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2015法治藍皮書全文

2015法治藍皮書全文

發布時間: 2022-03-13 10:07:22

❶ 郝勁松的相關事件

2006年4月27日,因買到漲價的火車票,郝勁松向北京市一中院起訴鐵道部2006年春運漲價不開聽證會程序違法.
2006年5月9日,北京市一中院書面裁定不予立案,郝勁松隨即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006年9月11日,北京市高級法院撤銷北京市一中院不予立案的裁定,指令一中院立案受理.
2006年10月11日,北京市一中院開庭審理此案,12月1日判決郝勁松敗訴.12月7日,郝勁松上訴.
2006年12月27日,鐵道部發言人宣布,2007年春運漲價幅度將在1月中下旬公布,此時北京高院二審尚未開庭.
2007年1月7日,郝勁松在最高檢旗下的<<;檢察日報>>;發表致鐵道部部長劉志軍的公開信,要求徹底停止春運漲價.
2007年1月9日,鐵道部官員向<<;京華時報>>;表示,鐵道部不會因為郝勁松寫信而改變原先的計劃.
2007年1月10日上午11點,鐵道部發言人突然宣布,實行了14年的春運火車票漲價制度廢除,今後不再漲價.
<;南方周末>;隨即刊發文章:春運漲停 24小時驚天大逆轉

2006年12月,在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選區,郝勁松在30多位師生的推薦下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競選海淀區人大代表,郝的競選小組先後在選區散發競選宣言<;選一個揮舞法律斧頭的人當代表>2600份,並成為公告中的初步候選人,在正式候選人確定過程中被醞釀掉,最後以另選他人的方式得票406票,《公益時報》以<;公益訴訟人士郝勁松的競選故事>;對競選過程進行了公開報道。 郝勁松與華南虎事件
2007年11月,郝勁松介入陝西華南虎事件,先後制定六套方案,向山西法院起訴周正龍,向國家林業局申請行政復議並舉報陝西林業廳,隨後因對國家林業局答復不服而起訴國家林業局。2008年5月郝勁松分別向國家林業局和陝西林業廳申請信息公開,6月26日因對信息公開答復不服,郝勁松赴西安起訴陝西林業廳。6月29日,陝西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華南虎造假事件,並查處14名政府官員。2008年9月27日,因申請旁聽公審周正龍案被拒,郝勁松在陝西旬陽縣法院門外撐起黑傘展現其行為藝術作品《傘於華南虎》,新京報對此事件進行圖片報道.2008年11月周正龍二審被判處有期徒刑.2008年1月22日,國家發改委和信息產業部聯合舉行手機漫遊費降價聽證會,此前郝勁松用特快專遞報名旁聽被國家發改委以「會場條件限制」書面拒絕,國家發改委和信息產業部拒絕公開會議地點及聽證會代表名單,1月21日郝勁松向北京一中院遞交訴狀起訴國家發改委要求撤消國家發改委拒絕其旁聽的行政行為,一審二審法院均裁定不予立案。1月21日北京的<;法制晚報>;率先披露聽證會舉辦地在河南大廈,1月21日晚,郝勁松入住河南大廈,1月22日在聽證會舉辦地河南大廈,很多記者被拒絕進入會場,郝勁松在大廳展現其行為藝術作品《黑色花瓶與聽證會》指聽證會隱蔽,秘密,不公開,黑箱操作,象花瓶一樣是擺設.在聽證會之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現場,郝勁鬆手持發改委書面答復跳上椅子質問國家發改委官員以「會場條件限制」拒絕公民旁聽是在撒謊。南方都市報與中國青年報對此事件進行了圖片報道.土豆網進行視頻報道.郝勁松隨後在天涯論壇發表文章我在手機漫遊費聽證會現場的24小時.2008年10月23日國家發改委修改了<;政府價格決策聽證辦法>;,新辦法規定了:公開舉行的聽證會要設旁聽席,公民可以旁聽.消費者代表由過去的不少於三分之一修改為不少於五分之二,公開舉行的聽證會設記者席.聽證會舉行30日前向社會公布並選拔代表和旁聽人員.聽證會舉行15日前,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通過政府網站、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告聽證會舉行的時間、地點,定價聽證方案要點,聽證會參加人和聽證人名單。 2009年9月下旬,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發生了震驚全國的釣魚執法事件,上海白領張暉與河南來滬農民孫中界分別被上海閔行交通隊與浦東交通隊栽贓式釣魚執法,被扣車罰款.張暉在網上發帖控訴,孫中界一怒之下用菜刀砍斷了自己的手指,張暉與孫中界不約而同地找到郝勁松做為他們的訴訟代理人.
當張暉通過電話聯繫到郝勁松,郝迅速決定介入此案,為張暉提供無償的法律援助.電話中,郝只提了一個條件:無論勝敗,決不能撤訴.張暉同意.郝鼓勵張暉說:你是好樣的,至少你還敢挺身而斗,很多人是一輩子都不敢的,他們一生都不敢反抗,他們永遠都是受害者.郝和他的同事立即召開會議擬定了詳細計劃,
第一步,在國慶前9月28號遞交訴狀起訴上海閔行交通隊,有效利用國慶7天長假,郝計算出10月9號是立案的最後一天,在上午接到法官打來的立案通知電話後,郝立即向外界發布了這個消息,全國媒體迅速報道.
第二步,2009年10月18日,郝勁松用18封特快專遞向上海18個區縣申請近三年來打擊黑車罰款總額的信息公開.郝勁松認為:「釣魚式執法在各地普遍存在,有愈演愈烈之勢。這背後有著巨大的利益鏈條。龐大的處罰金額支撐起了一個畸形的執法平台,執法機關僱用無業人員假扮『乘客』搭車,『乘客』則負責引誘司機收費,並把車引入執法人員設好的埋伏圈。」
「從派出釣餌、設套、埋伏,到抓人、扣車、罰款,整個過程一氣呵成。一輛車少則罰一萬元,多則2萬到3萬元。以上海閔行區交通執法大隊為例,兩年時間處罰5000輛所謂的『黑車』,罰款5000多萬元,巨大的罰款金額讓許多交通執法部門不惜鋌而走險,不擇手段,陷合法公民於非法,上海每年處罰20000輛車,罰款高達兩億元,已形成龐大的產業鏈,『釣魚式執法』 已涉嫌有組織犯罪。」
郝勁松強調,有些真正的黑車,在向交通執法部門定期交付保護費以後,得以公開運營。
第三步,揭開上海車主此前在釣魚執法案件屢訴屢敗的秘密.究其原因,背後是上海各級法院撐起巨大的保護傘,為執法犯法的交通執法大隊保駕護航。
2009年10月21日,郝勁鬆通過媒體向社會披露上海高院違規制定的內部文件《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庭關於審理出租汽車管理行政案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郝勁松發現該意見居然是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和市交通執法局等有關部門和專家」研討出來的。郝勁松質疑該《意見》存在多種違背常理和法理之處,明顯偏袒行政執法部門。
09年10月26日下午4點,上海閔行法院行政庭庭長黃江跑到張暉單位大吵大鬧,用當手指著大喊張暉,你要聽話!要求張暉撤訴.聞訊趕到現場的郝勁松截法官黃江,雙方展開激烈的語言交鋒.當晚,郝勁松在天涯論壇發表帖子閔行法官黃江:張暉,你要聽話!該帖配現場圖片和錄音,點擊率高達70多萬,網民回帖6900多條支持張暉強烈譴責法官黃江.
第四步,2009年10月28日,郝勁松用郵寄方式向上海市公安局書面舉報規模龐大的釣魚執法人員涉嫌有組織犯罪.
2009年11月12日.張暉收到了要求其撤訴的恐嚇信,郝勁松鼓勵張暉要堅持下去!
郝堅定地告訴張暉:我們將在法庭上打敗他們!
2009年11月19日,上海閔行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並宣判張暉勝訴,法院認為閔行交通隊使用不正當手段取證違法,訴訟費50元由閔行交通隊承擔. 北京地鐵廁所收費案
郝勁松2004年12月在地鐵天安門東站使用廁所時,支付了如廁費五角錢。後郝勁松向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對地鐵復八線天安門東站未設固定免費廁所而使其不得不上收費廁所作出書面解釋,判令地鐵公司退還如廁費五角錢。西城區人民法院經審理於2005年12月作出一審判決,駁回郝勁松的訴訟請求。
郝勁松對一審判決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郝勁松上訴認為,地鐵公司在五方面違背了《民法通則》的公平原則:一是復八線設計存在缺陷,未設固定免費廁所;二是為彌補設計缺陷,配置了移動廁所卻要收費;三是「同樣是3元車票,環線乘客免費使用廁所,而復八線乘客卻要另付五毛錢,這違背了民法中的公平原則」;四是復八線為地鐵職工設置了固定廁所,卻不許乘客使用;五是地鐵公司拿納稅人的錢出資興建廁所再向納稅人收取如廁費,違背了公平原則。 另外,郝勁松強調,地鐵顯然屬於原國家計委(2001)398號文件規定的公共客運場所,公共廁所理應免費開放。 地鐵公司表示,由於復八線9座車站均沒有建設公共衛生間,為解決車站乘客如廁難的實際問題,公司在車站非付費區域設置了9套18座移動式免沖衛生間,費用屬於企業投資自建。考慮到購置成本及使用期間的維修、材料等項費用,公司規定收取如廁費五角錢。 二審法院北京市一中院認為,地鐵復八線在設計施工時未設置固定公共衛生間,地鐵公司在接管運營後,為方便乘客,自籌資金在各運營站台設置免沖環保投幣式移動衛生間,並根據消耗成本確定收費數額並取得收費許可,地鐵運營公司的行為未違背法律規定。原國家計委發布的計辦價格(2001)398號文件的適用范圍不涵蓋地鐵運營,地鐵衛生間的設置也不屬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員會京政管字(2002)32號文件所指的政府出資所建公共廁所。 郝勁松變「行為藝術家」
過去一直以公益訴訟方式出現在公眾視野的郝勁松如今被冠上了藝術家的身份,且大搞特搞起行為藝術。如華南虎案一審結束後,郝勁松在陝西旬陽法院門口做了「傘與華南虎」的行為藝術,他撐開的一把巨大的雙層復式黑傘上寫著「周正龍=替罪羊」,表達了他對虎照門事件的看法。
郝勁松稱,他創作的藝術作品《蹲下雙手抱頭》。人們看到這個作品可能會想到,他為什麼蹲下?他為什麼雙手抱頭?他違法了嗎?他犯罪了嗎?誰命令他蹲下的?他為什麼不敢站起來?……郝勁松說,等開庭時,他准備帶著以他這個姿勢為原型創作的雕塑,放到法院門外。 郝勁松法律公益網
中心發起人郝勁松簡介:青年法律學者,北京「三味書屋」法律顧問。「復式訴訟」理論的提出與倡導者,主張動用密集的火力轟擊可疑地區,並延伸掃射,以肅清某些不合理的現象。曾先後七次提起帶有公益性質的訴訟,狀告國家部委及壟斷集團。因索要發票未果,在四個月內連續三次把「鐵老大」告上法庭,並最終勝訴,迫使鐵道部向全國各鐵路局發出《關於在鐵路站車向旅客供餐及銷售商品必須開具發票的通知》,結束了中國火車不開發票的歷史。因打破霸王條款被新浪網和《環球財經》雜志聯合評選為「構建經濟和諧十大受尊崇人物」。被先後提名為2005中國法制新聞人物,2005年度十大法制人物。兩起案件分別入選2005中國十大案件,2005中國十大影響性訴訟,並以「維權戰士」的身份寫入2005中國法治藍皮書。
2006年4月,郝勁鬆起訴鐵道部春運車票漲價不開聽證會程序違法,同年12月1日,北京市一中院一審宣判郝勁松敗訴.郝勁松隨即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07年1月7日,郝勁松發表致鐵道部部長劉志軍的公開信,呼籲春運徹底停止漲價.2007年1月10號,鐵道部宣布今後不再實行春運漲價制度.同年1月郝勁松入選《2006中國法治藍皮書》
中心研究員:郝勁松,張愛軍,甘霖,馮繼剛,賈元春,霍思佳,張璐,李孔軍,鄒學自,賈寶軍,王哲君,張明山,曹曉東,馬永順,程蘭海,王曉峰 人物周刊:網上對你攻擊最多的是你的律師資格證,有人說,你連律師資格證都沒有,是偽律師。
郝勁松:我本來就不是律師,我沒有資格證,也從未假裝過我有資格證。我是一個公民,一直以公民的身份作戰。因為如果你是一個律師,在一些事情上,司法局和你所任職的律所就有辦法讓你很難受,你要受指揮,你會有顧忌。正因為我沒有單位,沒有人可以指揮我,我是一個自由人。我需要自己做主,不喜歡被任何力量控制或者要挾。而且我會因此成為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不是律師也照樣可以擁有法律的武器。
人物周刊:你現在代理的這些案件中,代理人怎麼稱呼你?
郝勁松:隨便,比如張暉就叫我「郝哥」,孫中界叫我「郝律師」,網上有個帖子說,老百姓覺得律師就該是像你這樣的人。
人物周刊:中國是個講究「名正言順」的國家,沒有律師執業許可對你開展工作有影響嗎?你的收入來源是?
郝勁松:我是三家公司的法律顧問,收取顧問費,這工作不會占據我過多的時間精力,所以我有足夠的時間來介入公益事件,無償提供法律援助。我每天都用很長時間關注國內外互聯網上的事件,然後選擇目標出擊,看這個戰役,是否適合我。比如鄧玉嬌案件,我覺得那案子不適合我,因為我不是律師,就無法進到看守所里會見當事人。
人物周刊:你似乎從小就是個「刺頭」,總是有人會很慷慨地把「訟棍」、「刁民」這樣的詞彙送給你。
郝勁松:凡有上級有管理者,我都試圖去改變他,改善他,如果他不服,我就和他拼一拼。包括這次「釣魚案」,我們去區政府要求旁聽,有一個局長說:你可以去接待室喝點茶水,參觀一下我們的建築。我說如果不能旁聽就算了,我對建築不感興趣。過一會兒他的手下來了,說:郝先生你站在這兒也不太好,都是上訪的人,你去接待室坐一下吧,配合一下。我說:我沒有義務配合你,我是一個不服從的公民。
網民就是我的狼群
人物周刊:實際上,早在2004年起訴地鐵的時候,你對於將來戰役往哪裡打已經有一個大的規劃了?
郝勁松:是的,從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我們首先選擇地鐵這個企業,有政府色彩又是公用服務的企業。在此以前,中國沒有發票管理,我們要填補這個空白,為了上廁所的發票打官司,我們當時就覺得法院和政府都會支持,因為發票涉及到稅收,我們向地稅局舉報他們偷稅漏稅,後來罰了他們2萬多,所以第一次就把他們打敗了。
人物周刊:老百姓看到你索要公廁發票的案子,會不會覺得這個人怎麼這么無聊?這么小題大做?他是不是就想沽名釣譽吸引眼球?
郝勁松:無聊?我們會告訴他:一張小小的發票,濃縮了你的權利,這是最簡單的東西,你可以扔掉,但是裡面凝聚著法制和民主的力量。發票背後有國務院發票管理辦法,法規被踐踏了你都沒有維護,今天你失去了發票的權利,明天你失去了其他,總有一天你的房子、你的地什麼都失去了,因為法制在被踐踏的過程中你從沒有維護過它。
這個世界所有的不幸其實和我們每一個人密切關聯。就像美國波士頓那個猶太人紀念碑上神甫所說的那段話:起先他們屠殺猶太人,我不是猶太人我不說話,後來他們屠殺共產主義者,我也不是共產主義者,我也不說話。最後他們提著刀沖我過來了,沒有人替我說話,因為大家都倒下去了。
人物周刊:你把每個案件都當成一場戰役來打,特別注意戰略戰術,我想你一定是軍事愛好者。
郝勁松:非常愛好!我出生在軍人家庭,我父親就是一個老軍人。我從青少年時代起研究了大量的戰役,尤其是二戰,包括海戰、陸戰,但我最喜歡研究狙擊:一個很小的個體力量,有時卻可以阻擋一整支軍隊的前進,甚至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
人物周刊:你有自己崇拜的軍事家么?
郝勁松:拿破崙!拿破崙在土倫城堡的時候,集中排炮對著國會大廳,以前大家從沒遇到過這樣的打法,把所有的重炮都集中起來。他整體的戰術是非常干凈利落的,他自己概括的就是:「不玩弄太復雜的伎倆,集中精力各個擊破。」我覺得這句話對我處理很多事情都有巨大的影響。所以我們能取得成功,我希望我們的名字能被刻入法制的重要歷程。
人物周刊:你說的「我們」是指?
郝勁松:我說「我們」,有的時候也是我為自己壯膽,這樣一說,就好像有這樣一個團隊、有一個集體,「我們」包括很多網民,很多民意的力量,共同關注、介入一些公共事件。我有時沖在前面,像一桿標槍一樣往前扎,是巨大的網民在我的背後把我使勁兒向前推。
人物周刊:可曾有過這樣的感覺:你以為有人在背後支持你,推你,可是真的發生什麼動真格的事情,你回頭一看,身後沒有人,你一個人在孤軍奮戰。
郝勁松:迄今為止我還沒有這種感受,每次我身後的人都巨多。我研究二戰時候的一些戰役。德軍為了打斷盟軍,就開展「狼群戰術」,在大西洋分布了上百艘潛艇,神出鬼沒,擊毀了大量盟軍的運輸船,盟軍也採取了相應對策。這種「狼群戰術」有時是非常管用的,網民就是我的狼群!
我需要召喚到大量的人介入公共事件,並讓大家明白,對不平之事,你的反抗是有效的,只要你用適當的途徑、適當的技巧、適當的尺度。就像古裝片中的城門,堅固,高大,攻城的人群拿粗壯的圓木用力撞擊,門固若金湯,但只要我們有足夠的人,不停地撞,使勁撞,雖然門還沒倒塌,但從微觀物理上來講,它已經在慢慢變化了。
每一座城池都是這么攻下來的,每一個網民的留言都可能成為攻陷城門的最後一次撞擊。我需要網民在這些戰役中成熟、成長起來,使網民認識到我們沒有沉淪,我們可以參與決策進程,並在社會正義的關鍵時刻站出來力挽狂瀾。
揮舞著法律的斧頭
人物周刊:中國法律圈裡,有你特別佩服的人嗎?
郝勁松:江平算一個,他是一個高山仰止的人物,但是他比我們年齡大太多,也很少出來發言,他說想把機會讓給年輕人。另外,張思之當然也算一個,我們第一次見面,他知道我,還摟著我照了一張相,他給我一個評價,「我是老好事之徒,你是小好事之徒。」
人物周刊:張思之大律師是把你引為同類了?
郝勁松:對,我想最起碼,他是知我的。他絕不會僅從某個個案來了解我,以為這個人很無聊,就是為了一張車票或一張發票在四處告狀,我想張律師能解讀到這些案件背後的深意。
法律一直是我的嚮往,治理國家最終我們依靠的是法律,法律就是我的工具,我的斧頭,當這把斧頭磨得鋒芒畢露的時候,我們就試著揮舞它,在試驗它並使用它的時候,我們也賦予它力量。
人物周刊:我們通常都說「正義之劍」,為什麼你說「法律的斧頭」?
郝勁松:斧頭更像我的打法。劍那玩意兒很長,它的招式就比較傳統、正規,舞劍必須遵循一定的套路,對我來說,劍術有時也是一種規則的束縛,而斧頭則不然,斧頭更靈活,它沒有固定的章法可循。
人物周刊:在你揮舞斧頭的過程中,這個斧頭是不是也會傷到一些人?
郝勁松:傷!絕對的。比如說鐵路發票那個案子,我們起訴了3次,第三次當我們掌握到了足夠白條(證據)的時候,鐵道部其實很緊張了,因為他們感覺就要敗訴了,涉案的兩個車長到處找我,希望能通過說情讓我撤訴,後來我聽說那兩個車長被免職了,被貶到貨運列車了。
人物周刊:也許有些人因為你,命運就被改變了。
郝勁松:一個時代的進步,在它往前走的時候,總會犧牲一些人,如果這些人的利益很小,犧牲就犧牲了,在所難免。
人物周刊:所以你並不顧惜他們?
郝勁松:不顧惜!那個證據對我非常重要!他只是被免職,而且據我所知,幾年後他又官復原職了。我覺得這種犧牲很小。
人物周刊:媒體也是你每場戰役的外援,你似乎特別懂得調動媒體,什麼時間點,放出什麼樣的消息。
郝勁松:我已經習慣了不斷地接受采訪,回答相似的問題。張暉一開始覺得很麻煩,對他的日常生活是一個干擾,我告訴他,你每接受一次采訪,我們勝訴的可能就增加1%。最初他很悲觀,認為勝訴的幾率很低,我說,即使落敗,也要把對方送到被告席上。原告只需要掏50元,但是政府要請律師需要幾千元,如果大家都有法律意識,政府的違法成本就會巨增。訴訟有時是有效地緩解憤怒的渠道,社會總得有個泄洪口。
人物周刊:如果你現在需要媒體幫助,你能調動的媒體資源能有多少?
郝勁松:其實也不會超過20家,這20家還是有些能登出來,有些登不出來,我手頭掌握聯系方式,以及采訪過我的媒體記者大概有150多位。
民主還是一個孩子
人物周刊:聽說張暉考慮過退縮。
郝勁松:我一開始就跟張暉說,代理你的案子,我可以一分錢不要,但我就一個條件:堅決不能撤訴!一、二審的司法程序必須走完,拿到判決書。哪怕最後你敗了,民眾也會知道到底誰對誰錯,也會讓他們通過敗訴判決知道一些問題,比如法院並不是永遠正確。
人物周刊:為何你如此堅持不能撤訴?
郝勁松:張暉有很多顧慮,如果他頂不住,撤訴了,我們就前功盡棄。張暉在接受采訪時提到自己很害怕,害怕鉤子報復等等。我告訴他,這種信息你不能釋放出去,對手知道你怕什麼,就會用你害怕的方式來對付你。
經過這些事,他也在成長,他有時候會長時間地坐在電腦前,看網友給他的留言支持,覺得自己並不孤單,很強大。他從一開始不願意露面,不願意暴露真實姓名,用了個化名「張軍」,到最後願意接受鳳凰衛視采訪,把「張軍」改回原名張暉,他說:我突然覺得我又沒做錯事,我為什麼怕他們呢?
人物周刊:上海政府已承認在張暉和孫中界的事件里確實存在非法取證,張暉也領回了自己被罰的款子,要他抵制壓力堅持繼續訴訟,是不是很困難?
郝勁松:除了張暉和孫中界,還有大量的「釣魚」受害者得不到公正的裁決,我們還沒有真的折斷釣鉤以及釣竿。張暉去領罰沒款時,閔行區建交委門口聚集了很多圍觀者,人群中有人對他喊,「你的錢領回來了,我們的錢還沒。」
張暉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收入相對富足的中產階級,他被「釣魚」後非常憤怒,首先通過論壇發文給媒體,行使了自己言論自由表達的權利,他正是我需要的一個人成長為公民的標本:一個溫文爾雅的知識分子,通過這個事情開始反抗。
孫中界是另一種類型:小孫是剛滿18歲的農村青年,從沒受過城市工業化、機械化生活的傷害,他對大城市有美好的嚮往,離開家鄉來到城市工作,到上海的第三天就遇到「釣魚」,他整個人崩潰了,城市的形象在他心裡倒塌了,他覺得城市裡的人不應該這么壞,他想不通,這促使他操起了菜刀。這種行為是有血性的,一個民族有血性,這個民族還有希望。中國烈性男兒太少,遇事不敢反抗,看到別人出事也很冷漠,覺得和我無關。不作為的公民太多,他們根本稱不上公民,沒有法律意識,沒有監管政府的意識。很多人覺得我只是個體,胳膊擰不過大腿,我們就要改變這種傳統想法。
社會彷彿人之肌體,有些病症,你應該不斷去暴露它,病灶才會被及時發現、被醫治。如果你覺得司法體制黑暗,你就不去使用它,它會越來越爛,等到做手術的時候也沒用了。公民如果沒機會成長,剩下的就是一群暴民。誰也不願看到社會動盪,誰也不願看到天下大亂。民主是一個孩子,它有個成長過程,你得培育它,為它的成長准備條件,一個健全的社會應該懂得培養它的公民。
人物周刊:你覺得你的方法有效嗎?
郝勁松:成長不能靠說教。不知你注意到沒有,從2004年到2009年,全國各地的法院接到大量官司,如果有人能調查到這個數據,會發現這是個劇增。我和北京市高院的法官聊天,他們星期天都加班,因為案子暴增,法院增加人手的速度,追不上案子增加的速度。
某種程度上,我覺得這是個好事兒,公民試圖上法院去告狀,就說明他有了法律的意識,並且邁出了行動。我看到許多人打官司我就很興奮,我知道那裡頭有我,有我的功勞,以及我的同類。

❷ 中國發布了幾本藍皮書

.
不少地區、部門和行業相繼發表了許多藍皮書,主要反映其情況、成就等,有的還提供了政策建議。如中國保監會發布的《中國保險業發展藍皮書(2004-2005)》,中華環保聯合會2006年公布的《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藍皮書》等。
金融藍皮書
房地產藍皮書
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
中國政府創新藍皮書
法治藍皮書
中國地方政府規模與結構評價藍皮書
中國網路視頻藍皮書
中國低碳經濟藍皮書
中國就業藍皮書
中國旅遊經濟藍皮書
中國社會藍皮書
中國租賃藍皮書
中國年度就業藍皮書
中國會議藍皮書
中國海洋經濟藍皮書
大學生就業藍皮書。

❸ 宋儒亮的學術成果

17.2016年: 《醫事法學進展在廣東》 ,主編,法律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
16.2015年:《打開天窗說「亮」話》 ,專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
15.2014年:《醫事法律500問》,副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年1月版。
14.2013年:《醫道法途》,副主編,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13.2013年:《醫事法學在廣東》,主編,法律出版社2013年4月版。
12.2012年:《醫事糾紛律師實務:案列評析和訴訟指引》,主編,法律出版社出版2012年11月版。
11.2011年:《臨床醫學導論》,參編,四川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10.2008年:《腦死亡與器官移植——關聯、爭議與立法》,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7月版。
9.2004年:《腦死亡-現代死亡學》(《腦死亡立法的必要性》之節),參編,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8.2003年:《醫法通》,專著(合作主編項目之一),新世紀出版社2003年1月版。
7.2003年:《民法通》,合作主編,新世紀出版社2003年1月版。
6.2003年:《專利法通》,合作主編,新世紀出版社2003年1月版。
5.2003年:《婚姻法通》,合作主編,新世紀出版社2003年1月版。
4.2003年:《訴訟法教程》,參編,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3.2002年:《公民行為十萬個怎麼辦》,參編,人民日報出版社2002年3月版。
2.2000年:《國際私法教程》,參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版。
1.2000年:《憲法教程》,參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174.《「法治中國」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根基》(獨著),載《羊城晚報》2014年10月10日
173.《葯事損害鑒定線現代化治理(上)》(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9月24日
172.《面對並發症執業醫師如何防範》(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9月23日
171.《患方葯品使用線現代化治理(下)》(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9月10日
170.《患方葯品使用線現代化治理(上)》(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9月3日
169.《葯事服務線現代化治理(下)》(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8月13日
168.《葯事服務線現代化治理(上)》(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8月6日
167.《循證醫學證據首次直接用於醫療及其侵權訴訟引發的問題與思考》(獨著),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4年8月
166.《護理不當須承擔醫療過錯責任》(獨著),載《醫師在線》2014年7月21日
165.《以民事訴訟規定為依據 依法審視病歷記錄、鑒定名稱變更和舉證責任倒置適用》(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7月17日
164.《產前臍帶染色體檢未見異常卻產下先天愚型男嬰 誰侵犯了她的優生優育選擇權(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7月17日
163.《產前臍帶染色體檢未見異常卻產下先天愚型男嬰 誰侵犯了她的優生優育選擇權(上)?》(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7月10日
162.《葯品生產經營線的現代化建設(下)》(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7月9日
161.《不配合轉院,也是醫療過失》(獨著),載《醫師在線》2017年7月7日
160.《由生效判決回查醫方、患方和法院方行為選擇與後續風險》(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7月3日
159.《修改、塗改還是篡改? 由病歷問題談醫方責任認定(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7月3日
158.《葯品生產經營線的現代化建設》(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7月2日
157.《醫療過錯損害要賠償》(獨著),載《醫師在線》2014年6月30日
156.《葯品生產經營線的現代化建設(上)》(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6月25日
155.《修改、塗改還是篡改? 由病歷問題談醫方責任認定》(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6月19日
154.《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規范監督政府之手》 (獨著),載《南方日報》2014年6月12日A04版
153.《葯品研發試驗線的現代化建設》(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6月11日
152.《法官內心確認是影響判決證據採納的一項獨立因素》(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5月29日
151.《患者猝死引發訴訟 醫方是否充分:告知「的疑雲》(第一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5月29日
150.《推行葯事治理良法》(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5月28日
149.《鑒定意見的恰當採納與適用 更須提升法院的醫事審判力》(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4月17日
148.《患者因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破裂出血死亡 醫療過失還是難以預料風險所致?》(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4月17日
147.《一把手要當好第一責任人》 (發言整理),載《法制日報》2014年4月10日
146.《葯事治理的「善治」思考》(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5月7日
145.《葯事治理開啟葯師美好時代》(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4月23日
144.《由病歷資料證據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談「病」與「人」之醫法的有機統一》(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3月27日
143.《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事後補簽病歷是否違法(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3月27日
142.《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事後補簽病歷是否違法(上)?》(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3月13日
141.《醫事改革恰逢其時》(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3月12日
140.《醫事改革革故鼎新》(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3月5日
139.《醫事改革契機已到》(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2月26日
138.《處置醫療糾紛離不開頂層設計》(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1月22日
137.《從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處置回看醫方救治、鑒定意見和法院判決之得失》(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1月9日
136.《高齡患者半夜跌倒後死亡 意外還是護理過失(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1月16日
135.《高齡患者半夜跌倒後死亡 意外還是護理過失(上)?》(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1月9日
134.《完善醫療損害糾紛處理機制豈能一廂情願》(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1月8日
133.《醫療損害糾紛處理之「最」 》(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3年12月25日
132.《醫療損害鑒定實證認識與再思考》(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3年12月11日
131.《官方與民間醫療損害糾紛處理之不同》(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3年11月27日
130.《醫療損害糾紛處理如何最優化》(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3年11月13日
129.《醫療損害糾紛持續向上》(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3年10月23日
128.《醫療服務市場化視野下 醫療損害賠償糾紛面臨的新風險和新對策》(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2月26日
127.《先心病患兒:A院治療,B院死亡 兩家醫院都有錯(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2月26日
126.《先心病患兒:A院治療,B院死亡 兩家醫院都有錯(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2月19日
125.《鑒定不能再以所謂「醫療不足」等替代「違規違法」》 (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2月12日
124.《顱內動脈瘤行介入栓塞術後繼發腦出血及腦疝 保守治療還是外科手術(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2月12日
123.《顱內動脈瘤行介入栓塞術後繼發腦出血及腦疝 保守治療還是外科手術(上)?》(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1月21日
122.《要注重科學性、關聯性和合法性審查》(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0月31日
121.《復雜型先心病患兒術後肺動脈吻合口狹窄 並發症還是醫療損害(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0月31日
120.《復雜型先心病患兒術後肺動脈吻合口狹窄 並發症還是醫療損害(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0月10日
119.《說明清楚、平時留意和審理專業 是本案醫方勝訴的三大原因》(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9月12日
118.《置入心臟起搏器後患者反復感染但不配合治療 不利後果由誰埋單?》(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9月12日
117.《合理、謹慎、注意的法律義務應溶入醫療活動中》(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8月22日
116.《頭暈、胸悶急診入院患者未確診急性心肌梗死 依據不足還是誤診?》(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8月22日
115.《提高運用法律思維和方式化解葯品缺陷 引發醫療損害賠償的風險防範能力》(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8月1日
114.《接受雙腎ECT檢查的患者突發急性心力衰竭進而死亡 患者原因還是操作不當(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8月1日
113.《接受雙腎ECT檢查的患者突發急性心力衰竭進而死亡 患者原因還是操作不當(上)?》(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7月25日
112.《讓「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價值回歸》(獨著),載《基層醫院》周報2013年7月15日
111.《合理治療方案需循證醫學和法律學的雙結合和雙肯定》(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6月27日
110.《疑診隱匿性冠心病患者接受心包穿刺術誘發急性心梗死亡 存疑患者的診療得失(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6月27日
109.《疑診隱匿性冠心病患者接受心包穿刺術誘發急性心梗死亡 存疑患者的診療得失(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6月6日
108.《醫患溝通項目變遷和增多—— 醫方須履行哪些說明告知義務?》(獨著),載《基層醫院》周報2013年5月27日
107.《防範葯品醫療損害糾紛—— 事前、事中、事後全方位管理》(獨著),載《基層醫院》周報2013年5月13日
106.《掌握防範檢查預約風險三要素》(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4月18日
105.《輔助檢查預約及時還是延遲 既顯管理水平 更屬歸責事由(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4月18日
104.《輔助檢查預約及時還是延遲 既顯管理水平 更屬歸責事由(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4月11日
103.《「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是有道理的》(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3月28日
102.《病重患者院內獨自去做檢查返回途中猝死 護理對錯的是非之爭(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3月28日
101.《病重患者院內獨自去做檢查返回途中猝死 護理對錯的是非之爭(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3月7日
100.《臨床醫療是醫學與法學有機結合的活動》(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月31日
99《暴發性心肌炎致5歲患兒入院9個多小時死亡 病情太急還是救治太緩(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月31日
98.《暴發性心肌炎致5歲患兒入院9個多小時死亡 病情太急還是救治太緩(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月10日
97.《防範葯品醫療損害糾紛 請認真對待葯品說明書》(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2月20日
96.《符合指征 操作失當 白蛋白使用有「致命傷」嗎(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2月20日
95.《目前中國的法律如何界定患者的知情權》(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2月20日
94.《晚期癌症患者說病情我做主;醫生無奈到處家屬說了算 是殘酷的真相還是善意的謊言》(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2月20日
93.《符合指征 操作失當 白蛋白使用有「致命傷」嗎(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2月13日
92.《鑒定意見的法律地位》(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1月29日
91.《急性心衰死亡過失認定 四次鑒定,四種結論(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1月29日
90.《急性心衰死亡過失認定 四次鑒定,四種結論(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0月25日2012年11月15日
89.《由醫患溝通項目變遷和增多,談醫方說明告知義務的履行》(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0月25日
88.《「說明」義務履行不全致風險蓄積 彈簧圈數量多少:不只是醫療費用,也是醫療風險(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0月25日
87.《「說明」義務履行不全致風險蓄積 彈簧圈數量多少:不只是醫療費用,也是醫療風險(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0月18日
86.《與「謹慎」/「注意」相對應醫療法定用語要牢記 讀不懂,難讀懂》(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9月27日

85.《「注意」病情,是義務!患者病情惡化未入院,帶葯回家後死亡,醫方被判承擔30%損失賠償(續)》(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9月27日
84.《「注意」病情,是義務!患者病情惡化未入院,帶葯回家後死亡,醫方被判承擔30%損失賠償》(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9月20日
83.《用法監督網路健康》(獨著),載《中國醫院院長》2012年9月1日第17期
82.《鑒定意見表述透露出醫(事)法應用之進步與挑戰》(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8月9日
81.《轉院:患者的權利 醫生的義務》(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8月9日
80.《醫患糾紛,法律解讀宜先行》(獨著),載《中國醫院院長》2012年7月15日第14期
79.《患方拒絕屍檢的醫法思考 行使知情而不同意權的不利醫法後果》(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7月12日
78.《胃大部切除術後多次出血合並房顫抗 血小板與抗疑治療之過失認定》(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7月12日
77.《醫療事故鑒定用語應規范合法》(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6月14日
76.《一審患方敗訴,二審調解醫方部分賠償 主動脈夾層介入治療「是非」之爭》(第一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6月14日
75.《廣東經濟社會轉型中的環境正義問題》(第二作者),載《嶺南學刊》2012年02期
74.《尤其重視急危患者知情同意權》(獨著),載《醫師報》2012年5月
73.《診療規范亟需規范》(獨著),載《中國醫院院長》2012年08期
72.《「縫肛門」教訓 減少醫患糾紛亟須「診療規范」》(獨著),載《東方早報》2012年2月15日
71.《臨床決策和處理缺陷致悲劇》(獨著),載《醫師報》2011年11月
70.《 口頭說明陷醫方於不利境地》(獨著),載《醫師報》2011年11月
69.《律師喜歡「挑刺」 》(第一作者),載《醫師報》2011年9月
68.《依法行醫 維護醫師的合法權益》(獨著),載《醫師報》2011年
67.《參與器官買賣 醫生也是犯罪》(第一作者),載《醫師報》2011年5月4日
66.《超說明書用葯患者與醫生的權益保護》(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10年第12期)
65.《我國超說明書用葯的法定界限》(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10年第11期)
64.《對超說明書用葯多種意義上的完善思考》(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10年第10期)
63.《我國醫學教育臨床實習中存在的權利沖突及預防》(第二作者),載《中國醫院》(2010年14卷04期)
62.《醫院與父母處置權之爭——誰有權決定受精卵的「生」與「死」(下)》(第二作者),載《醫師報》2010年3月26日
61.《冷凍胚胎的權利與屬性之爭——誰有權決定受精卵的「生」與「死」(上)》(第二作者),載《醫師報》2010年3月22日
60.《電子病歷中的侵權問題》(獨著),載《醫師報》2010年3月
59.《國內外葯品損害的法律規責、救濟現狀與防範建議》(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10年3月
58.《Brain death and organ transplant legislation:analysis of 969 respondent by classroom questionnaire》,載《Hepatobil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SCI收錄)2009年10月
57.《腦死亡與器官移植立法課堂調查問卷分析》(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9年12月總期第83期
56.《中國大陸「器官移植與腦死亡立法」的策略與思考》(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9年4月總第75期
55.《中國「器官移植與腦死亡立法」的現狀與挑戰》(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9年2月總第73期
54.《出台腦死亡判定標准對醫院及醫生的影響》(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9年5-6月總第86-87期合刊
53《死亡標准取代的全方位解讀》(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9年4月總第85期
52.《葯品說明書:安全用葯的完善與思考》(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9年3月總第84期
51.《葯品說明書:驗證用葯行為合理、合法性的憑據》(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9年2月總第83期
50.《葯品說明書:用葯的法定依據與防範葯害的憑據》(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9年1月總第82期
49.《醫患溝通系統評價證據的循證分析》(第5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8年第12期
48.《院方濫用抗生素是否成立》(獨著),載《醫師報》2008年10月9日
47.《醫法結合:一個在醫法評判中所必然呈現的判斷》(第2作者),載《中國處方葯》(2008.12總第81期)
46.《醫法結合:一種隨醫學實踐同步並同時進展的狀態》(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11總第80期)
45.《醫法結合:與醫學理論同步生成》(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10總第79期)
44.《案說實驗性臨床醫療》(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9總第78期)
43.《三個概念的明晰及參照》(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8總第77期)
42.《讓實驗性臨床醫療公開透明》(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7總第76期)
41.《實驗性臨床醫療:醫法結合的創新之路》(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6總第75期)
40.《關注活體器官移植的審查,防範醫療糾紛——從「交叉捐腎」引發的倫理爭議談起》(第一作者),載《新醫學》(2008年第9期)
39.《加強政府衛生財政投入機制研究》(第二作者),載《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8年4期)
38.《由一起孕婦失去生育能力案看醫方存在的診療不當及其法律責任》(第四作者),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12期)
37.《雙側輸卵管結扎術後又妊娠的責任認定與立法建議》(第三作者),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10期)
36.《醫療服務合同效力瑕疵與醫療費用的給付——由一起醫療訴訟與反訴案件所引發的法律思考》(第三作者),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9期)
35.《唐氏綜合症引發之優生優育選擇權訴訟及其鑒定選擇》(第三作者),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8期)
34.《未足月未成熟新生兒童重度窒息死亡訴訟之醫法解讀》(獨著),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7期)
33.《高危患兒分娩骨折而引發的責任、教訓與啟示》(第三作者),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1期)
32.《科學管理,依法維權,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事業健康有序發展》(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7年第7卷第12期
31.《腦死亡和器官移植問題解決需要立法直接介入》(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7年第7卷第11期
30.《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審查中存的問題與對策》(獨著),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6年12月第6卷第12期
29.《器官移植術開展中存在的法律問題、分析與對策》(獨著),載《西北法律評論》第1卷,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7月第1版
28.《論公務員在執行上級決定或者命令中的角色定位》(獨著),載《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2006年第24卷第4期,先被人大復印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全文轉載,又被中央紀委監察部紀檢監察研究所、中國監察協會主辦的《研究參考》全文轉載
27.《一起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獨著),載《中國社區醫師》2005年21卷第18期
26.《如何看待鑒定留有「尾巴」的醫療侵權案》(獨著),載《中國社區醫師》2005年第282期(21卷12期)
25.《化解醫患法律沖突的關鍵在於醫與法的結合》(獨著),載《中國社區醫師》2005年第281期(21卷11期)
24.《法理視野下的醫患和諧》(獨著),載《中國實用婦科產科雜志》2005年第12期
23.《從法理的視角談我國醫療改革》(獨著),載《廣東科技報》2005年10月28日
22.《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性質及其在醫療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和醫療服務合同糾紛案件中的作用》(獨著),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5年11月第5卷第11期
21.《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醫療糾紛案中的應用》(獨著),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5年6月第5卷第6期
20.《現有法治框架與法律資源下中國醫師維權路徑的探索》(獨著),載《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05年第5卷04期
19.《執業醫師法定權利的運行、問題與思考》(獨著),載《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05年第6期(第5卷03期)
18.《醫療法制大環境的改變更顯醫師維權工作的緊迫》(獨著),載《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05年第4期(第5卷02期)
17.《剖析醫療行為中醫方為主的法律關系》(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5年1月第5卷第1期
16.《影響外科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幾個法律問題》(獨著),載《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第10期
15.《找准醫療法律關系是依法處理醫療事故爭議的關鍵》(獨著),載《中國醫學倫理學》2004年17卷第3期
14.《與臨床相關的重要法律問題解讀》(獨著),載《中華醫學網路雜志》2004年第1期
13.《入世與醫療市場、醫療機構的改革》(第二作者),載《中華醫葯與健康》2003年第6期
12.《音像資料證據與醫患糾紛防範》(獨著),載《中華醫葯與健康》2003年第5期
11.《論腦死亡的立法必要性及其主要內容》(獨著),載《中華醫葯與健康》2003年第4期
10.《我寫<醫法通>》(獨著),載《健康報》2003年11月 24日
9.《司法鑒定與醫學鑒定在醫療服務合同糾紛中運用的比較分析》(獨著),載《中國醫學倫理學(西安交通大學主辦)》2002年15卷第4期
8.《論法律責任的哲學基礎》(獨著),載《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主辦)》2002年第7期
7.《現行醫療體制下的醫療服務糾紛原因初析》(獨著),載《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3月第4卷第1期
6.《依法治國,為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打開更為廣闊的通途》(獨著),載《廣東黨史》2001年第5期
5.《醫療糾紛的動因分析》(獨著),載《中國醫學倫理學(西安交通大學主辦)》2001年第4期
4.《城市綠化應走法治之路》(獨著),載《南方經濟》2001年第9期
3.《由貨倉式商場突然關閉所引發的法律問題》(獨著),載《南方經濟》2001年第3期
2.《論法律責任在法學中的地位》(獨著),載《跨世紀改革論壇》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版
1.《人生觀理論教學實踐的幾點體會》(獨著),載《思想教育》1997年10月25日
12.廣東省住房和城鎮建設廳委託項目:《全面推進我省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治建設》課題研究,課題組組長,2015年;
11. 中國社會科學院地方法治藍皮書項目:《廣東醫療糾紛處理調研報告》(2014年)法治廣東研究中心廣東醫療法治發展狀況研究課題組組長,課題組成員:官健、佘瓊勝、潘盛鵬、賴永洪、葛志堅、庹明生、王輝、張兆金、劉曉絳、王文倩、賴嘉敏、栗艷傑。載《中國地方法治發展報告》(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會政法分社,2015年1月第1版,皮書序列號:B-2015-412,2014年;
10.中國法學會委託項目:《加快法治建設,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法治保障》論文名稱:《加快法治建設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課題主持人:應松年;課題組成員包括:江必新、游勸榮、馬懷德、薛剛凌、肖建國、張生、宋儒亮、王軼、曹鎏;執筆人:應松年、宋儒亮、張生、江必新、肖建國、曹鎏;載《中國法學》2014年6月;
9.廣州血液中心委託項目:修訂《廣州市獻血管理規定》課題研究,課題組組長,2013年11月;
8.廣東省紅十字會委託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修法研究,課題組組長,2013年10月;
7.廣東省依法治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委託項目:廣東法治史編寫,課題組組長,2012年9月;
6.廣東省衛生廳委託項目: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地方立法,課題組組長, 2012年;
5.廣州市人民政府委託研究的副省級政府法制課題研究:「《廣州市獻血管理辦法》立法後評估」,課題組組長, 2012年;
4.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重大(推薦)項目:「中國法治與社會發展國情調研」,合作主持,2011年;
3.廣州市人民政府委託的副省級政府法制課題研究:「政府法律事務管理研究」,課題組組長,2011年;
2.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校(院)級重點課題研究:「廣東法制建設與社會公平正義問題研究」,課題組組長, 2011年;
1.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2003-2004年度項目:「腦死亡立法問題研究」,獨自主持,2007年。 《中國醫學論壇報》醫事法學專欄主持人 ;
《醫葯經濟報》【醫界真知】欄目專欄撰寫人 。

❹ 中國的藍皮書指的是什麼意思

指部分官方文件,通常代表的是學者的觀點或者研究團隊的學術觀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推出了系列藍皮書,如《經濟藍皮書》《社會藍皮書》《法治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藍皮書,等等,都是該領域的權威年度報告。藍皮書通常代表的是學者的觀點或者研究團隊的學術觀點。

(4)2015法治藍皮書全文擴展閱讀

各國的文件分別有其慣用的顏色,封面用白色,就叫白皮書,如中國、美國;封面用藍色,叫藍皮書,如英國;也有用紅色(如西班牙)、黃色(如法國)或綠色(如義大利)的,分別叫紅皮書、黃皮書、綠皮書。

不過,一國使用的文件封面顏色也可以有多種。如日本防衛年度報告用白皮,叫防衛白皮書,其外交年度報告用藍皮,叫外交藍皮書。

❺ 多少家省檢察院可在線查行賄犯罪檔案

今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法治藍皮書《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16(2018)》發布暨2018年中國法治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法治藍皮書》中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檢務透明度報告顯示,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南京市人民檢察院位列檢務透明度前三。從地區維度看,較為經濟發達地區檢察院的檢務公開相對較好。

與此同時,利用信息化推進檢務公開,檢務公開與網上辦案、檢務公開與網上辦事的有機結合,也不斷推進形成良性互動。例如,在門戶網站的基礎上,各級檢察機關注重運用微博、微信及其他新媒體發布檢務信息。

10家較大的市檢察院網上公開抗訴書

《法治藍皮書》介紹,法律文書公開范圍走向全面化,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網對公開法律文書進行了類型化處理,分為起訴書、抗訴書、不起訴決定書、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其他法律文書等欄目。在起訴書日漸普及的基礎上,其他法律文書的公開,也走向常態化。

截至評估結束,通過自身門戶網站或信息公開網公開抗訴書的,有10家較大的市檢察院,佔比20.41%。通過自身門戶網站或信息公開網公開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的,有27家較大的市人民檢察院,佔比55.10%。另外,北京等地的檢察院將被害人權利義務告知的公開予以常態化。

同時,依託檢務公開,在線辦事功能得到強化。發布的數據顯示,提供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指南或查詢平台鏈接、聯系方式的,有20家省級檢察院和30家較大的市檢察院,分別佔比64.52%與61.22%。無錫市檢察院公開了《非公企業常見法律問題防範指南》,協助企業認清、防範法律風險。

在預決算公開方面,26家省級檢察院和19家較大的市級檢察院同時公開了2016年度的預決算和2017年度的預算,分別佔比83.87%與38.78%。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公布了全省檢察機關司法辦案主要數據。

藍皮書建議將公開嵌入檢察工作流程

針對檢務公開尚存的問題,《法治藍皮書》指出,檢務公開當前問題突出表現為部分檢察院不作為,仍有多家檢察院無網站或網站無法打開,一些檢察院網站缺乏必要維護導致網站不穩定乃至一度失效,門戶網站欄目空白的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檢察院公開持續性不夠,個別甚至出現停滯倒退;機構人員、指南須知類信息的公開,有待加強;檢務公開友好性不足等。

《法治藍皮書》給出了檢務公開加以完善的方向,提出檢務公開內容應全面化,應注重加強指南類信息的公開,在不違反保密要求的前提下探索量刑建議書、檢察建議、檢察意見等檢察法律文書的公開,適應大數據發展需求推進文書統計和檢務數據的公開。

同時,既要注重檢察院門戶網站建設,也要注意多渠道公開,形成合力,實現公開效果、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最大化。

此外,《法治藍皮書》還建議將公開嵌入檢察工作流程。借鑒政府信息公開和法院司法公開的經驗,將檢務公開嵌入檢務活動日程流程,落實「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理念,實現檢務公開的制度化和常態化。

在信息無障礙服務能力建設上,建議按照《殘疾人保障法》《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的精神要求,檢察機關應帶頭加強網站無障礙服務能力建設,對門戶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等進行無障礙改造,建設網路信息無障礙服務環境,方便各類特殊群體、弱勢群體便捷快速獲取檢察信息。

一經發現,永不錄用。

❻ 什麼是法治藍皮書

政府或議會正式發表的重要文件或報告書的封面有它慣用的顏色,白色的叫白皮書(如葡萄牙),藍色的叫藍皮書(如英國),紅色的叫紅皮書(如西班牙),黃色的叫黃皮書(如法國),綠色的叫綠皮書(如義大利),因而白皮書、藍皮書等往往成為某些國家的官言文書的代號。但事實上,一國使用的顏色不限於一種。

白皮書可能是一本書,也可能是一篇文章。白皮書作為一種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場,講究事實清楚、立場明確、行文規范、文字簡練,沒有文學色彩。白皮書既可以是系列的,比如,中國國防白皮書自1998年以來就是每兩年一次;也可能是在某個特定環境下專門發表的,如為駁斥西方國家對中國人權政策的攻擊,我國相繼發表了若干有關中國人權狀況的白皮書。

此外,有些具有官方性質的年度報告、資料或情況匯總,原來不作為白皮書發表,後為顯示其權威性,擴大影響,也改稱白皮書。比如,由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編輯、介紹中國一年外交工作和對外關系情況的《中國外交》一書,原稱《中國外交概覽》,每年一本,後改稱《中國外交》,自2004年起則以白皮書相稱。

❼ 「一個中國」問題上,有多少世界500強犯了錯

近來,跨國企業官網或APP將香港標注成國家或將台灣與中國並列等錯誤被頻繁爆出,企業錯誤或不當標注中國港澳台地區的問題引起輿論關注。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組織的「跨國企業遵守『一個中國』原則狀況觀察課題組」發布的最新統計結果顯示,在2018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58家企業涉及我國標識情況,有127家跨國企業官方網站存在對中國港澳台地區的錯誤或不當標識情況,佔比超過八成。



背「一個中國」政策的錯誤做法。由此可見,跨國企業對中國港澳台地區進行錯誤或不當標識情況已經成為普遍存在的問題。

❽ 社科院近日發布的《法治藍皮書(2017)》說了些什麼

社科院近日發布的《法治藍皮書(2017)》披露,當下中國產品供給存在整體質量不高,創新程度不足的情況。中國知識產權還存在量多質低,保護力度不足及保護成本過高等問題,嚴重製約了企業創新及產品質量的提升。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制度,推動供給側改革目的的實現。

藍皮書還建議,增加知識產權侵權成本,實現供給側從模仿向創新轉型。雖然專利法在2008年修訂時將法定賠償限額從50萬元提升到100萬元,但現有賠償制度對於知識產權侵權依然不具備足夠的威懾力,對創新而言也難以發揮有效保障。因此,有必要在知識產權法中全面引進「懲罰性賠償制度」。
同時,降低知識產權保護成本,為供給側持續創新提供法律保障。為給專利申請人明確的預期,減少預期不確定而帶來的成本和風險,專利法有必要就專利申請周期作出明確規范。與其他類型相比較,發明專利因涉及實質審查,其流程最為復雜。專利法有必要針對申請實質審查的期限以及審查結果的期限作出明確規范,其中如涉及提交補正的材料的,也需要就補正時間作出規范。同時,針對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專利的審查結果期限作出明確規范。這樣,企業在技術升級轉型過程中對未來風險就會有相對明確的預期和評估,最大程度減少知識產權申請所帶來的成本和風險。

❾ 請問我下了微信,在登陸的時候提示了一下,寫的內容:看看手機通訊錄誰在使用微信(不保存通訊錄的任何

意思是微信會讀取手機內的通訊錄隱私信息(保存在手機的聯系號碼),但不會將通訊錄里的信息偷偷保存上傳到後台資料庫,僅用來匹配識別這個號碼是否注冊了微信。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一種隱私保護,避免資料外泄。

選擇 是 的話,微信可能會給你推送好友,推送的來源就是通訊錄中存在並注冊了微信的用戶。

選擇 否 的話,就是禁止微信讀取手機通訊錄。

(9)2015法治藍皮書全文擴展閱讀:

中國社會科學院2009年3月2日發布「法治藍皮書」。藍皮書指出,信息處理和存儲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個人信息濫用問題日趨嚴重,社會對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第一種是過度收集個人信息。有關機構超出所辦理業務的需要,收集大量非必要或完全無關的個人信息。比如,一些商家在辦理積分卡時,要求客戶提供身份證號碼、工作機構、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子女狀況等信息;一些銀行要求申辦信用卡的客戶提供個人黨派信息、配偶資料乃至聯系人資料等。

第二種是擅自披露個人信息。有關機構未獲法律授權、未經本人許可或者超出必要限度地披露他人個人信息。比如,一些地方對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人員的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單位以及違法行為進行公示;有些銀行通過網站、有關媒體披露欠款者的姓名、證件號碼、通信地址等信息;有的學校在校園網上公示師生缺勤的原因,或者擅自公布貧困生的詳細情況。

第三種是擅自提供個人信息。有關機構在未經法律授權或者本人同意的情況下,將所掌握的個人信息提供給其他機構。比如,銀行、保險公司、航空公司等機構之間未經客戶授權或者超出授權范圍共享客戶信息。

❿ 國務院部門透明指數的法治報告

中國社科院發布法治藍皮書,內容涉及司法政府透明度報告等,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在省級檢院中透明度排名第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12(2014)》(以下簡稱「法治藍皮書」);內容涉及2013年查處的公職人員統計,對2014年反腐敗行動障礙的預測,以及司法和政府部門透明度指數的報告。
雖然三大內容里提到了不少數據,但最突出的還是國家鐵路局的透明指數為「0」;被查處貪官過半栽在了「59」歲;2014年兩個月就查了腐敗官員「79」個。
81個法院司法透明度的平均分為42.1分,及格率為18.5%。上海高院排名第一,最高院排在第21位。而在檢察機關評測中,最高人民檢察院(53分)表現優異,居2013年度全部測評對象之首,重慶次之;在省級人民檢察院中,重慶(52.5分)則高居榜首。
省級人民檢察院透明指數
重慶 52.5
湖北50
廣東49
湖南44
山東42.5
不少法院不敢公開或滯後公開信息
報告稱,有些法院對公開與穩定關系的認識還不到位,對群體性案件未能脫敏,不敢公開,認為公開影響穩定。同時,法院信息公開存在滯後現象。本年度預算和上年度決算以及「三公經費」公開也面臨類似問題。法院聯系電話的有效性也較差,與公眾的互動渠道不暢通。
報告顯示,公眾旁聽案件庭審的權利未得到有效保護。旁聽是公眾監督案件庭審最為直接的方式。可法院普遍對公眾旁聽權的行使設置門檻,如要求攜帶身份證,甚至要求聯系主審法官;還有不少法院的工作人員對旁聽事宜不熟悉,有的甚至直接拒絕公眾旁聽。
不少部門以落實保密規范自保。報告提到,在申請國務院部門公開人事方面信息的時候,項目組遇到眾多部門以涉及國家秘密為由拒絕公開的情況。這些部門所依據的保密規范為《人事工作中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該文件出台於20世紀80年代,已完全不能適應當前國家推行人事編制信息公開的政策和做法。 被查處貪官,「59歲現象」明顯
據中紀委公開的數據,截至2013年12月,其2013年查處的公職人員中,共披露有123人的詳細信息。其中,51歲至60歲年齡段人數最多,占總人數的53.7%。而以往官員「裸退」就「平安著陸」的慣例正在被打破。
部分公職人員希望在離職前撈一把
藍皮書指出,公布信息的123人中,有31名涉嫌違紀違法的中管幹部已結案處理和正在立案調查。而這31名落馬官員中,「59歲現象」明顯。「59歲現象」是指公職人員在臨近退休年齡之際,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貪腐的現象。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國情調研室主任、《法治藍皮書》主編、研究員田禾告訴記者,由於在職和退休待遇相差較大,部分公職人員具有心理落差。另外,「臨近退休,部分掌握權力的公職人員往往希望在離職前撈一把。」
不少官員為晉升追求高學歷
藍皮書指出,被查處公職人員的最低學歷為大專,最高學歷為博士。其中,研究生以上60人,佔48.8%。
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劉鐵男,官方簡歷稱其是經濟學碩士、工學博士,還曾獲名古屋市立大學「修士學位」,但後被指涉嫌偽造。在當前,確實也存在不少官員把高學歷作為仕途晉升的砝碼。
田禾表示,貪腐與受教育程度無直接關系,關鍵在於權力是否受到了有效的監督制約,是否有效防止權力集中於少數人手中。
腐敗公職人員中廳局級官員最多
在被查處的123名腐敗公職人員里,廳局級(含副職)人數最多,為70人,佔56.9%;省部級(含副職)、縣處級(含副職)位列第二、第三位。此外,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人民團體中涉案人員比例越來越高。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國情調研室副主任、法治藍皮書工作室主任、副研究員呂艷濱表示,從實際權力結構來看,廳局級官員是公職人員中堅力量,其直接掌握著大量與市場和資源有關的行政審批權,權力如果不受約束,貪賄的可能性就會增大。
被查處人員年齡分布
31-40歲1人
41-50歲21人
51-60歲66人
61-70歲13人
不詳22人
被查處人員文化程度
大學(含大專) 36人 29.2%
研究生及以上 60人 48.8%
學歷不詳 27人22%
被查處人員所在單位性質
事業單位 15人12.2%
黨委 26人21.1%
政府 48人39%
人大 6人4.9%
司法機關 2人1.6%
國有企業 15人12.2% 兩月查處79官員,裸官監管需加強。
根據中紀委網站披露的數據,進入新的一年,反腐勢頭依舊未減。2014年至今,僅兩個月的時間,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就公開了約79名公職人員被查處的信息,涉及18個省份。但藍皮書專家組認為,2014年,反腐敗仍然會遇到諸多障礙。
由於中國相關的法規和管理體制尚不完善,加上中國與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在引渡、罪贓移交等方面存在制度差異,使得腐敗公職人員外逃後能夠得到某種庇護。田禾表示,需加大對「裸官」以及其他可能外逃公職人員的監管。摸清裸官的數量,加強裸官監管,要求其申報海外資產;要加強公職人員出入境管理,防止公職人員的非正常出境。
田禾指出,有關部門在2013年底就出台了申報海外資產的規定,將對貪官隱匿財產、規避制裁是一個沉重的打擊。2014年還將明確財產公開接受社會的監督的途徑。此外,網路將繼續成為反腐敗的重要渠道。
藍皮書預測,2014年繼續對腐敗行為保持高壓態勢,並將就如何進一步鞏固反腐敗工作的成果,研究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運行的體制機制。田禾分析,隨著中央懲治腐敗力度的不斷增大,持續推動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的加快形成。

熱點內容
工作的條例 發布:2025-01-28 00:42:40 瀏覽:45
行政法中利害關系人 發布:2025-01-28 00:42:38 瀏覽:767
中級經濟法一周能過嗎 發布:2025-01-28 00:29:23 瀏覽:270
總經銷商與分銷商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8 00:20:57 瀏覽:657
法律碩士會有補助嗎 發布:2025-01-27 23:48:49 瀏覽:631
襄陽法官受賄 發布:2025-01-27 23:39:11 瀏覽:971
四川農業經濟法 發布:2025-01-27 23:18:01 瀏覽:574
2015年中級經濟法教材 發布:2025-01-27 22:11:51 瀏覽:206
增加法律條例 發布:2025-01-27 21:51:34 瀏覽:321
交通損害賠償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27 21:49:42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