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王守仁道德經

王守仁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03-11 15:30:26

1. 老子和王陽明,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和成就孰高孰低

老子是道家哲學的開山鼻祖。而王陽明是繼承發揚儒家哲學(心學一派)的翹楚。論其二人的學術地位和影響,還是老子要高一些。

2. 王陽明的傳習錄與道德經什麼關系

王陽明的心學,其實是糅合了儒家和禪宗的一些理論,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懂的。而且按照古文發展的規律,通常是越晚近越好懂。王陽明是明朝人,跟我們只隔了一個朝代,讀他的原文輔以注釋,足以看懂,一般不至於產生閱讀上的障礙。
陽明心學在日本很受推崇,對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形成,功不可沒。但在中國,貌似不受官方待見。

禪宗和道家,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如果只是喜歡道德經,而又困惑於它的玄奧難懂,建議可以從南懷瑾的《老子他說》入個門,而大可不必如此迂迴,從陽明心學走到道德經。

3. 請問王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

王陽明心學和象山學還是很接近的,象山學直接承接孟子,認為道德靠對本心的體證來實現,王陽明的良知和這個很接近,但是第一,王陽明的良知學說把天理、本心、誠意都打通了;第二,王陽明的修行方法是「致良知」,就是說我們其實做每一件事的時候內心都會判斷對和錯,但是出於私慾會壓制內心的判斷,致良知就是讓我們堅持內心的判斷,持之以恆就會讓良知做主;第三,知行合一,能夠做主的良知既是知又是行,所以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心學是屬於唯心主義范疇的,他否認了物質對於心(即精神)的決定作用。但是,這也不能掩蓋他的「致良知」理論的光彩,這是其理論最精彩的地方。

4. 老子說道法自然,王陽明說德在人心.有人追求有人缺失.結果也都算是因果.

道家和心學是共通的。老子道法自然,其實對於人來說是兩個方面。一是人的生活、身體、精神都是在自然界中的,要順應自然界的規律。另一方面是人的思想要順應自然界、順應生活、順應自己的身體,得失都是正常的,有得有失才是符合自然規律。王陽明說德在人心,什麼是德呢?《清凈經》裡面說——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其實,德就是一個人的想法,順應自然的想法。因此,老子和王陽明是理念是共通的。

5.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和老聃的「天人合一」差別在哪兩者有何不同

不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修行至『天人合一』必須的手眼過程。 —— 學一點;辯證一點、做到一點;而成就一點。 老聃的「天人合一」 是 修行的結果目標。(注意:大果報 大成就者不用修行,本身就是 合一 的境界體現)

6. 王陽明如何評價老子的

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7. 我心崇尚王守仁心學,請大家(參透其思想的指教)

王守仁的思想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守仁的重要倫理觀點之一。是他根據孟子的「良知」觀點加以綜合、發展而創立的學說。(語出《孟子.盡心上》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 ,所不慮而知者 ,其良知也。」)
其要點包括:
第一,良知即是天理。在孟子那裡,良知本是一種先驗的道德觀念,是指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而王守仁對此則作了本體方面的發揮,以為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把先驗的道德良知視為代表世界本原的天理,因而良知便成為人人心中不假外求的道德本原。在王守仁看來,良知是是非之心、好惡之心,是判斷是非的唯一標准;良知人人俱在,自聖人以至愚人,無不相同;人人同具良知,人人有個判斷是非善惡的自家標准。因此,他強調,良知就是人人所具有的"心之本體",它先驗地存在於人們的心中,人們依良知而行便會產生正確的道德行為,故而無需向外尋求道德行為的來源。
第二,良知是心之本體。在王守仁看來,良知天理在人們的心中,天理的昭明靈覺就是人心之虛明靈覺。通過它,人們便能很自然地感覺或判斷出人的行為的善惡是非,從而推動良知,並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機能,以善念支配人的道德行為的過程,此即致良知的功夫。由此可見,王守仁的致良知的學說,充分強調了良知在道德修養中去惡為善的主觀能動作用,並使之成為支配人的道德行為的精神本體。
第三,對朱熹格物致知說的改造。朱熹的格物致如說強調知識在人的通德修養過程中的作用,忽視了人心在此一過程中的能動功能。對於朱學的這一內在缺欠,陸九淵曾經表示過嚴重不滿,以為朱學的這一原則實在是支離破碎,並由此而提出自己的新的解釋。王陽明在這一問題上,基本是接著陸九淵的思想繼續前進,如果說有所不同的話,那就是他對朱熹反復強調的格物致知進行了一番新的解釋,即將"物"解為"事",將"格"解為"正"。這樣"格物"便是在意念發動處的件件事情中為善去惡,避開主觀意念中惡的認識,接近善的感覺。這也就是誠意。
王守仁的致知格物其實就是窮究吾心之良知。從而把《大學》的實踐道德思想轉變成自己的"格物致良知"的道德修養論。

2、「心即理」
所謂「心即理」,在王守仁看來,就是不能像朱熹那樣將「心」與「理」分而為二,從而導致「知」與「行」、「學問」與「修養」的分離。為此,他繼承和發揮了陸九淵的思想,認為「萬物皆歸於吾心」,並由此說明進行道德修養只要求之於心,於心上下功夫就夠了。
「心即理」很明顯地體現於王守仁的一個論斷:「心外無物」。也正由此語,他被認為是中國主觀唯心主義的代表人物。「心外無物」一說,與佛家的充滿禪意的一段對話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風動邪?幡動邪?」 「非風動,非幡動,心動也。」「心學」與佛家淵源之深可見一斑。
王守仁「心即理」是注重身心修養的學說。他對格物的解釋是:「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此豈有內外彼此之分哉?在他看來,格物沒有內外彼此之分,因此格物是格心之物,是去其心之不正。這樣,王守仁的格物不是朱熹即物窮理的求知方法,而更偏重於為善去惡的內心涵養,從而使格物與致良知完全吻合起來。
3、「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知行合一」觀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 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他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從道德教育上看,他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說,道德是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范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針對程朱理學而發的。因為程朱理學主張「知先行後」,將知行分為兩截,認為必先「知」然後才能「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為了糾程朱理學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深化了道德意識的自覺性和實踐性的關系,克服了程朱理學「先知後行」的弊病,但是同時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說中的知識論成分。王守仁的觀點雖然有利於道德修養,但忽略了客觀知識的學習,這就造就了以後的王學弟子任性廢學的弊病。這些消極因素也因看到。
王守仁認為,人們不僅應當認識事物的規律性,即應當「知」,而且還應當將這種認識應用於實踐,也就是「行」,只有把「知」與「行」統一起來,實現「知行合一」,才能稱得上「善」。換言之,「知」與「行」應該統一於人們認識事物、遵循規律的全過程。
「知行合一」看似簡單,但要真正做到卻並不容易。在人們的實踐中,普遍存在著兩種錯誤傾向——「知而不行」與「行而不知」。有些人有了方向,卻沒有執著的品質;而有些人可能有執著的品質,卻找不到正確的方向,兩者都難以獲得成功。
有鑒於此,很有必要弄明白如何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
首先,要反對「知而不行」的態度。「知而不行」有兩層含義:一是「知而不能行」,二是「知而不去行」。前者是不能用所學的理論指導實踐,而後者則是從思想上根本就沒有打算去實踐。讀死書、死讀書的「教條主義」、「本本主義」者,往往是「知而不能行」者,只是用讀書來裝腔作勢、裝點門面,為知而知,自我陶醉,自我欣賞或自我炫耀的人則往往是「知而不去行」者。
一方面,我們批評那些「知而不行」者,指出:知識不等於智慧,更不等於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千萬不要走到相反的極端。那就是「行而不知」。
所謂「行而不知」就是僅僅機械地執行,卻沒有弄明白其中的道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人靠經驗成功,卻將一時的成功經驗看成不變的規律。無可否認,經驗很重要,但我們所處的內外環境總在發展變化,如果一味依賴經驗,成功只能是曇花一現。
經驗有時是靠不住的。因此,我們的實踐必須以科學地分析判斷為依據,要克服片面性,要力戒經驗主義和形而上學,要「行」在「知」中,而不是人雲亦雲或盲目蠻干。
造成「行而不知」的原因主要是學習精神、創新精神、團隊精神、民主意識、自律意識缺乏,修正自然也要從這幾方面著手。
要做到「知行合一」,就必須在「學中干」,在「干中學」, 在「知中行」,在「行中知」,在「學」與「干」、「知」與「行」的良性互動中逐步接近真理。也就是說,只有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實踐,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才能實現「行知合一」。
面對瞬息萬變的形勢,我們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大量吸收新知識、新信息,科學分析本行業發展的趨勢,在「知」的基礎上,「行」在本行業的前面。但是,超前要適度,要在「行」的同時不斷學習,讓我們的「行」不至於迷失方向。真正做到 「知行合一」。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因曾築室於會稽陽明洞,學者稱其為陽明先生。浙江餘姚人。 王陽明
王陽明少時也頗有與眾不同之處。據《年譜》記載,陽明原名為王雲,五歲仍不能言,後遇一僧人,說原因在於名字中的「雲」字將一切說破,建議改名。家人取《論語》「仁能守之」之意,更名為「守仁」。陽明十一歲時就能與客人作詩對答。其後在京師就讀,曾問老師說:「何為第一等事?」老師回答說:「惟讀書登第耳」。他卻不以為然,說登第恐怕未必是第一等事,第一等事應該是讀書學聖賢吧。 王陽明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古人將「立德、立言、立功」視為可彪炳史冊的「三不朽」事業,王陽明則是中國古代少有的將這三者合於一身的儒家人物。從立德上看,陽明同那些真誠的道學家一樣,是一個身體力行的道德家,雖命運多舛,但終不移其志;從立言上看,陽明為「破心中賊」,而綜合和發展了朱陸的學說;從立功上看,陽明由科舉登第而進入仕途,他通曉兵法,善於用兵,屢平少數民族起義和王室的叛亂,建立起他所謂的「破山中賊」的功績。 王陽明的學術生涯,是從曲解朱子的格物之說開始的。王陽明連續七日去「窮格」官署里的竹子,不想「勞思致疾」,於是感嘆聖賢太難做了。由此對朱子之學產生懷疑,轉向象山的心學一系。 王陽明的著作經後人不斷的整理,在清代匯刊為《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 陸象山並未把自己的學說稱之為心學。王陽明則明確地表明,「聖人之學,心學也」,把象山之學作為心學的代表。孟子的心性之學對象山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響。象山自己說,他的學說是因讀孟子而得。象山以繼任孟子之學而自居。他發揮了孟子「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者,則知天矣」的「盡心知性知天」的思路。 孟子講心,都是人皆有之的個體之心。如果心只是個體之心,象山對心的概念進行了改造,把人皆有之的個體之心,發展為不隨時間和空間變化的「同心」。 「心,只是一個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載聖賢之心,下而千百載復有一聖賢,其心亦只如此。心之體甚大,若能盡我之心,便與天同。為學只是理會此」。 王陽明繼承了陸象山的同心說,他也同樣強調心的普遍性。「理一而已矣,心一而已矣,故聖人無二教,而學者無二學。」
編輯本段學說內容
心即理
「心,即理。」 心即理,理又作何解呢?王陽明則對此作了詳細的解釋。他認為,所謂理也就是心之條理,發之於親則為孝,發之於君則為忠,發之於朋友則為信。可見,理也就是儒家的倫理。由此,陽明還把理等同於禮,作為儒家倫理具體體現的禮,也就是理,或者說也就是天理。把理作倫理性的解釋,心學家與道學家是相同的。 心即理的命題,使作為一個知覺器官和思維器官的心,成為一個與具有倫理含義的義理之心。在心學家看來,因為心本身就包含著義理(倫理),所以首要的問題並不是道學家所說的格物窮理,由外而內,而是如何「發明本心」,由內而外,把人人同有的義理之心發散於外,付諸實踐。
心外無物
「心外無物」 為了說明儒家倫理是根於人心的,其根據在於內而不在於外,「萬物皆備於我」,心學家還提出了「心外無物」的命題。為了說明「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象山和陽明各有一個在哲學史上著名的比喻:鏡中觀花和岩中花樹。 有一天,象山問學生徐仲誠他:「《孟子》領會得怎樣了?」仲誠答:「如鏡中觀花。」意思是在說自己還並不清楚。象山說:「我看也是這樣。」他認為仲誠說「鏡中觀花」別有含義,說明仲誠已經領悟了。過了一會兒,仲誠問《中庸》的要旨在哪裡?象山說:「我給你說的是內,你卻說外。」 批評徐仲誠只知外不知內。 象山對於鏡花的理解,正如心與萬物。萬物並不是獨立於心而自在,而是由心發育出來的。因為心本身具有天理,所以由人之本心出發而看待萬物時,萬物莫不具有此理。 王陽明則用「岩中花樹」的比喻來說明相似的道理。 王陽明游南鎮,一個朋友指著石頭中的花樹,問他說:「你說天下沒有心外之物,那麼這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和我心有什麼關系?」 王陽明回答說:「你見到這花之前,花與你的心各自寂靜;你來看此花時,花進入我們的內心,此花便在心頭顯現出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岩中花樹對於心來說,其存在本身及其意義的被確認,在於花在人心中的顯現。 心外無物的觀點,是對心即理的進一步發揮,也是對心即理的進一步論證。通過此論證,可以得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義「的結論,為心學接下來所提出的道德學說作準備。
致良知
程朱的性,負載的是理,那麼陸王的心,負載的是什麼?是良知。 心學家以良知作為人性本善的證明,以良知的蒙蔽或污染作為後天之惡的來源,以發明本心或致良知作為復心的具體方式。 象山認為,人的本心(即良知)是至善的,後天的不善來自於兩個方面:其一是物慾對於本心的污染,這種說法和道學一系的觀點一樣。其二是本心的「放失」,人心只向名利上求索,故而失掉了人之本心。名利實際上也可以說是一種物慾。 人心先天是本善的,後天雖然受到污染或「放失」,但人先天之善是可以恢復的。在象山看來,恢復的方法就是發明本心。發明本心,就是使每個個體都自覺認識到自己的本心是善良的,每個人都有成賢成聖、明德求善的自足的根據,率性而行,則無有不善。象山有時也按照孟子的說法,把發明本心稱作求其放心,其意為通過修養尋找回放失的本心。 要發揮自身先天的善性,就要把自身內在的善性付諸於道德實踐,外化於心外的事物。
知行合一
在心學家看來,當時的社會倫理道德問題的病症,在於人們缺少道德實踐的勇氣,能知而不能行。儒家的倫理及其道理在聖賢留下的經典中說得真切明白,所以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去書冊上體認儒家的倫理,而在於把儒家的倫理用之於道德踐履。象山把儒學的實踐工夫稱之為尊德性,陽明則以知行合一論之。 《中庸》中有「尊德性而道問學,極高明而道中庸」之說,象山之學強調尊德性的一面,即強調道德的實踐,朱子則強調道問學的一面,強調對於倫理的認識。在象山看來,由於人的本心是善良的,聖賢教人做人的道理也是清楚明白的,雖然人的本心在後天會受到污染或放失,但只要人能夠認識到其本心中的善性,加以發揚和擴充,以之為指導去做事,就能夠行善而不作惡。所以,道德修養的功夫,不在於向書冊以及外在事物上求索,而在於向人的內心深處發掘。基於此,象山批評朱子的為學方法是「支離事業」,學生從中得到的只是關於儒家倫理以及聖賢言語支離破碎的知識,而在道德實踐上卻無甚益處。象山的批評點到了道學一派的要害所在,正象後人所諷刺的那樣,「孔子之言盈天下,孔子之道未見行」。在朱子一系中,儒家的學說發展成為一種學問和知識,為學變成了做學問,而不是和個人的道德實踐結合在一起的實踐之學。 心學家們認為朱子學派把知與行割裂開了。象山的心學則強調了道德踐履的一面。不過有一個問題,人雖然在先天本性或本心上是純善而無惡的,但是人性或人的本心在後天上既然已經受到污染,那麼發明本心,率性而行,如何能保證自己的行動是符合倫理的呢?顯然,象山之學在道德實踐中有流於自然放任的「危險」。 於是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解決以上兩問題。在他看來,朱子與象山的錯誤,都在割裂心與理。朱子是把理與心為二,象山則是把心與理為二,知行合一則可使心與理或理與心合而為一。 陽明強調知與行合一,但對於知的解釋,卻不同於朱熹。他從心學的立場上給予解說。他認為,與道德實踐相對應的知,並不是對於外在事物之理的認識,而是對於引起或指導道德實踐的主觀意念的剋制與省察。知行合一,就是「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萬一有不善之念,就將不善的念徹底克制掉。王陽明把「一念發動」的促使行為的意識,納入道德實踐的范圍,道德修養從道德行為本身擴大到道德意識,這是道德主義發展到極至的一種表現。 前面講過,象山認為人之所以在後天有惡,根源在於善良的本心為物慾所害,那麼若想恢復先天的本心,就要存心而去欲。這同道學沒有太大的差別,同樣是受到佛家禁慾思想的影響。
具體修養方法
具體的修養方法,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居敬存養。按王陽明的解釋,「居敬」便是存養工夫,亦即「存養此心之天理」。第二是省察克治。道德修養先是反省思誠,識得病根所在,接著要做真實切己的「克己」工夫,克除人慾,這也就是「破心中賊」。第三是事上磨煉。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識還必須在具體的道德實踐中得到實際的運用和體認,例如在事親上才能真正體會什麼是孝,在事兄上才能真正體會什麼是悌。

8. 王陽明能否有資格和孔子並稱為「聖人」

在我們國家的的歷史上可以被稱為聖人的人不多,能被成為聖人的人一定是道德品質都很高,而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有偉大成就的人。

而王陽明也是有著自己遠大理想的一個人,他創立了自己的學派「心學」,「心學」自從創立以來也影響了很多人,被他們當做看世界,看自己的真理。在中國歷史上,王陽明一直都是一個在立德,立功,立言上沒有爭議的有著巨大成就以至於不朽的人。同樣的,許多被王陽明的思想影響的人他們也是歷史上推動歷史進程的人物,而且王陽明的思想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國人,還有日韓,他們至今都在推崇王陽明的思想。所以王陽明也是一個可以被稱為聖人的人。

9. 是否推薦讀王陽明對此人有何評價

技術類、理工類的人王陽明的心學特別"知行合一"是最好的哲學指導思想;從事管理和文科類的人《道德經》和《易經》特別是"一陰一陽謂之道"是最好的哲學指導思想。
為什麼這么說呢?技術類、理工類的人思維相比較而言,說難聽點比較直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一根筋,咱們舉做產品為例來說。你做產品目的不就是為了更工具、更簡單、更實用、更便捷、更直接、更便利嗎,但是往往你做出來的產品更復雜、更麻煩、更不好操作、更要專業、更不便利,如財務軟體什麼金蝶、用友、管家婆是實現了電腦入賬電腦做賬確實方便,但是這些軟體對於大多數公司財務人員來說,它連基本的報表都實現不了,報表還要手工做,你能導出來的報表不是這不合適就是那不合適,最直接的就是沒財務基礎的老闆壓根就看不懂,報表是給老總或者老闆看的,你要逼他們去學財務?所以知行合一就是技術類、理工類最好哲學指導思想,因為你想什麼和你做什麼要一致,你想要達成什麼目的和你做的產品要一致,你做的產品要和客戶真正需求要一致。
文科類和管理類最好的哲學為什麼是《易經》和《道德經》,特別是一陰一陽謂之道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你大多是和人在打交道,人的變數極大,所以要常常換位思考,員工換位到主管去思考工作以獲得提升自己,主管要換位到員工去思考自己做員工最需要什麼,員工要換位到老闆去思考要解決什麼問題,老闆要換位到員工去思考最需求什麼,公司要換位到客戶思考客戶最需求什麼去獲得利潤,員工和主管是陰陽,換位思考後轉變是"道",員工和主管能齊心協力了,這個就是管理之道,員工和老闆是陰陽,,換位思考後轉變是"道",員工和老闆都滿意了這就是經營之道,公司和客戶是陰陽,,換位思考後轉變是"道",這就是商道。
王陽明很牛,龍場悟道之後見鬼捉鬼,遇佛殺佛,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向披靡。你悟道了你也是王陽明,你也是佛,至於你是誰的王陽明,你是誰的佛,那取決於你的道是不是更簡單,更實用,更直接,更得利。

10. 《道德經》和王陽明的理念大致相同嗎有何依據

《道德經》和王陽明的理念怎麼能相同呢?《道德經》主要是講道法自然,崇尚自然之理。而王陽明的理念是知行合一,王陽明也是理學的開拓者。老子和王陽明的理念一個是唯心主義,一個接近了唯物主義。兩者不僅沒有相同,幾乎還是對立的。

老子的《道德經》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注重的是自然和社會發展的規律,遵循道法自然。道即為自然之道,也是自然之理。何為自然之理,就是宇宙和自然的變化,花落花開、晝夜更替、春夏秋冬四季變換,都是自然之理。

雖然還不是純粹的唯物主義,但是在那個以儒學和老莊思想為主導的封建社會,已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王陽明是理學的開創者,理學影響了明朝的哲學觀。理學講究事實根據,反感編造和杜撰。所以王陽明和道德經有本質的區別,並沒有相同之處。

熱點內容
公證全國統一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21:43:05 瀏覽:263
在新婚姻法之前結婚證嗎 發布:2024-11-19 21:28:30 瀏覽:821
婚姻法21這條屬於 發布:2024-11-19 20:42:30 瀏覽:938
瑞達行政法補充講義 發布:2024-11-19 20:36:23 瀏覽:551
新合同法以什麼為指導制定 發布:2024-11-19 20:34:37 瀏覽:295
女法官p 發布:2024-11-19 20:11:24 瀏覽:269
新鄭律師援助 發布:2024-11-19 19:04:40 瀏覽:708
印刷廠裝訂車間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19 19:03:11 瀏覽:247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由規定 發布:2024-11-19 18:48:34 瀏覽:987
24條婚姻法北京電視台 發布:2024-11-19 18:48:29 瀏覽: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