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中則

道德經中則

發布時間: 2022-03-10 10:01:14

❶ 《道德經》中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這段話的意思是: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窪便會充盈,陳舊便會更內新;少取容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天下事理的範式,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誇耀,反能得有功勞;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長久。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
供參考!

❷ 道德經中道和德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

  • 我們覺得《道德經》很難懂,是因為這種用文言文寫的哲學書,真可以算是閱讀界的攔路虎,誰看誰懵圈。

    可是楊宗緯說了,那是因為你沒有聽過我的歌,要不你早就學會了這本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因為《洋蔥》的歌詞已經告訴我們,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一層的剝開「道德經」,你會發現,你會訝異,這是我最壓抑最深處的秘密…

    嗯,那我們就來試著剝剝看吧!

❸ 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意思

道:起點。道的甲骨文金文象形是開始挑水掘土修建道路,引申為起點。
德:心行、行為。德的甲骨金文象形有目有心有行。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譯文:
「博學的起點,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行為,使人改邪歸正,以臻圓滿善境。」
《大學》起始的「道」只有一種翻譯:「起點、出發點」,即「從頭開始行走到尾」。
《道德經》現在可見的最早版本,是1993年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郭店楚墓竹簡》中的《老子》篇章,該版本最為原始、古樸,也是最接近原文的,在內容、章節順序上與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與現在的通行本差別更大,可以斷定現在的通俗通行本是經過了不同朝代不少人的增刪修改之後形成的版本。
以通行本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引自網路)為例:「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對其中「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的各家解讀可謂是多如牛毛,然而在最早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對應的第一簡中根本就不是「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幾個字,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第一簡
從通行本與《郭店楚墓竹簡》的諸多對比中可發現,文字內容已被改得面目全非,一字之差即會導致意思全變,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有的甚至完全變成相反含義,可見通行本已發生了很大的流變,與原本的老子思想已沒有多少關系,現代人以通俗通行本為基礎解讀出的老子思想乃是後人以老子之名創造出來的一個偽老子思想,它是建立在幻影基礎上的空中樓閣,是以玄解玄、故顯高深的自娛自樂;如果想要了解真正的老子思想,從郭店楚墓竹簡中的老子篇章入手是最好的,可惜需要有很好的甲骨文基礎才能正確誤讀,也因此,能真正了解老子思想的永遠是少數人,正如一句名言所說: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❹ 道德經的 核心思想是什麼

《道德經》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朴、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

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4)道德經中則擴展閱讀

綜述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德經

❺ 道德經中哪一則體現了道家的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道德經中哪一則體現了道家的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專,獨立而不改,周行而屬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它寂靜而沒有聲音,空虛而沒有形體,獨立長存而不為任何外力讓所改變,周而復始的運行而永不停息,可以把它視為天地萬物的母親.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它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說道偉大、天偉大、地偉大、人也偉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純任自然.

❻ 道德經 名句

1.道可來道,非常道。
2.上善若水。源
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4.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❼ 道德經中最勵志的句子有哪些

1、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道德經》

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為道。

4、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5、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虆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6、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7、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經》

8、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9、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老子《道德經》

10、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道德經》

2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老子《道德經》

22、道勢術,以勢養道,以術謀勢。有道無持,道乃虛空,有恃無道,其恃也忽。欲動天下,當動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23、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老子《道德經》

24、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道德經》

25、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老子《道德經》

26、清凈為天下正。

27、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28、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29、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老子

30、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經》

❽ 《道德經》中「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什麼意思

意思: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麼能取法於我的人就更難得了。希:稀少。則:仿解。貴:難得。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老子的哲學思想從道理上講是容易理解的,也是合乎自然的。

如以柔克剛,以剛克柔,物事激必反,為而輔萬物而成長,不為是不逞私慾私心,不過份攝取,而總是能兼濟天下;為無為,無所不為,事無事,無事不成,慈則勇,勇生愛,愛生力量,戰必勝,守必固,天將衛護,便是道蒞天下,神鬼不驚。

(8)道德經中則擴展閱讀

出處為老子《道德經》第七十章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這章的意思是:老子說我的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沒有誰能理解,沒有誰能實行。言論有主旨,行事有根據。正由於人們不理解這個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麼能取法於我的人就更難得了。因此有道的聖人總是穿著粗布衣服,實則是心藏珍貴品質。

參考資料:網路-《道德經》第七十章原文及譯文

❾ 道德經是什麼

和諧是《道德經》的核心主題 按照《道德經》的思想,「道」是宇宙萬物創生的根源,是世界的終極法則。而「道」的本性就是「自然」,它「自化」成萬物並使萬物自然而然地變化。道創生萬物是「常自然」的,也就是完全沒有預先設定的目的,萬物按其本性自然地生長發展,不受異己的干涉得以自我實現其本性,形成和諧有序的世界。這是一種宇宙自然生成的哲學。在這種哲學中,和諧就是世界自身發展始終指向的目標。 對於自然之「道」如何生成萬物的問題,《道德經》第四十章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第五十一章進一步解釋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這段話是老子描述的關於宇宙創生和演化的基本圖式。在這里,「一」指「道」自身的一氣,萬物皆由一氣化生,這就是「道生之」;「二」指一氣分化出的陰陽二氣,陰陽二氣是萬物質料,這就是「物形之」;再加上陰陽二氣交合而生的和氣,從而實現由陰氣、陽氣、和氣「三生萬物」。「沖氣以為和」就是「勢成之」,即「和」是形成萬物的機制。「和」即和諧。萬物本來就是通過和諧而產生的,萬物也只有在和諧的狀態中才能存在和發展。這里說明,和諧作為「道」生萬物的機制,是「道」的本質屬性。其所以成為「道」的本質屬性,又在於「反者,道之動」。「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第二章)對立的兩方,是通過「和」而達到統一的,這是永恆的道理。由此可見,「和」是《道德經》中的十分重要的一個概念。 在《道德經》中,第二、 四、 四十二 、五十五、 五十六、 七十九等章都運用「和」這個概念闡述有關問題。其中,第五十五章認為「和之至」才能達到「德之厚」,「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也就是說,最充分的「和」才能達到最深厚的「德」;認識了「和」就是懂得了「常道」,這樣才能達到高明的境界。不知「和」也就不知「常道」,不懂「常道」之理,違反和諧之「勢」去行動,必遭遇凶險。 在《道德經》中,還有許多與「和」相關的概念,「和」與這些概念組合成「和善」、「隨和」、「柔和」、「和氣」、「祥和」等等觀念。在中華民族文化傳統中,這些觀念都是用來頌揚美德的。「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等觀念,早已通過《道德經》的和諧文化傳播而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精髓的重要組成部分。 《道德經》和諧思想的豐富內涵 《道德經》論述「玄之又玄」的「道」,不是脫離實際去坐而論道,而是在確立「道」的法則後,「惟道是從」,按照「道」的要求去實踐和行事。「道」的根本要求是什麼?就是「知和」,就是要懂得萬事萬物都應當處於和諧的關系之中。這樣,從實踐和行事方面去認識,唯一的「道」又具體化為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君之道、國之道等豐富的具體內容。而在每一個具體的領域,「惟道是從」,也就是必須惟和諧之道是從。 從天之道、地之道來說,天地之道也就是自然之道。自然「無為而無不為」。自然本身是無目的的,但無目的地運動的自然卻能創造出秩序井然的和諧世界。因此,人在自然面前,只能順應自然地利用自然,不能以自身的主觀意志隨意地改變自然萬物的本性,強求自然與自身一致。也就是要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諧關系。 從人之道來說,《道德經》講道、天、地、人這「域中」的「四大」時,特別突出「人居其一」,這里表明「道」不是一個掛空的概念,而是通過人的生命體現出來的。在《道德經》中,道或自然是基點,人則是中心。以道和自然為本,和以人為本是一致的。「人之道」又分為個人之道和人與人的關系之道兩個方面。個人之道的要求是貴己養生,身心和諧,知足常樂;在人和人的關系方面,《道德經》對如何達到和諧作了許多論述。如第五十六章說的「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還有「知常容,容乃公」,「不爭」、「上善若水」等等,都是達到人與人關系和諧的要求。 從君之道來說,《道德經》認為治國者的統治方式應是無為而治,「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為「無為而治」才能達到「無不為」、「無不治」的目的。老子要求治國者必須深刻認識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57 章)具體要求則有:不刻意彰顯差別,擴大分歧,製造對立,這樣,才能減少沖突,達到社會安定;優秀的治國之君要「常無心」,「無心」是無一己之心,而是「以百姓心為心」( 49 章);對天下各種各樣的人,要一視同仁,「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按這些要求去做,國家才和諧太平。同時,老子亦不提倡儒家虛設的仁義,認為如果強調表面的形式化的道德規范,那麼人的純朴本性就會喪失,內在的忠信觀念就會淡薄,從而造成種種的社會弊病。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8 章)老子認為,「仁義」是大道不行才出現的,「孝慈」是六親不調而提倡的,「忠臣」是由於國家昏亂才顯示出來的。相反,就能推理出如果大道流行,社會和諧,國家太平,則仁義、孝慈、忠臣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老子認為仁義禮智是人的淡薄、忠信遞降的結果。他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38 章)老子認為舍道治而倡仁義,是舍本求末。但是,老子否定的不是仁義禮智的內涵,而是以仁義為文飾、造作的現象,有心為善反而助長了人們的虛偽,老子認為善須出自本性,非有心為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38 章)統治者制定的禮樂,如果是用來束縛老百姓的行為,那麼社會生產就會停滯不前,老百姓的生活就會日益走向貧困,「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57 章)。老子提出只有「絕仁棄義」,才能恢復「民復孝慈」的和諧社會。 從國之道來說,在國與國的關系方面,要想國家與國家和諧,老子認為首先是自己國家要和諧。「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犬聲相聞,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81 章)其次是國家與國家之間要相互謙讓,取得相互信任,特別是大國要擔負起主要責任,「治大國若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制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61 章)。這里包含著國與國之間應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思想。 弘揚《道德經》和諧文化的重大現實意義 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文明史,塑造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特有的中華民族優秀品格。作為中華文庫瑰寶的《道德經》,將和諧文化提高到道之至高的地位,對形成我們的民族品格發揮了不可低估的歷史作用,成為民族文化傳統的深刻內蘊。 著名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導言》中說:「傳統並不是一尊不動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離開它的源頭愈遠,它就膨脹得愈大。」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全球化和知識經濟時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局勢奇譎多變。在世界局勢的變動中,人們都注意到了其中包含文明的沖突。現在,西方學者驚呼「西方的沒落」,世界出現了一股寄希望於東方文化復興的潮流,也就是以東方文化影響世界。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洪流,正形成奔騰之勢向世界涌動。 知識經濟時代,文化在一個國家中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高。現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大國的任務已經提到我們面前。我們要將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文化大國,離不開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賦予她新時代的內涵。隨著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高潮的到來,從國內到世界,都涌動著一股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潮,《道德經》的研究,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近代以來,我國社會幾經重大變革。每次變革,都引起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震盪。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和平和發展的新時代,隨著全球時代主題的變化、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改革開放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如何調整民族文化心理結構使之適應時代的要求,成為我們面臨的現實課題。我們國家的新一代領導,已經提出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新的指導理念。在這樣的世界和國內新環境中,弘揚《道德經》的和諧文化,具有更為重大的現實意義。《道德經》這一文化瑰寶,在新的歷史時代必將放射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熱點內容
連雲港司法拍賣公告 發布:2024-11-20 01:34:54 瀏覽:417
餐飲部服務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0:38:31 瀏覽:46
王優銀律師 發布:2024-11-20 00:07:08 瀏覽:7
勞動合同法上班期限 發布:2024-11-20 00:00:45 瀏覽:470
下列屬於旅遊法律責任特點的有 發布:2024-11-19 23:29:54 瀏覽:28
周末條例 發布:2024-11-19 22:50:11 瀏覽:312
紅章對賬單彩色列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9 22:37:40 瀏覽:450
膠權認購承諾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22:35:50 瀏覽:602
公證全國統一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21:43:05 瀏覽:263
在新婚姻法之前結婚證嗎 發布:2024-11-19 21:28:30 瀏覽: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