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院長與行政院
1. 行政院長的歷任行政院院長
1、譚延闓(Tan Yankai)1928年10月25日—1930年9月22日 中國國民黨
代院長 宋子文(Soong Tse-ven)1930年9月25日—1930年11月24日 中國國民黨
2、蔣中正(Chiang Kai-shek)1930年11月24日—1931年12月15日 中國國民黨
代院長 陳銘樞(Chen Ming-shu)1931年12月15日—1932年1月1日 中國國民黨
3、孫科(Sun Fo)1932年1月1日—1932年1月29日 中國國民黨
4、汪兆銘(Wang Ching-wei)1932年1月29日—1935年12月16日 中國國民黨
代院長 宋子文(Soong Tse-ven)1932年8月25日—1933年3月30日 中國國民黨
代院長 孔祥熙(Kung Hsiang-hsi)1935年7月2日—1935年8月23日 中國國民黨
代院長 孔祥熙(Kung Hsiang-hsi)1935年11月6日—1935年12月16日 中國國民黨
5、蔣中正(Chiang Kai-shek)1935年12月16日—1938年1月1日 中國國民黨
代院長 孔祥熙(Kung Hsiang-hsi)1936年12月13日—1937年4月6日 中國國民黨
代院長 王寵惠(Wang Ch'ung-hui)1937年4月6日—1937年5月29日 中國國民黨
6、孔祥熙(Kung Hsiang-hsi)1938年1月1日—1939年12月11日 中國國民黨
7、蔣中正(Chiang Kai-shek)1939年12月11日—1945年6月4日 中國國民黨
代院長 宋子文(Soong Tse-ven)1944年12月4日—1945年6月4日 中國國民黨
8、宋子文(Soong Tse-ven)1945年6月4日—1947年3月1日 中國國民黨
代院長 蔣中正(Chiang Kai-shek)1947年3月1日—1947年4月23日 中國國民黨
9、張群(Chang Ch'ün)1947年4月23日—1948年5月24日 中國國民 1、翁文灝(Wong Wen-hao)1948年5月25日—1948年12月23日 中國國民黨
2、孫科(Sun Fo)1948年12月23日—1949年3月24日 中國國民黨
3、何應欽(Ho Ying-chin)1949年3月24日—1949年6月13日 中國國民黨
4、閻錫山(Yan Hsi-shan)1949年6月13日—1950年3月15日 中國國民黨
5、陳誠(Chen Cheng)1950年3月15日—1954年6月1日 中國國民黨
6、俞鴻鈞(Yu Hung-Chun)1954年6月1日—1958年7月15日 中國國民黨
7、陳誠(Chen Cheng)1958年7月15日—1963年12月16日 中國國民黨
8、嚴家淦(Yen Chia-kan)1963年12月16日—1972年6月1日 中國國民黨
9、蔣經國(Chiang Ching-kuo)1972年6月1日—1978年5月19日 中國國民黨
代院長 徐慶鍾(Xu Qing-zhong)1978年5月19日—1978年6月1日 中國國民黨
10、孫運璇(Sun Yun-suan)1978年6月1日—1984年6月1日 中國國民黨
11、俞國華(Yu Kuo-hwa)1984年6月1日—1989年6月1日 中國國民黨
12、李煥(Lee Huan)1989年6月1日—1990年6月1日 中國國民黨
13、郝柏村(Hau Pei-tsun)1990年6月1日—1993年2月27日 中國國民黨
14、連戰(Lien Chan)1993年2月27日—1997年9月1日 中國國民黨
15、蕭萬長(Siew Wan-chang)1997年9月1日—2000年5月20日 中國國民黨
16、唐飛(Tang Fei)2000年5月20日—2000年10月6日 中國國民黨
17、張俊雄(Chang Chun-hsiung)2000年10月6日—2002年2月1日 民主進步黨
18、游錫堃(Yu Shyi-kun)2002年2月1日—2005年2月1日 民主進步黨
19、謝長廷(Hsieh Chang-ting)2005年2月1日—2006年1月25日 民主進步黨
20、蘇貞昌(Su Tseng-chang)2006年1月25日—2007年5月21日 民主進步黨
21、張俊雄(Chang Chun-hsiung)2007年5月21日—2008年5月20日 民主進步黨
22、劉兆玄(Liu Chao-shiuan)2008年5月20日—2009年9月10日 中國國民黨
23、吳敦義(Wu Den-yih)2009年9月10日—2012年2月1日 中國國民黨
24、陳沖(Chen Chun)2012年2月6日—2013年2月1日 中國國民黨
25、江宜樺(Jiang Yi-huah)2013年2月1日—2014年11月29日 中國國民黨
26、毛治國(Mao Chi-kuo)2014年12月8日—2016年1月18日 中國國民黨
27、張善政(Chang San-cheng)2016年1月18日—今 無黨派
2. 美國的國會分為立法院和行政院+正確+錯誤
摘要 錯誤。
3. 國民黨行政院類似於現在什麼機構
台灣的行政院類似於我國的國務院,根據台灣當局「憲法」規定,「行政院」是台灣當局最高專行政屬機關,院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和1949年10月1日之後的台灣地區政權的機關。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53條規定:「行政院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因此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並依《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第2項之規定對立法院負責。
(3)立法院院長與行政院擴展閱讀:
行政院的第一任院長是譚延闓,國民黨逃往台灣時的院長是閻錫山,遷台後首位被新任命的院長是陳誠,現任院長為蘇貞昌。中國民主社會黨籍知名學者張君勱在1947年起草憲法時,設計偏向內閣制,行政院院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
總統政令以行政院院長副署為條件,近似內閣總理。國共內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以動員戡亂為借口,通過臨時條款賦予總統大權;國民黨政府逃台後,蔣中正長期擔任總統,並以帶有軍事專政性質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作為統治根基,導致憲法原始設計無法施行。
4. 五院制的主要職權
行政院會議主要職權有:
①提出於立法院的法律、預算、戒嚴、大赦、宣戰、媾和、締約案,以及其他國際事項;
②議決以上行政、司法官吏的任免;③行政院各部、會、署之間不能解決的事項;
④其他依法或行政院院長認為應交行政院會議議決的事項。行政院院長除領導行政院會議外,還有經理全院事務,監督部署,提請國民政府主席依法任免各部部長、次長,各委員會正、副委員長、委員和國民政府法令公布的副署等項職權。 國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機關。1928年12月成立。最初由院長、副院長各1人,立法委員49~99人組成。委員由院長提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委員會審定,由國民政府主席任命。1931年 12月委員改為50~100人,其中半數由院長提請國民政府主席任命,半數由法定人民團體選舉。1947年元旦公布的《中華民國憲法》規定,1947年12月25日以後,立法委員改為直接民選產生。立法院內設法制、外交、財政、經濟、軍事等委員會,分別審理各種法律案。
立法院的主要職權有:①制定法律;②議決預算;③議決宣戰、媾和、締約案;④質問。此外,立法院院長還有主持立法院會議、指揮監督院務、部署和國民政府法令公布的副署等項職權。 國民政府的最高司法機關。1928年11月成立。設院長、副院長各1人。院長擁有經理全院事務,主持全院會議,提出特赦、減刑及復權事項,必要時出席審理行政法院和公務員懲戒委員會的審判,擔任最高法院院長及所屬各庭庭長會議的主席等項職權。
司法院下轄最高法院、行政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司法行政部的隸屬關系,在司法院和行政院之間屢次變更。1947年公布的《中華民國憲法》,確定司法行政部隸屬於司法院。
司法審判制度最初沿用北洋政府時期的四級三審制,1935年7月1日,改為三級三審制。從中央到地方分別設立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各級法院內部相應配置檢察機構。
司法院在1943年9月國民政府組織法修改以前,獨立行使司法權,並獨自對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負責。其職權除司法審判、公務員懲戒、行政審判分別由各級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和行政法院等機關執掌外,本身尚有如下權力:
①司法院關於主管事項可提出議案於立法院;
②統一解釋法令及變更判例;
③對私立法政學校的設立有特許權,對國立大學法律科有監督權。 國民政府的最高考試機關。1930年1月6日成立。設院長、副院長各 1人。考試院主要職權為考選和銓敘,分別由下設的考選委員會和銓敘部掌理。
考選委員會負責考選各級公職人員候選人、任命人員與專門職業人員。考試期間設置典試委員會和試務處,分別辦理試政與試務。典試委員會掌理考試科目的命題、考試成績的評定和及格人員的錄取。考試分高等文官考試與普通文官考試兩種。典試委員由考試院提請國民政府簡派,典試委員長由主考官兼任。普通文官考試的主考官由國民政府簡派,高等文官考試的主考官由國民政府特派。考選委員會與試務處均為臨時機構,考試結束後即告解散。
銓敘部掌理全國文官、法官、外交官及其他公務員與考試錄取人員的考核與銓敘事項,並對各級行政機關的人事處、人事司、人事室或人事管理人員進行指揮、監督。 國民政府的最高監察機構。1931年 2月成立。設院長、副院長各1人,初設監察委員19~29人,由院長提請國民政府任命。1931年12月改為30~50人,其中半數由法定人民團體選舉。1947年12月《中華民國憲法》施行後,監察委員改由各省議會選舉產生。監察委員任期不定,享受法律特別保障,但不得兼任其他官職。監察院的主要職權為彈劾與審計兩項。監察院下設審計部,並分區設立監察使。
監察委員如發現公務人員有違法失職事實時,可單獨提出彈劾,書面開列被彈劾人的違法事實並附上證據。監察院接到彈劾案後,由其他監察委員3人從事審查。審查結果經多數監察委員認為應交付懲戒時,則將被彈劾人移交懲戒機關辦理。
審計部掌理審核全國財政。行使職權的主要對象是各級政府機構,包括國營事業機關在內。
5. 行政院的地位性質
從陳馬兩任領導人對「內閣」的操作來看,台灣的「行政院」制度不同於「議會制內閣制」,即「內閣」不對「議會」負責,而直接對「總統」負責。由於「總統」和「國會」均是民選,兩者之間互不隸屬,這和美國的總統制類似,內閣當然也就不需要對國會負責。但是如果總統親政的話,將會承擔政治責任的風險,所以總統制下責任內閣的出現就成為了一種歷史的選擇。總統制下的責任內閣制,既維持了「三權分立」的大格局,又讓總統能夠超脫政治責任之外,一旦總統出現執政危機,他完全可以通過更換內閣的方式轉移矛盾焦點,而不需要自己下台。即使總統的政治危機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時候,他仍然可以通過宣布「權力下放」的方式來保住自己的地位。「總統制」下的「內閣制」,是台灣「五權憲法」理論在實踐中產生的新政治體制,它的優點在於,將選舉和治理區分開來。傳統認為選舉制度和文官制度不可調和,通過選舉上台的官員往往只知道政治斗爭和選舉,對治國則往往力不能及;而傳統的文官制度則不能代表民意,雖然行政效率較高,但容易滋生腐敗。「總統制」下的「內閣制」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總統」專心政治,而「內閣」則專心行政,「總統」通過選舉產生,然後由「總統」任擅長於行政管理的文官來執掌內閣,做到選舉和治理的最完美結合,以劉、吳兩屆「內閣」為例,「閣員」中不少是精心培養的學者,還有不少博士。
總統制下的責任內閣制,是西方「三權分立」學說和中國傳統政治傳統相結合的結果,中國古代皇帝並非都有治國的才能,往往將大權授予以宰相為代表的政府來管理國家行政事務(明代為內閣,清代為內閣和軍機處)。總統制的缺點在於總統權力太大,人民往往無法控制政府,如袁世凱時期,容易導致獨裁;內閣制的缺點是,中央沒有權威,地方各自為政,政權更替頻繁,不利於國家和社會的穩定。總統制下的內閣制,將總統制和內閣制的優點結合來,取兩者之長處,舍兩者之不足,是一種比較科學的政治體制。
以往的「內閣」一般都作為領導人施政無能的的替罪羊,如陳水扁在位八年間,就換了六屆「內閣」。「內閣」承擔責任的慣例始於2008年民進黨在台灣「立法院」大選中失利,時任「閣揆」張俊雄向台灣當局領導人請辭未獲批准。2009年9月,為對八八水災救災不力負責,劉兆玄「內閣」請辭獲准,正式建立了「內閣」承擔政治責任的先例。
當然,這種新的政治體制,是否能夠適應新時期的社會發展要求,則需要歷史的進一步檢驗了。
6. 台灣立法院如何通過立案
提案是立法的第1個步驟。提案的來源為:行政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立法委員及符合立法院組織法規定之黨團。至於預算案之提出,則專屬於行政院。
提案先送程序委員會,由秘書長編擬議事日程,經程序委員會審定後付印。程序委員會置委員19人,由各政黨(團)依其在院會席次之比例分配。但每一政黨(團)至少1人。院會審議法案的先後順序,由程序委員會決定。
政府提案或委員所提法律案列入議程報告事項,於院會中朗讀標題(一讀)後,即應交付有關委員會審查或逕付二讀。委員提出之其他議案,於朗讀標題後,由提案人說明提案旨趣,經大體討論後,依院會之決議,交付審查或逕付二讀或不予審議。預算案於交付審查之前,行政院院長、主計長及財政部部長應列席院會,報告施政計畫及預算編制經過並備詢。
委員會審查議案時,可以邀請政府人員及社會上有關系人員列席就所詢事項說明事實或發表意見,以供委員參考。法律案交付審查後,性質相同者可以並案審查;但已逐條討論通過之條文,不能因並案而再行討論。議案審查完竣後,應就該議案應否交由黨團協商,予以議決;院會討論各委員會議決不須黨團協商之議案,得經院會同意,不須討論,逕依審查意見處理。
各委員會為審查院會交付之議案,得依規定舉行公聽會,邀請正、反意見相當比例之政府人員及社會上有關系人士出席表達意見,並將其意見提出報告,送交本院全體委員及出席者,作為審查該議案之參考。
第二讀會討論經各委員會審查之議案,或經院會決議逕付二讀之議案。二讀時先朗讀議案,再依次進行廣泛討論及逐條討論。二讀會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對於議案之深入討論、修正、重付審查、撤銷、撤回等,均是在這個階段做成決議。經過二讀之議案,應於下次會議進行三讀;但如有出席委員提議,15人以上連署或附議,經表決通過,得於二讀後繼續三讀。
第三讀會除發現議案內容有互相牴觸,或與憲法、其他法律相牴觸者外,只得為文字之修正。立法院議事,除法律案、預算案應經三讀程序議決外,其餘議案僅需經二讀會議決。
委員對於法律案、預算案部分或全案之決議有異議時,得依法於原案表決後,下次院會散會前,提出復議動議。復議動議經表決後,不得再為復議之動議。
每屆立法委員任期屆滿時,除預(決)算及人民請願案外,尚未議決之議案,下屆不予繼續審議。
完成三讀之法律案及預算案由立法院咨請總統公布並函送行政院。總統應於收到10日內公布之,或依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規定之程序,由行政院移請立法院覆議。
以上轉至台灣立法院的立法程序
至於你第二個問題,答案是不行,行政院可以發出"行政命令",但是這個行政命令必須要有法源依據(積極的行政依法行事原則)且不能跟現有法條有所牴觸(消極的行政依法行事原則)
7. 台灣所謂的政府機構構成
台灣政府機構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這五院用中山先生的話講,是各自分立,站在政治學者來講,這中間的關系基本上還是制衡關系,怎麼說呢?行政院的施政必須向立法院負責,行政院的官員必須接受立法委員的咨詢,行政院的院長有義務到立法院去做施政報告,所有的政策、法律、預算案都要由立法院來制定。所以1947年憲法明白規定:行政院必須向立法院負責。1947年憲法規定了司法院、考試院人選的通過:考試院由考試委員來組成,領導班子就是考試委員,有一個考試院長和副院長。司法院除了本地法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長官,有憲法解釋權的大法官,這些大法官和各地法院的法官是法學方面的專家,都是經過考試進去的。大法官盡管是法律方面的專家,但由於他有權解釋憲法,所以政治方面的考慮相當重要。像這些職位過去是由總統提名,監察院同意之後任命的。各位就可以看得出來五院之間是彼此相互制衡的。總統是在五院之上,可總統除了憲法給他的一些形式上的權力以外,對五院的日常事務按照1947年憲法是沒有權力直接去干預的。但是根據1947年憲法,目前台灣的總統怎麼會去管五院的事情呢?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過去1947年憲法規定他可以提名行政院院長,經過立法院同意之後任命。換句話說:行政院的院長的人選是總統找來的,無論如何,兩個之間有這樣一個關系在,過去憲法的設計中總統實際上不是去直接管事情的。另外有一個國民大會,1947年憲法中總統是由國民大會的國大代表選出來的,不是直接選舉產生,所以總統是受到國民大會的制約的。這是1947年憲法,當時在中國大陸比較能夠體現中山先生五權憲法的原理。當然台灣的憲法也沒有這么簡單,其中一部分一部分非常復雜,這只是把大台灣政府機構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這五院用中山先生的話講,是各自分立,站在政治學者來講,這中間的關系基本上還是制衡關系,怎麼說呢?行政院的施政必須向立法院負責,行政院的官員必須接受立法委員的咨詢,行政院的院長有義務到立法院去做施政報告,所有的政策、法律、預算案都要由立法院來制定。所以1947年憲法明白規定:行政院必須向立法院負責。1947年憲法規定了司法院、考試院人選的通過:考試院由考試委員來組成,領導班子就是考試委員,有一個考試院長和副院長。司法院除了本地法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長官,有憲法解釋權的大法官,這些大法官和各地法院的法官是法學方面的專家,都是經過考試進去的。大法官盡管是法律方面的專家,但由於他有權解釋憲法,所以政治方面的考慮相當重要。像這些職位過去是由總統提名,監察院同意之後任命的。各位就可以看得出來五院之間是彼此相互制衡的。總統是在五院之上,可總統除了憲法給他的一些形式上的權力以外,對五院的日常事務按照1947年憲法是沒有權力直接去干預的。但是根據1947年憲法,目前台灣的總統怎麼會去管五院的事情呢?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過去1947年憲法規定他可以提名行政院院長,經過立法院同意之後任命。換句話說:行政院的院長的人選是總統找來的,無論如何,兩個之間有這樣一個關系在,過去憲法的設計中總統實際上不是去直接管事情的。另外有一個國民大會,1947年憲法中總統是由國民大會的國大代表選出來的,不是直接選舉產生,所以總統是受到國民大會的制約的。
8. 台灣的議長是個什麼樣的官職
在台灣議長叫立法院院長,現任王金平。是立法院的首長,由立法委員相互提名、投票後選舉產生。有督導監管立法院各委員會,維持立法院開會秩序及處理議事之責,並負責主持召集立法院會議(簡稱院會)。台灣下轄縣市級也有議會,設有議長職務。鄉鎮級的地方議會叫「代表會」,議長叫「代表會主席」。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9. 誰能介紹一下台灣的政體
台灣政治體制
「行政院」
台現行「憲法」規定「行政院」為最高行政機關,故所有行政機關皆直接或間接隸屬於「行政院」,受其指揮監督。如「行政院」各「部、會」的重要決策皆須經「行政院會議」討論議決;行政機關向「立法院」提出的各種法案,皆須經由「行政院」提出;「行政院」及所屬「部、會」皆以「行政院」名義,向「立法院」提出預算案,向「監察院」提出決算案等等。此外,作為最高行政機關,凡非屬「總統」以及「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等四「院」的職權,都可歸由「行政院」負責。
此外,台「憲法」同時也規定「行政院向立法院」負責。「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方式有三項:
一是「立法院」享有質詢權:「行政院」有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之責,「立法委員」在開會時,有向「行政院長」及「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另「行政院」遇有重要事項發生,或施政方針變更時,「行政院長」或有關「部、會」首長應向「立法院院會」提出報告,並備質詢。
二是「立法院」享有「倒閣權」:「立法院得經全體立法委員1/3以上連署,對行政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不信任案提出72小時後,應於48小時內以記名投票表決之,如果全體立法委員1/2以上贊成,行政院應於10日內提出辭職,並得同時呈現請總統解散立法院;不信任案如未獲通過,一年內不得對同一行政院長再提不信任案」。
三是「立法院」享有法律、預算議決權:對於「行政院」向「立法院」所提出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及其它「國家重要事項」,「立法院」都享有最終議決權。雖然「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的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如認為有窒礙難行時,得經「總統」之核可,於該決議送達「行政院」10日內,移請「立法院」復議,復議案逾期未議決者,原決議失效;復議時,如經全體「立法委員」1/2以上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應即接受決議。
「行政院院會」,是「行政院」的決策機關,由「行政院」正、副「院長」、各「部、會」首長、「政務委員」組成,「院長」主持會議,並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備詢。根據「行政院組織法」的規定,「行政院」置「秘書長」、「副秘書長」各一人。院內設「秘書處」、「參事」、「訴願審議委員會」、「法規委員會」、「人事室」、「會計室」等,處理幕僚業務。
「行政院」於1948年5月在南京成立。其下屬機構的設置歷經多次演變,至2000年5月為止,有八「部」、二「會」、一「行」、一「處」、二「局」、二「署」、一「院」、十七個「委員會」。
10. 台灣的「五大院」是哪五大我知道有「行政院」,「立法院」
台灣的「五大院」:「行政院」 「立法院」 「司法院」 「考試院」 「監察院」
根據台灣當局「憲法」規定,「行政院」是台灣當局最高行政機關,院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總統」公布法律、發布命令,須經「行政院院長」和有關部會首長的副署;「行政院副院長」、各部會首長和不管部會之政務委員,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及條約案及其他重要事項或涉及各部會共同關系事項;「行政院」對「立法院」所決議的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及重要政策有異議時,須經「總統」的核可,才能移送「立法院」復議,若出席「立法院」的三分之二「立法委員」表決維持原決議,「行政院長」應接受該決議或辭職。
根據台灣當局「憲法」規定,「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機關,由選舉產生的「立法委員」組成,具有決議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其他重要事務之權。對於「立法院」的職權,自1990年後經歷次「修憲」,作了較大變更。依據「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立法院」職權尚包括:提「憲法」修正案、決議變更領土、提出「總統」「副總統」彈劾案、對「總統」提名之「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考試院」正副「院長」及考試委員、「監察院」正副「院長」及監察委員行使同意權,並於每年集會時,聽取「總統」的「國情報告」。
「司法院」系台灣當局的「最高司法」機關,主管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審判及對公務人員的懲戒審議等事項,並有「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之權。
「司法院」設大法官會議,院長為主席,行使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律、命令之職權。下設秘書處、第一廳、第二廳、第三廳、第四廳、參事室、會計處、統計處、人事處、公共關系室以及各種委員會等機構。「司法院」置院長、副院長各一人,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
「考試院」系台灣當局最高考試機構,掌理考試、公務人員之銓敘、任免、考績、級俸、升遷、保障、褒獎、撫恤、退休、養老等事項。
「考試院」設考試院會議,由院長、副院長、考試委員及考選、銓敘兩部部長組成。下設秘書處、會計室、統計室、人事室、訴願審議委員會、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考試院公報指導委員會等機構。
「考試院」置院長、副院長各一人,考試委員若幹人,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院長綜理院務,並為「考試院」會議主席。
「考試院」設考選、銓敘兩部,分別掌理考選行政與文職公務員之銓敘,以及各機關人事機構之管理事項。另外設有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及公務人員退休撫恤基金監理委員會。
「考試院」名義上仍為台灣當局的最高考試機關,實際上已形同虛設。
根據台灣「憲法」規定,該院是台灣當局的最高「監察」機關。1948年5月在大陸選出「監察委員」180人,任期6年,於1954年5月期滿。國民黨去台後,蔣介石利用「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名義,決定「在第二屆委員未能依法選聘與召集之前」,「第一屆委員繼續行使其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