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第5章

道德經第5章

發布時間: 2022-03-13 19:46:38

道德經第五章讀音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橐龠(tuó,yuè):用手操作的鼓風工具,即古代的風箱.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這里是把天地的運作比喻為風箱.(天地的運作難道不像風箱一樣么)
字數有限,不可詳解.

㈡ <<道德經>>原文是啥1—5章

第一章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流傳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在漢代為避文帝(劉恆)的諱,才改「恆」為「常」。】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眇;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㈢ 道德經第五章,虛而不屈(gu三聲),動而俞(YU)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chong)

道德經的版本很多,讀音和字也不盡相同。不過,要理解這句話的深意。
這句話形容的是專橐龠,也就是風屬箱,虛而不屈是說它雖然裡面沒有東西但卻無窮無盡,讀qu還是gu就有不同的理解方式了。動而愈出,是說它一動就會有東西出來。有的版本直接就是愈,這么沒什麼懸念,多言數窮,我本人習慣讀shuo,有一點越來越的意思,不如守沖,一般認為應該是沖,因為沖是空的意思,這才是道德經學說的精髓。
個人認為句讀可以訓詁,但是卻不應該用來研究思想~謝謝~

㈣ 關於道德經前五章思想的小故事

道德經 道經一至五章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道,無形無象、永恆長存,無法用言語描述,所以用言語描述的道,不是永恆長存的道;名,變化多端、玄妙莫測,無法用語言闡述,所以用語言闡述的名,不是玄妙莫測的名。無,是用來描述天地萬物未產生之前的狀態的,無,是天地萬物的原始狀態;有,是用來說明天地萬物產生之後的狀態的,有,是孕育天地萬物的母親。因此,始終保持清靜無欲的境界,才洞察得到「道」 和「無」的奧妙;始終保持心思專一的狀態,才觀察得到「名」和「有」的微妙。「無」和「有」同出於「道」和「名」,兩者雖然名稱不一樣,但本質是一致的。「道」和「名」深遠玄妙、難以琢磨,它是一切奧妙的根本。

2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譯文: 當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事物美時,這說明丑的事物已經遍布天下;當天下人都知道好的事物好時,這說明壞的事物已經充斥世界。美和丑,好和壞是互相對立、相互轉化的。同時,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為參照,長和短互相呈現,高和低相對而存,音與聲相互諧和,先與後互相隨行:這是永恆的。因為聖人懂得事物對立面相反相成的道理。所以聖人用無為的法則對待世事,反而容易成就功業;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反而容易教化百姓。「道」聽任萬物興盛敗亡而不橫加干涉,滋養萬物蓬勃生長而不據為己有,促進萬物成熟繁衍而不居功自傲。聖人功成業就又不攫為己有,所以他沒有得失的憂慮。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文 不器重賢能的人才,可以使百姓不爭強好勝;不珍愛貴重的財物,可以使百姓不去偷盜;不顯露容易引起慾望的東西,可以使百姓心智不迷亂。因此,聖人治理百姓是讓他們內心清靜、肚腹吃飽、心機減少、身體強健,讓百姓始終沒有機巧和貪欲;讓那些自作聰明、自以為是的人不敢任意胡為、不會肆意賣弄而已。如果像這樣,那麼天下就沒有什麼不能治理了。

4. 道沖,而用之久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譯文] 「道」雖然空虛無形, 可一旦作用於「有」,它便效用無窮。「道」深遠玄妙、變幻莫測啊,它是天地萬物的根源,但又好像什麼都不是。它消磨萬物的尖銳鋒芒,解除萬物的紛擾糾纏,它與光輝、潔白融合,又與塵土、污垢混同:道無所不能啊又無所不在。道寂靜無聲、隱沒無形啊,它客觀存在,但又無法捉摸。我不知道它從何而來、因何產生,我只知道它在日月星辰、天地萬物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tuóyuè)乎?虛而不淈(gǔ),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譯文] 天地沒有意念,無所謂仁慈不仁慈,它任萬物自生自滅,就像對待祭祀用的芻狗一樣,既不重視也不輕視;聖人沒有偏見,無所謂仁愛不仁愛,他任百姓自由自在,就像對待祭祀用的芻狗一樣,既不偏愛也不歧視。天地之間的空間,大概跟風箱相像吧?雖然風箱裡面看起來是空的,實際上它的效用無窮無盡:不鼓動它,它虛靜得什麼也沒有;要是鼓動它,裡面就會有風流出,並且越是鼓動,產生的風就越多。天地之間的空間跟風箱一樣,裡面好像什麼也沒有,但它的效用無窮無盡:天地寧靜,萬物則自然寧和;天地運動,萬物亦順時而動,天地大動,萬物則顛倒傾覆。鼓動風箱要把握節奏,才能控制好火候;天地運動也跟鼓動風箱一樣,要保持適度,萬物才能生生不息;說話也跟鼓動風箱一樣,話說得多,就像風箱鼓動得快,不僅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消耗精力;治世也跟鼓動風箱一樣,政令頒布得越多,就像風箱鼓動得越快,不僅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勞民傷財。因此,一個人,無論是說話做事還是經邦濟世都應把握好度並且時常保持虛空寧靜的狀態。

㈤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抄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襲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虛而不屈
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答:天地無心於萬物,任其生滅,聖人無心於愛民,任其自養自成.
天地之間如同有一個風箱,空虛而不空窮竭,越鼓動所現事物越多.
言語太多,不能做到像虛空一樣,終會窮竭,這樣的話不如恪守虛空虛靜.

也就是要得道悟道,不能太多的言語思慮,真正的道是不可以用言語和思慮得以體會的,如果太多的言語思慮反倒會使自己陷入困境,越來越被動迷惑.要像天地一樣雖然無心但是能成萬物,雖成萬物仍然無心可用.

㈥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經典語錄對當代的啟發意義

  1. 年輕的時候千萬不要因為沒有錢而絕望,因為你要知道。。。。。你以後沒有錢的日還有很多

㈦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的老子道德經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譯文]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愛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因此,「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句是教誨我們,從心上來講,要修養誠敬謙和的仁德。誠是真誠,敬是恭敬。內心有真誠,外面言行都表現得恭敬,敬人、敬事、敬物。自己能夠謙卑,必定能夠跟人和諧相處,這是仁德。有這種誠敬謙和的仁德,自然他就能夠敏於事而慎於言。不用人教,不用刻意,他言語自然就會謹慎。所以這句話實際上是從事上來教我們存養仁心。
《論語》里有一段是「司馬牛問仁」.司馬牛是宋國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他的兄長叫司馬桓,這個人不仁。為什麼?他想謀反,想把國君(當時是宋景公)謀害了,自己可以當王。司馬牛他跟他的哥哥相反,他是一個很有仁德的人,他不願意參與到他哥哥謀反的計劃當中。因為弒君篡位這是天下人皆得以誅之,會招來滅族之禍的。所以當時司馬牛也非常地憂慮,憂國憂兄,他是進退兩難。這個時候更需要慎言,說話稍不謹慎,可能會有難以挽回的過失。
說到底,還是一個智慧的問題,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這個分寸的把握也要憑智慧。智慧從哪來?心地清凈就有智慧了。人為什麼沒有智慧?多半因為有私情。私是自私自利,情就是感情用事。《大學》裡面講的,「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就是讓我們心正,要放下私情。
所以《道德經》上講:「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講話,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尤其是關繫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沒有經過再三的思考就說話,那這後果可能是很可怕的.

㈧ 道德經第五章及譯文

《道德經》第五章的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譯文:
天地沒有仁德,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用草紮成的狗一樣,任由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沒有仁愛,也像對待芻狗那樣對百姓。天地之間,難道不像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讓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注釋:
芻狗:用草紮成的狗。古代專用於祭祀之中,祭祀完畢,就把它扔掉或燒掉。比喻輕賤無用的東西。
猶橐龠:猶,比喻詞,「如同」、「好像」的意思。橐龠:古代冶煉時為爐火鼓風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風管,是古代的風箱。
屈:竭盡,窮盡。
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多聞數窮:聞,見聞,知識。老子認為,見多識廣,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煩苛,破壞了天道。數:通「速」,是加快的意思。窮:困窮,窮盡到頭,無路可行。
守中:中,通沖,指內心的虛靜。守中:守住虛靜。

㈨ 德道經第五章 【中和】怎麼解釋簡介最好

第五章 中和(4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①。
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②。
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穀③,而王公以為自名也④。
勿或 之而益,或益之而 ⑤。
覲殷死,議而教人⑥。
故強良者不得死⑦,我將以為學父⑧。

①道:道是宇宙形成之前就存在的、不可名狀的物質、能量和環境。 一:最小之數,樸素之數,萬化之基,即德、虛無一炁(即「⊙」,由無極的道「○」化生的德「⊙」)。其用最高,其位最低。《說文》:「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淮南子?詮言》:「一也者,萬物之本也。」 二:《說文》:「地之數也」。即太極之陰陽也。 三:《說文》:「天地人之道也」。三元(源),即物元(源)、體元(源)、質元(源)。三元(源)為構成萬物的基本要素。「三」的基本象示為旋極圖,圖的中圓為德,外側為陰陽互動。道○,是萬物之本始;德一,是萬物生成之能量;陰陽二,從德一而生,反應萬物的陰陽屬性;三,乃一炁含三,即「德、陰、陽」這個三,它是萬物生成與發展的自然法則,萬物皆由此「三」而生成。
②負:《說文》:「恃也。從人守貝,有所恃也」。一曰:受貸不償,即負債。通「背」,與「抱」相對。
中:《說文》:「內也」。中心、中間等義。又有充滿之義。乙本及通行本作「沖」。 和:諧也。
句義:道生之德畜之的萬物已經離開德「一」而進入了陰陽「二」的狀態中,人類對萬物的認識,停留在看得見的有相物質世界,而將看不見的無相物質忘在背後。然而萬物內外卻是德「一」能量的炁在發揮滋養的中和作用。只有執一以為天下牧,知白守黑,執兩用中,才能認識萬物本質中德的營養功能和道的主宰作用。
③「天下」二字通行本與乙本均作「人」。
谷:其簡體即「谷」。《說文》:「谷,百穀之總名」。天以五德養神,地以五穀養形。不穀,屬於不益於他人的自貶,後演化有五穀不分之意。《戰國策?齊策》載,顏斶曰:「老子曰『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稱孤寡不穀』」。《呂氏春秋?君守》:君名孤寡。注:人君謙稱。
④「自名也」通行本作「稱」。
⑤勿:《說文》:「州裏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襍帛。幅半異,所以趣民」。通行本作「故物」,甲乙本均作「勿」。
:甲本作 「 」,據《漢語大字典》其為「損」之異體。但在此處 義與損義有別。
⑥覲殷死:禮崩樂壞也。甲本作「□□夕議而教人」,「夕」字辨誤。通行本作「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覲:《說文》:「覲,諸侯秋朝曰覲,勤勞王事也」。 殷:《說文》:「作樂之盛稱殷」。
⑦良:據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良,描繪半穴居延伸的兩道走廊,為廊之初文,兩道走廊增強了空氣流通。《說文》:「善也」。通行本作「梁」。
強:通「強」。《說文》:「弓有力也。」強健、剛強;亦作強暴、強人等貶義解。
句義:修真能加強、增強身國的通炁量,營造和獲得更強更好的德「一」能量,也就不易死亡。
⑧我:通行本作「吾」。 學:覺悟也。通行本作「教」。
句義:能充分獲得德「一」能量的心身內環境,需要教化傳授和指導實踐使其覺悟,我當其責。

熱點內容
民法456 發布:2025-01-27 12:14:19 瀏覽:822
廢品收購站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27 12:12:30 瀏覽:707
2015武漢大學法律碩士招生人數 發布:2025-01-27 12:10:51 瀏覽:34
民事訴訟法第113條第三款 發布:2025-01-27 11:59:23 瀏覽:420
雲南省高等級公路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27 11:47:40 瀏覽:988
勞動法的關系 發布:2025-01-27 11:38:14 瀏覽:98
釘釘告上法院 發布:2025-01-27 11:27:45 瀏覽:142
減肥店老闆走了該付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7 10:49:37 瀏覽:530
行政法上的行政就是指 發布:2025-01-27 10:04:10 瀏覽:109
撫遠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7 08:59:48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