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暴立法
㈠ 家暴法立法有哪些阻力,為何20年才頒布實施
第三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反家暴立法以前並未規定,是我國法律的空白,按照婚姻法里處理,一般都是調解賠償,以前觀念的原因。認為是家庭類糾紛所以法院並不管,其二:管理起來難起訴者一般害怕更嚴厲的家暴放棄,三:缺乏明確的認定和制裁條款。可操作性較差。四:因缺乏證據無法立案等
直到2008年8月6日,我國第一道「人身保護令」,由江蘇省無錫市崇安區法院根據受害人陳某的申請簽發。該裁定禁止作為丈夫的被申請人許某毆打、威脅妻子陳某,首次在民事訴訟中將人身安全司法保護的觸角延伸至家庭內部和案件開庭審理前。
才逐步在各地效仿
㈡ 家庭暴力立法的重難點是什麼
1.宣傳力度不大,群眾知曉率還不夠高。《反家庭暴力法》頒布實施時間還不長,宣傳工作還不夠廣泛深入,宣傳形式較為單一,群眾對其中的實質性內容不夠了解和掌握,關注度和知曉率還不夠高。 2.取證難,導致受害人舉證不充分。家庭暴力發生在家庭之中,一般只有雙方當事人在場,多為夫妻,因家庭糾紛而起,現場無其他人證明,使受害人難以提供充分證據,導致司法力量對家庭暴力行為的干預不盡如人意。 3.口頭告誡多,告誡書發放少。許多受害人遭受家庭暴力侵害時,因礙於情面不及時報警,有的即使報了警,其真實目的不是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責任予以處罰,而是希望盡快擺脫傷害、解決矛盾,加上施暴者往往否認自己的施暴行為及對受害人造成的傷害,公安民警在處理時尺度難以把握,故口頭批評、訓誡為多,告誡書發放較少。 4.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者寥寥無幾。從婦聯接待的家庭暴力投訴案件和法院受理的家庭暴力離婚案件來看,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寥寥可數,可能與很多人不了解這一內容、受害人擔心「家醜外揚」和缺乏取證保護意識等有很大關系。 5.告誡書的後續管理和跟蹤還不到位。根據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公安派出所應當對收到告誡書的加害人、受害人進行查訪,監督加害人不再實施家庭暴力。相關部門目前尚未形成合力完成後續工作以體現告誡書效用,使得告誡書的發放可能流於形式。 6.受害人損傷程度鑒定時機相對滯後。在家庭暴力鑒定實踐中,傷情鑒定機構發現多數受害人傷後未及時做鑒定,受理的大部分案例損傷程度均較輕,多數為軟組織傷,不久即可自愈,鑒定結果與家庭暴力實際傷害事實有很大出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受害人證據的收集和固定。 三、下一步貫徹實施的建議和對策 1.深化宣傳教育。要將《反家庭暴力法》作為普法宣傳的重點,充分運用現代新興媒體,以通俗易懂和深入淺出的方式,大力度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確保廣大群眾易看、易聽、易懂,真正掌握其基本內容,增強維權和自我保護意識。要注重對反家暴工作人員的宣傳,進一步提升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確保《反家庭暴力法》規定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1
.宣傳力度不大,群眾知曉率還不夠高。
《反家庭暴力法》頒布實施時間還
不長,
宣傳工作還不夠廣泛深入,
宣傳形式較為單一,
群眾對其中的實質性內容
不夠了解和掌握,關注度和知曉率還不夠高。
2
.取證難,導致受害人舉證不充分。家庭暴力發生在家庭之中,一般只有
雙方當事人在場,多為夫妻,因家庭糾紛而起,現場無其他人證明,使受害人難
以提供充分證據,導致司法力量對家庭暴力行為的干預不盡如人意。
3
.口頭告誡多,告誡書發放少。許多受害人遭受家庭暴力侵害時,因礙於
情面不及時報警,
有的即使報了警,
其真實目的不是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責任予以
處罰,
而是希望盡快擺脫傷害、
解決矛盾,
加上施暴者往往否認自己的施暴行為
及對受害人造成的傷害,
公安民警在處理時尺度難以把握,
故口頭批評、
訓誡為
多,告誡書發放較少。
4
.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者寥寥無幾。從婦聯接待的家庭暴力投訴案件和法
院受理的家庭暴力離婚案件來看,
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寥寥可數,
可能與很多
人不了解這一內容、
受害人擔心「家醜外揚」和缺乏取證保護意識等有很大關系。
5
.告誡書的後續管理和跟蹤還不到位。根據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
會、
公安派出所應當對收到告誡書的加害人、
受害人進行查訪,
監督加害人不再
實施家庭暴力。
相關部門目前尚未形成合力完成後續工作以體現告誡書效用,
使
得告誡書的發放可能流於形式。
6
.受害人損傷程度鑒定時機相對滯後。在家庭暴力鑒定實踐中,傷情鑒定
機構發現多數受害人傷後未及時做鑒定,
受理的大部分案例損傷程度均較輕,
多
數為軟組織傷,不久即可自愈,鑒定結果與家庭暴力實際傷害事實有很大出入,
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受害人證據的收集和固定。
三、下一步貫徹實施的建議和對策
1
.深化宣傳教育。要將《反家庭暴力法》作為普法宣傳的重點,充分運用
現代新興媒體,
以通俗易懂和深入淺出的方式,
大力度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
活動,確保廣大群眾易看、易聽、易懂,真正掌握其基本內容,增強維權和自我
保護意識。
要注重對反家暴工作人員的宣傳,
進一步提升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責
任感和使命感,確保《反家庭暴力法》規定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㈢ 國家以對家庭暴力立法了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於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㈣ 家庭暴力立法了嗎
已經立法。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於2015年12月27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並由主席令【第三十七號】發布,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㈤ 在香港被老公打報警有用嗎
我沒在香港呆過,但是我看過香港的那些電視電影節目,我覺得你爸全程他會上門來管理的應該是有用的,而且的話還會申請保護令。這是跟你聊,如果要是經常家暴的可以申請,他不許靠近這個貝斯特的人100米之內的話就是可以在香港法律支持的。
㈥ 因為家暴香港公屋可以除名家暴的人員嗎
受害者是公屋戶主 還是 家暴人是公屋戶主?
只有戶主才可申請刪除 家庭成員的公屋戶籍
㈦ 香港《家庭暴力條例》全文
《家庭暴力條例》的第一次修訂
《家暴條例》在香港沿用了二十多年也沒有作過任何修改,基於社會變化,原有的家暴條例根本不足以保障家暴受害人,家庭問題也日益嚴重。《家暴條例》自1986年訂立以來,婦女團體一直批評政府的家暴政策傾向重視維護家庭完整多於保障婦女的人身安全,未能及時採取行動,防止悲劇發生。另外法例及政策亦未有對受害人提供適切的保障,前線社工和警察由於缺乏處理家庭暴力的培訓,也無法有效運用相關條例保障受害人,結果令受害人在求助過程中遇到困難重重。在2004年發生了多宗家庭暴力慘案後,政府表示願意檢討《家暴條例》,立法會]最終在2008年6月通過修改家暴條例,修訂後的《家暴條例》在2008年8月1日正式執行。[4]
修訂後的《家暴條例》擴闊了條例的涵蓋范圍,由原來只針對配偶和異性同居者之間的騷擾行為,延伸至包括前配偶、前異性同居者,以及直系及延伸家庭關系的成員。經修訂的《家暴條例》也賦權法院可在發出《禁制騷擾令》中,規定施虐者參與「反暴力計劃」,協助他們改變其暴力態度和行為。
《家暴條例》經修訂後,發出強制令的數字獲得明顯升幅。 2008年首7個月,法院根據舊有的《家暴條例》發出的強制令共13宗,但在8月份修訂法例實施後兩個月內,已發出7宗強制令。
[編輯]《家庭暴力條例》的第二次修訂
經歷第一次的條例修訂後,不少增取婦女及同性戀權益的組織對於《家暴條例》仍有不滿之處。由於早在1986年,《家暴條例》已經保障沒有婚姻基礎的異性同居男女,同性伴侶卻沒有獲得有關條例的保障,引起了性傾向歧視的嫌疑。
另外,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在 2008年5月27日之《2007年家庭暴力(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會議上承諾,在當個立法年度的9-10月間在立法會上提出草案,修訂家暴保障伸延至「同性同居者」,並得到張超雄、劉慧卿、梁國雄、吳靄儀、劉健儀、楊森及余若薇等立法會議員同意,以換來《2008年家庭暴力(修訂)條例》得以趕及在2008年8月1日生效。[5][6]
由於把「同性同居者」列入家暴保障范圍之內,猶如將同性同居者界定為家庭看待,所以引來了基督教團激烈的抗議。
立法會2009年12月16日三讀通過《2009家庭暴力(修訂)條例草案》[7],2010年1月1日生效,[8]將同性同居者及前同性同居者納入《家庭暴力條例》的保障范圍,讓同居關系一方,不論同性或異性,可向法院申請強制令,免受另一方的騷擾。條例同時更名為《家庭及同居關系暴力條例》。[9]
[編輯]《家庭暴力條例》在進行第二次修訂時引起的爭論
《家暴條例》在進行第二次修訂時引起了一些爭論,事緣是條例中有不少受爭議的地方,爭議處如下:
家庭的定義民主黨的觀點:「民主黨認為必須把《家庭暴力條例》內家庭暴力的定義擴闊,把現時條例的婚姻居所(Matrimonial Home)改為家庭居所(Domestic Home),適用的范圍亦應由配偶及子女伸延至前配偶、前同居者、翁姑、媳婦、叔嫂等共同居住在同一居所內的人,讓更多家庭成員免受暴力對待。民主黨處理這問題重點在這是「家居問題」(Domestic Home),凡住在同一居所內,不論其婚姻狀況及性取向的人士,都應免受於暴力對待。」[10]恩福堂教會(以蘇穎智代表)觀點:「同性同居」並不能被視為「家庭」,一個家庭的價值是建基於異性婚姻之上。[11]香港女同盟會、香港十分一會、午夜藍及還我本色的批評:「……他們(教會)倡議的家庭定義非常狹窄,只是反映某一宗教的家庭婚姻觀,作為俗世社會的香港,應否罔顧社會實況(亦即各種家庭形式早已存在),而為某一個宗教信仰服務,把別人的人身安全以至性命置之不顧?」[12]
對「同性同居」所採取的態度教會(以蘇穎智為首)觀點:「同性同居」是不應受到鼓勵的行為,不應對此推行相關的保護政策。李銳華的看法:「如今我們思想啟蒙了,理應平等的對待同性戀的伴侶。即使我們把他們組成的生活單位,也稱作家庭,是否就會危害到大部分是一男一女組成的家庭?我們是不是對「家庭」,哪麼的缺乏信心?如果我們真的是哪麼的害怕「家庭」這一個價值會倒下去, 我們豈不應該立法禁止離婚? 亦應該立法禁止同居(異性戀的和同性戀的都不準)? 也要懲罰終身獨身的人士? 如果同意的話, 我們會不會是在走回頭路, 走向政教合一, 回到以前國家機器事事要過問家庭和私人事務的日子?我相信, 人類社會的觀念是」[13]
應把「家庭暴力條例」改為「居所條例」教會(以蘇穎智為首)觀點:以居所條例取代家庭暴力條例可保護同性同居者免受於暴力對待,同時避免家庭定義的混淆。不應騎劫「家庭暴力條例」來把同性同居視為家庭。香港女同盟會、香港十分一會、午夜藍及還我本色的觀點:把「家庭暴力條例」改為「居所條例」根本毫無意義,多此一舉。所謂的爭議其實純粹因為(故意)錯誤解釋法例所引致,是一個不理性的情緒反應。而且把「同性同居伴侶」猶如「異性同居伴侶」般加進法例,並不會對婚姻制度和定義構成任何影響。
㈧ 如今的社會法制精神深入人心,對於家暴的立法已經足夠完善了嗎
雖然已經出台了相關法律,不過還在完善之中,對一些細節還不夠詳細
㈨ 在香港要是有丈夫家暴的話怎麼辦
家暴沒有到很嚴重的話警察多半都不會介入,報警的話他們會轉介你給社工,建議你找社會福利署幫忙吧,他們會處理的。
㈩ 新憲法家暴是怎麼立法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是為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護家庭成員版的合法權益,維護平等、和睦、權文明的家庭關系,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定,制定。於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