目標主義並重的觀念。
將法律視作既管老百姓又管政府的同時,結合法律目的,把立法、依法治國
的重心轉向人民權利的保障及正義的實現,應是我國實行立法、依法治國的
策略選擇。
二、在立法立法方面,有關立法立法空白
較多,所立之法缺陷較大
目前,以憲法為核心和基礎的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國家
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主要方面已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與改
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相比,我國的立法法制建設還比較滯後,立法管理
的某些方面還存在立法空白,立法質量也有待於進一步提高。突出表現在現存的
法律、法規與規章之間缺乏協調和統一,使立法執法者難以適從;有些法律、法
規的一些條款太原則,不便操作和畸輕畸重;還有一些法律、法規對某些立法機
關設置的職權過大,尤其對自由裁量權,往往規定的幅度過大,並且沒有顧及到
公民權利一旦受到侵害後的法律責任,容易造成少數立法執法人員毫無顧忌地濫
用立法權;立法程序法律制度很不健全,沒有實現立法程序法律化,嚴重影響了
立法機關的立法。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完善立法法律體系,為立法創
造法律條件。
首先,必須加快立法步伐,改變某些領域無法可依或有法難依的狀況。當前,
特別要抓緊制定規范市場主體行為、市場經濟秩序、宏觀調控、社會保障和救濟、
規范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解決在建立商品市場、原材料市場、金融、資
本市場、房地產市場、勞動力市場等方面執法依據不足的狀況;改變實施細則滯
後、法規不配套現象,盡可能使法律法規及規章同步出台,並加強立法解釋工作,
使法律規范更加適應實際,操作性更強,以解決有法難依問題。
其次,注重立法質量,糾正片面追求數量而忽視立法質量的傾向。法律、法
規的生命力在於其質量。近年來我國頒布實施的許多法律文件修改過於頻繁,並
且有些在實踐中難以施行,問題的要害在於立法時,立法者對該法所調整的社會
關系缺乏科學而精細的調查研究,或者著力於通過立法解決本部門的編制、級別、
經費及其他種種具體問題。應當看到,一個法律文件制定得成功與否以至於最終
能否被有效地施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法是否正確而深刻地反映了廣大人民群
眾的意志和利益,以及它所要調整的那部分社會事務發展的客觀規律。因此,立
法必須提高民主化和科學化程度,使法律充分體現民意,與社會生活相一致,符
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要防止立法中滲入局部利益和部門利益而影響法律的全
面、公正和完整。同時,避免各種規范性文件在調整社會事務時發生重復、沖突
或疏漏,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
再次,抓緊制定立法程序法,改變立法程序缺乏法律規范的現狀。可以說,
離開了立法程序法,就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立法。
最後,立法要依法。
三、在立法執法方面,現存的立法執法體制不順,
影響了法律、法規與規章的執行效果
現存的立法執法體制不順。具體表現為:第一,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從法
理上說,執法主體只能是國家的立法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企事業單位不
能擁有執法權,然而目前立法執法主體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現象並不少見。以
政企不分為例,工商部門管市場,又辦市場;城建部門管理城市建設,自己也搞
城市建設,並進行自我質量監督;種子公司既是種子的生產經營者,又是種子生
產經營的管理監督者,等等。這種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局面,人為形成監督
不力。第二,立法執法部門縱向集權,條塊分割,部門壁壘,相互之間缺乏協調
配合,結果造成執法工作形不成合力,相互掣肘,辦事效率不高。第三,管理系
統交叉過多,職責不清。如對個體戶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稅務、物價、衛生等
多家執法部門,由於對同種法律行為有多種不同執法依據的交叉,客觀造成立法
執法者不作為、亂作為或難作為。與此同時,我國立法執法隊伍建設雖然經過多
年努力,有了長足進步,但是整體素質仍然不高。目前立法執法中存在的問題不
少,如越權執法、不作為違法、隨意執法、亂施處罰等問題的出現,既有不懂法
而出錯的,也有濫用權力而違法的。
因此,必須理順現行立法執法體制,按照條塊結合、適當分權、便於執法、
講求實效的原則,走綜合執法之路。要積極推行立法執法責任制。1997年,
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一切政府機關都必須立法,切實保障公民權利,實
行執法責任制和評議考核制。」立法執法責任制的核心是通過明確政府機關法定
立法執法職責,健全立法執法評議考核體系,落實立法責任追究機制,實現規范
立法執法行為的目的。立法執法責任制,要力求做到實際、簡明、准確、可操作
性強。具體推行時,關鍵要抓好三個環節:一是清理立法執法主體,明確執法依
據和執法許可權,切實減少立法機關在執法活動中的推諉扯皮現象,努力提高立法
效能;二是確定執法崗位,分解執法職責,嚴密執法程序,細化執法標准,切實
改變過去那種執法崗位不清,職責不明,權力行使層級之間「上侵」、「下奪」、
「左擠」、「右占」,相互扯皮、攬功諉過的現象,有效地規范立法機關內部管
理秩序,提高立法效率;三是架構執法評考體系,突出執法效能評估,完善立法
責任追究機制,將立法職權的行使與執法人員的年度考核獎懲緊密掛鉤,實現行
政權的規范運作。
同時,要提高立法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其關鍵是要堅持「公開、平等、競
爭、擇優」的原則,健全對立法執法人員的錄用、考核、晉升、獎懲、辭職、辭
退等具體制度,突出嚴字,嚴格管理,嚴明紀律,賞罰分明,形成「能者上、平
者讓、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機制。
四、在立法監督方面,現行立法執法
監督體系乏力,存在缺陷
目前,我國對立法權力的監督制約形成了自己的體系,這一體系包括權力機
關的監督、審判機關的監督、檢察機關的監督、立法機關自身的監督、黨的監督
以及新聞輿論、人民群眾、各民主黨派、社會團體等的社會監督。應該說,我國
的監督體系是比較全面和嚴密的,它在實際工作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實踐
中存在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以及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表明了立法
權力監督乏力和監督體系存在缺陷。這其中有立法方面的原因,也有監督機制上
的原因。立法方面,主要是缺乏監督的法律規定,以致使人民群眾等一些社會監
督流於形式而得不到落實。監督機制上,主要表現為有些監督缺乏必要的獨立性,
直接影響其監督作用的發揮。例如,作為立法系統內的專門監督的立法監察,由
於它與立法機關有著立法隸屬關系,使得這種監督在實踐中很難真正履行其監督
職責,以致弱監、虛監、失監現象相當嚴重。還有,立法復議也存在著一些亟待
解決的問題。目前,有些同志怕麻煩、推諉等不願受理立法復議申請的情況還在
相當程度上存在,在立法復議決定上,還存在該撤銷或者變更而維持的情況,上
下級之間「官官相護」的問題尚未徹底解決,等等。
因此,必須強化和完善立法執法監督制約機制,確保嚴格、公正執法。首先,
加強權力機關對立法執法工作的監督。完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職能,盡快
制定《人大監督法》。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在選舉和任免幹部時,應該把是否具
備必要的法律知識,是否依法辦事作為衡量幹部是否稱職的重要標准。在聽取他
們的述職報告時,應把他們領導的地區或部門的執法狀況作為重要的考察內容。
各級人大常委會要通過聽取和審議所在政府和單位實施法律、法規工作報告以及
組織代表檢查、視察、評議執法工作等形式,督促立法機關做好執法工作。其次,
民主黨派的監督、社會團體、人民群眾以及新聞輿論的監督也必須努力落到實處,
使它們共同服務於人大監督這個中心,並形成監督合力。
綜上所述,我國要實現立法,必須革除一切與立法的要求不相適應
的舊觀念,必須進一步完善立法法律體系,必須理順現行立法執法體制,提高執
法隊伍素質,必須強化和完善立法執法監督機制。惟其如此,才能為解決我國依
法立法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創造條件,不斷推進立法的進程,實現依法治國的
宏偉方略。
資料來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
http://www.drcnet.com.cn/ 12/04/2003
Ⅱ 請問誰有法理學的論文,請給我一篇!謝謝!
法理學的研究對象反思與發展
【內容摘要】從當前的理論和實踐發展來看,法理學的研究對象應包括兩類關系,一類是法律和法律制度內部的關系,另一類是
法律和其他社會現象之間的關系。隨著知識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法理學受到相鄰學科的沖擊,因此法理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是
重新認識法理學研究對象的全新視點。
【關鍵詞】法理學 研究對象
中圖分類號:D920. 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 - 9106(2004) 03 - 0073 - 02
一、我國學者對於法理學研究對象的研究
我國法理學近20 年的研究在許多問題上都取得較大
進展,但在法理學的研究對象上卻基本上沒有變化。從能
反映這一問題的教材中可以看到關於法理學研究對象的說
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認為法理學是研究法律現象的共性
問題和最一般規律的法學學科。例如:
(l) 法理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法和法學的一般原理(哲
理) 、基本的法律原則、基本概念和制度以及這些法律制度
運行的機制。
———劉金國、舒國瀅主編:《法理學教科書》,中國政法
大學出版社,1999 年4 月第1 版,第3 頁。
(2) 法理學所研究的對象是「一般的法律」和「一般的法
律現象」問題,包括法律的產生、本質、特徵、作用、發展、形
式、法律運用、權利與義務等法律和法律現象的基本規律和
基本原理。
———孫笑俠主編:《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6 年6 月第1 版,第14 頁。
(3) 中國的法理學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研究一般的
法,特別是有關中國社會主義法的產生、本質、特徵、作用、
民主與法制、法的制定、實施、實現、法律監督的基本原理和
規律。
———張貴成、劉金國主編:《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
版社, 1992 年8 月第1 版,第11 頁。
(4) 法理學當以法為研究對象,其主要內容是研究法的
一般概念、范疇與原則,包括法的本質、法的價值、法的功
能、法的類型、法的形式、法律體系、法律關系、權利義務、法
的效力、法律責任、法律制裁、法律意識、法治思想等,還包
括法的創制、法的實現等等的一般原理。
———王果純著《: 現代法理學———歷史與理論》,湖南出
版社,1995 年9 月第1 版,第3 頁。
(5) 法理學以整個法律現象為研究對象。⋯⋯法理學
以整個法律現象的共同規律和共同性問題作為研究對象。
———卓澤淵主編《: 法理學》,法律出版社,1998 年11 月
第1 版,第3 - 6 頁。
(6) 法理學是以整個法律現象的共同發展規律和共同
性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學科。
———盧雲主編:《法學基礎理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
社,1994 年6 月第1 版,第5 頁。
(7) 法理學是以法的普遍適用的原理、范疇、原則、規
律、價值等為研究對象的法學分支學科。
———徐顯明主編:《法理學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
社,1994 年8 月第1 版,第4 頁。
(8) 法理學的研究對象:具體來說,是法律起源、本質、
歷史類型、法律與經濟基礎和其他社會現象之間的關系、法
律的制定、形式、規范、作用、法律意識、法律關系、法律體
系、法律實施保證、法律的發展規律等。
———劉瀚、劉兆興、劉翠霄編著《: 法學基礎理論研究指
南》,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 年1 月第1 版,第5 頁。
(9) 法理學所研究的是法的一般理論,特別是我國社會
主義法的基本理論。具體地說,它要研究有關一般的法,特
別是有關我國社會主義法的產生、本質、特徵、作用、形式、
發展以及法的制定和實施等基本概念、原理與知識。
———沈宗靈主編《: 法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年
1 月第1 版,第28 —29 頁。
(10) 法理學的研究對象即法哲學方向,法社會學方向
和法的理論方向。
———葛洪義主編:《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9 年1 月第1 版,第10 頁。
(11) 法理學以「一般法」即整體法律現象為研究對象。
———張文顯主編《: 法理學》,法律出版社,1997 年10 月
第1 版,第12 頁。
歸結這些觀點,對法理學研究對象的表述實際有如下
幾種: (一) 以「一般法」即整體法律現象為研究對象; (二) 以
整個法律現象的共同發展規律和共同性問題為研究對象;
(三) 以法和法學的一般原理(哲理) 、基本的法律原則、基本
概念和制度以及這些法律制度運行的機制為研究對象;
(四) 以法哲學為研究對象; (五) 以法為研究對象,其具體內
容包括法律起源、本質、歷史類型、法律與經濟基礎和其他
社會現象之間的關系等。
從上述羅列的幾種略有不同的觀點看,我國學者關於
法理學的研究對象有如下五種:
(一) 一般法; (二) 法律現象的共同性問題; (三) 法的一
般理論; (四) 法律的本質和一般規律; (五) 法律的最一般規
律。在這五種觀點中,有三種表述談到了法理學研究對象
是法律的規律,有兩種表述沒有談到規律問題,這一點可能
是我國法理學者對法理學的研究對象的認識有其不同之
處。當然,這幾種關於法理學研究對象的認識與西方法理
學流派相比較,有其突出的特徵,主要表現為:第一,關於法
理學研究對象有較為一致的認識,這就是法的共性問題和
規律性問題;第二,這種定位目標高遠。
二、法理學的研究對象
那麼,究竟法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呢? 從宏觀來看,
法理學一詞有著多種含義。一般來說,作為一個概念,我們
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它進行界定:第一,它作為「法律知
73
識」或「法律科學」的同義語,是在最廣泛的程度上使用的,
它包括法律的研究和知識;第二,它是最一般地研究法律的
一門學問,即法律科學的一個分支,有別於某一法律制度的
制定、闡述、解釋評價和應用,是對法律的一般性研究,著重
於考察法律中最普遍、最抽象、最基本的理論問題。
由於法律這一特定社會現象的紛繁復雜性,使得法理
學的內容變得極為龐雜。正如英國法理學家哈里斯(J ·W·
Harris) 風趣地指出:「法理學是一袋雜七雜八的東西。關於
法律的各種各樣的一般思辨都可以投入這個袋中。法律是
干什麼的? 法律要實現什麼? 我們應重視法律嗎? 對法律
如何加以改進? 可以不要法律嗎? 誰創製法律? 我們從哪
里去找法律? 法律與道德、正義、政治、社會實踐或赤裸裸
的武力,有什麼關系? 我們應遵守法律嗎? 法律到底為誰
服務? 等等。這些就是一般法理學所包括的問題,人們可
以不管這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卻並不消失。」①當代美國著
名的法理學家波斯納(Richard·A·Posner) 則認為法理學是
關於法律這種社會現象最基本的、最一般的和最理論化的
分析。他認為法理學的問題通常包括法律是否以及在什麼
意義上是客觀的(確定的、非個人的) 和自主的,而不是政治
性的和個人的( Personal) ,法律正義的含義是什麼? 法官的
恰當的和實際的角色是什麼,司法中裁量的作用;法律的來
源是什麼;法律中社會科學和道德哲學的作用,傳統在法律
中的作用;法律能否成為一種科學;法律是否進步;以及法
律文本解釋的麻煩②。
從以上引文,我們可以看出,法學家關於法理學的研究
對象實際上為兩類關系,一類是法律和法律制度內部的關
系,另一類是法律和其他社會現象之間的關系。正如美國
已故法學家帕特森( E·Patterson) 所說:法理學是由法律的
(of law) 一般理論和關於法律的(about law) 一般理論構成
的。用這樣兩個命題,人們可以表明有兩類法律理論和分
析。一類關於法律的內在方面(internal) ,一類關於法律的
外在方面(external) ③。當然,這種概括是就整個西方法理
學而言的,並不是指個別法理學家體系。可以這樣說,在西
方國家,有多少法理學家就有多少法理學體系。
因此,從當前的理論和實踐發展水平來看,法理學的研
究對象應包括兩個層次。一是「一般法」,這是法理學研究
對象的第一層次。所謂「一般法」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指古
今中外的一切法,即法理學應是對古今中外一切類型的法
及其各個發展階段的情況的綜合研究,它的結論應能解釋
法的一切現象。其二是指法的整個領域或整個法律現實,
即包括憲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經濟法、訴訟法等在內的
整個法律領域,以及從制定到實施的全過程。法理學應當
以各個部門法和部門法學為基礎,應是對各個部門法的總
體研究,是對整個部門法學研究成果的高度概括。
法理學研究對象的第二層次是(法定) 權利。如前所
述,法學的基本問題是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問題,現代法學則
以權利為本位。作為法學體系最高層次的法理學應以(法
定) 權利為其研究對象。
法理學研究對象的層次中,第一層次是基礎,第二層次
是核心。確定第一層次可以使法理學的研究在面上有個范
圍,以使它與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如倫理學、政治學等) 及
法學其他學科(如憲法學、行政法學等) 相區別,確定法理學
研究對象的第二層次,可以在點上有個中樞,使在面上所研
究的對象具有一個中心。這兩個層次的結合構成了完整的
法理學的研究對象。
三、法理學的研究對象的發展
法理學在歷經上世紀的百年的演進之後,已經走向新
的發展之路。從時代的世界背景看,法理學的研究兌現也
要有所發展:
我們當下所處的是一個整合時代,學科之間的滲透與
合作成為科學發展的一個總趨勢。因此,法理學在與其他
人文社會科學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又不可避免地遭受到相鄰
學科的入侵,學科之間的邊際界限變得有些模糊,這就給法
理學造成困境———難以確定純粹屬於本學科研究對象和范
圍的界限④。或者說,傳統上專屬法理學研究的問題(如
「法律是什麼?」) ,可能會成為一個哲學、社會學或人類學探
討的問題;而一個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問題(如「進步與代
價」) 或部門法學的問題(如「犯罪與刑罰」) 也可能會納入法
理學研究的視野。以問題為中心來選擇研究的方法和理論
的姿態已是學科發展的一個方向,加強學科與學科之間和
本學科內部的交流顯得愈加重要,不同法理學流派和學說
之間的滲透、吸收成為必然。法理學家們也已感受到:單靠
某一學派的方法和觀點,不可能完成法理學所應完成的任
務。當今的法理學所需要的就是把分析法學(關於法律的
概念、淵源、形式、效力的解釋) 、社會學法學(關於社會和文
化事實的社會學解釋) 以及自然法理論中的價值(如自由、
平等、安全、人類幸福等) 分析統一起來,建立一門聯合諸法
學流派的「綜合法理學」。
而從整個法學體系來看,法理學又居於一種非常獨特
的地位:一方面,法理學所研究的是法的一般原理、原則、概
念、制度,這種研究對象與人類的生活式樣、理念、價值和人
文的總體精神息息相關。因此,法理學總是要站在法學學
科發展的最前沿來追蹤、吸納入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
學的成就,反思法的基本問題,同時也從法學的角度對各種
人文思潮做出回應。在一定意義上,法理學(尤其是法哲
學) 也屬於研究人類精神的學問(人文科學) 之一種,與那些
專注於法律的應用與操作的學科(應用法學) 是存在較大區
別的。另一方面,從法學體系的內部關系看,法理學在整個
法學體系中具有「基礎理論」的地位。它是建立在諸應用法
學(部門法學及其應用學科) 之上的具有普遍意義、屬性和
職能的法學學科,其內容具有基礎性、根本性、一般性、普遍
性和抽象性,從而對各種應用法學給予理論上的指導,法理
學是溝通法學諸學科的橋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個法學
發展的水平。法理學研究的不發達,必然會對法學其他學
科的研究產生不良的後果。因此,強化法理學的基礎地位,
深化法理學的研究,對於建立一國法學體系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法理學與法學其他學科的結合,是法理學的研究
對象的發展必然所在。法理學是一門開放性的學問,這不
僅是指它的對外的開放(即法理學與整個人文科學、社會科
學和自然科學的結合) ,而且也指它對內的開放,即在法學
體系之內與其他法學學科的結合,不斷從其他學科中獲取
理論和方法上的資源,以豐富和完善法理學自身的理論。
例如,法律制度史的研究,國內部門法學(民法學、刑法學、
憲法學等) 的研究,在某些方面有各自學科的優勢和特點,
它們對歷史上的法和現實的法所進行的實證考察,是法理
學所不可替代的。而且它們從各自學科出發對法的本質和
現實問題所作的結論,對於法理學亦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因此,法理學若不與法律史、國內部門法學結合,很可能會
陷入空泛和游移無根的窘境,也不能起到前導學科的作用,
不能對法學其他學科予以理論上的指導。然而,法理學與
法學其他學科的結合,決不意味著法理學可以完全照抄、照
搬法律史學、國內部門法學的理論,將別的學科的東西據為
己有。否則,也就失去了法理學自身的特色。
注釋:
①[英]J·哈里斯著:《法律哲學》,倫敦Butterworth 公司1980
年版,第1 頁。轉引自沈宗靈著:《現代西方法理學》,北京
大學出版社1992 年版,第2 —3 頁。
②[美]A·波斯納著,蘇力譯:《法理學問題》中國政法大學
出版社1994 年版,序言第1 —2 頁。
③[美] E·帕特森著:《法理學》美國Foundation press 公司
1953 年版,第2 頁。轉引自張文顯著:《當代西方法哲學》,
吉林大學出版社1987 年版,第2 頁。
④舒國瀅《: 戰後德國法哲學的發展路向》《, 比較法研究》
1995 年第4 期。
不知道符不符合你的要求,希望有所幫助吧
Ⅲ 求法理學論文論點
法理學不可簡單地被界定為「法律是什麼」這一問題回答的大全。如果法理學只有這一個核心任務,那麼2500年前的古希臘就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
廣義上講,法理學可以被界定為法律的智慧,或者對「法律事業」的性質和語境的理解。法理學的詞根應該是源於「juris」,意指法律或權利。另一個詞根「prudence」則指智慧。因而法理學可能是尋求法律的智慧,或者尋求對法律的明智理解的學問。根據富勒「使人們的行為服從歸制治理的事業」的法律格言和Beyleveled、Brownsword的用法,我們可以得出「法律事業」這一用語。
這種對於法理學任務的界定把問題的中心轉向了這里:我們不僅探求「這一事業是什麼」,以及「人們如何回答法律是什麼」,而且我們也在試圖弄清這些回答本身的含義。法律是一種爭議的態度?或形式?正統性(合法性)是一種思維方式?廣義的法理學理論不應僅僅局限於一個或者另一個法律觀念,而應該探求這種多樣性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不能再局限於20年前中國法理學學者從前蘇聯學習而來的刻板的法理學教材的內容,法理學不是由:定義、特點、性質等等八股的條款構成的,她是一種法學的藝術,一種精巧的思維形式。
[編輯本段]法理學名詞解釋
1、法學又稱法律科學,是一切專門以法律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的總稱。
2、法學體系,指法學是一個由各個互不相同、但有聯系的分支學科構成的知識系統。
3、法理學是我國法學體系中處於基礎理論地位的理論學科,它是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法律觀,從總體上來研究法和法律現實的一般規律,研究法的產生、本質、作用、發展等基本問題,研究法的創制和實施的一般理論,並著重研究我國社會主義法和法制的基本理論問題的理論學科。
4、社會調整就是通過一定的社會權威,確定社會生活主體的行為方式,指明其發揮作用和發展的方向,有目的地將其納入一定的秩序之中。社會調整是實現社會秩序、維持社會正常運行的必須手段。
5、習慣是人們在長期的共同生產和生活中逐步形成並把它固定下來的,傳統、集體感和恐懼感是維護其有效的重要力量,並對違反習慣者嚴厲懲罰的原始時期的行為規范。。習慣是原始社會主要的社會調整手段。
6、個別性調整是最早發展起來的社會調整。它是按照針對具體人、具體事所確定的行為方式,對人們的行為進行的一次性調整。
7、規范性調整就是針對某一類主體、某一類情況而使用一般行為規則進行的重復性的調整。
8、法律規范規定人們的行為可以怎樣做、應該怎樣做或禁止怎樣做,它是評價人們行為是否合法的標准,是指引人們的行為、預測未來行為及其後果的尺度,同時也是制裁違法行為的依據。
9、法是指由國家專門機關創制的,以權利義務為調整機制並通過國家強制力保證的調整行為關系的規范。
10、法的價值就是法這個客體(制度化的對象)對滿足個人、群體、社會或國家需要的積極意義。
11、法制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的法律制度的簡稱。包括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現行法律規則,而且包括法在實際生活中的運行,法律運行的機制,一個國家的法律文化傳統,佔主導地位的法律意識,發現教育以及法學研究等等,它是一國、地區法律上層建築諸因素構成的系統。
12、法系按照法的歷史傳統和法的外部特徵對法進行的分類。
13、大陸法系是以古代羅馬法為基礎和以19世紀初法國民法典為傳統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各國法律的總稱。
14、英美法系是以英國法為傳統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各國法律的總稱。又稱英國法系、普通法法系。
15、法律移植是一個國家法律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都是從另一個國家法律制度或許多「法律集團」中輸入的一種現象。
16、法的歷史類型就是按照法賴以建立的經濟基礎及社會需要對法所作的基本分類。
17、法治是指依法治理國家的原則。
18、一國兩制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台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按照這個原則來推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完成。
19、法的原則指體現法的本質和內容的法的基本出發點和指導思想。
20、社會主義法的原則指反映社會主義法的本質和內容的社會主義法的基本出發點和指導思想。
Ⅳ 我要寫一篇2000字以上的法理學小論文,有沒有格式規定啊
加我 給你搞定
Ⅳ 法理學的論文怎麼寫
法理學的論文
多少字,視情況而定,早的話5天足有可出
Ⅵ 關於立法學這門課程的論文從哪些角度選題比較好
立法法學這門課文的論文主要是從立法的學的角度選題比較好,選題的時候我們認真辦論證,論證准備好
Ⅶ 法理學論文怎麼寫。
也許,博登海默的話更能說明這一問題:
「法律為社會所履行的職責,必然要求對培訓法律工作者的方式方法進行控制。如果法律制度的主要目的在於確保和維護社會機體的健康,從而使人民過上有價值和幸福向上的生活,那麼就必須把法律工作者視為『社會醫生』,而他們的工作則應當有助益於法律終極目標的實現。」[26]
注釋:
[1]對其教材性質以及這一性質的學術意義的解釋可以參考李軍的文章《教科書式的法理學——評博登海默的綜合法理學》。
[2]張文顯主編,《法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p13-14.
[3]博登海默著,鄧正來譯,《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p41.
[4]例如葛兆光談到:「在歷史的傳統種,人類形成了自己的基本觀念和主體意識,所謂『形成』彷彿是不斷地皴染和塗抹,於是在意識的最底層形成了一個深幽的、被遮蔽的背景,以它為支持的依託,構成了一個知識與思想的體系,它彷彿樹根,支撐著樹干、樹枝和樹葉,給它們提供存在的水分和營養。這個背景作為一切知識與思想的依據,實際地控制著人們對一切的判斷與解釋,賦予知識和思想的合理性。從這個背景形成起,它就反過來不斷地被知識與思想確認,當歷史一次一次地向它表示認同之後,它已經『束之高閣』而很難被徹底說清楚了。大多數時間中,這個包含了理解的框架、解釋的結構、觀察的角度和價值的標準的背景,始終是知識與思想的絕對的終極依據。有了這個依據,知識與思想就建立在一個似乎穩定的平台上,就彷彿那個怪人或那隻大象有了堅實的立足處,拖舉起整個宇宙,使這是與思想形成一個完整的、可以互相詮釋的網路。這個網路給人們一個印象,即一切都在它的籠罩之內,沒有什麼可以逃逸出它的視野,沒有什麼它不能解釋的,於是,沒有」意料之外「的突然變化,沒有」出人意料「的驚人斷裂,一切都在已有的知識與思想中綿延與擴張,在它所支持的象徵或者符號系統內
Ⅷ 立法學論文,我想寫有關刑法修正案的問題,可以從哪些方面寫呢
小而精是為上策。
Ⅸ 急求立法學論文
內容提要:我國四要件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及大陸法系三階段式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都有其利弊。本文從評析這兩種犯罪構成理論體系出發,並以犯罪客體為主考察了我國犯罪構成四要件,進而將我國的四要件說與德日三階段說進行整合,提出完善我國傳統犯罪構成體系的觀點。
主題詞:犯罪構成 犯罪客體 違法性 有責性
近年來,改革並完善我國犯罪構成理論的呼聲日益高漲,已有大量的相關研究成果問世,傳統犯罪構成理論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動搖,構建新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呼之欲出。
一、對傳統犯罪理論的評析
犯罪構成是一個抽象的法律概念,就其實質而言,大陸法系國家認為它是類型化的觀念形象,英美國家將其看做一套規則體系。相同點是,它們同屬於主觀的形式范疇,是一種人為的工具,服務於人類認識客觀犯罪現實的目的,試圖對紛繁復雜、變幻多端的犯罪現象形成有規律的理論范疇。
我國傳統的「耦合式」犯罪構成理論體系 ,由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構成。這種一元的犯罪論體系在直觀上並不反映認識犯罪的邏輯過程,具有靜態的特徵。其缺陷在於:1.它難以包容一些合法的抗辯事由問題,如正當防衛、緊急避險、脅迫等。在我國傳統的刑法理論中,違法性不是作為犯罪構成要件,而是作為犯罪的特徵而確立的,至於違法性阻卻事由,也不是放在犯罪構成的范圍內,而是作為排除社會危害性行為加以確立。如果一個行為人出於正當防衛的目的而造成正在進行行凶的不法侵害人死亡,根據刑法規定他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我們依據傳統的犯罪構成理論來分析,在犯罪客體上,行為人侵犯了為刑法所保護的人身權利;在犯罪客觀方面,具有殺人致死的行為;在犯罪主體上,行為人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在犯罪主觀方面,行為人的殺人行為出於故意或者過失,行為人的行為充足了犯罪構成四要件,因而我們可以得出其行為成立故意殺人罪或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結論。這導致犯罪構成理論不能充分發揮其服務於人類認識犯罪、作出定罪判斷的工具作用。2.不利於發揮刑法的人權保障功能。由於傳統犯罪構成理論體系具有耦合式的邏輯結構,在應用該理論分析某一具體犯罪時,往往通過對四要件的逐一遴選之後,就可以在認識階段上一次性的得出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結論,而沒有進一步的違法性、有責性的排除分析,失去在定罪過程中應有的謹慎,未免有擴大定罪范圍之嫌,不利於限制司法權,保障被告人的權利。
以德國、日本為代表的「遞進式」犯罪構成體系, 由構成要件該當性、違法性和有責性構成。其三元的犯罪論體系雖然較我國犯罪構成理論顯得繁瑣,但直接反映了判斷犯罪成立與否的動態認識過程。現代大陸法系構成理論在經歷了古典派的犯罪構成論到新古典派的犯罪構成論,再到目的主義的犯罪構成論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其體系日益繁瑣的缺陷也隨之更加明顯,表現在:1.對同一要素的重復評價。如故意和過失既是依據該犯罪構成理論進行第一次篩選的構成要件的要素,也是第三次篩選-有責性判斷的責任要素,雖然這樣體現了定罪過程應有的謹慎,但這樣的重復評價容易出現一個紊亂的認識過程。正是這一缺陷,導致了就故意在犯罪論體系中的地位這一基本問題,目前仍存在「構成要件要素說」、「構成要件要素、責任要素說」和「責任要素說」的爭論不止。 2.可操作性不強。一方面,大陸法系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的邏輯順序與中國不同,因此,直接照搬其理論應用於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時,不符合我們的思維推理習慣;另一方面,構成要件既是犯罪的類型,又是違法的、責任的類型,構成要件該當性、違法性、有責性三要件各自所包含的要素體系龐雜,之間的區分不明顯,因此,在實踐中不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清晰而透徹的理論指南,缺乏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