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綁架
『壹』 道德綁架是個什麼意思復制不採納
是。意思就是說一個人怎麼樣怎麼樣沒道德,強迫這個人按大眾的「有道德」的那套邏輯去做,這就是道德綁架。
『貳』 道德綁架是什麼罪
法律分析:道德綁架並不是屬於違法犯罪的行為,只是對他人進行在道德上施加一定的壓力,希望他人做出與施壓人希望的行為的一種行為。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叄』 什麼叫做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以道德為砝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一般是一個群體思想道德低下,認為資源多的人就必須幫助資源少的人,才能達到一種心理平衡,也順帶達到了自己幫助別人的虛榮感。
『肆』 道德綁架是什麼意思
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准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對於道德綁架的理解,社會觀點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分別代表了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
觀點一(保守主義):但是,如果一個人連道德底線都沒達到,連道德義務都沒盡到,用道德底線的標准、盡道德義務的要求對他進行道德判斷就不僅不是道德綁架,相反是在捍衛作為一種公共善的道德。那些把什麼都稱之為道德綁架的人,等於連這樣的道德底線和道德義務都要取消。
觀點二(自由主義):道德一詞的存在目的在於個人的修身養性與精神發展,並進而形成群體性的寬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於並高於法律,沒有任何強制性和規范性,是一種對模糊的善與美的渴望與追求,紮根於人的本性之中。
且不論社會對道德底線和道德臨界點的所在並沒有一個很好的定性,道德底線一詞本身概念極其模糊,哪怕一個人跨越了道德底線,但凡他的行為還在法律范疇允許之內,其行為就可以被接納和理解。僅有對逾越法律底線的行為,社會才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價其行為為錯誤。
但在一般情況下用個人道德標准或是毫無明確定性的,所謂的社會道德標准(公共善),即道德底線論對沒有違背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的道德批判例如對不給老弱病殘讓座進行批判,從根本上即是道德綁架。所以,正因為道德本身並不存在義務屬性,道德義務一詞犯了邏輯上的錯誤,本身不應存在。
『伍』 道德綁架是什麼意思
道德綁架:指以“道德”的名義來強迫他人做一些事情。此類的事件例如,當經歷天災人禍的時候,網路上總是有一群人要求一些明星、富豪、公司等等“有錢人”去捐助受難的地方或者人群,而自己卻不捐助一毛錢。從本質上來說,每個人的錢都是自己賺取的,自己擁有支配權,其他人無權過問。由於人類是群體性的動物,所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所倡導。但也只是“倡導”,而不是“強迫”、“必須”。
綜合而言,“道德綁架”就是打著“道德至上”的旗號,來強迫他們做一些事情。
『陸』 道德綁架啥意思,舉個例子
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准回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答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
對於「道德綁架」的理解,社會觀點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分別代表了「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
案例
一、劉福成為了籌錢給女兒治病而向國內六位富豪求助的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不久,被求助的富豪中有兩位表示願意捐助。
二、網友呼籲大獎得主捐錢。廣東省電白縣18歲女孩蔡燕梅患有尿毒症。蔡家已花掉10多萬元,負債累累。如果徹底康復,蔡燕梅必須換腎,手術費用逾20萬元。
(6)道德是綁架擴展閱讀:
道德綁架的實質是以道德為砝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結果一般是做了的也少有自豪感,不做的則會在一段時間內感到忐忑不安。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社會是經常發生的。比如半強迫性的捐款、本不該進行的道歉等等。
道德綁架之所以容易得手,是因為在強調群體和統一價值觀的社會中,輿論具有足以殺人的功能。因而就出現了不自願的捐款和滿含委屈的道歉。
中國是一個道德社會,在我們的社會中,人們對道德力量的恐懼有時候甚於對法的力量的恐懼。應該說具有西方現代文化理念的人,與傳統的道德社會是格格不入的。
『柒』 什麼是道德和道德綁架並說明含義
兩個詞說得都是一個意思,道德綁架:以道德為砝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所謂的「道德綁架」,只可能是在用聖人的標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或混淆政治義務和道德義務的情況下才成立。
道德,是由社會經濟關系所決定的,用善惡標准進行評價的,依靠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內心信念來維系和調節個人與社會之間利益關系的社會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
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方向、方法、技術的總稱;德是素養、品性、品質。道德雙修是人生的哲學。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道德具有調節、認識、教育、導向等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系。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
『捌』 什麼叫做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准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
對於「道德綁架」的理解,社會觀點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分別代表了「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
觀點一(保守主義):但是,如果一個人連道德底線都沒達到,連道德義務都沒盡到,用道德底線的標准、盡道德義務的要求對他進行道德判斷就不僅不是道德綁架,相反是在捍衛作為一種「公共善」的道德。那些把什麼都稱之為「道德綁架」的人,等於連這樣的道德底線和道德義務都要取消。
觀點二(自由主義):「道德」一詞的存在,目的在於個人的修身養性與精神發展,並進而形成群體性的「寬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於並高於法律,沒有任何強制性和規范性,是一種對模糊的「善」與「美」的渴望與追求,紮根於人的本性之中。且不論社會對「道德底線」和「道德臨界點」的所在並沒有一個很好的定性——「道德底線」 一詞本身概念極其模糊,哪怕一個人跨越了「道德底線」,但凡他的行為還在法律范疇允許之內,其行為就可以被接納和理解。僅有對逾越法律底線的行為,社會才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價其行為為「錯誤」。但在一般情況下用「個人道德標准」或是毫無明確定性的所謂的「社會道德標准(公共善)」,即「道德底線論」對沒有違背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的道德批判(例如對「不給老弱病殘讓座」進行批判),從根本上即是「道德綁架」。所以,正因為「道德」本身並不存在「義務」屬性,「道德義務」一詞犯了邏輯上的錯誤,本身不應存在。
拓展資料
所謂的「道德綁架」,可能是在用聖人或超人的標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主要是源於群體思想覺悟低,資源分配不均勻所產生的不平衡心理。 比如,要求一個軍人捨身救人,否則就要譴責,這就是道德綁架;要求一個富人掏錢支持希望工程,這盡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個人不掏就要譴責,這也是道德綁架,因為這並非他的道德義務;要求一個人代表團體去隨機抽獎,如果抽不到就是損害了團體利益就要受譴責,這同樣是道德綁架。「道德綁架」之所以發生,除去人的精神結構不談,根源就是道德判斷邏輯的混亂。網頁鏈接
『玖』 道德綁架是什麼意思具體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