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家張揚
① 男子哭泣要判刑,冷酷的秦國都有哪些搞笑的律法
在之前我們曾經聊到了奇葩的法律,裡面就有一條,男子打光棍就必然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並且政府還會親自發放老婆。因此很多人聽到這里都想著要進行穿越,回到過去,當一個幸福的男人。但可惜的是古代的法律,可不僅僅只有這一條,奇葩的法律更是千千萬萬。在諸多奇葩的法律之中,有一條估計讓現代男性很難接受,這條法律來源於冷酷的秦國,那就是,所有的成年男子不允許哭泣,一旦哭泣要受到重罰。
但可惜的是從這里我們也能看出來,控制情感,過分的追求戰鬥力,必然會使整個國家變成一個戰斗國家,這樣的國家適合統一天下,但並不適合去治理,當年的呂不韋想要用山東6國的思想來改變秦國的過鋼易折的現象,可惜的是呂不韋的舉動觸犯了嬴政的政治目標,最終被處死。而秦國也在束縛情感過分張揚的情況下走向分裂,可見,法律之處體現社會人生,奇葩的法律,保持了強大的擴張能力,卻也扼殺了國家的彈性。
② 發刊詞的例子
2011年,中國青年報的版面中增加了幾個新面孔,今天和廣大讀者見面的「成長」就是其中之一。
這是中國青年報最年輕的版面。不是因為她的創辦時間最短,而是因為她的讀者對象定位於青年人中最年輕的一個群體——中學生。
對讀者的廣泛調查顯示,中學生是閱讀中國青年報人數最多的群體之一。不少中學生以及教師、校長都希望,在中國青年報上應該有一方屬於中學生的天地,有一個讓中學生相互交流以及和師長溝通的平台。所以,這是應讀者要求創辦的版面。
同時,這也是服務中學生成長的版面。在這里,既有引領人生的社會偶像也有自我激勵的身邊榜樣;既有對前途的規劃指導也有對學業的答疑解惑;既有成長的煩惱也有青春的張揚。
這還是一個有趣又有用的版面。我們希望這個版上的內容輕松明快好玩可讀,但同時還要傳達一個潛台詞:幫你學得更好,做得更好,將來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
要辦這樣一個版面,我們也很忐忑。我們的采編隊伍,最年輕的也是「80後」,把握「90後」中學生的需求,貼近他們的生活,貼近他們的心靈,不是易事。
正因如此,我們懇切地希望讀者給我們提出批評建議,給我們來信來稿。
讓我們一起努力搭建好這個成長的平台! 這是新年的第一天。這是我們與你見面的第777次。祝願陽光打在你的臉上。
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頭。這是冬天裡平常的一天。北方的樹葉已經落盡,南方的樹葉還留在枝頭,人們在大街上懶洋洋地走著,或者急匆匆地跑著,每個人都緊握自己的心事。本世紀最後的日歷正在一頁頁減去,沒有什麼可以把人輕易打動。除了真實。人們有理想但也有幻象,人們得到過安慰也蒙受過羞辱,人們曾經不再相信別人也不再相信自己。好在歲月讓我們深知「真」的寶貴?真實、真情、真理,它讓我們離開凌空蹈虛的烏托邦險境,認清了虛偽和欺騙。盡管,「真實」有時讓人難堪,但直面真實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實的人群是堅強的人群。
沒有什麼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正義的號角。當你面對蒙冤無助的弱小,當你面對專橫跋扈的惡人,當你面對足以影響人們一生的社會不公,你就明白正義需要多少代價,正義需要多少勇氣。
沒有什麼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內心的愛。沒有什麼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前進的腳步。
這是新年的第一天,就像平常一樣,我們與你再次見面,為逝去的一年而感懷,為新來的一年而准備。祝願陽光打在你的臉上。
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裡。有一種力量,正在你的指尖悄悄流動,有一種關懷,正從你的眼裡輕輕放出。在這個時刻,我們無言以對,惟有祝福: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讓往前走的繼續走,讓幸福的人兒更幸福;而我們,在不停為你加油。
我們不停為你加油。因為你的希望就是我們的希望,因為你的苦難就是我們的苦難。我們看著你舉起鋤頭,我們看著你舞動鐮刀,我們看著你揮汗如雨,我們看著你谷滿糧倉,我們看著你流離失所,我們看著你痛哭流涕,我們看著你中流擊水,我們看著你重建家園,我們看著你無奈下崗,我們看著你咬緊牙關,我們看著你風雨度過,我們看著你笑逐言開.我們看著你,我們不停為你加油,因為我們就是你們的一部分。
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精神抖擻,總有一種力量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正義、愛心、良知」。這種力量來自於你,來自於你們中間的每一個人。
所以,在這樣的時候,在這新年的第一天,我們要向你、向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說一聲:「新年好」! 祝願陽光打在你的臉上。
因為有你,才有我們。
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裡。為什麼我們總是眼含淚水,因為我們愛的深沉;為什麼我們總是精神抖擻,因為我們愛的深沉; 為什麼我們總在不斷尋求,因為我們愛的深沉。愛這個國家,還有她的人民,他們善良,他們正直,他們懂得互相關懷。
祝願陽光打在所有人的臉上。 「法治中國30年特刊」今日誕生,此後半年間的每個周日,它將在這里亮相。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這是「法治中國30年特刊」的時代背景與主題;品味法治中國成長變遷,這是「法治中國30年特刊」的紀念視角與內容。
1978年,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開辟新時代。對新中國的法治建設而言,一個全新發展階段同樣就此啟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中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對於「巨大成就」,2008年2月28日首次發布的法治建設白皮書的總結是:確立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能力顯著增強,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人權得到可靠的法制保障,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的法治環境不斷改善,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得到加強。
學者給出的解讀是:一個成長中的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人民的主張、理念,也是中國人民的實踐。一個在今天看來,已是普及化的主張、理念,當年卻是經歷了一番討論。要人治!要法治!法治加人治!都是一種觀點;用法制還是法治?同樣有著諸多爭議。
中國人民最終選擇了法治。依法治國,這一個必然的選擇,其起點是1997年黨的十五大,還是1978年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從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1979年的中共中央第64號文件到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審判的歷史性總結,再到1982年憲法,基於這樣四個標志性事件,法學家李步雲堅持「我國實施依法治國方略應該是從1978年開始的」。
1978,註定也是「法治中國30年特刊」的紀念、梳理與總結的起點。
實踐產生經驗。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應當遵循的基本經驗是: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必須堅持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治,使法治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服務;必須把法治建設植根於中國社會的實際,既注意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又立足於中國國情,不照搬別國的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必須堅持把法治建設的基礎放在制度建設和增強全社會的法治觀念上。
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華民族正在民主與法治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梳理歷史,指引未來。從來兩者並行。
30年法治中國的一點一滴,其後中國法治的一招一式,「法治中國30年特刊」不敢有遺! 庚辰初春,百艷吐芳。伴隨著吹綠隴東大地的習習春風,由市委組織部主辦、西峰區委組織部承辦的內部交流刊物《大學生村官論壇》(雙月刊)創刊了。這是我們送給全市大學生村官的一份新年賀禮,她傾注著關愛、寄託著希望、期待著收獲。
《大學生村官論壇》,是春天律動的新生命,是服務「大學生村官」的新平台,是展示年輕村官創業成長的新載體。我們為之耕耘,為之祝福,期待廣大讀者的關注、支持,期望她與大學生村官一起茁壯成長,一起創造輝煌。
「大學生村官」是一個新生的詞彙,代表了一個朝氣蓬勃、活力無限的年輕基層幹部群體,是我國新一輪農村改革與發展的成果。大學生村官的成長壯大,無疑會給小康社會建設、慶陽的新農村建設,注入鮮活的血液,帶來無限的生機,也將會成為幹部隊伍極富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人才資源,我們要倍加珍惜和關愛。
按照中央五年選聘十萬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的重大決策和省委的總體部署,我市已於2008年在全省率先實現了「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目標。全市1000多名大學生村官,在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中,肩負各級黨組織的重託,滿懷壯志,紮根「三農」,用青春服務山鄉,用智慧發展農村,用汗水澆灌理想之樹,用真情譜寫輝煌人生。他們所到之處,青春之花競相綻放,農村發展活力倍增。
大學生村官作為新生的社會群體,作為年輕的基層幹部個體,思維活躍,善於探索,勇於創新,勤於實踐。面對嶄新的成長環境和艱苦的工作,他們需要社會的理解、關心和支持,需要交流溝通的載體,需要展示風採的平台。我們創辦《大學生村官論壇》這份刊物,就是以促進大學生村官「創業、成長、成才」為宗旨,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示的窗口、一個交流的平台、一個成長的園地、一塊精神的領地、一個生活的樂園。在這里,他們可以交流信息、學習新知,探索理論、展示才華,傾訴情感、暢想未來,豐富精神、活躍人生;在這里,他們可以讓更多的人走近他們,認識他們,了解他們,支持他們。
眾星捧月月更明。我們真誠希望通過《大學生村官論壇》這個載體,架起一座社會各界與大學生村官互知互通的橋梁,在大家的傾心關注和大力支持下,讓大學生村官茁壯成長,讓這個群體綻放出更加絢麗的青春之花。
願這份新生的刊物辦出風格,辦出特色,辦出品位,與大學生村官一起見證我們這個充滿朝氣的時代! 只有獨立的意見,才有它的尊嚴和價值。
華裔學人散處全世界各地。在相互的通訊之中,許多人表達了一個共同的要求:希望有一本獨立的、沒有任何政治背景的中文刊物,來發表大家的意見,交流朋友們的感想和看法;也希望這本看完能客觀地報道各地華人社會的真實情況,不要作任何偏袒的或惡意的宣傳。
《明報月刊》是亞洲、歐洲、美洲許多華人文化界朋友們探討商量了三四年之後的產物。經過了長期以來的通訊商酌,這本看完終於面世而和廣大讀者們相見。所以叫做《明報月刊》,只不過因為這本刊物由《明報》負擔主要的經費、主要的編輯與發行工作。但這本刊物的主幹人物,卻是亞、歐、美三洲的文化人。我們熱切希望,這本看完能作為海外華人溝通心聲的一個橋梁,更希望海外同胞們熱心地給予支持。
這是一本以文化、學術、思想為主的刊物。編輯方針嚴格遵守「獨立、自由、寬容」的信條,只要是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的好文章,我們都樂於刊登。對於任何學派、任何信仰的意見,我們絕不偏袒或歧視。本刊可以探討政治理論、研究政治制度、評論各種政策,但我們絕不做任何國家、團體或個人的傳聲筒。我們堅信一個原則:只有獨立的意見,才有它的尊嚴和價值。任何人如對本刊所發表的文字感到不同意,我們都樂於刊載他的反對意見。《明報月刊》希望成為一個辯論和探討問題的園地。並不是它已經有了一套信念,因而借這個看完來加以闡述和宣傳。
散處各地的華人們由於種種條件限制,無法經常閱讀到一般有價值的文章和資料。《明報月刊》願意負起這個任務來,每月輯錄數百種中文報刊中有參考意義的文字和資料,供給讀者。好文章,那是「奇聞欣賞,疑義相與析」的意思;資料和事實,是為了讀者們的方便,使它能置於案頭,一索即得。
為了求讀者群的廣泛與普及,在學術性與思想性的文字之外,我們也刊登一部分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文字。今日學術界分工精密,專家學者所鑽研的,往往只是一個極小的部門,其尖端處若非本行中人,就無法了解。我們當然不拒絕發表華人學者在學術和科學上的精心創見,但也十分歡迎深入淺出的解釋性文章。
新,年輕,現代化,多彩多姿的變化和改革,那是我們在編輯上所企求的精神。我們重視數千年中華文化的傳統和價值,認為那是全人類文化的一部分寶貴的遺產。但是世界交通日益迅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日,我們以本刊的重大任務之一,是介紹世界上最新的思潮、重要的創造和著作。我們對中華文化決不妄自菲薄,篇幅中的一部分,將用來探討和介紹中華文化,另一部分,將著重於趕上這個嶄新的時代。
《明報》有一個副刊《自由談》,經常發表各方面的文章和來信,還頗能得廣大讀者的歡迎。這個副刊剔除「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八個字作為編輯信條。有容,那是門戶開放,對任何一種意見都不歧視;無欲,那是說我們絕不企圖由此而追求私利,除了讀者們的支持之外,覺不接受任何方面的津貼和影響。由於我們識淺學陋,才疏力弱,報紙距離「大」和「剛」的目標還很遙遠,但這是我們一貫的理想,也始終在這樣堅持著。如果本刊和《明報》有什麼共通之處,我們只希望,在全世界親愛的華人朋友們的支持之下,我們也始終不渝地向著這個目標邁進。獨立不倚是一件艱難的事,有時不自覺地會看法偏頗,有時會感到難於抗拒這一種或那一種的壓力。但如果海外的朋友們共同對或則個小小的事業感到興趣,那便是一股力量,能糾正我們的錯誤,能幫助我們抗拒壓力,使這本刊物永遠走在大家所贊同的正確道路上。「中立而不倚,強哉矯」,那本來是強者的事,但人數一多,非強者也能成為強者了。
③ 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關系的實例
法治之法必須是符合最基本道德規范的普遍善良之法,而不是脫離道德以外的法律;以德治國(德治)的道德必須是以現代的道德觀為基礎的,而不是我國傳統的道德為基礎。在法治的原則之下以現代的道德觀念為基礎的德治是統一的,二者具有互補性和不可替代性。
1、依法治國需以以德治國為基礎。
這首先是因為道德是立法的基礎,重要和基本的道德規范是法律規范的主要來源之一,先進的道德規范是法律規范的主要價值目標之一,良好的道德規范是評價法律規范善惡的主要標准之一。
其次是因為道德是執法的基礎,法律規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能否公正地、准確地把握立法宗旨,取決於執法者的素質;執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能否恰當地運用這一權力,則取決於執法者的素質。
2、以德治國需以依法治國為補充與保障。
以德治國著力於通過提高人的內心覺悟和建設人的動機文明,來端正人的文明行為;依法治國則著力於通過約束人的外部行為和建設人的行為文明,來開掘人的內心文明。
以德治國著力於建設個體文明,通過榜樣的力量促進社會主義群體文明水平的提高;依法治國則著力於建設群體文明,通過群體文明的提高,防範、震懾個體的越軌行為。
(3)法學家張揚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重要意義
堅持「依法治國」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中國共產黨人在不斷探索和總結歷史經驗基礎上做出的重大理論創新,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性認識的升華,是我黨在新形勢下對執政治國經驗的最新總結。
認真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江總書記的這一重要思想,對 於開創讓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④ 什麼是法律規定的「家庭暴力」以及如何認定「家庭暴力」
它發生在家庭中,比一般的虐待更具危害性和隱蔽性。從主體的角度看,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存在著特定的血緣關系。犯罪者通常是家庭中處於強勢地位的成員;受害者通常是家庭中處於弱勢地位的成員。這些受害者(主要是婦女、兒童或老人)往往缺乏獨立生活能力和自衛能力。同時,也有「家醜不能張揚」的概念。因此,長期對暴力的哭鬧、忍讓或沉默態度會導致犯罪者的自信和傲慢。家庭暴力的客體是受害人的人身權利,如生命健康權、人身自由權等結婚自治權、性權利等。行為人的主張是故意的,行為人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連續性。
以上就是有關家庭暴力的認定問題,以及家庭暴力如何認定,怎樣的行為才屬於家庭暴力的詳細解答。如果您的結婚中發生了家庭暴力,請您不要認為家庭暴力是家裡的事情,是一種隱私,不要覺得「家醜不可外揚」,一定要愛惜自己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力!如果您在維護自己權利的同時遇到了困難,建議您咨詢一下專業的華律網結婚律師,他會法律幫助您的。
⑤ 《百年孤獨》的作者是誰
百年孤獨的作者是馬爾克斯。
馬爾克斯18歲考入國立波哥大大學法學系,可是作家對法律毫無興趣。後因時局動盪,中途輟學,隨後進入《觀察家報》任記者,並逐漸走上文學創作道路。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陸續發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說。
1965年開始創作《百年孤獨》,1967年小說出版後被譽為傑作,短時間內被翻譯成多種文字並飲譽全球,奠定了作家在文壇上的地位。隨後又創作了《家長的沒落》和《一件事先張揚的兇殺案》等小說。
《百年孤獨》簡介:
《百年孤獨》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⑥ 怎麼提問能了解他對於「法律是國家意志」這句話的認知
法律是資本家的意志
不明白問問關於美國哈
⑦ 民事訴訟中的為什麼需要法律真實
現在,人們對於法院據以裁判的依據應是法律真實而非客觀真實已經有了全面的認識這是刑事訴訟理念的一大進步,但是這不代表這一問題在理論上的終結,一種全新的刑事訴訟理念要在中國的刑事訴訟法中得到全面的確定和實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甚至可以誇張的說,還剛剛起步。
在刑事訴訟中,准確懲罰犯罪,必須要查明犯罪事實,基於此,盡管存在罪與非罪,罪輕與罪重,罪刑相適應等實體正義的要求,但查明事實真相卻是實體正義實現的必要條件和核心基礎。在刑事訴訟中,查明事實的真相有兩個方面的含義:對於無辜者,可以免受無辜之罰;對於有罪者,有助於罰當其罪。
正是由於刑事裁判公正性的基礎在於查明事實真相,故中外歷史上一度將查明事實真相作為刑事訴訟的唯一目的。為此而不擇手段,古代種種令人發指的酷刑,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這樣的訴訟理念下產生發展起來的。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尤其是人權觀念的出現,加大了人們對追求事實真相合理性的思考,認識到刑事訴訟活動應該應該與其所處的時代精神,社會條件相適應。在追求查明事實真相的同時,也應該兼顧其他的社會利益和要求。盡管由於各國法律狀況、文化傳統、政治制度等因素的不同,「其他的社會利益」也不盡相同,但是基於對個體的尊嚴的尊重,尊重和保障人權已成為最重要的社會價值之一。刑事訴訟作為社會中存在的一種糾紛解決機制,無可避免的要涉及公民的人身自由,財產乃至生命等最基本的權利,對涉訴人員尤其是被追訴者的權利影響甚大。涉訴人員作為客觀存在的社會個體,同樣也享有基本人權,不能因為涉訴而被任意剝奪。因此,尊重和保障人權在刑事訴訟中就凸顯得十分重要,亦是引起客觀真實走向法律真實的基本價值。
除卻人權保障這一社會價值的挑戰外,客觀真實還面臨認識論方面的攻擊。事物是復雜多變的,存在復雜的因果關系,認識事實真相往往受客觀條件的制約,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一個相對的認識過程,日本刑事訴訟法學家藤重光教授就指出:「真正的絕對真實,只有在神的世界才可能存在,在人的世界裡,真實畢竟不過是相對的,訴訟領域中真實當然也不例外。」因此認為刑事訴訟僅僅是為了追求查明事實真相是大錯特錯。在司法實踐中,就常常出現「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那麼當受客觀條件租約,的確查不清楚事實,怎麼辦?
歷史上對此採取了「寧枉不縱」的刑事訴訟理念,即使沒有查清事實真相,無辜者因不能舉證證明自己無罪而被迫承擔有罪的不利後果。當啟蒙運動對個體的權利開始張揚,人本主義思潮的興起,刑事訴訟領域中產生了「有疑,有利被告原則」,法學界認為該原則是「現代刑事訴訟的鐵則」。
「有疑,有利被告原則」確立了在事實問題上,如果確實無法查清楚事實真相,則必須作出有利於被告人的解釋。該原則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疑罪從無」,當存在罪與非罪之疑時,作無罪處理;二是「疑罪從輕」,當存在罪輕與罪重之疑時,以輕罪處理;三是當有疑問的事實屬於量刑情節的性質時,應當作出有利被告的認定。這個原則的確立,賦予了被告人無需證明自己無罪的權利,也蘊涵著尊重和保障無辜者權利的價值觀念,即「為了不枉,寧願放縱」。
「有疑,有利被告原則」的確立標志著單一追求客觀真實的刑事訴訟理念已被打破。學者們在反思客觀真實的基礎上,提出了法律真實說的觀點,認為司法實際上是依據在合法性范圍內認可的並為一些證據所支持的事實,即法律事實而實施的,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可能近似,但不一定相等或者重合。裁判者固然是通過審查控辨雙方提供的或自行收集的證據材料對案件的事實真相作出明確的揭示,但這種對事實的揭示只是為了爭端的解決提供一定的事實基礎和依據,不是最終目的,裁判者就爭端的解決所作的判決結論,並不一定非得建立在客觀的基礎上不可。裁判者在程序上所作認定的事實應該是法律上的事實。這種事實應該建立在裁判著聽取各方的證據,意見的前提下,當庭所作的主觀判斷。
法律真實能較為恰當的表述刑事審判所認定事實的准確性,符合刑事審判的性質,能合理的解決實體公正價值與程序公正價值的沖突。但法律真實的實現最終要通過兩個主要具體實踐環節來實現。
第一,要實現實體公正走向程序優先的轉變。司法公正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實體公正,一個是程序公正。在客觀真實觀指導下的刑事訴訟理念,往往只追求實體公正而輕視程序公正。程序公正要求在訴訟過程中遵循嚴格的訴訟證據規則和程序,可以這樣形象的表述程序公正:「如果說實體公正是工廠加工出來的產品,那麼程序的公正則是生產該產品的生產工序,如果說生產的工序出了問題那麼其產品要麼是次品,要麼是廢品,是正品的幾率很小很小」。
在大陸法系大多數國家,至今仍然信奉程序公正主義價值觀,而在已美國為代表的普通法系國家,程序本位主義價值觀已經成為其刑事訴訟主導理念。實際上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之間是存在價值沖突的,二者的價值沖突到底應該如何解決?我認為我們應該全面學習普通法系國家,將程序本位主義價值觀確立為訴訟主導理念,正確認識程序不僅僅是工具,它也具有其獨立性和獨立價值。程序法與實體法一樣都是國家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互相依存,但有彼此獨立,強調刑事訴訟程序優先的地位不僅僅是限制國家權力,保障公民權利的需要,也是樹立「程序優先」觀念的需要。現行刑事訴訟法對程序違法缺乏明確的法律制裁。違反程序規定沒有不利後果。故導致辦案人員為了追求客觀事實真相而肆無忌憚的違反程序。因此我認為要真正走向法律真實,確立程序優先,並在刑事訴訟法中予以明確至關重要。
二是要加大權利保障和對偵察權的限制。首先,應該全面賦予被告人不得自證其罪的權利,這種權利被國際刑事訴訟學界認為是最底限度的人權保障。其次,法律真實在證據問題上的首要障礙是非法證據問題,主要表現在刑訊逼供問題上。「刑訊」是手段,「逼供」是目的,是辦案人員為追求客觀真實而不擇手段的表現。刑訊逼供是一個長期困擾我國司法實踐的老大難問題。立法上的粗陋簡單,使「嚴禁刑訊逼供」類似於口號,根本無法發揮法律的規范和禁止功能。遏止這種現象首先要轉變執法觀念,既有客觀真實觀向法律真實觀轉變,其次要採取司法授權原則,將逮捕、訊問等納入法院司法審查范圍,建立訊問全程監控制度等。
只要從理念上將客觀真實觀轉向法律真實觀,對事實的認定以法律事實為准,堅持程序優先,加大權利保障和對偵察權的限制和制約,那麼我相信,美國辛普森案案結後法官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盡管全世界都認為他有罪,但是法律宣布他無罪。」將同樣在中國響起,姑且不議實體結果公正與否,但的確是刑事訴訟法的巨大跨越和法治的飛躍。
⑧ 民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
中國民法的現代化作為一系列復雜社會因素促成的產物,具有其深刻依據,且不可逆轉。實現法律的現代化,以現代化的法律促成並維護社會的現代轉型,已成為中國法治建設的不歸選擇。「在全球現代化甚囂塵上的今天,無論我們給出什麼樣的理由來解釋中國人對民法典的想像和渴望,其本質仍然沒有逃離現代化編織的普遍主義的功利羅網。」囿於大陸法系的法治傳統,中國民法的現代化必然要以現代化、體系化的成文民法典為載體。但「自從世界進入工業化時代以來,各個國家都毫無例外地面臨現代性的挑戰,尤其是那些傳統深厚的文明古國」。中國正是如此。中國民法學者在向著既定目標奮勇前行的步伐中,卻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特殊的來自民法現代性問題的羈絆,斬不斷、理還亂,使他們經常產生壯志難酬的感慨。本文擬從分析中國民法現代化的背景出發,反思中國民法的現代性問題,提出緩和中國民法面臨的悖論和加快中國民法現代化進程的策略性建議。
一、民法現代性問題及其具體表現
現代化表徵一個社會急劇變動的過程,現代性則表徵現代社會的屬性。因此,法的現代化就是使社會生活中的法具有更多的現代性,更多地體現現代社會法的特徵。對於法的現代性因素,較為全面的概括是:1.公開性。法律的內容、法律制定與實施的過程應該向社會公開。未經公開的法律,不具有法律效力;2.自治性。法律是一套獨立的並由專門的機構運用專業知識加以適用的規則體系,法律活動成為一個獨立的專業領域;3.普遍性。法律調整的是一般人的行為,其價值內涵是法律面前必須人人平等,反對並消除特權現象;4.層次性或稱道德性。法律必須具有一定的內在的道德性,即法律必須符合一定社會特定歷史時期普遍的價值准則,並與人類社會最低限度的價值觀念保持一致;5.確定性。法律的內容、至少它的中心含義應該盡可能明確、無歧義,能夠給社會帶來更多的穩定和安全,而不應模糊不定、自相矛盾、過於原則,不確定的法律只能給社會帶來不確定;6.可訴性。法律具有被任何人在法律規定的機構中通過爭議解決程序加以運用以維護自身權利的可能性;7.合理性。現代社會的法律機制必須成為由法律職業者操作的、符合一定理性原則的秩序機制,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從而能夠增加個人行動的可計算性;8.權威性。現代社會的法律就外在強制的效力而言,在社會生活規范體系中應該具有最高和核心的地位,具有不可忽視、不可冒犯的最高權威。
法律的現代性品格表明,法治現代化的核心是對形式合理性的追求和張揚。形式合理性是法治現代化結出的碩果。法治現代化的過程就是形式合理性變成自在自為的主體的過程。因此,「法律的形式合理性是法治現代化的一個基本的起碼要求,是否以形式合理性或程序化的制度安排作為法律運作的原則,這確乎構成了法制與恣意的人治之間的基本區別。」值得注意的是,法治現代化的歷史實踐證明,法律建構於非人格的關系之上,法律是無感情的,是以形式上正確合理的程序制定出來的,因而成為每個人行為的一般模式,從而使人的行為及其後果具有可預測性。但是法律從來沒有放棄對諸如正義、平等、自由、安全、利益等價值的忠誠,從來都把對價值基本原則的闡釋、維護和實現作為自己的宗旨。沒有價值底蘊的法律,其自身合法性必然遭到質疑,無法贏得人們的信仰,也就無法發揮應有的調整作用。現代法律張揚形式合理性,僅僅是轉換了人類追求美好價值的方式,試圖通過凝固的智慧、而不再依賴不可靠的人,使這些價值得到普遍的實現。法律的形式合理性是我們破解現代法治及立基於其上的資本主義經濟取得巨大成功的法門。
「法治理想得以鞏固的主要時期,乃是18世紀上半葉。當時法治的理想正逐漸地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實踐之中。」可見,現代法治的物質基礎是19世紀以前的社會經濟生活,總的看來,當時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平穩發展的黃金時代。政治上的相對穩定和經濟的平穩發展,要求法律秩序的穩定,要求確保法的安定性,使市場參加者可以進行計劃、預見自己行為的法律上的後果。這成為現代法治憑籍形式合理性取得巨大成功的約束性條件。這種生活條件下,法律通過對形式合理性的張揚,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實現它所追求的價值。而20世紀以後的世界則演變為一個極度動盪的、高度分化的、急劇變化的、各種矛盾沖突空前激化和各種嚴重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的極不穩定的世界。轉換了社會基礎使得現代法治對形式合理性的張揚與其追求的價值出現了斷裂,形式和價值的割裂必然要導致致命的問題,絕對地追求形式合理性,不正義的內容也能合理。這就是法的現代性問題。集中體現為由於缺乏對地域性知識、特殊性問題以及非正式規范的關注,現代法治一味追求形式合理性,使得其自身的合法性受到廣泛的質疑,如優勢群體在法治的旗號下對邊緣群體的「合法」壓制。
作為原型意義上的現代民法是西方文明的產物,具有鮮明的現代性品格:
首先,現代民法以抽象的人格為邏輯前提。民事主體制度無視主體的豐富個性,確立了民事主體普遍的權利能力。這種普遍抽象的權利能力滌除了人身上的一切經驗因素,主體的個性被削平,感性的光輝被褪去,所有的人均被簡化為「人」這一高度劃一的類的存在。「他不知道農場主、手工業者和工場主、企業主,而只知道完完全全的法律主體,只是人,而且它視這種認為絕對自由的人。」生活世界中人的千差萬別,完全被抽象掉。唯如此,主體自我才能成為衡量一切事物的標准,而且對其自身的行為和社會地位負責。人類歷史才能實現從身份到契約、從歸功上帝到追求自我成就的發展。
其次,現代民法以民法典為基本載體。完備的民法典是大陸法系的一個基本特徵。在大陸法系只有通過制定民法典才能實現法治現代化。民法典以形式合理性作為貫穿民法制度設計始終的基本宗旨。民事主體被假定為理性人,民事行為被假定為理性行為,行為標准被假定為理性人標准……。關於「理性標准」的假設是民法體系的基石,正是基於這些假設和抽象,民法完成了對生活世界的簡化,建構了民法的大廈——民法典。民法典按照形式合理性的要求,全面規范了私人生活,將公權力阻隔於私人生活之外,製造了一個完全屬於市民的法律空間,為個體追求自由、知識、財富、幸福創造了適宜的環境。
再次,現代民法以普適主義的普遍性知識消釋地方性知識。現代民法是由理性人、法律行為、法律關系等概念、原則、制度在抽象的人性、普適的自然法精神的基礎上建構的,它是啟蒙思想的「自由、平等、博愛」觀念的具體化,它可以游離於形形色色、多樣化的社會生活。民法制度被視為是一種普遍性的知識,「放之四海而皆準,行諸萬世而不惑」。相應地,在普適主義的籠罩下,地方性知識往往被視為進步的障礙。日本學者穗積陳重在研究羅馬法對德國民法的影響時,就指出「羅馬法系經學理的研究之世界帝國法,而德國法則系成於種族習慣的自然狀態之限人、限地法。羅馬法之世界統一性,其發達之基礎,在於希臘斯多噶哲學之自然法說,無民族或地域之特殊性,……。故此文、野二法互相接觸,恰如冷熱二物相觸,冷體必吸收熱度,劣等文化國之必繼承優等文化之法制,乃自然之勢也」。
現代民法具有明顯的現代性品格,它以法典化的制度形式展示自我,外在性、直觀性追求形式合理性。當民法作為一種世界性知識向外界擴張時,它往往以與文化背景無關的純粹的、普遍性知識體系的姿態出現。民法所追求的價值則只能處於潛在性、隱蔽性的狀態。隨著社會情勢的變遷,即使在現代民法的原創地——西歐大陸,其民族精神與羅馬法精神、自然法思想、啟蒙思想等較相契合,民法的現代性問題也開始凸現。在與西方有著不同法律文化傳統的東方中國,民法的現代性問題將更為復雜。
中國民法獨特的現代性問題突出地表現為以下兩方面:
(一)現代化的民法制度與人民生活的隔膜
「語言也是思想和文化傳統,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標志和象徵。只有把語言放在特定的思想文化傳統之中,與構成文化總體的認知系統、評價系統、心態系統、行為模式系結起來,對之進行多維、系統的分析,才能真正解決語言的內涵和意義,澄清語言混亂所引起的思想混亂」。因此,法律語言、法律制度必須置於特定的語境下才可能真正理解。
近年來,我國大量移植了大陸法系、英美法系的民事法律制度,初步建立了民法的體系和框架。但由於對法律語言的語境、法律制度的文化背景、價值理念的忽視,引入的制度與中國百姓的生活有相當的隔閡,制度設計的初衷與實際運作的結果相悖離,以支離破碎的概念、規則、制度建構的民事法律體系無力承載公平、正義、秩序、自由等價值理念,無法成為調整社會生活的「活法」。龐大的民事制度體系並沒有導致市民社會生活的秩序化,也沒有給中國百姓的現實生活帶來確定的利益,民事制度的實際運作結果往往與其設計初衷相背離。一個明證就是在中國正式制度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仍然大量存在著以游離於正式制度之外、甚至有悖於正式制度的「私了」方式解決糾紛的現象。「所謂私了並不是不知法,而正是在知法後對國家正式法的規避;規避至少對於多數人是一個合理的選擇;在規避中,國家正式法並不是不起作用,但其作用的結果卻可能和其規范取向不同甚至相反。」
(二)現代化的民法話語與人民生活的乖張
隨著民法的現代化,民法學界對學術共同體、精英話語的追求越來越高。這種精英式話語霸權在民法制度和市民社會間設置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一個概念的技術含量越高,它就越遠離日常生活而成為高度專門化的法律概念」。法律語言的精確性、技術性、專業性要求自身與市民社會保持距離。但是,過度的精英化必然異變為神秘化,把法律弄成玄而又玄、捉摸不定的虛幻之物。制度引入過程中不顧本土資源,搞精英話語霸權,生吞活剝異質文化的法律制度以表明與傳統法律文化的徹底決裂的貌似激進做法,使「中國許多民眾目前對待建的法治大廈或冷漠、或懷疑、或反對」。如此,民法則只能停留在文字層面,單純作為自我欣賞的理論模型。很難想像人們願意接受一種聞所未聞或根本無法理解的制度設計作為行為預期,「私的自治的社會理想」勢必成為空中樓閣。
游離於市民社會之外的民法制度還會極大地挫傷民眾的法律情感。法律情感體現了社會主體對法律的心態和情感體驗。「在對外保有威信,對內堅如磐石的國家,再也沒有比國民法感情更寶貴、更需要培育、獎勵的財產了。……法感情是整個大樹的根,當這根不發揮任何作用時,它將在岩土和不毛的沙地上枯死,其它一切都將歸於泡影」。法感情的培養有賴於法律自身的親合力。民法倘若奉行學術神秘主義,那麼就會使人們感到民法不是「人民自由的聖經」,而是權力者手中的魔杖;人們不再「為權利而斗爭」,而是盡力規避法律,尋求法外空間的世外桃源。
二、中國民法現代性問題的獨特背景
中國民法的現代化是在中國社會的現代化的總背景下展開的。中國社會現代化過程的特殊性,使得中國民法現代化的努力遭遇了種種挑戰,具有了西方國家民法現代化過程中未曾遇到的困難。中國民法的現代性問題也由此變得十分復雜,其解決更成為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
背景之一:中國民法的現代化是我們既定的選擇
近代以降,中國放棄了自己獨特的古老的規范體系而被迫移植西法,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極不情願地被納入世界歷史的軌道。這一移植過程雖然充滿了沉重與無奈,但是自清末沈家本修律以來,中國民法的現代化形式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自1986年中國民法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民法通則》頒布以來,成果更是有目共睹。介紹西方法律制度的著作、學說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學術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盛況空前;新合同法頒布實行、物權法草案成形、婚姻家庭法艷改、民法典列入立法日程,一片鶯歌燕舞。但是我們慣常使用的分析方法卻是脫離語境的分析實證主義研究方法,也就是,解構法典,從法典中找出抽象概念,以法律學說將其類型化,並通過形式邏輯的方法構築概念體系,進而形成規則、制度。繼而進行制度對比,純粹的制度對比研究往往流於形式,偏好形而上的思辨,陷於概念、規則、制度內部循環論證。具體制度的優越性、正當性、合理性多源於強式話語的支持,因而只能停留在建議和呼籲的層面,無法上升為界限分明的形式即認知理論的形態。這種純粹形式的分析技術表面上博採眾家之長,對各國法律制度信手拈來,隨心所欲,為我所用,實質上忽視了概念、制度在特殊語境下的功能,忽視了其在整個民法框架下的特殊意義,其結果必然是所建構的民法體系成為四不象的大雜燴。「我們不僅沒有領悟概念法學的體系性以及概念法學的語言的真正力量,即便是它的最基本的概念、制度和范疇也未被我們充分理解,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在概念法學的框架下蹣跚學步而已,還無力貢獻出一套為『法律工作者』共同接受的有效的知識體系來」。可見中國民法的現代化還是一個遠未實現的目標,因而又是我們無法選擇的目標。
背景之二:歷時性問題共時性解決的窘迫
法治雖然登陸中國的歷史已有百年,而且在當代中國獲得了無上光榮,成為治國方略,法治話語更是取得了前無古人的風行。但是中國由於先天的局限,不可能自發產生現代意義的法治。中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實踐更多的是出於無奈,依憑的則是對法治的神秘忠誠與先期熱情,缺乏理性的代表時代精神的理論作指導。由於缺乏對法治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性的、系統的反思與批判,真正的法治精神難以培育和建立。法治建設的種種努力必然要經受傳統的前現代的精神因素的沖擊。
中國長期處於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農業社會,農業是社會的主導產業,農民是社會的主體,與農業社會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到今天還主導著中國人的生活態度。務農的人通常有一個確定的活動范圍和明確的界限意識,有強烈的歸宿感。由此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內外有別的界限意識。內與外的分類是中國人思維的一個首要前提,根據內外之別,又形成優劣、先後、尊卑之差,構成了完整的差等格局。凡是在涉及到與外國或外國人的關系時,內與外之分是我們一切判斷的不言而喻的前提。而且在中國人內部仍然存在各種「內外」關系,也很難實現平等對待。「十分重要的是立法的內在性質:以倫理為取向的家產制,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其他各地,所尋求的總是實際的公道,而不是形式法律。」「在傳統的中國社會,法的正統性不依賴於一個終極根據的設定,秩序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關系中的內在的『情境倫理』和『社會交換』」。中國的民法中體現這種界限意識的規范比比皆是,如對國有企業的特別保護、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特別優惠。
事實上,清末中國的現代化是一種防禦型現代化,中心思想是一個「保」字——保種、保教、保國、保民。強烈的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主導著中國現代化過程的現代化意識形式,民族矛盾和民族自尊心是推動中國現代化的主要動力。對法治的選擇來源於其在西方社會的巨大成功,在先期熱情和神秘忠誠之中多少夾雜著不情願,至少可以說,最初的現代化在民眾的潛意識里是從對現代化的敵視開始的。這種夾雜著渴求、無奈和敵視的強烈的、復雜的現代化願望和情緒表現在法律思想領域中就體現為,既期待外國法律經驗能夠幫助我們擺脫各種困難,重建社會秩序,又在內心裡對其持懷疑的、不信任的、不情願的、排斥的,甚至抵制的態度。葛洪義先生把這種現象叫中國法的「現代情結」。這個現代情結,可以提供持續的來自前現代的反現代思想資源。因此,現實法治陡現其真貌,尤其是法治的局限性隨著時間的展開而逐漸暴露之時,就是前現代因素大舉反撲之日,法治建設就要面臨反復和回潮的危險,人們就可能棄法治如蔽履。
中國民法現代化的進程中不僅存在前現代因素的摯肘,而且同時遇到了後現代思想的侵襲。西方的後現代法學發端於20世紀下半葉,它是從後現代主義的哲學理念和方法進入法學和法理學開始的。這種與中國的法治建設共時性的思潮,在國門大開的今天,必然要對中國的法治建設產生影響。
針對西方社會法治的全面實踐,後現代法學全面挑戰和解構法治所安身立命的基礎和原則,不僅一針見血地揭露了現代法治由於追求形式合理性所導致的負效應,而且無情地貶低現代法治的巨大成就,其後果是可能使現代法治陷入危機之中,導致人們喪失建構現代法治這一法律帝國的信心和熱情,甚至產生拒斥現代法治的情緒。後現代法學對現代法治的挑戰擇其要者主要有三:其一,挑戰法律的至上性。這方面集中地表現為新的法律工具主義的興起。後現代法學認為,法律並非中立和客觀,任何制定的規則都是以法律名義所掩蓋的政治。法律成為推行某種政策的工具,政府藉助法律公開介入現代法學認為政府不應該介入的領域,政府使用的很多資源和權力都是由一系列新的法律所創造和支持的。而且法律是通過法官的解釋來適用的,解釋者不是人民,而是法官,隨著司法能動主義的興起,法院越來越成為公共政策的執行機構或者公共政策的制定機構;其二,挑戰法律的自治性。如今,「對法律自主性確信的支持力量被踢開了。首先,與『意識形態之終結』相聯系的政治上的共識破碎了。……自從1960年代以來,伴隨政治上共識的衰落,使諸如經濟和哲學(以及游戲理論、統計學、公共選擇理論和文學理論)這樣一些學科的興盛,這些學科可以與法律問題相聯系——並且看起來有日益增加的力量。似乎所有這些變化都還不充分,對律師根據他們自己的力量來解決法律制度的問題的確信也已被削弱。」法律解釋的規則隨著公共政策的要求搖擺,判決所需要考慮的政治因素過多而且處在變化之中,使統一的標准幾乎成為不可能。為解決社會問題,法學家和法官不得不在法律和其他社會領域之間尋求平衡;其三,挑戰法律的普遍性。後現代社會是告別整體性和統一性的社會,類似於法律普遍性這樣的宏觀歷史敘事已經完成了使命。每一個社會群體都有自己的主張,都有自己的關於什麼是公平、正義和美好社會的觀念。所以單一的正義、公平觀念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的、局部的、以多種方式存在的正義。法律的普遍性在後現代社會的多元化面前顯得空泛和遠離實際,掩蓋了法律代表權利的本質,甚至可能導致對社會邊緣群體的壓制。後現代法學的認識可能是偏激的,但其對西方法治的批評卻不乏啟示作用,更是西方社會改進法治的寶貴精神財富。
但後現代法學之於中國的意義卻遠較其對西方社會的作用耐人尋味。後現代法學的許多主張與中國的傳統法文化現象具有形式上的類似性,也可以說中國傳統的法文化表現出某種早熟的「後現代性」,可能成為衍生後現代的反現代精神土壤。
前現代思想與後現代思想本來屬於法治的不同發展階段需要應對的問題,即歷時性問題。前現代思想並不反對把法律作為一種工具,反對的是法的現代性,或者是現代性中的工具理性特徵及其基本精神;後現代思想則不僅反對、批判法的現代性,而且由其批判其中的工具理性,更不贊成把法律作為一種統治的工具,他們反抗的是所有統治形式,包括法律和理性的統治。但由於中國社會現代化的特殊性,它們同時出現在中國民法現代化的進程中,而且由於具有了共同的對立面,很容易結成聯盟,交相輝映,為本已非常難纏的中國民法的現代性問題更加撲朔迷離,平添了許多西方國家無法體驗的復雜性。
中國民法的現代化需要對現代法治的深層次的理性認識,不僅要為現代法治的功績喝彩,而且要對現代法治的局限有充分的估計,必須同時認真對待前現代因素和後現代思想,同時應對來自兩方面的挑戰。中國民法的現代化是「壓縮」的現代化,其間充滿了太多的窘迫,我們經常需要採取一些相互矛盾的主張。
三、中國民法現代性問題的緩解
中國民法的現代性問題發生在獨特的環境之中,留給我們的迴旋餘地極其有限,我們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內理性地面對中國、理性地面對民法。我們必須承認現代性問題的根源在於現代化的法律本身攜帶的自反因子,我們需要在選擇接受、認可法治現代化優點的同時,寬容、認可、默許它的問題,不能指望只享受它的福祉,而不承擔任何代價。於是我們認為,如果法治現代化仍然是我們的無悔選擇,那麼法的現代性問題是一個只能盡量緩解、而不可能得到徹底解決的問題。本文的著眼點是在民法典層面緩解民法的現代性問題。
(一)調整價值取向,為法律追求的形式合理性確立合法性
法律不是純粹的自然科學,單純的形式邏輯證明不足以確立法律制度的合法性,融入了人的主觀價值判斷的制度體系背後必須有龐大的價值理念體系對其進行支撐、整合。只有實現了背後的價值理念體系,法律的形式合理性才能獲得自在自為的合法性。「如果從嚴密的邏輯學角度講,既然法律應該規范社會生活,那麼就必須要預先確定通過這種規范所要實現的理想。而法律所要實現的理想,如果沒有一個預先確定的人類生活的最高理念,又是不可想像的」。因此,價值是形式合理性的先導,對其具有統率、整合的作用。離開價值,形式合理性只是空洞的軀殼,甚至連形式合理性自身也難於保證。現代中國的民事立法雖由被動轉為主動自覺,但由於長期漠視法律價值,又沒有足夠的法律思想啟蒙,加之對新時期本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因而對作為民法靈魂的基本理念多停留在字面理解,缺乏深層感悟。鄭戈曾尖銳地指出中國法學「總是停留於介紹西方法律理論和注釋舶來的中國法律的水平,極少以中國社會為立足點來思考中國人的社會生活是否需要法律以及需要什麼樣的法律。由於對這種基礎性問題缺乏理論上的探究,中國法學實際上處於一種沒有根基的狀態」。中國民法又何嘗不是如此?
意思自治是民法的核心理念,民法的基本任務在於維護私法主體的意思自由。但是共同性或中立性的游戲規則只存在於力量的均勢之中,在絕對的強勢者和絕對的弱勢者之間,所謂的規則都難免帶有私人規則的性質,成為支配者單方面意志的表達。意思自治能夠自然而然地保證民事主體所為給付的合理與平衡的前提是:主體相互之間存在事實上的平等性與互換性。基於此當事人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讓步的規則,各方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平等協商關系,當事人如果在協商中不能獲得自己所認為的「平衡」的條件,即可停止協商,另尋相對人。
當社會中的主體之間事實上存在嚴重不平等,這種不平等就排除了協商與讓步,導致主體之間的利益在法律上失去平衡。至20世紀,不平等問題日益深刻:不平等不僅存在於個人之間,而且存在於經濟實力相差懸殊的社會組織及各種類型的當事人之間。意思自治往往異化為一方當事人強迫另一方接受苛刻條件的權力。西方思想家曾尖銳地指出:在這種社會條件下,過分強調個人的要求,犧牲了他的那些有組織的同伴們的要求,天賦人權曾變得神授君權一樣殘暴。實現一種冠冕堂皇的壓制。
意思自治對於民法不可或缺,但它已無法單獨實現個人與個人之間利益的協調,也無法完全使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協調一致,中國民法必須吸收其他價值對其社會效果加以補正,以保護處於弱者地位的一方當事人,更為合理地組織社會經濟。解決問題的出路是張揚實質正義的價值,在某些場合以客觀公正取代私人意志選擇的主觀公正,限制形式上的意思自治,以實現主體之間的實質平等,平衡主體之間的利益以及主體利益與社會利益。法律不再對當事人的自治行為採取放任態度,或僅進行形式上的審查,而是要對是否締約、合同的內容、形式進行必要的實質性干預。最終由實質正義與意思自治形成制度妥協和反思性平衡。
(二)取向生活,從生活實踐中發掘形式合理的規則
價值是預設的人類生活的最高理念,是人對於「類」存在的超驗感受。作為主體的人要求民法體現對人——這種「類」存在的終極關懷。價值構造了理念世界人類生活的理想原型,它是一切制度設計正當性、合理性的源泉。
民法典提供的是理論框架、制度模型,屬於符號世界的范疇,強調形式邏輯的自足性,價值屬於意義世界的范疇,它賦予人類生活以意義;價值肯定人作為「類」存在的需要,民法典提供了滿足需要的工具,兩者統一於市民社會的生活,共同勾勒市民社會生活的圖景,提供一種生活模式。
「立法可以發現並記載這一切,但決然不可能憑空製造出這一切。那種希望籍由一個詳盡無遺的立法制度,即刻創制出一個嶄新秩序的企圖,只會摧殘現實,增加現實的不確定性,強化規則與事實之間的乖張,最終使得法律失卻規范人事而服務人世的功用與價值。職是之故,為了確保法律之為民族信念與民族意識的真實映象,成為適合民族生活狀況,造福人世生活的人間規則,必須首先考察民族的現實生活,並在對於往日民族生活的歷史考察中,今古觀照,釐清一切立法之得立基的生命源泉所在。」因此,法典必須是人類經驗的總結,只能是對現實世界形象經驗的概念化、體系化,必須委諸日常生活經驗的考察以確立其深層次的社會基礎。民法中的概念應該是對市民社會現實和抽象存在的一種單一化、抽象化的描述;法典的內在邏輯應該是日常生活邏輯的反映;邏輯體系的內在一致性對應該於市民社會生活的有序性。在這一意義上,民法典完全應該被理解對市民社會有序的生活圖。
⑨ 報道污衊西工大的那個張揚是誰
畢業於西北政法大學 法學專業 。在學校期間非常活躍,熱心公益事業,曾擔任校社團聯合會主席以及廣播台主持播音員。畢業後由於不喜歡法律,便做了記者。幾經轉折,做了陝西電視台的編輯,在主打新聞欄目寫時評,每周3個,收視率很好。其中又因「小喇叭」的詼諧調侃,大膽言事,而名震全陝。
其間也曾兼職陝西電台,坐鎮中午12點黃金檔,做方言新聞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後因故停播。
曾獲陝西新聞獎二等獎,陝西電視台十佳編輯稱號,是陝西電視台的「知名」人物,現為都市頻道 《都市快報》話題組 主編。
⑩ 皋陶立法:皋陶法律思想具有哪幾個特點
皋陶法律思想具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德法結合,即道德與法律結合、德治與法治結合,「明於五刑,以弼五教」就說明了這個道理;二是民本思想,即強調重民、愛民、惠民,關注民生,聽取民意,「安民則惠,黎民懷之」「天聰明,自我民聰明」等即說明此理;三是司法公正,公平公正是皋陶司法的終極目標,獬豸斷獄的故事實質上是神化了皋陶鐵面無私、秉公執法、斷案如神的司法活動;四是天人合一,皋陶所言「天秩有禮」「天命有德」「天討有罪」等實際上是張揚了自然秩序(天)與人間秩序(人)的神秘統一性,認為後者當以前者為法才是正常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