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提高幹警法治

提高幹警法治

發布時間: 2022-03-13 21:54:01

『壹』 如何提高公安民警法制思維和依法辦案能力

強調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要求公安機關必須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強化嚴格依法履行職責的觀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觀念,不僅要推進依法行政,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還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各種復雜問題,善於運用法治手段化解社會矛盾,善於運用法律法規維護社會秩序,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根據公安機關執法實踐,重點要強化「四個理念」,實現「四個統一」。

一、樹立嚴格執法理念

強化職權法定、嚴格執法的理念,努力實現依法履職與依法治權的有機統一。重點抓好三個方面: 首先,法定職責必須履行到位。其次,執法權力必須依法行使。第三,執法者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率先垂範。

二、樹立文明執勤理念

牢固樹立規范執法、文明執勤的理念,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樹立規範文明的執法形象,不僅有利於增進人民群眾對執法機關的信任,更有利於促進法律在人民心中樹立尊嚴和權威。 在處理敏感案、事件時,要把法律的剛性和執法的柔性結合起來。在執法辦案時,要把打開「法結」與打開「心結」結合起來。

三、樹立公正執法理念

牢固樹立平等對待、公正執法的理念,努力實現維護法律權威與維護公平正義的有機統一。

首先,要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次,要堅持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並重。第三,要堅持正確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

四、樹立保障人權理念

牢固樹立執法為民、保障人權的理念,努力實現社會維穩與公民維權的有機統一。

首先,要更加自覺地把尊重和保障人權放在各項執法辦案的首位。其次,要更加註重在社會管理中體現服務為先。第三,要更加註重在維權中實現維穩。

『貳』 如何提高基層民警的履職能力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也是公安機關開展各項工作的基礎和保證。在「三基」工程建設中,公安部把「會做群眾工作」作為苦練基本功的一項重要內容,充分說明了當前基層民警做好群眾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必要性。在新的歷史時期,學習、研究並更好地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進一步提升基層民警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是新時期公安隊伍建設的重大課題。 一、深刻認識提升基層民警做好群眾工作能力的基本涵義和現狀 公安群眾工作是指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實際工作中服務群眾、組織群眾、宣傳群眾、依靠群眾和保護群眾。所謂基層民警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具體講,是指一個民警的理念、意識、心態和知識、本領、技能在群眾工作中的綜合需要和具體體現。基層民警做好群眾工作能力包括多方面的內容,主要有理論思維能力、處理公務能力、駕馭事務能力、改革創新能力、公共關系協調能力、公正執法能力、應變能力等等。 當前基層群眾工作薄弱,基層民警的群眾工作能力不強,原因有主現的、有客觀的;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概括起來講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新時期群眾工作確實不好做、難度增大。一是我國正處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引起群體性事件多發。這一時期,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面對的挑戰也前所未有。當前,社會、經濟領域的深層次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突發性事件、群體性事件明顯增多,公安機關傳統的群眾工作方式簡單、辦法不多,基層民警的工作能力不適應新時期的要求。二是我國正處於刑事案件高發期,引起群眾對公安機關的安全訴求度增大。這一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財、物的流動性不斷增強,使社會治安變得越來越復雜,案件持續高發使群眾缺乏安全感,而部分群眾把治安狀況不好的責任歸咎於公安機關,使警察與群眾的感情越來越疏遠。三是城市化發展,引起人際關系日趨淡化。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大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發生 巨大變化,群眾社會活動范圍和區域日益分散化、多元化,人際關系逐漸冷漠,基層民警深入群眾工作經常遇到「敲不開門、進不去屋、嘮不上喀」,給開展群眾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同時,部分群眾主動配合公安機關開展工作的傳統思想日益淡化。 四是公安機關的非警務執法活動增多,引起誤解。同時,民警接控訪、處理群體性事件等工作處在風頭浪尖上,從而擴大了社會對立面,群眾對立情緒越來越大,導致警民關系緊張。五是新時期群眾的維權意識不斷增強,引起對公安的期望值增高。隨著社會政治、法治、文明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知識和文化水準大大提升,法治意識、人權意識和權益保障意識不斷增強,而對公安民警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的期望值越來越高。 (二)群眾工作機制運行不暢,民警難以集中精力做好群眾工作。雖然近幾年大規模開展了大練兵、大接訪和苦練基本功活動,公安機關整體形象有效大提高,但警民關系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鞏固和加強。一是領導機關抓群眾工作意識不強,力度不夠。在日常工作中,沒有把群眾工作當成基礎工作的「基礎」去抓,與其他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評比的力度失衡,擺不到應有的位置,造成基層單位對民警做群眾工作「想起來就抓、想不起來就不抓,忘掉了無人抓」的局面。二是基層基礎工作不規范。基層公安機關常年打擊刑事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習慣於集中統一行動,為追趕完成中心任務指標超負荷地工作,使部分民警沉不下去,民警與群眾日常聯系的互動減少,群眾基礎工作顯得更加無力。三是動力推動不到位。群眾工作是基層基礎「高難度」的長期性、延續性的工作,是軟功夫、慢功夫,很難在短時間內奏效。因此,基層民警做群眾工作獲得立功受獎的概率、機遇很少,實際工作中缺乏針對群眾工作的獎勵推動機制。 (三)基層民警群眾觀念有所淡化,素質不高,做群眾工作能力不強。一是在工作理念上,有些民警宗旨意識不強,人本意識淡薄,與百姓面對面、心貼心交流少,對群眾缺乏應有的感情、親情,傷了群眾維護社會治安的熱情。二是民警綜合素質不夠高,不願做、不會做、不敢做、很難做群眾工作。一部分民警缺乏做好群眾工作必需具備的政策理論水平、 法律業務素質、組織協調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缺乏社會知識和處事經驗,切不準群眾的思想脈搏,抓不住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有些民警不知道怎樣去宣傳、發動和教育群眾,尤其是對案件、事件的當事人進行恰如其分的勸導和說服教育顯得無力。當前基層單位年輕民警的比例越來越大,社會閱歷淺、工作經驗少,做群眾工作時無所適從、無從下手,產生了與群眾溝通少、溝通難的情況,還不會做群眾工作。三是責任心不強,工作方法欠缺。有些民警缺乏真抓實乾的作風,不願深入群眾中開展艱苦細致地工作,群眾見警率、知警率和滿意率不高。有的做群眾工作的措施辦法簡單,使得相當一部分案子難破、逃犯難抓,群眾不滿意情緒滋長。有的對上門報警、求助的群眾還程度不同地存在著「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情況,傷害了群眾感情。有的還以管人者自居,在糾正和查處違章、解決治安糾紛時工作方法簡單,不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甚至還激化矛盾,執法工作難以讓群眾信服,難以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二、深刻認識推進提升基層民警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是當前公安機關面臨的重大課題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工作的決定》中指出:「實行專門工作和群眾路線相結合,是我國公安工作的特色和優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正確處理好公安機關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各級公安機關和全體公安民警要繼續堅持走群眾路線,相信和依靠群眾,學會做群眾工作,同群眾打成一片,做群眾的貼心人。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做好公安工作的新思想、新辦法,把公安工作深深地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打牢公安工作的基礎。」新時期公安工作要樹立科學發展觀,極大地運用科技強警、公安信息化的「專業化」警務外,最根本的還是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這是中國公安工作的最顯著特點和最明顯的優勢,從而賦予了新的歷史時期公安工作群眾路線的豐富內涵。因此,提升民警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就更顯得有現實意義。 (一)是充分發揮公安機關職能作用的必然要求。公安機關肩負著「鞏固共產黨執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三大政治和社會責任,是維護國家政權穩定的重要力 量,具有專政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公安機關要按照人民的意志從事執法活動,其執法范圍的社會性、廣泛性決定了與人民群眾的密切性,堅持對法律負責和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的一致性。黨以民為本,國以民為基,新形勢下公安機關更離不開群眾工作。廣大民警要密切警民關系,必須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使公安工作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與支持,為公安機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是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黨中央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部署,對於公安機關而言,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促進公安機關的內外和諧,其中首要就是與人民群眾的和諧。廣大基層民警的每一件工作、每一個言行都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基層民警如不能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密切警民關系,整個社會的和諧局面就難以形成。因此,和諧社會要求基層民警提升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要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堅持以人為本,踐行愛民之舉,以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善於聽取和正確對待群眾的批評和建議,建立和諧的警民關系,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堅實的群眾基礎。 (三)是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公安機關面臨著社會矛盾凸顯、刑事犯罪高發、對敵斗爭復雜的壓力,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緊緊依靠群眾。各級公安機關要進一步增強學會做好群眾工作的緊迫感,迅速掀起一股學做群眾工作的熱潮,大力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充分發揮和依靠人民群眾,嚴厲凋擊刑事犯罪,積極維護社會治安,妥善處理由人民內部矛盾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和群眾信訪問題,超前化小、化了、化解社會各種矛盾,確保整個社會穩定,為我國社會、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四)是實現「三基」建設最終目標的必然要求。近幾年來,通過各級公安機關契而不舍的共同努力,公安群眾工作的整體狀況有了明顯改善,但是與黨和人民的要求相比差距較大。通過「大接訪」涉法案件也充分暴露了公安機關在執法、做群眾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接處警、巡邏盤查、調處糾紛、調查取證、查處案(事)件、辦理戶口證件、糾正違章等方面的不作為、亂作為、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還時有發生。反映出一些民警沒有很好掌握和運用會做群眾工作這個基本功,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還不適應新形勢下公安工作的需要。學會做群眾工作是每個民警的必修課。為此,公安部審時度勢,把基層民警「會做群眾工作」作為「三基」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求廣大基層民警打牢執法為民的思想根基,樹立以人為本的群眾觀,履職盡責,練好做群眾工作的基本功,探索群眾工作的新路子,拓寬做好群眾工作的新渠道,使民警做群眾工作的能力跟上新形勢的步伐,構築牢固的群眾基礎,使公安工作不斷創新和發展。 三、新時期提升基層民警做好群眾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措施 公安機關要提升基層民警做好群眾工作能力,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革創新的理念,從最基本的環節抓起,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務求實效,進而使公安群眾工作充滿生機 和活力。 (一)找准提升基層民警做好群眾工作能力的「突破點」。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基層民警群眾工作的好壞直接取決於各級領導和民警對群眾工作的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一是進一步牢固樹立群眾觀念。要真正認識到群眾不僅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而且是各項公安工作的基礎和支撐。感情貼近是做好群眾工作的一把金鑰匙,要大力培養和增進民警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去執法、去管理、去工作,獲取民心,贏得民心,從而使較難、較復雜的問題得到較快、較好的解決。二是零距離服務群眾,善謀惠民之策。要密切聯系群眾,繼續保持和發揚「串百家門、知百家事、解百家難」的最基本群眾工作方法,堅持以群眾為師,向群眾學習。與群眾打交道要多一些平實之言、踏實之舉,談群眾樂意聽、聽得懂的話,做群眾盼望做、得實惠的事。三是視警察形象如生命。要教育民警注意自身修養, 為警重警德,提升公安民警從警品德的底線。「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每個民警都要通過自己的言行樹立公安機關的最佳形象,以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認可,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四是及時解決小問題可以避免大問題。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要把群眾關注的小事做細、實事做實、難事做透,避免矛盾激化、小事鬧大、事態擴大,及時解決涉及群眾利益的各種社會矛盾。民警做好群眾工作的一個基本功,就是要正確認識大事與小事的關系,即善於抓好大事,又防止因忽視小事而影響大局。民警應時刻注意群眾中的不良情緒,特別是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及時做好疏導工作,絕對不能「因小失大」,更不能因我們工作疏忽而使小事鬧大,引發社會矛盾和其它社會問題。 (二)找准提升基層民警做好群眾工作能力的「核心點」。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要真正做到基層民警做好群眾工作能力的提升,公安群眾工作的根本性突破,核心還在於工作規范問題。就公安機關整體而言,要轉變工作方式,在公安行政管理上盡快實現由管理型向服務型、由封閉型向開放型、由隨意型向規范型的轉變,全力打造服務型公安機關。就具體而言,是基層各個警種的民警做群眾工作做什麼、怎麼做、做哪些方面群眾工作,都必須加以指導和規范。要研究基層單位的警務運行機制,敢於改革創新,建立科學的警務創新機制,把民警從內部警務低效運作的消耗和外部非警務活動中解放出來,從空間上、時間上為基層民警減負,使民警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抓基礎工作,做好群眾工作,實現警務工作效能的提高和警民關系的加強。當前要著重解決基層民警「110」接處警問題、外借問題、群體性事件處置和大型活動的保衛抽調問題等。機關職能部門對涉及到基層警力,要規范運作,科學用警,使用警力最優化,確保民警不重復勞動、不無效勞動。還要繼續大力推進戶籍、交通、消防、治安、外事等行政管理工作公開和警務公開,增強公安工作的透明度,自覺接受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監督。基層民警應著重做調查實有人口基礎情況、收集社會信息、進行治安防範宣傳、開展便民服務等項工作,認真解決群眾反映的治安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穩住社會治安陣腳。要善於發揮社會群眾組織的作用,集群眾之智,聚群眾之力,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群防群治工作,有效整合各種社會資源,走警務工作社會化的道路,把公安工作深深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從而為公安機關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開辟新途徑。 (三)找准提升基層民警做好群眾工作能力的「著力點」。人的因素是第一因素。整個公安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取決於公安隊伍素質的整體發展,而公安隊伍整體素質的發展又直接受人數最多的一線基層民警的影響,因為他們是與群眾直接打交道的民警,是公安工作的基石。提高基層民警整體素質和工作效能,一要從數量上和質量上給以傾斜。通過深化警務改革,推動警力進一步下沉,警務前移。要精簡機關,撤並職責重疊交叉的部門,將警力最大限度地向基層傾斜,將基層民警配置到充足的數量,將精力充沛、文化程度高、有豐富工作經驗的民警投放到最基層,夯實一線警力資源,優化警力配置。二要從培訓和練兵上給予傾斜。公安工作是一項社會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隨著社會的發展,群眾工作也會遇到新情況、新問題,必須加強民警做好群眾工作能力的鍛煉和培養。 要加大基層民警的教育培訓和崗位練兵力度,在政治、文化、法律、科技、心理身體等方面應知應會的素質培訓基礎上,著重開展以群眾工作為主要內容的信息收集技巧、人際交往技巧、語言表達能力、風俗禮儀等方面知識的素質培訓。要學會用社會學、心理學的知識,用群眾易於接受的道理、語言去做群眾工作,不斷增長民警的才幹,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藝術和水平,實現基層民警專業知識、技能和做好群眾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三要從宣傳和評先創優上給予傾斜。要多層次、多側面宣傳基層民警做好群眾工作的先進典型,並將典型選樹與評先評優相結合、與提拔晉級相結合,讓在一線做群眾工作的基層民警有榮譽感、有實惠感。四要加強和改進基層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解決一些基層民警做群眾工作存在的工作不用心、不專心、不盡心的問題,努力提高基層民警愛崗敬業、無私奉 獻的精神,紮根基層,扎實工作,切實以實際行動和有效履職來打牢群眾工作基礎。 (四)找准提升基層民警做好群眾工作能力的「切入點」。要切實抓好民警做好群眾工作能力的績效考核,建立健全一套科學、嚴謹、公正的績效考核機制。要把「群眾工作」相關內容設置成為一個時期或派出所中心工作的重要加分項目,切實加強對群眾工作的績效考評。在考核民警做好群眾工作目標的制定上,必須抓大放小,抓住民警熟悉率、見警率、滿意率的關鍵性、結果性指標,減少程序性考核。要進一步實施考評拉動激勵機制,堅持內部考核和外部評議相結合,以內考促動力,以外評造氛圍。內考主要考核基層民警做好群眾工作應知應會常識、法規、民警和轄區群眾雙向熟知率、群眾提供線索破案率、群眾信息採集率及群防群治等情況。外評主要考核轄區群眾的見警率、知警率和滿意率。要嚴格兌現獎懲,對於工作扎實、成績突出的民警要及時獎勵,對確系工作不稱職、失職的民警要追究責任。

『叄』 作為一名政法幹警,談一談在工作中該如何更好履行職責

摘要 一、堅定理想信念。我們要不斷的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法治素養,始終追求公平公正。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定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忠誠使命的思想,永葆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政治本色。

『肆』 如何提高政法工作和政法隊伍建設法治化水平

市委政法委召開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安排部署貫徹工作。市專委常委、屬政法委書記李伯群參加會議並講話。
會議指出,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個關於加強法治建設的專門決定,對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隊伍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導新形勢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
李伯群就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提出三點意見。一是要抓住關鍵、把握重點,全面准確領會精神實質,使四中全會精神覆蓋到每一個基層單位、每一個政法幹警。二是要帶頭學習、帶頭宣講,形成濃厚的學習討論氛圍,使廣大政法幹警和人民群眾理解領會四中全會精神。三是要聯系實際,依法履職,努力提高政法工作法治化水平,要與今年的政法綜治維穩工作相結合;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整改落實相結合;與加強領導班子和隊伍建設相結合;與平安石獅建設相結合,全方位、多角度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

『伍』 如何提高基層檢察幹警群眾工作的能力

加快邵陽經濟社會發展和創建中國旅遊強縣的形勢和任務,要求我們基層檢察幹警更新群眾工作理念,探索群眾工作規律,創新群眾工作方法,進而實現人民檢察為人民的宗旨。 基層檢察幹警群眾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是沒有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少數檢察幹警嚴重疏離群眾 ,對群眾缺乏感情 ,他們或者簡單地認為檢察機關打擊刑事犯罪 、履行監督職能就是在做群眾工作 ,簡單的把履行職能等同群眾工作;或者認為檢察機關做群眾工作只是為了應付完成上級機關的工作部署 ,是一種短期行為 ,沒有必要投入太多精力 ,只需簡單應付即可。這些錯誤的思想觀念直接導致部分工作在開展過程中不能深入群眾 、依靠群眾 、服務群眾 ,更嚴重影響了檢察機關執法辦案的社會效果。 二是沒有形成正確的工作方法。在群眾工作日益復雜的新形勢下 ,一些幹警雖然具備良好的法律素養 、業務技能 ,但是 ,在聯系群眾上 ,不能深入實際去研究具體情況 、具體問題 ,往往只是採取照本宣科的方式 ,停留在法律宣傳 、訪貧問苦等層面上 ,沒有立足檢察職能 ,不能找准群眾訴求和政策法規的結合點 ,甚至還在群眾的合理要求和政府的合法政策之間產生了激烈碰撞。 三是沒有形成實際的工作效果。能不能真正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能不能充分發動群眾推動檢察工作 ,是衡量群眾工作是否做出成效的重要標准。當前 ,多數基層檢察幹警在開展群眾工作過程中 ,只治標不治本 ,只解決群眾一時之需 ,不能指導 、幫助群眾從根本上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長期如此 ,群眾必然會對檢察機關的群眾工作產生懷疑,現在出現職務犯罪案源枯竭 ,立案監督線索匱乏等現象 ,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檢察機關群眾工作的實際效果欠佳。 基層檢察幹警群眾工作應具備的能力 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 、社會矛盾日益復雜的新形勢下 ,為把檢察機關的群眾工作做實 、做細 、做深、做好 ,要求基層檢察幹警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主要應具備以下幾種群眾工作的能力:一是具備文明規范的執法能力。基層檢察幹警應堅持依法 、全面整合和細化檢察業務工作流程 ,制定統一的執法工作規范 ,形成權責明確 、行為規范、監督有效的執法工作機制 ,進一步完善扣押凍結款物管理 、辦案安全防範規定 ,提高案件管理科學化、執法規范化水平。基層檢察幹警應堅持把化解矛盾糾紛貫穿執法辦案的始終 ,著眼於法律效果 、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緊緊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 ,依法 、有效進行全過程監督 ,做到有罪追究 、無罪保護 、嚴格依法 、不枉不縱。 二是具備釋法說理的溝通能力。目前 ,基層檢察幹警處在一個非常特殊的位置 ,既要承擔執法辦案任務 ,又要維護好社會和諧穩定。基層檢察幹警要通過掌握豐富的群眾語言 ,了解群眾的心理狀態 ,妥善解決群眾合理訴求 ,做好釋法說理 、心理疏導等工作 ,有效保護群眾的合法利益 ,爭取群眾對檢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具備隨機應變的決斷能力。隨著邵陽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各種社會矛盾呈現易發 、多發、高發的態勢。如果繼續用老觀念 、老方法來處理群眾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 ,不但不能化解矛盾 ,而且會導致矛盾更加復雜。因此基層檢察幹警要放下架子 ,俯下身子 ,開動腦子 ,根據矛盾的特殊性 ,結合具體事件 ,聯系相關法律 ,靈活處理。特別是涉及到土地安置 、征地拆遷和環境保護等熱點 、難點問題時 ,要沉得住氣 ,保持清醒的頭腦 ,確保應對得當 ,處置得體。 提高檢察幹警群眾工作能力的對策和措施 一是教育引導 ,樹立群眾工作觀念。人民群眾是我們 的「根」和「源」。我們在開展各項檢察工作的過程中 ,要教育引導基層檢察幹警擺正與人民群眾的關系 ,明 確「為誰執法 、為誰服務」的根本問題 ,進一步增強執法為民的思想意識。同時 ,要讓大家認識到群眾工作是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 ,不是形式上的一陣風 ,更不會與檢察工作相沖突。恰恰相反 ,只有關注民生 ,貼近群眾 ,充分依靠廣大群眾的智慧和力量 ,檢察工作才能如魚得水。 二是加強溝通 ,健全群眾工作機制。努力拓寬民意溝通渠道 ,開展經常性的群眾走訪工作 ,採取召開座談會 、聽證 、問卷調查 、深入群眾調研等多種形式,廣泛徵求群眾意見 ,提高檢察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為主動服務群眾 、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夯實基礎。 進一步建立健全民意轉化機制 ,及時對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匯總 、篩選 、分類 、分析 ,把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作為檢察工作決策的重要依據。 三是樹立形象 ,轉變群眾工作作風。根除對群眾頤指氣使 、冷硬橫推的霸道作風 ,切實解 決「門難進、臉難看 、事難辦」、推諉扯皮 、久拖不決 、文過飾非 、對群眾漠不關心 、不負責任的不良作風。堅 持「理性 、平和 、文明 、規范」的執法理念 ,以事實為依據 ,以法律為准繩 ,強化程序意識和效率觀念 ,注重人文關懷,及時 、高效 、公正地處理有關案件 ,努力營造檢察機關與人民群眾的和諧關系。 四是嚴格獎懲,強化群眾工作考評。建立和完善檢察幹警群眾工作考核制度,對那些考核成績優秀、工作成績明顯的幹警要予以鼓勵和嘉獎,對考核成績差、群眾信任度低、工作實績不明顯的幹警採取誡勉談話等。同時,將定量考核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組織考核與群眾評價相結合、年度考評與換屆考評相結合,根據檢察幹警的工作實績,按照統一標准,通過述職、群眾評議、領導評估、座談考察、討論決定等程序,對基層檢察幹警一年來的群眾工作作一個科學的評價。 五是創新舉措,提升群眾工作實效。檢察機關的群眾工作應堅持以人為本,在為群眾說實話、辦實事的過程中提升工作業績。一方面,加大檢務公開力度。通過設立檢務大廳、實行案件公開審查、舉辦「檢察開放日」活動等多種形式,讓群眾參與到具體執法活動中來,見證執法過程,聽證執法依據,評議執法狀況,進一步拓寬群眾監督渠道,提高檢察工作透明度。另一方面,通過座談會、發放宣傳資料、大走訪等形式, 廣泛開展檢察幹警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農村等「四走進」活動,向群眾提供日常法律咨詢和幫助,引導群眾學法、知法、守法,理性表達個人訴求,正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

『陸』 如何進一步提升政法幹警執法司法能力

提升政法幹警執法司法能力:
樹立法官形象,以職業道德建設提升隊伍素質。牢固樹立「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正確樹立「人民法官為人民」的司法服務理念,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職業道德建設,將職業道德教育納入到政法幹警業務培訓課程中,將職業道德素質納入到領導幹部選拔機制中,強化理念教育,培養勤思、勤學,善聽、善行的司法品質,努力「建設一支理念、素質、作風都過硬的法院隊伍」。

增強審判能力,以業務能力建設提高審判管理水平。從解決社會矛盾升級,導致法官業務能力弱化的問題入手,優化法官知識結構,有針對性地進行系統培訓,進一步提升法官庭審駕馭能力,書記員完整、准確記入庭審筆錄的能力;從解決法官重審判,輕裁判文書製作的問題入手,規范裁判文書製作格式,開展裁判文書評比活動,向標准要質量,向嚴格要效果,進一步提升裁判文書製作質量;從解決超審限問題、案件質量瑕疵問題、清理長期未結案件入手,優化審判流程管理,強化均衡案件管理,深入開展案件質量評查活動,認真分析案件質量問題,進一步提升審判質效。

錘煉司法作風,以審判權運行機制建設增強監管力度。加強「健全科學合理、規范有序的審判權運行機制建設」,自覺接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增強司法透明度;構建廉政風險防控機制,評估廉政風險等級,排查「三重一大」宜事決策風險、崗位權責風險、業務流程風險、規章制度風險;嚴格規范工作人員執法行為,遵守工作紀律,加大力度整治慵、懶、散、亂,徹底杜絕與民爭利、跑官買官,以權某私、執法不公、拖拉辦案等問題。

堅持依法審判,以為民司法能力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依法審理每一起司法案件,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讓人民群眾平等享受法律的陽光;遵守「五個嚴禁」,讓人民群眾敢於走進司法,從內心深處相信司法;加強執行工作,努力破解執行難問題,提升執行款項實際到位率;強化行政徵收案件調解工作,監督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維護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堅決地杜絕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為人民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低收入人群、普通勞動者營造不偏不倚的法制環境。

加強黨的領導,以領導組織能力建設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以忠誠於黨為宗旨,加強黨風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幹部模範帶頭作用,進一步提升法院隊伍的先進性與純潔性;以強化群眾觀念為基石,加強黨群共建工作,滿足人民群眾司法需求,進一步提升法官工作親和力和公信力;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為重心,遵守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增強法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進一步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為重點,強化專項整治工作,著力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培養「三民」品質,以民主法治建設推進司法公開。切實提升法官關注民生、傾聽民意、了解民情的能力。通過健全陽光司法制度,搭建「陽光司法」監督平台,推進立案信息公開、審判流程公開、執行信息公開、裁判文書公開,進一步提升法院公信力建設;通過健全徵求意見機制,搭建案件庭審觀摩平台,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社區人員及廣大人民群眾到法院庭審觀摩開庭,進一步增強民主關注司法的透明度;通過完善社區法官工作室和「司法訴訟便民點」,加強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搭建民意溝通平台,切實落實訴訟便民措施,進一步提升表達民意的准確度;通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搭建「民主評說」平台,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和人民調解員的基層優勢,深入人民群眾開展民主法治活動,進一步提升開放型、民主型法院建設。

『柒』 為什麼要培養監獄民警法治意識的文章

監獄是國家的刑罰執行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保障,是社會發展的平衡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依法治理,加強法治保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充分顯示出「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中,法治監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著法治監獄建設總目標,研究提高監獄人民警察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培養監獄人民警察法治思維的重要現實意義
(一)法治思維是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當前改革已進入了「攻堅區」和「深水區」,改革的成效將更加體現在如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的能力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是凝聚法治共識的根本。只有通過法律的形式,形成社會共識,才能成為推動改革的根本力量,才能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繁榮穩定。
(二)法治思維是推動發展的內在動力。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我們所面臨難題的根本途徑。當前,公眾權利意識的覺醒,對生態環境的敏感,以及享受發展成果的強烈願望等,都在挑戰著粗放式的發展理念。建設法治政府、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已經成為共識,只有以法治方式推動發展才能凝聚共識、排除干擾,才能使發展穩定全面推進。
(三)法治思維是維護穩定的根本保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穩定,是監獄人民警察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中必須具備的首要能力,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社會穩定,必須充分發揮司法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中的主導作用,必須充分發揮確保監獄安全穩定大局在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保證作用,為平安中國建設做出應用貢獻。

熱點內容
民法456 發布:2025-01-27 12:14:19 瀏覽:822
廢品收購站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27 12:12:30 瀏覽:707
2015武漢大學法律碩士招生人數 發布:2025-01-27 12:10:51 瀏覽:34
民事訴訟法第113條第三款 發布:2025-01-27 11:59:23 瀏覽:420
雲南省高等級公路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27 11:47:40 瀏覽:988
勞動法的關系 發布:2025-01-27 11:38:14 瀏覽:98
釘釘告上法院 發布:2025-01-27 11:27:45 瀏覽:142
減肥店老闆走了該付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7 10:49:37 瀏覽:530
行政法上的行政就是指 發布:2025-01-27 10:04:10 瀏覽:109
撫遠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7 08:59:48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