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法治觀念
❶ 如何認識和理解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的內涵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內在要求的一系列觀念、信念、理想和價值的回集合體,是指導和答調整社會主義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方針和原則。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必須從中國社會主義國體和政體出發,立足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發展的時代要求,以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思想為指導,深刻地認識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要求、精神實質和基本規律,系統地反映符合中國國情和人類法治文明發展方向的核心觀念、基本信念和價值取向。
❷ 如何認識柏拉圖早期的人治觀念和晚期向法治觀念的轉變
柏拉圖「正義」思想的發展。
正義的價值可以說是西方法治的基石,同樣,柏拉圖的法治思想是建立在他的正義觀基礎之上的。正義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正義是具體多變的,美國著名的法學家博登海默把它描述為:「正義有著一張普洛透斯似的臉(a protean face),變幻無常,隨時間呈現不同形狀並且有極不相同的面貌」。
同樣,柏拉圖對於正義的闡述也經歷了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柏拉圖早期的正義觀體現在《理想國》中,此時他對正義的論述與晚期在《法律篇》中對待正義的觀點有相當大的不同,早期的正義觀是精確、可具體計量的,有確切的定義,甚至是可以反證的,是一種實體正義的思想;而晚期則是一種程序正義的思想。
但在柏拉圖的晚年時期,它的法律思想開始轉變,由於統治國傢具有最高才智的人難以找到以及實踐中的挫折,他又提出了法治,並認為「法治國」是統治人類的第二等好的選擇,政治學是研究公共的善政治學是研究公共的善政治學是研究公共的善政治學是研究公共的善。
而為了實現公共的善而為了實現公共的善而為了實現公共的善而為了實現公共的善,單靠教育是不行的,因為人的本性只考慮個人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所以必須有法律來制裁或者懲罰人們的不善行為。
柏拉圖後來論述的法治理論開創了西方法治理論的先河。
柏拉圖稱,法治的關鍵是樹立法律至高無上的權威,如果統治者可以不受法律制約,甚至可以以言代法,那麼不管在這個國度里有多少法律,也談不上什麼「法治」。法治的基礎基礎基礎基礎是節制。以法治國不僅要有法可依,還要做到人人自覺守法。普遍的守法觀念是實現法治的前提條件前提條件前提條件前提條件。
(2)轉變法治觀念擴展閱讀:
柏拉圖重視統治者對智慧的運用,亞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浸透著對法律的推崇。但二者都是都是強調理性的作用,只是通過不同的治理手段而達到理性的目的而已。
柏拉圖的人治思想:柏拉圖《理想國》中一個核心觀點便是主張賢人政治,即「哲學王」統治。這種統治的基礎是學者所設想的知識精英統治社會的理想。
柏拉圖的賢人政治,主要依靠哲學家的智慧治理國家。《理想國》反復強調這種賢人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忽略了法。柏拉圖認為,哲學王通過知識進行統治,比法律同志具有很大優越性,法律遠不能和哲學家的智慧相比。
推崇人治,輕視法律是柏拉圖早年的思想特徵,但柏拉圖並沒有完全否認法律的作用能夠或根本不要法律,柏拉圖在以人治思想為特色的《理想國》中也論述法的問題。
❸ 如何理解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和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一)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1.抓「大」和抓「小」並舉,培養全民法治意識
首先,抓「大」,即注重黨員領導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的法治思維、法治信仰的培養。這是全民守法的前提和關鍵。其次,抓「小」,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進中小學課堂和教材。
在普法中要區分兩個重點:對公民普法要以樹立依法維權意識為重點;對公職人員普法應以嚴格依法為重點。
2.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形式(針對以往普法的方法單一、形式主義問題)
首先,注重「參與度」與「互動性」。讓公眾參與法治各環節,在互動中放大宣傳教育效應。其次,從宣傳方式看,由單向灌輸向「整合性」「創新性」方式轉變。「整合性」即把普及法律知識與培育法治信仰、法制宣傳與法治實踐、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有機結合,重視法治示範創建活動。「創新性」增強新媒體作用,以多元、靈活方式創新普法的形式和內容。
3.以剛性約束培育法治精神
除了宣傳倡導,還須依靠剛性的約束機制和信息化手段。如通過公正宣判和以案說法等制度設計形成對全社會的威懾力和正向引導,培養全民守法意識。
(二)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
依法治理是改進社會治理方式的內在要求,法治化程度越高,社會治理越接近善治。
首先,在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各領域深化依法治理。旨在支持各類社會主體依法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其次,發揮社會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依法治理不僅要依據法律法規,也要依靠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即硬法和軟法並用。
再次,發揮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以一個自然段的文字來闡述社會組織如何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三)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
為使公民信法、守法,就須以好的服務使民眾親法。為此要加強民生領域法律服務,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體系,從服務層面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四)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
首先,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為最大限度預防矛盾發生,要完善兩個機制:重大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完善民主決策的法定程序機制。為了最大限度把矛盾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要創新和發揚「楓橋經驗」。其次,充分發揮不同糾紛解決制度的優勢。如發揮人民調解的民間性、成本低、方便快捷等特色;發揮仲裁的中立性、保密性和專業性特點。再次,建立完善各種糾紛解決制度的有機銜接、相互協調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和網路來強化糾紛解決的效果。
總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有豐厚的法治土壤,其中應蘊藏著全民知法、信法、用法、守法的養料,這就是我們要建設的法治社會。
❹ 如何提高自身法治意識,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
一、轉變觀念,培養法律意識法律意識是人們關於法律現象的思想、觀點、知識和心理的總稱。根據法律意識主體和水準的不同,法律意識可分為一般性法律意識、理論性法律意識和職業性法律意識。一般性法律意識主體是普通公民,是由普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根據個人生活經驗和所受法律教育的影響,自然形成的法律意識。理論性法律意識是從事理論研究者通過對國內外法律進行研究而形成的較為全面和深層的法律認識。而職業性法律意識是指具體法律工作者的法律意識。國家公務員的法律意識屬於上述職業性法律意識的一種類型。國家公務員的法律意識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廣泛影響於社會,形成一種無形力量,作用於眾多的普通公民,從而影響著人們對法律的態度和看法。由於行政活動幾乎遍及整個社會的各個領域,行政機關的形象和國家公務員的法律意識對社會一般法律意識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它既有助於樹立法律的權威和良好形象,強化人們對法律和行政機關的信任,也同樣會削弱以至銷蝕公民對法律和行政機關的信賴。因此,轉變不符合依法行政的陳舊觀念,培養國家公務員的法律意識至關重要。1、轉變「官貴民賤」觀念,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識。封建時代「官貴民賤」,行政機關及其成員與普通百姓之間無平等可言。近代民主和法制社會的建立,確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使行政機關及其成員和公民處於平等的地位。在我國社會中,國家公務員與公民地位平等,主要表現在:一是,法律平等地對待國家公務員和公民。國家公務員與公民一樣,必須同等地受法律的制約和限制。國家公務員也必須遵法守法,而不能游離於法律之外。二是,國家公務員與公民法律地位的平等並不要求國家公務員與公民享有和承擔完全一致的權利和義務,既然政府要管理社會,它就必須擁有特別的權力。現代法治要求的並非是國家公務員與公民完全無差別的待遇,而強調的是「國家公務員不應當在普通法律上享有不必要的特權和豁免權」。三是,公民享有對行政機關的決定提出異議,並因行政行為違法而獲取國家賠償的權利。面對居於優勢地位的行政機關,公民必須獲得與行政機關相抗衡的權利和途徑。行政訴訟和國家賠償就是現代社會中公民尋求保護和對抗行政機關的兩條重要途徑。雖然國家公務員與公民平等的思想和制度已在現代社會生根開花,但由於「官貴民賤」的封建思想殘余仍然存在,加之國家公務員手握權力,在行政活動中往往處於管理者地位,也容易形成管理——服從思維定勢。這種不平等觀念既阻礙行政機關與公民之間的正常交往和交流,也影響行政公正和行政效率,甚至可能使政府與公民之間的關系惡化。因而轉變「官貴民賤」觀念,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識至關重要。2、轉變「權大於法」觀念,樹立「職權法定」意識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種種現象如:家長作風,以權壓法,以權棄法,徇私枉法等等都是「權大於法」觀念的體現。因此轉變「權大於法」觀念,樹立「職權法定,權力有限」意識刻不容緩。職權法定是依法行政賴以存在的基礎和根據。「行政機關是法律的產兒。」行政機關的創設源於法律的規定,國家公務員的權力源於法律的授予,法律是國家公務員賴以生存的基礎。與「法無明文規定即為公民自由」相反,對國家公務員而言,凡法無明文規定即為禁止。國家公務員只能行使法律明確授予的職權,否則就是超越職權,所做出的行政行為違法。因此,其權力具有有限性。職權法定和權力有限是國家公務員必須樹立的法律意識。要行使權力,做出決定,必須首先看法律上是否有明確授予;同時,即使有行使權力的法律依據,還必須按法律所設定的權力范圍和要求去行使,而不能為所欲為。現代社會中,行政機關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和國家公務員享有的權力日益膨脹的現實,並不能 否認「職權法定,權力有限」這一基本行政法治規則。其一,國家公務員因社會發展、社會需要而擴大了的權力,並不是自然取得的,仍然是通過法律的授予才享有的。社會對國家公務員的要求是以法律為中介得以實現的。其二,盡管國家公務員享有越來越大的權力,但並不能說國家公務員可以享有無限權力。任何社會必然有公民個人可自由生存而不受任何權力干預的空間;同時每一個國家公務員的權力無論多大,都有明確的法律界域,只能在此范圍內活動。其三,雖然代議機關常用籠統的法律語言授權行政機關,但也不說明行政機關及國家公務員可以對該權力任意行使、任意解釋。因為「不論授權法用了什麼樣的籠統語言,任何權力都應有限制」。同樣,行政機關有權制定行政法規這一事實,也不能說明國家公務員可以為自己設定權力。其一,制定行政法規的權力是被代議機關關系委任的權力,本身具有派生性。其二,它尤其要受法律優先、法律保留規則的限制。即行政法規范必須與法律規范相一致,而某些涉及公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等重要事項只能由法律規定,只有法律授權,行政機關享有一定的設定權。
❺ 建立法治社會的根本途徑是什麼
法治的途徑
(一)法治形式的完善
法治有內容和形式之分。法治的內容,是指根據法治目標而建立起來的各法律主體應然的權利義務和實然的權利義務。法治的形式,是指根據法治目標而建立起來的各法律主體權利義務的實現形式和存在形式。對法治的內容和形式,我們在以往過分地強調了法治的內容,而忽視法治的形式,並認為西方國家所強調的法治形式只是騙取公眾合作和信任的工具。對法治的內容,我們又過分地強調了法治的本質,認為法治就是政治統治和階級斗爭。這種演繹的結果,卻是踐踏法治。
我們認為,法治的內容及其本質應得到正確的強調,但法治的形式應受同等重視。這是因為:第一,形式是內容的外在表現。沒有形式的內容是難以捉摸的,形式有欠缺的內容是容易引起誤解和爭執的。法治的存在,不能僅僅要求人們用思想去感受和體會,而且還要讓人們的眼睛看得見、雙手摸得著。法治不僅應當真正存在,而且還要讓人們相信它存在。然而,人們只有通過形式,才能看清或確認法治內容的客觀存在。第二,形式是內容的前提。法治的形式是對法治內容的一種規范。只有通過法治的形式,才能實現法治的內容。例如,迴避、聽證和表決只是法律公正的一種形式,但只有通過這些形式才能保障法律公正的實現。第三,形式比內容更具可行性。法治的形式是有限的、易行的和確定的,法治的內容是無限的、有難度的和模糊的。例如,人民當家作主的形式是容易做到的,而當家作主的內容卻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果連容易做到的都沒有做到,那麼要做到難以做到的就值得懷疑或就是空談了。因此,我們必須首先實現法治的形式。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盡管法治的內容並不完備,但法治的形式更欠缺。例如,盡管政府在當時為公眾提供了許多服務,卻既沒有用貨幣來衡量也沒有用相應的形式來確認,因而既難以為公眾所感受也可隨時予以取消。因此,我們必須建立和完善與法治目標及法治內容相適應的法治形式。在當前,我們首先必須完善司法制度這一法治形式,因為這既是法律主體最後可獲得的、可信任的服務形式,也是法律主體間最後的合作機會。如果連這一服務形式都難以真正享受、不可信任,連這一合作機會也被錯過或剝奪,那麼將沒有什麼法治可言了。因此,司法獨立和司法公正的一切形式都必須得到完善和保障,任何障礙都應被清除。司法腐敗不論程度多大,性質上比其他腐敗更為嚴重和惡劣,必須盡快得到徹底消除。司法受黨的領導,但黨也必須服從法律。黨服從法律的形式標志,就是尊重司法審判。
(二)溝通渠道的拓展
「合作是一個過程」,[30]信任有賴於溝通。過程的法制化就是法律程序。法律程序具有可預測性。人們通過法律程序,可以預測他人的意志及其形成過程,從而作好合作的准備。現代法律程序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即雙方主體的交互作用程序。因此,程序意味著參與。通過參與,可以了解對方主體的內心活動和意志形成過程,並溝通雙方的內心活動,達成意思表示的一致和相互信任,消除可能發生的磨擦和沖突,從而使最終結果具有可接受性、公正性、准確性和效率性。20世紀法治進步於19世紀法治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不僅重視法律行為的結果,而且關注該法律行為的形成過程;並不是強制或強迫對方來接受自己的單方面決定,而是要求對方來了解自己的決定過程和參與決定的作出。
根據傳統的私法自治原則,私法領域的合作程序和溝通機制並不需要法定主義。但在現代社會,人們的社會依賴性日益密切,傳統已不能適用於私法的一切領域。我們認為,員工與業主之間的和平合作、信任融洽,在員工的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問題上,就必須有法定的溝通機制。在煤氣、電力、交通、教育、衛生、通訊、農產品收購和農業生產資料供應等壟斷領域,有關服務質量和價格調整等問題,僅僅依賴政府部門的監督似乎也是蒼白無力的,公眾往往被任意宰割,因而必須有公眾的參與機會和法定的溝通途徑。
在國家機關或政府部門之間的公法領域,溝通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因為,國家機關或政府部門之間只有相互溝通,才能形成統一的國家意志,才能使所作的國家意志具有統一性、連續性和穩定性,才能得到公眾的信任。現在的溝通主要表現為會議和文件,盡管有文山會海之稱,效果卻有限。在立法上,法律規范之間的脫節和沖突並非個別現象,部門立法的壟斷主義和地方立法的保護主義嚴重影響了國家法律的權威性和統一性。在決策上,問題同樣存在。例如,「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縣」、「依法治鄉」和依法治某某部門,並不是對依法治國精神的貫徹,而往往是對依法治國的肢解和歪曲。另外,民族與民族、地區與地區之間,也需要加強溝通。
與上述公法領域的溝通同樣重要的,是政府與公眾之間這一公法領域中的溝通。這一領域的溝通,近十幾年來有了長足的發展,相繼建立了行政訴訟、行政復議機制和行政處罰程序。但是,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畢竟是一種事後的溝通,並且范圍有限、成本過大,事前的溝通途徑還很少。盡管事前的溝通途徑已在行政處罰領域建立,但還很不完善,個人的參與機會並不充分,作為溝通機制核心的聽證制度僅限於個別行政處罰案件。在其他領域,如行政許可和行政徵收等領域,事前的溝通機制尚未建立;在內部行政領域即政府與公職人員之間,甚至連事後的溝通機制也還是空白,就工資報酬、編制核定等問題的事前溝通機制似乎尚未列入議事日程。
總之,拓展溝通途徑是實現法治的途徑之一。
(三)價值取向的轉變
統一和對立都是利益關系的運動形式。但是,我們,作為已經取得統治權的人們,在意識形態上就不能只強調或過分強調利益關系的斗爭性而否認或輕視利益關系的統一性。否則,只能人為地動搖本政權所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導致非法治的運動治國。在18世紀,處於革命時代的資產階級,為了奪取政權強調了利益關系的對抗性,提倡分權制衡、天賦人權和個人自由,並延續到取得統治權後的19世紀。於是,無產階級利用了這一武器,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工人運動,甚至最終奪取了政權。因此,以狄驥為代表的壟斷資產階級的代言人,為了鞏固本階級的統治,幾乎全面拋棄了啟蒙思想,只承認利益關系的一致性,提倡以階級合作為反動本質的全面合作,強調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要求國家轉變法治目標。列寧等社會主義者也給我們提供這樣的經驗。在俄國革命時,列寧強調了民族利益的對立性,提倡民族自決權,強調自決權中的分離權,號召各民族從資本主義陣營中分離出來成立獨立的民族國家;在俄國革命勝利後,列寧又強調民族利益的一致性,提倡民族自決權中的聯合權,號召各民族加入社會主義陣營,成立統一的蘇維埃聯盟。在蘇維埃政權建立後,布哈林也及時提出了消除社會沖突,穩定社會秩序的「平衡論」。這些經驗都值得我們認真學習。依法治國這一治國方略的提出也表明,我們的價值取向已經發生轉變。因為,利益對抗和階級斗爭不需要任何法治。
然而,治國方略的根本轉變,依法治國觀念的確立,並不等於說人們的觀念都已經轉變到法治觀念上來。法治觀念的深入人心和全面確立還需要艱苦努力。要使人們間社會聯系的觀念,從相互間的感情和友誼聯系轉變到法律聯繫上來;要把市場經濟的觀念,從爾虞我詐的競爭經濟轉變到互利互惠的合作經濟上來;要讓人們的訴訟觀念,從我勝你敗的法律對抗機制轉變到溝通與合作的法律和平機制上來;要將人們的國家權力運行觀念,從權力分立、相互牽制和保持平衡轉變到職責分工、相互尊重和團結合作上來;應將政府與公眾間關系的觀念,從命令與服從轉變到服務與合作、信任與一致上來。總之,我們的觀念,應當從找領導和組織全面轉變到找法律和法院上來。
法治之路是漫長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目前容易做到的和迫切需要做到的,恐怕還是以上三個方面。
五、後記
從認識論上說,人們的認識既有科學性認識的一面又有價值性認識的一面。價值性認識體現了主體的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但科學性認識卻不涉及階級性,只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❻ 如何增強公民的法治意識調查研究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要在全社會培養和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法治信仰,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裡。法律要發揮作用,需要全社會信仰法律,如果一個社會沒有法治信仰、缺乏法治精神,法治只能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但還沒有在社會層面形成普遍的法治信仰,法治建設依然任重道遠。對於執政者來說,法治信仰是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基礎,保證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最根本的就是信仰法治、堅守法治,把法治精神當作主心骨。對於人民群眾來說,只有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觀念熔鑄到頭腦中,形成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自覺和習慣,法治才能不斷釋放規則的正能量。四中全會對立法、執法、司法、守法、黨的領導等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每一環節都作出了全面部署,最終落腳點就是讓法治成為全民信仰,凸顯了法治信仰在法治中國建設中的關鍵作用,抓住了法治中國建設的最核心問題。 法治不會自動成為信仰。培育法治信仰,關鍵要轉變人的思想觀念,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信訪不信法」,習慣於找門路、托關系、請客送禮,個中原因就在於對法治的信仰沒有真正樹立起來。扭轉這種現象,消除根深蒂固的特權思想、人治觀念,關鍵要靠領導幹部。只有各級領導幹部帶頭學法、模範守法,不違法行使權力,更不以言代法、以權壓法,法治精神才能得以彰顯,法治信仰才能得以塑造,才能引導群眾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讓群眾發自內心地認同法治、信仰法治,帶動全社會形成崇尚法治之風。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創建,讓法治進學校、進教材,讓每個學生從小接受法治教育,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長。只要全社會齊心協力,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法治的種子就一定會在中華大地生根發芽,法治信仰必將蔚然成風。 培育法治信仰,還必須付諸法治實踐。法治不是抽象的概念,讓人民群眾信仰法治,就要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法律能夠有效地發揮作用,切身體會到法治給他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在親身體會的過程中積累對法治的理性認識,從內心生發對法治的信仰。「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四中全會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制度安排,為人民群眾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利受到侵害時獲得及時有效法律幫助,引導人民群眾理性表達訴求、依法維護權益,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參與法治實踐的途徑。讓每一個人的法律權益都得到切實保障,讓人們從每一個執法、司法過程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對法治的信仰自然就會在人們心中生根發芽,崇尚法治的社會風尚新常態必將形成。
❼ 如何正確理解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一、法治社會的基本認識
法治社會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建設內容被表述是2012年末,與人治社會相對而言的。學界尚無公認的界定,應包括三個組成部分:
其一,制度層面的規則系統。包括國家正式的法律法規、社會自治規則及習慣等規則系統。法治社會之 「法」,在構成上是多元的,既包括正式規則,也包括自治性規范,還包括無形的規則。因此,其范疇有別於其他領域的法。其二,心理層面的認同。即社會群體和成員對規則的理念和精神上的認同,並自覺服從與踐行的習慣。其三,秩序層面的運行。表現為社會各類組織、成員與國家各職能部門間形成自治與統治的分工協作,形成共治的秩序。
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的關系: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既相對獨立又密切互構,而法治政府是法治國家建設的關鍵環節,是法治社會建設的核心力量(或主導力量)。
從一體建設的三極來看法治的重點不同:法治國家強調權力控制;法治政府強調依法辦事、依法行政;法治社會強調人權保障、社會自治。
二、我國法治社會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
自依法治國戰略實施以來,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建設已有了一定基礎,但法治社會建設仍是一個短板。法治社會建設存在的問題可歸納為兩大方面:
(一)法治精神的全面缺乏
一些領導幹部缺乏法治思維,濫用行政權、司法權侵犯公民合法權益;尤其是強勢群體帶頭違法對法治精神的破壞極大;部分群眾「信訪不信法、信官不信法、信鬧不信法」;全社會「敬法」氛圍淡薄,鑽法律空子、「法不責眾」心態普遍。
(二)現行普法模式的落後和低效
實施普法已近30年,但從基層反映看,當前的普法模式仍舊偏向於單向的法律知識「灌輸」,並且普遍存在著形式主義做法,嚴重影響普法的實效。
三、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路徑
(一)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1.抓「大」和抓「小」並舉,培養全民法治意識
首先,抓「大」,即注重黨員領導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的法治思維、法治信仰的培養。這是全民守法的前提和關鍵。其次,抓「小」,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進中小學課堂和教材。
在普法中要區分兩個重點:對公民普法要以樹立依法維權意識為重點;對公職人員普法應以嚴格依法為重點。
2.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形式(針對以往普法的方法單一、形式主義問題)
首先,注重「參與度」與「互動性」。讓公眾參與法治各環節,在互動中放大宣傳教育效應。其次,從宣傳方式看,由單向灌輸向「整合性」「創新性」方式轉變。「整合性」即把普及法律知識與培育法治信仰、法制宣傳與法治實踐、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有機結合,重視法治示範創建活動。「創新性」增強新媒體作用,以多元、靈活方式創新普法的形式和內容。
3.以剛性約束培育法治精神
除了宣傳倡導,還須依靠剛性的約束機制和信息化手段。如通過公正宣判和以案說法等制度設計形成對全社會的威懾力和正向引導,培養全民守法意識。
(二)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
依法治理是改進社會治理方式的內在要求,法治化程度越高,社會治理越接近善治。
首先,在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各領域深化依法治理。旨在支持各類社會主體依法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其次,發揮社會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依法治理不僅要依據法律法規,也要依靠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即硬法和軟法並用。
再次,發揮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以一個自然段的文字來闡述社會組織如何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三)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
為使公民信法、守法,就須以好的服務使民眾親法。為此要加強民生領域法律服務,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體系,從服務層面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四)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
首先,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為最大限度預防矛盾發生,要完善兩個機制:重大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完善民主決策的法定程序機制。為了最大限度把矛盾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要創新和發揚「楓橋經驗」。其次,充分發揮不同糾紛解決制度的優勢。如發揮人民調解的民間性、成本低、方便快捷等特色;發揮仲裁的中立性、保密性和專業性特點。再次,建立完善各種糾紛解決制度的有機銜接、相互協調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和網路來強化糾紛解決的效果。
總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有豐厚的法治土壤,其中應蘊藏著全民知法、信法、用法、守法的養料,這就是我們要建設的法治社會。
❽ 如何培養依法治國的觀念
(一)進行普法教育
要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必須採取多種途徑和靈活多樣的方法。1998年教育部關於「兩棵」課程設置意見中提出,「法基」課通過讓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理論觀點和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基本的法律基礎,理解憲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基本規定,理解和實踐十五大報告中提出的「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提高對法的重要性的認識,從而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根據這一規定,在實際大學教育中則要堅持高校的普法教育。現今高校課程中也幾乎都沒有法律基礎課,但在開展普法教育及開設法基課程時,應注導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今雖多數高校均已開設法律課程,但由於是公共課,課時少,學生多不加以重視,許多學生只求在期考中成績合格,這與當初教育部關於設置此課程的初衷相違背。作為一名法學教師,筆者從「教「這方面談談在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的幾點建議。第一,教學內容選擇:如前所述,法基課屬大學課程中的公共課,課時少因此在教學中,法學內容的選擇尤為重要。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與需要,有針對性地突出重點,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應講授與學生有一定聯系的部門法,如民法、刑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等,由干與學生密切相關,因此也容易提高學生興趣,增強普法效果,從而也使學生通過普法教育了解法律,值得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第二點即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往的普法教育,法學教師多採用講.授這一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上課提不起精神,更不用說去努力學習法,以法保護自己。因此,加強對教學方法的改進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在教學中因採用多種方式方法,比如課堂討論,多進行案例分析,結合錄像等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使普法達到我們所要達到的效果。
(二)多組織學生進行與法律有關的活動
只是通過開設法基課程,進行普法教育,不足以使學生真正提高法律意識。普法教育畢竟過於抽象,要真正喚醒學生的法律意識,應採取一些更具體,更行之有效的辦法,針對大學生年齡及性格特點,把法律意識的培養同組織活動相結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里,筆者談幾個這方面的建議。1、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法庭」活動。學生通過自己模擬法官、律師、檢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把我國一些訴訟法程序掌握,也通過模擬對犯罪分子的審判,對旁聽的學生起到震懾作用,提高他們守法的警惕性,從而自覺守法。2.組織一些有關法學方面的知識智力競賽,如前所述,我們的法學課程由於課時少,在教學;中,我們只能採用「少而精」的方法,在部門法選擇上,磨刀能控與崇全有密切共連的幾門部門法,但中國法學精深,我們要全方位了解我國法律,從而更全面提高我們的法律意識。則可通過開展以「某法」為主題展開知識智力競賽,學生通過這一活動,能主動去學習合同法內容,提高學法興趣,何樂而不為。第三,可組織學生去法院旁聽。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很多是課一堂——宿舍——食堂三點一線,大學生涯極為枯燥,通過組織學生去校外分聽法庭審理,能開拓視野,也能深入社會,了解社會的某方面,從而使學生能更深切地體會到用法律保護自己的重要性。另外,對於現今社會上的一些著名案例,諸如「胡長青受賄案」、「遠華特大走私案」等一些重大復雜案例,可組織學生看錄像,或請有關辦案人員或著名法學專家來校開講座,既能讓學生了解時事,也能更深切體會法律的權威,樹立「法大於權」的論點,從另一層面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最後,要徹底培養學生法律意識,轉變大學生某些錯誤觀念,也要重視提高大學生的文化思想道德水平,特別要同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結合起來,一個人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就為其法律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主觀要件。(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大學生法律素質,並把法律素質作為現代人素質的主要方面。大學生是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骨幹力量,不學法,不懂法,沒有相應的法律知識.就不適應時代需要。因此,我們應努力提高法學教學質量,真正培養出一批具有全面法律意識的大學生。
❾ 大學生如何增強法治觀念,提高自身法律素養
公民法律素養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准之一。我國高校大學生法律素養如何,將直接影響當前和未來一個階段我們的法制建設,影響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 所謂素養,是指人們在經常修習和日常生活中所獲得知識的內化和融合,它對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處事方式、行為習慣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具備一定的知識並不等於具有相應的素養。只有通過內化和融合,並真正對思想意識、思維方式、處事原則、行為習慣等產生影響,才能上升為某種素養。重視大學生的法律素養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要「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推進法制建設」。通過大學法律教育,使大學生擁有較高的法律素養和較強的法治文明意識,這對於提高全體國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對於貫徹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動我國法制進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必須看到法律教育內化為法律素養的諸多制約因素一是功利性極強的就業至上評價體系。高校擴招後,隨著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加,一些高校為給非法律專業學生擠出更多時間應付各種有利於就業的資格證考試,主動降低包括法律在內的其他軟素質課程的教學與考查標准,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法律素養的提高;對於法律專業學生的法律教育,由於將主要精力放在法律條文的解讀和案例分析上,忽視對個人法律素養起綜合性、潛質性作用的哲學、史學、文學和自然科學等課程和知識的學習,相當一部分法律專業的學生雖然十分熟悉各種法律條文和案例,但法律素養不高。二是泡沫化明顯的法律專業重復建設。近年來,受高校擴招、合並和人才市場需求拉動等多方面影響,法學教育泡沫化傾向相當明顯,不少院校匆忙建立的法律系,師資力量薄弱。一些所謂的法學專家從未參加過法律實踐,對現實法制缺乏感性認識。這些學校本來法學淵源不深,加上法學教師素質不全面,無法引導學生將所學法學知識內化為深厚的法學素養。三是現實社會尚不健全的法制環境。由於我國目前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主法制建設尚待進一步健全,法律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嚴肅性較差,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現象和特權觀念還在一定程度和范圍內存在。大學生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成型成熟期,對外界信息吸收能力強、反應周期短,嚴肅性較差的現實社會法制環境對他們還相當薄弱的法律素養的消解作用也十分明顯。 基於此,提高大學生法律素養的主要途徑是: 首先,高校法律教育要回歸重在素養的本位。即教育和人事部門必須努力破除就業至上的評價體制,要科學定位就業與學業、知識與素養的關系,重建就業與學業並重、學業優先,知識與素養並舉、素養優先的評價體系。高校不可隨波逐流,應堅持獨立的學術精神和辦學理念,消除學術泡沫,始終將素質教育擺在首位,高度重視包括法律在內的各種素養的培養和提高。在法律教育內容的安排上,要更加註重與哲學、史學及其他人文和自然學科知識的融合,更加註重從人類社會文明發展規律的層面來解讀法治文明和法的精神,將法律至上等法的原則融化在大學生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之中,內化為一種素養。 其次,法律文明要對行為習慣起到培育作用。知識內化為素養要經歷一個不斷積累、逐漸形成行為習慣,由自在轉變為自覺的過程。因此,提高法律素養要重視法律文明建設,大力加強法制宣傳,注意借鑒世界先進的法治文明成果和優良的法的傳統,努力營造有益的法治文明氛圍,促進法律知識與法治文明的相互滲透與融合,促使當代大學生養成包含法律素養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再次,法律環境要形成無所不在的外部約束。法律素養的形成並不是封閉的、單向的,而是開放的、互動式的。大學生法律素養的形成與整個社會的法律環境有著十分重要的關聯。為此,一要努力優化法律環境,有法必依,切實維護法律尊嚴;二要十分注重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的運行,真正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不屈服於特權,努力消除司法腐敗。以此,讓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法律許可權內自由自在、超越法律必受制裁的外部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