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教育
1. 法學教育是一本正刊物嗎
《法學教育研究》雜志是由西北政法大學主辦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以法回學教育研究為主的學術刊答物,每年出版兩卷,目前暫無國內、國際刊號。本刊宗旨:本刊恪守科學性、實踐性、創新性、開放性原則,集中刊載法學教育教學研究成果,探索法學教育教學規律,促進法學教育事業的發展。主要欄目有:理論探索、教改前沿、管理經緯、學問人生、決策參考、比較研究、教育法律、法律職業、心理醫生、案例分析、法學資訊等欄目。
這就是說《法學教育研究》是「以書代刊」發行的,目前學術評價認可度不會太高在上面發文章大概只能達到公開出版的效果,遠不如國內一些知名期刊,當然應該要比一些有刊號但市場化運作嚴重的正規期刊好很多了。
參考:http://www.thesisw.com/gaodengjiaoyu/20121213/2543.html
2. 法學教育是什麼類型教育
在英國和美國,其法學教育從一開始就與法律職業關系密切,而不是單獨脫離法律職業、與其不相關的一種法學教育。在西方,不論是在歐陸還是在英美,大學的法律教育除了中世紀羅馬法教育暫時脫離法律職業外,一般情況下都是與法律職業相聯系,法學教育是為法律職業服務的。
中國目前的法學教育基本上是為法律職業服務的,但是存在著兩個比較大的缺憾:一是法學教育存在一種傾向,即法學教育成為法學理論的教育,這些法學理論往往脫離中國的社會現實,對實在法及其存在的問題關注不夠;二是法學教育過於偏重知識的灌輸,缺少對能力的培養,不能滿足法律職業的需要。
相比之下,由於我國目前國家所屬的法律院校和法律研究機構的職位有限,對理論型法律職業的人才需求十分有限。因此,如果我們的法學院培養出過多的、超出法律職業市場所需要的理論型法律職業的人才,就會導致某些多餘的人找不到工作,除非他自願地不隸屬於任何機構而自己從事法律理論研究。
就從事理論型法律職業的人而言,也有不同類型。有些人只懂法學理論而沒有法律實踐,他們止步於理論而不願或因其它原因不去進行法律實踐,這樣的人很難算作理論型法律職業中的真正人才。而另外一種類型的人能夠做到法律理論聯系實際,法律理論不脫離法律實踐。這種人才的成長過程在現實中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路徑。一種路徑是先掌握一些法學理論,然後進行法律實踐並在法律實踐中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法學理論。這就像是我下水游泳之前先看了一本如何學會游泳的書,然後跳到水裡學習游泳,然後再回到岸上聽游泳教練講課。中國很多自本科開始就學習法學的法學院學生在飽讀了大量的法律書籍後進入到社會從事各種法律職業,走的就是這樣一條路徑。這種路徑使得法律學生先從理論上認識了法律,然後才去接觸法律實踐,然後再回到法學領域進行學術研究。
另一種路徑是,有些人開始不是學法律的,例如本科是學英語專業或經濟學的,本科畢業後可能還工作了一段時間,對社會有了一些了解,然後因某種原因轉向法律專業,進入法學院學習,例如攻讀美國的J.D.學位的課程或進入中國的法學院攻讀法律碩士學位或法律雙學位。這些人是因為在一定的社會實踐後逐漸對法律產生了興趣,這種興趣往往是很堅固的,進入法學院接受J.D.或法律碩士學位的學習往往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和那些高中畢業考大學時選擇法律本科專業學習的大學生比,這些人會對法律的理解更深,對法律學習的興趣也可能更強烈,因此其學習的毅力也會更強。在接受了J.D.或法律碩士學位的學習後,有一些人進入律師界,從事法律執業;而其中一些醉心於法學研究的人則在短暫的律師生涯結束後回到法學領域,從事學術研究,成為一種具有法律實踐經驗的理論型法律職業人才。另外,具有法律實踐經驗的理論型法律職業人才還包括那些在大學里講授法律、進行法律研究而同時在律所里兼職律師的人。
現實社會中,大部分學習法律的學生都是在畢業後進入法律實務界,成為實務型法律職業的人才(如律師、企業的法律顧問甚至包括與法律工作相關的國家公務員)。這些實務型法律職業人才構成法律人的主體,因為一個社會的法律制度所需要的更多是實務型法律職業人才,即使在中國這樣一個還沒有實現法治理想的社會也不例外。律師隊伍可以說是我們法律界的大部隊或大軍團。律師職業是為培養法官或法律教授甚至政治家輸送高級法律人才的蓄水池。
考慮到現實對不同職業的法律人才的需要,我們的法學院應以培養何種職業類型法律人才為主呢?筆者認為,中國的法學院應該以培養實務型職業法律人才為主,以其作為法學教育的基礎和出發點。我之所以這樣說有兩個原因:首先,我國法律職業市場所需要的人才大部分是實務型的職業法律人才,即法學院畢業生大部分是做律師和其它實務型法律職業,而不是法律學者和法哲學家。其次,即使那些將來有志從事法學研究的人,最好也是先接受以實務型職業法學教育為基礎的法學教育後有一些法律實踐,然後再回到法律理論研究工作中去。
3. 教育法學有哪些研究重點
教育法學的研究內容是指組成教育法學體系的各項基本知識的總和。我國教專育法學研究的內屬容主要包括三個層面。一是教育法的基本理論。其具體包括教育法學的基本原理、教育權與受教育權的法律性質、教育法律關系、教育法的運行等。二是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與義務。其具體包括我國現行教育基本制度體系,學校、教師、學生等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地位、權利與義務等。三是法律責任。其具體包括法律責任的含義、構成要件、歸則原則、責任方式,教育法對法律責任的規定,教育法律救濟等。
4. 司法考試是法學教育的唯一嗎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是國家統一組織的選拔合格法律職業人才的國家考試. 從2018年開始,專國家司法考試將改屬為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不只是律師、法官、檢察官、公證員需要通過該考試,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的工作人員,以及法律顧問、法律類仲裁員也需要參加並通過考試。
5. 北京天一智誠法學教育這個機構怎麼樣啊有了解的嗎
這個機構還是蠻正規的,呃呃,你可以實地呢進行考察一下,然後呢才才可以學習。
6. 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的關系是什麼
法學教育和法律職業沒有直接關系。
法學教育,重點在教育,畢業後從事教育培訓工作,最大可能性是成為老師。
法律職業,要求的法律專業的,需要有律師證、法官證等職業證書。
7. 法學教育屬於師范類嗎
屬於。教育類都是屬於師范的。
8. 學法律的本科大學有哪些
Top 1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簡稱「人大」,是國內人文社科類非常優秀的一所高校,法學方面體系完整,法學專業實力在國內也是數一數二,法學專業是公認的排名第一的院校。
Top 2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是一所法律人的大學,教育部直屬院校,法學也是這所學校最大的特色和優勢,拿到了一個法學一流學科的學位,排名第二也是當之無愧。
Top 3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的實力自然不用多說,不僅綜合實力靠前,文學實力也是十分強勁,但法學這塊與人大和中公政法大學就有些差距了。所以排名第三。
Top 4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也是國內的一所百年院校,文化底蘊深厚,近幾年發展比較迅速,法學領域實力不容小覷。
Top 5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也是國內一家政法類的特色院校,這所高校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基礎,法學也是該院校的一個一流學科,專業實力也在不斷提升。
Top 6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一樣,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好的院校之一,你可以沒有聽說過別的學校,但你絕對聽說過清華北大,清華的法學專業實力自然不用多說,雖然排名第6但是各類教學水平還是非常優秀的。
Top 7 西南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士重慶的一所重點大學,由國家教育部與重慶人民政府共建,也是全國法律人才培養基地,該院校還被譽為法學教育的「西南聯大」。
Top 8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坐落於吉林省長春市,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重點大學,曾入圍「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也是亞太國際教育協會、21世紀學術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的重要成員。
Top 9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是一所百年辦學傳統的重點院校,由孫中山先生創辦,首批國家「雙一流」A類院校,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院校。
Top 10 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屬的重點院校,由教育部、福建省廈門市共建,是國家「2011計劃」的牽頭高效,也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重點院校等
9. 簡述法學教育的目標和功能
培養目標
編輯
第一,掌握基本法律概念和法律規則;
第二,掌握現行法律體系框架;
第三,運用法律推理,依循法律邏輯,解決實際問題;
第四,價值考量,理性評判法律規則;
第五,分析案件事實,把握法律關系,作出法律解釋,適用法律規則;
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標准和要求。為適應經濟和社會的要求,法學教育應以培養高質量的法學人才作為自己的使命。 現代大學教育應當致力於培養具備優秀綜合素質的人才。學生素質是知識與能力的進一步深化發展,其中包含多種內容,如思想道德素質,科學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以往中國法學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的培養重視不夠,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面對新的形勢,應樹立素質教育的培養理念,把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融合在一起,構建培養中國高素質政法人才的模式。
可以說,高校教育尤其是法學教育中重視並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一是源於對原有教育體制弊端的反思,二是為了主動適應現代化建設對高素質人才的全面需要,三是來自於教育理念和指導思想的更新和轉變。 從教育屬性看,法學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價值引導與自主建構的統一,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人的不斷完善和全面發展,是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的有機結合。從法律屬性看,基於法學專業的應用性學科性質,法學教育應當致力於培養服務於民主法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法律專門人才。將以上兩個方面的要求結合在一起就成為法學教育的歷史使命和基本目標,即培養具有比較完整的法學專業知識和理論體系,法律專業思維,法律職業倫理和法律應用能力的專門人才。大學的法學院應當為學生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專業知識和理論體系,努力在每個學生身上培養出獨特的專業思維、職業倫理修養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法律實踐能力。 素質教育對於高等教育內在規律與發展趨勢的准確把握,理應成為法律教育的理想模式,以真正做到素質教育與法學教學過程的融合。
因此,法學教育不僅僅是職業教育,同時還是一種素質教育,即法學教育不僅教授法律的知識、理論、制度,而且還要教授相關的人文科學知識,培養深厚的人文精神,還要教授必備的技能、素質,特別是法律職業者獨有的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法律思維和法律人格。 法學素質教育既是一種培養目標與模式,更是一種教育思想與觀念。現代法學教育不再以培養法官、檢察官或律師作為單一目標,而是旨在培養在任何一個法律職業領域都有能力開展工作的專業人才。法學教育培養的人才應當是具備扎實的法律知識功底,完善的人文知識背景,嚴密的邏輯分析能力,突出的語言表達能力,具備崇尚法律、恪守法律職業道德的精神品質,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身心健康的應用型法律人才和治國人才。歸根到底,法學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培養高素質、高品質的法學人才。
10. 全國法學教育最高學府是哪裡
中國政法大學是一所以法學為優勢和特色,兼有文學、史學、哲學、經專濟學、管理學、教育學屬、理學和工學等多學科的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直屬於國家教育部,它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和輔仁大學這四所學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共同組建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1983年學校正式更名為中國政法大學。無論是從學科還是辦學歷史,以及生源規模等方面考量,中國政法大學都勝任「全國法學教育最高學府」這一稱謂。
中國政法大學招生辦公室副主任於瑞辰表示,2008年我們成立了中歐法學院,這是中國政府與歐盟在法學教育領域最大的合作項目,這個項目的實施也標志著中國政法大學培養國際型人才的規模格局初步形成。來源:央廣網