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參與立法
① 公民可以通過哪些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中國實行的是廣泛的民主,高度的集中制原則,公民可以通過參加選舉選出能勝任的官員,可以通過向有關部門提交建議等參與決策。還可以通過訴訟渠道參與民主決策。比如對某件事不滿意,又無法參與就選擇訴訟方法達到目的。
《行政訴訟法》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對徵收、徵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六)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
(九)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十)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
② 公民向立法機關(人大)提立法建議,可以通過哪些渠道
如果是城市,可以直接向市政府的人大代表反映(可以寫信),或者打電話向市政府反映,家有電腦的還可以上政府網反映情況,
③ 公民如何參與法律制定
中國法律是法定立法機關(比如全國人大及常委會、國務院等)制定的;
違背民意的法律完全可能存在,不過任何國家制定的法律都不能體現所有的民意,多數時候制定出來的法律為多方利益主體博弈或妥協的結果,完全體現民意的法律很難形成。
公民可以向主管機關提報自己的立法建議。
④ 我國公民可以通過哪些渠道參與社會生活重大事件的民主決策過程
沒有,我們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代議制,就是這些各地人大代表代表我們去參加會議,決定立法等重要事件,只不過我們從來就沒選舉過人大代表,更沒有讓他們代表過我們!
⑤ 公民通過哪些途徑行駛立法權
在我國任何公民個人都不享有立法權,也不可以直接行使國家權力,只有立法機關才有立法權,公民應通過合法的方式和途徑來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社會事務的權力。
⑥ 普通公民可通過哪些方式參與到法律修改中來 求速回,謝謝
十八大報告提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拓回展人民有答序參與立法途徑。其中,拓展人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是第一次出現在黨的代表大會報告中。
目前,我國公民參與立法的形式主要有公開徵集立法項目建議或法律法規草案稿、立法調研、書面徵求意見、座談會、公布法律草案徵求意見、論證會、列席和旁聽以及立法聽證等。一些地方立法機關不斷創新,在公民參與立法的程序上規定得更加詳細,參與的形式也有所創新。同時對公民立法建議要有回應公民參與立法,不但要有序,還要有效,比如,收到社會意見以後,應該規定一個期限對意見進行回應,在最終的方案出台時,要對歸納整理後的意見進行說明等等。
⑦ 普通公民可以通過哪些合法途徑推動法律的修改參與到法律的修改中來.
公民如果認為法律需要修改,可以通過地方人人大代表向全國人大代表反映意見,也可以直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寫信建議修改法律。
至於修改法律的進程,有很多綜合原因,不會因為個體的意志而改變。
⑧ 公眾參與立法的具體方式有哪些
公眾參與立法的具體方式有信息交流、咨詢、參與、協作、授權決策。
1、信息交流(Information)。信息交流包括提供信息和收集信息。信息交流的方法包括:信息包、小冊子、傳單、情況說明書、網站、展覽,電視和廣播,調研、問卷調查、焦點小組(focus groups)等。
2、咨詢(Consultation) 。咨詢通常針對更加具體的計劃和政策,讓公民參與其中、各抒己見,而不是像調查一樣做各種選擇題。咨詢的方法包括:研究、問卷、民意調查、公共會議、焦點小組、居民評審團等。
3、參與(Involvement)。參與的形式是互動工作小組、利益相關人的對話、公民論壇和辯論等。
4、協作(Collaboration)。協作是讓公眾積極參加、同意分享資源並做出決定。 協作參與的方法是:顧問小組(Advisory Panels)、地方戰略夥伴和地方管理組織等。
5、授權決策(Devolved decision-making)。授權決策是參與的最高階段,是一種權力從其掌控者手中轉移的合作參與形式。決策者與參與者交換各自資源和意見,使原本的參與變成了由決策者與參與者共同作出決策。參與的方法是地方社團組織、地區座談小組、社區合作夥伴。
(8)公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參與立法擴展閱讀
公眾參與的內容可以分為三個層面:
1、第一是立法層面的公眾參與,如立法聽證和利益集團參與立法;
2、第二是公共決策層面,包括政府和公共機構在制定公共政策過程中的公眾參與;
3、第三個層面是公共治理層面的公眾參與,包括法律政策實施,基層公共事務的決策管理等。
⑨ 公民可以通過哪些形式和途徑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
依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表達意願.
具體為: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主要指人民代表大會和村委會、城市居委會選舉,可惜自我18歲以來沒參加過)、言論自由(如微博上的信息)、出版(指和諧的書籍音像製品)、集+會 結+社(內容要在法律允許范圍內)、游+行 示+威自由(這個在大陸從未成功出現,只是說說)、監督權(主要指向領導反映問題,如上訪、寫信等方式,一般會被和+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