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市場經濟法治國家

市場經濟法治國家

發布時間: 2022-03-10 15:35:38

㈠ 為什麼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 舉例說明

參見 雲南農業大學,李永純《論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發表於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03期

論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

李永純 (雲南農業大學, 昆明 650201)

摘 要:文章闡示了法治與法治經濟的內涵, 指出法治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市場主體的確立、市場經濟秩序、規則的形成和發展及宏觀調控都需要法治。中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法治, 必須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法律體系, 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識, 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相應的監督、制約機制。

關鍵詞:法治; 市場經濟; 法治經濟

二、市場經濟呼喚法治

一般認為, 市場經濟是一種開放性、競爭性、高效率的經濟體制, 是調節經濟運行、合理配置資源, 推動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有效機制。所謂市場經濟, 用經濟學的語言來表達就是: 社會上不同的利益主體, 在社會化大生產的基礎上通過市場進行資源配置的經濟體制。

1.法治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1) 市場主體的確立需要法治改變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所有制結構, 承認生產資料歸不同的所有者是建立市場經濟的前提條件, 因為市場經濟的主體要求所有的商品生產者是獨立的經濟實體。過去, 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 實際上政府是主體, 政府直接控制領導著企業並層層編制計劃下達給企業組織生產。在市場經濟體制下, 則要求企業必須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的商品生產者。所有這些獨立商品生產者都要面對市場, 在市場上商品所有者出售的是商品, 購買者購買的也是商品, 他們通過市場進行商品買賣和交換, 其目的是為了追求和實現自身的經濟利益。要滿足自身經濟利益的需求, 市場經濟主體的財產必須得到充分的確認和維護, 而要使市場經濟體主體的財產權得到充分確認和維護又必須以法律來保障, 這是市場機制運行的基礎。一方面, 法律保證市場主體對其合法擁有物質財富包括土地、自然資源、勞動產品、貨幣和各種有價證券享有支配、使用和處置的權利; 另一方面法律保證市場主體對其精神產品, 如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進行佔有、使用的權利, 這是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前提條件。法律保,所有權是一種排他性的財產權,某人取得了某項財產的所有權, 就意味著排除了其他任何人對該項財產的干涉。所有權可以對抗任何人, 其他人均不得妨礙、干涉所有人行使所有權, 也不得侵害所有權。所有權是商品生產和交換的前提, 也是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結果。離開了法律, 市場主體的所有權就得不到充分的確認和保護, 市場經濟也就無從談起。

(2) 市場經濟秩序、規則的形成需要法治在市場經濟體制下, 人們在社會勞動中生產出來的商品, 按等價交換的原則在市場上進行交換, 使生產者和消費者取得各自所需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因此, 全社會必須遵循價值規律來組織商品生產。而價值規律作用的發揮勢必引起競爭, 競爭又需要良好的秩序。理想的、完備的市場經濟應具有公平性和契約性。市場經濟是公平競爭的經濟,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 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推動力,它要求每個市場主體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遵守共同的規則。市場經濟也是契約經濟, 各個市場經濟主體之間的交換關系是靠合同形式連接的。在市場經濟中, 公平競爭的規則和秩序, 只有通過法律形式才能有效地確認並貫徹下去。市場交換中的合同、信用關系也只有得到法律上的確認, 成為一種受法律保護的契約關系, 才能有效地加以實現。市場經濟是一種有秩序、遵循一定規則的經濟活動, 這種秩序、規則需要法律的強有力的保證。但是市場經濟常受到來自內外兩個方面的干擾。來自市場內部的干擾主要是因為市場主體的行為不規范造成的, 表現為作偽、欺詐、騙取、違約、非
法壟斷、不正當競爭等。來自外部的干擾主要是行政權力行使不當造成的, 表現為權力「尋租」、亂攤派、亂罰款、亂收費、濫發許可證等。內外干擾相互影響, 使市場活動陷入無序、混亂狀態。因此, 不僅需要以法律的名義來宣布市場的基本規則, 以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還需要法律來限制政府的權力, 防止權力對市場的不正當干預。

(3) 市場經濟宏觀調控需要法治市場經濟關系的一方面是財產關系, 另一方面是經濟管理關系, 是政府對社會生產總過程的經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監督和調節過程中發生的物質利益關系。市場經濟離不開政府的宏觀調控, 但多年的經濟實踐證明, 對政府的調控行為如果不加以規范, 就會促使生產主體的短期行為, 誘發市場主體產生不規范行為, 而市場主體的短期行為一旦變得嚴重, 就一時難以用常規的調控方式解決, 政府的調控行為也難以規范化, 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而且, 政府往往為了一定的權力和利益,對經濟活動干預的力度過大。如嚴格控制物資和資金分配權、產品定價權、人事管理權等,肆意侵犯企業、個人的權利和利益, 個別政府官員大肆進行權錢交易、中飽私囊、貪污腐化,這成為腐敗產生的重要原因因此, 在發展市場經濟時, 必須對政府施以一定的法律約束。

2.法治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從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來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經歷了兩個大的發展階段, 即自由競爭階段和壟斷階段。不同的階段要求相應的法律規范,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得以確立的基本前提是原始積累, 「劍與火」的文明把直接生產者轉化為僱傭勞動者, 把貨幣轉化為資本, 經濟法在這個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 英國最為典型。從十七世紀開始, 英國推行圈地運動,並於1700 年到1801 年頒布了2 200多個土地法規, 通過這些法律把封建土地所有制改為資本主義所有制, 迫使農民與土地分離, 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僱傭勞動者。與此同時, 為了加快資本積累, 開展自由貿易和自由競爭, 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 各資本主義國家都制定和實施了《民法》和《商法》, 以保證讓看不見的手調節市場的運行。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資本主義開始從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階段的過渡, 新興科學技術的產生和發展, 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 使社會經濟關系日趨復雜, 為了避免壟斷資本之間的激烈競爭造成整個社會經濟生活的動盪, 各國資產階級開始憑借其國家權力制定和頒布經濟法律, 干預社會經濟生活, 公法開始正式介入經濟生活, 並逐漸成為政府調控市場經濟的一種手段。

經濟法律作為國家干預經濟的手段, 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 特別在1929 年到1933 年,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之後,各國政府開始經濟立法司法工作, 並以法律作為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羅斯福新政時期, 採用凱思斯主義的經濟理論和政策, 頒布了《全國產業復興法》、《農業調整法》、《勞工關系法》、《社會保險法》、《出口管理法》等一系列有關經濟法律, 運用經濟立法作為調整國家經濟的措施, 有力地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繁榮。二戰以後, 國際間的經濟競爭和龍斷進一步加劇, 各國政府進一步利用法律干預經濟, 尤其以德國和日本最為典型。德國頒布了以反壟斷法為核心的龐大的經濟法律規范, 對促進德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樣, 面對戰後一片廢墟和混亂不堪的社會經濟, 日本仿照德國制定了一系列經濟法律和法規, 進行土地改革, 緩和勞資矛盾, 並根據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的要求, 調整立法重點, 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備的經濟法規體系, 這對日本從一個技術後進的工業國一躍成為一個工業技術高度發達的國家, 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見,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就是市場經濟法治化的過程, 法律制度同市場經濟發展密不可分, 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3.中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法治

改革開放以來, 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逐漸萎縮, 市場逐漸進入了社會經濟生活, 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但在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 難免出現一些新的問題, 如由於缺乏合理的財產權觀念和契約精神, 經常發生各種毀約行為, 商業活動中的種種不道德行為等, 嚴重影響和干擾了經濟健康發展, 加之市場自身難以克服的短暫性、盲目性、趨利性、分化性等缺陷, 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非法倒賣、地方保護主義、環境污染、兩級分化日趨嚴重等一系列值得關注的問題,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完善的經濟立法、司法和執法, 特別是缺乏正常的市場運作的法律法規體系。因此, 為了加強和鞏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迫切需要我們從中國國情出發, 根據市場經濟運行的內在規律, 制定頒布並實施一整套相關法律, 維護市場經濟的秩序, 調節和控制市場經濟的運行, 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第一,在基本制度方面, 應維護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保護以公有制為主的多種所有制經濟的合法權益。第二, 在市場秩序方面, 還應進一步加強立法和監督, 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規范人們的經濟交往, 保護合法的經濟行為, 制裁和禁止違法行為。第三, 在體制轉軌方面, 應從法律上進一步規定、限制政府行為,避免政府對企業的任意過度干擾, 保證政企分開, 實現政府職能轉變。第四, 在對外關系方面, 隨著我國對外經濟關系聯系日益增多, 涉外經濟糾紛也不斷增加, 這就需要我們強化對外法律機制, 解決對外經濟關系中出現的經濟利益糾紛, 維護國家主權、促進對外經濟的發展。

㈡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治原則

法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規則。它規范市場的行為,制約市場的運營,調控市場方向回、結構、規答模、速度,保障市場經濟有序健康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應當遵循市場經濟的若乾重要法治原則,健全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形成健康的市場經濟法治環境。

㈢ 如何理解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是一個歷久彌新的重要理論命題。在深化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的今天,重估「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的價值,對「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進行再認識,對於進一步繁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都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法治是建立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基石。倘若沒有法治作為保障,那麼從根本上講產權是不安全的,企業不可能真正獨立自主,市場不可能形成競爭環境並高效率運轉,經濟的發展也不會具有可持續性。市場經濟必須依靠法律來解決市場經濟活動的秩序問題。只有具備合理而完備的法律,才能發揮市場經濟有效配置資源的功能。

所謂「法治經濟」,就是建立在法治基礎上的市場經濟,倡導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問題,通過立法、執法和司法以及法律服務調整經濟關系,規范經濟行為,指導經濟運行,維護經濟秩序,服務經濟發展,促使市場經濟在法治的軌道上健康有序地發展。法治經濟的顯著特徵就是發達的市場經濟與現代法治的有機融合,就是成熟的市場機制與良好的宏觀調控機制都通過法律的整合作用而銜接契合。現代市場經濟要以法律為紐帶,以市場為中心,把國家(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的活動及行為緊密廣泛地與市場經濟的各個環節連接在一起,以充分獲求和實現經濟活動的效益。

總體上講,「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理念,要求我們在改革開放的新階段,更加需要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市場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突出問題。具體而言: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理念,要求充分重視和發揮立法作用,進一步完善和豐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客觀地講,「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口號對立法活動影響最大最顯著,正是在「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口號的驅動下,中國市場經濟立法進入了快車道,經濟立法呈現跨越式發展,經濟立法的數量和規模急速上升。需要指出的是,在重溫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的今天,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大力倡導和強調小平同志一貫倡導的「成熟一個制定一個」的穩健立法觀。這種強調「實踐、試驗和反思」的立法思路,是與我國漸進式改革模式完全一致的,符合立法工作的基本規律。

從根本上講,也是與人類逐步演進的理性認識能力相適應的。遺憾的是,自「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口號大為宣揚後,法學界乃至立法界都出現一股立法「過熱」心態,不少學者提出法律移植,主張超前立法等非理性的觀點。作為一種「地方性知識」的法律,作為漸進改革的模式, 「成熟一個制定一個」的穩健立法觀更為切實可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的新形勢下,以完善法律體系為目的的立法工作,更要大力倡導「成熟一個制定一個」的穩健立法觀。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理念,要求充分重視和發揮司法作用,倡導「能動司法」,維護司法公正,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為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司法機關提出和踐行了「能動司法」的理念。「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為司法系統孕育、提出和實踐「能動司法」理念營造了氛圍、創造了條件。實際上,「能動司法」理念在服務市場經濟發展方面體現得更為鮮明。「能動司法」理念促使法院將審判工作同經濟建設緊密結合,服務經濟發展的大局。例如,司法機關嚴厲打擊各種經濟犯罪活動,維護好市場經濟秩序;加大招商引資保護力度,切實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依法處理好事關重大產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重大城建項目等事關規劃全局的糾紛,運用司法的智慧創造性地配合經濟建設大局,為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理念,要求充分重視和發揮法律服務作用,大力發展法律服務業,為繁榮市場經濟提高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律師、公證、法律顧問法律援助等為主體的法律服務業,可以防範法律風險,優化法治環境,解決法律糾紛,為企業開展「法律體檢」。法律服務業要轉變觀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例如,開展律師幫扶中小企業發展的專項行動,發動律師積極參與企業的資本運營、資源管理,使法律服務直接進入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做到建議於決策之前,服務於運行之中,全方位、多渠道地為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提供法律服務。變事後處理為事前防範,鼓勵積極開展「法律體檢」活動,法律顧問主動參與到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當中,主動介入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用法律的武器把企業經濟活動中可能遭遇的風險化解在萌芽之中。如今,在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下,法律服務業更要在優化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方面積極作為,大顯身手,大有作為。

可以說,「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是經濟建設的法治指南針。在紀念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20周年的今天,我們更要全面、深刻、准確、透徹地認識和把握「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的理念,重估其價值,充分發揮法治在繁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㈣ 為什麼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

市場經濟必須是法制經濟,原因是:
第一,市場經濟是自主性經濟。市場經濟要求承認和尊重市場主體的意志自主性,這就是要用法律確認市場主體資格,充分尊重市場主體的產權(即財產權)和意志自由。同時,規定市場主體行使權利的方法,原則和保障權利的程序。沒有法制,市場主體的產權和其他權利就無法實現。
第二,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市場經濟的基礎在於市場,市場變換主要是通過市場主體之間經過自由、平等的協商所訂立的契約來進行的。契約是市場的法律原型,市場經濟最主要的法律特徵就是經濟關系的契約化。在市場經濟中,契約成為經濟交往的基本形式。離開契約,市場經濟就不可能存在,而契約必須以法律對契約原則、方式和結果的確認和保護為前提。
第三,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通過競爭達到優勝劣汰,合理配置資源,是市場經濟的優越性之一。但是,市場競爭必須是公平、合法的競爭,否則,市場機制就可能失靈或扭曲。在市場競爭中,有些競爭者為了貪圖利益不惜最大風險,採取各種不正當手段進行或限制競爭,必然妨礙正常的市場競爭。需要運用法律手段規范和制裁不正常競爭和壟斷行為,維護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這就象球賽時,球員必須依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比賽。沒有規則,比賽就無法進行。必須的法律就相當於比賽規則,它是維護正當競爭的保障。
第四,市場經濟是主體地位平等的經濟。必須通過法律確認市場主體之間的平等地位。至少在形式上保障所有市場主體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否則,市場主體之間的平等就失去了前提和保障。
第五,市場經濟是開放經濟。它一方面要求統一的國內市場體系,另一方面也要求市場國際化。統一的、開放的市場體系必須有相應的調整手段和法律規則。為使我國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必須按照現代法制的要求加入國際經濟法律體系。

㈤ 為什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它從根本上突破了計劃經濟體制下主要運用行政手段干預經濟活動的傳統做法,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相應的法律規范和司法保障下健康發育和正常運轉。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主要是運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計劃來調節經濟生活。這種單一的行政指令性的計劃管理體制曾經起過一些作用,但由於其存在權力過分集中的弊端,忽視甚至排斥市場,越來越不適應現代化生產發展的要求,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改變這種狀況,關鍵是要轉變政府職能,使政府的職能真正轉變到為市場經濟的健康發育和正常運行的服務上來。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作為經濟運行主體。

㈥ 為什麼說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

經濟的市場化與政治的法治化是互相配套的。在市場經濟中,不論什麼所有制的經濟組織,都有獨立的法律地位,他們的權利是靠法律而不是靠行政命令來保障,他們與政府不再存在隸屬關系,政府也不再干涉他們的經營,對他們的管理是由法律手段進行。法治的實質就是對政府權力的規范、限制,對公民、法人權利的保護,搞市場經濟,必須以法治為前提,法治社會的經濟也只能是市場經濟。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說,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

㈦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律手段越來越成為調整社會關系的基本手段這句話對嗎

摘要 市場和法治被稱為現代文明的兩大基石。一般認為,市場經濟具有平等性、競爭性、法治性和開放性等特徵,是適應社會化大生產、推動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機制。法律作為維護國家和社會穩定的行為規則,雖然在自然經濟、封建經濟和計劃經濟等形態下也已存在,但大體上可以認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才形成了具有了法治特徵的法律制度。

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治的制度建設包括哪些內容

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行法治,必須建設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客觀需要的法律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是指調整有關市場經濟的民商事行為、經濟調控行為、行政管理行為、勞動和社會保障行為等法律規范的總稱.經過28年的努力,中國基本上建立起了自己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為了更好地對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行法治,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社會主義市場法律制度.

一、健全民事法律制度

民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它的調整對象是平等主體(市場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集中地反映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自願、平等、等價有償、自負盈虧、誠實信用等屬性的內在要求.民法屬於私法,民法的自治精神是市場經濟活力的不竭源泉.民法規定了自然人制度、法人制度、法律行為制度、代理制度、時效制度、物權制度、知識產權制度、債權制度、人身權制度、民事責任制度等市場經濟所必需的法律制度.它使市場主體的權利得以明晰化、法定化,為市場主體制定了行為規則,給法院裁判糾紛提供了依據.所以說,民法是市場經濟最為重要、最為基本的法律.我國已於1986年制定了民法通則.同時,先後制定了經濟合同法、涉外經濟合同法、技術合同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擔保法等民事單行法律.1999年,我國在原有三個合同法的基礎上制定了統一的合同法.此後,制定民法典的任務提上了日程.這不僅是進一步健全民事法律制度的需要,而且也是完成2010年建成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目標的要求.2002年12月1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在實際部門和學界的協助下,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的起草工作,並於同月底將該草案正式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我國民法典正式進入了立法機關的審議程序.

近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作為民法典重要部分的物權法進行了審議.物權法律制度的建立有利於調動全社會創造、積累和保護財產的積極性,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促進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權法草案業已經過全民討論,全國人大常委會四次審議,經過進一步斟酌修改後,將會予以通過.現在的主要任務應該是集中精力從整體上修改和審議民法典草案,力爭在2010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置於堅實的法治基礎之上.

二、完善商事法律制度

商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法律.它作為規范商事行為的法律,是民法的特別法,屬於私法范圍.我國實行民商合一的體制,不單獨制定商法典,而是分別制定包括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海商法、證券法等在內的各項單行商事法律.商事法律的任務在於規范市場主體,規范交易活動的支付、信用手段,建立商業風險互助分擔機制,制定海上運輸共同規則,規范資本市場.20世紀90年代,我國已完成海商法、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證券法、信託法、合夥企業法、獨資企業法等主要商事法律的制定.2005年,為了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對公司法和證券法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修改後的公司法降低了公司設立門檻,保障了投資創業自由,擴大了公司自治空間,加強了對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權益的保障,強化了公司大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責任,完善了公司治理結構,充實了對職工民主管理和保護職工權益的規定,確立了公司的社會責任和公司人格否定製度.這無疑有利於推動現代企業制度在中國的建設,大幅度提升公司的整體素質、誠信水平和競爭能力.修改後的證券法進一步完善了證券發行和交易制度,開辟了證券市場發展的新空間,加大了對中小投資者權益的保護,強化了證券監管措施和手段,增強了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完善了監管執法機制和監管責任制度,為中國資本市場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更為有效的制度保障.現在,我們還要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提出的新問題,盡快制定合作社法、商品期貨交易法、金融期貨交易法、商業信託法、破產法等商事法律,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的新變化而進一步修改合夥企業法、保險法等現行法律,從而更好地完善市場主體法律制度,規范市場行為,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三、健全經濟法律制度

經濟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法律.這里所說的經濟法不是我們平時所講的有關經濟的法律,也不是多數經濟法學者所說的對縱橫統一關系都調整的經濟法,而是各國都認同的作為一個法律部門的經濟法.它是國家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對市場干預、監管和調控的法律.就其性質而言,它是公法,也就是經濟調節法.現代市場經濟雖然應以市場主體的自主、自治為前提,但為了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保障市場的健康發展,國家對市場的適度干預和宏觀調控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說民商法是允許市場主體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去創造最新技術、最新產品,奪取最佳業績,以促進生產發展和經濟繁榮,那麼,經濟法則是利用國家強制干預,克服市場經濟的消極因素,保障其沿著有利於全社會的方向發展.

經濟法大體可以包含三個部分:

是創造競爭環境、維護市場秩序的法律,如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告法、商業秘密保護法.現在反壟斷法和商業秘密保護法還沒有制定出來.反壟斷法是禁止壟斷和其他限制競爭行為的法律,其立法目的在於禁止限制競爭行為、創造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進而使市場經濟得以健康發展.制定反壟斷法對於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來說,還有一個維護社會主義宗旨的意義.因為任何企業不靠提供更優質的產品、更優良的服務的競爭獲取利益,而是通過壟斷撈取好處,實質上是以超經濟手段佔有他人勞動.這是與社會主義宗旨相悖的,必須予以反對.而且,反壟斷法並不與規模經營、強強聯合、組建企業集團相矛盾.它反對的只是限制競爭、扼殺經濟活力.反不正當競爭法也應根據發展了的新情況加以修改,以便更好地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是國家宏觀調控和管理的法律.我國是社會主義大國,人口眾多,發展不平衡.因此,這種法律非常重要.我們已制定了預演算法、審計法、中央銀行法、物價法、稅收徵收管理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等重要法律.下一步需要逐步制定規劃法、經濟科學增長法、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法、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法、循環經濟促進法、節能法等法律.應當適時修訂預演算法,以進一步健全公共財政制度,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細化預算科目,強化項目預算,增加預算透明度和可監督性.要進一步修改稅法,改革增值稅,統一稅制,完善稅收優惠制度,加大培育稅源力度.這些法律主要是擬定國家間接調控經濟的規則,但是也必須規定在特定的條件下依法採取直接行政調控和管理的手段,以維護經濟的穩定和社會的安定.

是國家對重要產業和新興產業促進的法律.這方面,我們已經制定了農業法、電力法等法律.現在有必要制定諸如高新技術產業促進法、裝備製造業振興法、能源法、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法等重要法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

四、完善行政法律制度

行政法是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重要法律.它是調整政府與法人、自然人之間行政管理關系的法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展需要行政法的調整.因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展既需要政府的組織與推動,又要求政府職能的轉變、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公共事務管理方式的改變.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政府對經濟的管理發生了從直接管理到間接管理、由經營性的具體管理到宏觀調控、從行政隸屬管理到依法定職能管理的轉變.政府對經濟的職能已經轉變為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這勢必對政府的工作從客觀上提出更高、更多而且嶄新的要求.因此,進一步健全行政法律制度以促進、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就顯得極為迫切與必要.

應該切實實施公務員法,以強化公務員考核與管理,提高公務員的素質.應當制定行政組織法,合理分工、科學配置行政權力,使我國國家機關的設立、職權、編制、工作程序法定化,保證國家行政體制的穩定,提升專業化水平,提高行政效率,從根本上發揮機構改革的作用.要制定行政程序法,以保證行政工作的公正、公開、合法.要制定國有資產管理法、國有自然資源管理法、國有行政和公用財產管理法、外匯儲備管理法,把作為公權力的政府和作為國有財產所有者代表和國有公司出資人代表的政府分開,強化對國有財產的行政監管,保證國有財產所有權有效行使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加強對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采礦權出讓、國有股權轉讓和國有公司資產轉讓的規范,防止國有財產被侵佔和國有資產流失.要更好地實施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制定行政強執法,進一步規范行政行為,防止行政權力濫用.要進一步完善經濟行政監管法律制度,以加強、改善國家對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醫葯衛生、海關等方面的監督管理.要加強廉政法律制度建設,用法律把高級公務員的財產申報制、任期制、迴避制等制度規定下來,從制度上防止公職人員以權牟私、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總之,要對我國的行政法律制度進一步加以完善,使政府對經濟工作的行政管理高效、廉潔、合法,從而保障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五、健全社會法律制度

社會法是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種必不可少的重要法律,主要是保障勞動者、老人、失業者、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和其他需要扶助的人的社會權利的法律.社會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主要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的事情.其目的在於,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維護弱勢群體利益,保證社會公正,實現社會安定,保障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社會法律制度主要包含三類法律:第一類是勞動法;第二類是社會保障法;第三類是社會救濟法.我國勞動法作為勞動法律制度的基本法已於1994年頒布,但是相關的配套法律至今尚不健全.應當抓緊制定勞動合同法、集體合同法、勞動安全衛生保障法、勞動就業促進法、職業培訓法、就業歧視禁止法、勞動爭議處理法,建立比較完善的勞動法律體系,把我國的勞動關系盡快納入法治軌道,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的社會主義勞動關系,充分調動勞動者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國雖然已經制定了一系列關於社會保障的條例,初步建立起社會保障體系,但社會保障立法還相對滯後.應當盡快制定養老社會保險法、醫療社會保險法、失業社會保險法、工傷事故社會保險法等強制性的社會保險法律.在社會救濟法律制度方面,我們已經制定了公益事業捐贈法,現在應該將行之已久、卓有成效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法律化.要加快城鄉特殊困難群眾社會救助體系的建設.要制定慈善事業促進法,鼓勵捐助,弘揚義舉,營建扶弱濟困、互助和諧、共享改革開放成果的社會風尚.

㈨ 市場經濟要求依法治國 正確嗎

市場和法治被稱為現代文明的兩大基石。一般認為,市場經濟具有平等性、競爭性、開放性等特徵,是適應社會化大生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機制。實際上,市場經濟還有法治性特徵,法治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市場經濟的有效有序運行,法治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這是因為:

市場主體地位的確立需要法治。市場經濟要求明確產權、充分尊重和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財產權,要求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的市場主體,可以在市場上自主表達經濟利益需求。法治保證市場主體對其合法擁有的物質財富享有支配、使用和處置的權利。市場主體的獨立性又與平等性相聯系、相統一。市場主體的平等地位是交換正常進行的前提,「參加交換的個人就已經默認彼此是平等的個人」,而市場主體的平等地位是需要法治確認和保障的。

市場經濟公平競爭規則的形成需要法治。市場經濟是公平競爭的契約經濟,競爭性是市場經濟的特徵之一,也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推動力。馬克思說:「社會分工則使獨立的商品生產者互相獨立,他們不承認任何別的權威,只承認競爭的權威,只承認他們互相利益的壓力加在他們身上的強制」。通過競爭實現優勝劣汰,達到合理配置資源的目的,是市場經濟的特點,也是其優越性之所在。但是,市場主體在競爭中為了追求和實現自身的經濟利益,可能會採取一些不規范的市場行為,如欺詐、虛假廣告、違約、制假售假等,這又會妨礙市場競爭的正常進行,使市場活動陷入混亂無序狀態。只有實行法治,才能形成公平競爭的規則和秩序,才能維護市場交換中的合同和信用關系,才能防止權力對市場的不當干預,保障市場經濟活動正常進行。

法治是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市場調節存在一定缺陷,有時市場也會失靈。市場機制有效發揮作用離不開政府宏觀調控的正確引導,但實踐證明,如果沒有法治規范,政府的行政行為就有可能形成對市場經濟活動的不當干預。把宏觀調控納入法治軌道,有利於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保證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

社會主義法治既要確認市場經濟的公平,又要確認社會主義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公平,將這兩種公平既區別開來又銜接起來。市場經濟確認每個市場主體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主張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但市場經濟是在價值規律自發作用下的發展過程,不同市場主體由於佔有的資源要素不同,必然形成資本強勢、勞動弱勢,從而產生資本高收入和勞動低收入的懸殊差別和分化。市場經濟不僅承認這種差別,而且會自發地擴大這種差別。也就是說,這種分配差別是無法通過市場機制來調整的。這就需要國家依靠法治手段建立公平的社會主義收入分配機制和社會保障制度,自覺調節和縮小收入差距過大的趨勢。

熱點內容
連雲港司法拍賣公告 發布:2024-11-20 01:34:54 瀏覽:417
餐飲部服務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0:38:31 瀏覽:46
王優銀律師 發布:2024-11-20 00:07:08 瀏覽:7
勞動合同法上班期限 發布:2024-11-20 00:00:45 瀏覽:470
下列屬於旅遊法律責任特點的有 發布:2024-11-19 23:29:54 瀏覽:28
周末條例 發布:2024-11-19 22:50:11 瀏覽:312
紅章對賬單彩色列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9 22:37:40 瀏覽:450
膠權認購承諾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22:35:50 瀏覽:602
公證全國統一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21:43:05 瀏覽:263
在新婚姻法之前結婚證嗎 發布:2024-11-19 21:28:30 瀏覽: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