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立法程序需要時間
⑴ 請問法律草案到正式頒布法律一般需要多少時間
一般從提案到頒布,至少要兩年。
法律分析
法律草案,有關立法的倡議列入議事日程後,提交立法機關審議和表決的法律原型。進行立法,首先必須提出立法議案,在提出立法議案的同時不一定也提出法律草案。在實際工作中,具有立法提案權的機關或人員,在提出立法議案前,往往對有關問題作了詳盡的調查研究,並同有關方面進行了協商討論,從而在提出立法議案的同時就提出相應的法律草案。另外,法律草案可以由有立法提案權的機關、組織或人員起草,也可以由沒有立法提案權的機關、組織或人員起草。提出法律草案並不是立法的必經程序。在立法程序中,法案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實際上立法活動主要是圍繞著法案展開的。法案是指有提案權的主體向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所提出的有關制定、修改和廢止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建議,包括法律案、行政法規案、地方性法規案、規章案等。法案一般包括有關草案,其中法律案應當包括法律草案。也就是說,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提出法律案的人必須提出有關的法律草案。法律草案修改稿和表決稿都屬於法案。提出法案的主體稱為提案人。法案有時候稱為議案。法案不等於立法建議。任何公民和組織都可以提出立法建議,但是只有法定的提案人才可以提出法案。法案也不等於提案,法案是提案的一種。提案還包括罷免案、質詢案等。比如參加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不僅可以依法提出有關制定、修改或廢止某個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提案,還可以提出罷免有關機關領導人的提案和質詢有關國家機關的提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第五十七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50年6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同時廢止。
⑵ 立法寫進規劃到立法需要多久
立法寫進規劃到立法需要多久沒有確定的時間。
對老百姓有利回的法是很難答出台的!
「立法」(Legislation),一般又稱法律制定。西方國家的學者對立法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古代中國與現代意義上的立法含義也有所不同。立法通常是指特定國家機關依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者認可反映統治階級意志,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的活動。
⑶ 為什麼立法程序要那麼繁復
立法,是指特定國家機關依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者認可反映國家和人民意志,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的活動。
政府立法,通常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規、規章和起草法律草案、地方性法規草案的活動。
九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於2000年3月15日通過的《立法法》,是規范立法活動的基本法律,對政府立法活動作了原則規定。
國務院根據《立法法》於2001年11月16日制定的《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和《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專門就行政法規、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程序進一步作了具體規定。
政府立法在我國也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
1954年制定的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唯一機關。因而,當時國務院沒有立法權。
1975年和1978年制定的兩部憲法,都沒有突破1954年《憲法》關於立法許可權的規定。我國行政機關獲得立法權,是自1982年開始的。
1982年《憲法》第89條第1項規定,國務院享有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的職權;第90條第2款規定,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發布規章。
經過1982年和1986年兩次修改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賦予了有關地方政府的立法權。
該法第60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2000年公布的《立法法》第9條還規定國務院可以根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授權進行立法,第71條明確了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國務院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制定規章的權力。對於政府能否立法的問題,《立法法》進一步從制度上作了回答,該法第2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制定、修改和廢止,適用本法。」「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根據這一規定,我國的立法包括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制定行政法規和規章的活動,行政法規和規章都屬於法的范疇。
現行《憲法》和上述有關法律的規定,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統一原則下的多層次立法體制,明確了政府立法在我國立法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結束了在政府立法問題上的爭論。
下面是政府立法的原因。
我國之所以賦予有關行政機關立法權,主要是為了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同時也考慮到我國地域廣大,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很不相同的實際情況。
中國憲法規定了國務院享有制定行政法規的權力,這就是政府立法權,即政府立法權。
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對國務院以特別授權形式賦予的立法職權,為授權立法權。按照這種解釋,以立法活動的方式或者立法職權取得的方式來劃分,前者為職權立法,後者為授權立法。
這種觀點的理由是,因為前者的立法職權是由憲法規定的,因此屬於職權立法;因為後者的立法職權是通過立法機關具體授權取得的,所以屬於授權立法,這種解釋並沒有從立法權的本原上證明權力機關的立法權與行政機關的立法職權之間在性質或本質上的差異。
在社會主義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這是人民主權原則的具體體現。人民代表大會由人民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人民將自己的主權權力、特別是廣義的立法權通過憲法授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則以憲法的形式記載了人民的最高權力--國家立法權,並通過國家立法權的行使來反映、匯集和體現全體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高意志。
在這個過程中,人民、人民主權和國家立法權在憲法的理論邏輯上達到了高度的一致。
從立法權與人民的關系、人民主權原則對立法權的要求以及國家權力的分工來看,憲法對全國人大立法權的規定只是一種人民主權權力的記載,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固有屬性的必然表現形式。
根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原理,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2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惟一機關。"
1975年憲法第17條和1978年憲法第22條均規定,制定法律屬於全國人大的職權。
從1954年到1978年的三部憲法,都沒有賦予國家行政機關以政府立法權。
這些事實表明,本原意義上的立法權屬於也只能屬於人民及其代表者--人民代表大會。由於行政機關並不直接由人民產生,而是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因此人民的主權權力並不直接授予行政機關。行政機關的立法職權來自於實行代議制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需要通過憲法或法律的授予。
下面是立法產生的原因:
界定立法權,是因為其創立之初,為了區別政府的不同功能--法律的創制、法律的執行和法律的適用(裁決)--而把創製法律的權力稱為"立法權"。
立法權概念的正式確立,是以政府職能區分的需要及其現實運作為前提的。在專制集權的政體下,君主實際上集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和任免等權力於一身,國家職能沒有明晰分工,國家權力無需明確區分,因此,"立法權"概念就沒有產生的現實基礎。
"政府有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種職能,這一現代觀點是在許多世紀間慢慢衍發起來的。"
這些職能范疇今天構成了我們思考政府結構及其運作的基礎;
這些觀念首先是在17世紀英格蘭被人們明晰地領悟,而今天仍然在形成的過程中。
英國學者維爾教授認為,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曾經將政治科學分為立法科學和政治學或者政策,但這不是以分權為前提來界定立法權概念的理論。
在17世紀的英國,國王與議會之間的激烈斗爭,使立法和執行的功能、立法權和行政權之間的區別更明確地提出來了,隨著政府的基本司法職能的再劃分,人們看見了這兩種權力。
西方的布丹、哈林頓、洛克 、孟德斯鳩、漢彌爾頓等人,都對分權理論的提出、發展和完善做出了貢獻。由上可見,立法權主要是一個國家政體結構意義上的概念,它的存在以分權學說和分權制度為前提;
它的歸屬以立法機關為主體;
它的功能既包括立法,也包括議決預算、監督、調查、宣戰媾和、質詢、彈劾等。
現代立憲實踐表明,大多數國家的憲法都對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用了同樣或相似的詞語予以表述,規定了各機關的分工和這些權力的憲法性質。
從權力的本原來考察,現代國家制定法律的權力由或主要由民選的代表機關來行使,執行法律的權力主要由行政機關來行使,裁判法律的權力主要由司法機關來行使,這是一種合理的科學的權力分工。
權力分工的合理性與合法性的理性基礎是主權在民,即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且來自人民。
政府立法在社會主義新時期下必要性
根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立法權主要歸與國家的權利機關,即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但是,在現實中權利機關的立法往往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所以政府立法就成為立法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一,立法機關的能力有限。現代立法的內容,有很多是涉及專門性、技術性很強的立法,立法機關的議員具有各種復雜的專門技術知識者不多,如果由他們來制定技術性很強的法律,難免不成為外行立法,以致使所制定的法律得不到切實而有效的實施。
其二,立法機關的時間不夠。立法機關不可能成為"萬年國會",終年舉行會議,而須按會期或法定條件舉行常會或非常會,這樣,其會期制度下的集會時間必然有限。
其三,彌補立法機關"骨骼式立法"的不足。由於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復雜多變,許多立法不得不只規定某些一般原則和主要條款,以留有充分的餘地容納各種應由法律調整的事項。骨骼式立法的優點是它能使法律具有較大的穩定性、包容性和適應性。
其四,應付緊急情況的需要。"在一個現代國家中,在許多場合有採取立法行動的突然需要。對於許多這樣的需要,委託立法是惟一方便的甚或是惟一可能的應付辦法。" 一個國家有時會碰上天災、戰爭、動亂、經濟危機等緊急情況,靠立法機關依立法程序按部就班地制定法律來應付這些緊急情況,往往由於民主程序繁復冗長,缺乏應變能力,等法律制定出來後,早已時過境遷。而委託給行政機關一部分立法權,由於行政機關立法具有針對性強和便捷快速等特點,就能有效應付國家發生的緊急情況。
其五,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立法程序繁瑣,修改和補充也很不靈活,這種僵硬的立法機能,難以滿足社會發展變化的需要。而政府立法,不僅便於制定,而且可以經常根據需要加以修改、補充,直至適應需要為止。政府立法機能的靈活性,既能夠補充立法機關的立法缺陷,又能及時調整已經發生變化了的社會關系,保證立法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⑷ 立法程序的中國立法
1) 立法機關
我國《憲法》第58條規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人大常委會是人大的常設機構,在人大閉會期間行使國家權力。具體地說,它有權解釋憲法、法律並監督其實施;有權制定和修改應由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法律;有權對人大制定的法律加以補充和修改,但不得違背其基本原則和精神。一般地說,基本法律,如刑法、民法等的制定權都應由全國人大行使。全國人大常委會音向全國人大負責並報告工作,接受人大的監督。全國人大有權否決全國人大常委的不適當的立法和決定。
2) 立法范圍
從原則上講,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是沒有邊界的,但在立法實踐中,國家也將某些事項交給政府制定行政法規。根據2000年3月15日通過7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下列事項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1)國家主權事項;(2)國家機關的產生、組織和職權;(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4)犯罪和刑法;(5)涉及公民權利自由的事項;(6)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7)民事基本制度;(8)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稅收、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9)訴訟和仲裁製度;(10)必須由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從實踐來看,「必須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大體包括:(1)有關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及其利益的事項,如《行政訴訟法》等;(2)有關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制度方面的事項,如《兵役法》等;(3)有關國家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等事項;(4)凡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認為應該由它立法加以調整的事項。我國《立法法》同時還規定,上述第8項涉及經濟基本制度方面的「部分事項」,全國人大可專門授權國務院「根據實際需要」、「先制定行政法規」,但不得涉及「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
3)立法程序
(1)提案。全國人大主席團、常委會、各專門委員會、全國人大各代表團或30名以上代表,可以向全國人大提出議案;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向全國人大提出屬於自己職責范圍內事項的議案。
(2)審議。代表團或30名以上代表聯名提出的議案是否列入議程,由大會主席團決定,或者先交有關委員會審議後再根據審查意見決定是否列入議程。由人大主席團、常務委員會、其他中央國家機關提出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交各代表團審議,或交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後提出報告,再由主席團決定交大會表決。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議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提交常委會會議審議,或先交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是否提交常委會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經法定程序審議後決定提交全國人大會議審議的法案,應當在會議舉行前一個月將法律草案發給代表,必須由人大常委會或提案人向人大全體會議作說明。在各代表團審議過程中,提案人應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有關組織和機關應當根據代表的要求介紹情況。
(3) 通過。全國人大審議的議案,凡未在審議過程被提案人撤回或經主席團決定停止審議的,都要進行表決,「由全體代表過半數通過」,憲法和憲法修正案須經全體代表2/3贊成方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議案,由它的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4)公布。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案,皆以國家主席令形式公布,並同時宣布生效時間。 (1) 行政立法體制。根據我國《憲法》、《立法法》和《國家機關組織法》的有關規定,我國的國務院,國務院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省會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經濟特區的政府,都可根據其職責范圍制定行政法律規范,發布決定和命令。這就是我國多層次、分等有序、嚴密統一的行政立法體制。
(2) 國務院及所屬部門行政立法的范圍。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可以就下列事項制定行政法規:①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②憲法第89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職權的事項;③全國人大授權的事項。憲法規定的國務院的職權,范圍明確的有17項,外加沒有邊際的「其他」事項,因此說,除了前述應當由國家立法調整的所有事項,都可以由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予以規范。簡單地說,國務院的行政立法包括執行性立法、職權性立法和授權立法。
(1) 行政立法程序。行政立法程序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制定、修改、廢止行政法律規范的秩序和步驟。不象國家立法程序那麼復雜,比較簡便靈活。根據《立法法》第57—— 62條的規定,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應當遵循如下程序(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程序,由國務院規定):
①規劃、立項和起草。國務院法制機構應在綜合各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編制具有指導性的年度計劃、五年規劃乃至十年規劃報國務院批准執行。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立法法》第57條規定:「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組織起草」。相應的,國務院部門規章也應由部門組織起草。「組織起草」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
②論證和聽證。「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這是強制性的,必須遵循。
③審查和修改。根據《立法法》第59條的規定:「行政法規起草工作完成後,起草單位應當將草案及其說明,各方面對草案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和其他有關資料送國務院法制機構進行審查。」(審查內容見教材)
④審議和通過。行政法規起草、審議之後,就進入正式會議審議的階段,由國務院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審議決定。部門規章應當經部務會議或者委員會會議決定。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制定不同於一般的行政決策,不是由首長個人說了算,而應當以少數服從多數決定。
⑤簽署和公布。行政法規審議通過後要「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並應「及時在國務院公報和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刊上刊登」。部門規章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並及時在國務院公報或者部門公報和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刊上刊登。
⑥備案和接受審查。根據《立法法》的規定,除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其他所有的法規、條例和規章都「應當在公布後的30日內」報送有關機構備案。行政法規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並接受審查,如果不適當可以撤銷;部門規章的撤銷由國務院審議決定。 根據憲法和有關組織法的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省會市、自治區首府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經濟特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執行國家、上級法律法規的需要制定和頒布地方性法規,並報全國和上級人大常委會備案。相應級別的國家行政機關也可以根據執行法律、法規和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地方性法規的需要制定行政規章和補充性、執行性規則或實施細則,並報國務院和上級行政機關批准或備案。
不同級別的民族自治地區,還依法享有與其行政級別相當的自治立法權。
特別行政區在不違背全國人大為之制定的基本法的前提下,享有完全自主的立法權。 第一, 我國立法機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工作。
第二, 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與其常設機構分享立法權,既保證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又能保證經常性的立法活動順利進行。
第三, 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法律的解釋權和執行法律的監督權使法律的解釋和適用與立法的本意保持一致。
第四, 國家立法、行政立法、地方立法、民族自治立法和特別行政區自主立法有機結合,構成了完備的立法體系。
⑸ 在中國立法有哪些環節得怎麼開始經過哪些怎麼樣才能成為法律
程序是民主的保證。合理、完善的立法程序,是提高立法質量的重要保證。根據立法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的基本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審議、法律案的表決、法律的公布四個階段。
(一)法律案的提出
1.有權向全國人大提出法律案的主體。有權向全國人大提出法律案的主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有關國家機關,即全國人大主席團、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大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二是一個代表團或者30名以上代表聯名,也可以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人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議程。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法律規定上述兩類主體可以直接向全國人大提出法律案,在實踐中,屬於全國人大立法許可權范圍的基本法律的制定,一般都是在全國人大舉行會議之前,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經過常委會審議後,再提請大會審議。實踐證明,這一做法對提高立法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立法法明確規定,向全國人大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可以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經常委會會議審議後,決定提請全國人大審議。
2.有權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法律案的主體。有權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法律案的主體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有關國家機關,即委員長會議、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常委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如果委員長會議認為法律案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可以建議提案人修改完善後再向常委會提出。二是常委會組成人員十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委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不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的,應當向常委會報告或者向提案人說明。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⑹ 全國人大立法程序大致包括哪幾個環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一般要經過四個階段:
1、提出立法議案。
2、審議立法議案。
3、表決和通過立法議案。
4、公布法律。
(6)中國立法程序需要時間擴展閱讀
地方性法規的制定程序是:享有立法提案權的有地方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時的主席團、常務委員會、本級人民政府和代表(3人以上附議),由主席團提請大會討論,並經全體代表過半數通過。
通過的地方性法規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立法原則的指導和規范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立法工作,是一項規模巨大的社會工程。
如何保證不同種類、不同立法部門所制定的法律、法規在目標方面具有一致性,在調整范圍方面互相配合協調,構成一個完整的法律、法規系統,充分發揮其系統的整體功能。
如何避免各級各部門的立法機構或參與立法的機構為本地區或本部門的利益而爭奪權利,逃避義務,如何保證立法在全國范圍內的統一性,具有預測性和相對的穩定性,有一些指導思想和普遍遵循的原則是必要的。
一些學者曾從理論上對此進行過探討和研究。
例如有人認為中國的立法的指導思想應該是五個有利於:即有利於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有利於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有利於發揮各立法主體的積極性;有利於法律的貫徹實施;有利於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
有的學者認為,立法的原則應包括民主、公開、公正、權力義務相一致等。
也有的學者認為,立法原則還應包括中央和地方分工負責、配合協調、新法優於舊法、上級法優於下級法、立法監督等。
但是目前這些討論還限於研究階段,到作為普遍遵循的原則還有相當的距離,還需要作大量的工作。
⑺ 中國立法程序存在哪些問題
立法主體的專業性過強、民眾參與立法機會小、參與的范圍過窄、民眾監督體制不健全等等。
⑻ 我國的立法程序
我國的立法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審議,法律案的表決,法律的公布四個階段。
1.法律案的提出
(1)有權向全國人大提出法律案的主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有關國家機關,即全國人大主席團、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大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
(2)是一個代表團或者30名以上代表聯名,也可以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人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議程。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2.法律案的審議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法律案的主要程序:一是在會議舉行前一個月將法律草案發給代表,以便代表進行認真研究,准備意見;
(2)二是在大會全體會議上聽取提案人作關於法律草案的說明;
(3)三是各代表團全體會議或小組會議對法律草案進行審議;
(4)四是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對法律草案進行審議,提出審議意見,然後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對法律草案進行統一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結果的報告,並提出法律草案修改稿。
3.法律案的表決
(1)列人全國人大會議審議的法律案,經法律委員會統一審議提出的法律草案修改稿,交各代表團進行審議,然後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建議表決稿,由主席團提請大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2)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法律案,經法律委員會統一審議提出的法律草案修改稿,交常委會進行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建議表決稿,由委員長會議提請常委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4.法律的公布
法律的公布是立法的最後一道工序,是法律生效的必要條件。經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簽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載明該法律的制定機關、通過和施行日期。
法律簽署後,及時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和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登。在常委會公報上刊登的法律文本為標准文本。所謂標准文本,就是凡發現各種法律文本之間不一致的,均以常委會公報上刊登的法律文本為標准,以維護法制統一,保證法律的正確貫徹實施。
(8)中國立法程序需要時間擴展閱讀:
根據中央國家機關起草法律草案的實踐,法律草案的提出形成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立項,作出立法決策。自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以來,每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五年立法規劃,每年還制定年度立法計劃。通過制定立法規劃和立法計劃,將需要制定法律的項目列入規劃和計劃,並列明提出法律草案的大致時間。立項是作出立法決策的重要形式。
2.建立起草班子,開展起草工作。立法列項後,根據提出法律案的時間要求,承擔起草任務的機關或部門即著手起草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建立或指定專門的起草人員,組成固定或相對固定的起草工作班子。起草班子一般由來自於與立法事項有關的領導、專家和實際工作者組成。
3.進行調查研究。開展調查研究,是法律草案起草工作的重要方面。調查研究的形式包括召開各種座談會、專題研討會、到基層調查、收集各方面的資料等。
調查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現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對立法事項的規定;有關國家和地區的相關規定和做法;立法事項的理論研究情況;實踐中的主要做法,成功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實際工作部門,專家學者對立法事項的意見和建議等。
4.形成草案框架和對主要問題的意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研究,進一步明確立法目的,並按照邏輯結構擬出法律框架以及對主要問題的意見,確立起草思路。確定法律框架和對主要問題的意見,是草擬法律條文的前提和基礎。
5.起草條文。確定框架和對主要問題的解決方案後,在研究明確法意的基礎上,著手起草法條,即運用立法技術,科學地表達需要確立的法律規范。起草出來的法律草案,最初一般稱「試擬稿」,供在一定范圍內研究討論。「
6.徵求各方面意見。「徵求意見稿」或「討論稿」形成後,通常廣泛徵求有關方面的意見。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將徵求意見稿或討論稿印發有關方面書面徵求意見,二是召開座談會、論證會和聽證會徵求意見。
7.形成送審稿並對送審稿進行審查。徵求意見稿經反復討論修改後,形成送審稿,報提案機關討論通過。形成送審稿前,起草單位通常要就法律草案中的重大問題,向上級機關請示報告或正式徵求有關方面的意見。提案機關不同,對送審稿的審查程序也有所不同。
8.由提案機關討論決定,形成正式的法律案。國務院提出法律案,一般由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中央軍委提出法律案,由中央軍事委員會討論通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法律案,一般由審判委員會或檢察委員會討論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和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提出法律案,分別由委員長會議或專門委員會討論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