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中的義

道德中的義

發布時間: 2022-03-09 23:14:09

❶ 儒家提出的仁義禮法中的義代表什麼

正義;寬惠正直。
《禮記·曲禮上》:「道德仁義,非禮不成。」
孔穎達
疏:「仁是施恩及物,義是裁斷合宜。」《禮記·喪服四制》:「恩者仁也,理者義也,節者禮也,權者知也,仁義禮知,人道具矣。」《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呂氏春秋·適威》:「古之君民者,仁義以治之,愛利以安之,忠信以導之,務除其災,思致其福。」《漢書·食貨志上》:「陵夷至於
戰國
,貴詐力而賤仁誼,先富有而後禮讓。」

韓愈
《寄三學士》詩:「生平企仁義,所學皆


。」

王安石
《與王子醇書》:「且王師以仁義為本,豈宜以多殺斂怨耶?」

王應奎
《柳南隨筆》卷二:「
方旦

朱方旦
)書示雲,正心誠意,道德仁義,方可看
長安
春色。」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十章:「銀錢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儒家重要倫理范疇。本意為仁愛與正義。戰國時的孟軻曾著重提出,漢儒董仲舒繼承其說,將「仁義」作為封建道德的最高原則。宋代以後,由於理學家的闡發、推崇,「仁義」成為封建道德的別名。常與「道德」並稱為「仁義道德」,與「禮、智、信」合稱為「五常」。

❷ 論語中的義是什麼意思

"義"是"天之德",即天意、良知落入於人世間,或反過來說,在最最具體事物中包藏的天心或道心,就是"義"。換言之,"義"與"仁""禮""知(智)",合稱"天之四德",皆為生命之本體,所不同的,是"義"較之其他三"德",更富有"具體性"和"當下性"。

孔子所說的"義"與西方人所說的"正義""公義"有本質區別,這對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我們應走中國"義文化"的正確道路,堅持和發展中國"義文化"。

(2)道德中的義擴展閱讀:

《論語》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稱為「論」。

《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其實,「論」又有纂的意思,所謂《論語》,是指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載下來編纂成書。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❸ 道德的意義是什麼

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實踐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較為粗略,後者較為精密。思辨只有對錯之分,沒有中間狀態,而實踐的精髓正在於選擇,並且中間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德是一種素養或習慣。二者合起來就構成它的定義,即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其中習慣是它的種,良好的選擇是它的屬差。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道德的准則

既然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准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有人說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

❹ 如何看待中國傳統道德中仁義禮智信的作用

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又來影響經濟基礎。儒學獨領風騷如此多年,勢必對當時的社會、經濟有所影響。特別是儒家思想中關於道德的倫理觀,如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影響十分重大。「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道德關系。「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系的行為准則。「三從四德」即封建女子遵守的三種道德關系和四種德性。「三從」指 「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婦德謂貞順(品德),婦言謂辭令(辭令),婦容謂婉娩(儀態),婦功謂絲炱(手藝))。說到這里,想到了《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她從小就聰明伶俐,學做女紅,卻為一個「舉動自專由」的理由被婆婆遣出夫家。在那樣一個社會,劉蘭芝遵從三從四德了,卻因為出身卑微而遭到婆婆的不滿。這就是「別尊卑,明貴賤」的封建等級觀所造成的。再如五常中的「信」,主張人與人之間的誠信;《論語》中提到的「見利思義」等,均留給我們有一定的思考空間。

❺ 什麼是道德的含義

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實踐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較為粗略,後者較為精密。思辨只有對錯之分,沒有中間狀態,而實踐的精髓正在於選擇,並且中間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德是一種素養或習慣。二者合起來就構成它的定義,即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其中習慣是它的種,良好的選擇是它的屬差。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5)道德中的義擴展閱讀:

道德的准則

既然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准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有人說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

人的性格是有多樣性的,有的人愛好思考,有的人愛好運動。即便同一個人,小時候和長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樂也具有多樣性。對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論,相應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論。

如果對象全都是自由人,那麼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誠然是一種道德,但是如果對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隸,那麼道德就是一方壓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強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體來說,不可以強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窮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展中國家遵循發達國家的道德。

這種說法反過來也是正確的,不可以強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富人遵循窮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達國家遵循發展中國家的道德。

❻ 道德的古今異義

又何焉 (古義:參與 今義:中間,空隙) 2.小大之 (古義: 案件 今義: 監獄 ) 3.弗敢也 (古義: 虛報 今義: 增加) 4.玉帛 (古義: 用來祭祀的牛、羊、豬 今義: 為革命事業獻身 ) 5 肉食者,未能遠謀 (古義:目光短淺 今義:輕視) 6 一戰 (古義:可以憑借 今譯:能,行) 7 而衰 (古義:第二次 今義:表示又一次)

熱點內容
啟東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20 04:23:17 瀏覽:702
民法學包括哪些內容 發布:2024-11-20 04:07:19 瀏覽:902
河南律師查詢 發布:2024-11-20 04:00:46 瀏覽:360
青海省法律援助個人工作總結 發布:2024-11-20 03:42:46 瀏覽:271
連雲港司法拍賣公告 發布:2024-11-20 01:34:54 瀏覽:417
餐飲部服務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0:38:31 瀏覽:46
王優銀律師 發布:2024-11-20 00:07:08 瀏覽:7
勞動合同法上班期限 發布:2024-11-20 00:00:45 瀏覽:470
下列屬於旅遊法律責任特點的有 發布:2024-11-19 23:29:54 瀏覽:28
周末條例 發布:2024-11-19 22:50:11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