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法學
❶ 法家經典有哪幾部有關於法律的嗎
法家之所以成為「法」家是因為它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
他們以主張「內以法治國」的「容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
但是法家也極力誇大法律的作用,強調用重刑來治理國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對輕罪實行重罰,迷信法律的作用。
體現法家思想的法律法典最著名的應該是《法經》。
另外商鞅變法也蘊含了很多法家的治國理論。
但其只是受其思想影響,並非法家諸子的思想理論產物。
法家的經典著作有:韓非子的《韓非子》 商鞅的《商君書》 申不害的《申子》
❷ 為什麼有法家法學而沒有法教
我們可以從法家思想傳統的正面價值中可以看出法家是極其重視法律的。
他們大力提倡法的權威性和拘束力。
強調人民、官員、甚至國君都應該守法和依法辦事;
倡導法應公布、清晰、易明,從而主張法應成文化和公諸於世;強調法的操作的可預見性,主張「信賞必罰」;重視法的強制,力主「法」和「刑」相結合;注重法的客觀性,認為它是公平、正直的客觀准則;強調法的統一性和穩定性,反對法律頻頻變更等等,這些都是與我國當前急需建設的現代法治有相通的地方的,尤其是都強調法律在政治和社會中應高度規范化的運行。但從實質上看,法家思想與現代法治理念是不同的,現代法治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理性、文明、
秩序、效益與合法性的完美結合
❸ 儒家和法家法律思想的異同
儒家講究出於禮而入於刑,認為人應該通過對自身道德境界的追求而達到聖人狀態.所以從儒家的觀點來看受到刑罰就是恥辱.
法家往往講究亂世用重典,著重強調法的重要性,認為人性本惡,輕罪重罰,重罪死刑,但是往往過於重視法律,忽視了對人自身培養,而且如果過於強調的話會出現暴政,比如秦始皇. 儒家以孔子、孟子為主要代表,思想主張禮治,強調傳統的倫常關系,尤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等.
法家以韓非子為主要代表,思想主張反對禮制,強調法律的作用,認為人都有「好利惡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
❹ 分析儒家、法家法律思想的特點及其局限
國家沒有持續強盛的,也沒有持續衰弱的.治理國家崇尚法律,國家就會強大;治理國家崇尚仁義,國家就會衰弱.
自從有了私有物,人類便有了私心;有了私心,因而產生貪念;有了貪念,才有了劫取他人財物的事情發生.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也變的比以往更聰明.所以劫取他人財物的方法方式也就多種多樣了,因而衍變出各種亂法行為.而人類的私心也在不斷膨脹.我不知道這種私心何時達到頂峰,我只知道在戰國時代,人類的私心已然不可能再膨脹了.
對於一個私心極重的人,任何的仁義都不可能使他捨去私心.所以,當一個國家的百姓都有這極重的私心的時候,仁義就不可能會治理好他們了.而這個時候,聖人捨去迂腐的仁義並採取法律來治理國家.利用百姓的自私心來治理百姓.通過獎賞來鼓勵他們做該做的事情,通過處罰而禁止他們做不該做的事情.所以百姓雖然貪心,卻不敢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雖然畏懼,卻不敢逃避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倘若是用仁義去治理,百姓做錯了事,就不會得到應有的處罰.那麼百姓就會違背仁義而去拿取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也就不會承擔本應由自己承擔的責任了.
仁義是百姓所喜歡的,卻是弱國的根本.百姓喜歡仁義是因為百姓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對自己講仁義.當人越是困苦,越是艱難便越是希望別人都對自己講仁義.所以在那個年代了,天下最盛行的學術就是儒術.然而國家講求仁義,百姓就不會講求仁義.百姓不講仁義,就會滋生各種霍亂.百姓滋生霍亂,國家卻一味的以仁義治理,那麼國家不衰弱是不可能的.
法律是百姓所討厭的,卻是強國的根本.百姓討厭法律,因為法律是制約百姓行為的.國家通過法律,對百姓的行為作出標准,百姓依照法律,從事法律所規定的,遠離法律所禁止的.人人依法行事,事事有法可依.那麼國家不強大是不可能的.
制定法律的目的,是為了制止百姓作出亂法的事情.所以怎樣處罰可以制止百姓亂法,便制定怎樣的處罰條例.制定百姓所畏懼的處罰而廢除百姓不畏懼的處罰.百姓畏懼處罰就會守法,百姓守法國家就會安定,國家安定就會富強.可是那些腐儒卻一味的貶低刑法而重視仁義.迂腐的認為刑法就是通過嚴刑峻法來殘害百姓,卻將法律視為是對於百姓的危害而舍棄它.盲目的盛行仁義.致使百姓不再畏懼亂法而亂法.
孔子奉行仁義周遊於列國.於國無益,於民無益.然而天下人都奉其為聖人,並永世尊崇.商君奉行法治實行於秦國.富秦強秦,使秦稱霸天下.然而天下人都視其為酷吏,並永世貶損.
法治可以富國強國,而仁義無益於國家民族.史實已證.可國家仍然奉行仁義而貶低法治.我真不明百那是為什麼.
❺ 法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法學(英文:law,science of law,又稱法律學或法律科學)是研究法、法的現象以及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法學思想最早淵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哲學思想。法學一詞,在中國先秦時被稱為「刑名之學」,自漢代開始有「律學」的名稱。在西方,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Ulpianus)對「法學」(古代拉丁語中的Jurisprudentia)一詞的定義是:人和神的事務的概念,正義和非正義之學。現代的法學,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學。但是關於法學與科學的關系有不同的看法,這主要涉及價值論的研究是不是科學的問題。
❻ 法家對於法學的影響
我們可以從法家思想傳統的正面價值中可以看出法家是極其重視法律的。
他們大力提倡法的權威性和拘束力。
強調人民、官員、甚至國君都應該守法和依法辦事;
倡導法應公布、清晰、易明,從而主張法應成文化和公諸於世;強調法的操作的可預見性,主張「信賞必罰」;重視法的強制,力主「法」和「刑」相結合;注重法的客觀性,認為它是公平、正直的客觀准則;強調法的統一性和穩定性,反對法律頻頻變更等等,這些都是與我國當前急需建設的現代法治有相通的地方的,尤其是都強調法律在政治和社會中應高度規范化的運行。但從實質上看,法家思想與現代法治理念是不同的,現代法治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理性、文明、
秩序、效益與合法性的完美結合。
❼ 法家的「法」是指「法律」,還是指「方法」
法律
百家爭鳴每一家都有自己提供的方法的,所以肯定不是說以方法來命名。法家是指其主張用法律來治國,是針對當時的禮教治國說而言的,所以應該是指法律。
相關資料:
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他們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這就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法家在法理學方面做出了貢獻,對於法律的起源、本質、作用以及法律同社會經濟、時代要求、國家政權、倫理道德、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以及人口、人性的關系等基本的問題都做了探討,而且卓有成效。
但是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極力誇大法律的作用,強調用重刑來治理國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對輕罪實行重罰,迷信法律的作用。他們認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沒有什麼道德的標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榮譽來誘導人民去做。比如戰爭,如果立下戰功就給予很高的賞賜,包括官職,這樣來激勵士兵與將領奮勇作戰。這也許是秦國軍隊戰鬥力強大的原因之一,滅六國統一中國,法家的作用應該肯定,盡管它有一些不足。
法家的思想簡略介紹如下:
反對禮制
法家重視法律,而反對儒家的「禮」。他們認為,當時的新興地主階級反對貴族壟斷經濟和政治利益的世襲特權,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勞與才幹授予官職,這是很公平的,正確的主張。而維護貴族特權的禮制則是落後的,不公平的。
法律的作用
第一個作用就是「定分止爭」,也就是明確物的所有權。其中法家之一慎到就做了很淺顯的比喻:「一兔走,百人追之。積兔於市,過而不顧。非不欲兔,分定不可爭也。」意思是說,一個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對於集市上的那麼多的兔子,卻看也不看。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權已經確定,不能再爭奪了,否則就是違背法律,要受到制裁。
第二個作用是「興功懼暴」,即鼓勵人們立戰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懼。興功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富國強兵,取得兼並戰爭的勝利。
「好利惡害」的人性論
法家認為人都有「好利惡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像管子就說過,商人日夜兼程,趕千里路也不覺得遠,是因為利益在前邊吸引他。打漁的人不怕危險,逆流而航行,百里之遠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漁的利益。有了這種相同的思想,所以商鞅才得出結論:「人生有好惡,故民可治也。」
「不法古,不循今」的歷史觀
法家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他們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隨歷史的發展而發展,既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舊。商鞅明確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張。韓非則更進一步發展了商鞅的主張,提出「時移而治不易者亂」,他把守舊的儒家諷刺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法」「術」「勢」結合的治國方略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別提倡重法、重勢、重術,各有特點。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時,韓非提出了將三者緊密結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勢指的是君主的權勢,要獨掌軍政大權,術是指的駕御群臣、掌握政權、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覺、防止犯上作亂,維護君主地位。
法家思想和我們現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有根本的區別,最大的就是法家極力主張君主集權,而且是絕對的。這點應該注意。法家其他的思想我們可以有選擇地加以借鑒、利用
❽ 法學包括哪些呢
法學是社會科學中一門特殊的科學,研究「法」這一特定社會現象及其規律。法學肯定法律對於社會的制約和調整。從而,法學成為教育全體人民遵紀守法,具有特殊的價值。
法學思想最早淵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哲學思想。法學一詞,在中國先秦時被稱為「刑名之學」,自漢代開始有「律學」的名稱。
在西方,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Ulpianus)對「法學」(古代拉丁語中的Jurisprudentia)一詞的定義是:人和神的事務的概念,正義和非正義之學。
現代的法學,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學。但是關於法學與科學的關系有不同的看法,這主要涉及價值論的研究是不是科學的問題。
❾ 法家法律思想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1.強調法的作用,主張以法治國,一切一斷於法
2.注重實力,倡導以獎勵務農、參戰的途徑來富國強兵
3.強調君主專制,鼓吹集中行政、立法、司法等大權於專制君主手中
4.以「好利惡害」的人性論和歷史進化觀作為其「法治」的理論基礎
5.使用統一的基本概念、范疇
法家以耕、戰為杠桿推動了戰國時期的政治經濟改革,順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
❿ 論述:法家的主要法律思想
法家,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一個以法治為核心的思想學派。這個學派否定了世襲貴族天然傳承的等級制度,認為「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史記•商君列傳》)他們在政治實踐中,獎勵耕戰,毀棄詩書,徹底與傳統文化決裂,主張以法治國。
這種流派主要盛行於戰國時的韓、魏、趙三國,而早期的法家學派人物亦來自這三國,如商鞅來自魏國、申不害來自韓國、慎到來自趙國等。法家中有三個學派: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這些學派思想由韓國人韓非子集以大成,構成法家思想的終極核心。
法家這種學說乃一種純功利主義的思想體系,內容核心主要是針對君主如何加強統治。在戰國時代那種「捐禮讓而貴戰爭,棄仁義而用詐譎,苟以取強而已矣」的殊死競爭的情況下,法家這種思想在斗爭中確是相當實用,如秦統一六國就是明證,而儒家那種固守傳統的溫和政治主張就未免顯得有些「愚遠而闊於事情」了(《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西漢後期,法家思想被「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儒家所吸收,並開始以儒法並用「儒表法里」的理論治理國家,獨立的法家學派逐漸被排斥掉。
有人認為法家代表了新興地主階級意識形態。
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他們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這就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法家在法理學方面做出了貢獻,對於法律的起源、本質、作用以及法律同社會經濟、時代要求、國家政權、倫理道德、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以及人口、人性的關系等基本的問題都做了探討,而且卓有成效。
但是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極力誇大法律的作用,強調用重刑來治理國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對輕罪實行重罰,迷信法律的作用。他們認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沒有什麼道德的標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榮譽來誘導人民去做。比如戰爭,如果立下戰功就給予很高的賞賜,包括官職,這樣來激勵士兵與將領奮勇作戰。這也許是秦國軍隊戰鬥力強大的原因之一,滅六國統一中國,法家的作用應該肯定,盡管它有一些不足。
法家的思想簡略介紹如下:
反對禮制
法家重視法律,而反對儒家的「禮」。他們認為,當時的新興地主階級反對貴族壟斷經濟和政治利益的世襲特權,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勞與才幹授予官職,這是很公平的,正確的主張。而維護貴族特權的禮制則是落後的,不公平的。
法律的作用
第一個作用就是「定分止爭」,也就是明確物的所有權。其中法家之一慎到就做了很淺顯的比喻:「一兔走,百人追之。積兔於市,過而不顧。非不欲兔,分定不可爭也。」意思是說,一個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對於集市上的那麼多的兔子,卻看也不看。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權已經確定,不能再爭奪了,否則就是違背法律,要受到制裁。
第二個作用是「興功懼暴」,即鼓勵人們立戰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懼。興功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富國強兵,取得兼並戰爭的勝利。
「好利惡害」的人性論
法家認為人都有「好利惡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像管子就說過,商人日夜兼程,趕千里路也不覺得遠,是因為利益在前邊吸引他。打漁的人不怕危險,逆流而航行,百里之遠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漁的利益。有了這種相同的思想,所以商鞅才得出結論:「人生有好惡,故民可治也。」
「不法古,不循今」的歷史觀
法家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他們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隨歷史的發展而發展,既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舊。商鞅明確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張。韓非則更進一步發展了商鞅的主張,提出「時移而治不易者亂」,他把守舊的儒家諷刺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法」「術」「勢」結合的治國方略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別提倡重法、重勢、重術,各有特點。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時,韓非提出了將三者緊密結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勢指的是君主的權勢,要獨掌軍政大權,術是指的駕御群臣、掌握政權、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覺、防止犯上作亂,維護君主地位。
法家思想和我們現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有根本的區別,最大的就是法家極力主張君主集權,而且是絕對的。這點應該注意。法家其他的思想我們可以有選擇地加以借鑒、利用。由柳洪平創建。
b]韓非子有兩個解釋,一指人物戰國末期韓國的哲學家、法家學家韓非;二指一本書,也就是韓非的作品《韓非子》
韓非(約前280-前233),是戰國末期韓國[今河南新鄭]的貴族,「喜刑名法術之學」,後世稱他為韓非子。有人說他口吃!
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當時韓國很弱,常受鄰國的欺凌,他多次向韓王提出富強的計策,但未被韓王採納。韓非寫了《孤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這些作品後來集為《韓非子》一書。秦王嬴政讀了韓非的文章,極為贊賞。公元前234年,韓非作為韓國的使臣來到秦國,上書秦王,勸其先伐趙而緩伐韓。李斯妒忌韓非的才能,與姚賈一道進讒加以陷害,韓非被迫服毒自殺。
韓非注意研究歷史,認為歷史是不斷發展進步的。他認為如果當今之世還贊美「堯、舜、湯、武之道」「必為新聖笑矣」。因此他主張「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韓非子 ž 五蠹》),要根據今天的實際來制定政策。他的歷史觀,為當時地主階級的改革提供了理論根據。
韓非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他主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韓非子 ž 物權》),國家的大權,要集中在君主(「聖人」)一人手裡,君主必須有權有勢,才能治理天下,「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威勢也」(《韓非子 ž 人主》)。為此,君主應該使用各種手段清除世襲的奴隸主貴族,「散其黨」「奪其輔」(《韓非子 ž 主道》);同時,選拔一批經過實踐鍛煉的封建官吏來取代他們,「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韓非子 ž 顯學》)。韓非還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韓非子 ž 問田》),「以法為教」(《韓非子 ž 五蠹》)。他強調制定了「法」,就要嚴格執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 ž 有度》)。他還認為只有實行嚴刑重罰,人民才會順從,社會才能安定,封建統治才能鞏固。韓非的這些主張,反映了新興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為結束諸侯割據,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提供了理論依據。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採取的許多政治措施,就是韓非理論的應用和發展。
《韓非子》是戰國末期韓國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的著作。
《韓非子》一書,重點宣揚了韓非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韓非「法」「術」、
「勢」相結合的理論,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為秦統一六國提供了理論武器,同
時,也為以後的封建專制制度提供了理論根據。
韓非的樸素辯證法思想也比較突出,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學說,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說
明「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韓非子》書中記載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
盾」、「守株待兔」、「諱疾忌醫」、「濫竽充數」、「老馬識途」等等。這些生動的寓言
故事,蘊含著深雋的哲理,憑著它們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給人們以智慧的啟迪,具
有較高的文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