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干預立法
A. 干預司法機關辦案將怎麼處理
手中權力夠大,司法機關是他的下下屬,誰處理,
B. 司法干預是什麼意思
司法機關進行干預
C. 領導幹部哪些行為屬於違法干預司法活動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此次出台的規定共計13條內容,主要建立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三項制度。應該說,出台這一《規定》,就是要建立防止司法干預的「防火牆」和「隔離帶」,為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提供製度保障。推進這項改革,對於貫徹中央的改革要求,落實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排除外部對司法權行使的違法干預和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該規定將領導幹部違法干預司法活動的情形,作了列舉式的規定,主要包括:
一、在線索核查、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環節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
二、要求辦案人員或辦案單位負責人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以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
三、授意、縱容身邊工作人員或者親屬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
四、為了地方利益或者部門利益,以聽取匯報、開協調會、發文件等形式,超越職權對案件處理提出傾向性意見或者具體要求的。
五、其他違法干預司法活動、妨礙司法公正的行為。
如何判斷領導幹部行為是否屬於違法干預司法活動?最高人民法院司改辦副主任蔣惠嶺認為,判斷干預司法活動是否違法,首先要分清職務行為和職務外活動的關系。有些領導幹部通過法定程序了解案件信息,這就屬於依法履行職責的范疇,但如果對案情認定、證據採信、裁判結果等發表意見甚至作出決定,那就超出了制度活動的范圍,屬於非法干預。
是否曾經干擾司法活動,是衡量一個官員法治素養的重要標准。將干預司法的記錄制度與相應的黨內法規和政績考核等制度規定和相關考核評估有效銜接,干擾司法行為將對官員的「仕途」造成影響,必將對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行為起到有力的制約作用。
D. 司法可以干預行政嗎
可以干預,屬於司法管轄范圍的當然可以干預,但是按照相關規定行政不能幹預司法。
E. 行政干預司法違了什麼法
法學界普遍認為,司法獨立是確保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礎。我國司法改革實踐表明,行政對司法的干預是最為廣泛和深刻的,其對司法公正造成的戕害也是最大的。因此,有必要從制度上加強對行政權力監督與制約,斬斷行政干預司法的黑手。
按照現代法治要求,包括立法權、行政權在內的各種國家權力的運作都應當納入司法最終審查的范圍。在法治國家,法院在社會關系調整過程中居於核心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26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與此同時,《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也對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作出了明確規定。但是,由於傳統政治體制的影響,我國法院遠沒有樹立起應有的權威。非但如此,行政機關通過財政、人事、編制等行政管理對法院行使審判權進行干擾與限制,使我國的法院淪為相當邊緣化的境地。
行政干預司法的第一個途徑即財政控制。我國實行「一級政權,一級預算」的財政預算管理體制,人民法院財政預算是同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的組成部分,其決定權掌握在同級人民政府手裡。不但法院辦公環境的改善、辦公設備的添置決定於同級政府預算,就連法院人員工資開支、辦公經費支出等也都要受制於同級政府。「吃著人家嘴短,拿著人家手短」,法院也深知其中的道理。因此,法院有時不得不充當地方政府的看家護院。盡管《預演算法》規定政府預算應當依法進行,盡管同級人大及常委會對預算具有審批、監督和撤銷權,但這些都不足以約束政府的預算行為。中國的法院院長們都知道,與政府搞不好關系意味著什麼。因此有人說,在中國當法院院長可以不懂法律,但不能不懂官場邏輯。
編制管理是政府幹預司法的第二個手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對法官的性質、范圍、職責、及權利義務、任職條件、考核培訓、獎勵懲戒、福利保障等各方面作出了詳細規定。但是,符合這些條件就能夠成為法官嗎?當然不是,這只是成為法官的必要條件或者說是前提條件。按照現行人事管理制度規定,法院法官職位還要受到政府編制的約束。編制管理本來是行政機關設置行政機構的管理活動,但是現在卻同時成為政府控製法官職位設置的制度。另外,許多地方政府還規定,法院招聘法官除了符合《法官法》條件外,還要具有本地方居民戶口、通過人事部門組織的公務員資格考試。這就意味著地方政府突破法律規定,在事實上把法官納入行政人事管理的范疇。這樣,各級政府就通過編制管理、公務員資格管理及戶籍管理等從宏觀上控制了法院人事權。
行政干預司法的第三個途徑是通過政法委。作為黨領導政法工作的專門機構,政法委在組織協調司法機關辦理案件、保障人民權利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但是,也不能否認個別黨的政法機關違反憲法和法律,干擾司法機關依法辦案、妨礙法律正確實施的情況存在。按照現行黨政領導體制,政府首長多為地方黨委第一副書記,其黨內排名較政法委書記靠前,而政法委又是司法工作的「領導」機關。為維護政府利益,政府首長常以其在黨委中的身份通過政法委干擾人民法院依法行使職權。與前兩種方式相比,政府通過此種方式干預司法更為隱蔽,造成的危害也更為嚴重。
因此,斬斷行政干預司法的黑手應當從改善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入手。首先,在現行政治體制下,提高人民法院院長在黨內的地位。按照黨的組織原則,將法院院長增選進各級黨委常委會,並不斷提高其在黨內的位置;其次,按照《憲法》規定,建立黨政領導幹部違法干預司法的責任追究制。《憲法》第五條明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應當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從本質上講,違法干預司法也即妨礙法律實施,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再者,按照《黨章》規定的組織原則,規范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通過立法禁止各級黨組織對正在審判過程中的具體案件發表意見、作出指示,要進一步強調民主集中制,防止個別黨員領導幹部假借集體名義干預司法。同時,將各級黨委會對政法工作的決議、決定記錄在案,並要求參與討論的黨委會成員簽字確認,以備將來復查,追究違法干預者的法律責任;最後,在加強和改善黨對政法工作領導的同時,積極推進司法體制改革。需要說明的是,司法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應當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協調進行。只要這樣,才能使法院從人財物上擺脫對政府的依賴,斬斷政府對司法干預的黑手。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隨著人類法制文明的進步,隨著人權保障水平的提高,行政干預司法必將受到更為強烈的質疑和抵制,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治國方略也必將得到真正的實現!
F. 最高院同意同性戀結婚算不算司法干預立法
當然算。法院行使的是司法權,而立法權由立法機關行使(美國的眾參兩院,中國的全國和地方各級人大)。司法權應該是對執行法律條文的規定以及對法律在實際司法實踐中做出說明(司法解釋)。填補一個法律空白進行嚴格來說只能由立法機關實施。但事實上司法干預立法即使是在美國歷史上也不是第一次。比如↖廢除種族隔離政策的最終幾項判決都是由美國最高聯邦法院做出的,而不是議會(廢除種族隔離政策的判決在當時也引起了有關司法干預立法的強烈批判)。
G. 為什麼我國行政干預司法
這是由我國的體制決定的。司法權在我國並非獨立的一權,而是在黨和內政府領導下貫徹司法容政策,執行法律,因此,行政對司法的干預有體制上的合法性。
具體操作上,政府並不直接指示具體案件的處理,但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都有政法委,這是凌駕於公檢法之上的正式組織,黨和政府可以通過政法委合法地介入到具體案件中。可能有人會產生困惑:古代還有堅持理想的清官,現代難道就沒有堅持法律理想的法官檢察官嗎?有,但是很少,因為現行的司法官員遴選是行政方式的,有獨立思想的人不易入選,偶有漏網之魚,也很難在體制中生存。此外,非常關鍵的是,司法機關的財政也仰仗於政府。
所以,行政有充分的能力控制司法。
H. 絕不允許宗教干預國家行政,干預司法,干預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干預國家行政、干預司法、干預學校教育和社會公共教育,決不允版許強迫任何人,權特別是18歲以下少年兒童入教,出家到寺廟學經,決不允許利用宗教反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破壞國家統一和國內各民族之間的團結。
I. 行政干預司法違了什麼法
不違反法律。
J. 法律和法理上,全國人大幹預重大的司法案件
【第一個問題】抄:當然可以。襲《憲法》關於人大的職權的規定里說得非常明白(不知道為什麼最快回答里的那位要說憲法沒有規定這樣的權力,真奇怪):
第七十一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組織關於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並且根據調查委員會的報告,作出相應的決議。
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的時候,一切有關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公民都有義務向它提供必要的材料。
按照這一條,只要是人大作出的決議,那就是具有法律效應的,作為審判機關的法院和檢查機關的檢察院當然必須要服從這個委員會的決議。
【第二個問題】:我覺得不算。因為正如前面的那位網友指出的,特赦是赦罰不赦罪的。我國歷史上的特赦的對象也主要是國民黨的那幾批戰犯,赦免他們是又特殊的政治考量的。但是,對他們的司法定性是沒有改變過的。所以,我認為,特赦不是對於司法的干涉,恰恰相反,是在司法允許的框架內,追求一種合理的、有益的政治效應。因為特赦也是由法律所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